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被引量:10
1
作者 陈次滨 董学滨 +2 位作者 黄东健 江皓波 杨梅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6期633-635,共3页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钛(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 9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Ⅳ级CHF患者,根据是否接受CVVH分成CVVH组(14... 目的观察连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血管紧张素Ⅱ(AngⅡ)、脑钠钛(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2 9例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心功能Ⅳ级CHF患者,根据是否接受CVVH分成CVVH组(14例)和对照组(15例),对照组予以心力衰竭常规治疗,CVVH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CVVH治疗。检测两组治疗前后内环境生化指标,AngⅡ、BNP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炎症水平的变化;观察两组心功能指标和临床转归。结果CVVH组外周血中尿素氮(BUN)、肌酐(Cr)、TNF-α、IL-1、IL-6、CRP、AngⅡ、BNP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且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CVVH可以有效地用于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及其并发的高度水肿、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失调;CVVH能清除具有心血管活性的中分子炎症介质、心脏抑制因子及过度激活的神经内分泌激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性静脉血液滤过 顽固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神经内分泌激素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经食道心房调搏术诊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1
2
作者 陈次滨 赖海清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10年第1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诊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对27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术。结果278例患者检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218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心房扑动31例... 目的探讨经食道心房调搏诊治快速型心律失常的价值。方法对278例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行经食道心房调搏术。结果278例患者检出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paroxysmal supraventricular tachycardia,PSVT)218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心房扑动31例、心房纤颤24例,其中PSVT中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109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65例,阵发性房性心动过速44例。以超速抑制法终止室上性心动过速发作208例(95.4%),失败10例,心房扑动成功27例(87.1%);药物终止快速型心律失常对心脏电生理参数有影响(P<0.05)。结论经食道心房调搏术是一种简便、高效和安全的快速型心律失常诊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律失常 诊断 治疗 经食道心房调搏术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利尿剂抵抗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力衰竭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陈次滨 杨梅 +2 位作者 黄东健 董学滨 江皓波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9年第17期1-8,共8页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利尿剂抵抗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安全有效;以及HVHF与呋塞米持续静脉输注在心力衰竭发生利尿剂抵抗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是否存在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将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1月发... 目的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HVHF)治疗利尿剂抵抗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是否安全有效;以及HVHF与呋塞米持续静脉输注在心力衰竭发生利尿剂抵抗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时是否存在疗效上的差异。方法将我院2006年4月至2008年1月发生利尿剂抵抗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分为血液滤过组40例和利尿剂组40例。利尿剂组给予呋塞米(40—60mg静推后,1—5mg/h静脉泵入维持,最大剂量〈1g/d)以减轻心脏负荷;血液滤过组行HVHF治疗。两组患者的其它治疗相同,并用多巴胺维持血压在90/60mmHg以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多巴胺输注速度等变化及外周血生化、TNF-α、IL-1β、IL-6、CRP等水平的变化;因所有患者均为卧床危重患者,故放置漂浮导管监测有创血流动力学指标,直接评价左心室功能。结果治疗后HVHF组心率逐渐减慢,利尿剂组心率则有升高趋势(P〈0.05)。HVHF组MAP逐渐升高,多巴胺用量逐渐减少(P〈0.05k利尿剂组则需用较大剂量大多巴胺才得以维持正常的MAP。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的CVP及PCWP均降低,但HVHF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SV、CO、CL等血流动力学指标均升高,但HVHF组升高更明显(P〈0.05),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HVHF组患者外周血的TNF-α、IL-1β、IL-6、CRP等物质均明显低于利尿剂组(P〈0.05)。经HVHF治疗后12h起血清尿素氮(BUN)、肌酐(cr)水平均显著低于利尿剂组,低钠血症、高钾血症得到纠正(P〈0.05)。结论HVHF通过清除水钠、调节内环境、清除体内细胞因子和炎性介质,能较好地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与持续静脉输注速尿相比,HVHF能更有效地减轻患者心脏负荷,改善心脏功能,用于存在利尿剂抵抗且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心力衰竭患者安全可靠,且对其的治疗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滤过 治疗 利尿剂抵抗 血流动力学 心力衰竭
下载PDF
