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1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
1
作者 刘士贺 韩旭 +5 位作者 刘倩 刘红敏 赵海燕 陈朔华 吴寿岭 吴云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0-147,共8页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从2006~2020年开滦研究队列中纳入3645例超高危ASCVD[采用《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的定义]患者,排除602例静息心率数据缺失者后,最终分... 目的:探讨静息心率对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方法:从2006~2020年开滦研究队列中纳入3645例超高危ASCVD[采用《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中的定义]患者,排除602例静息心率数据缺失者后,最终分析纳入3043例患者,根据确诊ASCVD后首次健康体检时的静息心率四分位水平,将其分为<68次/min组(n=744)、68~74次/min组(n=786)、75~80次/min组(n=760)、≥81次/min组(n=753)。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比较不同静息心率水平及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对全因死亡风险的影响。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回归模型探讨静息心率与全因死亡风险之间的剂量-反应关系。采用寿命表法计算四组患者中的累积全因死亡率,并通过log-rank检验进行比较。结果:中位随访5.81(3.46,9.64)年期间,772例(25.37%)患者死亡。控制主要混杂因素后,分析结果显示:与静息心率<68次/min组患者相比,75~80次/min组、≥81次/min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分别增加24%(HR=1.24,95%CI:1.01~1.52,P=0.047)和47%(HR=1.47,95%CI:1.20~1.81,P<0.001),而68~74次/min组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R=1.06,95%CI:0.86~1.31,P=0.625)。此外,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全因死亡风险增加13%(HR=1.13,95%CI:1.07~1.19,P<0.001)。分层分析显示,静息心率每升高10次/min时,女性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男性患者,<65岁患者的全因死亡风险高于≥65岁患者。限制性立方样条分析也显示,静息心率与全因死亡风险呈线性关联(P _(overall)<0.001,P _(non-linear)=0.933),且静息心率>70次/min时全因死亡风险显著增加。结论:静息心率升高与超高危ASCVD患者全因死亡风险增加相关,且二者呈线性关联。超高危ASCVD患者静息心率的合适干预切点可能为>75次/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危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静息心率 全因死亡 队列研究
下载PDF
基于生命八要素的心血管健康评分与新发心房颤动的关联研究:大样本长期随访研究
2
作者 张媛 侯旗旗 +7 位作者 齐祺 蒋越 王楠 岳博成 陈朔华 韩全乐 吴寿岭 李康博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431-1437,共7页
背景近年来全球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患病率持续升高,房颤增加了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久坐等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多数是... 背景近年来全球心房颤动(以下简称房颤)的患病率持续升高,房颤增加了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病等疾病的发病风险。研究证实高血压、糖尿病、吸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肥胖和久坐等是房颤发生的危险因素。而这些因素多数是美国心脏协会提出的“生命八要素”(LE8)的范畴。目的探讨基于LE8的心血管健康(CVH)评分与房颤的关联。方法选取2006年6月—2007年10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人群91131名为研究对象。LE8评分根据美国心脏协会制订的算法评估,结合开滦研究实际情况形成LE8开滦研究版本,包括4个健康行为(饮食、体育活动、烟草暴露和睡眠)和4个健康因素(BMI、血脂、血糖和血压)。依据LE8评分将研究对象分为3组:LE8评分<50分为低CVH组(8407名),50分≤LE8评分<80分为中CVH组(73493名),LE8评分≥80分为高CVH组(9231名)。以研究对象首次参加开滦体检时间为随访起点,每年随访1次,以发生房颤为终点事件,随访终点时间为发生房颤或随访结束时间(2020-12-31)。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不同组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并进行Log-rank检验比较组间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探讨不同LE8评分分组及单个因素评分对新发房颤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3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以及LE8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随访中新发房颤1088例,其中低CVH组新发房颤133例(1.58%),中CVH组新发房颤883例(1.20%),高CVH组新发房颤72例(0.78%);中位随访时间15.0(14.7,15.2)年;3组研究对象新发房颤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1)。