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沙拐枣叶功能性状对生境变化的响应
1
作者 王飞 陈文业 +3 位作者 郭树江 杨帆 王强强 杨自辉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7,共11页
【目的】揭示民勤地区沙拐枣叶功能性状在不同生境的变异规律,探明沙拐枣对干旱荒漠环境的适应策略。【方法】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为对象,采用样方法采集样株东西南北4个方向中部生长良好的叶片,用土钻... 【目的】揭示民勤地区沙拐枣叶功能性状在不同生境的变异规律,探明沙拐枣对干旱荒漠环境的适应策略。【方法】以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沙拐枣(Calligonum mongolicum)为对象,采用样方法采集样株东西南北4个方向中部生长良好的叶片,用土钻采集植株根系附近深度为0—60 cm的土壤样本,比较分析丘间低地与流动沙丘2种生境下沙拐枣叶功能性状特征及相关性,揭示沙拐枣叶功能性状与土壤因子的关系。【结果】(1)沙拐枣叶功能性状的变异系数介于2.39%~24.94%,比叶面积(SLA)变异系数最大(24.94%),稳定碳同位素(δ^(13)C)变异系数最小(2.39%);沙拐枣叶片的全碳(LCC)、全磷(LPC)含量在样地之间存在显著差异,而SLA、LPC在2种生境间存在显著差异。(2)在丘间低地与流动沙丘2种生境下沙拐枣叶片含水量(LWC)与干物质含量(LDMC)分别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关系,LWC是2种生境下沙拐枣叶功能性状中综合排名前3的共同指标因子。(3)全氮(STN)、pH值和土壤含水量(SMC)是影响民勤沙拐枣叶功能性状变异的主要土壤因子。【结论】沙拐枣通过改变叶片形态和调节营养物质含量,以及与土壤因子的相互作用,以更好适应生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拐枣 叶功能性状 生境 土壤因子 民勤
下载PDF
绝缘在线监测系统在三水电网中的运用 被引量:1
2
作者 陈文业 邝以云 +1 位作者 章涛 张东进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115,123,共3页
介绍了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在三水110kV芦苞站对变压器、避雷器和SF6断路器等在线监测的应用情况。近4年的运行表明,该系统在线测量的参数准确、稳定可靠。可实时掌握变电站高压设备的绝缘及健康状态,分析设备状态发展趋势,及时发现... 介绍了变电站在线监测系统及其在三水110kV芦苞站对变压器、避雷器和SF6断路器等在线监测的应用情况。近4年的运行表明,该系统在线测量的参数准确、稳定可靠。可实时掌握变电站高压设备的绝缘及健康状态,分析设备状态发展趋势,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减少停电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10 KV 变电站 绝缘 在线监测系统 停电事故
下载PDF
高寒阴湿山区的几种林草结合模式
3
作者 李广宇 雷国仓 +2 位作者 赵亚萍 陈文业 崔玉兰 《甘肃林业科技》 2004年第1期58-61,共4页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提出了适合高寒阴湿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林草复合经营的杨树—红豆草、紫花苜蓿结合,刺槐—红豆草结合,云杉—胡萝卜、饲用芜青结合,花椒—饲用甜菜结合,仁用杏—酸膜菠菜结合,坡田地埂和荒山林农... 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参考有关资料,提出了适合高寒阴湿山区退耕还林还草和林草复合经营的杨树—红豆草、紫花苜蓿结合,刺槐—红豆草结合,云杉—胡萝卜、饲用芜青结合,花椒—饲用甜菜结合,仁用杏—酸膜菠菜结合,坡田地埂和荒山林农草复合经营结合等6种林草结合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特点、建植技术、管理措施等进行了详细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阴湿山区 林草结合 退耕还林还草 土壤 甘肃
下载PDF
甘肃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分布特征及现状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继强 赵焕新 +4 位作者 林琳 谈嫣蓉 陈文业 刘冬皓 仇贵芳 《广西林业科学》 2023年第2期207-213,共7页
为了解甘肃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组成、分布规律、濒危程度和保护状况,加强甘肃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采用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对甘肃省现存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甘... 为了解甘肃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组成、分布规律、濒危程度和保护状况,加强甘肃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保护,采用文献调查法、访问调查法和实地调查法,对甘肃省现存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进行统计与分析。