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7篇文章
< 1 2 5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晓英/中国画作品
1
作者 陈晓英 《文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2-162,共1页
原文传递
不同被毛颜色成年斯布牦牛生长性能比较及分子育种潜力分析
2
作者 朱勇 阮鹏程 +8 位作者 俄广鑫 信金伟 张强 陈晓英 曹涵文 姜辉 鲜莉莉 陆东祥 张成福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2-38,共7页
斯布牦牛作为我国青藏高原重要牦牛资源,其种质资源特性挖掘与遗传改良提升对西藏牦牛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挖掘不同被毛颜色斯布牦牛类群成年阶段生长性能特点,明确重要经济性状相关联候选标记的优势基因型分布,... 斯布牦牛作为我国青藏高原重要牦牛资源,其种质资源特性挖掘与遗传改良提升对西藏牦牛产业提质增效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通过挖掘不同被毛颜色斯布牦牛类群成年阶段生长性能特点,明确重要经济性状相关联候选标记的优势基因型分布,评估斯布牦牛分子育种潜力。结果显示:5~7岁龄黑色斯布牦牛的管围及体高指标均极显著(P <0.01)高于棕色类群,群体组间体重及体斜长差异不显著(P> 0.05)。然而,棕色牦牛各年段的成年体重均值略优于黑色群体。另外,5个分布于ACSL1、MyoD1及TMEM18基因的已知与牦牛生长和泌乳等经济性状相关的标记在两个斯布牦牛类群中均存在较高比例的优势基因型,特别是TMEM18_C4447T和MyoD1_C1710T位点。两个斯布牦牛群体内各位点均未显著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P> 0.05),表明斯布牦牛群体在历史上尚未经历强烈的关于经济性状的人工选择。本研究明确了不同被毛颜色斯布牦牛成年生长特性,解析了一系列经济性状相关遗传标记在斯布牦牛种群内的育种潜力,为探索斯布牦牛适时出栏技术及提升斯布牦牛选育进程提供了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布牦牛 被毛颜色 生长性能 遗传标记 优势基因型
下载PDF
羊踯躅的代谢组学研究
3
作者 陈晓英 胡营 +7 位作者 韦筱媚 杨晓男 李翠 雷明 黄宝优 蓝祖栽 韦坤华 缪剑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7期1535-1546,共12页
目的:鉴定羊踯躅花、茎、叶的全部代谢物和不同部位间含量有差异的代谢物,分析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方法:采用广泛非靶向代谢组学对羊踯躅不同部位的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鉴定出535个代谢物,其中包括金合欢素、落新妇苷、苔黑... 目的:鉴定羊踯躅花、茎、叶的全部代谢物和不同部位间含量有差异的代谢物,分析差异代谢物的代谢通路。方法:采用广泛非靶向代谢组学对羊踯躅不同部位的代谢物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鉴定出535个代谢物,其中包括金合欢素、落新妇苷、苔黑酚龙胆二糖苷、去甲蟛蜞菊内酯、补骨脂定、秦皮素、络塞维等49个在其他植物中分离鉴定出的具有药用活性的化合物;鉴定出差异代谢物202个,包括β-氰基丙氨酸、蜀黍苷和黄曲霉毒素G23个有毒代谢物,且这3个有毒代谢物分别在花、茎、叶中含量最高;鉴定出百里香酚、丹皮酚、欧芹酚、东莨菪内酯、异泽兰黄素、野鸢尾黄素、石蒜碱和豆甾醇8个有药用价值的化合物,其在花、茎、叶中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排名前4位的差异代谢物通路中,花、茎、叶共有的通路为精氨酸生物合成,丙氨酸、天冬氨酸和谷氨酸代谢,以及氨酰基-tRNA生物合成通路,其中涉及花的通路还包括氰基氨基酸代谢通路。结论:羊踯躅中存在丰富的天然药用活性产物,使其药用价值并不限于毒性成分;氨基酸的合成与代谢是不同部位代谢物差异的主要原因。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筛选解析羊踯躅中药用价值较高的关键代谢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踯躅 代谢组 差异代谢物 代谢通路
下载PDF
瑶药岩黄连种子保存技术研究
4
作者 李翠 雷明 +3 位作者 陈晓英 郭晓云 张占江 韦莹 《种子》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2-156,共5页
为了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岩黄连,实现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本研究以瑶药岩黄连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探讨含水量、温度、保存方式等对种子保存的影响。从温度、含水量、保存方式、冷冻保护液等处理开展对瑶药岩黄连种子保存影响研... 为了更好地保护珍稀濒危药用植物岩黄连,实现其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本研究以瑶药岩黄连成熟种子为试验材料,探讨含水量、温度、保存方式等对种子保存的影响。从温度、含水量、保存方式、冷冻保护液等处理开展对瑶药岩黄连种子保存影响研究,以单因素试验法、不同梯度法,通过数据显著性比较和结果分析,探寻岩黄连种子保存萌发活力测定的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当岩黄连种子含水量由26.8%降至3.6%时,其萌发率达到最高,为43.3%,最适萌发温度为25℃。超低温保存能促进岩黄连种子的萌发,保护液超低温保存法为其最佳保存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 萌发率 岩黄连 含水量
下载PDF
羊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主动免疫去势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赵旺生 潘美兰 +3 位作者 李海雁 陈晓英 曾宪垠 宋天增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5,共5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小细胞产生的十肽激素,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参与调控动物的生殖活动,也可直接作用于性腺或其他器官发挥重要功能。GnRH免疫去势作为当前一种动物友好的去势方法在生产中应用...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由下丘脑神经内分泌小细胞产生的十肽激素,主要通过下丘脑-垂体-性腺轴(HPG)参与调控动物的生殖活动,也可直接作用于性腺或其他器官发挥重要功能。GnRH免疫去势作为当前一种动物友好的去势方法在生产中应用和推广。本文综述了GnRH的分子结构和生物学功能、GnRH主动免疫的应用、GnRH免疫在改善公羊生产性能和繁殖性能上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研究GnRH主动免疫在公羊繁殖中的作用提供一定理论支撑,以提高羊养殖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NRH 主动免疫 公羊 繁殖
