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2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骨肉瘤初步临床观察 被引量:23
1
作者 陈文直 伍烽 +3 位作者 朱辉 白晋 邹建中 王智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489-491,共3页
目的:探讨HIFU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HIFU对5例已失去保肢条件的骨肉瘤患者进行部分覆盖治疗,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临床症状体征变化、骨显像、DSA、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清ALP水平等指标,观察HIFU治疗... 目的:探讨HIFU治疗骨肉瘤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用HIFU对5例已失去保肢条件的骨肉瘤患者进行部分覆盖治疗,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临床症状体征变化、骨显像、DSA、组织病理学、彩色多普勒超声和血清ALP水平等指标,观察HIFU治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结果:心、肝、肾功能正常,疼痛减轻,ALP下降。治疗区肿瘤血供减少和肿瘤血管染色消失、异常放射性浓聚消失,肿瘤细胞变性坏死。结论:HIFU治疗骨肉瘤是有效和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治疗 骨肉瘤
下载PDF
VX_2兔恶性骨肿瘤模型的建立及其生物学特性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文直 王智彪 +3 位作者 白晋 伍烽 杜永洪 胡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为建立恶性骨肿瘤的大型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移植法,将VX2肿瘤组织块移植于只兔胫骨干骺端内,通过软组织肿块大小的测定、线摄片、病理学检查和自然生存时间等指标,观察该模型的生物学51X特征。结果:肿瘤... 目的:为建立恶性骨肿瘤的大型动物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采用组织块移植法,将VX2肿瘤组织块移植于只兔胫骨干骺端内,通过软组织肿块大小的测定、线摄片、病理学检查和自然生存时间等指标,观察该模型的生物学51X特征。结果:肿瘤原位移植成功率,荷瘤兔自然存活时间±天,肿瘤移植后周出现肺等部位的转移。放射学特征100%35113为骨质破坏、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影。病理学检查见骨质破坏、骨膜增生,原发灶和转移灶的组织学类型一致,均为鳞癌。结论:此模型移植成功率高,生物学特征稳定,其生物学和放射学特征类似人恶性骨肿瘤,为恶性骨肿瘤的研究提供一种大型动物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骨肿瘤 动物模型
下载PDF
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对游离肌腱移植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陈文直 陈秉礼 +2 位作者 赵大渝 周言忠 黄朝梁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3期177-180,共4页
用兔进行游离肌腱移植术后早期拉制被动活动和固定的对比研究,包括移植腱的营养与成活,腱的愈合机制,粘连和吻合处抗破裂力量。结果表明: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对腱的成活及愈合方式无影响,但可使腱周粘连疏松、腱表面血管纵形排列,有利于肌... 用兔进行游离肌腱移植术后早期拉制被动活动和固定的对比研究,包括移植腱的营养与成活,腱的愈合机制,粘连和吻合处抗破裂力量。结果表明:早期控制被动活动对腱的成活及愈合方式无影响,但可使腱周粘连疏松、腱表面血管纵形排列,有利于肌腱滑动,可促进胶原合成和增加吻合处抗破裂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腱 早期活动 移植术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术后复发恶性软组织肿瘤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文直 王智彪 +5 位作者 伍烽 朱辉 黎克全 谢方林 邹建中 白晋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34-236,共3页
目的 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治疗术后复发性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HIFU对恶性软组织肿瘤高温原位灭活 ,治疗 18例术后复发的恶性软组织肿瘤 ,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和肿瘤转归 ,评价 HIFU治... 目的 探索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 )治疗术后复发性恶性软组织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用HIFU对恶性软组织肿瘤高温原位灭活 ,治疗 18例术后复发的恶性软组织肿瘤 ,通过主要脏器功能测定、影像学检查、并发症和肿瘤转归 ,评价 HIFU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心、肝和肾功能正常 ,DSA示邻近主要血管无损伤 ;CT表现“完全灭活”的肿瘤逐渐缩小 ,直至强化消失。 18例平均随访 2 2 .3个月 ,生存 16例 ,无瘤生存 14例 ,2例因转移死亡 ;3例局部复发 ,其中 2例再次 HIFU治疗 ,局部控制良好 ;3例神经损伤 ,随访 12~ 30个月神经功能大部分恢复。结论  HIFU治疗复发性恶性软组织肿瘤安全、有效 ,有望成为治疗恶性软组织肿瘤的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肿瘤 治疗 复发 超声疗法
下载PDF
聚焦超声热切除和聚焦超声热疗的区别 被引量:1
5
