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构挤压与角色错位——社会转型期我国城市青年农民工群体中“问题化”倾向研究 被引量:27
1
作者 陈星博 《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05-110,共6页
本文通过对社会结构变迁中城市青年农民工群体特征的描述 ,结合社会整合与发展的相关理论 ,在对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区中的个人素质、社会地位及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互动状况加以比较的基础上 ,揭示了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问题化... 本文通过对社会结构变迁中城市青年农民工群体特征的描述 ,结合社会整合与发展的相关理论 ,在对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社区中的个人素质、社会地位及与城市居民的社会互动状况加以比较的基础上 ,揭示了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问题化”倾向的现象 ,并对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 中国 城市青年农民工 社会整合 个人素质 社会地位 “问题化”倾向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下载PDF
构建开放型的城市社区:解决农民问题的一个新思路 被引量:4
2
作者 陈星博 《新视野》 CSSCI 2003年第5期62-64,共3页
本文着眼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发展要求,从社会结构转型与城乡一体化整合的高度,以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封闭性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对城市社区建设与解决农民问题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新的角度考察、分析了我国城市社... 本文着眼于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社会发展要求,从社会结构转型与城乡一体化整合的高度,以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封闭性这一问题为切入点,对城市社区建设与解决农民问题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以新的角度考察、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指导思想、政策设计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从而拓展了解决我国农民问题的视野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区 农民问题 中国 社会转型 城市化 社会整合 开放型社区
下载PDF
一流大学评价体系与社会发展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星博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37-40,共4页
从一流大学的作用与评价指标的关系入手,提出了评价一流大学的三个基本原则,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指标及社会知名度、社会美誉度两个角度探讨了如何评价一流大学的社会贡献问题,最后指出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对社会的发展... 从一流大学的作用与评价指标的关系入手,提出了评价一流大学的三个基本原则,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个指标及社会知名度、社会美誉度两个角度探讨了如何评价一流大学的社会贡献问题,最后指出一流大学的建设必须对社会的发展起促进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 评价体系 社会发展 评价指标 基本原则 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下载PDF
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新特点与对策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星博 《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28-134,共7页
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较为突出的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成因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转型的推进、城市化的双重效应、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精神文化的塑造。要实现西部多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应着力于发展以保... 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较为突出的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成因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转型的推进、城市化的双重效应、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精神文化的塑造。要实现西部多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应着力于发展以保障民生的社会建设、塑造"善治"的政府管理、发挥少数民族社会精英的作用、塑造多元统一的新型民族文化、依法严格管理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民族地区 多民族 西部大开发 社会稳定
下载PDF
对当前我国城市社会稳定问题成因的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星博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51-52,71,共3页
本文以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结合政策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城市社会中种种破坏社会稳定的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对我国城市社会基层组织、行政体制、文化变迁进行实证性考量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机制、发掘资源、城乡统筹的社... 本文以社会学的理论视角,结合政策研究的方法,对我国当前城市社会中种种破坏社会稳定的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在对我国城市社会基层组织、行政体制、文化变迁进行实证性考量的基础上,提出了重构机制、发掘资源、城乡统筹的社会稳定实现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社会稳定 问题
下载PDF
区隔与阻断:青年农民工的“问题化”倾向——对我国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转型过程问题的思考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星博 《当代青年研究》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1-8,共8页
本文通过对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城市青年农民工群体特征的描述,以社会整合与发展为分析框架,结合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在对青年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群体关系及社会互动状况加以比较的基础上,对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问题化”倾向... 本文通过对社会结构变迁中的城市青年农民工群体特征的描述,以社会整合与发展为分析框架,结合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在对青年农民工在城市中的社会地位、群体关系及社会互动状况加以比较的基础上,对青年农民工群体在城市中的“问题化”倾向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关的对策,进而探索了我国城市农民工群体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社会整合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人口 农民工 社会整合
