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流感病毒感染小鼠模型TLR4介导肺组织炎性损伤的影响
1
作者 曹姗 庞博 +9 位作者 徐英莉 张敬升 陈梦苹 张宇 王雅欣 包蕾 耿子涵 郭姗姗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45-50,共6页
目的探究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影响及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ICR小鼠,构建病毒性肺炎模型。每日固定时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抑制率和病毒载量;采用Mi... 目的探究疏风解毒胶囊预防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的影响及可能的干预机制。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滴鼻感染ICR小鼠,构建病毒性肺炎模型。每日固定时间观察各组小鼠一般状态,计算各组小鼠肺指数、抑制率和病毒载量;采用Micro-CT、苏木精-伊红染色(HE)法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形态变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肺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的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TLR4、MyD88蛋白的表达含量。结果预防性给予疏风解毒胶囊可降低小鼠的肺指数,降低肺组织中病毒载量,修复流感小鼠肺部损伤,减轻肺部病变,降低肺组织中TNF-α和IL-6含量。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疏风解毒胶囊可下调肺组织TLR4、MyD88蛋白的表达。结论疏风解毒胶囊预防性给药对甲型流感病毒肺炎小鼠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与抑制病毒复制、改善肺组织病变、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和下调肺组织中TLR4、MyD88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疏风解毒胶囊 抗病毒作用 TLR4/MyD88 小鼠 肺组织 肺炎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芯片技术筛选与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互作的宿主因子及通路分析
2
作者 张宇 张薇 +13 位作者 高双荣 陈梦苹 王雅欣 徐英莉 曹姗 赵荣华 包蕾 李舒冉 孙静 鲍岩岩 耿子涵 郭姗姗 冀祖恩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40-44,50,共6页
目的筛选出与流感病毒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蛋白结合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加以分析,确定这些结合蛋白富集的方向及关键蛋白,为抗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将NS1样本、Biotin样本分别与HuProt^(TM)人类蛋白质组芯片进行杂... 目的筛选出与流感病毒Non-structural protein 1(NS1)蛋白结合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加以分析,确定这些结合蛋白富集的方向及关键蛋白,为抗流感病毒的新药研发提供思路。方法将NS1样本、Biotin样本分别与HuProt^(TM)人类蛋白质组芯片进行杂交孵育,以两重复均满足Z-Score≥3为筛选条件对与NS1蛋白有结合的宿主蛋白进行筛选得到特异性检出蛋白,实验组(NS1蛋白)与对照组(Biotin)比值I Mean_Ratio≥1.4为条件筛选出显著特异性检出蛋白。用检出的195个蛋白进行GO(Biological Process,Molecular Function,Cellular Component)和KEGG_PATHWAY分析,通过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及MCODE分析得到关键蛋白。结果获得显著特异性检出蛋白195个,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参与了mRNA加工、RNA结合、蛋白结合,KEGG分析主要富集到RNA降解、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等通路。得到的4个关键蛋白DDX6、HSPD1、PKLR、MTHFD1中DDX6与RNA的合成、翻译等过程相关,而NS1蛋白可以通过调控流感病毒RNA和宿主RNA促进病毒的感染,推测DDX6可能在该过程发挥作用;其他3个蛋白目前虽然没有明确的研究指明其与流感病毒有关系,但是能在其他RNA病毒的感染过程中发挥作用。结论与NS1结合的人类蛋白主要富集到RNA合成、加工、转录等过程中,MCODE分析得到的关键蛋白有潜力成为抗流感病毒新的靶点,但作用机制需要后续实验进行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流感病毒 NS1蛋白 蛋白质芯片 生信分析 宿主因子 通路
下载PDF
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和OC43感染致小鼠肺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3
作者 张敬升 高双荣 +7 位作者 庞博 刘莉娜 徐英莉 曹姗 陈梦苹 张宇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4年第1期51-54,88,共5页
