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7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文杰作品
1
作者 陈文杰 《艺术家》 2024年第8期5-5,161,共2页
下载PDF
李祖鹏、吴文浩、陈文杰、蓝章颖作品
2
作者 李祖鹏 吴文浩 +1 位作者 陈文杰 蓝章颖 《美术教育研究》 2020年第16期183-183,共1页
下载PDF
大颖草和短芒披碱草的染色体FISH分析
3
作者 刘瑞娟 陈文杰 蒋礼玲 《草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1-377,共7页
大颖草(Kengyilia grandiglumis)和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是分布在青藏高原沙生环境中的两种多年生禾草。本研究采用顺序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应用转座子探针S5和串联重复序列探针AAG对两禾草根... 大颖草(Kengyilia grandiglumis)和短芒披碱草(Elymus breviaristatus)是分布在青藏高原沙生环境中的两种多年生禾草。本研究采用顺序荧光原位杂交(FISH)和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应用转座子探针S5和串联重复序列探针AAG对两禾草根尖有丝分裂中期的染色体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GISH信号可成功区分P、H、St和Y 4个亚基因组,在此基础上获得了S5和AAG探针在两种植物21对染色体上的分布信息。大颖草中S5信号多分布在端粒及近端粒区,P亚基因组中分布位点最多;AAG信号多分布在近着丝粒区和近端粒区,Y亚基因组中分布的位点最多。短芒披碱草中S5信号分布在端粒、近端粒区、近着丝粒区和臂中部区,H亚基因组上信号比St和Y亚基因组丰富;AAG信号分布在近着丝粒区、臂中部区和近端粒区,信号分布位点在St亚基因组中最少。本研究获得了两种异源六倍体禾草亚基因组水平的染色体信号特征,为大颖草和短芒披碱草种质资源的评价及利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草 转座子探针 串联重复探针 异源六倍体 基因组原位杂交 亚基因组 沙生植物
下载PDF
基于大语言模型的科技动态情报感知研究
4
作者 蒲云强 唐川 +1 位作者 徐婧 陈文杰 《情报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20,共10页
[目的/意义]在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科技动态的信息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亟须提高科技情报的识别准确性和处理效率。[方法/过程]基于情报感知理论,结合大语言模型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科技动态情报... [目的/意义]在科技发展迅猛、竞争日趋激烈的当下,科技动态的信息量呈现爆发式增长,亟须提高科技情报的识别准确性和处理效率。[方法/过程]基于情报感知理论,结合大语言模型在情报研究中的应用,提出一种利用大语言模型进行科技动态情报感知的方法,并构建相应的情报感知框架。在这个框架下,设计并实施一个集监测、识别和可视化三个子系统的系统,并通过实例论证和系统优势评估,验证这个框架的有效性。[结果/结论]这个系统能有效提高科技动态的情报感知效率,尤其是在处理海量数据与增强情报判断能力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局限]大语言模型推理过程缺乏透明度且容易产生幻觉,难以满足用户对信息准确度的高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语言模型 科技动态 情报价值评估 情报感知
原文传递
大豆油在3种传统米面食品煎炸过程中的品质变化
5
作者 何雪梅 黄晨昕 +3 位作者 李红丽 陈文杰 李琪 于修烛 《中国油脂》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50-55,75,共7页
旨在为不同传统米面食品煎炸加工提供参考,以大豆油为煎炸油,糯米糍粑、小麦油糕和黄米年糕为煎炸食材,探究煎炸过程中大豆油酸值、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全氧化值、极性化合物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煎炸食材... 旨在为不同传统米面食品煎炸加工提供参考,以大豆油为煎炸油,糯米糍粑、小麦油糕和黄米年糕为煎炸食材,探究煎炸过程中大豆油酸值、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全氧化值、极性化合物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由于不同煎炸食材的水分、脂肪及抗氧化物质等的含量和组成存在差异,煎炸糯米糍粑的大豆油酸值显著低于煎炸其他两种食材大豆油的(p<0.05);在煎炸过程中,各体系过氧化值呈上下波动趋势;在煎炸2~24 h时,煎炸3种食材大豆油的p-茴香胺值大小顺序为煎炸糯米糍粑大豆油>煎炸小麦油糕大豆油>煎炸黄米年糕大豆油;全氧化值的变化趋势与p-茴香胺值基本一致;煎炸糯米糍粑、小麦油糕和黄米年糕大豆油的极性化合物含量分别在煎炸20、18、18 h时已超过国标限量(≤27%),其中煎炸黄米年糕大豆油极性化合物含量增加幅度最大;在煎炸24 h时,煎炸3种食材大豆油的反式脂肪酸含量大小顺序为煎炸黄米年糕大豆油>煎炸小麦油糕大豆油>煎炸糯米糍粑大豆油,且存在显著差异(p<0.05)。综上,由糯米、小麦和黄米制作的传统米面食品会对煎炸油的品质产生不同影响,在煎炸期间应以食材对煎炸油品质的具体影响为依据做出生产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煎炸 米面食品 品质变化