校正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饮酒史后进行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低CVH组相比,中CVH组(HR=0.697,95%CI=0.579~0.841,P<0.001)、高CVH组(HR=0.609,95%CI=0.454~0.816,P=0.001)均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LE8评分升高可降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HR=0.859,95%CI=0.804~0.918,P<0.001);LE8单个因素BMI评分(HR=0.762,95%CI=0.717~0.809,P<0.001)、血压评分(HR=0.824,95%CI=0.776~0.876,P<0.001)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呈负相关。结论CVH的LE8评分与新发房颤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且LE8单个因素BMI评分、血压评分与新发房颤发病风险均呈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心血管健康 生命八要素 累积发病率 Kaplan-Meier存活曲线 COX比例风险模型
下载PDF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对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3
作者 张丽沙 吴寿岭 +7 位作者 邵郅强 郭佳 王健 许文奇 郭路 李文娟 陈朔华 高义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7,共7页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对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8年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资料完整且无CVD病史的8893例已绝经女性为... 目的:探讨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non-HDL-C)水平对绝经后女性心血管疾病(CVD)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8年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资料完整且无CVD病史的8893例已绝经女性为研究对象,以发生CVD、死亡或2021年12月31日随访结束为随访终点。根据《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将研究对象分为non-HDL-C<4.1 mmol/L组(n=6079)、4.1 mmol/L≤non-HDL-C<4.9 mmol/L组(n=1824)和non-HDL-C≥4.9 mmol/L组(n=990)。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non-HDL-C水平分组的CVD累积发病率,并以log-rank进行检验。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non-HDL-C水平对CVD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0.78±4.48)年期间,non-HDL-C<4.1 mmol/L组、4.1 mmol/L≤non-HDL-C<4.9 mmol/L组和non-HDL-C≥4.9 mmol/L组的CVD累积发病率分别为1.82%、3.24%、2.89%,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三组累积发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P<0.0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non-HDL-C<4.1 mmol/L组相比,4.1 mmol/L≤non-HDL-C<4.9 mmol/L组与non-HDL-C≥4.9 mmol/L组发生CVD的HR(95%CI)值分别为1.40(1.13~1.74)、1.35(1.03~1.78)。结论:高non-HDL-C水平是绝经后女性发生CV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绝经后女性 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 心血管疾病 前瞻性队列研究
下载PDF
青年单纯舒张期高血压与颈动脉斑块负荷评分的相关性研究
4
作者 聂维齐 吴寿岭 +3 位作者 陈朔华 吴侠 王丹 黄玮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1-45,共5页
目的:分析40岁以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IDH)与颈动脉斑块负荷评分(total burden score,TBS)的关系,探讨IDH是否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产生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参加了2010年至2018年间,至少一次随访,... 目的:分析40岁以下单纯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IDH)与颈动脉斑块负荷评分(total burden score,TBS)的关系,探讨IDH是否对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发展产生影响。方法:观察对象为参加了2010年至2018年间,至少一次随访,且接受了颈动脉超声检查的开滦研究队列人员1 336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总人群及不同性别人群IDH对TBS增高的影响。结果:符合入选标准最终纳入1 236例。IDH组平均TBS高于正常血压组,分别为2.96分和2.55分。多因素Logistic结果显示,总人群IDH与TBS增高无相关性(P> 0.05)。而在40岁以下男性人群中,IDH组TBS增高的风险比正常血压人群高7.1%(P<0.05),在40岁以下女性人群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40岁以下人群IDH与TBS的关联具有性别依赖性,其中男性人群IDH是TBS增高的影响因素,在女性人群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舒张期高血压 斑块负荷 颈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肥胖及其变化对中国华北新发NAFLD成年男性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病风险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胡诗琪 蓝彦琦 +4 位作者 吴寿岭 王晓墨 陈朔华 汪国栋 王丽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2年第5期788-794,共7页
