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的收集与确定
1
作者 张文杰 李军 +6 位作者 陈恒文 谭雨晴 解紫从 武佶 孟超 李赵陵 张乐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07-412,共6页
背景民族医药治疗室性早搏具有诸多优势,然而民族医药滥用的情况普遍,并且缺乏专属的临床用药推荐,因此规范民族医药诊疗室性早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的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方法问... 背景民族医药治疗室性早搏具有诸多优势,然而民族医药滥用的情况普遍,并且缺乏专属的临床用药推荐,因此规范民族医药诊疗室性早搏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构建《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的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方法问询专家为共识专家组,涵盖心血管、循证医学、药学领域的专家,心血管方面包括中医、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朝鲜医、壮医等多民族医专家。基于文献和专家访谈报告,课题组检索中医、藏医、蒙医、维吾尔医、傣医、朝鲜医、壮医等多民族医治疗室性早搏的相关文献。于2023年4月对14位各民族医专家进行一对一线上访谈。整合访谈结果及专家经验,由共识指导委员会、工作组共同起草临床问题与结局指标初稿,并设计调查问卷。于2023年5—7月开展两轮问卷调查,并评价问卷的积极系数、集中程度、协调程度和信度。结果专家组具有多学科协作、权威性和地域代表性的特点。两轮德尔菲法积极系数为99.1%,5个背景问题的均分>4分且满分>40%,10个前景问题的均分>3.9分且满分比>35%,9个结局指标的均分>7分且满分比>30%,平均变异系数分别为14.9%、16.3%、17.6%。临床问题、结局指标的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67、0.316,χ^(2)检验P<0.05,Cronbach'sα系数分别为0.913、0.905,均>0.700,质量控制结果较理想,问卷设计可信度高。结论借助德尔菲法,构建《心悸(心律失常-室性早搏)多民族医诊疗专家共识》所需解决的临床问题及结局指标,为后续共识制定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悸 室性早搏复合征 多民族医药 德尔菲法 专家共识 临床问题 结局指标
下载PDF
康欣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高琛 陈恒文 张跃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9期116-118,共3页
目的:分析康欣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74例中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 目的:分析康欣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7月—2023年7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收治的74例中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康欣口服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两组ST段压低总次数少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少于对照组,两组ST段压低总时间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24 h正常RR间期标准差、24 h每5 min正常RR间期平均值标准差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输出量、左心室射血分数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B型利钠肽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欣口服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中老年冠心病心肌缺血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心率变异性,改善心功能及ST段偏移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欣口服液 冠心病 心肌缺血 心率变异性
下载PDF
基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临证探微 被引量:1
3
作者 谭雨晴 李军 +1 位作者 陈恒文 邵祯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42,共3页
叶天士著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言论,通阳利水祛湿热在湿热病乃至临床诸症均运用广泛。文章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一条文出发,阐述了其内涵有四:湿热难解,分消辨法;阴阳互资,相互为用;因势利导,升清降浊;通利周身,以和... 叶天士著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言论,通阳利水祛湿热在湿热病乃至临床诸症均运用广泛。文章从“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这一条文出发,阐述了其内涵有四:湿热难解,分消辨法;阴阳互资,相互为用;因势利导,升清降浊;通利周身,以和为期。根据理解对其外延进行深入理解有四点:天人合一,阴阳气血转归;阳主阴从,转顺人体枢机;通阳行滞,气郁痰凝血瘀除;开门逐寇,给邪以出路。针对瘀邪痹阻采用清热利湿、提壶揭盖、益气利水、升清降浊、温阳化湿、理气行水之法以通阳利水,以为中医药因势利导、辨证论治提供一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阳 利小便 湿热
原文传递