下载PDF
提高连铸坯质量的关键技术
6
作者 吴杰 陈文杰 《上海金属》 2025年第1期1-10,共10页
由于工艺参数及外部条件的变化,连铸坯极易产生元素偏析、粗大碳化物、中心缩孔等缺陷,提高均质化程度是确保连铸坯质量的关键。目前,电磁搅拌技术、末端压下技术和脉冲磁致振荡技术是提高连铸坯均质化程度的主要技术措施。
关键词 连铸坯 电磁搅拌 末端压下 脉冲磁致振荡 均质化
下载PDF
利用高世代转录组测序挖掘控制南方大豆皱叶症候选基因
7
作者 陈文杰 陈渊 +6 位作者 韦清源 汤复跃 郭小红 陈淑芳 覃夏燕 韦荣昌 梁江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5期2914-2930,共17页
【目的】南方大豆皱叶症(southern soybean crinkle leaf disease,SSCLD)严重时可导致大豆减产40%左右,利用高世代分离群体转录组测序技术(high-generation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RNA-seq,HGRNA-seq)挖掘控制SSCLD的候选基因,为揭示S... 【目的】南方大豆皱叶症(southern soybean crinkle leaf disease,SSCLD)严重时可导致大豆减产40%左右,利用高世代分离群体转录组测序技术(high-generation segregating populations RNA-seq,HGRNA-seq)挖掘控制SSCLD的候选基因,为揭示SSCLD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以2个南方皱叶症症级差异材料及其衍生的F2:7株系为研究材料,对双亲进行重测序,对12个F2:7单株(7个皱叶,5个正常叶)进行单个样本转录组测序,利用转录组及亲本的SNP/InDel数据进行混池法定位分析,利用转录组表达量差异数据进行GO和KEGG功能注释和富集分析,并在定位区间附近开发7个KASP分子标记,利用230个F2群体构建局部连锁图谱,对转录组数据定位结果进行验证。联合基因定位和转录组分析结果,筛选控制SSCLD的候选基因。【结果】利用混池法把控制皱叶症的基因位点CL12定位在大豆第12染色体末端39231651—40705115 bp的1473464 bp区间内,利用F2群体将控制皱叶症的基因定位于39743275—40948295 bp的1205020 bp区间内,与混池法定位结果基本一致。GO注释结果显示,代谢过程包括免疫系统过程,以及对刺激的反应等,细胞组分主要与膜等相关,KEGG注释结果显示,生物系统通路中主要包括植物-病原菌互作和环境适应等通路。GO富集的表达差异基因主要同跨膜受体蛋白活性、蛋白磷酸化及信号受体活性等方面相关,KEGG富集到的最多差异表达基因(differently expressed genes,DEGs)主要在植物-病原菌互作和植物MAPK信号通路上。结合南方大豆皱叶症诱因特点,选择定位候选区间内与抗病等相关且在外显子上存在非同义突变或表达量有差异的基因作为候选基因,结合qRT-PCR验证,最终确定GLYMA_12G223100、GLYMA_12G223900、GLYMA_12G224100、GLYMA_12G231800和GLYMA_12G233000等5个基因为控制南方大豆皱叶症的候选基因。【结论】HGRNA-seq实现了RNA-seq和BSA-seq相结合,成功挖掘了控制SSCLD的候选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转录组 皱叶症 定位 分子标记 二代测序
下载PDF
南方土壤中导致大豆皱叶的因子分析
8
作者 陈文杰 陈渊 +3 位作者 韦清源 汤复跃 郭小红 梁江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67-175,共9页
为找出南方大豆皱叶症发生的诱因,本研究从南方土壤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个角度进行探索研究。利用混池法和ICP-OES技术研究正常叶混池和皱叶混池的差异元素,利用构建的皱叶残留异质系中皱叶家系材料GY_C和正常叶家系材料GY_N,采用... 为找出南方大豆皱叶症发生的诱因,本研究从南方土壤中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两个角度进行探索研究。利用混池法和ICP-OES技术研究正常叶混池和皱叶混池的差异元素,利用构建的皱叶残留异质系中皱叶家系材料GY_C和正常叶家系材料GY_N,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皱叶土壤的不同土层、营养液、灰烬、叶浆,进行土壤浸泡液、土壤消毒、氮肥等处理后大豆皱叶材料皱叶症的变化。结果表明:皱叶环境土壤的表层、中层和底层土均可导致GY_C叶片皱缩,中层土中的GY_C叶片皱缩程度略高于表层和底层土。氮磷钾配比失衡的营养液处理GY_C叶片未发生皱缩。ICP-OES分析皱叶混池E 1和正常叶混池E 0的31种元素后,未发现E 1/E 0比值为1.7倍以上的元素,且E 1中锰元素含量低于E 0。皱叶灰烬及土壤浸泡液处理基质后GY_C叶片未发生皱缩。移栽试验表明,南方土壤和基质比例超过3∶1时GY_C长出的新叶依然皱缩,而复种的盆栽中南方土壤和基质比例低于1∶8时GY_C叶片也会发生皱缩,且随着复种次数增加,皱叶程度有所增加。解剖观察皱叶材料的根、茎、叶柄未发现明显的虫害痕迹。-80,60,80,100和120℃处理的南方土壤中GY_C叶片不发生皱缩。综上所述,南方土壤中的微生物因素可能是导致大豆皱叶的关键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皱叶 因子 土壤 南方 ICP-OES
