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9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油水分离技术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陈明功 周鑫 +2 位作者 赵彬彬 荣俊锋 路延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综述了含油废水的定义、油的存在形态、油水分离技术以及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油水分离技术包括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以及组合工艺等。阐述了各种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和特点,综合比较分析发现,应依据含油废水中... 综述了含油废水的定义、油的存在形态、油水分离技术以及吸油材料的研究进展。油水分离技术包括物理分离法、化学分离法、物理化学分离法以及组合工艺等。阐述了各种油水分离技术的基本原理、流程和特点,综合比较分析发现,应依据含油废水中油品的性质及存在形式选择合适的油水分离技术,并且兼顾经济效益。组合工艺是油水分离的发展趋势;高性能低成本油水分离材料以及油水分离设备的研发是未来油水分离技术发展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废水 污染 分离 技术特点 组合工艺
原文传递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净化研究进展
2
作者 汪涛 陈明功 +1 位作者 赵彬彬 李鹏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71-73,76,共4页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来源之一,尾气颗粒物的净化是后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技术发展较快。综述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组成以及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净化方法,包括微粒过滤捕集技术、折叠滤筒、尾气洗涤净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协... 柴油车尾气颗粒物是大气污染物来源之一,尾气颗粒物的净化是后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技术发展较快。综述了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组成以及柴油机尾气颗粒物的净化方法,包括微粒过滤捕集技术、折叠滤筒、尾气洗涤净化技术、低温等离子体协同催化净化技术、微型旋转超重力机净化技术等。各种技术都有其优势和不足,需要根据柴油车功率和应用环境选择适宜的净化技术和设备,把尾气预处理与深度净化相结合,把颗粒物净化技术与脱除CO、NO_(x)、碳氢技术协同应用,不影响发动机性能且无安全隐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车尾气 颗粒物 碳烟 油雾 净化治理
下载PDF
柴油车尾气中NO_(x)净化研究进展
3
作者 路延 陈明功 赵彬彬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3期131-133,共3页
柴油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现有柴油车尾气NO_(x)净化技术,目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O_(x)储存-催化还原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NO_(x)直接分解... 柴油车尾气中氮氧化物的污染已经成为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之一,受到广泛关注。综述了现有柴油车尾气NO_(x)净化技术,目前柴油车尾气后处理技术主要有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NO_(x)储存-催化还原技术、低温等离子技术、NO_(x)直接分解技术、NO_(x)和PM同时净化技术等,分析比较了不同净化技术的特点;未来需要进一步研发活性高、选择性强的低成本催化剂,以及配套的尾气净化设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尾气后处理 低温等离子体
下载PDF
旋转超重力场净化沥青烟颗粒物的研究
4
作者 方聪勇 陈明功 +4 位作者 赵彬彬 严猛 李汉 潘帆 徐东亮 《山东化工》 CAS 2024年第6期254-256,260,共4页