肌筋膜松解疗法干预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冉清智 李傲霜 +2 位作者 陈恒文 张剑梅 何本祥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0期2451-2457,共7页
背景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已成为导致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肌筋膜组织的敏感性和紧绷性是慢性疼痛障碍的主要因素。肌筋膜松解疗法(MFR)主要通过缓解筋膜的紧张以减轻疼痛,但目前缺... 背景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CNLBP)已成为导致活动受限的常见病因之一,严重威胁患者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有研究表明肌筋膜组织的敏感性和紧绷性是慢性疼痛障碍的主要因素。肌筋膜松解疗法(MFR)主要通过缓解筋膜的紧张以减轻疼痛,但目前缺乏高质量临床证据。目的观察MFR对非手术治疗的CNLBP的疗效。方法2022年在成都体育学院附属体育医院招募了56例CNLB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MFR组患者接受MFR干预(腰腹部MFR干预),对照组(CG组)患者接受假MFR干预(相同部位假MFR干预),20 min/次,1次/周,干预4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椎关节活动度[腰椎前屈度(ALF)、腰椎后伸度(LR)、两侧腰椎旋转度(LSR)]、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结果本研究共纳入56例受试者,其中失访8例,自动退出8例,最终完成随访40例,其中MFR组20例,CG组20例。两组患者干预前VAS评分、ADL评分、ODI评分、ALF、SAS评分、SDS评分、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FR组患者干预前LR、LSR小于CG组(P<0.05)。MFR组患者干预4周后VAS、ODI、SAS、SDS评分和TNF-α水平低于CG组,ADL评分高于CG组,ALF、LR、LSR大于CG组(P<0.05)。干预4周后MFR组患者VAS、ODI、SAS、SDS评分及TNF-α水平低于组内干预前,ADL评分高于组内干预前,ALF、LR、LSR大于组内干预前(P<0.05)。结论MFR可能改善CNLBP患者焦虑与抑郁等负性心理状态,降低疼痛阈值,增加腰椎关节活动度,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痛 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 肌筋膜松解疗法 物理治疗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李军从气郁辨治高血压病经验
5
作者 孟超 李军 +3 位作者 谭雨晴 陈恒文 邵祯 解紫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9-31,共3页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风眩”“头痛”范畴,早期高血压病多为实证,与禀赋不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密切相关,酿生气郁、火热、痰湿、瘀血之邪阻滞清窍、脉道而成,其中气郁为核心病机。李军教授将实证型高血压病分为气郁化火、痰阻... 高血压病属于中医“眩晕”“风眩”“头痛”范畴,早期高血压病多为实证,与禀赋不足、情志不畅、饮食不节密切相关,酿生气郁、火热、痰湿、瘀血之邪阻滞清窍、脉道而成,其中气郁为核心病机。李军教授将实证型高血压病分为气郁化火、痰阻气滞、气滞血瘀基本三型,每型下又有变证。治疗说以开郁为治则,提出疏肝泄热、交通心肾,健脾化痰、利水通阳、升清降浊,行气活血六法以开郁结,并根据分型,加以相应风药以助开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病 原发性高血压 眩晕 气郁 实证 临床经验
原文传递
维生素D与冠心病因果关系的双向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6
作者 冉清智 李傲霜 +2 位作者 马静卓 陈恒文 张跃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4年第21期3841-3849,共9页
目的:探索维生素D与冠心病(CHD)的因果关系。方法:从一些广泛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收集维生素D与CHD强相关的独立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作为工具变量。孟德尔随机化估计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敏感... 目的:探索维生素D与冠心病(CHD)的因果关系。方法:从一些广泛的全基因组关联研究(GWAS)中收集维生素D与CHD强相关的独立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作为工具变量。孟德尔随机化估计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加权中位数法和MR-Egger法。敏感性分析使用Cochran′s Q检验、MR-Egger截距检验、MR-PRESSO、MR Steiger检验、leave-one-out分析和漏斗图。结果:共筛选到69个维生素D的SNP,IVW分析法显示维生素D和CHD之间存在因果关系[OR=0.994,95%CI(0.988,0.999),P=0.0476],Cochran′s Q显示Q=179.7898,P=1.76e-12,表明纳入分析的SNP之间不存在异质性,MR-Egger截距P=0.7461144,表明筛选得到的SNP不存在基因多效性,MR-PRESSO未发现离群的SNP,leave-one-out敏感性分析显示因果估计不会受到某些SNP效应的影响。反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结果IVW分析法OR=0.416,95%CI(0.064,2.688),P=0.35705610,Cochran′s Q显示Q=66.90252,P=1.022131e-13,MR-Egger截距P=0.850615,表明维生素D和CHD不支持反向因果关系。结论:通过孟德尔随机化研究证明维生素D对CHD存在因果关联,但是反向因果关系是不可靠的,有助于提高对维生素D保护CHD机制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孟德尔随机化 维生素D 因果关系