目的探讨肥胖及短期肥胖变化对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成年患者心血管疾病(CVDs)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以2006—2013年开滦队列研究中首次诊断为NAFLD且无既往CVDs史的成年男性(18~59岁)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分别基于体... 目的探讨肥胖及短期肥胖变化对新发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成年患者心血管疾病(CVDs)发病风险的影响。方法以2006—2013年开滦队列研究中首次诊断为NAFLD且无既往CVDs史的成年男性(18~59岁)为研究对象,采用Kaplan-Meier法分别基于体质量指数(BMI)和腰围(WC)描述肥胖及其短期(1~4年)不同变化状态组的CVDs发病率;采用竞争风险Cox模型比较肥胖及其不同短期变化状态组发生CVDs的风险差异。结果共纳入观察者8591人,经过中位9.41年的随访,共发生CVDs 349例。按基线腰围划分的非肥胖组和肥胖组10年CVDs的累积发病率分别为3.3%和4.3%(log-rank检验,P<0.05),但校正了死亡的竞争风险以及其他协变量后,发病风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基于BMI定义的肥胖CVDs发病率结果相似。进一步分析短期体质量变化发现,基于BMI定义的持续非肥胖组、增重组、减重组与持续肥胖组的8年CVDs累积发病率分别为2.8%、3.6%、4.2%和3.3%(log-rank检验,P>0.05);在校正多因素的竞争风险模型中,与持续非肥胖组相比,增重组CVDs发病风险增高了57%(HR:1.57;95%CI:1.03~2.38;P<0.05),进一步校正基线BMI后结论不变(HR:1.56;95%CI:1.02~2.37;P<0.05)。结论成年男性NAFLD患者短期BMI或WC增加会增高CVDs发生风险,科学合理控制体质量对早期NAFLD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预防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心血管疾病 队列研究
下载PDF
甘油三酯水平与中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郁静 侯旗旗 +7 位作者 韩全乐 张伯亨 尹春晖 姚绍新 张超 陈朔华 吴寿岭 李康博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7,共6页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是否增加中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中的中青年人群(女性<65岁、男性<55岁),最终纳入6... 目的:探讨甘油三酯(TG)水平升高是否增加中青年人群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发病风险。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河北省唐山市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中的中青年人群(女性<65岁、男性<55岁),最终纳入64574例受试者,根据其TG水平三分位(<1.02 mmol/L、1.02~1.66mmol/L、>1.66 mmol/L)分为三组:TG最低三分位组(n=21540)、TG第二三分位组(n=21663)、TG最高三分位组(n=21371)。终点事件为新发AMI。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TG水平对中青年人群AMI发病风险是否存在影响。结果:TG最低三分位组、TG第二三分位组、TG最高三分位组的平均TG水平分别为(0.74±0.18)mmol/L、(1.30±0.18)mmol/L、(3.09±1.77)mmol/L。随访10.92(4.75,12.83)年,上述三组的AMI发病率及发病密度依次为:0.23%(49/21540)和0.25/千人年、0.40%(87/21663)和0.46/千人年、0.69%(147/21371)和0.80/千人年(P均<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与TG最低三分位组相比,TG最高三分位组的发生AMI的风险显著增加(HR=1.59,95%CI:1.12~2.26,P=0.01),但TG第二三分位组的AMI发病风险并未增加(HR=1.28,95%CI:0.89~1.82,P=0.18)。随着TG水平升高,AMI累积发病风险逐渐增加;随访近48个月时,TG水平处于正常范围的TG第二三分位组的AMI累积发病风险也开始增加。结论:TG水平升高是中青年人群发生AMI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 急性心肌梗死 危险因素 流行病学
下载PDF
中国北方人群心房颤动与新发慢性肾脏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张爱丽 侯旗旗 +7 位作者 韩全乐 张伯亨 张佳伟 曹宏霞 张超 陈朔华 吴寿岭 李康博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6期4521-4526,共6页
背景全球人群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心房颤动与慢性肾脏病(CKD)成了近20年增长较快的死亡原因。心肾综合征的概念指出心房颤动可能增加新发CKD的发病风险,但目前国内外对心房颤动增加新发CKD发病风险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尚... 背景全球人群疾病负担报告显示,心房颤动与慢性肾脏病(CKD)成了近20年增长较快的死亡原因。心肾综合征的概念指出心房颤动可能增加新发CKD的发病风险,但目前国内外对心房颤动增加新发CKD发病风险的相关研究较少,并且与年龄的交互作用尚不明确。目的探讨中国北方人群心房颤动是否增加CKD发病风险。方法选取2006—2010年河北省开滦集团职工健康查体人群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对研究对象进行随访,末次随访时间2020-12-31,观察终点事件为新发CKD。根据是否患有心房颤动将患者分为非心房颤动组(n=110487)和心房颤动组(n=368)。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新发CKD的累积发病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CKD累积发病率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累积CKD发生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究心房颤动对新发CKD发病风险的影响。