结果表明,甘肃省生态区位重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23科25属26种,占全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的6%;水平分布极不均匀,南北差异较大,陇南山地分布最多,其次是河西走廊及北山山地,陇中和陇东黄土高原地区较少,甘南高原和祁连山山地没有分布;54%的种群分布频度小于3,31%的种群现存多度小于250株;绝大部分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处于不同程度的保护状态,仅有2种处于未保护状态。甘肃省内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普遍存在分布范围狭窄、自然栖息地破碎及种群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种群退化加剧,个别种群面临消亡的威胁。需在继续加强严格保护的同时,加大科研力量的投入,积极发展人工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分布特征 甘肃省
下载PDF
我国沙障的研究进展与应用综述 被引量:1
5
作者 邴丹珲 谈嫣蓉 +6 位作者 陈文业 朱丽 马超 王斌杰 张洋东 肖云飞 吕斌燕 《中国水土保持》 2023年第7期37-40,I0007,共5页
在总结我国沙障材料、沙障布设技术、沙障防沙治沙技术模式及其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目前沙障研究与应用存在沙障新材料较缺乏、防风固沙技术模式需进一步优化、沙障防护效益评价指标较单一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新材料... 在总结我国沙障材料、沙障布设技术、沙障防沙治沙技术模式及其效益评价的研究进展基础上,指出目前沙障研究与应用存在沙障新材料较缺乏、防风固沙技术模式需进一步优化、沙障防护效益评价指标较单一等问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与新材料的兴起,今后我国沙障领域的研究方向为:开发与研制长效、环保、经济的沙障新材料,发展智能化的沙障铺设机械,对沙障防护效益和沙障新材料降解过程进行长期连续性观测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障 新材料 防护效益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系统主要类型及其模式设计 被引量:4
6
作者 莫保儒 蔡国军 +3 位作者 于洪波 王玉安 王子婷 陈文业 《甘肃农业科技》 2006年第3期31-34,共4页
在对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试验示范模式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经营模式设计原则,并总结出与当地地形地貌配套的梯田农林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缓坡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经营、侵蚀沟水土保持... 在对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经营试验示范模式初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林复合生态经营模式设计原则,并总结出与当地地形地貌配套的梯田农林牧复合生态经营系统、缓坡林牧复合生态系统经营、侵蚀沟水土保持林复合经营系统、陡坡面乔灌草复合经营系统、庭院经济复合经营系统类型与模式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西黄土丘陵沟壑区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类型 模式设计
下载PDF
鼠类活动对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土壤环境的影响 被引量:36
7
作者 孙飞达 龙瑞军 +3 位作者 郭正刚 刘伟 干友民 陈文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46-151,共6页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同时也是世界高海拔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有"高原生物基因库"之称。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过度放牧等因素致使三江源区草地退化严重... 三江源区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素有"中华水塔"之称,同时也是世界高海拔区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集中的地区,有"高原生物基因库"之称。但由于近年来气候变暖、冰川退缩、过度放牧等因素致使三江源区草地退化严重,其中频繁的鼠类活动无疑进一步加剧了草地退化的速度和进程。鼠类活动对三江源区整个草甸生态系统既有消极的作用,又有积极作用,但是目前尚缺乏系统科学的量化研究。本文在对三江源区典型区域青海省果洛州主要鼠类种群调查和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探讨了鼠类活动对三江源区高寒草甸植物群落及土壤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维持适宜的鼠类种群密度对于三江源区高寒草甸的可持续发展和草地资源保护具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高原鼠兔 高寒草甸生态系统 鼠群密度
下载PDF
若尔盖退化高寒湿地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群落的季节动态 被引量:17
8
作者 孙飞达 李飞 +5 位作者 陈文业 朱灿 周俗 苟文龙 刘琳 周冀琼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2396-2406,共11页
