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重庆大学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何以跳脱时间困境: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影响效应的主观时间边界
1
作者
王红丽
陈政任
+3 位作者
李振
刘智强
梁翠琪
赵彬洁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97,I0002-I0004,共26页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困境中,算法控制是如何迫使零工工作者做出短期抉择以及该如何破局”的问题。具体而言,通过两阶段时间滞后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实验,考察了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主观时间边界。研究发现:作为解开时间困境的钥匙,职业未来时间观缓解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与角色宽度之间的负向关系,及其通过角色宽度对主动服务行为的负向间接影响,而不同零工行业类型影响了职业未来时间观的发挥。结论有助于推动对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的思考,并为零工工作者如何跳脱困境提供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时间困境
角色宽度
主动服务行为
职业未来时间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赋能或去能:人工智能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2
作者
王红丽
李振
+1 位作者
周梦楠
陈政任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90-2004,共15页
创造性人格常被视为人类稳定且独特的禀赋。但当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技术侵入创造性工作领域,AI具备的“数字权威”导致人类对AI的自动化偏差,人类由创造力主导角色滑向依附角色只在一线之间,并通过影响个体...
创造性人格常被视为人类稳定且独特的禀赋。但当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技术侵入创造性工作领域,AI具备的“数字权威”导致人类对AI的自动化偏差,人类由创造力主导角色滑向依附角色只在一线之间,并通过影响个体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角色认同,最终威胁到个体的创造性人格。本研究拟基于“我能创新”和“我应创新”两条作用路径,厘清在创造性任务中使用AI及产生自动化偏差对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并探讨个体如何通过自我领导守住创新主体地位,以期深化对AI背景下创造性人格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造力
人格特质
自动化偏差
自我领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大象跳舞:企业如何挣脱“协作过载”的枷锁
3
作者
王红丽
周梦楠
陈政任
《清华管理评论》
2024年第3期22-28,共7页
协作适度有益于效率产生,协作过载却会反噬协作意愿,进一步反噬协作效率。企业如何在享受协作带来的好处并同时去除其负面效果,有必要深入探究组织中频繁协作的成因及作用条件,从组织架构设计、企业文化、人员流动性、激励机制等方面对...
协作适度有益于效率产生,协作过载却会反噬协作意愿,进一步反噬协作效率。企业如何在享受协作带来的好处并同时去除其负面效果,有必要深入探究组织中频繁协作的成因及作用条件,从组织架构设计、企业文化、人员流动性、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症下药,帮助员工挣脱协作过载的枷锁,真正推动“众人拾柴火焰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面效果
人员流动性
激励机制
组织架构设计
协作意愿
同时去除
对症下药
协作效率
原文传递
题名
何以跳脱时间困境: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影响效应的主观时间边界
1
作者
王红丽
陈政任
李振
刘智强
梁翠琪
赵彬洁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华中科技大学管理学院
出处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5-297,I0002-I0004,共2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2172047,71872066,72432003)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项目(2023A1515010718)
广东省社科类社会组织扶持项目(GD2023SKFC45)资助。
文摘
零工工作者在算法控制下可能被迫做出更多的短期抉择,是其在看似自由的工作面前更为实际的当下生存抉择。然而,过往研究却未能将其明确纳入研究框架。本研究基于生命史理论,创新性提出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本质,并进一步探讨了“在时间困境中,算法控制是如何迫使零工工作者做出短期抉择以及该如何破局”的问题。具体而言,通过两阶段时间滞后田野调查和实验室实验,考察了算法控制影响零工工作者主动服务行为的作用机制及主观时间边界。研究发现:作为解开时间困境的钥匙,职业未来时间观缓解了零工工作者感知算法控制与角色宽度之间的负向关系,及其通过角色宽度对主动服务行为的负向间接影响,而不同零工行业类型影响了职业未来时间观的发挥。结论有助于推动对算法控制下的时间困境的思考,并为零工工作者如何跳脱困境提供启示。
关键词
感知算法控制
时间困境
角色宽度
主动服务行为
职业未来时间观
Keywords
perceived algorithmic control
time dilemma
role breadth
proactive customer service performance
occupational future time perspective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1 [经济管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赋能或去能:人工智能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2
作者
王红丽
李振
周梦楠
陈政任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出处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90-2004,共15页
基金
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批准号:72372045,72172047)
广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一般课题(批准号:27113)
2023年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跨学科青年团队项目(批准号:QNTD202303)。
文摘
创造性人格常被视为人类稳定且独特的禀赋。但当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以下简称AI)技术侵入创造性工作领域,AI具备的“数字权威”导致人类对AI的自动化偏差,人类由创造力主导角色滑向依附角色只在一线之间,并通过影响个体的创新自我效能感和创新角色认同,最终威胁到个体的创造性人格。本研究拟基于“我能创新”和“我应创新”两条作用路径,厘清在创造性任务中使用AI及产生自动化偏差对个体创造性人格的影响,并探讨个体如何通过自我领导守住创新主体地位,以期深化对AI背景下创造性人格的研究。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创造力
人格特质
自动化偏差
自我领导
Keywords
AI
creativity
personality
automation bias
self-leadership
分类号
B849 [哲学宗教—应用心理学]
C936 [经济管理—管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大象跳舞:企业如何挣脱“协作过载”的枷锁
3
作者
王红丽
周梦楠
陈政任
机构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管理学系
出处
《清华管理评论》
2024年第3期22-28,共7页
文摘
协作适度有益于效率产生,协作过载却会反噬协作意愿,进一步反噬协作效率。企业如何在享受协作带来的好处并同时去除其负面效果,有必要深入探究组织中频繁协作的成因及作用条件,从组织架构设计、企业文化、人员流动性、激励机制等方面对症下药,帮助员工挣脱协作过载的枷锁,真正推动“众人拾柴火焰高”。
关键词
负面效果
人员流动性
激励机制
组织架构设计
协作意愿
同时去除
对症下药
协作效率
分类号
F272.9 [经济管理—企业管理]
原文传递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何以跳脱时间困境:算法控制对零工工作者影响效应的主观时间边界
王红丽
陈政任
李振
刘智强
梁翠琪
赵彬洁
《心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2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赋能或去能:人工智能对创造性人格的影响
王红丽
李振
周梦楠
陈政任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大象跳舞:企业如何挣脱“协作过载”的枷锁
王红丽
周梦楠
陈政任
《清华管理评论》
2024
0
原文传递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