下载PDF
分析下肢动脉闭塞实施睡眠工具、综合护理的效果
6
作者 陈晓英 刘柳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87-190,共4页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闭塞症护理中,睡眠工具辅助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期为后续相关护理及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福建省诏安县总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 目的:分析下肢动脉闭塞症护理中,睡眠工具辅助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以期为后续相关护理及干预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福建省诏安县总医院收治的下肢动脉闭塞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睡眠工具辅助综合护理干预。采用简明疼痛量表(BP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疼痛感受,采用疲劳量表-14(FS-14)比较2组患者的躯体疲劳、脑力疲劳状况,采用贝克焦虑量表(BA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焦虑状况的改善效果,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疲劳FS-14评分、BPI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焦虑症BAI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睡眠工具辅助综合护理的实施预后价值显著,在疾病护理中有较好的优势,对患者睡眠质量的改善具有积极意义,可以帮助患者抑制焦虑症、疲劳、疼痛程度,满足患者合理护理需求,有助于疾病转归,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闭塞症 睡眠工具 综合护理 疼痛 焦虑症 睡眠质量 疲劳 满意度
下载PDF
弘扬红色文化 提升学生素养——小学语文革命文化单元的教学实践与思考
7
作者 陈晓英 《新教师》 2024年第3期75-76,共2页
教师要明确革命文化单元的教学目标,创新革命文化单元的教学方法,拓展革命文化学习新空间,方能打好学生的中国底色,接续、传承好红色基因。
关键词 革命文化 教学目标 多元教法 学习空间
下载PDF
犏牛BMP4基因的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在附睾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王鹏 陈晓英 +3 位作者 李春海 潘美兰 李柯锐 赵旺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86-290,共5页
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基因在哺乳动物生殖机能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对犏牛BMP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进行克隆,分析BMP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附睾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犏牛BMP4基因CD... 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基因在哺乳动物生殖机能方面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本研究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对犏牛BMP4基因的编码区序列进行克隆,分析BMP4基因的生物信息学特征及其在附睾组织中的表达特点。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犏牛BMP4基因CDS区片段长1 371 bp,编码456个氨基酸;BMP4蛋白存在一层跨膜结构,肽链中亲水性氨基酸的数量显著高于疏水性氨基酸,表明具有亲水性;组成犏牛BMP4蛋白的456个氨基酸中,100个氨基酸位于α螺旋区,占氨基酸总数的21.93%,82个氨基酸位于延伸链区,占总数的17.98%,14个氨基酸位于β转角区,占总数的3.07%,260个氨基酸以无规则状态存在,占总数的57.02%;犏牛BMP4氨基酸序列与牦牛、绵羊等物种存在较高的同源性,分别为99.2%和99.3%。qPCR分析结果显示:犏牛BMP4基因在附睾体部的表达显著高于头部和尾部。本研究为进一步探讨犏牛精子成熟机制及BMP4基因在犏牛附睾不同部位的作用机制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犏牛 附睾 BMP4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GSTM3基因在牦牛和犏牛睾丸及附睾组织中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潘美兰 陈晓英 +3 位作者 李柯锐 王鹏 李春海 赵旺生 《中国畜牧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5-129,共5页