以若尔盖退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2015-2017年)于植被返青期(4-5月)、草盛期(7-8月)和枯黄期(10-11月)监测高原鼢鼠鼠丘密度、3个土层(0-10、10-20、20-30 cm)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并分析土壤生物学特... 以若尔盖退化高寒湿地为研究对象,连续3年(2015-2017年)于植被返青期(4-5月)、草盛期(7-8月)和枯黄期(10-11月)监测高原鼢鼠鼠丘密度、3个土层(0-10、10-20、20-30 cm)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季节动态,并分析土壤生物学特征与土壤环境间的季节相关性。结果表明:(1)各植被物候期,土壤pH值、容重指标均随土层加深而显著升高(P<0.05),土壤含水量、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指标均随土层加深而显著降低(P<0.05);(2)植被物候期对高寒鼠荒地非土丘土壤养分在不同土层的垂直分配有显著影响,对0-10 cm土层土壤生物学特征含量的影响程度显著大于10-20 cm和20-30 cm土层。(3)冗余分析(RDA)表明3个植被物候期,土壤生物学特征指标与土壤理化性质指标间显著相关(P<0.05),主成分分析(PCA)表明各指标在不同土层均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分布,数量特征表现为:枯黄期>返青期>草盛期。揭示了高寒鼠荒地高原鼢鼠季节性活动对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及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为今后青藏高原鼠荒地的分级恢复治理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鼢鼠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数量 季节动态
下载PDF
青藏高原地区草原生态旅游资源及其SWOT分析——以若尔盖草原为例 被引量:15
9
作者 孙飞达 朱灿 +3 位作者 陈文业 刘琳 陈晓霞 高娟婷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48-54,共7页
[目的]草原旅游属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植物生产层,是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绿色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青藏高原草原面积巨大,具有地域特色鲜明、动植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等特点,为了满足草原... [目的]草原旅游属于草地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植物生产层,是草地资源开发利用和绿色草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新方向。青藏高原草原面积巨大,具有地域特色鲜明、动植物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明显及潜在的生态风险等特点,为了满足草原旅游活动和草原生态保护的双重目的,促进高寒草原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方法]运用SWOT分析法,以川西北若尔盖草原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为例,对其草原生态旅游资源的优势(S)、劣势(W)、机遇(O)和挑战(T)进行分析。[结果]若尔盖草原旅游产业具有品牌、资源、区位和知名度四大优势,并存季节性不平衡、基础设施不完善和体验性较差三大劣势,具有国家及地方政策规划、公众追求自然回归原始需求的两大机遇,同时面临草地资源保护与利用、需求多样化与景区同质性的两大矛盾与挑战。[结论](1)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从生态旅游角度提出草地利用开发对策,应遵循保护优先,容量限制的原则;(2)树立“寓教于游”的生态观,凸显草原民俗与文化;(3)通过对草原旅游资源调查和开发可行性分析、合理分区与分级保护、完善基础设施以及核算游客容量阈值;(4)发展家庭牧场经济,规范牧民经营行为,加强监管力度,保障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生态旅游 SWOT分析 草地资源 利用与保护 青藏高原
下载PDF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原鼠兔种群调查及其防控阈值研究(英文) 被引量:4
10
作者 孙飞达 苟文龙 +3 位作者 李飞 朱灿 路慧 陈文业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825-832,共8页
认识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草地退化中的角色和地位,对于加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原鼠兔种群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为调查对象,根据所调查的12个样地遴选出4个不同鼠洞等级的研究样地去评估鼠兔数量和植物... 认识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在草地退化中的角色和地位,对于加强高寒草甸生态系统高原鼠兔种群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以高原鼠兔有效洞穴密度为调查对象,根据所调查的12个样地遴选出4个不同鼠洞等级的研究样地去评估鼠兔数量和植物生物量变化之间的关系。主要结论如下:高原鼠兔活动并非引起草地退化的原因,而是作为草地退化的标志性信号,然而高频度的鼠兔活动会加剧草地逆向演替的进程。因此,一些综合措施诸如减少牲畜数量、动态的轮牧、草地恢复管理技术、社区参与式管理等可以有效提高草地生产力和防止鼠害爆发。对各类型退化草地进行综合治理时,应加强对害鼠种群动态的监测,当种群密度超过经济阈值或达到高密度种群时,应急性、常规性灭鼠工作才可以实施,为重度型退化草地重建、植被恢复和土壤发育提供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控阈值 植物生物量 鼠害防控 草原管理
