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5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京高校门户网站虚拟语言景观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
1
作者 仲其瑶 廖文 +1 位作者 陈婧遥 陈望 《科技传播》 2024年第4期104-108,共5页
通过形式特征、呈现方式、表达内容等多角度分析南京10所高校门户网站虚拟语言景观的现有特征、内涵与内功能,为校园虚拟语言环境探索更新颖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从而有效地推进新时代高校的精神文明与校园文化建设。
关键词 高校 虚拟语言景观 校园文化建设
下载PDF
基于亚像素边缘搜索的气门几何参数检测
2
作者 汤华椿 谭棉 +3 位作者 王前 罗太维 陈望 王林 《智能计算机与应用》 2024年第1期49-55,共7页
气门几何参数检测问题是汽车、船舶、航空以及柴油发动机等工业缺陷检测领域的热点难题,其本质是气门边缘关键点的检测问题,目前应用在工业气门产业的成果较少。本文针对气门边缘关键点难以精准检测问题,设计了基于亚像素边缘搜索算法,... 气门几何参数检测问题是汽车、船舶、航空以及柴油发动机等工业缺陷检测领域的热点难题,其本质是气门边缘关键点的检测问题,目前应用在工业气门产业的成果较少。本文针对气门边缘关键点难以精准检测问题,设计了基于亚像素边缘搜索算法,该算法基于Zernike矩和亚像素边缘检测对气门边缘进行矫正,并结合图像投影和逐像素边缘搜索精确定位边缘关键点对其拟合,得到气门几何参数检测结果。为了验证所提算法的有效性,对不同尺寸的工件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该算法检测气门杆径的最大绝对值误差和最大极差分别低于0.0093 mm和0.0363 mm,在检测精度和稳定性上均达到了工业要求,满足实际工业生产现场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缺陷检测 ZERNIKE矩 亚像素 边缘搜索
下载PDF
能谱CT单能量成像联合ASIR对胃癌图像质量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思琪 陈殿森 +1 位作者 陈望 许鑫鑫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3年第4期122-124,共3页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胃镜诊断为胃癌患者25例。采用Revolution CT对患者行能谱扫描,将所有扫描结果行FBP、40-100ke V 7组单能量重... 目的 探讨能谱CT单能量成像技术联合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在早期胃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胃镜诊断为胃癌患者25例。采用Revolution CT对患者行能谱扫描,将所有扫描结果行FBP、40-100ke V 7组单能量重建,测量动、静脉期各患者肿瘤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选出图像质量组分别与10%-100%ASIR联合进行重建,测量动、静脉相同部位肿瘤病灶的对比噪声比(CNR),信噪比(SNR),按照评分标准进行图像质量主观评分。结果 70ke V联合50%ASIR组图像CNR、SNR及主观评分高于其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使用70 ke V单能量联合50%ASIR重建可以得到质量优异的CT图像,可为临床诊断提供有效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图像质量 单能量成像 自适应迭代重建算法
下载PDF
能谱CT与食管癌诊断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泽宇 丁小波 +1 位作者 陈望 陈殿森 《食管疾病》 2023年第3期226-229,共4页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能谱CT作为一种全新的能量成像技术,能够为食管癌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对能谱CT在食管癌诊断... 食管癌是临床上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我国的食管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能谱CT作为一种全新的能量成像技术,能够为食管癌诊断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在食管癌诊断中应用也越来越多。本文对能谱CT在食管癌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谱CT 食管癌 诊断价值 综述
下载PDF
基于改进K-means聚类算法的室内WLAN定位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陈望 贾振红 +2 位作者 覃锡忠 曹传玲 常春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14,共4页
位置指纹法定位中所建立的位置指纹库能否正确反映指纹信号与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影响最终定位效果。本文将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运用于WLAN室内指纹数据库的建立,较之传统K-means聚类算法所建立的指纹数据库,采用了改进K-means... 位置指纹法定位中所建立的位置指纹库能否正确反映指纹信号与位置之间的映射关系将影响最终定位效果。本文将一种改进的K-means聚类算法运用于WLAN室内指纹数据库的建立,较之传统K-means聚类算法所建立的指纹数据库,采用了改进K-means聚类算法所建立起来的指纹数据库优化了初始聚类中心选择方法及准则函数,避免了被聚类的指纹数据陷入局部解现象。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算法建立的指纹数据库可提高WLAN室内定位精度,缩短定位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通信技术 WLAN定位 位置指纹 K-MEANS聚类算法 数据挖掘
下载PDF
腹膜后骨外骨肉瘤的CT和临床表现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望 陈殿森 +1 位作者 张璇 赵珂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1442-1443,共2页