作者 陈文直 《中国医学装备》 2008年第7期7-9,共3页
聚焦超声热切除和聚焦超声热疗因其技术上有相似之处,所以很容易被混淆,但实质上两者存在本质性的差别。从技术层面、治疗过程的监控、随访影象、治疗效果、临床应用方案及适应症和禁忌症等方面详细阐述了两者之间的区别。
关键词 治疗效果 临床应用 随访影像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原发恶性骨肿瘤的随访报告
6
作者 陈文直 王智彪 +4 位作者 伍烽 朱辉 邹建中 白晋 黎克全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1年第S1期93-93,共1页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 骨肿瘤 超声治疗 原发恶性 软骨肉瘤 并发症 高强度聚超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恶性骨母细胞瘤 恶性骨巨细胞瘤
下载PDF
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和病理评价(附60例报告) 被引量:51
7
作者 李成志 王智彪 +6 位作者 卞度宏 曹有德 陈文直 赵建武 文爽 田耘博 李香进 《实用妇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7-18,T001,共3页
目的 :通过对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 ,评价其疗效。方法 :治疗对象均为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 ,共 80例。随机分为 :超声治疗组 6 0例和光谱治疗对照组 2 0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 ,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及病... 目的 :通过对超声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临床研究 ,评价其疗效。方法 :治疗对象均为经病理检查证实为外阴白色病变的患者 ,共 80例。随机分为 :超声治疗组 6 0例和光谱治疗对照组 2 0例。治疗期间及治疗后 ,观察病变部位的症状和体征及病理组织结构变化 ,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超声治疗后 ,患者的瘙痒症状基本缓解甚至可以完全消失 ,外阴的形态和色泽可基本恢复正常 ,有效率达 95 %。超声治疗前后的病理对比研究发现 :超声治疗后表皮及真皮层组织结构逐渐趋于正常 ,基底层色素细胞沉积。结论 :超声是目前治疗外阴白色病变的一种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治疗 外阴白色病变 临床 病理 评价 疗效
下载PDF
乳腺癌经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后的病理变化 被引量:15
8
作者 曹友德 朱辉 +5 位作者 陈文直 杜永洪 余永康 白晋 伍烽 王智彪 《实用肿瘤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161-163,共3页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体外原位治疗乳腺癌后病理变化特点 ,判断 HIFU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乳腺癌病人 2 3例 ,术前 1周作 HIFU治疗。术后作病理、电镜检查。结果  HIFU治疗靶区能完全覆盖乳腺癌包块 ,靶区内... 目的 观察高强度聚焦超声 (HIFU)体外原位治疗乳腺癌后病理变化特点 ,判断 HIFU治疗乳腺癌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乳腺癌病人 2 3例 ,术前 1周作 HIFU治疗。术后作病理、电镜检查。结果  HIFU治疗靶区能完全覆盖乳腺癌包块 ,靶区内组织凝固性坏死 ,坏死范围达乳腺癌包块外边 2 cm,靶区外无癌组织残留。经HIFU治疗后乳腺癌同侧腋窝淋巴结反应性增生明显 ,窦组织细胞明显增生。结论  HIFU能体外原位杀死乳腺癌组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病理学 治疗 超声疗法 病理 HIFU
下载PDF
聚焦超声单次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兔局部肌组织前列腺素E2、pH值以及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 被引量:28
9
作者 王涛 苏静 +1 位作者 陈文直 王智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451-2454,共4页
目的:观察兔慢性软组织损伤经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局部肌组织的前列腺素E2、pH值以及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初步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8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分组:... 目的:观察兔慢性软组织损伤经聚焦超声单次治疗后局部肌组织的前列腺素E2、pH值以及血浆β-内啡肽的变化,初步探讨聚焦超声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机制。方法:实验于2006-09/2007-08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超声工程研究所实验室完成。①分组:选72只健康家兔,雌雄不拘,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和超声组3组,各24只;每组又按治疗后观察时间点随机分为30min、3,7d3个时间点,每时间点8只。②干预:制备兔慢性软组织损伤模型。造模完成后第2日,超声组应用H5018型聚焦超声阿是治疗仪给予聚焦超声单次治疗,超声输出为连续式,频率1.8MHz,焦点声强2.25W/cm2,先行固定法治疗20s,间隔5s,再行移动法治疗60s。对照组给予假治疗,模型组不治疗。③评估指标:各组不同时间局部肌组织前列腺素E2含量(ELISA法)与pH值;并选超声组与对照组中的治疗后3d实验兔,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5min,24h采耳缘静脉血,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β-内啡肽水平。