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9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膜瘤 被引量:54
1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1 位作者 耿道颖 梁宗辉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3年第3期147-190,共44页
根据WHO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脑膜瘤分为四类 :①脑膜瘤。②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肿瘤。③原发性黑素细胞病变。④组织来源不明的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是一组分为15个亚型和3个恶性级别的杂类肿瘤 ,在脑膜肿瘤中最为多见。本文复习它... 根据WHO的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 ,脑膜瘤分为四类 :①脑膜瘤。②脑膜间质非脑膜上皮肿瘤。③原发性黑素细胞病变。④组织来源不明的血管母细胞瘤。脑膜瘤是一组分为15个亚型和3个恶性级别的杂类肿瘤 ,在脑膜肿瘤中最为多见。本文复习它们的影像学 ,介绍侵袭性脑膜瘤的概念和影像学表现。已经肯定 ,大多数骨质增生是由肿瘤直接浸润所致 ,对此情况应考虑侵袭性脑膜瘤的诊断。单个脑膜瘤可能为硬脑膜上范围相对较大的肿瘤野中生长突出而能见到。基于这个概念 ,复发性脑膜瘤可分为两类 :真性或局部性复发 ;假性或区域性的复发。非典型性和间变性脑膜瘤的影像学诊断是一个尚未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它们的CT和MRI的恶性征象及其可靠性进行探讨 ,本文叙述了囊性脑膜瘤和无症状性脑膜瘤的影像学 ,并对MRI所见脑膜尾征的意义进行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瘤 影像学诊断 肿瘤浸润 临床分型 复发
下载PDF
脑肿瘤磁化传递成像和钆剂增强协同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2 位作者 李文彬 陈爽 蒋胜洪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5年第1期4-9,共6页
目的:研究钆剂(磁显葡胺)和磁化传递(MT)成像对脑肿瘤增强效果的协同作用。材料和方法:对60例脑肿瘤行SET1W和PDW,T2WMRI检查后,继以行钆剂增强后SET1W和MTISET1WMRI。然后测定各种脑肿瘤钆... 目的:研究钆剂(磁显葡胺)和磁化传递(MT)成像对脑肿瘤增强效果的协同作用。材料和方法:对60例脑肿瘤行SET1W和PDW,T2WMRI检查后,继以行钆剂增强后SET1W和MTISET1WMRI。然后测定各种脑肿瘤钆剂和MTI合用的增强效价。结果:MTI能降低脑实质(背景)信号强度,而对肿瘤病灶的信号强度无甚影响,所以钆剂和MTI合用的增强效果为不用MTI者的2.24~8倍。能使脑肿瘤病灶增强范围和突出程度有所增加,并显示更多的病灶。MTI和半量(0.05mmol/kg)钆剂合用其增强效果相当于双倍剂量钆剂者。结论:MTI和钆剂增强对脑肿瘤具有协同增强效果,故可用作脑肿瘤增强MRI检查的常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肿瘤 磁化传递成像 增强协同作用 磁显葡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学习2007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分类”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汪寅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01-208,共8页
目的:学习2007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分类"("蓝皮书"),并对其中与神经影像学医师相关的和最有意义的更新部分进行探讨。方法:阅读"蓝皮书"和查阅与神经影像学医师日常工作相关的"蓝皮书&qu... 目的:学习2007年版"WHO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病理分类"("蓝皮书"),并对其中与神经影像学医师相关的和最有意义的更新部分进行探讨。方法:阅读"蓝皮书"和查阅与神经影像学医师日常工作相关的"蓝皮书"文献。结果:与2000年版"蓝皮书"相比,2007年版"蓝皮书"作了不少重要的修改,包括:①新编了8个病种、3种变异型、6种分化模式和1个综合征;②修改了一些病种的分级;③对脑肿瘤的分类作了一定修改。结论:新版"蓝皮书"反映了对脑肿瘤的分类、分级和病种理解的新进展,其中所做修改是实质性的,对神经影像学医师日常工作是有影响的,故神经影像学医师学习新版"蓝皮书"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系统肿瘤 分类 分级
下载PDF
脑梗死的影像学 被引量:77