下载PDF
一流大学建设要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对一流大学评价指标体系的再思考 被引量:3
7
作者 陈星博 《贵州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5-49,共5页
大学对社会发展的贡献以及由此产生的社会声誉是衡量一所大学水准的关键,也是一流大学评价的要素。中国一流大学只有在为和谐社会建设做出贡献的基础上,才具备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的基本条件,这是我国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坚持的标准。
关键词 和谐社会 一流大学 指标体系
下载PDF
只有公众参与管理,社会才能和谐 被引量:5
8
作者 陈星博 《中国改革》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1-33,共3页
如何尽可能地使全体社会成员合理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不仅是现代社会长久以来的核心议题,更是当下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 如何尽可能地使全体社会成员合理有效地参与社会管理,不仅是现代社会长久以来的核心议题,更是当下中国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明确提出共建共享和谐社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中提出,要“形成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建设 社会管理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 参与管理 公众 才能 六届六中全会 社会成员
下载PDF
农民工问题与城市社区建设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星博 《特区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37-40,共4页
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没有农民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社会的稳定。农民稳定了,社会稳定的大局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然而,如果仅从农民自身的角度出发,仅仅依靠农民的力量,仅仅局限于农村内部,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农... 农民是中国社会最大的群体,没有农民的稳定,就没有中国社会的稳定。农民稳定了,社会稳定的大局就不会出现大的问题。然而,如果仅从农民自身的角度出发,仅仅依靠农民的力量,仅仅局限于农村内部,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的。农民问题的最终解决,必须要与整个社会的发展相结合,必须要落实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工 社区建设 中国 小康社会 城市管理 城乡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 农村劳动力
下载PDF
从封闭到开放:和谐社区建设的必由之路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星博 《宁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8-62,共5页
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使得社区建设局限于封闭内循环的建设模式,制造并不断加剧由机制、体制限制而导致的种种不和谐。从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的角度入手,打破城乡分割,构建开放型社区,正在... 和谐社区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当前我国二元社会结构,使得社区建设局限于封闭内循环的建设模式,制造并不断加剧由机制、体制限制而导致的种种不和谐。从社会转型与社会整合的角度入手,打破城乡分割,构建开放型社区,正在成为我国社区建设实践的必由之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 社会整合 社会转型 农民工
下载PDF
着力改善民生:和谐社会视域下的政府作为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星博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19-121,共3页
着力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政府工作必须在着力改善民生的历史使命中准确定位,担负起主导责任,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推动公众参与机制建设,提升自身公信力,实现社会政策的精细化... 着力改善民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紧迫任务。政府工作必须在着力改善民生的历史使命中准确定位,担负起主导责任,提供制度保障,积极推动公众参与机制建设,提升自身公信力,实现社会政策的精细化。从而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谐社会 民生 政府作为
下载PDF
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的新特点与对策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星博 《四川行政学院学报》 2010年第1期57-61,共5页
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较为突出的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成因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转型的推进、城市化的双重效应、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精神文化的塑造。要实现西部多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应着力于发展以保障... 当前西部多民族地区较为突出的社会稳定问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其成因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深化、社会转型的推进、城市化的双重效应、发展模式的转变和精神文化的塑造。要实现西部多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应着力于发展以保障民生的社会建设、塑造"善治"的政府管理、发挥少数民族社会精英的作用、塑造多元统一的新型民族文化、依法严格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 多民族 社会稳定
下载PDF
关于金融危机下的城市社会稳定问题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星博 《理论探索》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9-122,共4页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金融危机而造成的我国城市社会稳定问题,集中表现在新的社会矛盾增加、旧有社会问题解决难度增大、保障民生的难度加大及社会治安恶化导致城市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方面。其深层原因在于利益冲突显性化、贫富差距加大... 在当前形势下,由于金融危机而造成的我国城市社会稳定问题,集中表现在新的社会矛盾增加、旧有社会问题解决难度增大、保障民生的难度加大及社会治安恶化导致城市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加等方面。其深层原因在于利益冲突显性化、贫富差距加大、城市管理滞后及社会心理失衡等。因此,应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关注并解决好"非经济"问题、切实加强并发挥城市基层党组织在维护城市社会稳定中的主导作用及以和谐理念创新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和方法等途径,促进城市社会的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融危机 城市 社会稳定