沥青在加热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沥青烟颗粒物,为了克服传统的过滤法容易堵塞滤料、喷淋塔水洗法净化率不高、静电捕集法存在着火隐患等不足。本文研究了旋转超重力机转子外腔体进气,内腔体喷水条件下,转子转速、喷水量、气体流量等参数... 沥青在加热使用过程中产生大量沥青烟颗粒物,为了克服传统的过滤法容易堵塞滤料、喷淋塔水洗法净化率不高、静电捕集法存在着火隐患等不足。本文研究了旋转超重力机转子外腔体进气,内腔体喷水条件下,转子转速、喷水量、气体流量等参数对沥青烟颗粒物去除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沥青烟颗粒物去除率随转速增加而增大,在低转速阶段转速对去除率的影响较大,高转速阶段转速对去除率影响增幅减缓。在不喷水条件下去除率较低,喷水可以有效提高去除率。随入口气体流量增加去除率降低,缩短了停留时间。在本研究最优化条件下最高去除率为99.2%。研究表明超重力机能够有效净化沥青烟颗粒物,为沥青烟颗粒物净化提供一种新技术,具有环保意义和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超重力场 沥青烟颗粒物 废气处理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与絮凝剂处理印染废水的协同效应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明功 齐永涛 +4 位作者 张鑫敏 刘涛 颜凌燕 高岛和则 水野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207-1212,共6页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和絮凝剂协同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染料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随输入电压增大和放电时间延长而增加;电极间距、废水初始浓度、通入空气流量等因素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气相中放电效果优于液相中放电,阳极... 采用低温等离子体和絮凝剂协同处理印染废水.结果表明,染料废水脱色率和COD去除率随输入电压增大和放电时间延长而增加;电极间距、废水初始浓度、通入空气流量等因素对印染废水处理效果也有很大影响;气相中放电效果优于液相中放电,阳极电极在液面以上8mm左右时放电效果最好,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随废水初始浓度和通入空气流量增大废水脱色和COD脱除率先增大再减小,有一最佳峰值.印染废水先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再加入絮凝剂处理效果优于先加絮凝剂后放电、仅有等离子体放电的过程.在本实验中初始浓度200mg/L(CODCr初始值572)印染废水在外加电压40kV、放电时间20min、电极间距8mm、通入空气流量16L/h条件下,与絮凝剂PAC相互协同作用可达到96%脱色率、63%COD去除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染料废水 絮凝剂 脱色 脱除COD
下载PDF
等离子体协同改性凹凸棒石催化脱除NOx的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陈明功 颜凌燕 +4 位作者 汪晓艳 刘涛 张洪流 高岛和则 水野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57-361,共5页
采用等离子体协同改性凹凸棒石催化脱除NOx,研究了等离子体反应器输入电压和凹凸棒石煅烧温度对NO和NOx脱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反应器输入电压<30kV时,等离子体对NO和NOx脱除率影响不大;当输入电压>30kV时,NO和NOx脱除率随... 采用等离子体协同改性凹凸棒石催化脱除NOx,研究了等离子体反应器输入电压和凹凸棒石煅烧温度对NO和NOx脱除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反应器输入电压<30kV时,等离子体对NO和NOx脱除率影响不大;当输入电压>30kV时,NO和NOx脱除率随等离子体输入电压增加而增大.凹凸棒石煅烧温度对催化活性也具有显著影响,当煅烧温度<400℃时,凹凸棒石未能得到充分活化,当煅烧温度>600℃时,部分凹凸棒石被烧结熔融,NO和NOx脱除率都不高;当煅烧温度为400~600℃时,凹凸棒石活性较高,NO和NOx脱除率可达最大值.本实验条件下最佳工艺参数为等离子体输入电压>30kV,凹凸棒石煅烧温度为400~600℃,NOx最大脱除率可达8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凹凸棒石 脱除NOX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协同铜氧化物催化剂脱除NO_x反应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陈明功 颜凌燕 +4 位作者 汪晓艳 刘涛 陈明强 高岛和则 水野彰 《科技导报》 CAS CSCD 2008年第23期52-55,共4页
研究了以煤基活性炭为载体的铜氧化物催化剂在阻挡介质放电反应器中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变化和主要产物。研究结果表明,以煤基活性炭为载体的铜氧化物催化剂协同阻挡介质放电反应器,可使NO有效氧化为NO2,对... 研究了以煤基活性炭为载体的铜氧化物催化剂在阻挡介质放电反应器中对NOx脱除效率的影响规律,以及催化剂在反应前后的变化和主要产物。研究结果表明,以煤基活性炭为载体的铜氧化物催化剂协同阻挡介质放电反应器,可使NO有效氧化为NO2,对NOx也有明显的脱除效果,使NO2进一步氧化为NO3-,阻止了等离子体状态下活性氧自由基自身结合生成氧气的循环反应;该催化剂对氮氧化物具有吸附和储存功能,提高了反应物浓度和反应速率。随着介质阻挡放电反应器输入能量的增加,氮氧化物脱除效率增大,该能量可有效产生等离子体,提高活性粒子和氧自由基浓度,同时提高催化剂的吸附和催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 脱除NOX 铜系催化剂 活性炭载体