骨外骨肉瘤又称软组织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软组织的高度恶性骨肿瘤,由残留的中胚叶组织或纤维母细胞化生所致,发病率低[1]。现收集我院4例骨外骨肉瘤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1,男,52岁,因"右上腹疼痛... 骨外骨肉瘤又称软组织骨肉瘤,是一种罕见的原发于软组织的高度恶性骨肿瘤,由残留的中胚叶组织或纤维母细胞化生所致,发病率低[1]。现收集我院4例骨外骨肉瘤患者的资料,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病例1,男,52岁,因"右上腹疼痛进行性加重6月余"入院,右中腹触及一质硬肿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腹膜后腔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sFlt-1、B7-H3、鸢尾素在急性胰腺炎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望 简学峰 +1 位作者 赵珂 王晓东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1年第4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鸢尾素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2例A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症62例,重... 目的探讨螺旋CT灌注参数联合血清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sFlt-1)、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B7-H3)、鸢尾素在急性胰腺炎(AP)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102例AP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轻症62例,重症40例。另选取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102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不同病情程度螺旋CT灌注参数[血流量(BF)、血流容积(BV)、平均通过时间(MTT)]、血清sFlt-1、B7-H3、鸢尾素水平,分析螺旋CT参数、血清各指标水平与常规诊断标志物[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相关性及对AP患者病情程度的评估价值,并分析AP患者螺旋CT参数与血清各指标水平相关性。结果(1)观察组BF、BV、鸢尾素水平低于对照组,sFlt-1、B7-H3高于对照组(P<0.05);(2)AP患者BF、BV、鸢尾素水平与PCT、CRP水平呈负相关性,sFlt-1、B7-H3与PCT、CRP水平呈正相关性(P<0.05);(3)重症患者BF、BV、鸢尾素水平低于轻症患者,sFlt-1、B7-H3水平高于轻症患者(P<0.05);(4)BF、BV、MTT、鸢尾素、sFlt-1、B7-H3联合评估AP患者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0.899)>BV(0.814)>BF(0.806)>MTT(0.771)>血清sFlt-1(0.727)>血清B7-H3(0.709)>血清鸢尾素(0.680),敏感度为85.00%,特异性为88.71%;(5)AP患者螺旋CT参数BF、BV与血清B7-H3、sFlt-1水平呈负相关性,与血清鸢尾素呈正相关性(P<0.05)。结论螺旋CT灌注参数BF、BV、血清鸢尾素、sFlt-1、B7-H3在AP患者中呈异常表达,并与病情程度存在一定相关性。因此,联合螺旋CT灌注参数、血清sFlt-1、B7-H3、鸢尾素有望成为评估AP患者病情程度的有效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灌注参数 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1 协同刺激分子B7家族3 鸢尾素 急性胰腺炎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
下载PDF
胆道蛔虫的超声误诊分析 被引量:6
8
作者 陈望 卢漫 +3 位作者 史丽雅 周鸿 张振玲 王娟 《西部医学》 2007年第2期285-286,共2页
目的探讨B超对胆道蛔虫(BDAS)的误诊原因。方法对131例BDAS超声检查结果与治疗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1例BDAS患者中,超声诊断与手术、治疗结果相符者127例,误诊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95%,误诊率3.05%,误诊者中胆总管息肉、胆总... 目的探讨B超对胆道蛔虫(BDAS)的误诊原因。方法对131例BDAS超声检查结果与治疗后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131例BDAS患者中,超声诊断与手术、治疗结果相符者127例,误诊4例,超声诊断准确率为96.95%,误诊率3.05%,误诊者中胆总管息肉、胆总管结石、胆总管先天性囊性扩张与胆囊癌各1例。结论超声对BDAS的诊断准确率高具有重要临床价值;但仍须注意胆总管病变,尽量减少和避免漏误诊病例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蛔虫 超声检查 临床价值
下载PDF