结果心房颤动组患者年龄、男性比例、收缩压、舒张压、BMI、受教育程度、参加体育锻炼、高血压、糖尿病、服用降压药、服用降糖药比例、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非心房颤动组,饮酒比例、总胆固醇、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心房颤动组(P<0.05)。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CKD的发生率和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研究对象按年龄进行分层,≤65岁研究对象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CKD的发生率和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5岁研究对象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CKD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校正后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65岁人群心房颤动是新发CKD的危险因素[HR=1.350,95%CI(1.038,1.755),P=0.025]。结论心房颤动是中国北方人群新发CKD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65岁的中青年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肾功能不全 慢性 发病率 队列研究 危险因素 相关性研究
下载PDF
糖代谢异常人群中不同高血压亚型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被引量:1
8
作者 左颖婷 吴寿岭 +5 位作者 陈朔华 田雪 胥芹 张怡君 张晓丽 王安心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2-48,共7页
目的因糖代谢异常人群的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孤立性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IDH)及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SDH)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风... 目的因糖代谢异常人群的孤立性收缩期高血压(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ISH)、孤立性舒张期高血压(isolated diastolic hypertension,IDH)及收缩期和舒张期高血压(systolic and diastolic hypertension,SDH)相关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证据较少,所以本研究将探索不同高血压亚型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为进一步改善识别高危人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包括来自开滦社区队列研究的24605例2006-2007年基线血压测量,没有服用高血压药物且没有心脑血管疾病病史的受试者。受试者根据基线血压水平分为8组:血压正常组[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120 mmHg(1 mmHg=0.133 kPa)并且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80 mmHg)];血压高值组(120 mmHg≤SBP≤129 mmHg并且DBP<80 mmHg);Ⅰ期IDH组(SBP<130 mmHg并且80 mmHg≤DBP≤89 mmHg);Ⅰ期ISH组(130 mmHg≤SBP≤139 mmHg并且DBP<80 mmHg);Ⅰ期SDH组(130 mmHg≤SBP≤139 mmHg并且80 mmHg≤DBP≤89 mmHg);Ⅱ期IDH组(130 mmHg≤SBP≤139 mmHg并且90 mmHg≤DBP);Ⅱ期ISH组(140 mmHg≤SBP并且DBP<90 mmHg);Ⅱ期SDH组(140 mmHg≤SBP并且90 mmHg≤DBP)。以心脑血管疾病为终点事件,研究随访至2019年12月31日。使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模型来评估不同血压组与心脑血管疾病风险的关联性。结果在随访中位时间12.9(12.5,13.1)年期间,观察到2406例心脑血管疾病。矫正了其他混杂因素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与血压正常组相比,新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比在Ⅰ期ISH中为1.31(95%CI:0.96~1.79),在Ⅰ期IDH中为1.15(95%CI:0.96~1.37),在Ⅰ期SDH中为1.30(95%CI:1.07~1.57)。Ⅱ期ISH、Ⅱ期IDH和Ⅱ期SDH都有较高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Ⅱ期SDH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是血压正常组的2.24倍(95%CI:1.91~2.61)。结论将糖代谢异常人群Ⅰ期高血压进一步归类为Ⅰ期ISH、IDH和SDH可能会改善识别高危人群的风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 糖代谢异常
下载PDF
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对于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岳博成 侯旗旗 +6 位作者 韩全乐 杨波 吴铮 吴建美 陈朔华 吴寿岭 李康博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739-1744,共6页