安置起搏器手术时出现严重并发症三例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次滨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 1999年第4期217-217,共1页
关键词 起搏器安置 并发症
下载PDF
风湿心、难治性心衰、血流动力学监测中大面积肺梗死一例报告
5
作者 陈次滨 陈唏明 《岭南心血管病杂志》 2001年第6期386-386,394,共2页
陈××,男,59岁,住院号39405,临床诊断:双下肺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入院后抗炎、强心、扩张血管、氨茶碱、平喘、利尿等治疗,病人仍不能平卧以及阵... 陈××,男,59岁,住院号39405,临床诊断:双下肺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并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肺动脉高压,心脏扩大,心房纤颤,心功能Ⅳ级.入院后抗炎、强心、扩张血管、氨茶碱、平喘、利尿等治疗,病人仍不能平卧以及阵发性呼吸困难和地高辛浓度测定高于正常,给病人局麻下行左锁骨下穿刺放入漂浮导管作血流动力学监测,当时测肺动脉压52/5 mmHg,肺毛压56/35 mmHg(平均41 mmHg),中心静脉压26cmH2O,考虑病人"全心衰竭"和肺动脉高压,应用洋地黄已超出正常范围,属"难治性心衰",于是予以继续利尿的同时,开始以1 μg/(kg@min)速度滴注硝普钠,并用其他非洋地黄正性肌力药物和限制24h入液量等处理2~3 d后,病人一般情况好转,可以平卧,气促明显缓解.次日无诱因下突然剧烈胸痛,咯鲜红色血数口,量约100 mL及咯血痰,血压下降,气促加重,血氧饱和度监测从90%下降至56%,查血气分析:PaO2 5.0kPa,PCO2 6.O kPa,中心静脉压27cmH2O(原已下降至14 cmH2O),肺动脉压60/14mmHg(原已下降至40/5 mmHg),应用镇痛剂和利尿等处理没好转,随即做床边X线片,心电图,心五酶,血像等检查.X线片示:"右中肺野大片阴影密度较高,边缘模糊,左肺门见小片状阴影并不规则,心影增大如前."心电图:"无ST段改变."D-二聚体阳性,心五酶CK 540 U/L,LDH 420 U/L,LDH1 89 U/L,CK-Mb 19U/L,考虑:"急性肺梗死",随即作溶栓治疗,静脉快速注入尿激酶100万U,以后肝素50mg静脉滴注维持,另一管予以多巴胺加入补液和硝普钠维持补液,2 h后病人胸痛消失,气促改善,血氧饱和度监测达89%,血气分析:PaO2 10.8 kPa,PCO2 5.3 kPa,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继续以速避凝O.4mL皮下注射,每天1次,连续7 d,稳定后送同位素室,肺灌注显像检查:"左肺中下叶放射分布稀疏区.意见:左肺下叶严重灌注不良,符合肺梗死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湿性心脏病 心力衰竭 血流动力学 肺梗死 病例报告
下载PDF
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的相关性 被引量:9
6
作者 邓梦华 马明远 +2 位作者 陈次滨 江浩波 张云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723-1725,共3页
目的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相关性,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初步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液体治疗。方法选取NYHA分级≥Ⅲ级或Killip分级≥Ⅱ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行P... 目的评估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与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VI)的相关性,根据血浆NT-proBNP水平初步判断急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以指导液体治疗。方法选取NYHA分级≥Ⅲ级或Killip分级≥Ⅱ级急性心力衰竭患者36例,在行PICCO监测后1、24、48 h测定患者的ITBVI、NT-proBNP水平和中心静脉压(CVP),计算ITBVI和NT-proBNP、CVP之间的相关系数。结果 NT-proBNP水平随着ITBVI升高而升高,呈正相关(r=0.701,P<0.05);NT-proBNP水平越高,每搏量指数(SVI)越低,呈负相关(r=-0.405,P<0.05);CVP与NT-proBNP、ITBVI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r=0.182,P>0.05;r=0.054,P>0.05)。结论急性心力衰竭患者NT-proBNP浓度越高,心脏泵血功能越差,心脏容量超负荷的风险越大;CVP对急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容量负荷评估准确性差,不适合单独作为评估心力衰竭患者容量负荷状态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力衰竭 胸腔内血容量指数 NT-PROBNP 中心静脉压
下载PDF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20
7
作者 余盛龙 陈次滨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8期2458-2460,共3页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给药剂量为5~10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1次/d,疗... 目的评价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将90例高血压伴冠心病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给药剂量为5~10 mg/次,1次/d,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控释片30 mg/次,1次/d,疗程均为6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血压、心绞痛改善情况、硝酸甘油片使用量、心电图改变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等。结果治疗6周后两组血压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两组降压效果比较(93.3%vs 71.1%)差异也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绞痛症状明显改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91.1%vs 60.0%)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硝酸甘油片使用量明显减少,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93.3%vs 48.9%)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心电图有明显改变,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91.1%vs 46.7%)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用药后不良反应事件总发生率4.4%,与对照组(6.7%)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好,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 高血压 冠心病
下载PDF
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0
8
