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2篇文章
< 1 2 2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螺旋桨发动机安装系统动力学设计技术综述
1
作者 永辉 陈春兰 +3 位作者 燕群 徐健 董万元 王建强 《航空工程进展》 CSCD 2024年第1期15-22,共8页
随着螺旋桨发动机安装系统国产化研制进程的加快,需要开展相关的安装系统技术研究,而动力学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安装系统的动态性能特点,进一步从军民用标准规范和工程实践经验出发,归纳了安装系统动... 随着螺旋桨发动机安装系统国产化研制进程的加快,需要开展相关的安装系统技术研究,而动力学设计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形式安装系统的动态性能特点,进一步从军民用标准规范和工程实践经验出发,归纳了安装系统动力学设计的技术要求,梳理了安装系统动力学设计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国内外现状,指出国内外差距主要体现在设计理念、关键技术和应用实践经验等方面。在此基础上,展望了螺旋桨发动机安装系统动力学设计技术的发展趋势,为当前及未来螺旋桨发动机安装系统的设计技术研究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发动机 安装系统 动力学 螺旋颤振 设计技术
下载PDF
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对油菜根际土壤利用光合同化碳微生物的影响
2
作者 张乐妍 陈春兰 +4 位作者 王逗 王璟媛 朱宝利 秦红灵 龙攀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1-231,共11页
【目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化肥有机肥施用配比对油菜根际土壤利用光合碳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以了解有机肥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方法】盆栽试验在湖南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温室内进行,供... 【目的】利用同位素标记方法,研究化肥有机肥施用配比对油菜根际土壤利用光合碳细菌和真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影响,以了解有机肥改善根际土壤微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方法】盆栽试验在湖南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温室内进行,供试油菜品种为湘杂油6号,土壤为红壤。在等氮磷钾投入量下,设置3个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处理:3∶1(OF25)、1∶1(OF50)、1∶3(OF75),以及单施有机肥(OF100)、单施化肥(CK)处理,共5个处理。于油菜移栽40天(蕾薹期)进行土壤^(13)CO_(2)标记,连续标记20天后采集根际土壤,用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率质谱联用仪测定各类磷脂脂肪酸PLFA种类及其^(13)C值(^(13)C-微生物),用于分析微生物种类及其相对丰度,共获得15种PLFA单体脂肪酸结构,依据^(13)C值计算各类微生物相对丰度和绝对含量,以其总和作为微生物总量。【结果】油菜根际土壤共测得12种利用光合同化碳细菌和3种真菌,细菌包括革兰氏阳性菌(G^(+))a15:0、i17:0,革兰氏阴性菌(G^(-))2OH 14:0、3OH 14:0、cy17:0;14:0、16:0、15:0、18:0、19:0、20:0、17:0;真菌为18:1w9tans、18:2w6c、18:1w9c。OF75和OF100处理^(13)C标记G^(+)细菌、真菌PLFA量与CK无显著差异,G^(-)菌分别比CK提高36.41%和62.03%。^(13)C标记真菌和G^(+)菌是利用光合同化碳的主要群落,随着有机肥比例的增加,细菌相对丰度增加,真菌相对丰度减少;G^(-)菌相对丰度增加,G^(+)菌相对丰度减少。土壤有机碳、全磷、全氮以及氨基酸总量显著影响根际土壤微生物和利用光合沉积碳土壤微生物群落分布,而根际分泌物氨基酸量只与根际^(13)C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化肥有机肥配施比例引起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以及根系分泌物中氨基酸含量的变化,进而影响根际土壤中利用光合沉积碳微生物群落组成和多样性。当化肥和有机肥配施比例达到1∶3时,油菜根际土壤微生物特征性PLFA含量和多样性明显优于单施化肥,表明此配比为根际土壤微生物提供了更友好的微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肥有机肥施用比例 13C-标记 光合同化碳 PLFA含量 微生物多样性
下载PDF
2005-2018年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水稻根系生物量及水稻根系元素含量数据集
3
作者 陈春兰 安磊 +5 位作者 秦红灵 傅心赣 谢小立 尹春梅 张琳 魏文学 《中国科学数据(中英文网络版)》 CSCD 2023年第3期220-231,共12页