下载PDF
桑树γ-氨基丁酸含量的检测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恒文 林碧敏 +4 位作者 钟杨生 严会超 陈芳艳 王叶元 林健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37-138,142,共3页
用比色法检测了4个品系21个桑品种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桑叶的GABA含量有较大差异,广东桑为0.862%、山桑为0.726%、白桑为0.640%、鲁桑为0.473%。其中广东桑的抗青10号GABA含量高达1.011%。通过对同一时期同一枝条不同叶位桑... 用比色法检测了4个品系21个桑品种的GABA含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系间桑叶的GABA含量有较大差异,广东桑为0.862%、山桑为0.726%、白桑为0.640%、鲁桑为0.473%。其中广东桑的抗青10号GABA含量高达1.011%。通过对同一时期同一枝条不同叶位桑叶中GABA含量的测定可知,GABA含量随着叶龄的增长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Γ-氨基丁酸 含量分析
下载PDF
桑叶中γ-氨基丁酸的研究概述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恒文 林健荣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298-300,304,共4页
γ-氨基丁酸(GABA)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是中枢神经系统内重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本文对植物中GABA的分布、代谢、生理功能及桑叶中的GABA研究进展作一归纳与论述,以供读者更方便对GABA的了解,为研究和开发富含GABA的食品和饮料提供帮助。
关键词 桑叶 Γ-氨基丁酸 分布 代谢
原文传递
γ-氨基丁酸活性功能研究综述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恒文 林碧敏 +1 位作者 钟杨生 林健荣 《广东蚕业》 2011年第4期27-32,共6页
γ-氨基丁酸(GABA)是在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的一种小分子氨基酸,近年来成为研究的热点。对GABA的理化性质、制备方法、生理学功能及应用进行了综述,为深入研究GABA提供参考。
关键词 Γ-氨基丁酸 理化性质 生理学功能 应用
下载PDF
桑叶中γ-氨基丁酸含量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25
10
作者 冀宪领 盖英萍 +3 位作者 陈恒文 王彦文 段组安 牟志美 《蚕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6-180,共5页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与逆境胁迫有关的非蛋白氨基酸。研究表明,用AlCl3有效地去除桑叶中的水溶性色素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测定... 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是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一种主要的抑制性神经递质,也是广泛存在于植物体内的一种与逆境胁迫有关的非蛋白氨基酸。研究表明,用AlCl3有效地去除桑叶中的水溶性色素后,采用分光光度法可以准确测定桑叶中GABA的含量。探讨了影响桑树叶片中GABA含量的主要因素:不同品种中GABA的含量不同,陕桑305最高,育71-1次之,湖桑32号和农桑14号含量稍低;相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为早期叶片高于后期叶片;同一时期不同叶位桑叶中GABA的含量随叶龄的增加逐渐降低,桑叶中GABA的含量在一天中以5:30时含量最低,17:00时含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树 Γ-氨基丁酸 品种 叶位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血塞通软胶囊干预冠心病血瘀证患者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调控网络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董艳 陈恒文 +3 位作者 刘咏梅 朱爽 冯岚岚 王阶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846-3852,共7页
目的研究血塞通软胶囊(XST)干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网络的调控作用,以揭示其潜在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招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 目的研究血塞通软胶囊(XST)干预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网络的调控作用,以揭示其潜在作用靶点及分子机制。方法招募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血瘀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试验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XST,对照组给予西医基础治疗+XST模拟剂,疗程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疗效指标和安全指标,并利用qRT-PCR检测外周血有核细胞中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表达变化情况。