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P-25调控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分泌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系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影响
1
作者 郑小妹 林叶飞 +2 位作者 张韶琼 杨洁 陈曼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3-329,共7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佛波酯(PMA)将人单核细胞THP-1诱导为巨噬细胞,并提取其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目的:探讨芍药苷-6'-O-苯磺酸酯(CP-25)通过调控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对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自噬性细胞死亡的影响。方法:使用佛波酯(PMA)将人单核细胞THP-1诱导为巨噬细胞,并提取其外泌体,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外泌体形态,Western blot鉴定外泌体标志蛋白表达;使用不同浓度CP-25(0.1、0.5、1.0μmol/L)干预巨噬细胞外泌体,并与Ishikawa细胞共培养24 h,CCK-8法检测各处理组Ishikawa细胞活性,Transwell小室检测各处理组Ishikawa细胞的迁移与侵袭;以自噬抑制剂3-MA干预细胞,实验分为对照组、3-MA组、Exo-CP-25组、3-MA+Exo-CP-25组,进行对应处理后,Hoechst 33342染色观察各处理组Ishikawa细胞凋亡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各处理组Ishikawa细胞凋亡率,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各处理组Ishikawa细胞自噬体,免疫荧光染色检测各处理组Ishikawa细胞自噬相关标志物LC3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处理组Ishikawa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经鉴定成功分离了诱导后巨噬细胞的外泌体;巨噬细胞来源外泌体与Ishikawa细胞共培养后,细胞活性升高(P<0.05),细胞迁移数与侵袭数均增加(P<0.01);CP-25干预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Ishikawa细胞共培养后,细胞活性下降(P<0.05),细胞迁移数与侵袭数均减少(P<0.01);经CP-25干预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Ishikawa细胞共培养后,细胞内出现浓缩、碎裂凋亡体,细胞凋亡率增加(P<0.01),LC3绿色荧光表达强度增加(P<0.01),细胞内可见多个由单层膜或双层膜组成的自噬体,同时,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增加,P62蛋白表达减少,LC3-Ⅱ/LC3-Ⅰ显著上调(P<0.01);而3-MA处理Ishikawa细胞后再用CP-25干预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与Ishikawa细胞共培养后,细胞核浓缩与碎裂的现象减少,细胞凋亡率下降(P<0.01),LC3绿色荧光表达强度减弱(P<0.01),细胞内自噬体减少,LC3-Ⅱ、Beclin-1蛋白表达减少,P62蛋白表达增加,LC3-Ⅱ/LC3-Ⅰ显著下调(P<0.01)。结论:CP-25能够调控巨噬细胞来源的外泌体从而影响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的自噬性死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外泌体 子宫内膜癌 CP-25 细胞自噬性死亡
下载PDF
基于EphA1/EphrinA1反馈环的表达探讨BrMC调控子宫腺肌病的机制
2
作者 郑小妹 林叶飞 +2 位作者 张韶琼 杨洁 陈曼玲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8期1011-1018,共8页
目的:探究肝配蛋白A受体1(EphA1)及其配体(EphrinA1)在子宫腺肌病(AM)患者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8-溴-7-甲氧基白杨素(BrMC)处理对子宫腺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对AM患者子宫肌层异位内膜组织、非异位内膜组织及子宫肌瘤... 目的:探究肝配蛋白A受体1(EphA1)及其配体(EphrinA1)在子宫腺肌病(AM)患者相关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并观察8-溴-7-甲氧基白杨素(BrMC)处理对子宫腺肌细胞的影响。