血液灌流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转化及心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陈望 何晓东 +2 位作者 张鹏 宋良月 孙天宇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1期134-138,共5页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转化及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在笔者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4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与血液灌流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骨转化及心室结构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9月在笔者医院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124例尿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血液透析治疗,研究组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治疗,对所有患者均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后6个月血钙(calcium,Ca)、血磷(phosphorus,P)、全段甲状旁腺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 PTH)、骨钙素(bone gla protein,BGP)、β-胶原降解产物(beta 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β-CTX)、血浆白蛋白(plasma-albumin,Alb)、Ⅰ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type I collagen amino end before the extension of the peptide,P1NP)、β_2-微球蛋白(beta 2-microglobulin,β_2-MG)、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左心室舒张末径(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diameter,LVDd)、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舒张压(diastolic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pressure,SBP)、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6个月后,研究组Ca、Alb、β_2-MG、BGP、β-CTX、P1NP、hs-CRP、LVDd、IVST、DBP、SB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P及i PT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营养状态,减轻骨转化,改善心室结构的变化,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血液灌流 尿毒症 骨转化 心室结构
下载PDF
血浆miR-152-3p作为肺癌诊治指标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望 刘和录 +3 位作者 刘琼 徐志康 汪奇云 於艳霞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1959-196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中miR-152-3p浓度相对水平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我院和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收集的2014年5~10月55例Ⅰ、Ⅱ期肺癌患者和53例健康人群血浆中miR-152-3p浓度相对水平,并... 目的探讨血浆中miR-152-3p浓度相对水平在肺癌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我院和广州医科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收集的2014年5~10月55例Ⅰ、Ⅱ期肺癌患者和53例健康人群血浆中miR-152-3p浓度相对水平,并对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结果之间是否存在差异性,同时运用ROC曲线分析评价miR-152-3p对肺癌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肺癌患者血浆中miR-152-3p浓度相对水平为(4.71±2.18),健康组为(7.34±4.15),肺癌患者明显低于健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P<0.05);血浆miR-152-3p浓度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689;当血浆中miR-152-3p浓度相对水平在最佳临界值5.6时,血浆miR-152-3p对肺癌诊断的特异性为67.3%,敏感性为62.3%;不同年龄、性别、吸烟和不吸烟、I期和II期肺癌患者血浆中miR-152-3p浓度相对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癌患者血浆中miR-152-3p浓度相对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但对肺癌早期诊断的准确性较低,需结合其他生物标记物联合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miR-152-3p 逆转录定量PCR技术 诊断
下载PDF
320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侵犯胃周脏器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望 赵珂 李扬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16年第3期318-320,共3页