水稻根系残留于土壤,是水稻土有机质来源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保持一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数据集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监测样地,包括综合观测场、辅助观测场(3个施肥处理)、2个站区调查点样地2005–... 水稻根系残留于土壤,是水稻土有机质来源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水稻土有机碳含量保持一定稳定性的重要因素。本数据集来源于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监测样地,包括综合观测场、辅助观测场(3个施肥处理)、2个站区调查点样地2005–2018年相关数据。数据集由7个部分组成,分别是表层根系生物量(0–20 cm)、根系元素含量(全碳、全氮、全磷、全钾)、根系分布(0–10 cm、10–20 cm、20–30 cm、30–40 cm)、样地背景信息、样地肥料投入情况、采样记录、分析方法记录。数据的产生严格遵照CERN生物联网监测规范执行,数据质量由台站与分中心质控人员审核质控。本数据集为调查水稻根系对稻田土壤有机碳及氮磷钾元素的贡献,以及水稻根系对维护稻田土壤地力的作用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根系 生物量 元素含量 根系分布 长期定位监测
下载PDF
中功率涡桨发动机减振系统设计与试验研究
4
作者 董万元 永辉 +3 位作者 王建强 陈春兰 范勇军 吴谋彬 《机械科学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760-1766,共7页
针对涡桨飞机发动机振动严酷的问题,利用氢化丁腈橡胶设计了一种中功率涡桨发动机减振系统,基于Workbench ANSYS软件研究了含橡胶实体单元的减振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再以加速度传递率为隔振性能评价准则,设计了中功率涡桨发动机减... 针对涡桨飞机发动机振动严酷的问题,利用氢化丁腈橡胶设计了一种中功率涡桨发动机减振系统,基于Workbench ANSYS软件研究了含橡胶实体单元的减振系统动力学建模分析方法;再以加速度传递率为隔振性能评价准则,设计了中功率涡桨发动机减振性能试验系统,通过试验研究减振系统的减振性能。结果表明:在小变形假设下利用橡胶材料硬度估算其弹性模量,由线弹性模型模拟橡胶材料开展减振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仿真分析结果与扫频试验结果误差小于10%;通过随机振动试验测得减振系统对发动机1阶窄带激励的隔振效率大于70%,对2阶窄带激励的隔振效率大于85%,设计的减振系统对发动机窄带激励具有优良的隔振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桨发动机 减振系统 氢化丁腈橡胶 隔振效率
下载PDF
认知学徒制:新编辑培养模式新探
5
作者 陈春兰 《传播力研究》 2024年第14期97-99,共3页
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编辑出版人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参与和创造对于保持出版业的文化积累和传承至关重要。重视编辑人才队伍的培养,尤其是新编辑的培养对出版的可持续意义重大。认知学徒制导向下的新编辑培养模式扬弃传统... 出版业作为内容产业,编辑出版人员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的参与和创造对于保持出版业的文化积累和传承至关重要。重视编辑人才队伍的培养,尤其是新编辑的培养对出版的可持续意义重大。认知学徒制导向下的新编辑培养模式扬弃传统师徒制的做法,以实践共同体为载体,从内容、方法、序列和社会性四个方面构建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建立起编辑工作的基本框架和技能,扫清入职之初的迷茫,为新编辑尽快完成角色转变,以及提升自身编辑素养提供努力的方向,加速其专业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学徒制 编辑共同体 新编辑 培养模式
下载PDF
主题探究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春兰 《新课程研究》 2023年第18期117-119,共3页
主题探究强调以一个或多个特定主题为研究对象,学生针对学习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探究。在此教学模式下,学习活动围绕“主题”开展,基于主题所产生的结构化内容则是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要目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主题探究更注重学生的主体... 主题探究强调以一个或多个特定主题为研究对象,学生针对学习概念和原理进行深入探究。在此教学模式下,学习活动围绕“主题”开展,基于主题所产生的结构化内容则是学生学习探究的主要目标。相较于传统教学模式,主题探究更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力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题探究 初中数学 教学质量 核心素养
下载PDF
蜜熊的人工育幼
7
作者 杨忠兴 叶彬 陈春兰 《四川畜牧兽医》 2024年第1期46-47,共2页
蜜熊是浣熊科,蜜熊属下的唯一种。它们体型较小,体长82~133 cm,体重2~4.6 kg,原住于中美洲及南美洲,栖息于墨西哥的雨林低地,中美洲、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其夜间活动,活跃于晚上19:00至午夜及破晓前的1 h。蜜熊为杂食性动物,主要吃果实,... 蜜熊是浣熊科,蜜熊属下的唯一种。它们体型较小,体长82~133 cm,体重2~4.6 kg,原住于中美洲及南美洲,栖息于墨西哥的雨林低地,中美洲、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其夜间活动,活跃于晚上19:00至午夜及破晓前的1 h。蜜熊为杂食性动物,主要吃果实,有时也会吃鸟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育幼 夜间活动 浣熊科 中美洲 南美洲 墨西哥 体重