方法:采用HE染色对AM患者子宫肌层异位内膜组织、非异位内膜组织及子宫肌瘤患者正常内膜组织的形态学变化进行观察;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3种组织中EphA1与EphrinA1表达情况;分离并培养子宫腺肌细胞,分别使用浓度为2.5、5、10μmol/L BrMC的培养基处理细胞,采用MTT法检测不同处理时间后细胞存活率,处理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采用TUNEL染色与Annexin V-FITC/PI法检测细胞凋亡;采用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采用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细胞中EphA1、EphrinA1 mRNA与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AM患者异位和非异位子宫内膜组织中EphA1、EphrinA1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经鉴定发现成功分离子宫腺肌细胞,波形蛋白与α-平滑肌肌动蛋白均表达;经不同浓度BrMC处理后,与对照组比较,各处理组子宫腺肌细胞存活率下降,凋亡率增加,细胞迁移率降低;细胞内EphA1、EphrinA1的mRNA与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P<0.05)。结论:EphA1与EphrinA1在子宫腺肌病内膜组织中表达水平升高,经BrMC处理子宫腺肌细胞后,抑制了细胞生长、迁移并促进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EphA1/EphrinA1反馈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腺肌病 8-溴-7-甲氧基白杨素 EphA1 EPHRINA1
下载PDF
中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血清Chemerin、Hmga1水平变化及对2年内复发的影响
3
作者 万章彩 杨洁 +2 位作者 陈坤菊 易素祎 陈曼玲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12期90-94,共5页
目的分析中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血清趋化素(Chemerin)、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水平变化及对2年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7例中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37例同期健康体检女性作... 目的分析中期宫颈癌患者术后血清趋化素(Chemerin)、高迁移率族蛋白a1(Hmga1)水平变化及对2年内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5月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37例中期宫颈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237例同期健康体检女性作为对照组。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hemerin、Hmga1水平评估中期宫颈癌患者2年内复发的价值,采用决策曲线、临床影响曲线分析血清Chemerin、Hmga1水平评估中期宫颈癌患者2年内复发的净受益率。分析血清Chemerin、Hmga1不同表达水平的中期宫颈癌患者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前及术后1周血清Chemerin、Hmga1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1周血清Chemerin、Hmga1水平低于术前(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Chemerin、Hmga1水平联合检测评估中期宫颈癌2年内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Chemerin、Hmga1水平单独评估的AUC。决策曲线显示,当风险阈值为0.10~0.80时,血清Chemerin、Hmga1水平联合检测的净受益率大于单独检测。血清Chemerin、Hmga1同时高表达时复发率较高。结论血清Chemerin、Hmga1水平与中期宫颈癌患者2年内复发密切相关,二者高水平表达预示复发风险较高,其可作为术后筛查高复发风险患者的辅助性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趋化素 高迁移率族蛋白A1 决策曲线
下载PDF
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临床分析 被引量:4
4
作者 陈曼玲 张峻霄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8期1048-1050,共3页
目的:探讨35岁以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和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35岁以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35岁以下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3例,肿瘤均位于单侧。有临床症状... 目的:探讨35岁以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临床特征和保留生育功能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0年1月~2008年1月35岁以下卵巢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资料中,35岁以下的卵巢恶性肿瘤患者23例,肿瘤均位于单侧。有临床症状者10例。5例患者术前行CA125、CA199检测均高于正常值。病理结果为:高分化20例,中分化3例,均为临床Ⅰ期。术后失访3例,20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1~8年,术后妊娠分娩12例(60%),20例患者5年未出现复发。结论:35岁以下卵巢恶性肿瘤保留生育功能的治疗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恶性肿瘤 生育功能 年轻女性
下载PDF