结果①XST能明显减少心绞痛发作次数,降低硝酸甘油使用量和血瘀证积分,将患者的平均减分率从6.63%提高到34.44%,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同时,XST还能改善胸痛、胸闷和唇龈暗红的症状体征,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 <0.001、P=0.002、P=0.018)。②XST治疗后比治疗前的血糖(P=0.019)、LDL(P=0.014)、AST(P=0.006)和ALT(P=0.005)含量降低;血常规、肾功能及凝血功能等指标变化无统计学差异。③与对照组相比,XST能上调lncR CTB-114C7.4(P=0.046)和BCL2A1(P=0.049)表达,并下调miR-3656表达(P <0.001)。结论 XST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血瘀证有效、安全,并能进一步上调患者外周血有核细胞中lnc RCTB-114C7.4和BCL2A1表达,并下调miR-3656表达水平,从而发挥调节lncR CTB114C7.4↑-miR3656↓-BCL2A1↑网络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塞通软胶囊 冠心病 血瘀证 lncRNA miRNA 调控网络
下载PDF
桑叶γ-氨基丁酸提取工艺的响应面优化 被引量:6
12
作者 钟杨生 陈恒文 +2 位作者 林碧敏 林健荣 陈芳艳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6年第7期120-125,共6页
利用逐因子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以水为溶剂对桑叶γ-氨基丁酸(GABA)的萃取工艺进行了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桑叶粉∶水=1(g)∶30(m 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13h,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464%,其中影响因素贡献率... 利用逐因子试验和Box-Behnken试验,以水为溶剂对桑叶γ-氨基丁酸(GABA)的萃取工艺进行了条件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提取条件为,桑叶粉∶水=1(g)∶30(m L),提取温度50℃,提取时间2.13h,此工艺条件下提取率为0.464%,其中影响因素贡献率为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Γ-氨基丁酸 提取 Box-Behnken试验
下载PDF
构棘根化学成分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琪 陈立 +2 位作者 陈权威 陈恒文 董俊兴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研究桑科柘属植物构棘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构棘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 目的:研究桑科柘属植物构棘根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及波谱数据对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从构棘根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3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β-谷甾醇(1)、butyrospermol(2)、butyrospermolacetate(3)、右旋丁香树脂(4)、1,3,6-三羟基-7-甲氧基咕吨酮(5)、1,3,6,7-四羟基-8-异戊烯基咕吨酮(6)、山柰酚(7)、二氢山柰酚(8)、伞形花内酯(9)、对羟基苄基乙基醚(10)、2,4-二羟基苯甲醛(11)、对羟基苯甲醛(12)、香草醛(13)。结论:其中,化合物2~6、10~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棘 化学成分 柘属
原文传递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桑叶γ-氨基丁酸的工艺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钟杨生 陈恒文 +1 位作者 陈芳艳 林健荣 《广东农业科学》 CAS 2018年第8期107-112,共6页
桑叶尤其是桑嫩芽中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为开发利用桑叶GABA,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桑叶GABA。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探究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和微波功率对桑叶GABA提取量的... 桑叶尤其是桑嫩芽中富含γ-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为开发利用桑叶GABA,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桑叶GABA。通过单因素和Box-Behnken试验,探究提取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和微波功率对桑叶GABA提取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提取时间、料液比及提取温度对桑叶GABA的提取影响较大,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的最佳技术参数为料液比1∶34、微波功率为144 W、超声波功率为50 W、提取时间为165 s,在此工艺条件下GABA提取量为5.83 mg/g。可见,采用超声-微波协同萃取法提取桑叶GABA具有提取率高、提取时间短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桑叶 Γ-氨基丁酸 超声-微波协同萃取 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
下载PDF
冠心病再灌注治疗后的若干问题及中医药干预对策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俊平 郭丽丽 +2 位作者 陈中 陈恒文 王阶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9期967-970,共4页