原文传递
“结构化学”课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9
作者 陈文杰 许妙琼 江晓芬 《造纸技术与应用》 2024年第3期58-60,共3页
文章以“结构化学”课程为例,基于混合式教学设计,将传统学习模式与在线学习模式的优势相结合,重新调整线上线下教学比重,新增“学研结合”知识模块,引入虚拟仿真实操训练、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重点突出... 文章以“结构化学”课程为例,基于混合式教学设计,将传统学习模式与在线学习模式的优势相结合,重新调整线上线下教学比重,新增“学研结合”知识模块,引入虚拟仿真实操训练、翻转课堂和案例教学法,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重点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行为。结果表明,学生对知识的内化不再仅仅依赖于传统教学和教材,可以更多地借助网络平台资源,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更符合当代学生的学习行为习惯,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加强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以学生为中心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化学 混合式教学 学生中心 教学改革
下载PDF
温州市部分宠物犬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分子鉴定与分析
10
作者 胡霖 啜力文 +5 位作者 赵辰昊 王泽坤 余复昌 陈文杰 王力 张振杰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83-89,共7页
为了解温州市宠物犬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分别采集温州市宠物犬和猫粪便样本100份和64份,提取DNA后,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和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基因,采用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总阳性率为4.90%(8/164),... 为了解温州市宠物犬猫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的感染情况,分别采集温州市宠物犬和猫粪便样本100份和64份,提取DNA后,基于隐孢子虫SSU rRNA基因和毕氏肠微孢子虫ITS基因,采用PCR法进行检测。结果发现,隐孢子虫总阳性率为4.90%(8/164),宠物犬和猫隐孢子虫的阳性率分别为4.00%(4/100)和6.25%(4/64)。毕氏肠微孢子虫总阳性率为15.85%(26/164),宠物犬和猫毕氏肠微孢子虫的阳性率分别为23.00%(23/100)和4.69%(3/64)。经序列比对分析,鉴定出2种隐孢子虫,分别为犬隐孢子虫(n=4)、猫隐孢子虫(n=4);鉴定出3种毕氏肠微孢子虫基因型,分别为PtEbⅨ(n=22)、CHG1(n=2)和BEB6(n=1)。研究结果表明,温州市宠物犬猫感染隐孢子虫和毕氏肠微孢子虫较常见,应进一步加强检测和溯源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孢子虫 毕氏肠微孢子虫 检测
下载PDF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信贷调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研究
11
作者 赵红岩 陈文杰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78-89,共12页