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3(GSTM3)是一种必需的抗氧化酶,其在精子中的存在与精子的耐冷性、质量和生育能力有关。为研究GSTM3的表达与雄性牦牛繁殖功能的关系,本研究对牦牛附睾GSTM3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 谷胱甘肽S-转移酶Mu 3(GSTM3)是一种必需的抗氧化酶,其在精子中的存在与精子的耐冷性、质量和生育能力有关。为研究GSTM3的表达与雄性牦牛繁殖功能的关系,本研究对牦牛附睾GSTM3基因进行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GSTM3基因在牦牛和犏牛附睾以及睾丸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表明,牦牛GSTM3基因CDS区序列长度为678 bp,编码225个氨基酸;GSTM3基因编码蛋白为弱酸性且不具有跨膜结构,分子式为C1204H1857N319O340S19,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26.85 ku和7.29;牦牛GSTM3核苷酸序列与普通牛和瘤牛有较高的种间同源性,分别为99.26%和98.53%;GSTM3基因在牦牛和犏牛附睾以及睾丸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牦牛附睾和睾丸的GSTM3表达量显著高于犏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附睾 睾丸 牦牛 犏牛 GSTM3
下载PDF
吉拉牦牛重要经济性状分子选育潜力研究
10
作者 张强 鲜莉莉 +7 位作者 彭阳洋 平措占堆 陈晓英 洛桑顿珠 达瓦琼达 崔建钊 俄广鑫 巴桑旺堆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5期24-32,共9页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宝贵生物资源,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独特的生物学效应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在青藏高原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中的意义不可替代。吉拉牦牛作为西藏日喀则地区特有地方品种资源,对当地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 牦牛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宝贵生物资源,具有极强的生态适应性、独特的生物学效应和巨大的经济潜力,在青藏高原生态、社会、经济和文化中的意义不可替代。吉拉牦牛作为西藏日喀则地区特有地方品种资源,对当地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利用SNaPshot技术鉴定吉拉牦牛种群(111个体样本量)内14个已证实与牦牛生长、泌乳等经济性状显著相关SNP的基因型分布,进一步明确它们在吉拉牦牛群体分子选育潜力。结果显示:14个SNP标记在吉拉牦牛群体基因多样性丰富,且大部分标记座位上携带与经济性状相关的优势基因型,特别是ACSL1_A2079T、GHSR_T1387C、MyOD1_C1710T和TMEM18_C4447T等座位携带优势基因型比例较高。另外,全部位点在吉拉牦牛群体内未发现偏离哈代温伯格平衡,表明该群体作为地方资源品种,尚没有经过针对经济性状强力的人工选择。本研究通过对吉拉牦牛种群内经济性状候选标记的基因型频率分布鉴定,可为今后该牦牛品种分子育种提供数据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拉牦牛 单核苷酸多态性 经济性状 基因型频率
下载PDF
香附子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1
作者 黄丽容 郭晓云 +5 位作者 胡营 韦筱媚 雷明 陈晓英 李翠 缪剑华 《中国现代中药》 CAS 2023年第7期1428-1440,共13页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全长转录组的信息特征,为深入挖掘香附子功能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acBio Sequel高通量测序系统,对香附子根、茎、叶、花4个部位的混样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 目的:通过高通量测序技术获得香附子Cyperus rotundus L.全长转录组的信息特征,为深入挖掘香附子功能基因奠定基础。方法:通过PacBio Sequel高通量测序系统,对香附子根、茎、叶、花4个部位的混样进行全长转录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195722条环形一致性序列(CCS)获得188243个高质量转录本,并注释了148563个转录本,检测出4349个转录因子和95118个简单序列重复(simple sequence repeat,SSR)位点,还预测到64929个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和45337个mRNA,并通过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途径分析了13个参与萜烯合酶合成相关的基因,以及7个参与β-石竹烯合成相关的基因。结论:获得了较为可靠的香附子全长转录组数据,这将显著增强对香附子发育过程中植物化学生物合成调控基础的理解,可为深入研究香附子生物学特性、相关代谢途径、信号通路及分子机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附子 全长转录组 测序分析 功能注释
下载PDF
GnRH免疫去势调控绵羊下丘脑-垂体-肌肉生长轴机制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宋天增 赵旺生 +4 位作者 陈晓英 张明 曾宪垠 刘桂琼 姜勋平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3期57-60,84,共5页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分泌的十肽神经激素,在哺乳动物生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GnRH免疫去势是利用外源性GnRH刺激动物机体产生大量的GnRH特异性抗体,引起生殖内分泌系统平衡失调,改变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间的正常反...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是下丘脑分泌的十肽神经激素,在哺乳动物生殖活动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GnRH免疫去势是利用外源性GnRH刺激动物机体产生大量的GnRH特异性抗体,引起生殖内分泌系统平衡失调,改变下丘脑-垂体-性腺轴间的正常反馈调节关系,减少生殖激素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达到免疫去势的目的。文章综述了GnRH免疫对动物生殖轴的影响,动物下丘脑-垂体-肌肉/骨骼生长轴的调控过程,对动物生长的影响和T(睾酮)对动物生殖、生长的影响,以期为进一步研究GnRH免疫去势调控绵羊下丘脑-垂体-肌肉生长轴的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 下丘脑-垂体-肌肉生长轴 免疫去势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下载PDF