作者 余盛龙 陈次滨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9期53-55,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C...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将120例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10 mg,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40 mg,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1、2周后行心功能NYHA分级评定、6 min步行试验以及中医证候判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测量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及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脑钠肽(BN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C组心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中医证候观察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B两组(P均<0.05);治疗1周后三组患者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均较前有所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C组与治疗前、A、B组比较,6 min步行试验行走距离显著延长(P<0.05);治疗后三组IVEF、LVESD、LVEDD较治疗前均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三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BNP及TNF-α水平均明显下降(P<0.05),C组较A、B组降低更明显(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参脉注射液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疾病 参脉注射液 阿托伐他汀 心力衰竭 慢性
下载PDF
FGF-2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获得心肌分化表型 被引量:5
9
作者 何晓青 陈敏生 +2 位作者 刘世明 钟赟 陈次滨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3期3580-3583,共4页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利用浓度为25ng/mL的FGF-2诱导BMSCs分化,21d后观察细... 目的观察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定向分化的影响。方法分离培养大鼠BMSCs,利用浓度为25ng/mL的FGF-2诱导BMSCs分化,21d后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并采用免疫荧光染色法检测BMSCs中cTnI、a-sarcomeric actinin和MEF-2C等心肌特异性蛋白的表达,观察BMSCs获得心肌分化表型的情况。结果经FGF-2诱导后,BMSCs逐渐增大、变长,并开始形成肌管样结构;与对照组相比,FGF-2诱导组中部分MSCs可表达一系列心肌表面标记物,如心肌特异性cTnI蛋白等。结论FGF-2可诱导BMSCs获得心肌分化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细胞分化 心肌分化表型
下载PDF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心肌组织microRNA-133a与TGF-β_1蛋白表达的改变及意义 被引量:7
10
作者 谭文鹏 杨侃 +1 位作者 陈晞明 陈次滨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748-751,共4页
目的:观察microRNA-133a(miR-133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改变和关系。方法:取12只1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SH... 目的:观察microRNA-133a(miR-133a)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蛋白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SHR)心肌组织中的表达改变和关系。方法:取12只18周龄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为SHR组,12只18周龄雄性Wistar-Kyoto(WKY)大鼠为对照组,通过无创血压测量分析系统测大鼠尾动脉血压,Masson染色检测心肌胶原容积分数(collagen volume fraction,CVF)和血管周围胶原面积比率(perivascular collagen area ratio,PVCA),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miR-133a表达水平,免疫组化和Westernblotting法检测心肌TGF-β1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HR组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升高(P<0.01),心肌CVF和PVCA明显升高(P<0.01),TGF-β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1),miR-133a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1),SHR组心肌miR-133a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23.9±4.6)%;SHR组心肌组织miR-133a与TGF-β1蛋白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0.791,P<0.01)。结论:SHR心肌组织miR-133a表达下调,伴随TGF-β1蛋白表达升高和胶原合成增加。miR-133a与TGF-β1可能参与SHR大鼠的心肌纤维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小RNA 转化生长因子Β1 自发性高血压大鼠 心肌纤维化
下载PDF
盐酸替罗非班用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53例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晞明 陈次滨 卢雄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4期1916-1918,共3页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连续102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3例)和单纯PCI组(对照组,49例)。所有患者术前... 目的探讨盐酸替罗非班应用于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治疗急性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连续102例接受急诊PCI的急性STEMI患者,分为替罗非班组(观察组,53例)和单纯PCI组(对照组,49例)。所有患者术前常规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及他汀类药物;观察组于术前应用替罗非班10μg/kg 1~3 min内静脉推注,继以0.15μg/(kg.min)维持静脉泵入48 h。比较两组的临床特征、术后的即刻造影结果、住院期间出血事件以及住院和随访期间主要不良心脏事件(MACE)发生率。结果两组基础临床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即刻心肌梗死溶栓试验分级(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血流(94.33%vs 93.87%,P>0.05)、两组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3.77%vs 4.08%,P>0.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观察组TIMI心肌灌注分级(TIMI myocardial perfusiongrades,TMPG)3级(81.13%vs 63.26%,P<0.01)、术后7 d及90 d心脏彩超左室射血分数(分别为59.35±7.6 vs43.31±6.9,P<0.05;60.35±7.1 vs 47.31±7.7,P<0.05)、随访期90 d内总的MACE发生率(9.43%vs20.93%,P<0.01)均优于对照组。