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壮骨强筋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
1
作者 邬裕 周泽霖 +5 位作者 欧阳帅 陈松海 叶林强 张志刚 王志强 卢国樑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56-62,共7页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壮骨强筋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HERB、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壮骨强筋片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DisGeNe... 目的 运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壮骨强筋片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SOP)的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HERB、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和UniProt数据库筛选壮骨强筋片组方药物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检索DisGeNet、GeneCards、OMIM数据库获得SOP相关靶点;采用Cytoscape3.8.0构建“疾病-药物-成分-交集靶点”网络;利用STRING和Cytoscape3.8.0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利用R4.2.0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取度值较高的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获得壮骨强筋片作用靶点270个,SOP相关靶点433个,药物与SOP交集靶点61个;核心成分主要有槲皮素、木犀草素和山柰酚等,核心靶点有TNF、IL6、AKT1、VEGFA等。GO生物过程主要涉及氧化应激反应、生殖结构发育、生殖系统发育等,KEGG通路主要富集于糖尿病并发症相关的AGE-RAGE信号通路、脂质和动脉粥样硬化、流体剪切应力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结论 壮骨强筋片可能通过作用于TNF、IL6、AKT1、VEGFA等靶点,调节免疫与细胞代谢,发挥治疗SOP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壮骨强筋片 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下载PDF
猫爪草总皂苷对H_(22)肿瘤增殖及自噬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0
2
作者 陈松海 陈奇 +2 位作者 刘秋琼 林秋晓 谭淑敏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15-1418,共4页
目的:研究猫爪草总皂苷对H_(22)实体瘤的增殖及其自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及猫爪草总皂苷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小鼠腋下注射H_(22)细胞株建立实体瘤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 目的:研究猫爪草总皂苷对H_(22)实体瘤的增殖及其自噬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昆明小鼠48只,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环磷酰胺阳性对照组及猫爪草总皂苷低、高剂量组,每组12只。采用小鼠腋下注射H_(22)细胞株建立实体瘤模型,造模同时给予相应药物进行干预3 w。末次给药后记录瘤质量指数和胸腺、脾脏、肝脏、肾脏脏器系数、HE染色检测肿瘤组织病理学变化,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凋亡基因BAX、BCL-2和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的表达水平。结果:猫爪草总皂苷可显著降低H_(22)实体瘤质量系数,抑瘤率达38.6%对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杀伤作用,并能显著促进BAX mRNA的表达,抑制BCL-2 mRNA的表达;并能上调Atg5、Beclin1 mRNA的表达。结论:猫爪草总皂苷可以抑制H_(22)肝肿瘤的增殖,其机制与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和自噬活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猫爪草总皂苷 肝癌 凋亡 自噬
原文传递
六味地黄汤对运动性疲劳小鼠的作用及血清乳酸、睾酮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陈松海 刘秋琼 +3 位作者 麦颖娟 何贵锋 林秋晓 陈露露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769-1770,共2页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对运动性疲劳小鼠的作用及对其血清乳酸、睾酮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及六味地黄汤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14 d后,测定小鼠爬杆时间、转棒疲劳时间,以及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清乳酸... 目的:研究六味地黄汤对运动性疲劳小鼠的作用及对其血清乳酸、睾酮的影响。方法:昆明种健康小鼠40只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及六味地黄汤高、中、低剂量组,灌胃给药14 d后,测定小鼠爬杆时间、转棒疲劳时间,以及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清乳酸、血清睾酮含量。结果:六味地黄汤可延长小鼠爬杆时间和转棒运动时间,降低运动性疲劳小鼠血清乳酸浓度,调节睾酮分泌。结论:六味地黄汤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运动性疲劳 乳酸 睾酮
原文传递
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调节机制 被引量:42
4
作者 陈松海 韩启德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10-13,共4页