下载PDF
超声引导下不同层次穴位埋线治疗腹型单纯性肥胖的临床观察
8
作者 李晓燕 陈春兰 +4 位作者 李尊元 霍文歌 赵创 郭玉红 刘志丹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2期72-76,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腹型单纯性肥胖的最佳埋线层次。方法:将159例腹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肌肉层埋线组(肌肉层组)、脂肪层埋线组(脂肪层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不同层次穴位埋线治疗,每隔2周1次,共治疗6次。观察比较初次... 目的:探讨穴位埋线治疗腹型单纯性肥胖的最佳埋线层次。方法:将159例腹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肌肉层埋线组(肌肉层组)、脂肪层埋线组(脂肪层组),在超声引导下进行不同层次穴位埋线治疗,每隔2周1次,共治疗6次。观察比较初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腰高比(WHtR)、腹部皮下脂肪厚度(SAT)、腹腔内脏脂肪厚度(VAT)。结果:3组患者治疗前WC与BMI、VAT呈正相关(P<0.05)。3组患者治疗后的BMI、WC、WHtR、SAT、VAT均低于治疗前(P<0.05),肌肉层组患者治疗前后的WC差值、BMI差值均高于对照组和脂肪层组(P<0.05),脂肪层组和肌肉层组患者治疗前后的VAT差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在SAT的改善方面,3组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对腹型单纯性肥胖患者均有良好的减肥疗效,其中肌肉层埋线对降低BMI、缩小WC效果最好,可作为腹型单纯性肥胖埋线治疗的最佳层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腹型肥胖 穴位埋线 埋线层次 超声引导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红壤双季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周年变化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春兰 涂成 +5 位作者 安磊 侯海军 刘波 谢小立 魏文学 孙志龙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5-345,共11页
【目的】研究红壤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及其周年变化和影响因素,为弄清红壤双季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季节变化规律,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1990年开始)为对象,选择不施肥(CK)、单施NPK化肥(... 【目的】研究红壤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含量及其周年变化和影响因素,为弄清红壤双季稻田土壤活性碳、氮季节变化规律,提高土壤养分利用效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红壤稻田长期定位试验(1990年开始)为对象,选择不施肥(CK)、单施NPK化肥(NPK)和有机物(紫云英、稻草)+NPK化肥(NPKM)三个施肥处理,在早稻、晚稻、休闲期取0—20 cm土样,动态监测稻田土壤几种重要活性碳、氮成分,包括无机态氮(NH_4^+N、NO_3~–-N),可溶性有机碳、氮(DOC、DON)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MBC、MBN)的周年动态变化。【结果】稻田土壤NH_4^+-N含量在早稻期间呈下降状态,晚稻期间变化较平缓,休闲期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土壤无机氮主要以NH_4^+N形式存在,其含量范围为14.9~31.6 mg/kg,其休闲期含量略低于生育期(P>0.05);周年土壤NO_3~–-N含量(<3 mg/kg)远小于NH_4^+N含量,与NH_4^+N含量呈现此消彼长的趋势(P<0.01)。稻田土壤DOC、DON周年变化趋势相似(P<0.01),在生育期呈下降状态,休闲期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休闲期土壤DOC、DON含量略低于生育期(P>0.05)。休闲期土壤MBC、MBN含量分别为463~701 mg/kg、31.1~52.4mg/kg,比生育期分别提高25.4%~36.9%和62.8%~125.9%。总体来看,稻田休闲期土壤活性碳(DOC+MBC)、氮(NH_4^+N+NO_3~–-N+DON+MBN)含量高于生育期含量,较生育期增幅分别为10.8%~19.6%、10.3%~34.8%。不同施肥处理结果表明,仅施用化肥(NPK处理)对活性碳、氮影响较小(P>0.05),有机物还田能显著提高水稻生育期和休闲期的土壤活性碳、氮含量(P<0.05),NPKM与CK相比活性碳、氮在水稻生育期分别提高53.8%和81.2%,而在休闲期分别提高了43.5%和63.