下载PDF
河西走廊荒漠戈壁风电产业发展优势与前景分析
11
作者 朱丽 陈文业 +4 位作者 谈嫣蓉 肖云飞 王斌杰 邴丹珲 刘世增 《甘肃林业科技》 2023年第3期60-63,共4页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可再生清洁能源风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风能资源丰富,而荒漠、戈壁更是风能资源富集区,是风电产业发展的良好区域。文章立足甘肃河西走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优势,探讨风电场建设对荒漠戈壁生态环境... 随着“双碳”战略的推进,可再生清洁能源风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国风能资源丰富,而荒漠、戈壁更是风能资源富集区,是风电产业发展的良好区域。文章立足甘肃河西走廊风电产业发展现状、问题及优势,探讨风电场建设对荒漠戈壁生态环境的影响,分析河西走廊荒漠戈壁风电产业发展前景,为促进河西走廊风电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河西走廊 影响因素 发展趋势
下载PDF
黄河上游玛曲县天然草场退化现状、成因及治理对策 被引量:57
12
作者 戚登臣 李广宇 +2 位作者 陈文业 陈炜青 苏永祥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02-207,共6页
玛曲县天然草场退化、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其原因有自然与人为因素,而人为因素特别是超载过牧是引起天然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在对玛曲县天然草场退化原因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对于治理,即要有制度的完善,又要... 玛曲县天然草场退化、沙化现象十分严重,其原因有自然与人为因素,而人为因素特别是超载过牧是引起天然草场退化的主要原因。在对玛曲县天然草场退化原因深入分析与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治理对策。对于治理,即要有制度的完善,又要有成熟的治理技术,制度应优先于技术,只有在制度不断完善、法制不断健全和人们思想观念逐渐提高的前提下,再采用先进的、可操作性强的、行之有效的治理技术,经过长期的治理,玛曲县持续多年的天然草场退化、沙化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玛曲县 天然草场退化 现状 成因 治理对策
下载PDF
黄河首曲-玛曲县高寒草甸沙化动态演变趋势及其驱动因子定量分析 被引量:31
13
作者 陈文业 张瑾 +10 位作者 戚登臣 赵明 张继强 李广宇 魏强 王芳 朱丽 刘振恒 孙飞达 康建军 罗文莉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1-21,共11页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取1975、1990、1994、2000、2005和2009年6期遥感影像,综合该区地形图、各期沙化监测资料以及土地利用图等资料,采用遥感动态监测、数据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玛曲县近35a来高寒草甸沙化的时空... 基于遥感和GIS技术,选取1975、1990、1994、2000、2005和2009年6期遥感影像,综合该区地形图、各期沙化监测资料以及土地利用图等资料,采用遥感动态监测、数据解译和野外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甘肃省玛曲县近35a来高寒草甸沙化的时空演变过程及其发展趋势进行了解析,并在此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其沙化驱动因素进行定量辨识和贡献率分析。结果表明,1)近35a来研究区沙化在时间上表现为沙化土地面积处于持续扩张的态势,其扩展经历了缓慢增加-略有减少-快速增加的过程。其中流动沙地(丘)呈现缓慢上升-急速上升-逆转的变化趋势;半固定沙地(丘)呈现缓慢上升-急速上升-急速逆转的变化趋势;固定沙地(丘)呈现缓慢上升-逆转-急速上升的变化趋势。在空间上表现为沙化土地的分布区域呈沿黄河沿岸不断扩展态势。在沙化程度上表现为波动减弱趋势。2)各驱动因子与沙化土地总面积的关联排序为:国民生产总值>羊只存栏数>人口数量>年均气温>畜牧业总产值>年均降水量>大牲畜存栏数>年均蒸发量>牛羊肉总产量>干燥度指数>黄河径流量>年均风速;主要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沙化土地总面积的驱动力比重分别为40.43%和59.57%。说明气候变暖的异常扰动导致草场沙化,为诱导和次要因素,人类不合理的活动加速了土地沙化的发展,为强化和主导因素。研究区草地沙化的扩展是2类因子共同作用和影响的综合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首曲 玛曲 高寒草甸 沙化 动态演变 驱动因子
下载PDF
甘肃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及其影响因子研究 被引量:13
14
作者 孙飞达 陈文业 +4 位作者 袁海峰 窦英杰 邴丹珲 冯颖 吴婷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65-173,共9页