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是Ca^(2+)跨细胞膜转运和细胞内钙池摄取、释放等动态平衡改变的结果。Ca^(2+)通过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及钙泵、Na^+Ca^(2+)交换等机制实现细胞内外Ca^(2+)转运的调节。细胞内Ca^(2+... 细胞内游离Ca^(2+)浓度的变化是Ca^(2+)跨细胞膜转运和细胞内钙池摄取、释放等动态平衡改变的结果。Ca^(2+)通过细胞膜上电压依赖性钙通道、受体操纵性钙通道及钙泵、Na^+Ca^(2+)交换等机制实现细胞内外Ca^(2+)转运的调节。细胞内Ca^(2+)主要储存于内质网/肌浆网(ER/SR),可分为IP_3敏感和IP_3不敏感钙池。两者对Ca^(2+)的摄取、释放等机制不同。前者主要通过I_3(1,4,5)P作用于ER/SR上IP_3受体,后者则主要通过Ca^(2+)诱导Ca^(2+)释放(CICR)机制释放Ca^(2+)。在某些种类细胞,CICR在调节细胞生理活动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钙离子 调节
下载PDF
进食对FibroScan检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准确性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松海 张健 +5 位作者 王春艳 李冰 李梵 李忠斌 邵清 陈国凤 《传染病信息》 2013年第3期149-151,共3页
目的探讨进食对FibroScan检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57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别于早晨空腹(餐前)和餐后2h(餐后)检测肝脏硬度值,同时行肝脏活体组织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餐前和餐后肝脏硬度值的差异。... 目的探讨进食对FibroScan检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57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患者分别于早晨空腹(餐前)和餐后2h(餐后)检测肝脏硬度值,同时行肝脏活体组织检查,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分析餐前和餐后肝脏硬度值的差异。结果餐前和餐后肝脏硬度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9)。病理检查的结果为:餐前FibroScan诊断S2、S3、S4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95、0.97,诊断界值分别为8.1、11.0、17.3kPa;餐后FibroScan诊断S2、S3、S4期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3、0.96、0.95,诊断界值分别为8.0、12.7、16.4kPa。结论早晨空腹和餐后2h肝脏硬度值无明显变化,进食对FibroScan检测乙型肝炎肝纤维化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早期诊断 硬度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对乙肝病毒相关肝细胞癌患者生存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张珊 陈松海 +5 位作者 刘妍 王春艳 付懿铭 陆荫英 纪冬 陈国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2,共6页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8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HBV相关HCC患者833例,回顾性收集患者初次诊断HCC时的临床信息及随访资料,... 目的 探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对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肝细胞癌(HCC)患者生存的影响。方法 纳入2008年6月-2020年12月就诊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的HBV相关HCC患者833例,回顾性收集患者初次诊断HCC时的临床信息及随访资料,根据巴塞罗那肝癌临床(BCLC)分期进行分层,并以是否合并NAFLD分组,采用稳健逆概率处理加权法(IPTW)平衡相关临床指标,采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Log-rank检验及Cox回归比较NAFLD组与非NAFLD组HBV相关HCC患者的预后,研究终点为肝癌相关性死亡。结果 以BCLC分期为标准,本组833例中可切除患者465例,不可切除患者368例;可切除患者中161例(34.6%)合并NAFLD,不可切除患者中76例(20.7%)合并NAFLD。进行稳健IPT W加权后,两组间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生存分析结果显示,合并NAFLD的HBV相关HCC患者中位生存时间明显长于非NAFLD患者,可切除NAFLD患者3、5、8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96.9%、82.1%、41.2%,明显高于非NAFLD患者(分别为91.1%、60.4%、13.7%,P<0.01)。Cox分析结果显示,NAFLD是生存的保护因素(HR=0.473,95%CI0.356~0.627,P<0.01)。在不可切除患者中也获得了类似的结果,合并NAFLD患者3、5、8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76.8%、53.7%、18.4%,明显高于非NAFLD患者(分别为53.0%、25.7%、2.5%,P<0.01);单因素Cox分析结果显示,NAFLD是患者生存的保护因素(HR=0.358,95%CI 0.247~0.518,P<0.01)。结论 合并NAFLD的HBV相关HCC患者累积生存率高于未合并NAFLD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慢性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病毒 肝细胞癌 生存分析
下载PDF
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α_1受体亚型及β受体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松海 韩启德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38-38,共1页