下载PDF
DBD反应器中催化剂颗粒直径对放电功率的影响 被引量:4
8
作者 陈明功 荣俊锋 +6 位作者 余东旭 颜凌燕 陈明强 万亚丽 范旭 倪源满 李广程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889-894,共6页
介质阻挡放电(DBD)协同催化剂可有效脱除NOx,在一段式DBD反应器中固体催化剂颗粒兼具有放电阻挡介质作用,可有效提高放电功率。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实验测试研究了在DBD反应器中填充颗粒直径对放电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填料颗... 介质阻挡放电(DBD)协同催化剂可有效脱除NOx,在一段式DBD反应器中固体催化剂颗粒兼具有放电阻挡介质作用,可有效提高放电功率。今通过建立数学模型以及实验测试研究了在DBD反应器中填充颗粒直径对放电功率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随填料颗粒直径增大,放电功率先增加再降低,并且随输入电压增大颗粒直径对放电功率影响更加显著。因为当填料粒径大于峰值时,在DBD反应器中随粒径增大间隙增加大,在相同条件下间隙电容小于固体颗粒电容,总电容量降低,所以放电功率随颗粒直径增大而降低。当填料粒径小于峰值时,随颗粒直径减小固体颗粒等效电容厚度变小,易被击穿,电容量降低,所以放电功率随颗粒直径减小而降低。随输入电压增大放电增强,有效面积增大,而最大有效放电面积跟填充颗粒直径有关,所以粒径对放电功率影响随输入电压增大而增强。填料颗粒直径对反应器总输入功率影响很小,因为总输入能量不仅消耗于系统放电,而且还使系统产生热量。理论模型和实验测试结果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该结论可为DBD协同催化反应过程中选择适宜催化剂颗粒直径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催化剂颗粒直径 放电功率
下载PDF
液-固混合悬浊液的压力雾化(Ⅱ) 实验与结果 被引量:6
9
作者 陈明功 陆守香 +1 位作者 刘暄亚 秦俊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35-1538,共4页
研究了混合液压力、固体质量分数、固体微粒直径、微粒密度对雾滴的体积 表面积直径 (d3 2 )的影响 .在实验中采用三维激光相位多普勒LDV/APV测试系统测定了最大概率分布的雾滴直径 (d3 2 ) ,使用高速摄像仪记录了雾化的过程 .研究发... 研究了混合液压力、固体质量分数、固体微粒直径、微粒密度对雾滴的体积 表面积直径 (d3 2 )的影响 .在实验中采用三维激光相位多普勒LDV/APV测试系统测定了最大概率分布的雾滴直径 (d3 2 ) ,使用高速摄像仪记录了雾化的过程 .研究发现混合液的压力和固体微粒密度对雾滴直径 (d3 2 )的影响呈非单调性 ,雾滴直径 (d3 2 )随其增大先减小、再增加 ;而雾滴直径随固体微粒的直径、混合液固体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大 .实验结果与数学模型能较好地吻合 ,可为工业性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式雾化器 激光多普勒 体积-表面积平均直径
下载PDF
喷雾脱硫压力式雾化器的研究 被引量:5
10
作者 陈明功 王玉丰 +1 位作者 朱安峰 宋磊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3年第1期54-56,共3页
在湿法燃煤烟道气脱硫过程中液——固混合悬浊液的雾化效果特别重要,压力式雾化器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因此,研究了液——固混合液压力、浓度、固体颗粒直径等因素对雾滴的体积——表面积直径(d32)影响。试验采用三维激光相位多普勒LDV/... 在湿法燃煤烟道气脱硫过程中液——固混合悬浊液的雾化效果特别重要,压力式雾化器结构简单、应用方便;因此,研究了液——固混合液压力、浓度、固体颗粒直径等因素对雾滴的体积——表面积直径(d32)影响。试验采用三维激光相位多普勒LDV/APV测试系统,测定了具有最大几率分布的雾滴直径(d32)。研究发现,压力与雾滴直径(d32)的变化呈非单调性,雾滴直径(d32)随压力的增加先减小、再增大;雾滴直径随液——固混合液的浓度、固体颗粒直径的增大则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混合液 雾化机理 雾滴直径 压力式雾化器 脱硫
下载PDF
错流旋转碟片超重力场中液滴直径的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明功 张洪流 +5 位作者 陈明强 陈晶铃 颜凌燕 汪晓艳 K.Takashima A.Mizuno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6-29,共4页
错流碟片旋转超重力场反应器能够有效强化多相间化学反应,在超重力场中流体流动形式复杂,且液体的分布形态严重影响气液接触。通过条件简化采用因次分析方法建立了错流碟片旋转超重力场中液滴直径变化的数学模型,用三维激光多普勒衍射... 错流碟片旋转超重力场反应器能够有效强化多相间化学反应,在超重力场中流体流动形式复杂,且液体的分布形态严重影响气液接触。通过条件简化采用因次分析方法建立了错流碟片旋转超重力场中液滴直径变化的数学模型,用三维激光多普勒衍射仪测试液滴的体积-表面积平均直径d32和变化规律。由模型分析和实验测试得出,随碟片转速增加液滴直径减小;随输入液体流量增大液滴直径增大;随入口气体流量增加,碟片空间和壳体空间液滴直径都变小。增加碟片间距液滴直径减小,有利于液体的雾化,减少液滴聚并。壳体空间液滴直径大于碟片空间的液滴直径,有不连续液丝和破碎液膜产生。模型计算和实验测试变化趋势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 碟片 旋转超重力场 液滴
