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滇西阿面根铅锌矿床成因研究——硫、铅同位素和闪锌矿微量元素证据
1
作者 张传昱 沙建泽 +6 位作者 苏肖宇 李婉婷 罗建宏 朱悦彰 吴清华 陈曹军 明添学 《地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7-151,共15页
保山地块南部的芦子园地区是我国西南重要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之一,阿面根铅锌矿床是该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铅锌矿床,但目前研究程度低,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不明。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显微观察基础上,通过阿面根矿床的金属硫... 保山地块南部的芦子园地区是我国西南重要的铁铜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之一,阿面根铅锌矿床是该区近年来新发现的铅锌矿床,但目前研究程度低,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不明。本文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显微观察基础上,通过阿面根矿床的金属硫化物硫同位素、铅同位素探讨矿质来源,利用闪锌矿微量元素特征判定矿床成因。结果显示,阿面根矿床硫化物的δ~(34)SV-CDT值(9.44‰~12.16‰)介于壳源花岗岩硫与围岩地层同期海水硫之间,显示出二者混合特征;铅主要来自上地壳;闪锌矿以富集Fe、Mn、Co、Cu、Cd而贫Ga、Ge、As、Sn、Cr、Ni为特征,其中Fe、Cd、Mn、Co、Ag、Sb、Ga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产出,Cu则以类质同象和矿物包裹体的形式同时进入闪锌矿晶格中,可能存在Zn^(2+)↔Fe^(2+)、Zn^(2+)↔Cd^(2+)、2Zn^(2+)↔Ag^(+)+Sb^(3+)等方式的替代关系;闪锌矿微量元素组成特征与VMS型、MVT型、矽卡岩型和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中的闪锌矿明显不同,其Cd/Fe(0.02~0.04,均值0.03)、Co/Ni(15~1 019,均值1 275)和Ga/In(0.11~1.10,均值0.31)比值特征和较低的Ge元素含量均表明闪锌矿形成与岩浆热液关系密切。综上证据,本文认为阿面根矿床的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深部隐伏中酸性侵入岩,有少量地层围岩物质加入。结合矿床地质特征,认为阿面根矿床属于岩浆热液充填交代型铅锌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ICP-MS 微量元素 闪锌矿 硫、铅同位素 阿面根 保山地块 滇西
下载PDF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塔阿西—塔吐鲁沟铁矿带控矿因素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曹军 曹新志 +3 位作者 张旺生 燕长海 俊魁 饶东平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9,共9页
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主要矿床地质入手,分析了铁矿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区内铁矿床受地层、褶皱构造和同生断裂构造、岩相古地理等因素制约。地层和岩相古地理因素控制了整个矿带的展布和矿床的分布,褶皱构造和同生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 从区域成矿地质背景和主要矿床地质入手,分析了铁矿的主要控矿因素,认为区内铁矿床受地层、褶皱构造和同生断裂构造、岩相古地理等因素制约。地层和岩相古地理因素控制了整个矿带的展布和矿床的分布,褶皱构造和同生断裂构造控制了矿体的形态和规模。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测年及矿石和围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显示,老并矿区布伦阔勒群内长英质片岩形成年龄晚于(532±3.9)Ma;区内铁矿床的矿石和赋矿围岩具有相似的稀土元素特征和变化曲线,总体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呈右倾斜型特征,表明二者的物质来源具有同源性。指出了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第二岩性段地层、火山沉积盆地边缘以及背斜转折端和向斜核部是区内铁矿今后找矿的重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矿床 控矿因素 找矿方向 塔什库尔干