华蟾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
13
作者 杨易 陈晓英 +2 位作者 喻国峰 顾文 刘学政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4年第6期47-50,共4页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收治的116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一组(n=48)和联合组(n=68)。患者采用... 目的观察华蟾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恶性胶质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2年4月上海市东方医院吉安医院收治的116例脑恶性胶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单一组(n=48)和联合组(n=68)。患者采用常规的基础性化疗方案,化疗结束后,单一组采取替莫唑胺胶囊治疗4周,联合组在单一组基础上加用华蟾素注射液治疗4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4周后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生活质量评定量表评分及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疾病控制率为57.35%,较单一组的37.50%高(χ^(2)=4.437,P=0.035)。治疗4周后,2组CD3^(+)、CD4^(+)、CD4^(+)/CD8^(+)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CD3^(+)、CD4^(+)高于单一组(P<0.01);2组血清IL-6、IL-1β、TNF-α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单一组(P<0.01);2组身体功能,情感功能及其他领域评分高于治疗前,且联合组高于单一组(P<0.05或P<0.01)。联合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9.41%,与单一组的31.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42,P=0.832)。结论华蟾素联合替莫唑胺治疗脑恶性胶质瘤患者具有较好疗效,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机体炎性反应,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恶性胶质瘤 华蟾素 替莫唑胺 常规化疗 治疗结果 安全性
原文传递
火龙罐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在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14
作者 韩文聪 陈晓英 +1 位作者 郑小芬 邹爱萍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6期143-146,共4页
目的:探讨火龙罐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梅州市中医医院住院的1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以及患者意愿,且按是否接受火龙罐治疗分为治疗... 目的:探讨火龙罐疗法联合常规治疗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10月在梅州市中医医院住院的10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实际情况以及患者意愿,且按是否接受火龙罐治疗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火龙罐疗法联合常规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血气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治疗前及随访3个月、6个月生活质量(ADL)与6分钟步行试验(6MWT)变化,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症状积分、PaCO_(2)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两组PaO_(2)较治疗前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个月、6个月,两组ADL评分、6MWT距离较治疗前提高,随访6个月两组各指标较随访3个月提高,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火龙罐疗法联合常规治疗AECOPD效果满意,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血气指标,提高生活质量及步行能力,同时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 火龙罐疗法 康复 血气指标
下载PDF
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
15
作者 张强 任稳稳 +5 位作者 次旦央吉 达瓦央拉 巴桑旺堆 陈晓英 平措占堆 姜辉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23年第1期25-28,共4页