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稻田休闲期土壤NH_4^+N、DOC、DON含量不仅与土壤SOC、TN含量密切相关(P<0.05或P<0.01),还受温度、水分含量等环境因子影响,如休闲期土壤NH_4^+N含量与5 cm处土壤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P<0.01),而土壤NO_3~–-N含量与该土层温度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土壤DOC和DON与土壤含水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长期化肥配施紫云英及秸秆还田能显著提高稻田土壤周年活性碳、氮含量,其活性含量与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休闲期稻田能维持较高的活性碳、氮含量,且比水稻生育期有一定程度增加。休闲期土壤无机氮含量变化主要受土壤温度影响,土壤可溶性碳、氮含量变化主要受土壤含水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稻田 休闲期 无机态氮 可溶性有机碳 可溶性有机氮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下载PDF
南方双季稻区生物质炭还田模式生态效益评价 被引量:12
10
作者 陈春兰 侯海军 +3 位作者 秦红灵 王聪 沈健林 魏文学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2016年第1期80-91,共12页
应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引入环境污染指数和能值反馈率2个新的指标,分析了无秸秆还田(CK,即常规施肥处理)、低量秸秆还田(LS)、高量秸秆还田(HS)、低量秸秆源生物质炭施用(LC)和高量秸秆源生物质炭施用(HC)5... 应用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理论与方法,引入环境污染指数和能值反馈率2个新的指标,分析了无秸秆还田(CK,即常规施肥处理)、低量秸秆还田(LS)、高量秸秆还田(HS)、低量秸秆源生物质炭施用(LC)和高量秸秆源生物质炭施用(HC)5种秸秆还田模式的能值效益,从农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来评价南方双季稻区最佳管理模式。结果表明:秸秆还田显著增加了农田温室气体能值产出,LS、HS处理分别是CK处理的1.94倍和2.92倍,分别减少了8.13%和10.80%的水稻生物量能值产出。秸秆源生物质炭还田温室气体能值产出与常规施肥处理(CK)差别不大,但明显低于秸秆直接还田,减少了49.10%-59.36%。秸秆源生物质炭还田增加了水稻生物量能值产出,比常规施肥处理(CK)增加了4.32%-10.49%,比秸秆直接还田增加了16.96%-20.27%。5种秸秆还田模式,能值产投比早稻季依次为:LC〉HC〉CK〉HS〉LS,晚稻季依次为:HC〉LC〉CK〉LS〉HS。综合评价双季稻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水平,早稻和晚稻季节HC均高于其他模式。因此,从能值效益角度,高量秸秆源生物质炭还田是该区域双季稻生产中最优的秸秆还田模式,可以大力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秸秆还田 生物质炭 能值 可持续发展水平 双季稻田
下载PDF
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剖面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15
11
作者 陈春兰 安磊 +4 位作者 魏文学 张文钊 傅心赣 周华军 秦红灵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4-20,共7页
为了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剖面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网络监测数据,分析了不施肥(CK)、高量氮磷钾肥(NPK)、减量化肥加秸秆还田优化施肥(OF)对红壤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储... 为了研究长期施肥对红壤稻田剖面土壤碳氮累积的影响,基于中国生态系统研究网络(CERN)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网络监测数据,分析了不施肥(CK)、高量氮磷钾肥(NPK)、减量化肥加秸秆还田优化施肥(OF)对红壤水稻土剖面有机碳、全氮含量及其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OF处理土壤碳氮含量及其储量随着土层深度的增加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2)11 a施肥后,各处理表层(0-20 cm)土壤有机碳含量及碳储量差异显著,且OF>NPK>CK;表层全氮含量及氮储量在NPK与OF处理中无显著差异;40-80 cm土壤氮储量NPK处理显著大于OF处理。(3)各处理0-80 cm土体总有机碳储量差异不显著,NPK处理全氮储量显著大于OF处理。(4)与试验初期相比,各处理在20-40 cm土层,各指标含量增加幅度最大。(5)0-80 cm土体中,有机碳和全氮储量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y=11.644 x-0.8737,R^(2)=0.9759)。综上所述,红壤稻田土壤有机碳、全氮及碳氮储量对长期不同施肥措施的响应在表层更灵敏;在20-40 cm土层碳氮累积速率最大,并有向深层累积的趋势;OF处理更显著增加表层土壤有机碳氮储量,而NPK处理对深层土壤碳氮储量增加较多。因此,长期高量化肥使用增加了氮素向土壤深处迁移的风险,减量施肥配以秸秆还田措施对保持红壤水稻土碳氮可持续变化更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秸秆还田 土壤剖面 碳氮储量