下载PDF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帕米尔式”铁矿床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8
3
作者 燕长海 陈曹军 +4 位作者 曹新志 张旺生 俊魁 李山坡 刘品德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49-557,共9页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如老并铁矿床、乔普卡里莫铁矿床、叶里克铁矿床、吉尔铁克沟铁矿床等。由于这些矿床具有较为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特点而有别于世界上已知的铁矿床,因而将其命名为"...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近年来发现了一系列规模较大的铁矿床,如老并铁矿床、乔普卡里莫铁矿床、叶里克铁矿床、吉尔铁克沟铁矿床等。由于这些矿床具有较为独特的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时代特点而有别于世界上已知的铁矿床,因而将其命名为"帕米尔式"铁矿床。以老并铁矿床为例对"帕米尔式"铁矿床的地质特征、成矿年代、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初步研究。研究表明,"帕米尔式"铁矿床主要赋存于布伦阔勒岩群黑云石英片岩岩性段内,该岩性段磁铁矿化现象较为普遍,普遍发育磁铁矿、黄铁矿、石膏、硬石膏的矿物同生组合,为一种特殊的膏铁建造;LA-ICP-MS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年表明,含铁建造布伦阔勒岩群的形成时代为早古生代;矿床成因类型为海相火山沉积型磁铁矿矿床,后期受到一定的区域变质作用的叠加改造。该类型矿床的发现,对于丰富世界铁矿床的类型和同类型铁矿床的找矿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米尔式”铁矿床 地质特征 成矿时代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
下载PDF
塔什库尔干地区老并铁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饶东平 曹新志 +2 位作者 张旺生 俊魁 陈曹军 《新疆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90-195,共6页
老并铁矿床位于新疆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西段.塔什库尔干陆块内的塔阿阿-塔吐鲁沟铁制钒成矿带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中的黑支石英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内,并与顶底板围岩呈渐变过渡、互层产出... 老并铁矿床位于新疆西昆仑-喀喇昆仑造山带西段.塔什库尔干陆块内的塔阿阿-塔吐鲁沟铁制钒成矿带中。矿体主要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赋存于古元古界布伦阔勒群中的黑支石英片岩和斜长角闪片岩内,并与顶底板围岩呈渐变过渡、互层产出、同步褶曲。老并铁矿稀土元素含量总体较低,具早前寒武纪海洋化学沉积特征,在PAAS标准化的稀土元素分布曲线显示LREE亏损、HREE富集.强Eu,和La的正异常及不明显的Cr异常,表明老并铁矿床的形成与海底火山活动关系密切.其矿床特征与Algoma型铁矿相似;磁铁矿轼同位素δ^18O值为3.3‰~4.6‰,显示研究区磁铁矿为原生沉积成因。结合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床地质特征认为,老并铁矿床属海底火山沉积变质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并 地质特征 地球化学特征 矿床成因 铁矿床
下载PDF
云南省铍矿床成矿规律初探 被引量:6
5
作者 张传昱 曹晓民 +5 位作者 李文昌 唐忠 余海军 陈曹军 程涌 李蓉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52-464,共13页