下载PDF
开放型城市社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路径
14
作者 陈星博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1-77,共7页
本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出发 ,以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 ,从社会转型与整合的高度 ,对城市社区建设与解决农民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以新颖的视角考察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政策设计 ,从而拓展了... 本文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出发 ,以城市社区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 ,从社会转型与整合的高度 ,对城市社区建设与解决农民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细致的分析 ,以新颖的视角考察了城市社区建设的指导思想、政策设计 ,从而拓展了我国社区建设的视野 ,为社区建设的发展提出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开放型 城市社区建设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社会转型 社会整合 社会二元结构 户籍制度
下载PDF
执政能力建设的实践与逻辑:一个政治社会学的分析
15
作者 陈星博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7-130,共4页
政治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较强解释力的分析视角,特别是对当前基层政府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宁波市县(市)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工作,提出了提升领导干部巩固执政基础能力、培养... 政治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理解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了较强解释力的分析视角,特别是对当前基层政府领导干部提高执政能力的实践具有指导意义。通过分析宁波市县(市)区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工作,提出了提升领导干部巩固执政基础能力、培养执政素质和提升治理能力等执政能力培养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在对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建设的方向和基础等具有普遍性的问题进行进一步探究的基础上,形成了创新领导干部执政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的新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领导干部 执政能力 政治 社会学
下载PDF
新时代背景下安徽公务员培训创新初探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星博 《安徽行政学院学报》 2019年第5期107-112,共6页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安徽省公务员的培训体制也在不断推进,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务员培训体系。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安徽省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 随着公务员制度的建立和实施,安徽省公务员的培训体制也在不断推进,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公务员培训体系。然而,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安徽省公务员的行政管理能力、领导能力和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面临着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如何使培训适应新时代,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文章梳理了安徽省公务员培训的现状,总结其特点与特色,同时揭示了新时代背景下安徽省公务员培训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务员培训 安徽省 特色
下载PDF
对当前我国网上思想道德建设现状及对策的分析 被引量:15
17
作者 陈星博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64-69,共6页
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上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日益紧迫。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建设现状的介绍,从互联网络的技术特点和社会效应入手,对国内外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就网络道德建设、网络法制建设的方针和... 互联网络的迅速发展,使网上思想道德建设的任务日益紧迫。本文通过对我国网络建设现状的介绍,从互联网络的技术特点和社会效应入手,对国内外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方式、内容进行了细致的比较和分析,就网络道德建设、网络法制建设的方针和原则,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网络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网络法制建设 网络思想道德建设 网络伦理道德 公民道德网络 民族传统文化
原文传递
一流大学评价的基本问题探讨 被引量:20
18
作者 吴剑平 陈星博 孙茂新 《教育发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2期46-49,共4页
世界一流大学是社会公认的结果,具有突出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是世界一流大学最基本的标志。没有全球范围内的良好社会声誉,一所高水平大学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对所在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突出贡献... 世界一流大学是社会公认的结果,具有突出的良好的社会声誉是世界一流大学最基本的标志。没有全球范围内的良好社会声誉,一所高水平大学难以成为世界一流大学。世界一流大学必须对所在国家、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作出突出贡献,对政治、经济、科技、文化等人类社会生活的诸多领域产生突出影响,这种贡献是大学社会声誉的来源和基础。一所大学是否属于世界一流大学,不仅取决于大学自身的综合实力和水平,而且取决于大学所在国家和民族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以及大学对国家民族在取得这种国际地位过程中作出贡献的大小。大学社会声誉的形成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是大学源源不断对社会作出贡献并得到社会公认的过程。仅仅偶然作出重要贡献的大学,往往难以被认为是世界一流大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流大学评价 社会声誉 国际地位 社会贡献 评价标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