基于2003-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信贷调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较低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使企业加速向目标杠杆率调整,而信贷紧缩则会削弱这种影响。此外,在低不确定性下放宽信贷对企... 基于2003-2019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研究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与信贷调控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显示,较低的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使企业加速向目标杠杆率调整,而信贷紧缩则会削弱这种影响。此外,在低不确定性下放宽信贷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加速作用相对较大;而在高不确定性下收紧信贷对企业杠杆率调整的减速作用相对较大。进一步考虑企业杠杆率相对位置后发现,企业目标杠杆率两侧的杠杆率调整不仅呈现非对称性,而且还会随着企业杠杆率调整速度变化而动态翻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杠杆率调整 经济政策不确定性 信贷调控 双重作用
下载PDF
人工智能在冠心病临床诊疗中的应用与挑战:从影像学分析到多组学联合
12
作者 陈文杰 刘怡铭 +1 位作者 史雨晨 柳景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5年第2期160-167,共8页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数量持续增长,个性化和精准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人工智能凭借其在处理和分析医疗数据方面的优势,通过整合临床信息、影像检查和各种组学分析,人工智能为临床医生...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患者数量持续增长,个性化和精准治疗面临诸多挑战。人工智能凭借其在处理和分析医疗数据方面的优势,通过整合临床信息、影像检查和各种组学分析,人工智能为临床医生提供精准的诊断和治疗建议,并在风险预测、诊断优化及个性化治疗策略制定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人工智能在冠心病诊疗中的应用,分析其在风险预测、诊断优化和治疗决策中的贡献与面临的挑战,展望其在心血管医学领域的未来发展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人工智能 深度学习 机器学习 多组学联合
下载PDF
县域城镇化:挑战与未来 被引量:1
13
作者 申明锐 潘毅刚 +8 位作者 陈前虎 沈迟 卓贤 桂华 张立 李裕瑞 吴康 郝晋伟 陈文杰 《小城镇建设》 2024年第9期5-12,共8页
2023年9月,由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承办的“县域城镇化:挑战与未来”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顺利召开。来自政学研各界专家学者结合各地工作实践,围绕如何破解当前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的瓶颈问... 2023年9月,由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和南京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联合承办的“县域城镇化:挑战与未来”2022/2023中国城市规划年会学术对话顺利召开。来自政学研各界专家学者结合各地工作实践,围绕如何破解当前县域城镇化进程中的瓶颈问题,如何更好推动县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基于此,本刊策划出版此次县域城镇化专题,并在此呈现会议发言的精彩内容,以期为推动县域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先进的理念和更清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划研究院 县域城镇化 南京大学 会议发言 研讨交流 学术对话 策划出版 中国城市规划
下载PDF
乡村振兴视阈下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高质量发展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乔德华 秦春林 陈文杰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2期117-122,共6页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个社会基本矛盾的战略性举措,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抓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必由之路。乡村振兴是解决我国现阶段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这个社会基本矛盾的战略性举措,产业振兴是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基础和关键抓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在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带动农民致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甘肃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迅速,已成为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主力军,但规模较小、带动力弱的问题比较突出。鉴于此,结合农民合作社规范提质行动,建议通过强化人才引领与产业支撑、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建立产业化联合体、推行“村社合一”模式、创新土地流转方式等举措,以有效促进农民合作社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省 乡村振兴 产业振兴 农民专业合作社 发展对策