背景 全球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2.8亿,心房颤动患者约5 970万例。高血压极大增加了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将高于60%。同时心房颤动增加了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心肌... 背景 全球人群流行病学研究显示:截至2019年全球高血压患者已达12.8亿,心房颤动患者约5 970万例。高血压极大增加了心房颤动的发生风险,特别是老年高血压患者心房颤动的发生率将高于60%。同时心房颤动增加了缺血性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慢性肾脏病及痴呆的发病风险。对于庞大的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是否增加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目前研究尚少,且其风险是否与年龄存在交互作用,目前尚不明确。目的 分析高血压人群中罹患心房颤动是否增加新发心肌梗死发病风险。方法 选取2006年6月至2007年10月开滦集团职工于唐山市工人医院和开滦总医院健康查体人群中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与实验室检查结果,并定期进行随访,随访截至2020-12-31,终点事件为患者新发心肌梗死。最终42 833例患者纳入研究,依据患者基线心电资料是否诊断为心房颤动将患者分为心房颤动组(n=270)和非心房颤动组(n=42 563)。用寿命表法计算患者心肌梗死事件的累积发病率,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心肌梗死累积发病率的生存曲线,并用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新发心肌梗死累积发病率的差异。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探究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对新发心肌梗死的影响。结果 心房颤动组患者年龄高于非心房颤动组,舒张压、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于非心房颤动组(P<0.05);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患者心肌梗死发生率和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所有患者按年龄进行分层,≤60岁患者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心肌梗死发病率和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0岁患者心房颤动组与非心房颤动组新发心肌梗死发病率和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校正后的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是新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HR=2.89,95%CI(1.74,4.82),P<0.01],≤60岁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是新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HR=4.72,95%CI(2.11,10.56),P<0.01]。结论 高血压人群罹患心房颤动是新发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特别是对于年龄≤60岁高血压人群,积极控制血压、治疗心房颤动是新发心肌梗死的重要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疾病 高血压 心房颤动 心肌梗死 影响因素分析 比例危险度模型
下载PDF
非肥胖人群基线空腹血糖水平与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的关系:前瞻性队列研究
10
作者 苏阿芳 朱国玲 +9 位作者 张云水 陈朔华 赵秀娟 杨文浩 王银洁 王凤飞 辛英瑛 吴寿岭 张杰 蒋晓忠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203-2208,共6页
背景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风险增加,而肥胖患者常伴有空腹血糖(FPG)异常,FPG是否独立增加AP的发病风险尚存在争议,且国内外关于非肥胖人群FPG与AP发病风险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探究开滦研究队列中非肥胖人群基线FPG水平... 背景研究表明肥胖人群急性胰腺炎(AP)的发病风险增加,而肥胖患者常伴有空腹血糖(FPG)异常,FPG是否独立增加AP的发病风险尚存在争议,且国内外关于非肥胖人群FPG与AP发病风险的关系鲜见报道。目的探究开滦研究队列中非肥胖人群基线FPG水平与AP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09年首次在开滦总医院及其下属10家医院完成体检的开滦研究队列非肥胖人群102512例为研究对象。收集研究对象的流行病学资料、人体测量学数据、实验室检查指标等资料,将研究对象按FPG四分位数分为4组:第一分位组(Q1组,FPG≤4.66 mmol/L,n=25929),第二分位组(Q2组,4.66 mmol/L≤FPG<5.10 mmol/L,n=25797),第三分位组(Q3组,5.10 mmol/L≤FPG<5.67 mmol/L,n=25162),第四分位组(Q4组,FPG≥5.67 mmol/L,n=25624)。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非肥胖人群新发AP的生存曲线图,计算不同FPG水平分组非肥胖人群AP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法进行组间检验。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非肥胖人群新发AP的影响因素及不同FPG水平分组与非肥胖人群新发AP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中位随访时间为(12.8±2.4)年,累计发生AP 320例,AP的发病密度为2.44例/万人年,4组非肥胖人群AP累积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96,P<0.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高龄〔HR=1.02,95%CI(1.01,1.03),P=0.001〕、高三酰甘油(TG)水平〔HR=1.22,95%CI(1.13,1.30),P<0.001〕、有胆石症病史〔HR=2.79,95%CI(1.88,4.13),P<0.001〕是非肥胖人群新发AP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9年〔HR=0.65,95%CI(0.47,0.90),P<0.001〕是非肥胖人群新发AP的保护因素;Q4组新发AP的HR为1.40〔95%CI(1.02,1.92),P=0.038〕。剔除应用降糖药人群后,结论未发生改变,Q4组新发AP的HR为1.40〔95%CI(1.02,1.92),P=0.036〕。结论高龄、高TG水平、有胆石症病史是非肥胖人群新发AP的危险因素;受教育年限≥9年是非肥胖人群新发AP的保护因素。在非肥胖人群中,当FPG≥5.67 mmol/L时AP的发病风险会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胰腺炎 空腹血糖 发病率 发病风险 非肥胖人群 影响因素分析 队列研究
