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外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对比分析
1
作者 陈振瀚 陈彦任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4期26-32,74,共8页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VOSViewer对中外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研究发文量、研究机构及作者、关键词共现与聚类进行系统性可视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发文起始年... 以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VOSViewer对中外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研究发文量、研究机构及作者、关键词共现与聚类进行系统性可视化对比分析。研究发现,国内发文起始年份较国外早,但国外发文数量远超国内。国内研究数量整体较稳定,但国外近年波动较大,研究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国内研究机构均以高校为主,但国内研究机构合作程度远低于国外,且国内外均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国内研究热点关注宏观主题,国外更多关注中观和微观热点研究。未来国内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研究应顺应时代趋势,依靠国内国际双循环推动中国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研究,在过程中增加跨单位、跨机构、跨学科合作以驱动发展,并率先注重临床教师转型,作为拉动中国特色高等医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医学教育 数字化 文献计量 知识图谱 可视化
下载PDF
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彦任 黄磊 《浙江创伤外科》 2021年第6期1134-1135,共2页
目的研究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DWR)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门诊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DDWR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手... 目的研究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ADDWR)患者的临床作用。方法回顾性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在本院门诊通过影像学检查确诊为ADDWR的2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11例。对照组单纯手法复位。研究组经手法复位后立即按再定位咬合板治疗。分别于复位前、复位后3个月、复位后6个月对患者疼痛情况、平均最大开口程度与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者的疼痛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平均最大开口程度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平均最大开口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3个月后、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再定位咬合板治疗能够有效改善ADDWR患者的疼痛、增大平均开口程度、改善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情况,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可复性关节盘前移位 改良再定位咬合板 疼痛情况 平均最大开口程度 颞下颌关节功能障碍指数
下载PDF
PTGI量表联合SSRS量表在评估突发性聋创伤水平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李特 肖雅 +1 位作者 刘蓉蓉 陈彦任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2020年第5期366-370,共5页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创伤性成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患者的创伤性成长水平,向SHL患者发放创伤后成长水平调查表,指导或帮助患者填写。患者完成问卷后及时回收,剔除无效问卷,统计有效问卷的数据。参考相关文献,... 目的分析突发性聋患者创伤性成长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评估患者的创伤性成长水平,向SHL患者发放创伤后成长水平调查表,指导或帮助患者填写。患者完成问卷后及时回收,剔除无效问卷,统计有效问卷的数据。参考相关文献,确定调查内容,包括年龄、性别、居住地、婚姻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听力损失程度、发病至就诊时间、听力曲线类型、并发症、治疗效果、社会支持程度,并分析影响SHL患者创伤性成长水平的因素。分析不同因素对创伤后成长水平总分的差异,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分析87例SHL患者的创伤性成长水平,创伤性成长总分为(48.06±7.89)分,5个维度中精神变化最差,平均条目得分(1.61±0.38)分。SHL患者创伤性成长单因素分析不同年龄、婚姻情况、文化程度、经济收入、听力损失程度、听力曲线类型、治疗效果、社会支持程度创伤后成长总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居住地、发病至就诊时间、并发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听力损失程度、治疗效果及社会支持程度是SHL患者创伤性成长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婚姻状况非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SHL患者创伤性成长水平较低,且受到年龄、文化程度、听力损失程度、治疗效果及社会支持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应采取科学的干预措施以提升其创伤性成长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突发性聋 听力损失 创伤性成长水平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咽喉反流性疾病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蓉蓉(综述) 李特 +1 位作者 陈彦任 聂丽华(审校)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2年第S01期133-136,共4页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括约肌以上部位,导致咽喉炎性反应及黏膜损伤,由此引起咳嗽、清嗓、咯痰、声音嘶哑、声带沟、杓区黏膜红斑/增生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研究证实,LPRD是独立疾病,在病理机制上较胃食道反... 咽喉反流性疾病(LPRD)是指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括约肌以上部位,导致咽喉炎性反应及黏膜损伤,由此引起咳嗽、清嗓、咯痰、声音嘶哑、声带沟、杓区黏膜红斑/增生等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疾病。研究证实,LPRD是独立疾病,在病理机制上较胃食道反流(GPR)更为复杂,诊断和治疗更为困难,临床漏诊和误诊率高,而且LPRD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慢性咳嗽、儿童喘鸣、变应性鼻炎等多种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本文综述近年来LPRD的各方面研究内容和结论,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咽喉反流 胃食管反流 咽部异物感 焦虑 睡眠结构紊乱
下载PDF
慢性根尖周炎根周微生物分布特征及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陈彦任 邓淑丽 陈卓 《中国基层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622-626,共5页
根尖周炎是微生物因素与宿主根周组织炎症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菌及其产物是根尖周炎发生、进展和传播的主要因素。牙髓感染和根尖周病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这类菌群的内毒素脂多糖(LPS)在根管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导致临床症状... 根尖周炎是微生物因素与宿主根周组织炎症反应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细菌及其产物是根尖周炎发生、进展和传播的主要因素。牙髓感染和根尖周病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这类菌群的内毒素脂多糖(LPS)在根管感染中具有重要作用,可导致临床症状、炎症反应和骨组织吸收。革兰阳性菌中的脂磷壁酸(LTA)和LPS具有相似的致病特性,可导致牙髓和根尖周组织损伤。该综述旨在探讨慢性根尖周炎根周微生物分布特征及致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根尖周炎 细菌 毒力 防御机制 综述
原文传递
非填塞止血技术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满意度的影响分析
6
作者 张燕 李特 陈彦任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 2023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分析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应用非填塞止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共计纳入60例于我院接受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病例选取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0月。将区组化随机数分组法作为分组方式把患者分成参照组(30例)和... 目的分析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中应用非填塞止血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共计纳入60例于我院接受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治疗的患者展开研究,病例选取时间在2020年1月-2021年10月。将区组化随机数分组法作为分组方式把患者分成参照组(30例)和探究组(30例)两组,参照组在内镜术后给予填塞止血(采用纳吸棉填塞止血),探究组在内镜术后给予非填塞止血技术(用止血粉喷洒纱布覆盖创面进行按压止血),对比两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围术期应激指标。结果探究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性P<0.05;探究组术后心率(97.64±7.87)次/min、舒张压(92.75±7.94)mmHg、皮质醇(96.81±9.68)μg/L、肾上腺素(67.92±4.86)nmol/L指标值均低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对比意义。结论在功能性内镜鼻窦手术期间,采用止血粉喷洒纱布覆盖创面按压止血的非填塞式止血技术方法能较好的提高患者满意度,减轻围术期应激反应,适合在临床中加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内镜 鼻窦手术 非填塞止血技术 止血粉 满意度
原文传递
腮腺恶性肿瘤临床病理分析81例 被引量:3
7
作者 曾婉婷 陈彦任 +6 位作者 谭韵 李特 张民 关力谦 陈继川 姬长友 刘蓉蓉 《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 CAS 2016年第6期104-106,共3页
涎腺肿瘤是涎腺组织的多发病,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约占80%),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80%)[1],由于其病理类型复杂多样,临床常有误诊发生。2005年2月至2012年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腮腺恶性肿瘤患... 涎腺肿瘤是涎腺组织的多发病,绝大多数发生在腮腺(约占80%),良性肿瘤占大多数(约80%)[1],由于其病理类型复杂多样,临床常有误诊发生。2005年2月至2012年2月,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腮腺恶性肿瘤患者81例,就81例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了解腮腺恶性肿瘤的发生特点及病理特征,提高对该疾病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腮腺肿瘤 病理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