结果:72只实验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局部肌组织前列腺素E2与pH值变化:治疗后30min,超声组前列腺素E2含量低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1),pH值高于对照组和模型组(P<0.01);而治疗后3,7d,3组间前列腺素E2含量及pH值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②β-内啡肽质量浓度变化:超声组治疗后5min显著高于治疗前(P<0.01),治疗后24h与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中治疗前后各时间点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聚焦超声对慢性软组织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与损伤部肌组织的前列腺素E2含量降低、pH值升高以及血浆β-内啡肽水平升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软组织损伤 前列腺素E2 PH值 β-内啡肽 医学工程学
下载PDF
子宫肌瘤超声消融与MRI信号特征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9
10
作者 朱丽 陈文直 +4 位作者 陈锦云 温海燕 邓勇斌 张蓉 王智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1370-1373,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磁共振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65例患者共80个肌瘤在超声消融前1周及消融后4~8周行MRI检查,比较消融区消融前后T1加权/T2加权信号变化。结果增强扫描:治疗前灌注率98.8%(79/80),治疗后灌注率8.8%(7/80)。T1加...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磁共振信号变化的特征。方法65例患者共80个肌瘤在超声消融前1周及消融后4~8周行MRI检查,比较消融区消融前后T1加权/T2加权信号变化。结果增强扫描:治疗前灌注率98.8%(79/80),治疗后灌注率8.8%(7/80)。T1加权:消融前高、等、低信号分别占1.2%、91.3%和7.5%;消融后依次占83.8%、16.2%、0;消融后高信号肌瘤消融率100%(67/67),等信号肌瘤消融率46.2%(6/13),消融率差异显著(P<0.05);信号变化(均变成高信号)66个肌瘤,消融率100%(66/66),信号不变14个肌瘤,消融率50%(7/14),消融率差异显著(P<0.05)。T1加权高信号区域体积与消融体积直线相关(r=0.93,P<0.05)。T2加权信号变化与消融没有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消融子宫肌瘤后早期MRI的T1加权高信号,可成为判断肌瘤出现凝固性坏死的标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超声消融 磁共振信号
原文传递
MRI导航和温度监控下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子宫肌瘤 被引量:30
11
作者 许永华 符忠祥 +4 位作者 杨利霞 陈文直 刘映江 叶方伟 王智彪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869-874,共6页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MR导航定位和靶区焦域温度监控下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西门子1.5TAvantoTIMMR导航和温度监控JM-HIFU进行HIFU治疗52例子宫肌瘤共61个肌瘤。肌瘤大小(6.1±2.1)cm,其中浆膜下10枚、... 目的评价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在MR导航定位和靶区焦域温度监控下治疗子宫肌瘤的可行性和疗效。方法采用西门子1.5TAvantoTIMMR导航和温度监控JM-HIFU进行HIFU治疗52例子宫肌瘤共61个肌瘤。肌瘤大小(6.1±2.1)cm,其中浆膜下10枚、肌壁间46枚和黏膜下5枚。治疗前、后采用增强扫描MRI检查,测量肌瘤体积、消融坏死区域大小占肌瘤体积的比率,并记录治疗时间和超声释放剂量。治疗后3个月MRI检查观察肌瘤的缩小情况;同时观察和评估其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发生,并对治疗前后患者症状变化进行评分。结果 MR导航HIFU(MRgHIFU)治疗前和治疗后3个月肌瘤平均体积分别为(113.3±87.7)cm3和(58.1±45.0)cm3,肌瘤体积平均缩小(48.7±16.4)%(P<0.05);每个肌瘤被消融区域占整个肌瘤体积平均为(78.8±18.8)%(51%~100%);聚焦超声治疗时间(19.8±8.8)min,治疗所用的超声热剂量为(7.1±6.7)焦耳/mm3。患者症状平均总分治疗前、后从(24.7±4.8)下降至(16.7±3.2)分(P<0.05),除1例术中出现腹壁皮下轻度烫伤,余无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事件。结论 MRgHIFU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可行、安全、有效的无创治疗方法,而且单次热消融可达到肌瘤大部分甚至完全凝固性坏死,并使其短期内缩小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强度聚焦超声 子宫肌瘤 磁共振
下载PDF
常规MRI在子宫肌瘤超声消融疗效评价及随访中的价值 被引量:34
12
作者 刘映江 刘仙明 +7 位作者 彭松 吕发金 何敏 黄秀 张炼 陈文直 白晋 王智彪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098-2101,共4页