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α_1受体亚型及β受体分析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陈松海,韩启德在大鼠、猫、狗等多种动物及人的心脏,除β受体外还存在α1受体。1987年,韩启德等证实α1受体可分成两种亚型,之后又证实大... 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α_1受体亚型及β受体分析北京医科大学第三医院血管医学研究所陈松海,韩启德在大鼠、猫、狗等多种动物及人的心脏,除β受体外还存在α1受体。1987年,韩启德等证实α1受体可分成两种亚型,之后又证实大鼠左心室组织含有α1A、α1B两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细胞 α1受体亚型
下载PDF
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合并药物性肝损伤1例报道
8
作者 陈松海 韩萍 +3 位作者 李冰 周光德 陈国凤 李勇武 《传染病信息》 2011年第5期299-302,共4页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6岁,汉族,河北人,已婚,公务员。主因尿黄、皮肤及巩膜黄染1年于2010年12月22日入我院。2009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当时无不适,未就医。自2010年6月服用中药(药品不详)4个月治疗不... 1病历摘要 患者,男,26岁,汉族,河北人,已婚,公务员。主因尿黄、皮肤及巩膜黄染1年于2010年12月22日入我院。2009年底无明显诱因出现尿黄、皮肤及巩膜轻度黄染,当时无不适,未就医。自2010年6月服用中药(药品不详)4个月治疗不孕不育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管炎 硬化性 药物性肝损伤 黄疸
下载PDF
瞬时弹性成像诊断肝脏纤维化的准确性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张健 韩萍 +4 位作者 邵清 纪冬 陈松海 王春艳 陈国凤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34-1135,1142,共3页
目的评估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解放军302医院2009年4-12月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肝纤维化的患者323例,其中141例患者行肝活检病理检查。全部患者临床检测肝功能、凝血指标、B超、血细胞计数,部分患者检测... 目的评估瞬时弹性成像(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方法选取解放军302医院2009年4-12月经病理检查诊断为肝纤维化的患者323例,其中141例患者行肝活检病理检查。全部患者临床检测肝功能、凝血指标、B超、血细胞计数,部分患者检测肝纤维化4项,患者均同时应用FibroScan进行肝脏硬度检测(LSM)值测量。分析肝脏硬度与血清学指标及肝纤维化程度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ibroScan诊断肝纤维化的准确性。结果 323例患者各项血清学指标与肝脏硬度值均显著相关(P<0.001),肝脏硬度与肝纤维化程度显著相关(r=0.74,P<0.001)。其中141例行病理检查的患者统计结果显示,F1、F2、F3、F4期肝纤维化的ROC曲线下面积(AUROC)分别为0.97(0.94,1.00)、0.96(0.93,0.99)、0.99(0.98,1.00)、0.97(0.94,0.99),诊断界值分别为4.4、6.8、9.7、10.0kPa。结论 FibroScan对肝纤维化的诊断价值较高,可作为慢性肝病患者跟踪随访和管理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瞬时弹性成像 诊断
下载PDF
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48周疗效和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32
10
作者 李忠斌 邵清 +4 位作者 李梵 李冰 王春艳 陈松海 陈国凤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4期105-108,共4页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替诺福韦酯单药初治慢乙肝患者48周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未曾使用抗病毒药物,且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单药组40例。联合组给予拉米夫定(1... 目的比较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与替诺福韦酯单药初治慢乙肝患者48周的临床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未曾使用抗病毒药物,且符合抗病毒治疗指征的初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联合组40例和单药组40例。联合组给予拉米夫定(100mg/d)联合阿德福韦酯(10mg/d)治疗;单药组使用替诺福韦酯(300mg/d)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治疗基线、12、24和48周分别进行病毒学、生化学、血清学检测。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时间点的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48周后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分别为85.0%(34/40)、80.0%(32/40),单药组分别为87.5%(35/40)、80.0%(32/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而48周后,联合组与单药组的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34.6%(9/26)和14.3%(4/2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用药组累计发生病毒学突破2例(2/40,5.0%),单药组未发生病毒学突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均良好,无1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导致停药。结论拉米夫定和阿德福韦酯初始联合在HBV DNA转阴率、ALT复常率及安全性方面与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相似;HBe Ag血清转换率方面优于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然而病毒学突破率高于替诺福韦酯单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拉米夫定 阿德福韦酯 替诺福韦酯 抗病毒治疗
下载PDF
肝活检确诊药物性肝损害的病因及临床特征分析 被引量:8
11