下载PDF
乡村振兴新阶段甘肃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的制度构建 被引量:1
15
作者 乔德华 马丽荣 +10 位作者 陈文杰 白贺兰 莫琪江 展宗冰 王统勋 赵荆玉 贺春贵 刘锦晖 张邦林 王建连 班明辉 《寒旱农业科学》 2024年第8期687-695,共9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进入农村振兴新阶段的标志,农村振兴新阶段反贫困的战略重点是逐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相对于绝对贫困而言,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更需要措施的针对性、精准性和系统性,必须建立起一整套...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进入农村振兴新阶段的标志,农村振兴新阶段反贫困的战略重点是逐步解决相对贫困问题。相对于绝对贫困而言,解决相对贫困问题更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更需要措施的针对性、精准性和系统性,必须建立起一整套系统化的政策制度体系。根据国家相关发展战略和甘肃省情实际,以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为主要目标,采用系统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提出了建立涵盖收入增长体系、产业发展体系、人才培育体系、科技支撑体系、基础建设体系、金融服务体系、环境保护体系、社会保障体系、乡村治理体系等九大政策体系的《甘肃省解决相对贫困问题“1+N”长效机制》制度框架,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乡村振兴新阶段 相对贫困 乡村振兴 甘肃省
下载PDF
基于钳位型断路器的柔直系统控保协同技术
16
作者 薛士敏 陈文杰 +3 位作者 张君婷 李翔宇 李博通 陈晓龙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29-740,共12页
柔性直流系统以其在输电领域的巨大优势而获得广泛应用.但在直流系统中,短路故障的强冲击性与电力电子器件的脆弱性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现有保护策略难以同时满足高速动性与高可靠性的要求.本文从控保协同思想出发,基于一种电压钳位原... 柔性直流系统以其在输电领域的巨大优势而获得广泛应用.但在直流系统中,短路故障的强冲击性与电力电子器件的脆弱性之间的矛盾异常尖锐,现有保护策略难以同时满足高速动性与高可靠性的要求.本文从控保协同思想出发,基于一种电压钳位原理的直流断路器,提出一种新的故障处理模式,初步探究在柔直系统中控制与保护深度融合的可能性.当发生短路故障时,投入断路器和换流器相配合的限流功能,一方面限制电力电子器件的过流,解决其脆弱性问题;另一方面为保护提供边界,辅助实现故障的快速定位.在甄别出故障线路后,利用断路器的故障切除功能将故障隔离.此方案同时实现了故障限流、保护边界和故障切除3项功能,可有效缓减由于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modular multilevel converter,MMC)器件脆弱性所带来的一系列保护问题.在PSCAD/EMTDC中搭建四端双极柔性直流电网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本控保协同方案能在5 ms内准确识别并隔离故障线路,而且具有较强的耐受过渡电阻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直流系统 控保协同 直流断路器 故障限流 故障定位
下载PDF
广东工业设计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17
作者 陈茂清 陈文杰 林瑞清 《广东科技》 2024年第4期87-89,共3页