下载PDF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变化对慢性肾脏病的影响
11
作者 王丹 张昕蕾 +6 位作者 赵权辉 周靖 陈朔华 范旭男 吴寿岭 李璐 李俊娟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062-1067,共6页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蛋白尿和慢性肾脏病(CKD)的影响。方法:入选2006~2018年开滦研究队列中完成健康体检并行两次baPWV检测的8182例职工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两次体检baPWV的变化分为ba... 目的:探讨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变化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下降、蛋白尿和慢性肾脏病(CKD)的影响。方法:入选2006~2018年开滦研究队列中完成健康体检并行两次baPWV检测的8182例职工为研究对象,并依据两次体检baPWV的变化分为baPWV持续低组(n=3139,两次体检时baPWV均<1400 cm/s)、baPWV降低组(n=567,第一次体检时baPWV≥1400 cm/s但第二次体检时<1400 cm/s)、baPWV升高组(n=1020,第一次体检时baPWV<1400 cm/s但第二次体检时≥1400 cm/s)、baPWV持续高组(n=3456,两次体检时baPWV均≥1400 cm/s)。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baPWV变化对e GFR下降、蛋白尿和CKD的影响。结果:baPWV持续低组、baPWV降低组、baPWV升高组、baPWV持续高组人群eGFR下降的检出率分别为0.88%、1.81%、1.91%、4.33%,蛋白尿的检出率分别为3.69%、5.52%、3.96%、8.66%,CKD的检出率分别为4.27%、6.88%、5.59%、12.04%;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与baPWV持续低组相比,baPWV持续高组eGFR下降、蛋白尿和CKD的OR(95%CI)分别为[1.73(1.01~2.95),P<0.01]、[1.36(0.95~1.93),P>0.05]、[1.42(1.05~1.93),P<0.01]。结论:baPWV增加是e GFR下降和CKD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肾小球滤过率 蛋白尿 慢性肾脏病
下载PDF
不同基线血压水平对40岁以下青年人群早发心脏病的影响
12
作者 李文娟 万勇超 +5 位作者 郭路 许文奇 古平 陈朔华 吴寿岭 邢爱君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267-127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基线血压水平对40岁以下青年人群早发心脏病(发病年龄<55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2年度首次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40岁以下且血压资料完整、既往无心脏病病史者共35993例,以新发心脏... 目的:探讨不同基线血压水平对40岁以下青年人群早发心脏病(发病年龄<55岁)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2006~2012年度首次参加开滦集团职工健康体检、40岁以下且血压资料完整、既往无心脏病病史者共35993例,以新发心脏病(包括冠心病、心房颤动及心力衰竭)为终点事件,随访至2021年年底。根据2018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血压分级标准将受试者分为四组:正常血压组(n=13208)、血压正常高值组(n=16576)、高血压1级组(n=4357)、高血压2~3级组(n=1852)。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不同基线血压水平分组的早发心脏病累积发病率,并采用log-rank检验进行组间比较。采用多因素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不同基线血压水平对早发心脏病的影响。结果:平均随访(12.5±2.6)年时,正常血压组、血压正常高值组、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3级组的早发心脏病累积发病率分别为0.47%、0.97%、3.56%和4.42%(log-rank P<0.01)。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校正年龄、性别等混杂因素后,与正常血压组相比,血压正常高值组、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3级组早发心脏病HR(95%CI)分别为1.59(1.12~2.24)、2.08(1.41~3.08)和3.20(2.11~4.85),P均<0.01。结论:血压水平升高是青年人群早发心脏病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年人群 血压水平 早发心脏病 队列研究
下载PDF
某职业队列人群脉压与口腔癌发病风险的研究
13
作者 周奕丞 赵文柳 +5 位作者 康哲轩 舒哲 陈朔华 吴寿岭 李云 陈晖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12期896-900,922,共6页