为了解查吾拉牦牛(Bos grunniens)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对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组装及注释。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完整的线粒体DNA为环状分子,全长16 323 bp,其核苷酸组成分别为:A占33.71%,T占27.30%,C占25.78%,G... 为了解查吾拉牦牛(Bos grunniens)线粒体全基因组结构,对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基因组进行了PCR扩增并测序、组装及注释。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完整的线粒体DNA为环状分子,全长16 323 bp,其核苷酸组成分别为:A占33.71%,T占27.30%,C占25.78%,G占13.21%,A+T含量为61.01%。总体组成包括22个tRNA基因,2个rRNA基因,13个蛋白编码基因(ND1~ND6、ND4L、COX1~COX3、ATP6、ATP8和CYTB),以及1个非编码控制区(D-loop)。ND6和8个tRNA基因(tRNA-Ser、tRNA-Pro、t RNA-Glu、t RNA-Tyr、tRNA-Cys、tRNA-Asn、tRNA-Ala和tRNAGln)均编码在轻链上,其余基因编码在重链上。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查吾拉牦牛与娘亚牦牛亲缘关系较近。综上所述,查吾拉牦牛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可用于进一步研究其起源进化和育种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查吾拉牦牛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PDF
CYP2C9及VKORC1基因多态性对华法林稳态剂量和模型预测剂量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陈晓英 彭齐 +1 位作者 胡大清 何蕾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2-95,共4页
目的研究湖北地区汉族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细胞色素P450酶2C9基因(CYP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型与华法林稳态剂量及计算机模型预测剂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临床使用华法林的患者,... 目的研究湖北地区汉族人性别、年龄、身高、体重、细胞色素P450酶2C9基因(CYP2C9)和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亚单位1(VKORC1)基因型与华法林稳态剂量及计算机模型预测剂量的相关性。方法收集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临床使用华法林的患者,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CYP2C9和VKORC1基因型,同时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身高、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华法林稳态剂量和计算机模型预测剂量等临床资料,并对这些临床资料进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结果 435例患者的CYP2C9基因型检测显示402例为*1/*1型(92.41%)、30例为*1/*3型(6.90%)、3例*3/*3型(0.69%)。前两型患者华法林剂量分别为(2.91±1.12)mg/d、(1.91±0.85)mg/d,*1/*3型较*1/*1型华法林需求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YP2C9基因型*3/*3型样本量太少,未参与组间比较);VKORC1基因型检测显示354例为AA型(81.4%)、77例为杂合子GA型(17.7%)、4例为纯合子GG型(0.9%)。患者华法林剂量分别为(2.58±0.94)mg/d、(3.82±1.52)mg/d、(5.62±1.77)mg/d,AA型较GA型华法林需求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KORC1基因型GG型样本量太少,未参与组间比较)。同时对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两种基因型、稳态剂量以及计算机模型预测剂量均分别行相关分析及多元回归分析,提示华法林剂量与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及不同的基因型均有关,且相关分析提示计算机模型预测剂量与稳态剂量的相关系数为0.611,且有统计学意义;行稳态剂量的多元回归分析显示CYP2C9、VKORC1基因型、年龄、体重与稳态剂量相关,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湖北地区汉族人群中,存在CYP2C9和VKORC1基因多态性,且不同基因型患者间华法林用量存在差异,同时华法林剂量与年龄、体重及不同的基因型有关,计算机模型预测剂量与稳态剂量存在相关性且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法林 剂量 基因多态性 CYP2C9 VKORC1
下载PDF
3种紫堇属植物叶片光合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晓英 李翠 +2 位作者 郭晓云 秦双双 张占江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7,共7页
以紫堇属(Corydalis DC.)的岩黄连(C.saxicola Bunting)、小花黄堇[C.racemosa(Thunb.) Pers.]和北越紫堇(C.balansae Prain)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征参数光响应曲线及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进行了比较,并... 以紫堇属(Corydalis DC.)的岩黄连(C.saxicola Bunting)、小花黄堇[C.racemosa(Thunb.) Pers.]和北越紫堇(C.balansae Prain)为研究对象,对其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光合特征参数光响应曲线及净光合速率光响应曲线特征参数进行了比较,并对其光合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小花黄堇和北越紫堇叶片的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均低于岩黄连。随着光合有效辐射(PAR)增大,3种植物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瞬时羧化效率(Pn/Ci)、气孔限制值(Ls)和水分利用效率(WUE)均先持续升高后趋于平稳,胞间CO2浓度(Ci)先持续下降后趋于平稳,光合型判别标准值(Gx)均大于10;岩黄连叶片的气孔导度(Gs)和蒸腾速率(Tr)缓慢升高,而小花黄堇和北越紫堇叶片的Gs和Tr值却先缓慢升高后大幅升高。在400μmol·m^-2·s^-1≤PAR≤1 500μmol·m^-2·s^-1光照条件下,随着PAR值增大,小花黄堇和北越紫堇叶片的Pn、Pn/Ci、Gs和Tr值与岩黄连的差距越来越大,其叶片的Ls和WUE值与岩黄连的差距越来越小,而其叶片的Ci值与岩黄连的差距一直较小。小花黄堇和北越紫堇的表观量子效率、最大净光合速率、光饱和点和暗呼吸速率均高于岩黄连,而光补偿点却低于岩黄连。研究结果显示:这3种植物的光合特性相似,均属于阴生植物,因此,可在栽培过程中采取相应措施调控光照强度;这3种植物的光合型均为C3型,因此,可在栽培过程中增施CO2肥,以提高叶片光合效率,促进光合产物积累。与岩黄连相比,小花黄堇和北越紫堇对弱光和强光的利用能力及光合碳同化能力均更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堇属 光合色素 光合特征参数 光响应曲线 光合型