土壤水分是内陆荒漠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限制因子,为了揭示该区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0~200cm内各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海拔、土壤质地和植被对其的影... 土壤水分是内陆荒漠区湿地生态系统中重要的限制因子,为了揭示该区域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特征,采用传统统计学和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对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0~200cm内各层土壤水分的空间变异性及海拔、土壤质地和植被对其的影响进行了研究,旨在为极干旱区湿地生态系统植被修复和保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本研究所得各变量的变异系数、块金方差、基台值、变程和结构比分别为36.51%~88.65%、0.007~0.098、0.112~0.549、116~453和76.6%~97.6%,各变量均为中等变异,存在高度异质性,具有较强空间自相关。(2)深层(60~200cm)土壤水分含量较浅层(0~60cm)变异大,且不同层次土壤水分含量的空间异质性差别也较大,空间变异主要发生在较小尺度上(分维数D在1.902~1.989之间)。(3)海拔是影响该区域深层土壤水分空间变异的主导因子。(4)土壤质地与浅层(0~60cm)土壤水分含量的相关性大于与深层(60~200cm)土壤含水量的相关性,它们与海拔相关性表现相反;草本植被盖度与浅层土壤水分含量呈较高的正关联关系,灌木根量与深层土壤水分含量呈较高的负关联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湖 荒漠-湿地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 空间异质性 环境因子影响
下载PDF
黄河首曲沙化草地恢复重建模式研究 被引量:22
15
作者 陈文业 郑华平 +6 位作者 戚登臣 李广宇 柴春山 刘正恒 宗文杰 杨鑫光 陈炜青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8年第6期14-18,共5页
通过对青草沙障、草方格+山生柳Salixoritrepha密植扦插+种草、羊粪生物结皮+种草、卵石方格+种草、遮荫网+种草、山生柳密植扦插6种草地恢复重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草方格+山生柳密植扦插+种草模式、羊粪... 通过对青草沙障、草方格+山生柳Salixoritrepha密植扦插+种草、羊粪生物结皮+种草、卵石方格+种草、遮荫网+种草、山生柳密植扦插6种草地恢复重建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效果由大到小依次为草方格+山生柳密植扦插+种草模式、羊粪生物结皮+种草促进恢复重建模式、卵石方格+种草模式、遮荫网+种草模式、青草沙障、山生柳密植扦插模式。草方格+山生柳密植扦插+种草模式.山生柳插穗成活率为92.3%,保存率为83.1%,平均生长量为12.4cm,平均草高12cm,覆盖度为78%,此模式值得推广。羊粪生物结皮+种草模式,各种草平均生长量为5.3cm.覆盖度为43%~48%.是玛曲沙化草地最有前途的恢复重建模式之一,山生柳密植扦插效果最差.此模式难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化草地 模式 玛曲 山生柳 生物结皮
下载PDF
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水分空间异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陈文业 赵明 +12 位作者 张继强 李广宇 吴三雄 袁海峰 窦英杰 吴婷 陈旭 罗文莉 朱丽 邴丹珲 冯颖 孙飞达 谈嫣蓉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1670-1679,共10页
基于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特性调查,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盖度、高度和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6.14%、80.42 cm和0.66株·m2,... 基于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植被与土壤特性调查,采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敦煌西湖荒漠湿地生态系统的土壤水分和植被的空间变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植被盖度、高度和多度的平均值分别为36.14%、80.42 cm和0.66株·m2,变异系数依次为117.52%、124.63%和36.50%,植被盖度和高度均为高度变异,植被多度为中等变异;0~200 cm土层各层土壤湿度平均值为14.873%,介于6.681%~23.004%,变异系数介于39.28%~88.65%.200 cm 土层水分贮量平均值为163.598 mm,变异系数为36.51%,0~200 cm土层各层土壤湿度和2 m土层水分贮量均为中等变异.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各要素的基台值(C0+C)介于0.112~0.549,结构比介于76.6%~97.6%,各变量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研究区植被型组由盐池湾向南呈沼泽→盐沼→草甸→阔叶林→荒漠演变过程,植被特征与土壤特性在样带空间分布上具有明显的规律性,且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和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西湖 湿地生态系统 土壤水分 植被 空间异质性