目的考察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毒株和OC43毒株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不同毒株将实验分批进行,每批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病毒感染组、磷酸氯喹片组、连花清瘟颗粒组、散寒化湿颗粒(给药组)3个剂... 目的考察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毒株和OC43毒株感染小鼠致肺炎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根据不同毒株将实验分批进行,每批实验动物按体重随机分成7组:正常组、病毒感染组、磷酸氯喹片组、连花清瘟颗粒组、散寒化湿颗粒(给药组)3个剂量组,高剂量为11 g·kg^(-1)·d^(-1)(相当于生药52.8 g·kg^(-1)·d^(-1))、中剂量为5.5 g·kg^(-1)·d^(-1)(相当于生药26.4 g·kg^(-1)·d^(-1))、低剂量为2.75 g·kg^(-1)·d^(-1)(相当于生药13.2 g·kg^(-1)·d^(-1))。使用人冠状病毒229E和OC43感染小鼠,建立肺炎模型。通过检测肺指数和肺部病理变化等指标评价散寒化湿颗粒对冠状病毒肺炎小鼠的药理作用。结果散寒化湿颗粒在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能有效降低小鼠的肺指数,并减轻肺组织的病理损伤。结论散寒化湿颗粒对人冠状病毒229E毒株和OC43感染致小鼠肺炎均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散寒化湿颗粒 人冠状病毒229E 人冠状病毒OC43 小鼠 肺炎 肺指数 病理变化
下载PDF
葛根汤颗粒治疗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小鼠病毒性肺炎及死亡保护作用 被引量:3
4
作者 赵荣华 孙静 +15 位作者 包蕾 耿子涵 张敬升 庞博 陶夏莉 刘进娜 郭姗姗 徐英莉 李舒冉 周利润 曹姗 陈梦苹 张宇 鲍岩岩 王道涵 崔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0期1385-1390,共6页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H_(1)N_(1)流感病毒PR8株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治疗及死亡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的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内细支气管及肺组织苏木精-伊... 目的:研究葛根汤颗粒对甲型H_(1)N_(1)流感病毒PR8株感染致小鼠病毒性肺炎模型的治疗及死亡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PR8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病毒性肺炎模型,观察小鼠的肺指数和肺指数抑制率,肺内细支气管及肺组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病理切片镜下病变观察及等级评分;同时采用流感病毒PR8毒株滴鼻感染小鼠造成死亡保护模型,观察小鼠感染后2周内的死亡情况,计算小鼠的死亡率、死亡保护率、平均存活天数和生命延长率。结果: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组小鼠肺指数(P<0.01);葛根汤颗粒高、中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减轻支气管炎症反应渗出状况,红肿相对消退,并且缓解病毒感染所致肺泡、肺间质渗出炎症反应及红细胞渗出情况(P<0.01,P<0.05);模型组小鼠死亡率90%,平均存活天数9.95 d,葛根汤颗粒3个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可显著降低小鼠死亡率,延长小鼠平均存活天数,提高生命延长率(P<0.01,P<0.05)。结论:本研究发现葛根汤颗粒可显著降低病毒性肺炎模型小鼠的肺指数,并显著减轻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肺内细支气管及肺局部炎症反应损伤,对模型小鼠的肺部炎症反应有明显的治疗作用;同时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死亡率,延长平均存活天数,提高生命延长率,对感染小鼠有死亡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_(1)N_(1)流感病毒PR8株 小鼠病毒性肺炎 葛根汤颗粒 肺指数 肺组织病理 小鼠死亡保护作用 生命延长率 平均存活天数
下载PDF
人冠状病毒229E湿热疫毒袭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的建立及评价 被引量:1
5
作者 庞博 张敬升 +8 位作者 郭姗姗 孙静 包蕾 徐英莉 曹姗 陈梦苹 王雅欣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在采用外部湿热因素造成中医湿毒袭肺小鼠模型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建立湿热疫毒袭肺病症结合小鼠模型。方法对湿热感染不同天数的小鼠中医证候表征、肺指数和肺部病毒载量、肺部病理... 目的在采用外部湿热因素造成中医湿毒袭肺小鼠模型的基础上,同时采用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小鼠造成肺炎模型,建立湿热疫毒袭肺病症结合小鼠模型。方法对湿热感染不同天数的小鼠中医证候表征、肺指数和肺部病毒载量、肺部病理结构与影像学、小鼠血清胃泌素(Gas)、下丘脑前列腺素E2(PGE2)、环磷酸腺苷(c AMP)及肌糖原评价湿毒疫动物模型。结果人冠状病毒肺炎湿热疫毒袭肺证小鼠病证结合模型小鼠饮食量下降和饮水量增加,毛发枯燥发黄,行动迟缓爱扎堆,大便便溏。肺指数增加(P<0.01),肺部病毒核酸呈阳性表达,肺组织可见病理结构变化及斑点状阴影。小鼠体内肌糖原含量、血清胃泌素含量、下丘脑c AMP、PGE2的含量在感染后均有显著升高(P<0.05)。