两组出血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STEMI患者行急诊PCI术治疗时应用盐酸替罗非班是安全、有效的,可更好地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心肌灌注,提高临床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死 替罗非班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对复苏后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黄东健 徐如祥 +3 位作者 瞿文军 唐新兴 徐仲 陈次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10期1093-1095,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治疗心肺复苏后对低血压、低氧血症、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心肺复苏后出现脑水肿合并低血压 ,低氧血症的患者 ( 2 9例 )分为两组 :治疗组 ( 14例 )行HVHF ,血流量为 2 5 0~ 3 0 0mL ,置换液为 ... 目的 :探讨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治疗心肺复苏后对低血压、低氧血症、脑水肿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心肺复苏后出现脑水肿合并低血压 ,低氧血症的患者 ( 2 9例 )分为两组 :治疗组 ( 14例 )行HVHF ,血流量为 2 5 0~ 3 0 0mL ,置换液为 3 0~ 4 0L/h ;对照组 ( 15例 )按常规治疗。观察生命体征、血液生化和GCS评分等变化。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治疗后 4~ 6h血压开始显著上升 ,多巴胺输注速度减少 ,氧合指数 (PO2 /FiO2 )显著上升 ,血清乳酸、IL 1β、IL6、TNF α水平显著下降。结论 :高容量血液滤过 (HVHF)能清除体内细胞因子和乳酸等炎性介质 ,对提高血管活性物质的活性和氧交换、稳定内环境、减轻脑再灌注损伤 ,改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容量血液滤过 对照组 复苏后综合征 心肺复苏 低血压 低氧血症 患者 分等 合并 下降
下载PDF
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患者早期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友权 曾静贤 +2 位作者 吴涯雯 陈郡兴 陈次滨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16期1841-1842,共2页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确诊为早期POCD者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10例单独用银杏叶注射液10 mL+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B组10例单独用新斯的明1 mg肌注;C组10例单独... 目的观察银杏叶注射液治疗老年人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疗效。方法选择择期手术老年患者中确诊为早期POCD者30例,随机分为3组:A组10例单独用银杏叶注射液10 mL+5%葡萄糖液250 mL静脉滴注;B组10例单独用新斯的明1 mg肌注;C组10例单独注射生理盐水10 mL。结果A组总有效率为50%,B组总有效率为40%,C组总有效率为30%。A组和C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A组和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2组用药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银杏叶注射液用于治疗老年人术后POCD安全、有效、可行,但尚需进行更多的研究来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并发症 认知功能障碍 银杏叶注射液 老年人
下载PDF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肾动脉阻力指数与高血压危象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祝森志 蔡耀权 +5 位作者 胡峻岩 柳建中 邓蔚怡 唐晓华 赖彩永 陈次滨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513-1515,共3页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肾动脉阻力指数与高血压危象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检测26例高血压危象患者、20例高血压患者以及20例正常血压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肾动脉阻力指数,分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危象临床指标、短期预后的...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和肾动脉阻力指数与高血压危象的关系。方法采用彩色多谱勒检测26例高血压危象患者、20例高血压患者以及20例正常血压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肾动脉阻力指数,分析动脉硬化与高血压危象临床指标、短期预后的相关性。结果高血压危象患者血压为(203±14)/(108±13)mmHg,高血压危象患者容易出现脑卒中、急性左心衰竭以及心肌损伤等合并症,并且有着更差的3个月短期预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肾动脉阻力指数在高血压危象患者中显著升高,分别为(1.100±0.212)mm和0.688±0.064,两者呈显著正相关(r=0.724,P<0.01)。结论血管硬化可能参与高血压危象发病过程,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以及肾动脉阻力指数作为高血压危象的风险评估指标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危象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肾动脉阻力指数
下载PDF
广东省首例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临床特点及救治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魏立平 陈正贤 +2 位作者 陈次滨 周新科 陈安薇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76-78,共3页
目的:通过对本例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1例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治过程等资料进行总结。结果:高致病性H5N1人禽... 目的:通过对本例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患者的诊治过程进行分析,总结经验,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006年2月我院收治的1例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患者的临床特点、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及诊治过程等资料进行总结。结果:高致病性H5N1人禽流感初起临床表现为高热,迅速出现咳嗽、气促乃至呼吸衰竭、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实验室检查表现为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明显下降,尿常规检查出现蛋白尿及血尿,生化检查示肝功能异常,心肌酶学异常,低蛋白血症;影像学方面初起表现为普通肺炎,病变迅速进展为双肺弥漫性实变。治疗方面需要机械通气。临床确诊采用支气管吸取物(痰)进行H5核酸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呈阳性反应。对H5亚型的HA和M蛋白基因进行RT-PCR检测呈阳性反应。结论:如果能在患者发生呼吸衰竭前或早期及时治疗,可能对患者的预后有改进,一旦发展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则预后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禽正粘病毒科 广东 H5HI