作者 徐礼通 陈松海 +5 位作者 李忠斌 李智 樊和斌 陶颖 陈国凤 纪冬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30-134,共5页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在解放军302医院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94例DILI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血生化指标、病因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复发的预测因素。... 目的探讨药物性肝损害(DILI)的病因及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在解放军302医院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的194例DILI住院患者的资料,分析其血生化指标、病因及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复发的预测因素。结果在194例确诊的DILI中,造成肝损害的药物包括中药91例(46.9%),解热镇痛药28例(14.4%),抗菌素18例(9.3%),环境毒物及抗抑郁药均为9例(4.6%),保健药及降脂药均为6例(3.1%),化疗药5例(2.6%),其他原因不详者22例(11.3%)。临床分型可见肝细胞损伤型78例(40.2%),胆汁淤积型63例(32.5%),混合型53例(27.3%)。病理结果提示急性损害70例(36.1%),慢性损害124例(63.9%);慢性损害中炎症程度占比分别为:G0级19例(9.8%),G1级37例(19.1%),G2级42例(21.6%),G3级19例(9.8%)及G4级7例(3.6%)。在124例慢性DILI患者中,有27例复发(21.8%),多因素分析显示胆碱酯酶是复发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结论药物性肝损害发生率逐年升高,中药所致的肝损害所占比例明显上升,胆碱酯酶低是复发的风险因素,临床医生需要掌握其临床特征以做到准确诊断,合理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性肝损害 肝活检 病理学
下载PDF
替诺福韦酯单独与联合恩替卡韦挽救治疗恩替卡韦治疗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失败患者疗效比较 被引量:38
12
作者 李忠斌 邵清 +4 位作者 李梵 李冰 陈松海 王春艳 陈国凤 《肝脏》 2016年第3期165-167,208,共4页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单药与联合恩替卡韦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经治患者仍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挽救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恩替卡韦序贯治疗仍效果欠佳的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40...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单药与联合恩替卡韦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拉米夫定经治患者仍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挽救方案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0例恩替卡韦序贯治疗仍效果欠佳的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单药组40例和联合组40例。单药组给予替诺福韦酯(300 mg/d)替换治疗;联合组使用替诺福韦酯(300 mg/d)和恩替卡韦(0.5 mg/d)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检测基线,治疗12、24和48周时病毒学、生化学、血清学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时间点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和HBeAg血清学转换率及观察药物不良反应。结果单药组患者治疗48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分别为85.0%(34/40)、76.2%(16/21)、0、13.1%(3/23),联合组分别为87.5%(35/40)、77.3%(17/22)、0、16.0%(41/2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耐受性均良好,无一例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而导致停药。结论对于恩替卡序贯治疗后仍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拉米夫定经治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替诺福韦酯单药替换恩替卡韦的挽救治疗仍能有效抑制HBV DNA复制,是一种行之有效的优化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恩替卡韦 治疗失败 替诺福韦酯 挽救治疗
下载PDF
从细胞自噬角度探讨紫草多糖抑制H22肝癌实体瘤细胞增殖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奇 陈松海 陈小凯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4期4811-4813,共3页
目的:探讨紫草多糖是否通过诱导自噬而抑制H_(22)肝癌实体瘤细胞的增殖。方法:将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阳性药物,30 mg/kg,ip,每4 d给药1次)和紫草多糖低、高剂量组(100、300 mg/kg,ig,每天给药1次),每组10只。各组小... 目的:探讨紫草多糖是否通过诱导自噬而抑制H_(22)肝癌实体瘤细胞的增殖。方法:将40只K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环磷酰胺组(阳性药物,30 mg/kg,ip,每4 d给药1次)和紫草多糖低、高剂量组(100、300 mg/kg,ig,每天给药1次),每组10只。各组小鼠均腋下接种H_(22)细胞株复制H_(22)肝癌实体瘤模型,造模同时各给药组小鼠给予相应药物,模型组小鼠ig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后,记录并测定小鼠体质量、瘤质量系数和胸腺、脾脏指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测定小鼠瘤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 m 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法测定瘤组织中自噬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A/B(LC3A/B)蛋白表达水平。结果:紫草多糖可显著降低H_(22)实体瘤小鼠的瘤质量系数,抑瘤率达34.7%;可显著上调瘤组织中自噬相关基因Atg5、Beclin1 m RNA的表达和LC3A/B蛋白的表达,较模型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紫草多糖通过促进肝癌细胞的自噬,从而抑制H_(22)肝癌实体瘤细胞的增殖、延缓肿瘤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紫草多糖 自噬 H22肝癌实体瘤 小鼠 增殖