4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2-36,共35页
缺血所致神经元和其他神经细胞的死亡即缺血性脑梗死。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而有序的过程。脑血流量下降达正常值的15%~20%以下时,神经细胞的Na~+ /K~+-ATP酶泵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被打破,钠... 缺血所致神经元和其他神经细胞的死亡即缺血性脑梗死。它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复杂而有序的过程。脑血流量下降达正常值的15%~20%以下时,神经细胞的Na~+ /K~+-ATP酶泵功能发生障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被打破,钠和水流入细胞内,导致神经元细胞毒性水肿,造成早期渗透压性细胞溶解。NMDA受体持续兴奋,引起大量钙内流并激活一系列酶和产生细胞毒性自由基,导致神经细胞迟发性死亡。各期脑梗死的影像学表现如下:1超急性(<6h),常规CT和MRI常阴性,部分病例可以出现以下急性期所显示的CT和MRI表现,唯十分轻微。MRI弥散加权成像(DWI)呈高信号,CT和MRI灌注成像(PWI)呈低灌注状态;2、急性期(6~72h), CT可出现动脉高密度征、局部脑肿胀征和脑实质密度减低征。 MR TIWI呈低信号, T2WI和FLAIR呈高信号;DWI呈高信号,PWI呈低灌注;血管内可有增强现象; 3.亚急性期(72h~10天),常规CT和MRI表现同急性期,此期DWI梗死区可呈低信号,PWI可呈低灌注;4慢性期(>11天),CT呈低密度;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FLAIR呈低信号,周边胶质增生带呈高信号,DWI呈低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 CT MRI 脑缺血 影像学
下载PDF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热点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汤伟军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4年第5期289-291,共3页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所指为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化学位移成像(CSI)。检索Medline网上近一年新收纳的fMRI文章,计4310篇,平均每天11....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所指为血氧水平依赖磁共振成像(BOLDMRI),灌注加权成像(PWI),弥散加权成像(DWI)和弥散张量成像(DTI),以及磁共振波谱分析(MRS)和化学位移成像(CSI)。检索Medline网上近一年新收纳的fMRI文章,计4310篇,平均每天11.8篇。神经影像学众多研究课题中,fMRI平均每天有11篇以上论文发表,故fMRI是神经影像学的研究热点。fMRI的研究课题中,以BOLDMRI最热,且已热了10余年;近10年间Medline收纳这方面的论文达37050篇之多,而我国学者10年来在这方面所发表论文仅149篇,且其质量也多不甚高,可谓差距不小。对如何赶、超国际先进水平,作者们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神经影像学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弥散张量成像 磁共振波谱分析 灌注加权成像 PWI DTI 看法
下载PDF
认真做好医学影像学的“四定”诊断 被引量:8
6
作者 陈星荣 陈九如 沈天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1996年第4期217-218,共2页
认真做好医学影像学的“四定”诊断陈星荣,陈九如,沈天真医学影像学已有101年的历史,早已从传统或一般x线诊断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成像阶段,它包括DSA,CT,MRI、核医学和超声诊断等,目前至少已形成了数十个亚学科... 认真做好医学影像学的“四定”诊断陈星荣,陈九如,沈天真医学影像学已有101年的历史,早已从传统或一般x线诊断阶段发展到现在的计算机成像阶段,它包括DSA,CT,MRI、核医学和超声诊断等,目前至少已形成了数十个亚学科。它已把临床诊断学提高到了一个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学诊断 定位诊断 诊断
下载PDF
心脏大血疾病 MRI 诊断的初步经验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星荣 凌美玲 +2 位作者 詹松华 沈天真 杨子培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232-234,T034,共4页