目的探讨职业队列人群脉压与口腔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开滦队列2006年度职工健康体检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99845名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者按脉压四分位数分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发生口腔癌的风险比(hazar... 目的探讨职业队列人群脉压与口腔癌发病风险的关联。方法选择开滦队列2006年度职工健康体检的符合本研究纳入排除标准的99845名参与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参与者按脉压四分位数分组,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计算发生口腔癌的风险比(hazard ratio,HR)及其95%可信区间(95%confidence interval,95%CI),通过脉压每个标准差(s)增量来评估关联。此外,本研究还分析了高血压对口腔癌的影响。结果经过平均15.01年随访,研究人群新发口腔癌116例,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显示校正混杂因素后,与第一分位组比较,第二、三、四分位组发生口腔癌HR及95%CI分别为1.88(1.02,3.46)、1.94(1.04,3.61)、2.31(1.22,4.37)。脉压每升高1个s,口腔癌的发病风险升高22%(P<0.05)。相对于正常血压组,高血压1级组、高血压2级组、高血压3级组口腔癌发生风险的HR值分别是1.72(95%CI:1.10,2.67)、1.73(95%CI:0.99,3.01)和2.75(95%CI:1.37,5.52),口腔癌风险随高血压等级升高呈上升趋势(趋势性检验P<0.01)。结论在开滦职业队列人群中脉压增大增加口腔癌发病风险。高血压是口腔癌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分级越高发生口腔癌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压 口腔癌 队列研究 职业人群
下载PDF
临床实习对本科护生就业意愿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朔华 尹春燕 +5 位作者 丁涵 郝晶 赵佳 王素东 高莹 邢凤梅 《护理研究(下旬版)》 2013年第3期858-859,共2页
临床实习是护生确立人生信念,学习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护生虽然生理上渐趋成熟,但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人生定位,许多认识只是一种感性认识... 临床实习是护生确立人生信念,学习临床护理知识和技能,强化心理素质,获得全面发展的社会化过程的关键时期。此阶段的护生虽然生理上渐趋成熟,但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对自己缺乏正确而全面的认识和人生定位,许多认识只是一种感性认识而非理性认识,易受周围人和环境的影响。护生进入临床实习后,对临床护理工作特别是对护士工作的环境与压力方面了解更加深入,就会出现部分护生在就业意愿方面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为了解临床实习对护生就业意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业意愿 临床实习 本科护生
下载PDF
ICU护士工作经历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朔华 周艳红 杜艳英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1年第10期2698-2699,共2页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期间的真实体验,提高ICU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立意采样法选取3家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护士10名,使用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ICU护士工作经历的真实体验主要包括... [目的]了解重症监护病房(ICU)护士工作期间的真实体验,提高ICU护士的身心健康。[方法]采用立意采样法选取3家三级甲等医院综合ICU护士10名,使用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采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ICU护士工作经历的真实体验主要包括5个主题:工作性质、管理、知识和技能、社会支持、情感体验。[结论]护理管理者应采取各种措施,减轻ICU护士的工作负荷,提高福利待遇;提供多方缓解压力的渠道,增加社会支持的力度;加强职业技能训练,提高护士的自我效能感和心理调适能力,降低护士在工作中产生的工作倦怠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CU护士 工作经历 质性研究
下载PDF
可来福输液接头在中心静脉置管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朔华 张晖 +1 位作者 赵笑梅 马宇杰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06年第2期110-111,共2页
目的探讨应用肝素钠盐水与可来福接头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不同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2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来福接头封管,对照组采用肝素钠盐水封管,观察两组的封管效果。结果可来福接头封管较肝素盐水... 目的探讨应用肝素钠盐水与可来福接头进行中心静脉导管封管的不同效果。方法纳入符合标准的2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可来福接头封管,对照组采用肝素钠盐水封管,观察两组的封管效果。结果可来福接头封管较肝素盐水封管留置时间长(P<O.05)、阻管率低(P<0.01)、感染率低(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可来福接头封管效果显著优于肝素钠盐水封管,是一项值得推广应用的护理新产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静脉导管 肝素 可来福接头 封管
下载PDF
中老年病人再发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朔华 陶杰 +2 位作者 朱颖 杨慧 邢凤梅 《全科护理》 2014年第27期2522-2524,共3页
[目的]探讨再发心肌梗死病人(RAM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从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明确诊断为再发心肌梗死的病人42例为再发性心肌梗死组(RAMI组),按照性别相同、年龄±2岁、1:2匹配原则,随机选择同期住... [目的]探讨再发心肌梗死病人(RAMI)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方法,从2011年6月—2013年6月住院的明确诊断为再发心肌梗死的病人42例为再发性心肌梗死组(RAMI组),按照性别相同、年龄±2岁、1:2匹配原则,随机选择同期住院已确诊首发心肌梗死病人作为心肌梗死组,共84例,记录年龄、性别、既往史、家族史、住院情况等指标。[结果]RAMI组病人年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空腹血糖以及吸烟者比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者比例均较高,甘油三酯、高敏C反应蛋白、低密度脂蛋白及射血分数较低。高龄、心率、体质指数、高血压、糖尿病以及吸烟是再发性心肌梗死的危险因素,其OR值依次为1.107、1.032、1.030、1.603、1.610和1.227。[结论]首发急性心肌梗死病人,干预高血压,积极治疗高血脂、控制理想血糖水平,同时戒烟酒、控制体重,才能进一步降低心肌再梗死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发心肌梗死 中老年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前瞻性队列研究-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与急性胰腺炎发病风险