人的正常卵巢及卵巢癌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的研究 被引量:2
5
作者 陈曼玲 杜泽丽 +4 位作者 蓝天鹤 曹泽毅 韩守威 雷幼导 李栗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4期369-372,共4页
活检正常卵巢标本23例和卵巢癌标本16例(粘液性和浆液性囊腺癌各8例),分离细胞膜作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结合反应。结果表明:正常卵巢、粘液性及浆液性卵巢癌之平均最大结合率分别为13.30±2.24%、20.15±5.14%及9.06±6... 活检正常卵巢标本23例和卵巢癌标本16例(粘液性和浆液性囊腺癌各8例),分离细胞膜作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受体结合反应。结果表明:正常卵巢、粘液性及浆液性卵巢癌之平均最大结合率分别为13.30±2.24%、20.15±5.14%及9.06±6.40%;受体量分别为0.66±0.14×10^(-10)mol/μg膜蛋白、1.97±1.24×10^(-10)mol/μg膜蛋白及0.48±0.10×10^(-10)mol/μg膜蛋白,Kd值分别为10.10±5.50×10^(-9)mol、25.00±0.29×10^(-9)mol及16.90±0.14×10^(-9)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性腺激素 受体 卵巢肿瘤 HCG
下载PDF
达英-35不同周期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陈曼玲 金松 《现代妇产科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38-239,共2页
关键词 达英-35 多囊卵巢综合征 周期治疗
下载PDF
浙优油1号、2号的主要农艺、品质性状及产量 被引量:2
7
作者 陈曼玲 赵坚义 朱宜章 《中国油料》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4-66,共3页
低硫甙高油份新品种浙优油1号和低芥酸低硫甙新品种浙优油2号均源于常规品系76389与澳大利亚双低品种Marnoo的杂种后代,具有其母本的高产、适应性广和父本的多枝多果少粒特点,表现产籽量、产油量高,品质优,适于华东冬... 低硫甙高油份新品种浙优油1号和低芥酸低硫甙新品种浙优油2号均源于常规品系76389与澳大利亚双低品种Marnoo的杂种后代,具有其母本的高产、适应性广和父本的多枝多果少粒特点,表现产籽量、产油量高,品质优,适于华东冬油菜区一年两熟或三熟制地区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新品种 低芥酸 低硫甙 产量
下载PDF
单、双低油菜育种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8
作者 陈曼玲 张冬青 +1 位作者 赵坚义 蒋立希 《科技通报》 1993年第5期322-325,共4页
加拿大领先开展油菜品质育种后,世界单、双低油菜品种发展迅猛.浙江省已育出适于生态条件种植的高产单、双低油菜新品种浙优袖1号和2号。
关键词 油菜 品质 育种
下载PDF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 被引量:2
9
作者 陈曼玲 黄元华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4期282-284,共3页
关键词 子宫乳头状浆液性囊腺癌 组织病理学特征 分子生物学特征 生物学行为 诊断
下载PDF
胆囊收缩素酶联免疫测定法的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曼玲 何涛 邱明均 《华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217-219,共3页
对已建立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作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相关肽2Ag、3Ag及CCK8之抑制曲线斜率有异,分别为-0.46、-0.17、-0.68;脑组织提取物可被CCK8定量抑制;CCK8不... 对已建立的八肽胆囊收缩素(CCK8)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的应用作初步探索。结果显示:相关肽2Ag、3Ag及CCK8之抑制曲线斜率有异,分别为-0.46、-0.17、-0.68;脑组织提取物可被CCK8定量抑制;CCK8不与其他4种八肽抗血清发生反应,表明该法可用于对CCK相关肽进行初步结构分析,亦可用于组织提取物CCK成分鉴定及多肽抗血清筛选,因而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囊收缩素 ELISA CCK8
下载PDF
卵巢交界性肿瘤保守性手术疗效观察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曼玲 金松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3期339-340,343,共3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40岁,浆液性12例(44.4%),黏液性15例(55.6%),其中1a期20...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2年1月~2008年12月收治的2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卵巢交界性肿瘤患者,发病年龄<40岁,浆液性12例(44.4%),黏液性15例(55.6%),其中1a期20例,1b期5例,1c期2例,均行手术治疗,保守性手术20例,根治性手术7例。结论:卵巢交界性肿瘤预后良好,手术是卵巢交界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保守性手术既保留了生育功能,提高了生存质量,安全有效,不影响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交界性肿瘤 保守性手术 根治性手术