目的 :探讨320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侵犯胃周脏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侵及肝脏、胰腺及结肠和(或)网膜等脏器的进展期胃癌的CT资料,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总结胃癌侵犯胃周围脏器的CT征象。结果:134例中CT正确诊断107例(79.9... 目的 :探讨320排螺旋CT对进展期胃癌侵犯胃周脏器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34例侵及肝脏、胰腺及结肠和(或)网膜等脏器的进展期胃癌的CT资料,并结合临床病理资料,总结胃癌侵犯胃周围脏器的CT征象。结果:134例中CT正确诊断107例(79.9%),漏诊17例,误诊10例;肝脏受侵诊断准确率83.3%;胰腺受侵诊断准确率91.1%;网膜和(或)结肠受侵诊断准确率为69.2%;网膜及胰腺同时受侵诊断准确率91.6%。CT征象:肝脏受侵可见肝胃脂肪层消失,有或无邻近肝脏异常强化;胰腺受侵胃壁与胰腺间脂肪层密度增高、条索、网格或脂肪层消失,胰腺实质见不规则轻度强化或无强化区;网膜和(或)结肠受侵见肿瘤部胃壁及受侵肠壁浆膜面毛糙,网膜增厚,见长短不一索条,明显强化。结论:320排螺旋CT扫描能有效评估进展期胃癌是否侵犯胃周组织,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MSCT血管成像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望 马竹青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20期3673-3676,共4页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CTA)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2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ISMAD患者的影像资料,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CT图像进行分析,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价... 目的探讨MSCT血管成像(CTA)在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2019年28例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确诊为ISMAD患者的影像资料,由2名经验丰富的放射科医生对CT图像进行分析,以DSA结果为金标准,评价CTA诊断ISMAD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并评估CTA与DSA检查结果的一致性。结果28例ISMAD患者中,DSA确诊28例,CTA确诊26例,漏诊1例,误诊1例。ISMAD病变形态构成:Ⅰ型夹层8例,CTA均诊断正确,Ⅱ型夹层7例,CTA确诊7例,Ⅲ型夹层4例,CTA确诊3例,漏诊1例,Ⅳ型夹层9例,其中1例DSA显示为线样征,而CTA误诊为附壁血栓。CTA诊断ISMAD的敏感度、特异度和准确率分别为96.4%(27/28)、100%(26/26)和92.3%(26/28)。CTA与DSA诊断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948,P<0.01)。结论CTA在ISMAD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 夹层 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
下载PDF
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望 张剑 陈殿森 《食管疾病》 2020年第3期228-231,共4页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以及疗效评估常用影像检查手段较多,诸如传统X线检查、CT检查、超声...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有效降低食管癌患者死亡率的关键是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影像学检查在食管癌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价值。目前食管癌的诊断和分期以及疗效评估常用影像检查手段较多,诸如传统X线检查、CT检查、超声内镜等,目前磁共振在食管癌的临床分期及疗效评估中应用日益增多,具有较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影像 诊断
下载PDF
肾脏肿瘤术前螺旋CT肾动脉血管成像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望 宋乐乐 赵珂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6年第2期104-105,108,共3页
目的了解肾脏肿瘤术前肾动脉的解剖及变异情况,为泌尿外科肾脏肿瘤切除术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MSCTA)在术前显示肾脏肿瘤肾动脉的解剖起源及变异,并与手术中肾动脉血管分布情况进行对照。结果本组148... 目的了解肾脏肿瘤术前肾动脉的解剖及变异情况,为泌尿外科肾脏肿瘤切除术提供技术支持。方法利用多排螺旋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MSCTA)在术前显示肾脏肿瘤肾动脉的解剖起源及变异,并与手术中肾动脉血管分布情况进行对照。结果本组148例(296个肾脏)中肾动脉起源正常95例,解剖变异53例,肾动脉解剖变异占总病例数的35.81%(53/148),其中副肾动脉30.41%(45/148),副肾动脉变异中单侧出现副肾动脉20.95%(31/148),双侧出现副肾动脉9.46%(14/148);肾动脉提前分支占5.40%(8/148)。单侧肾动脉解剖变异发生率27.70%(41/148);双侧肾动脉解剖变异发生率8.11%(12/148);左肾2支副肾动脉解剖变异1例。不经肾门入肾的肾极动脉5例。MSCTA肾动脉解剖变异病例均在手术解剖分离中证实,符合率100%。结论术前MSCTA能清楚显示肾动脉起源及解剖变异,对临床肾肿瘤切除和避免血管损伤有重要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肿瘤 动脉血管造影 多层螺旋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下载PDF
关于网络课堂的构建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望 毛可利 《饰(北京服装学院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2期46-48,共3页
优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技术是保持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先进性的体现。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的互补也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一项要求。本文介绍了构筑在“你我家”网络真实社区(http://www.niwojia.com)平台上的专业合作、交流组织“艺术设... 优化教学手段、改善教学技术是保持高校设计艺术教育先进性的体现。利用网络实现课堂教学的互补也是新时期对教师提出的一项要求。本文介绍了构筑在“你我家”网络真实社区(http://www.niwojia.com)平台上的专业合作、交流组织“艺术设计联盟”(http://design.niwojia.com)的形成背景、发展历程和主要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课堂 设计艺术教育 网络群组 “你我家”