结论本研究建立的HCoV-229E湿热疫毒袭肺证病证结合小鼠模型与临床疾病表征具有一致性,可为诊断及治疗具有该证候的病毒性肺炎与开发相关药物研究提供一种可靠的评价动物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冠状病毒229E 湿热疫毒袭肺 病毒性肺炎 中医证候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究清开灵软胶囊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梦苹 王雅欣 +8 位作者 姚荣妹 包蕾 赵荣华 孙静 耿子涵 鲍岩岩 戴敏 郭姗姗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3期253-257,共5页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基于湿热疫毒袭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的实验验证,对清开灵软胶囊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从建库开始截至2022年6月28日,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得清开灵软胶囊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wiss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和基于湿热疫毒袭肺病证结合小鼠模型的实验验证,对清开灵软胶囊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作用机制进行初步探索。方法从建库开始截至2022年6月28日,通过TCMSP数据库和文献挖掘获得清开灵软胶囊主要活性成分,利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GeneCards数据库获得清开灵软胶囊治疗冠状病毒肺炎的潜在靶点,构建PPI互作网络和“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对潜在靶点进行KEGG Pathway富集分析。基于湿热疫毒袭肺小鼠病证结合模型,检测清开灵软胶囊对肺指数的影响,Elisa法检测用药后肺组织中IL-6、SOD和下丘脑中PGE2、CAMP含量的变化。结果筛选出清开灵软胶囊活性成分78个,潜在靶点112个。“药物-成分-靶点”网络中包含296条边,7个药物节点,槲皮素等33个化合物节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等112个靶点节点,涉及卡波西肉瘤相关疱疹病毒感染通路、PI3K-AKT等信号通路。与模型组相比,清开灵软胶囊组肺指数明显降低(P<0.01),肺组织中IL-6、下丘脑中PGE2的含量也显著降低(P<0.01)。结论清开灵软胶囊可能通过调节炎症介质和发热介质,对冠状病毒肺炎发挥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开灵 软胶囊 网络药理学 人冠状病毒229E 湿热疫毒袭肺
下载PDF
金振口服液对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幼龄小鼠模型的干预机制
7
作者 赵荣华 孙静 +12 位作者 包蕾 耿子涵 李贵平 王道涵 李舒冉 张敬升 庞博 徐英莉 周利润 鲍岩岩 陈梦苹 郭姗姗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3期248-252,257,共6页
目的研究金振口服液对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幼龄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ICR小鼠,分为空白组,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组,中医热证组,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小鼠模型组,磷酸氯喹组,连花清瘟组及金振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30、15... 目的研究金振口服液对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幼龄小鼠模型的干预作用。方法ICR小鼠,分为空白组,人冠状病毒229E(HCoV-229E)感染组,中医热证组,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小鼠模型组,磷酸氯喹组,连花清瘟组及金振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30、15和7.5 mL·kg^(-1)·d^(-1),相当于生药8、4和2 g·kg^(-1)·d^(-1)),每组10只,采用热湿环境复合HCoV-229E感染造模及给药。观察小鼠的肺指数和抑制率,肺组织核酸,ELISA法检测小鼠肺组织因子IL-1β、MDA及下丘脑因子PGE2、CAMP,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比例。结果金振口服液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P<0.01),肺指数抑制率为43.93%;金振口服液高、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组织病毒载量、IL-1β含量(P<0.05,P<0.01)、中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MDA水平(P<0.01);金振口服液3个剂量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下丘脑中PGE2、CAMP的生成(P<0.05,P<0.01);对外周血免疫细胞百分比无显著影响。结论金振口服液可明显改善人冠状病毒肺炎热毒疫幼龄小鼠的免疫功能,表现为通过抑制肺组织中炎性细胞因子表达而缓解肺部炎性损伤,可显著降低模型小鼠肺指数和病毒载量,同时可下调体温调节中枢因子的表达,对模型小鼠的肺部炎症起到干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振口服液 人冠状病毒肺炎 热毒疫 幼龄小鼠 炎性因子 免疫调节 肺指数 肺指数抑制率
下载PDF