云南省铍矿床主要类型为伟晶岩型、岩浆热液脉型、蚀变花岗岩型和云英岩型等4类,其中,以前3类最为重要,占云南省铍资源总量的95%以上。铍矿床在成因上与壳源高分异花岗岩关系紧密,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滇东南个旧、都龙地区和滇西高黎贡山... 云南省铍矿床主要类型为伟晶岩型、岩浆热液脉型、蚀变花岗岩型和云英岩型等4类,其中,以前3类最为重要,占云南省铍资源总量的95%以上。铍矿床在成因上与壳源高分异花岗岩关系紧密,空间上主要分布在滇东南个旧、都龙地区和滇西高黎贡山、香格里拉地区。矿床的形成时代在滇东南地区为晚白垩世,在滇西地区为渐新世。滇东南铍成矿作用是对燕山晚期华南西部岩石圈伸展的响应,而滇西铍成矿的动力学背景则是印度大陆与欧亚大陆碰撞造山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贡山-腾冲-盈江、龙陵和马关-麻栗坡3个找矿远景区,在这3个远景区应以寻找伟晶岩型铍矿为主要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铍矿 关键矿产 成矿规律 云南省
下载PDF
矿床剥蚀程度研究现状综述 被引量:7
6
作者 庄玉军 曹新志 +1 位作者 黄良伟 陈曹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71-177,共7页
矿床剥蚀程度作为判断矿床保存现状、评价找矿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已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热点,但也是矿床学研究的难点之一。影响矿床剥蚀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构造活动、矿床类型、古气候以及成矿后矿床所遭受的剥蚀改造时间等。矿... 矿床剥蚀程度作为判断矿床保存现状、评价找矿前景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已成为众多学者所关注的热点,但也是矿床学研究的难点之一。影响矿床剥蚀程度的主要因素包括构造活动、矿床类型、古气候以及成矿后矿床所遭受的剥蚀改造时间等。矿床剥蚀程度的研究经历了定性→半定量→定量的发展历程。虽然目前能够用来判断矿床剥蚀程度的方法较多,如矿化垂向分带法、矿物标型法、矿物压力计法、原生晕综合轴向分带法以及地质热年代学方法等,但大多数方法仅能得出一个定性-半定量的对比结果,这使得现阶段矿床剥蚀程度的研究难以满足人们对其精确判断的要求。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矿床剥蚀程度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影响矿床剥蚀程度的因素,并着重对判断矿床剥蚀程度的有关具体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床剥蚀程度 判断方法 研究现状
下载PDF
云南盈江地区风化壳型稀土矿特征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22
7
作者 燕利军 永清 +6 位作者 邓志祥 陈曹军 严志安 王胜江 梅永辉 杨淑胜 佘中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8-301,共14页
云南盈江地区广泛分布三叠纪至古近纪等各个时代的酸性侵入岩,岩体中稀土元素丰度较高(ΣREE=117.92×10^-6~645.24×10^-6),风化壳发育广泛,具有较好的找寻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前景。利用原岩岩石地球化学、矿体稀土总量、稀土... 云南盈江地区广泛分布三叠纪至古近纪等各个时代的酸性侵入岩,岩体中稀土元素丰度较高(ΣREE=117.92×10^-6~645.24×10^-6),风化壳发育广泛,具有较好的找寻离子吸附型稀土矿的前景。利用原岩岩石地球化学、矿体稀土总量、稀土元素浸出率等手段,得知该地区稀土矿含矿原岩为中粗粒二长花岗岩,并多位于其全风化层下部和半风化层上部,负铕异常明显(δEu=0.24~0.42),轻稀土较重,稀土分馏明显(LREE/HREE=7.67~17.70,La N/Yb N=9.66~40.19),或起源于深源,经部分熔融、分离结晶成;离子型稀土元素占比差异巨大,从半风化层底部的4.69%变化至上部全风化层的73.33%,浸出可利用稀土元素以镧钕为主。本文认为盈江地区南部多为低钇富镧钕轻稀土型稀土矿,北部为中钇轻稀土型稀土矿,并呈现出南部稀土总量高于北部、向北有重稀土元素富集的趋势。未来在盈江北东部拉排一带具有较大的找寻重稀土矿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矿 风化壳型 离子型稀土元素浸出率 成矿特征 找矿方向 盈江地区 云南
下载PDF
滇西盈江地区新泡山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成矿条件及找矿前景
8
作者 陈曹军 邓志祥 +3 位作者 吴清华 燕利军 佘中明 严志安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51-761,共11页