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虽然解决了冠状动脉狭窄的近期问题,但并不是一劳永逸,血运重建后近期出现的无复流等再灌注损伤及远期的再狭窄问题仍然是制约临床疗效的瓶颈。血运重建后病人的心绞痛症状依然存在,生命质量依然不高,解决这些问题成... 冠心病血运重建治疗虽然解决了冠状动脉狭窄的近期问题,但并不是一劳永逸,血运重建后近期出现的无复流等再灌注损伤及远期的再狭窄问题仍然是制约临床疗效的瓶颈。血运重建后病人的心绞痛症状依然存在,生命质量依然不高,解决这些问题成为临床医生的重大难题。中医的辨证论治及中药的多靶点多通道干预优势,为如何更好地解决这一临床难题提供了良好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再灌注治疗 中医干预对策 胸痹
下载PDF
如何做好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恒文 《卫生经济研究》 2007年第12期48-48,共1页
关键词 医院成本核算 成本控制 经济社会效益 经营管理水平 医疗市场 业务收入 病人负担 执行情况
下载PDF
对冠心病辨病与辨证的几点探讨 被引量:1
17
作者 魏本君 陈恒文 +1 位作者 高嘉良 王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0-71,共2页
冠心病的辨病与辨证研究是目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领域。对冠心病辨病与辨证结合的必要性、二者在冠心病诊疗中的长处、冠心病过程中辨病与辨证的主次以及这一疾病在不同体质的人群中有何不同等问题做了一些探讨,以期对临床有所启发。
关键词 冠心病 辨病 辨证 体质
原文传递
特发性震颤中医辨证治疗举隅 被引量:4
18
作者 任丽 陈恒文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年第21期3448-3449,共2页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以姿势性震颤和运动性震颤为主的运动障碍性疾病[1],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包括头面部、上肢、下肢、咽喉和舌,累及上肢的症状占95%[2]。近年来,较多研究认为,ET与基因遗传、环境毒物、γ-氨基丁酸(GABA... 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是以姿势性震颤和运动性震颤为主的运动障碍性疾病[1],可发于身体任何部位,包括头面部、上肢、下肢、咽喉和舌,累及上肢的症状占95%[2]。近年来,较多研究认为,ET与基因遗传、环境毒物、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水平减少、离子通道以及N-甲基-D-天冬氨酸(NMDA)水平异常引起的谷氨酸浓度增加有关,但其确切病因仍不清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震颤 清肝熄风 滋阴熄风 祛痰通络 益气养血
下载PDF
易学思想在《伤寒论》中的运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魏本君 高嘉良 +1 位作者 陈恒文 王阶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656-1658,共3页
通过对《易经》和《伤寒论》的研究发现,《易经》的卦名、卦形或卦爻辞虽未直接出现在《伤寒论》中,但其思想和方法对《伤寒论》的成书有较大影响。文章从《易经》的象、数、义理对《伤寒论》汤证的意义、病机的阐释、药物的搭配方法、... 通过对《易经》和《伤寒论》的研究发现,《易经》的卦名、卦形或卦爻辞虽未直接出现在《伤寒论》中,但其思想和方法对《伤寒论》的成书有较大影响。文章从《易经》的象、数、义理对《伤寒论》汤证的意义、病机的阐释、药物的搭配方法、疾病变化规律的影响,来探讨其思想在《伤寒论》中的运用和展现。对于进一步理解经典及如何运用经典有一定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经 伤寒论 运用
原文传递
生脉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疗效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3
20
作者 马涛 谭雨晴 +1 位作者 陈恒文 何轩辉 《北京中医药》 2020年第7期725-730,共6页
目的系统评价生脉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2月26日公开发表的与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相关的... 目的系统评价生脉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WANFANG Data、VIP、SinoMed、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20年2月26日公开发表的与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由2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运用Revman 5.3软件进行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评价。结果共纳入26篇文献,共计2144例患者,文献质量一般。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总有效率高(P<0.01),治疗后试验组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降低,心电图异常改善明显(P<0.01);但2组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脉散联合常规西药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LDH、CK、CK-MB水平,改善心电图,且安全性较好;但本研究文献存在一定偏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生脉散 疗效 安全性 META分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