下载PDF
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对施肥制度的响应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春兰 安磊 +3 位作者 魏文学 彭忠 尹春梅 谢小立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263-1267,共5页
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稻田施肥试验(2004—2010年)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性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施肥是维... 为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制度对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的影响,以国家生态系统研究网络中国科学院桃源农业生态试验站稻田施肥试验(2004—2010年)监测数据为基础,分析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性稻田系统生产力及其稳定性。结果表明,施肥是维持和提升稻田系统生产力的物质基础,稻田系统生产力稳定性对不同施肥制度响应不同:(1)各施肥处理总生物量生产力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是不施肥处理的1.33~2.23倍,从高至低依次为:优化施肥处理〉常规施肥处理〉化肥处理〉不施肥处理,且优化施肥能显著提高总生物量生产力的稳定性(P〈0.05);(2)各施肥处理的水稻产量均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是不施肥处理的1.35~2.02倍,年际变异系数分别为:不施肥处理22.4%、化肥处理15.8%、优化施肥处理10.3%、常规施肥处理15.7%,优化施肥处理产量稳定性最高;(3)地下部分生产力施肥处理显著高于不施肥处理,施肥年限较长的处理地下部分生物量生产力的稳定性显著高于年限较短的施肥处理(P〈0.05)。总的来说,优化施肥处理水稻生产力及其稳定性较好,不施肥处理水稻生产力及其稳定性最差;地上部分生产力及其稳定性和地下部分生产力受施肥制度的影响较大,而地下部分生产力的稳定性则受施肥年限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稻田系统 施肥制度 优化施肥 生产力 产量稳定性
下载PDF
急性肾绞痛患者尿路感染预测参数的评估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春兰 许和平 +2 位作者 卓小岸 邝蕾 李锦蝶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372-1375,共4页
背景急性肾绞痛(ARC)是一种可以保守治疗的急症,但与尿路感染(UTI)合并可危及生命。感染评估参数包括血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但这些参数可能会升高不显著。目的评估基于尿培养(UC)确诊的ARC患者的UTI发生率,以及急诊中... 背景急性肾绞痛(ARC)是一种可以保守治疗的急症,但与尿路感染(UTI)合并可危及生命。感染评估参数包括血白细胞计数(WBC)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但这些参数可能会升高不显著。目的评估基于尿培养(UC)确诊的ARC患者的UTI发生率,以及急诊中常规血液和尿液检查结果预测ARC患者发生UTI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于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就诊的因输尿管结石而出现ARC的患者200例,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ARC患者196例,其中3次UC均明确诊断UTI的26例(有感染组),无UTI的170例(无感染组)。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出现症状到急诊就诊时间、平均体温、糖尿病病史、免疫功能低下病史UTI症状。完善血WBC、尿亚硝酸盐、CRP检查并留取中断尿行UC。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ARC患者发生UTI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相关影响因素预测ARC患者发生UTI的临床价值。结果有感染组年龄、尿亚硝酸阳性比例、CRP水平高于无感染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尿亚硝酸盐阳性、CRP为ARC患者发生UTI的影响因素(P<0.05)。56岁为预测ARC患者发生UTI的最佳截断值,ROC曲线下面积(AUC)95%CI为0.754(0.688,0.813)时,灵敏度为65.4%,特异度为76.5%,阴性预测值(NPV)为93.5%,阳性预测值(PPV)为29.8%;CRP 8.3 mg/L为预测ARC患者发生UTI的最佳截断值,AUC 95%CI为0.682(0.612,0.747)时,灵敏度为53.9%,特异度为80.6%,NPV为91.9%,PPV为29.8%。尿亚硝酸阳性预测ARC患者发生UTI的AUC 95%CI为0.698(0.597,0.905),灵敏度为69.2%,特异度为93.0%,NPV为94.2%,PPV为30.3%。