滇西盈江地区是近年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找矿突破较大的地区,典型代表为腾冲岩浆弧内新发现的新泡山稀土矿床,为一中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滇西高海拔地区新发现的典型矿床。新泡山稀土矿床的发现对今后高海拔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 滇西盈江地区是近年来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找矿突破较大的地区,典型代表为腾冲岩浆弧内新发现的新泡山稀土矿床,为一中型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是滇西高海拔地区新发现的典型矿床。新泡山稀土矿床的发现对今后高海拔地区的找矿工作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通过对新泡山稀土矿床的地质特征、风化壳结构特征、矿体垂向变化特征进行研究,认为新泡山稀土矿床类型为富钕轻稀土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并伴生有重稀土钇。滇西盈江地区与花岗岩有关的离子吸附型稀土矿主要受控于母岩稀土元素丰度、气候以及地形地貌。“沟-谷-盆”地貌两侧及周缘低缓山丘和平缓山坡、山脊是有利的成矿部位。结合区域找矿成果,认为研究区稀土矿找矿潜力较大,可达超大型远景规模,在后续的找矿工作中应加强对重稀土元素钇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吸附型 稀土矿 成矿条件 找矿前景 新泡山 滇西
下载PDF
黔东南地区金矿床成矿模式及找矿远景 被引量:10
9
作者 张传昱 邢程 陈曹军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90-698,共9页
提出大型扇形复式背斜——"黔东南复背斜"为黔东南地区金矿床的Ⅰ级控矿构造,其次级褶皱和断裂为Ⅱ级控矿构造,在复式背斜轴部张性环境易于形成石英脉型矿体,翼部压剪性环境易于形成蚀变岩型矿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黔东南地... 提出大型扇形复式背斜——"黔东南复背斜"为黔东南地区金矿床的Ⅰ级控矿构造,其次级褶皱和断裂为Ⅱ级控矿构造,在复式背斜轴部张性环境易于形成石英脉型矿体,翼部压剪性环境易于形成蚀变岩型矿体,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黔东南地区金矿床的成矿模式。区内金矿床成矿物质及流体主要来自于地层围岩,但其中锦屏地区的平秋、八克、同古等金矿床成矿物质及流体具有深源特征,反映了锦屏地区平秋-八克-同古一带有岩浆活动参与到成矿系统中,深部可能存在与岩浆热液有关的大型金矿床,极具找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模式 找矿远景 金矿 黔东南
下载PDF
滇西梁河县新发现那俄铍矿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铍成矿事件 被引量:6
10
作者 燕利军 王胜江 +5 位作者 陈曹军 严志安 佘中明 邓志祥 吴清华 殷伟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39-750,共12页
滇西梁河县新发现的那俄铍矿是一含绿柱石岩浆热液伟晶岩脉型铍矿床,矿体产状多数为北东-南西向延伸,延伸走向长50~1220 m,厚度0.36~3.70 m,品位0.045%~1.79%,并伴生有铌钽铷等多种稀有金属。该矿床围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闪长... 滇西梁河县新发现的那俄铍矿是一含绿柱石岩浆热液伟晶岩脉型铍矿床,矿体产状多数为北东-南西向延伸,延伸走向长50~1220 m,厚度0.36~3.70 m,品位0.045%~1.79%,并伴生有铌钽铷等多种稀有金属。该矿床围岩主要为二长花岗岩、石英二长闪长岩等。二长花岗岩类SiO 2=65.02%~73.65%,Al 2 O 3=13.27%~16.80%,K 2 O/Na 2 O=1.18~2.07,A/NCK=1.05~1.15,表现出高硅、富碱、低镁铁的特点;石英二长闪长岩(花岗闪长岩)类SiO 2=51.03%~65.88%,Al 2 O 3=15.97%~18.56%,K 2 O/Na 2 O=0.57~0.86,A/NCK=0.83~1.10;花岗伟晶岩SiO 2=75.16%,Al 2 O 3=13.52%,K 2 O/Na 2 O=1.39,A/NCK=1.08,δEu=0.13~0.36,分异指数>85,与围岩差异较大,认为那俄铍矿为岩浆热液演化晚期分异结晶形成。研究区所在的勐养岩体锆石U-Pb年龄127.9±1.0~115.2±1.1 Ma,均为早白垩世。通过对研究区的区域大地构造演化、岩石地球化学和U-Pb年代学特征研究认为,那俄地区在早白垩世经历了早期陆内应力调整期、中期构造活跃期、晚期岩浆热液成矿期三个差异明显的构造-岩浆阶段,而那俄铍矿的形成则是晚期岩浆热液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晶岩型铍矿 岩石地球化学 U-PB年代学 早白垩世岩浆岩 那俄铍矿 梁河县 滇西
下载PDF
云南盈江县石岭卡稀土矿成矿条件及找矿方向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胜江 燕利军 +1 位作者 陈曹军 严志安 《云南地质》 2021年第1期53-58,共6页