下载PDF
黄河上游重大生态功能区草地逆型演替植物多样性变化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陈文业 郑华平 +2 位作者 戚登臣 李广宇 刘振恒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2007年第6期6-11,共6页
基于5个样地、90个样方的野外调查资料,研究了玛曲县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线性关系,而与优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原生地带性群落以及... 基于5个样地、90个样方的野外调查资料,研究了玛曲县不同退化程度草地群落植物多样性和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多样性指数与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及地上生物量有显著线性关系,而与优势度指数呈显著负相关。原生地带性群落以及演替早期类群多样性、均匀度、盖度及地上总生物量最高,在极度退化阶段,地上总生物量最低,优势度指数最大,随着退化程度加剧,草地群落的盖度、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均下降,毒杂草、莎草增多,禾草急剧下降,最终导致草地初级生产力的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退化草地 植物多样性 生物量 草地群落 玛曲 逆型演替
下载PDF
安家沟流域农林草复合生态系统类型及模式优化设计 被引量:7
18
作者 孙飞达 于洪波 陈文业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90-194,共5页
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流域自然条件、生产现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和评价,并对流域内典型的农林复合模式分别从其结构、组成、功能、经济投入和产出、形成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从中筛选出较适合该地区不同立... 对甘肃省定西市安家沟流域自然条件、生产现状、社会经济条件进行实地调查、分析和评价,并对流域内典型的农林复合模式分别从其结构、组成、功能、经济投入和产出、形成背景等方面进行了调查、分析和评价,从中筛选出较适合该地区不同立地条件下的农林复合模式。并按各模式投入产出性价比,结合不同农林复合生态系统的主要生态功能,进一步组合为5个比较典型的农林复合优化模式:陡坡地水土保持林模式、缓坡地退耕还林(草)模式、梯田地农林复合模式、房前屋后雨水集流庭院经济模式、侵蚀沟水土保持林模式。该流域优化模式将对干旱半干旱区农林草混交种类及合理搭配和优化复合模式的遴选提供可行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林复合生态系统 模式优化 安家沟流域 林草复合
下载PDF
甘南玛曲高寒草甸草地沙化的研究 被引量:12
19
作者 陈文业 郑华平 +4 位作者 戚登臣 李广宇 杨鑫光 刘正恒 宗文杰 《草原与草坪》 CAS 2008年第2期77-80,共4页
以甘南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不同沙化程度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下降,优势度指数增加;禾草地上植物... 以甘南玛曲高寒草甸生态系统植物群落样地调查资料为基础,对不同沙化程度植物群落结构及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随着草地沙化程度的加剧,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及丰富度指数下降,优势度指数增加;禾草地上植物量减少,杂草、莎草地上植物量增加,其中,莎草增加最快。中度沙化阶段是植物群落丰富度、多样性、优势度、地上植物量和均匀度变化的一个转折点,演替早期群落多样性,均匀度及地上总植物量最高,在极度沙化阶段,地上总植物量最低,优势度指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沙化 高寒草甸 生物多样性 草地群落
下载PDF
高寒区山生柳无性繁殖技术的灰色系统理论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文业 戚登臣 +7 位作者 赵明 李广宇 魏强 王芳 朱丽 张继强 刘振恒 孙飞达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9-21,共3页
针对山生柳3种不同无性繁殖技术,利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繁殖技术观测指标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保存率>主根长度>茎粗>株高>一级分枝数量>地上生物量鲜质量>侧根数量;3种不同... 针对山生柳3种不同无性繁殖技术,利用灰色系统关联度分析方法对其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无性繁殖技术观测指标间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保存率>主根长度>茎粗>株高>一级分枝数量>地上生物量鲜质量>侧根数量;3种不同处理的关联度大小依次为:硬枝扦插>嫩枝扦插>根插。主根长度、茎粗和株高3个观测指标是影响山生柳无性繁殖成活率的主要指标因子,硬枝扦插处理是山生柳在高寒区最适合的快繁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区 山生柳 无性繁殖 灰色系统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