0引言设计、科技、商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三要素,而工业设计更是推动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重构的关键环节。工业设计作为将创意、工程、美感、实用性和商业价值等多元素融合的综合性学科,是实现产品创新的驱动力,是... 0引言设计、科技、商业是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深度融合的三要素,而工业设计更是推动创新链、价值链、供应链重构的关键环节。工业设计作为将创意、工程、美感、实用性和商业价值等多元素融合的综合性学科,是实现产品创新的驱动力,是促进创意与科技相结合的科技成果转化实施路径之一。它以满足市场需求和消费者欲望为前提,对产品的外观、结构、功能、使用体验等方面进行全面系统优化,旨在提升产品竞争力和企业核心竞争力。广东作为产业大省、制造业大省,历来重视工业设计的应用与推广,通过发展工业设计提升产品价值,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动设计链、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真正实现以创新驱动促进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成果转化 产品竞争力 创新链 供应链重构 价值链 深度融合 实施路径 系统优化
下载PDF
探索“合作社+”模式 助力农村经济发展
18
作者 陈文杰 《江苏农村经济》 2025年第2期42-43,共2页
江苏省扬州市通过探索创新多种“合作社+”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目前扬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营主要有4种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 江苏省扬州市通过探索创新多种“合作社+”模式,以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推动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目前扬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经营主要有4种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合作社+农户”模式以合作社为主导,帮助农户引进或推广技术和品种,并由合作社对农户生产的农副产品实行保护价收购,统一销往全国各地,这种模式多存在于养殖业合作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农村经济发展 江苏省扬州市 全面振兴 探索创新 农副产品 农户生产 现代农业经营体系构建
下载PDF
盾构井开挖施工的涌水问题及防治措施研究
19
作者 陈文杰 唐珮珊 《陕西水利》 2025年第4期130-133,共4页
富水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井开挖施工涌水风险大,采用有效的防渗措施对深基坑开挖至关重要。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LG09-1#盾构井为例,基于该盾构井在开挖过程中的涌水及周边地面沉降情况,对其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 富水区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井开挖施工涌水风险大,采用有效的防渗措施对深基坑开挖至关重要。以珠三角水资源配置工程的LG09-1#盾构井为例,基于该盾构井在开挖过程中的涌水及周边地面沉降情况,对其地质条件、施工技术和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究井内涌水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加大帷幕止水范围,并分层止水,及时封堵渗漏部位,加强监测,保证施工质量,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利工程 深基坑 盾构井 涌水 地面沉降 防治措施
下载PDF
纳米气凝胶保温装饰夹心板的制备及拉伸黏结性能研究
20
作者 陈文杰 章凯 +3 位作者 李杰 方斌 陈红良 孙国洪 《浙江建筑》 2025年第1期84-87,共4页
纳米气凝胶是建筑围护结构理想的保温材料,但是纳米气凝胶毡本体拉伸强度较低,限制了其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在此,采用双向缝合工艺,应用专用黏结剂制备了纳米气凝胶保温装饰夹心板,并测试了其拉伸黏结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气凝胶毡... 纳米气凝胶是建筑围护结构理想的保温材料,但是纳米气凝胶毡本体拉伸强度较低,限制了其在建筑围护结构中的应用。在此,采用双向缝合工艺,应用专用黏结剂制备了纳米气凝胶保温装饰夹心板,并测试了其拉伸黏结性能。结果表明:纳米气凝胶毡本体的拉伸黏结强度仅为0.019 MPa,直接制成纳米气凝胶保温装饰夹心板后,拉伸试样无连接件时,其拉伸黏结强度为0.048 MPa。纳米气凝胶毡采用双向缝合工艺后,制得保温装饰夹心板的拉伸黏结强度提高至0.070 MPa。采用专用黏结剂强化纳米气凝胶保温材料和面板/底板黏结后,双向缝合纳米气凝胶保温装饰夹心板的拉伸黏结强度达到0.091 MPa,满足DB33/T 1141—2017《保温装饰夹心板外墙外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规程》的要求,克服了其黏结拉伸强度较低的问题。该研究成果有助于纳米气凝胶在建筑围护结构的推广应用,助力超低能耗建筑的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气凝胶 保温装饰夹心板 拉伸黏结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