云南盈江县石岭卡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呈面状分布于古近纪始新世(E_(2))二长花岗岩体的风化壳中,属于轻稀土富集型矿床。石岭卡地区稀土总量较高的二长花岗岩体的广泛分布,加之处于亚热带低纬度季风气候区,为稀土矿的形成具备了良... 云南盈江县石岭卡风化壳离子吸附型稀土矿床呈面状分布于古近纪始新世(E_(2))二长花岗岩体的风化壳中,属于轻稀土富集型矿床。石岭卡地区稀土总量较高的二长花岗岩体的广泛分布,加之处于亚热带低纬度季风气候区,为稀土矿的形成具备了良好条件。该区马脖子山、松山下寨一带已经具备了具有较好的找稀土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风化壳 稀土矿床 云南盈江石岭卡
下载PDF
硫酸铵浸出-草酸沉淀稀土方法在找矿中的应用-以云南盈江县新泡山矿区为例
12
作者 严志安 燕利军 +2 位作者 陈曹军 王胜江 吴清华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796-807,共12页
本文以云南省盈江县新泡山及外围稀土矿找矿工作为例,通过大量硫酸铵浸出-草酸沉淀稀土实验与化验室分析结果对比研究后发现,实验结果与化验分析结果具有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实验首先选取标样共91件验证实验现象和化学分析结果的对应性... 本文以云南省盈江县新泡山及外围稀土矿找矿工作为例,通过大量硫酸铵浸出-草酸沉淀稀土实验与化验室分析结果对比研究后发现,实验结果与化验分析结果具有十分明显的正相关性。实验首先选取标样共91件验证实验现象和化学分析结果的对应性,并把实验现象分为未见悬浊液、略见悬浊液、悬浊液明显、絮状物明显、絮状物伴少量沉淀、絮状物伴大量沉淀等6种,其对应的化学分析结果多数分别位于<0.04%、0.04%~0.06%、0.06%~0.08%、0.08%~0.1%、0.1%~0.15%、>0.15%的区间范围内(准确率90.11%);然后选取新泡山矿区的钻孔样81件进行应用验证,其中75件与实验结果符合,准确率92.59%;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盈江地区的稀土找矿工作中并取得了很好的找矿效果。研究认为,在硫酸铵浸出-草酸沉淀稀土实验中出现悬浊液就能找到稀土矿化体或低品位矿体,出现絮状物和沉淀物即可以找到工业矿。这种方法在野外稀土找矿应用中“面上可圈定矿化范围、垂向可控制钻孔深度”,其结果可为下一步勘查找矿提供较为可靠的依据,很大程度地缩减了工作周期及勘查成本,值得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铵浸出-草酸沉淀稀土 找矿应用 新泡山矿区 盈江地区 云南
下载PDF
宁芜、庐枞盆地玢岩铁矿成矿深度及成矿后抬升、剥蚀情况:来自磷灰石裂变径迹的证据 被引量:8
13
作者 刘文浩 张均 +5 位作者 李婉婷 孙腾 江满容 王健 吴建阳 陈曹军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66-980,共15页
矿床形成深度及成矿后的变化与保存是目前深部找矿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选取4个成矿年龄均为130Ma左右的典型玢岩铁矿,分别为宁芜盆地中矿体已经出露地表并经受过剥蚀的东山铁矿和矿体埋藏距地表40m以下的梅山铁矿,庐枞盆地中矿体埋藏距... 矿床形成深度及成矿后的变化与保存是目前深部找矿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选取4个成矿年龄均为130Ma左右的典型玢岩铁矿,分别为宁芜盆地中矿体已经出露地表并经受过剥蚀的东山铁矿和矿体埋藏距地表40m以下的梅山铁矿,庐枞盆地中矿体埋藏距地表400m以下的罗河铁矿和矿体埋藏距地表600m以下的泥河铁矿,采用双重定年技术对这4个矿床主成矿阶段矿石矿物组合中的磷灰石进行了裂变径迹研究.结果显示:(1)东山铁矿AFT合并年龄为106.3±5.4Ma,梅山铁矿为94.2±4.0Ma,罗河铁矿为81.3±4.0Ma,泥河铁矿为79.1±3.3Ma,且AFT年龄和围限径迹长度随样品埋藏深度减小而增大,分别更接近成矿年龄和原始径迹长度,显示4个矿床成矿后差异抬升剥蚀作用导致磷灰石样品通过部分退火带时的冷却速率存在差别;(2)热史模拟反映这4个矿床成矿后均经历了早期短暂快速冷却和后期长期缓慢冷却2个阶段,两阶段之间的拐点温度接近,对应深度为1.7~1.8km,结合其他证据证明宁芜、庐枞盆地玢岩铁矿成矿深度均为2km左右.说明这4个矿床现今埋藏深度的差异主要是由于成矿后的抬升、剥蚀作用导致.(3)自110Ma以来宁芜盆地的整体抬升剥蚀幅度大于庐枞盆地,导致宁芜盆地大部分玢岩铁矿矿体接近或暴露地表.2个盆地早期抬升剥蚀作用与区域性黄桥事件同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矿深度 成矿后抬升、剥蚀 磷灰石裂变径迹 玢岩铁矿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