目的探讨常规MRI在评价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经超声消融治疗后6个月内接受MR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FS TSE T2 W序列及增强前后T1 WVIBE FS序列成像。分析超声消融后肌瘤的MR平扫... 目的探讨常规MRI在评价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疗效及随访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58例经超声消融治疗后6个月内接受MR检查的子宫肌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FS TSE T2 W序列及增强前后T1 WVIBE FS序列成像。分析超声消融后肌瘤的MR平扫图像信号改变,并与增强图像进行比较,观察信号变化规律,计算信号变化区域的体积及其相关性。结果超声消融治疗后,VIBE FS T1 WI上子宫肌瘤高信号区域与增强后所测坏死区域一致,二者间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变量分析发现平扫VIBE FS T1 WI上高信号区域的体积与增强图像上坏死区域的体积呈高度相关(r=0.99,P<0.001)。FS TSE T2 WI可以确定子宫肌瘤的边界、大小。结论常规MR平扫可准确评价超声消融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T2 WI可确定子宫肌瘤的边界、大小,T1 WI可准确测量肌瘤坏死区域的体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术 子宫肌瘤
下载PDF
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管作用的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刘政 陈文直 +3 位作者 陈锦云 胡亮 邹建中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34-636,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管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对拟行超声消融治疗的120名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0.12、0.24、0.36 U/min缩宫素剂量持续静滴,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肌瘤供血动脉在静滴缩宫素前后的变化,比较... 目的:比较不同剂量缩宫素对子宫肌瘤血管作用的量效关系。方法:对拟行超声消融治疗的120名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成3组,分别以0.12、0.24、0.36 U/min缩宫素剂量持续静滴,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肌瘤供血动脉在静滴缩宫素前后的变化,比较3组患者静滴缩宫素前后肌瘤供血动脉血流量变化的差异。静滴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随访患者3个月内的血压等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不同缩宫素剂量的3组患者肌瘤供血动脉均出现收缩期峰值流速、平均血流速度、直径和血流量的减小,而阻力指数增大,与静滴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3组患者缩宫素作用前后肌瘤供血动脉血流量变化量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均无不良反应出现。结论:缩宫素可以有效的减少肌瘤血供,0.12 U/min持续静滴可能是超声消融子宫肌瘤治疗中的合适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消融 子宫肌瘤 缩宫素 彩色多普勒
下载PDF
子宫腺肌病超声消融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4
14
作者 周敏 陈锦云 +3 位作者 唐良萏 张蓉 陈文直 王智彪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079-1082,共4页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期间78例以痛经为主伴有或不伴有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超声消融治疗,评价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定期随访治疗后症状变化,记录治疗... 目的探讨超声消融子宫腺肌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07年3月至2008年9月期间78例以痛经为主伴有或不伴有经量增多的子宫腺肌病患者行超声消融治疗,评价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定期随访治疗后症状变化,记录治疗后6个月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增强MRI评价治疗前后病灶凝固性坏死情况。结果78例患者中疼痛评分4分以下者占84.6%,其中1例因血压升高不能缓解而终止治疗;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患者69例,随访时间(11.9±6.4)个月。治疗前后月经量评分和痛经评分降低,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62例痛经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总有效率89.9%;69例患者中22例(32%)发生不良反应,其中4例发生2种以上。27例次数不良反应中23例(85.1%)为SIRA类;4例(14.8%)SIRB类不良反应对症处理后均恢复;全部病例均无严重的不良事件发生,亦无住院时间延长或再次入院。60例增强MRI可见无灌注区域,凝固性坏死发生率为87.0%,无灌注区大小和病灶部位与不良反应发生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超声消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可成为子宫腺肌病可供选择的一种新型无创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超声消融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兔VX_2肌肉肿瘤模型的建立及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5