本文分析41例作过心电图门控磁共振成像(ECG—G—MRI)的心脏大血管疾病的MRI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及手术所见相比较。MRI 没有放射幅射,不需使用造影剂即可清楚刻画出心脏大血管腔、心肌和心包,随着设... 本文分析41例作过心电图门控磁共振成像(ECG—G—MRI)的心脏大血管疾病的MRI表现,并与心血管造影、心导管检查、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及手术所见相比较。MRI 没有放射幅射,不需使用造影剂即可清楚刻画出心脏大血管腔、心肌和心包,随着设备和技术的进步,MRI 诊断许多获得性和先天性心赃大血管的能力增强,堪与损伤性的心脏大血管造影和心导管检查媲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病 NMR
下载PDF
脑血管畸形的分类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0年第1期40-43,共4页
多年来脑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方案的基础从单纯的形态性描述,发展为病理解剖和/或胚胎学表现,以至为其生物学行为状态。随着对脑血管畸形的病理生理学、组织病理学、自然发展史和细胞生物学的进一步澄清,形成了一个更合理的、综合... 多年来脑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方案的基础从单纯的形态性描述,发展为病理解剖和/或胚胎学表现,以至为其生物学行为状态。随着对脑血管畸形的病理生理学、组织病理学、自然发展史和细胞生物学的进一步澄清,形成了一个更合理的、综合性中枢神经系统(CNS)血管畸形的命名和分类方案。此综合性分类方案有以下特征:1、它将CNS血管畸形分三大类:增生性血管肿瘤(即血管瘤),非增生性血管畸形(包括毛细血管型、静脉型、海绵型、动脉型、动静脉分流型和混合型血管畸形),以及综合征型CNS血管畸形。虽然存在某些争论,脑部、脊髓和软膜的真正的血管瘤是的确存在的,不过罕有报道而已。非增生性一词并不意味着CNS血管畸形是静止而不会长大的。2、真正的淋巴管性畸形在CNS是不存在的,故本分类方案中不包括此病。3、虽然海绵型血管畸形与静脉型血管畸型并存,但它们在形态学上、组织病理学上、生物学行为和临床表现上均不相同,故它们分别属于两类不同的畸形。以往曾有人将海绵型血管畸形归并在静脉型畸形一类。4、本分类方案包括动脉瘤型和非动脉瘤型两类疾病。5、大多数以往的分类方案都认为血管畸形为先天发育异常,然而本方案包括了不少获得性血管疾病,并不同意血管畸形都源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畸形 分类 病理生理学
下载PDF
双对比造影的成像原理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星荣 陈克敏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7年第3期124-129,共6页
近年来,双对比造影检查在胃肠道疾病的诊断中产生了重大影响,成功地应用这一检查方法需良好的造影技术和对所见影像作出合乎逻辑的解释,因而很好地了解和应用双对比造影的原理,对作出正确的诊断是必要的。
关键词 胃肠道疾病 双对比造影 X线诊断 成像原理
下载PDF
胃X线双重造影法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陶可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2年第3期115-117,I009,共4页
常规胃肠钡餐造和纤维胃镜相比,可能要遗漏20-30%的病变(1-2),而胃双重造影的准确诊断率和后者相近(2-3)。经过广泛的研究,胃双重造影的技术已经日趋完善(4-8),本文根据我院1973至1982年10000余例胃双重造影的经验,就... 常规胃肠钡餐造和纤维胃镜相比,可能要遗漏20-30%的病变(1-2),而胃双重造影的准确诊断率和后者相近(2-3)。经过广泛的研究,胃双重造影的技术已经日趋完善(4-8),本文根据我院1973至1982年10000余例胃双重造影的经验,就胃双重造影的技术问题,及其优缺点谈谈我们的体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X线双重造影法 X线片 钡剂
下载PDF
胰腺导管腺癌的CT、MRI和FDG PET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8年第6期523-553,共31页