下载PDF
改性凹凸棒石制备复合型集装箱干燥剂的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明功 刘启飞 +5 位作者 李长英 方敏 胡祖和 魏周好胜 冯月 张涛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4-7,19,共5页
集装箱干燥剂是预防"集装箱雨"的有效方法,传统干燥剂存在易潮解、储存水量低、价格高等不足。研究采用改性活化后的凹凸棒石为主体材料,复合无水氯化钙、微晶纤维素、溴百里酚蓝制备一种具有较强吸水性和储水功能,同时具有... 集装箱干燥剂是预防"集装箱雨"的有效方法,传统干燥剂存在易潮解、储存水量低、价格高等不足。研究采用改性活化后的凹凸棒石为主体材料,复合无水氯化钙、微晶纤维素、溴百里酚蓝制备一种具有较强吸水性和储水功能,同时具有吸湿后变色指示功能的新型干燥剂。实验表明加入无水氯化钙能提高吸湿性能,加入微晶纤维素能有效提高储水性能,当氯化钙与活性凹凸棒石质量比为1∶5、微晶纤维素与活性凹凸棒石质量比为1∶20、指示剂与活性凹凸棒石质量比为1∶300时干燥剂的吸水和储水效果最好,吸水后颜色由土黄色变为蓝色。本研究将为制备一种新型集装箱专用干燥剂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干燥剂 凹凸棒石 变色指示剂 储水功能
下载PDF
紫外光-纳米TiO_2催化絮凝净化高浓度有机废水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明功 倪源满 +3 位作者 颜凌燕 万亚丽 范旭 侯贵华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3期7-10,共4页
高浓度有机废水传统处理方法是先用大量清水稀释再生化降解,处理流程较长,消耗水资源。以含高浓度苯甲酸有机废水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光照时间、絮凝剂用量、废水初始pH值、双氧水投加量、曝入空气量、TiO2用量等因素对COD脱除率的影响规... 高浓度有机废水传统处理方法是先用大量清水稀释再生化降解,处理流程较长,消耗水资源。以含高浓度苯甲酸有机废水为实验对象,研究了光照时间、絮凝剂用量、废水初始pH值、双氧水投加量、曝入空气量、TiO2用量等因素对COD脱除率的影响规律。实验发现最佳工艺条件为光照时间8 h、絮凝剂用量2%(g/g)、废水初始pH值为8、H2O2投加量2.5%(mL/mL)、曝入空气量2 L/min、TiO2用量3%(mL/mL),COD最大降解率达到69.76%,该研究为高浓度有机废水净化治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紫外光 絮凝剂 高浓度有机废水
下载PDF
错流碟片旋转超重力场中液膜体积分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陈明功 陈晶铃 +1 位作者 T.Takashima A.Mizuno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569-573,共5页
错流碟片旋转填充床反应器可有效脱除燃煤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成分,但液体分布状态对反应速率有很大影响,研究液膜的体积分率可为该类型反应器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参数;实验研究了碟片转速、液体流量、气体流量、碟片间距和... 错流碟片旋转填充床反应器可有效脱除燃煤烟道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其它有害成分,但液体分布状态对反应速率有很大影响,研究液膜的体积分率可为该类型反应器的设计提供有效的依据参数;实验研究了碟片转速、液体流量、气体流量、碟片间距和碟片开孔率与液膜体积分率的关系,用每张碟片底部对应液体收集器储存并测量碟片表面液膜的体积流量,用高速摄像机记录不同条件下液膜的存在状态和变化规律。研究表明随碟片转速增加液膜分率降低,增强的离心力促使液膜破裂,但液滴的甩出速率增加,促使液滴二次聚并,有不连续液丝产生。增大入口液体流量,液膜分率减小,液膜厚度变化缓慢,空间液滴增大。增大气体流量,液膜分率减小,厚度变薄,碟片表面附着液膜被吹散,促使液体雾化。液膜分率随碟片间距增加减小,提高碟片间距可有效减少液滴二次聚并;碟片开孔率增大液膜分率减小,提高碟片开孔率可有效降低碟片表面液膜的连续性,促使液膜分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错流 碟片 旋转超重力场 液滴 液膜
下载PDF
锅炉烟道气脱硫除尘设备防腐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明功 张学才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17-18,共2页
本文分析了脱硫设备在燃煤烟道气环境下腐蚀的原因,对比了各种防腐材料的性能特点,提出了适合脱硫设备有效防腐的方法:复合树脂加入耐磨、导热、耐老化的填料和助剂,用改性有机胶树脂为固化剂,玻纤布为骨架,做成耐温、耐蚀复合玻... 本文分析了脱硫设备在燃煤烟道气环境下腐蚀的原因,对比了各种防腐材料的性能特点,提出了适合脱硫设备有效防腐的方法:复合树脂加入耐磨、导热、耐老化的填料和助剂,用改性有机胶树脂为固化剂,玻纤布为骨架,做成耐温、耐蚀复合玻璃钢,致密地粘贴在脱硫设备内壁,以达到长效防腐的目的。同时指出了防属施工注意事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道气 脱硫设备 防腐蚀 锅炉 除尘设备