15
作者 苏静 陈文直 +3 位作者 王嫣 刘丽萍 龚晓波 王智彪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129-2132,共4页
目的:兔VX2肿瘤细胞株可接种在兔的肝、肾、骨及脑等部位制成肿瘤模型,但是接种于肌肉内建立的肿瘤模型很少用于实验研究。建立兔VX2肌肉肿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7—03/08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 目的:兔VX2肿瘤细胞株可接种在兔的肝、肾、骨及脑等部位制成肿瘤模型,但是接种于肌肉内建立的肿瘤模型很少用于实验研究。建立兔VX2肌肉肿瘤模型并观察其生物学特性。方法:实验于2007—03/08在重庆医科大学医学生物工程研究所完成。①实验材料:两三个月月龄纯种新西兰大白兔33只,雌雄不限,体质量1.5~2.0kg;VX2肿瘤细胞株由日本京都Funabashi Farm公司馈赠。②实验过程:采用组织块包埋法,将VX2肿瘤组织块移植于33只新西兰大白兔大腿股外侧肌内建立软组织肿瘤模型。③评估:随机取15只荷瘤兔,分别在接种肿瘤后7,10,14,21,28d行B超、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另18只分别于接种后10,15,20,25,30,35d随机麻醉后处死3只荷瘤兔,进行大体解剖和病理学检查。实验过程中对动物处置符合动物伦理学标准。结果:33只兔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建立的兔VX2肌肉肿瘤模型成瘤率高达100%,接种7~10d,肿瘤生长迅速,生长率为55.9%:接种10~14d,肿瘤生长减缓,生长率为68.6%;14d以后,肿瘤再次迅速增长。②B超示21d后肿瘤内部可见形状不规则,大小不等的小片状无回声区(9/15,60%)或高回声钙化区(4/15,26.7%);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肿瘤边缘血供丰富。③病理组织学可见肿瘤细胞呈巢状或条索状弥漫分布,瘤细胞体积较大,形态不规则,有较多核分裂相,细胞异型性大。④肿瘤移植后25d开始出现肺转移,其他部位均无转移。结论:此模型移植成功率高,建模时间短且肿瘤生长迅速,肿瘤血供丰富,转移发生较晚,且只发生肺转移,无其他部位转移,该模型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用于研究肿瘤局部治疗对肺转移影响的动物模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型 肌肉肿瘤 VX2肿瘤 组织构建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治疗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19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16
作者 熊洁 陈锦云 +2 位作者 王熙 胡亮 陈文直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包块型CSP的患者19例。19例患者均行1次HIFU治疗,术后行清宫术或门诊随访。以超声造影检查...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对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9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诊断为包块型CSP的患者19例。19例患者均行1次HIFU治疗,术后行清宫术或门诊随访。以超声造影检查比较治疗前后包块血流灌注变化,比较治疗前后血β-HCG变化、清宫术中出血量、月经复潮等情况。结果:19例患者HIFU术后即刻超声造影提示妊娠包块内血流灌注明显减少。17例患者于HIFU术后1~4天行清宫术,10例患者一次清宫术完全清除妊娠物,术中出血10~100ml[平均(36.36±34.71)ml],6例行第二次清宫术,术中出血40~400ml[平均(120.0±156.68)ml],1例HIFU+清宫术失败,转行介入栓塞术+清宫术;2例患者HIFU术后给予观察处理,1例术后4月妊娠物完全消失,1例患者行宫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所有患者均在1月后月经来潮,血β-HCG阴性,其中1例患者术后3月诊断宫内妊娠。结论:HIFU联合宫腔镜下清宫术治疗包块型CSP是一种安全、有效、可供选择的新型治疗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FU 切口妊娠 包块型剖宫产瘢痕妊娠 妊娠物残留
下载PDF
聚焦超声消融不同MRI图像表现的子宫肌瘤的疗效 被引量:21
17
作者 王婷 陈文直 +4 位作者 陈锦云 胡亮 刘映江 唐良萏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539-541,共3页
目的:通过对MRI图像进行分析,探讨导致消融疗效产生差异的可能性因素。方法:选择经MRI确诊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的聚焦超声消融,记录患者在消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消融后用增强MRI评估肌瘤体积的消融范围,并比较子宫肌瘤在... 目的:通过对MRI图像进行分析,探讨导致消融疗效产生差异的可能性因素。方法:选择经MRI确诊的症状性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引导下的聚焦超声消融,记录患者在消融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消融后用增强MRI评估肌瘤体积的消融范围,并比较子宫肌瘤在MRI图像上不同的位置、大小、类型及T2WI信号强度之间消融疗效的差异。结果:从2006年10月至2008年10月,65例患者共66个子宫肌瘤接受了聚焦超声消融,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未出现显著并发症。消融前肌瘤中位体积98.22 cm3,消融后增强MRI中无增强剂灌注区域体积82.81 cm3,肌瘤体积消融率(76.88±16.28)%。肌瘤在MRI图像上不同位置、大小及类型之间的消融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MRI T2WI不同的信号强度上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信号强度的肌瘤体积消融率最高。结论:子宫肌瘤在MRI T2WI上呈低信号强度时易达到理想的消融疗效,可作为预测子宫肌瘤消融疗效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焦超声消融 子宫肌瘤 MRI