结论年龄、尿亚硝酸盐阳性、CRP是急诊ARC患者发生UTI的影响因素,ARC患者年龄≥56岁、CRP≥8.3 mg/L及尿亚硝酸盐阳性预测发生UTI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绞痛 泌尿道感染 年龄 C反应蛋白质 预测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藁本内酯通过降低VEGF的水平抑制人血管瘤内皮细胞的血管新生和上皮-间充质转化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春兰 张运君 +1 位作者 许和平 郑少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422-1427,共6页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藁本内酯对HemECs活力的影响;设立对照组及10、25和50μmol/L的藁本内酯处理组,EdU染色检测HemECs增殖的变化,微管形成实验检测HemECs血... 目的:探讨藁本内酯对人血管瘤内皮细胞(HemECs)的影响,并分析其机制。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藁本内酯对HemECs活力的影响;设立对照组及10、25和50μmol/L的藁本内酯处理组,EdU染色检测HemECs增殖的变化,微管形成实验检测HemECs血管新生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HemECs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相关标志物表达的变化。结果:0.1~50μmol/L的藁本内酯处理对细胞活力的影响并不明显。与对照组相比,25和50μmol/L藁本内酯处理组的Edu阳性细胞明显减少(P<0.05),微管样结构的数量明显减少(P<0.05),VEGF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vimentin和β-caten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对照组相比,VEGF转染组的VEGF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上调(P<0.05),E-cadher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VEGF转染组相比,50μmol/L藁本内酯处理VEGF转染细胞后,VEGF和vimentin蛋白表达显著下调(P<0.05),E-cadherin的蛋白表白显著上调(P<0.05)。结论:藁本内酯可抑制HemECs的增殖,还可通过降低VEGF的水平,抑制HemECs的血管新生与EMT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藁本内酯 人血管瘤内皮细胞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细胞增殖 血管新生 上皮-间充质转化
下载PDF
临床快捷急救护理路径在颅脑损伤中的应用及探讨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春兰 史连胜 +1 位作者 何成讲 郭霞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1年第12期1374-1375,共2页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 临床路径(clinical pathway)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与治疗程序,是一个有关临床治疗的综合模式,以循证医学证据和指南为指导来促进治疗组织和疾病管理的方法,最终起到规范医疗行为,减少变异,降低成本,提高质量的作用。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伤势紧急,病情危重,且复杂多变,并发症多,病死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救护理 颅脑损伤 临床路径
下载PDF
个案追踪法在分级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陈春兰 廖桂芳 +2 位作者 徐明芳 石慧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7年第32期108-111,共4页
目的:研究个案追踪法在分级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危重症患者为契入点,选取2013年1-12月应用传统检查方法的对照组与2016年1-12月应用个案追踪法的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60例,检查本院活水院25个临床护理单元分级护理质量,对... 目的:研究个案追踪法在分级护理质量评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危重症患者为契入点,选取2013年1-12月应用传统检查方法的对照组与2016年1-12月应用个案追踪法的试验组,每组患者各360例,检查本院活水院25个临床护理单元分级护理质量,对住院患者分级护理质量的相关指标进行检查及数据统计,其中重点对三短九洁执行率、安全标识执行率、风险评估及预防执行率、护理措施执行率、护士病情知晓率、护理记录合格率、患者满意度等各项质控指标及各项护理合格情况进行追踪检查。结果:两组分级护理各项质控指标及护理合格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案追踪法有利于提高护理管理者在检查过程中及时发现护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同时对问题进行追踪,促进了分级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提升了护理管理水平,保证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案追踪 质量评价 分级护理