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株和副流感病毒感染致小鼠肺炎的药理作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敬升 高双荣 +8 位作者 庞博 包蕾 孙静 陈梦苹 徐英莉 曹姗 郭姗姗 赵荣华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46-51,95,共7页
目的考察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肺炎药理作用,为金振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造模,考察金振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生药8、4、2 g·k... 目的考察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小鼠肺炎药理作用,为金振口服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滴鼻感染小鼠造模,考察金振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生药8、4、2 g·kg^(-1)·d^(-1))对小鼠的肺指数、肺组织病理变化和死亡保护作用,并设西药磷酸奥司他韦颗粒、利巴韦林颗粒和中成药小儿热速清口服液作为阳性对照药。结果金振口服液3个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鼠肺指数、减轻肺组织病理损伤,并对小鼠具有死亡保护作用。结论金振口服液对流感病毒H1N1/FM1和副流感病毒感染所致的肺炎小鼠具有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振口服液 流感病毒H1N1/FM1 副流感病毒 肺指数 肺组织 磷酸奥司他韦颗粒 利巴韦林颗粒 小儿热速清口服液
下载PDF
中药防治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徐英莉 庞博 +7 位作者 曹姗 陈梦苹 孙静 赵荣华 张敬升 周利润 王雅欣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3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 综述中药防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中药调节细菌的耐药环节、调节群体感应系统、调节宿主微环境3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与抗生素直接靶向细菌相比,中药... 目的 综述中药防治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机制的研究进展,为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感染防治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国内外文献,从中药调节细菌的耐药环节、调节群体感应系统、调节宿主微环境3方面进行综述。结果 与抗生素直接靶向细菌相比,中药具有来源广泛、多途径、多靶点等作用特点,且具有副作用小、不易耐药、治疗成本低等优势。中药可以通过抑制灭活酶、调节细菌外排作用、调节群体感应系统、改善宿主屏障作用、调节免疫微环境等环节发挥作用。结论 发掘中医药宝库,研究新型的抗耐药菌药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及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耐药铜绿假单胞菌 肺炎 宿主微环境 群体感应
下载PDF
氯雷他定与消风止痒颗粒对3种荨麻疹动物模型的药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庞博 徐英莉 +6 位作者 刘晓峰 陈梦苹 王雅欣 姚荣妹 周利润 曹姗 崔晓兰 《世界中医药》 CAS 2022年第21期3026-3032,共7页
目的:探究氯雷他定和消风止痒颗粒对免疫性/非免疫性接触/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抗二硝基苯基(DNP)-IgE单克隆抗体进行致敏,双耳涂抹2,4-二硝基氟苯(DNFB)进行激发造成小鼠免疫性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 目的:探究氯雷他定和消风止痒颗粒对免疫性/非免疫性接触/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的药效作用。方法:采用尾静脉注射抗二硝基苯基(DNP)-IgE单克隆抗体进行致敏,双耳涂抹2,4-二硝基氟苯(DNFB)进行激发造成小鼠免疫性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腹腔注射卵白蛋白-氢氧化铝混悬液进行致敏及激发诱导致大鼠免疫性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二甲基亚砜涂抹豚鼠耳郭两面致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模型。结果:免疫性接触性/非接触性慢性荨麻疹模型试验中,氯雷他定和消风止痒颗粒均能显著减少小鼠的抓挠次数,抑制大、小鼠腹腔肥大细胞脱颗粒(均P<0.05);氯雷他定能明显缓解炎症介质的释放,消风止痒颗粒则能显著抑制背部风团的发生,减轻耳肿胀(均P<0.05)。非免疫性接触性荨麻疹模型实验中,消风止痒颗粒可显著减轻豚鼠耳肿胀度及耳厚度(均P<0.05),缓解变态反应肿胀症状。结论:氯雷他定对免疫性慢性荨麻疹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缓解瘙痒症状。消风止痒颗粒则对接触性荨麻疹作用明显,有缓解皮肤红肿,抑制风团之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疫性荨麻疹 接触性荨麻疹 肥大细胞 炎症介质 氯雷他定 消风止痒颗粒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栀子提取物抑制甲型流感病毒致小鼠病毒性肺炎的抗炎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雅欣 包蕾 +10 位作者 赵荣华 耿子涵 鲍岩岩 孙静 时宇静 周利润 陈梦苹 徐英莉 庞博 郭姗姗 崔晓兰 《中国药物警戒》 2021年第12期1106-1110,1116,共6页