下载PDF
超声消融邻近骶尾部子宫肌瘤的临床策略及其安全性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18
作者 胡亮 陈文直 +6 位作者 陈锦云 彭松 张炼 黎克全 唐良萏 白晋 王智彪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5-78,共4页
目的:比较2种不同声束投照模式下邻近骶尾骨子宫肌瘤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子宫肌瘤UA治疗患者,MRI影像显示主要肌瘤边缘到骶尾骨距离小于30 mm... 目的:比较2种不同声束投照模式下邻近骶尾骨子宫肌瘤超声消融(Ultrasound ablation,UA)治疗的临床安全性。方法:2008年9月至2009年7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子宫肌瘤UA治疗患者,MRI影像显示主要肌瘤边缘到骶尾骨距离小于30 mm患者共9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47例,接受倾斜式声束投照模式下UA治疗;对照组45例,在垂直式声束投照模式下接受UA治疗。研究随访期6个月,观察2组患者不良反应、术中VAS评分及消融率等指标,相关的不良反应评价参照国际介入放射治疗学会SIR标准。结果:92例患者均完成一次性UA治疗。2组患者均未出现主要并发症(SIR C-F级),对照组患者次要并发症发生率(SIR A-B级)显著高于研究组(53.3%vs 36.2%;RR 1.71[1.03-2.82],P<0.05)。研究组及对照组VAS分值分别为(2.9±1.4)及(3.6±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月内MRI显示研究组及对照组肌瘤平均消融率分别为(80.9±18.9)%及(75.3±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UA治疗邻近骶尾部子宫肌瘤疗效确切,无严重不良反应。倾斜式声束投照的临床治疗策略降低患者不适反应,提高术中耐受性及安全性,有效提高消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骨 子宫肌瘤 高强度聚焦超声 超声消融
下载PDF
低强度脉冲超声对体外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于海生 陈文直 +3 位作者 王嫣 丁晓燕 刘政 罗月苹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971-974,共4页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对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效应(BMS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代BMSC随机分为2组:LIPU辐照组和对照组。每天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 目的探讨低强度脉冲超声(LIPU)对体外分离培养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增殖效应(BMSC)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分离培养的第3代BMSC随机分为2组:LIPU辐照组和对照组。每天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周期及增殖指数。结果 LIPU能够明显促进BMSC增殖,LIPU组辐照后细胞分裂增殖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活跃,细胞集落更为密集;MTT法检测LIPU组于辐照前、辐照后1,3,5,7 d的细胞增殖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提示LIPU组辐照后细胞增殖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强度脉冲超声波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增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工程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低强度脉冲超声 细胞增殖 种子细胞
下载PDF
高强度聚焦超声对射频消融后肝癌残余病灶的治疗 被引量:12
20
作者 朱辉 陈文直 +4 位作者 伍烽 黎克全 金成兵 苏海兵 王智彪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9期1081-1084,共4页
目的:探讨HI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射频治疗后有残余不规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部分肋骨切除术后进行HIFU治疗,对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的6个形... 目的:探讨HIFU技术治疗原发性肝癌经射频治疗后残余病灶的安全性和临床可行性。方法:对6例经射频治疗后有残余不规则病灶的原发性肝癌患者,在接受部分肋骨切除术后进行HIFU治疗,对6例原发性肝癌患者经射频治疗后影像学检查证实的6个形状不规则残留病灶行HIFU治疗,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主要脏器功能,治疗区7~14天行动态增强MRI检查评价HIFU治疗效果。结果:6例患者在HIFU治疗过程中和治疗后48h生命体征平稳,肝、肾功能正常,动态增强MRI检查证实残余病灶均全部灭活,平均随访12.2个月(6~21个月),未出现局部复发和新生病灶。结论:HIFU技术是安全有效的体外适形治疗肝肿瘤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射频 HIFU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