下载PDF
人工助孕术后宫内宫外同时妊娠3例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曼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356-357,共2页
关键词 妊娠 妊娠 异位 授精 人工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籽饼的饲用价值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曼玲 《科技通报》 1990年第6期331-335,共5页
菜籽饼是一种有价值的蛋白质饲料,但由于含有硫代葡萄糖甙类物质(简称硫甙),在水解酶作用下,会分裂产生异硫氰酸盐、噁唑烷硫酮及腈等有毒物质,从而损害动物甲状腺功能,使甲状腺肿大,影响饼粕的饲用效果及实用价值。用新育成的低硫甙或... 菜籽饼是一种有价值的蛋白质饲料,但由于含有硫代葡萄糖甙类物质(简称硫甙),在水解酶作用下,会分裂产生异硫氰酸盐、噁唑烷硫酮及腈等有毒物质,从而损害动物甲状腺功能,使甲状腺肿大,影响饼粕的饲用效果及实用价值。用新育成的低硫甙或双低油菜新品种榨油后所得的油菜籽饼喂鱼、饲猪等试验证明,在鱼类增生、总产、净产和猪增重、甲状腺重降低等方面均优于原有高硫甙油菜籽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料 油菜籽饼 低硫甙油菜
下载PDF
卵巢成熟畸胎瘤腺癌变1例报告
14
作者 陈曼玲 吴小妹 金松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7期115-115,共1页
关键词 卵巢成熟畸胎瘤 癌变 2009年 进行性增大 下腹部 肿瘤外科 月经初潮 体格检查
下载PDF
浙优油2号油菜高产栽培的数学模型及其优化方案
15
作者 陈曼玲 蒋立希 +3 位作者 王炳炎 周邦源 曾肇钰 徐根生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22-26,共5页
通过1991~1992年两个年度的4地试验:1)建立了浙优油2号高产栽培数学模型;2)各地采用相应的优化农艺方案可比零水平增产8~40%;3)5种决策变量,对浙优油2号的产量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依次是:氮肥>硼肥>密度>... 通过1991~1992年两个年度的4地试验:1)建立了浙优油2号高产栽培数学模型;2)各地采用相应的优化农艺方案可比零水平增产8~40%;3)5种决策变量,对浙优油2号的产量所起的作用的大小依次是:氮肥>硼肥>密度>磷肥>钾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 油菜 浙优油2号 数学模型
下载PDF
卵巢肿瘤保留功能性手术46例临床分析
16
作者 陈曼玲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4年第5期332-333,共2页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保留功能的术式、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6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90%月经正常,73%妊娠分娩,5年未出现复发。结论:对于卵巢肿瘤实行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是可行、有效的,但要严... 目的:探讨卵巢肿瘤保留功能的术式、可行性及意义。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46例卵巢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术后90%月经正常,73%妊娠分娩,5年未出现复发。结论:对于卵巢肿瘤实行保留卵巢功能的手术是可行、有效的,但要严格掌握手术指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肿瘤 手术 保留卵巢 妊娠分娩 正常 患者 月经 严格 结论 握手
下载PDF
双低油菜新品种浙优油2号
17
作者 陈曼玲 《浙江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219-221,共3页
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新品种浙优油2号(曾用名“鉴7”,原系号为“715、84-6-3-22”),选自浙优油1号姐妹系杂选84-6,1987年秋升入鉴定圃,1988年夏收表现优异,同年秋参加省和全国长江下游片区试,1989年秋同步参加省生产试验,... 双低(低芥酸、低硫代葡萄糖甙)油菜新品种浙优油2号(曾用名“鉴7”,原系号为“715、84-6-3-22”),选自浙优油1号姐妹系杂选84-6,1987年秋升入鉴定圃,1988年夏收表现优异,同年秋参加省和全国长江下游片区试,1989年秋同步参加省生产试验,并隔离繁种和大面积示范,1991年5月省品种审定委员会油料专业组进行考察预审,1992年4月正式通过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定名为浙优油2号.现将其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和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供推广应用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品种 浙优油2号
下载PDF
胰岛素及丹参对体外培养成纤维细胞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敏 彭明惺 +2 位作者 刘铭 陈曼玲 李凡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52-54,共3页