18
作者 张冰 孙秋 +1 位作者 杜丽明 陈朔华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3期3116-3119,共4页
目的探讨开滦集团职工不同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TyG)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生事件的影响。方法以首次参加2006-2009年健康体检的开滦研究人群作为观察队列,去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采用前... 目的探讨开滦集团职工不同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riglyceride glucose index,TyG)水平对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生事件的影响。方法以首次参加2006-2009年健康体检的开滦研究人群作为观察队列,去除临床资料不完整者,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纳入研究对象共124516例,以Log-Rank法进行检验,计算该研究对象中新发AP的累积发病率和发病密度,先用单因素Cox回归模型筛选出有统计学差异的自变量,将自变量代入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不同TyG分组水平对新发AP事件的影响。结果研究人群按四分位法将TyG指数分为4组(TyG≤6.59,6.59<TyG≤6.98,6.98<TyG≤7.46,TyG>7.46),随访(12.59±0.98)年,共发生AP 399例,4组发病密度呈递增趋势,经Log-Rank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校正多种混杂因素后,结果显示:TyG>7.46组新发AP风险明显增加,HR=1.94[(95%CI(1.42,2.65),P<0.01]。结论基线TyG指数水平在7.46以上增加了新发AP的发病风险,提示在一定程度上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和AP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 急性胰腺炎 代谢综合征 胰岛素抵抗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CVVHDF护理22例
19
作者 陈朔华 翟雪芬 杨丽媛 《中国厂矿医学》 2008年第1期105-106,共2页
目的探讨在ICU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实行床旁连续性静脉至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监测符合重危肾替代治疗标准的AMI并MODS患者22例,行床旁CVVHDF治疗,采用保证循环系统稳定的... 目的探讨在ICU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实行床旁连续性静脉至静脉血液透析滤过(CVVHDF)的观察和护理措施。方法监测符合重危肾替代治疗标准的AMI并MODS患者22例,行床旁CVVHDF治疗,采用保证循环系统稳定的护理措施,并且严密监测生命体征,以整体护理的方法,保证治疗过程的顺利完成。结果患者11例肾功能恢复,8例病情稳定后行规律血液透析治疗,3例由于发生恶性心律失常、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结论在CVVHDF的治疗过程中,通过护理干预,降低过多的容量负荷,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多器官功能障碍
下载PDF
糖尿病非肥胖人群腰围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春伟 刘星 +7 位作者 刘秀荣 王晓涛 张景义 闫秀纵 周艳茹 陈朔华 曹正新 吴寿岭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肥胖人群腰围增加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空腹血糖≥7.0 mmo L/L或<7.0 mmo L/L但既往已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使用降糖药物且体质指数(BMI)<25 kg/m2者1 950例,依据基线腰... 目的探讨糖尿病非肥胖人群腰围增加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选取空腹血糖≥7.0 mmo L/L或<7.0 mmo L/L但既往已被确诊为糖尿病并使用降糖药物且体质指数(BMI)<25 kg/m2者1 950例,依据基线腰围分为5组,腰围<78 cm为A组(387例);78 cm≤腰围<82 cm为B组(377例);82 cm≤腰围<85 cm为C组(307例);85 cm≤腰围<90 cm为D组(458例);腰围≥90 cm为E组(421例)。应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糖尿病非肥胖人群新发脂肪肝的影响因素。结果观察队列的平均随访时间为(47.24±5.13)个月,至2010年度查体时,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为11.85%(231/1 950),A、B、C、D、E组发病率依次为6.98%、9.28%、12.38%、14.19%、15.68%,其随腰围水平的增加而依次升高(P<0.05)。在多重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中,与A组比较,总人群D、E组的OR值分别为1.97、2.19(P<0.05)。结论糖尿病非肥胖人群腰围≥85 cm是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队列研究 LOGISTIC模型 非酒精性脂肪肝 腰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