下载PDF
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1
18
作者 陈晓英 但小红 +4 位作者 李明波 杨强 陈弘严 王科闯 景洪帅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4年第36期75-78,共4页
目的 观察针刺"下颈夹脊穴"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2月就诊于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和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1例,按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针刺"下颈夹脊穴"法... 目的 观察针刺"下颈夹脊穴"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2年10月~2013年2月就诊于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医院和宜宾市第一人民医院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1例,按单双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以针刺"下颈夹脊穴"法治疗为主,对照组依据《针灸治疗学》第2版中颈椎病的取穴方法选穴行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及体征评分。结果 两组Mc Gill疼痛询问表(MPQ)评分及目测类比定级(VAS)+现有疼痛强度(PPI)评分治疗前后比较[MPQ:治疗组:(11.8±3.0)分比(0.8±0.1)分,对照组:(12.2±4.1)分比(4.3±2.5)分;VAS+PPI:治疗组:(10.6±2.5)分比(1.9±0.3)分,对照组:(10.4±1.7)分比(4.3±1.4)分],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愈显率为90.48%,显著高于对照组(6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下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下颈夹脊穴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不同栖息地对吉拉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
19
作者 张强 鲜莉莉 +8 位作者 次旦央吉 平措占堆 陈晓英 达瓦琼达 白果 洛桑顿珠 罗布次仁 崔建钊 巴桑旺堆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4期167-172,176,共7页
本研究旨在鉴定吉拉牦牛血清学特征,分析不同种群栖息地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39项血清生化指标中,总胆汁酸含量和尿素氮/肌酐2项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其余37项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有17项指标隆噶尔乡牦牛显著高于吉拉乡牦牛(P<... 本研究旨在鉴定吉拉牦牛血清学特征,分析不同种群栖息地对牦牛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在39项血清生化指标中,总胆汁酸含量和尿素氮/肌酐2项指标不符合正态分布,其余37项指标均符合正态分布;有17项指标隆噶尔乡牦牛显著高于吉拉乡牦牛(P<0.05),有2项指标显著低于吉拉乡牦牛(P<0.05),表明不同栖息地的生境条件可能对牦牛的血清学指标造成影响。本研究可为该牦牛种质资源保护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拉牦牛 血清生化指标 栖息地 影响
下载PDF
近40a来三门湾海岸线时空变化遥感监测与分析 被引量:21
20
作者 陈晓英 张杰 +1 位作者 马毅 崔廷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43-49,共7页
了解岸线的变化对海岸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以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1973~2013年的4期三门湾大陆岸线,获取岸线长度以及陆域变化面积等信息,并以县级市(象山县、宁海县、三门县)为... 了解岸线的变化对海岸开发利用有重要意义。本文以Landsat MSS、TM、ETM+、OLI影像为主要数据源,采用人机交互的方式提取1973~2013年的4期三门湾大陆岸线,获取岸线长度以及陆域变化面积等信息,并以县级市(象山县、宁海县、三门县)为单位分段分析岸线时空变化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研究区新增土地利用类型的解译结果,对三门湾地区海岸开发方式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1973~2013年三门湾岸线总体向海推进,总长度减少40.18 km,沿岸陆域面积增加155.89 km2,其中2000~2013年岸线向海扩张最为显著,近40 a来,在沿海三县中,宁海县岸段岸线变迁最为剧烈;海岸人为开发是岸线变化的主导因素,且开发方式时间异质性显著:早期以围垦造田、堵港蓄淡为主,20世纪80年代后期至20世纪末,偏重围垦养殖,进入21世纪,开发规模大幅增长,围垦造田和养殖依然是海岸开发的主要方式,同时城镇、工业建设等围填海规模迅增,港口码头建设也加快了步伐,海岸开发方式呈现多样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门湾 遥感 海岸线变迁 土地利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