下载PDF
去甲肾上腺素引起的α_1肾上腺素受体三种亚型脱敏过程的差异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幼怡 田斌 +2 位作者 陈松海 李艳芳 韩启德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6,共6页
将含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三种亚型的全长cDNA质粒分别转染到人胚胎肾脏细胞(HEK293),α1A-,α1B-和α1D-AR在HEK293细胞株上得到高水平稳定表达(Bmax达pmol/mg水平),用3H-inositol标记和柱层析法测定细胞磷酸肌醇... 将含有α1肾上腺素受体(α1-AR)三种亚型的全长cDNA质粒分别转染到人胚胎肾脏细胞(HEK293),α1A-,α1B-和α1D-AR在HEK293细胞株上得到高水平稳定表达(Bmax达pmol/mg水平),用3H-inositol标记和柱层析法测定细胞磷酸肌醇蓄积。观察在去甲肾上腺素(NE)长期作用下α1三种受体亚型介导磷酸肌醇蓄积敏感性降低的差别。结果表明,α1三种受体亚型介导的磷酸肌醇蓄积效应的减弱与NE预温育的时间和浓度呈依赖关系。在激动剂持续作用下α1三种受体亚型发生脱敏的过程不同,其中α1-AR脱敏发生最快,脱敏所需NE的浓度最低;α1D-AR脱敏最慢,所需NE的浓度最高;α1B-AR介于上述两者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1 肾上腺素受体 脱敏 受体亚型 去甲肾上腺素
下载PDF
阿德福韦酯治疗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两种挽救治疗方案比较 被引量:8
15
作者 李忠斌 邵清 +6 位作者 夏晶 李冰 李梵 阿尔新 陈松海 王春艳 陈国凤 《武警医学》 CAS 2016年第3期253-256,共4页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单药序贯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序贯治疗在挽救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抗病毒治疗后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对ADV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 目的比较替诺福韦酯单药序贯治疗与恩替卡韦单药序贯治疗在挽救阿德福韦酯(adefovir dipivoxil,ADV)抗病毒治疗后应答不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对ADV初治失败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替诺福韦酯(tenofovir disoproxil fumarate,TDF)组和恩替卡韦(entecavir,ETV)组,每组60例。TDF组给予TDF 300 mg/d,序贯治疗;ETV组给予ETV 0.5 mg/d治疗,所有患者均治疗48周。给药的治疗基线、12周、24周和48周分别进行病毒学、生化学、血清学检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上述治疗时间点的完全病毒学应答率、ALT复常率、病毒学突破率和HBe Ag血清学转换率及观察肾功能损害情况。结果 TDF组治疗48周后完全病毒学应答率为63.3%(38/60),ETV组为78.3%(47/6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DF组的ALT复常率、HBe Ag血清学转换率、病毒学突破率分别为57.8%(26/45)、13.6%(6/44)、0,ETV组分别为60.4%(29/48)、14.9%(7/47)、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对药物耐受性均良好,治疗过程中未发生因血肌酐升高停药的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对于ADV治疗后疗效欠佳或发生病毒学突破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恩替卡韦单药序贯治疗是一种疗效理想、安全的挽救治疗方案,抗病毒疗效优于替诺福韦酯单药序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阿德福韦酯 恩替卡韦 替诺福韦酯 挽救治疗
下载PDF
肝脏弹性与慢性肝病患者的营养状况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王春艳 纪冬 +5 位作者 邵清 李冰 陈松海 牟瑛 宫雪 陈国凤 《中国肝脏病杂志(电子版)》 CAS 2015年第1期32-36,共5页
目的明确肝脏弹性值与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瞬时弹性成像(Fibro Scan)评价205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情况,根据Fibro Scan值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肝纤维化组别,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 2002)对各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 目的明确肝脏弹性值与慢性肝病患者营养状况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瞬时弹性成像(Fibro Scan)评价205例慢性肝病患者的肝纤维化情况,根据Fibro Scan值将患者分为4个不同肝纤维化组别,应用营养风险筛查表(NRS 2002)对各组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SGA)评价其营养不良状况,使用Spearman秩相关方法分析其相关性。结果应用NRS 2002筛查4组处于不同肝纤维阶段患者的营养风险,结果提示伴随肝纤维化程度逐渐加重,营养风险发生率增加,营养不良状况恶化,患者的握力下降,肱三头肌皮褶厚度及上臂围减少,化验白蛋白及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均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营养风险的慢性肝病患者较无营养风险组的肝脏弹性值增高,肝硬化组符合这一特点,而肝炎组的不同营养风险患者的肝脏弹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62)。结论不同肝脏弹性的慢性肝病患者其营养状况存在差异,营养风险以及营养不良与肝脏弹性值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显像技术 FIBROSCAN 肝病 营养 营养风险