下载PDF
旋转超重力场反应器催化裂解煤矿瓦斯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明功 张洪流 +1 位作者 宋晓敏 陈明强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84-487,共4页
以催化裂解煤矿瓦斯制取氢气或纳米碳管为主要目的,采用旋转超重力场强化传质和反应的方法,研究了模拟煤矿瓦斯气体在旋转超重力场反应器中催化裂解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经试验研究得出:旋转超重力对催化剂表面的积碳起着强化分离作用,可... 以催化裂解煤矿瓦斯制取氢气或纳米碳管为主要目的,采用旋转超重力场强化传质和反应的方法,研究了模拟煤矿瓦斯气体在旋转超重力场反应器中催化裂解的过程和影响因素.经试验研究得出:旋转超重力对催化剂表面的积碳起着强化分离作用,可有效降低催化剂表面固体碳的沉积和覆盖,有利于延续催化剂的使用寿命.本实验采用N i/SiO2催化剂,装填量为4 g,较适宜的工艺条件为旋转床转速780 r/m in、反应温度560℃,气体浓度和气体流量参数的优化根据目的产物(如氢气或纳米碳管)确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转超重力场 催化裂解 煤矿瓦斯
下载PDF
液-固混合悬浊液的压力雾化(Ⅰ) 机理分析与模型建立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明功 黄晟 陆守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530-1534,共5页
研究了影响液 固混合悬浊液压力雾化各因素间的函数关系 .液 固悬浊液的雾化由振动波干扰不稳定的液膜以及固体微粒惯性力等因素引起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找出了压力、固体微粒直径、固体微粒密度以及悬浊液中固体微粒... 研究了影响液 固混合悬浊液压力雾化各因素间的函数关系 .液 固悬浊液的雾化由振动波干扰不稳定的液膜以及固体微粒惯性力等因素引起 ,通过理论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找出了压力、固体微粒直径、固体微粒密度以及悬浊液中固体微粒质量分数与雾滴直径的关系 .模型分析表明 ,压力、固体微粒密度对雾滴直径的影响具有非单调性关系 ,即雾滴直径随它们的增加先减少再增大 ;而雾滴直径随固体微粒的粒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混合悬浊液 雾化 雾滴直径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半干法烟道气脱硫的研究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明功 《环境保护》 CAS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1期21-21,26,共2页
本文讨论了应用半干法烟道气脱硫常见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吸收液雾化问题是关键,它决定脱硫效率的高低;雾化粒径及操作费用是由雾化器的选择决定。粘壁、结块问题是影响半干法脱硫应用的主要因素,解决的办法是改进脱硫塔... 本文讨论了应用半干法烟道气脱硫常见的几个问题,并提出了解决方法。吸收液雾化问题是关键,它决定脱硫效率的高低;雾化粒径及操作费用是由雾化器的选择决定。粘壁、结块问题是影响半干法脱硫应用的主要因素,解决的办法是改进脱硫塔结构设计。脱硫设备的有效防腐延长了其使用寿命,能够减少维修、节约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气脱硫 塔结构 防腐蚀 半干法 大气污染
下载PDF
气流-压力复合式雾化器 被引量:5
19
作者 陈明功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7-29,共3页
介绍了气流压力复合式雾化器的结构、雾化机理,并以蒸汽为雾化动力,测试了气液比、气体压力对雾滴直径的影响。
关键词 喷雾干燥 雾化器 雾滴直径 干燥设备 复合式
下载PDF
湿法喷雾脱硫塔内雾化器的应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明功 付永强 袁细宁 《环境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0-41,44,共3页
雾化器是湿法喷雾脱硫的关键部件,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论述了脱硫塔内雾化器的平面布置和塔内空间立面的设计,以及常见的一些问题。为保证稳定的脱硫效率,必须正确设计雾化器组合件,合理选择雾化器的型号和材料,以及正确的安装和维修... 雾化器是湿法喷雾脱硫的关键部件,本文结合具体工程实例,论述了脱硫塔内雾化器的平面布置和塔内空间立面的设计,以及常见的一些问题。为保证稳定的脱硫效率,必须正确设计雾化器组合件,合理选择雾化器的型号和材料,以及正确的安装和维修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雾化器 锅炉烟道气 湿法脱硫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