85%~90%的胰腺肿瘤为胰腺导管癌(PDAC),后者预后极差,确立诊断后,其5年生存率约为4%。主要问题为确立诊断的时间过迟。假如在PDAC的TI期(≤2cm的PDAC,即所谓小胰腺癌)即确立其诊断,其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为100%。故改善PDAC预后的关... 85%~90%的胰腺肿瘤为胰腺导管癌(PDAC),后者预后极差,确立诊断后,其5年生存率约为4%。主要问题为确立诊断的时间过迟。假如在PDAC的TI期(≤2cm的PDAC,即所谓小胰腺癌)即确立其诊断,其手术切除后的5年生存率为100%。故改善PDAC预后的关键在于早期诊断。FDGPET通常用摄取FDG的SUV峰值=2.1~3.0来区别胰腺恶性(大多为PDAC)和良性病变。FGEPET诊断胰腺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100%和77%~100%,明显优于CT者(65%~91%和61%~89%),还可能优于MRI者(78%~100%和70%~76%)。然而,对于小胰腺癌的诊断,FDGPET的敏感性却不甚理想,而CT则更差。因此,在对胰腺PDAC,特别是小PDAC的诊断工作中,FGDPET必须结合CT和MRI,而消化系统的放射诊断医师必须熟悉胰腺PDAC的FDGPET、CT和MRI的表现,并于综合分析后作出最后的正确诊断。诊断PDAC的CT和MRI的直接征象为:①CT和MRI动态增强成像动脉期或胰期PDAC增强明显小于无癌胰腺的增强,呈现为相对低密度(CT)或低信号(MRI),静脉期和延迟期PDAC密度(CT)或信号(MRI)逐渐升高,呈现为相对等密度(CT)或等信号(MRI),甚至相对高密度(CT)或高信号(MRI);②PDAC长至足够大时,PDAC将凸出于胰腺轮廓之外。诊断PDAC的CT和MRI的间接征象为:①胰、胆管中断征;②肿瘤上游胰腺萎缩征;③肿瘤上游胰腺增强延迟征;④肿瘤上游胰腺储留性囊肿。联合应用CT、MRI和FDGPET对胰腺癌的TNM分期、预测手术切除的可能性和患者预后颇有帮助和用处。有关FDGPET、CT和MRI对诊断PDAC的作用,本文分别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导管癌 X线计算机 体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PET/CT 潴留性囊肿
下载PDF
为改善乳腺癌影像学诊断而奋斗 被引量:5
12
作者 陈星荣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13-315,共3页
关键词 女性乳腺癌 影像学诊断 影像学检查方法 女性恶性肿瘤 治疗方案 治疗后随访 TNM分期 上海地区
下载PDF
单纯性肾囊肿的X线诊断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星荣 陶可 +1 位作者 沈天真 倪新瑜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2年第1期7-9,I002,共4页
单纯性肾囊肿为最常见的肾脏占位病变(1,2),关于它的X线表现和诊断,国外文献常有报导,而国内却缺少这种资料,为此,收集和分析我院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纯性肾囊肿20例,并对照它与22例肾脏恶性肿瘤的肾动脉造影表现,就其X线诊断... 单纯性肾囊肿为最常见的肾脏占位病变(1,2),关于它的X线表现和诊断,国外文献常有报导,而国内却缺少这种资料,为此,收集和分析我院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单纯性肾囊肿20例,并对照它与22例肾脏恶性肿瘤的肾动脉造影表现,就其X线诊断和鉴别诊断问题作一探讨。20例中男性16例,女性4例,平均年龄为49岁,最小8岁,最大70岁,85%在35岁以上,他们均作过静脉或逆行尿路造影,其中12例作过肾动脉造影,2例作过肾质分层拍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肾囊肿 X线诊断 肾动脉造影 尿路造影
下载PDF
老年脑磁共振成像斑点状病灶病理基础研究
14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2 位作者 徐跃成 方军 叶诸榕 《医学研究杂志》 1993年第6期16-17,共2页
老年人磁共振(MRI)检查时常可见脑皮层下斑点状异常信号灶(SPLs),其发生率在老年人群中可高达30%~93.5%;并可能与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以及老年性痴呆关系密切,因而引起临床上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其确切的临床意义、病理基础和发... 老年人磁共振(MRI)检查时常可见脑皮层下斑点状异常信号灶(SPLs),其发生率在老年人群中可高达30%~93.5%;并可能与脑血管疾病及其危险因素以及老年性痴呆关系密切,因而引起临床上的重视。但到目前为止其确切的临床意义、病理基础和发病机制仍不明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斑点状 脑皮层 脑血管疾病 脑室周围白质区 血管周围间隙 基础研究 发病机制 弛豫时间 老年性痴呆
下载PDF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的血管造影诊断
15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6 位作者 蔡佩武 陆玮 沙松林 刘子江 许绍雄 尚国燕 车素华 《上海医学》 CAS 1988年第5期285-287,312,共4页