为了探讨胰岛素、丹参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对胶原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影响,应用人胚皮肤培养成纤维细胞,分设胰岛素组、丹参组及对照组,培养2,4和6天,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胰岛素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高于丹... 为了探讨胰岛素、丹参在伤口愈合过程中对胶原合成与分解代谢的影响,应用人胚皮肤培养成纤维细胞,分设胰岛素组、丹参组及对照组,培养2,4和6天,观察细胞的生长情况。成纤维细胞生长曲线显示:胰岛素组高于对照组,对照组高于丹参组。细胞核分裂率三组分别为19.60‰,2.50‰和3.77‰。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胰岛素组成纤维细胞周围及表面有大量纤维状物,丹参组成纤维细胞表面光滑,仅有少量纤维状物。认为,胰岛素对成纤维细胞增殖和胶原合成有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岛素 丹参 伤口愈合 成纤维细胞 体外培养
下载PDF
TCT HPV及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19
作者 吴丹梅 陈曼玲 金松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4期4185-4187,共3页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及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900例,分别进行TCT、HR-HPV、hTERC基因检测,阳...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TCT)、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及人类染色体端粒酶(hTERC)基因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该院接受宫颈癌筛查的妇女900例,分别进行TCT、HR-HPV、hTERC基因检测,阳性者均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以病理诊断为金标准,分析结果。结果 TCT诊断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的灵敏度为80.00%,特异度为52.13%;HR-HPV检测的灵敏度为73.33%,特异度为43.09%;hTERC基因检测的灵敏度为76.67%,特异度为73.40%;TCT+HPV检测的灵敏度为90.00%,特异度为71.81%,TCT+hTERC基因检测的灵敏度为86.67%,特异度为80.85%;HPV+hTERC检测的灵敏度为83.33%,特异度为87.85%。结论联合筛查方案优于单一筛查方案;TCT+HPV检测是一种相对高效的宫颈癌联合筛查方案;HPV+hTERC基因检测联合筛查效果最理想,为诊断宫颈癌的最优筛查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薄层细胞学 乳头瘤状病毒科 端粒 末端转移酶 宫颈肿瘤 普查
下载PDF
宫颈癌患者β-Catenin、Vimentin、Ezrin及P63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9
20
作者 郑小妹 李伟宏 +3 位作者 吴丹梅 万章彩 陈曼玲 李翔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4期416-420,共5页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β-链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埃兹蛋白(Ezrin)及P63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宫颈标本11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6例为宫颈癌,33例为... 目的探究宫颈癌患者β-链蛋白(β-Catenin)、波形蛋白(Vimentin)、埃兹蛋白(Ezrin)及P63蛋白水平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院进行子宫切除术的宫颈标本119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86例为宫颈癌,33例为正常宫颈,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宫颈组织中β-Catenin、Vimentin、Ezrin及P63蛋白表达变化,分析各类因子表达与宫颈癌患者临床病理及患者预后间的关系。结果β-Catenin、Vimentin、Ezrin及P63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P<0.05)。β-Catenin、Vimentin、Ezrin及P63蛋白表达在不同临床分期、淋巴转移、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有明显差异(P<0.05)。β-Catenin、Vimentin、Ezrin强阳性表达者生存率均明显低于弱阳性和阴性表达者,P63强阳性表达者生存率显著高于弱阳性和阴性表达者(P<0.05)。结论β-Catenin、Vimentin、Ezrin高表达及P63蛋白低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相关,通过检测其表达水平可以对患者病情程度及预后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Β-链蛋白 波形蛋白 埃兹蛋白 P63蛋白 临床病理特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