下载PDF
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望 高万勤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9年第2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胆囊癌病例CT增强表现,均行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本组25例胆囊癌增强扫描表现为:①胆囊壁增厚型6例,增强可见明显均匀强化,内壁毛糙;...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胆囊癌病例CT增强表现,均行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结果本组25例胆囊癌增强扫描表现为:①胆囊壁增厚型6例,增强可见明显均匀强化,内壁毛糙;②胆囊腔内结节型10例,增强扫描动脉期结节明显均匀强化;③肿块型6例,增强扫描呈不均匀强化,周边部明显强化;④混合型3例,增强扫描病灶轻至中等度强化,以边缘部强化为主。结论64层螺旋CT多期增强扫描对胆囊癌诊断和鉴别诊断具有很重要的价值,可作为外科术前、术后评估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增强 胆囊癌
下载PDF
螺旋CT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陈望 任志坚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26期139-139,共1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肾结核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确诊其中的37例(80.6%);误诊9例,其中误诊为肾脓肿3例、肾盂癌4例、肾盂肾炎1例,不能明确诊断1例;无漏诊病例。结论:螺旋CT在肾结...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肾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6例肾结核患者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螺旋CT确诊其中的37例(80.6%);误诊9例,其中误诊为肾脓肿3例、肾盂癌4例、肾盂肾炎1例,不能明确诊断1例;无漏诊病例。结论:螺旋CT在肾结核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结核 螺旋CT 诊断
下载PDF
螺旋CT和超声在早期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望 陈殿森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10年第30期142-143,共2页
目的:探讨螺旋CT及超声在早期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2008年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早期胆囊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行螺旋CT检查,检出2例,诊断符合率为11.1%;21例行超声检查,检出5例,诊断符合率为23.8%。8例同时... 目的:探讨螺旋CT及超声在早期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1~2008年对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1例早期胆囊癌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行螺旋CT检查,检出2例,诊断符合率为11.1%;21例行超声检查,检出5例,诊断符合率为23.8%。8例同时行CT及超声检查,检出3例,诊断符合率37.5%。结论:螺旋CT及超声在早期胆囊癌诊断中均具有重要价值,超声诊断符合率高于螺旋CT,两者结合,可望提高早期胆囊癌的检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 计算机X线摄影 超声 早期 胆囊癌
下载PDF
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术前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望 刘冰 +2 位作者 史展 宋乐乐 孙继锋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2020年第6期556-559,共4页
目的:探讨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术前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s的临床及MSCT资料,记录肿瘤最大径、形态、密度、与邻近组织分界及强化程度等。依据CT各观察指标结果对肿瘤分型,与术后病... 目的:探讨MSCT在胃肠道间质瘤(GISTs)术前生物学行为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GISTs的临床及MSCT资料,记录肿瘤最大径、形态、密度、与邻近组织分界及强化程度等。依据CT各观察指标结果对肿瘤分型,与术后病理分型结果对照,并比较MSCT肿瘤定位结果与手术病理定位结果。结果:65例手术病理示,38例病灶位于胃,3例位于十二指肠,15例位于空回肠,7例位于结肠,2例位于肠系膜;MSCT正确定位60例,错误定位5例,其中3例小肠来源肿瘤误诊为来源于肠系膜、网膜及子宫附件,2例肠系膜来源肿瘤误诊为来源于小肠。术前CT肿瘤定位正确率分别为:胃100.0%,十二指肠100.0%,空回肠80.0%,结肠100.0%。MSCT各观察指标中,肿瘤密度的GISTs术前生物学行为评估价值最高,敏感度91.3%,特异度84.2%,符合率89.2%,阳性预测值93.3%,阴性预测值80.0%,且与病理结果一致性好(K=0.85)。结论:肿瘤密度术前评价GISTs生物学行为的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肠道间质肿瘤 生物学行为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