目的探索栀子提取物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病毒性肺炎的抗炎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研究不同浓度的栀子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7.4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用2种浓度的LPS分别刺激RAW 267.4细胞24 h,再... 目的探索栀子提取物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致小鼠病毒性肺炎的抗炎机制。方法在体外实验中研究不同浓度的栀子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小鼠巨噬细胞RAW 267.4分泌一氧化氮(NO)的影响,用2种浓度的LPS分别刺激RAW 267.4细胞24 h,再分别给予相应浓度的栀子提取物,24 h后检测细胞上清液中NO的含量。在体内实验中: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均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感染ICR小鼠肺炎模型,连续给药4 d后眼球取血离心收集血清做流式检测血清炎症因子,解剖后取肺组织做病理切片,观察肺部病变情况。结果在体外实验中,栀子提取物5、2.5、1.25 mg/mL 3个剂量组均可有效降低NO的含量,且与LPS对照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在体内实验中,与模型组相比,栀子提取物高、中、低3个剂量组均可使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的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小鼠肺组织病理学检查表明,与模型组相比,栀子提取物高中剂量组均可明显改善肺部病变情况。结论栀子提取物不仅在体外实验中具有良好的抑炎作用,也可有效抑制甲型H1N1流感病毒(FM1株)所致的小鼠病毒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栀子提取物 甲型流感病毒 脂多糖 炎症因子 小鼠
下载PDF
生物脱氮中工程纳米颗粒的毒害作用及减毒措施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漫漫 何腾霞 +2 位作者 丁晨雨 陈梦苹 吴启凤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227-236,共10页
氮化合物在生命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过多的无机氮会导致水体恶化进而影响人类健康,生物脱氮技术可高效去除环境中的无机氮且不引起二次污染。随着工程纳米颗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导致其大量释放到土壤及水体中,极大地阻碍了... 氮化合物在生命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过多的无机氮会导致水体恶化进而影响人类健康,生物脱氮技术可高效去除环境中的无机氮且不引起二次污染。随着工程纳米颗粒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导致其大量释放到土壤及水体中,极大地阻碍了废水处理中的生物脱氮过程,因此,微生物脱氮过程中工程纳米颗粒的毒害作用及减毒措施成了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阐述了工程纳米颗粒进入水环境的方式,系统分析了工程纳米颗粒对废水处理系统和生物脱氮过程的影响,详细说明了工程纳米颗粒对脱氮微生物的毒害作用、脱氮微生物的抵御机制及减毒措施,并对未来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旨为提高工程纳米颗粒存在条件下的脱氮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可促进工程纳米颗粒对耐冷异养硝化和好氧反硝化菌的毒害及应激机制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纳米颗粒 生物脱氮 毒害作用 解毒措施
下载PDF
反硝化聚磷菌及其脱氮除磷机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郑春霞 王侧容 +4 位作者 张漫漫 吴启凤 陈梦苹 丁晨雨 何腾霞 《生物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9-1025,共17页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关注问题,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具有高效、低耗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已经成为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对反硝化聚磷菌的研究及其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水体富营养化是当前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点关注问题,微生物修复富营养化水体具有高效、低耗且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已经成为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的一种重要方式。近年来,对反硝化聚磷菌的研究及其在污水处理工艺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不同于传统的反硝化细菌联合聚磷菌去除氮磷工艺,反硝化聚磷菌在交替厌氧、缺氧/好氧条件下能同时进行脱氮除磷而被广泛关注与研究。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报道的部分微生物仅在好氧条件下就可进行同时脱氮除磷,但是其脱氮除磷机理仍未理清。基于此,文中总结了目前发现的反硝化聚磷菌和同时硝化反硝化聚磷微生物的种类及特点,并对其脱氮与除磷的关系及其机理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对目前反硝化除磷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最后对今后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完善反硝化聚磷菌的脱氮除磷机理及工艺改进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反硝化聚磷菌 同时硝化反硝化除磷 关系 机理