下载PDF
224例住院肝病患者营养风险的调查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春艳 纪冬 +3 位作者 邵清 李冰 陈松海 陈国凤 《肝脏》 2015年第3期223-225,共3页
目的调查住院肝病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为节约医疗开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表对224例住院肝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用主观全面评估(SGA)其营养不良状况,同时检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 目的调查住院肝病患者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发生率,为节约医疗开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 2002)表对224例住院肝病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用主观全面评估(SGA)其营养不良状况,同时检测患者的体质量指数、白蛋白、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微量元素、血脂、凝血功能以及住院天数、住院花费。结果住院肝病患者的营养风险总发生率37.1%,营养不良发生率为23.2%。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率随着疾病严重程度而增高。有营养风险组较无营养风险组的平均住院天数延长,住院花费增多,并发症的发生率高。城镇与农村地区患者的营养状况、住院天数及花费无明显差异。结论住院肝病患者存在较高比例的营养风险及营养不良,经NRS2002和SGA评估营养状况差的患者病情严重,住院费用较高,需要积极进行营养支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肝炎 肝硬化 营养 营养风险筛查2002 营养不良
下载PDF
肝纤维化无创性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国凤 李冰 陈松海 《医学研究杂志》 2011年第4期15-18,共4页
慢性肝纤维化是肝病进展的重要过程,检测肝纤维化程度依靠肝组织病理学诊断、综合实验室检查指标及影像学结果综合判断,其中肝穿刺获得肝组织为有创检查,病人往往难以接受,而且受到标本质量、病理医师诊断标准、检查难以重复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 慢性肝纤维化 无创性诊断 实验室检查指标 组织病理学诊断 肝纤维化程度 影像学结果 综合判断 有创检查
下载PDF
FibroScan对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4
19
作者 纪冬 邵清 +4 位作者 李冰 李梵 王春艳 陈松海 陈国凤 《传染病信息》 2014年第4期213-215,共3页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动态监测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肝硬化过程中肝纤维化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HB肝硬化患者3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TV(初治患者或阿德福韦酯耐药患... 目的:评价瞬时弹性扫描(FibroScan)动态监测恩替卡韦(ETV)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 CHB)肝硬化过程中肝纤维化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CHB肝硬化患者352例,所有患者均接受ETV(初治患者或阿德福韦酯耐药患者0.5 mg/d,拉米夫定耐药患者1.0 mg/d)抗病毒治疗。进行定期随访,随访时间不短于3年。每3-6个月进行肝脏硬度测量(FibroScan)及生化学、病毒学指标检测,观察临床疗效。结果经过至少3年的抗病毒治疗,87.8%(309/352)的患者获得病毒学应答(HBV DNA〈40 IU/ml),基线及治疗3年时肝脏硬度值分别为30.8(17.3,46.4)kPa和18.6(12.0,27.9)k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9.7%(34/352)的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发生病毒学突破(HBV DNA高于治疗过程中最低点1 log10 IU/ml以上),其肝脏硬度值、ALT和TBIL均显著高于基线水平(P〈0.01)。结论 FibroScan在CHB肝硬化患者长期抗病毒过程中可动态监测肝纤维化的变化,FibroScan检测可作为肝脏活体组织检查可靠的替代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显像技术 乙型肝炎 肝硬化 抗病毒药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奇 陈松海 许晓峰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146-147,共2页
目的通过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onex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Ψ (甲醇:水:冰醋酸)=47:53: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黄芩苷在0.36~1.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该制剂... 目的通过测定茵栀黄注射液中黄芩苷的含量,为其制定质量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Dionex C18色谱柱,流动相为Ψ (甲醇:水:冰醋酸)=47:53:1,检测波长为210nm.结果黄芩苷在0.36~1.8 μg/mL范围内与峰面积呈线性关系,该制剂中黄芩苷的平均含量为1.93%,RSD=2.38%(n=3).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作为该制剂质量控制的主要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茵栀黄注射液 高效液相色谱法 黄芩苷 含量测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