本文分析20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ICT)的血管造影表现,其中胰岛素瘤16例,胃泌素瘤2例,胰高糖素瘤2例。术前正确诊断率为75%。各种FICT的血管造影表现相仿。10例血供丰富的FICT显示了肿瘤血管和界限清楚的肿瘤染色,并作出了正确诊断。6例... 本文分析20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FICT)的血管造影表现,其中胰岛素瘤16例,胃泌素瘤2例,胰高糖素瘤2例。术前正确诊断率为75%。各种FICT的血管造影表现相仿。10例血供丰富的FICT显示了肿瘤血管和界限清楚的肿瘤染色,并作出了正确诊断。6例血供较少的胰岛细胞瘤只显示了较淡的肿瘤染色,而未显示肿瘤血管,常不易与正常胰腺实质、胃壁、淋巴结和脾脏的显影鉴别。这6例中的1例因此而术前漏诊。其余4例FICT未见血管造影异常。超选择性血管造影、胃内充气、放大摄影和减影技术可能有助于提高正确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胰岛细胞瘤 血管造影 胃泌素瘤 胰岛素瘤 胰高糖素瘤 高血糖皮炎综合征 肿瘤染色 肠系膜上动脉造影
下载PDF
磁化传递(magnetization transfer,MT)成像与钆造影增强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 1995年第4期222-223,共2页
磁化传递成像是近年来的一种较新的MRI技术。本文简明阐述了磁化传递成像钆造影增强的概况、原理及临床应用。
关键词 磁化传递成像 钆造影增强 NMR 成像
下载PDF
原发性肝癌磁共振成像研究
17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戴嘉中 《医学研究杂志》 1993年第6期15-16,共2页
原发性肝癌(PHC)是我国常见癌症之一。70年代起,由于甲胎蛋白检测开始普遍地应用于临床和各种医学影像技术(包括血管造影、放射性核素显像、B型超声显像和CT等)的飞速发展,使PHC的诊断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甲胎蛋白 放射性核素显像 超声显像 肝血管瘤 转移性肝癌 磁共振成像 回波时间 血窦 医学影像技术
下载PDF
免疫球蛋白缺乏综合征肠病的X线表现
18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上海医学》 CAS 1981年第2期39-41,共3页
免疫球蛋白缺乏综合征(或称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涉及肠道者称为免疫球蛋白缺乏综合征肠病。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累积,对这种病的认识有所提高。现就其小肠X线表现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免疫球蛋白缺乏综合征的免疫学基础... 免疫球蛋白缺乏综合征(或称低丙种球蛋白血症)涉及肠道者称为免疫球蛋白缺乏综合征肠病。近年来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和临床经验的累积,对这种病的认识有所提高。现就其小肠X线表现有关问题综述如下。一、免疫球蛋白缺乏综合征的免疫学基础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可分为两类,一为细胞介导免疫,另一为体液介导免疫即免疫球蛋白免疫,两者均与淋巴细胞有关。淋巴细胞的干细胞分化成胸腺前细胞,在胸腺激素的影响下变为T-淋巴细胞,负责细胞免疫机制.淋巴干细胞分化而成的B-淋巴细胞,在特殊抗原的作用下变成浆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征 综合病症 线表现 免疫球蛋白缺乏 兰氏贾第虫 结节状充盈缺损 淋巴细胞 白细胞 浆细胞 效应B细胞 B-淋巴细胞 肠病 肠疾病
下载PDF
胃粘膜糜烂的X线诊断
19
作者 陈星荣 樊军 宋庆礼 《上海医学》 CAS 1983年第11期650-653,686,共5页
本文对23例胃粘膜点状糜烂和5例胃粘膜片状糜烂进行了病理和X线表现的对比研究。点状糜烂病灶均为多发,呈暗红色点状凹陷,其形状为圆形或长圆形,糜烂周围多有水肿粘膜隆起。片状糜烂为一片暗红色低下区,轻度高低不平,形态常不规则,粘膜... 本文对23例胃粘膜点状糜烂和5例胃粘膜片状糜烂进行了病理和X线表现的对比研究。点状糜烂病灶均为多发,呈暗红色点状凹陷,其形状为圆形或长圆形,糜烂周围多有水肿粘膜隆起。片状糜烂为一片暗红色低下区,轻度高低不平,形态常不规则,粘膜表面正常,胃小沟、胃小区结构消失。胃X线双重造影片显示:前者为直径2~3mm的点状龛影,周围包绕一透亮圈,即所谓“靶样”病灶;后者为不规则形的片状密度增高区。文中讨论了X线显示技术、鉴别诊断及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粘膜 点状糜烂 病灶 小沟 片状 胃小区 胃双重造影 线诊断
下载PDF
经皮插管腹部脓肿引流术
20
作者 陈星荣 沈天真 +3 位作者 方黎明 翁心华 潘孝璋 石尧中 《临床放射学杂志》 1985年第4期169-170,T025,共3页
在医学影像技术导向下,行经皮插管腹部脓肿引流术,近年来已发展成为一项成熟的手术放射学,这项技术国外累有报告(1-3),而国内仅有个别报导(4),本文将我们1981年以来10例的初步经验报导如下。
关键词 经皮插管腹部脓肿引流术 器械 操作步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