原文传递
与甲型流感病毒NP蛋白相互作用的宿主因子的筛选与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梦苹 崔晓兰 郭姗姗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385-393,共9页
筛选与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NP蛋白相互作用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抗流感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将两张HuProtTM 20K芯片分别与实验组(NP蛋白)和对照组(灭活生物素)样本杂交孵育,扫描... 筛选与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A virus,IAV)NP蛋白相互作用的人类宿主蛋白,并对其进行分析,为抗流感病毒新药的研发提供依据。利用蛋白质芯片技术,将两张HuProtTM 20K芯片分别与实验组(NP蛋白)和对照组(灭活生物素)样本杂交孵育,扫描芯片读取数据。计算各位点的原始信号强度I(I=F635 Median/B635 Media)用于数据分析,并进行Z-Score标准化处理,筛选出芯片上两重复位点均满足Z-Score≥3的蛋白,即认为该蛋白与样本相结合。对NP样本特异性结合蛋白进行GO、KEGG分析,计算这些蛋白在各组内两原始信号强度的均值IMean及组间比值IMean_Ratio(实验组_vs_对照组),筛选出IMean_Ratio≥1.4的NP显著特异结合蛋白,将实验组显著特异结合蛋白导入Human proteome map、VirHostNet3.0数据库,在malacards数据库中检索Influenza,将得到的流感相关蛋白与显著特异结合蛋白进行比较分析。筛选出NP宿主蛋白176种,GO分析结果显示,这些蛋白主要是作为结合蛋白参与剪接过程。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NP宿主蛋白显著富集到剪接体通路、内吞通路、抗原加工与呈递通路(P<0.05)。有5个显著特异结合蛋白同时参与到与流感最相关的两条通路中,这5个蛋白分别是RASAL3、PTK2、PSMC4、PSME1和CD80,其中,除蛋白RASAL3、CD80外,蛋白PTK2、PSME1和PSMC4在成人肺组织中皆有表达。查阅相关资料,蛋白PTK2已被证实可与甲型流感病毒NP蛋白相互作用,参与调控病毒的复制过程。后续可进一步展开实验,验证蛋白PSMC4、PSME1与甲型流感病毒NP蛋白的相互作用,并探讨这两种蛋白在流感病毒感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P蛋白 人类蛋白质芯片 宿主因子 生物信息学分析
原文传递
羟胺氧化还原酶在生物脱氮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5
作者 吴启凤 丁晨雨 +2 位作者 何腾霞 陈梦苹 张漫漫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1120-1134,共15页
羟胺氧化还原酶(hydroxylamine oxidoreductase,HAO)属于多血红素蛋白酶家族,每个单体由7个电子转移血红素和1个催化血红素组成。HAO既可分别催化羟胺和肼的氧化反应,也可催化羟胺、一氧化氮及亚硝酸盐的还原反应。不同硝化细菌中,HAO... 羟胺氧化还原酶(hydroxylamine oxidoreductase,HAO)属于多血红素蛋白酶家族,每个单体由7个电子转移血红素和1个催化血红素组成。HAO既可分别催化羟胺和肼的氧化反应,也可催化羟胺、一氧化氮及亚硝酸盐的还原反应。不同硝化细菌中,HAO的最适温度、pH、底物、产物特异性及酶抑制剂等存在差异。作为生物硝化过程的关键酶,HAO在提升生物脱氮速率及清除硝化中间产物(羟胺)对生物的毒害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系统综述了HAO在脱氮微生物中的分布、蛋白结构、表达调控及其活性等,总结其在不同硝化细菌中的生物化学特性,最后对HAO进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有助于深入理解生物脱氮过程和微生物体内羟胺代谢的机理,为优化废水处理工艺提供新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羟胺氧化还原酶 生物脱氮 酶活性
原文传递
微生物脱氮过程中氧化亚氮的释放机理及减释措施 被引量:4
16
作者 何腾霞 陈梦苹 +3 位作者 丁晨雨 李祝 刘玉婷 王婧 《生物资源》 CAS 2021年第1期17-25,共9页
微生物脱氮是去除废水中含氮污染物质的重要方法,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生存环境不同会导致其释放N2O的途径及机理具有差异性。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脱氮过程产生N2O微生物的种类、特点及其释放N2O的多重途径,综合分析了参与N2O形成的相关酶类和... 微生物脱氮是去除废水中含氮污染物质的重要方法,微生物的种类及其生存环境不同会导致其释放N2O的途径及机理具有差异性。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脱氮过程产生N2O微生物的种类、特点及其释放N2O的多重途径,综合分析了参与N2O形成的相关酶类和影响N2O释放的关键因素,同时,提出了减缓生物脱氮过程释放N2O的相关措施,对未来脱氮工艺的优化与N2O释放的控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 脱氮微生物种类 N2O产生途径 酶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