下载PDF
手术患者压疮风险评估及护理对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春兰 欧阳媛媛 +2 位作者 钱丹 徐明芳 范丽英 《当代医学》 2018年第4期147-149,共3页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风险,并总结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4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0例,应用Braden评分法。在术前对手术时间≥2 h的手术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分值<17分的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手术患者的压疮发生风险,并总结有效护理措施。方法选择择期手术患者460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30例,应用Braden评分法。在术前对手术时间≥2 h的手术患者进行压疮风险评估,对分值<17分的手术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压疮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显著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压疮发生率对手术室护理质量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有效护理措施,防止压疮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患者 压疮 BRADEN评分 护理
下载PDF
品管圈在腔镜器械清洗质量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春兰 钱丹 +2 位作者 欧阳媛媛 范丽英 郭志娟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6年第9期120-122,共3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腔镜器械清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我科于2013年1月成立品管圈,应用管理工具,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进行追溯,提高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腔镜器械清洗缺陷下降了,提高了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提高腔镜器械清洗质量中的作用。方法:我科于2013年1月成立品管圈,应用管理工具,对腔镜器械清洗质量进行追溯,提高腔镜器械的清洗质量。结果:实施品管圈活动后,腔镜器械清洗缺陷下降了,提高了腔镜器械的清洗合格率,延长了器械使用期限,并发挥了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主动性。结论:应用品管圈质量改进工具提高了腔镜器械清洗质量,保证了灭菌效果,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腔镜器械 质量
下载PDF
心电图QRS和S波变化百分比是诊断急性肺栓塞的重要依据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春兰 许和平 +2 位作者 卓小岸 邝蕾 李锦蝶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21年第4期304-306,314,共4页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和S波变化百分比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8例疑似APE的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其中102例患者具有完整的心电图和CT图像。分析102例患者心电图QRS... 目的:探讨心电图QRS和S波变化百分比对急性肺栓塞(APE)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16年1月-2017年12月海南省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118例疑似APE的患者进行CT肺动脉造影(CTPA),其中102例患者具有完整的心电图和CT图像。分析102例患者心电图QRS和S波变化对APE的诊断价值。结果:心电图记录分析显示V 4~V 6导联的QRS和S波变异发生率最高(P=0.002)。2组患者在QRS波持续时间、QRS波最大和最小振幅、QRS波变异百分率、最小S波振幅、ΔS波振幅、S波变异率方面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QRS变化的百分比[OR:1.227(每增加1%),95%CI:1.018~1.456,P<0.01]和S波变化百分比[OR:1.072(每增加1%),95%CI:1.011~1.137,P<0.01]是APE的独立预测因子。结论:对突发胸痛、呼吸困难的疑诊APE患者,心电图V 4~V 6导联的QRS和S波变化的百分比有可能成为诊断APE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RS波 S波 急性肺栓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