下载PDF
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及安全性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何晓青 陈次滨 +1 位作者 陈晞明 卢雄 《新医学》 2012年第9期666-668,共3页
目的:比较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12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每日口服1次甲磺酸氨氯地平5 mg,对照组每... 目的:比较甲磺酸氨氯地平与非洛地平治疗原发性轻、中度高血压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单盲和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法,选择12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3例,研究组每日口服1次甲磺酸氨氯地平5 mg,对照组每日口服1次非洛地平5 mg,均治疗4周,4周后复查患者的诊室血压,并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评价疗效,同时观察两组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4周治疗。治疗4周后两组的收缩压、舒张压均比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治疗前、后两组诊室血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的各项参数,除心率外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治疗前、后两组组间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两组近期降压总有效率分别为95%和9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结论:甲磺酸氨氯地平、非洛地平均能有效降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作用平稳、有效、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甲磺酸氨氯地平 非洛地平
下载PDF
138例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陈友权 陈次滨 +3 位作者 陈晞明 卢雄 李文杰 许耘红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19期7-8,共2页
目的研究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ACS患者1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规范性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治疗、行为干预、... 目的研究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ACS患者13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69例和对照组69例,所有病例均给予常规心血管药物规范性治疗。治疗组在规范治疗基础上加用心理干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认知治疗、行为干预、生物反馈放松治疗,其中药物治疗用盐酸舍曲林和氯硝安定。观察两组用药3个月后,患者ACS症状的改善情况以及用药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①ACS症状的改善情况: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81%。研究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不良反应:两组用药期间均未见药物不良反应,无意外死亡病例。结论双心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安全、有效、可行,而且比常规规范治疗更有效,但尚需进行大样本的循证研究来更完善地进一步深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心疗法 急性冠脉综合征 心理干预
下载PDF
SimMan综合模拟人在医务人员CPR短期培训中应用效果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邹钧 徐学虎 +3 位作者 罗冰 王正维 陈次滨 张莹 《中国高等医学教育》 2010年第5期52-53,共2页
目的:探讨SimMan综合模拟人在医务人员CPR短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务人员随机分为模拟组和对照组。均由专业教师培训,模拟组提供SimMan综合模拟人培训对照组仅提供基础训练模型,统计分析两组成绩。结果:综合模拟人模拟组分数为93.... 目的:探讨SimMan综合模拟人在医务人员CPR短期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医务人员随机分为模拟组和对照组。均由专业教师培训,模拟组提供SimMan综合模拟人培训对照组仅提供基础训练模型,统计分析两组成绩。结果:综合模拟人模拟组分数为93.15±4.7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61±8.8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imMan综合模拟人的应用能明显改善CPR培训效果,具有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模拟人 培训 心肺复苏
下载PDF
PBL结合双语教学在内分泌学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9
作者 张莹 唐彬 +3 位作者 林榕 罗冰 陈次滨 戎安平 《医学教育探索》 2009年第12期1560-1562,共3页
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中开展了内分泌学双语教学和PBL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尝试,并进行课后问卷调查和教学效果评价,为提高内分泌临床教学水平提供了宝贵经验。
关键词 双语教学 PBL 内分泌学
下载PDF
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合并脑水肿的作用 被引量:4
20
作者 黄东健 徐如祥 +2 位作者 唐新兴 徐仲 陈次滨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04年第8期4-7,共4页
目的 探讨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治疗合并严重脑水肿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严重脑水肿(GCS评分5~6分)同时存在MODS但无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APACHEⅡ评分19~26)分为两组:HV-CVVH组(12例),血流量为250... 目的 探讨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治疗合并严重脑水肿的多器官功能障碍(MODS)的临床效果。方法 23例严重脑水肿(GCS评分5~6分)同时存在MODS但无合并肾功能衰竭患者(APACHEⅡ评分19~26)分为两组:HV-CVVH组(12例),血流量为250~300ml,置换液为3.0~4.0L/h;对照组(13例)按常规治疗。持续监测生命体征,检测血气分析和细胞因子。结果 HV-CVVH组治疗期间无死亡,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4~6小时平均动脉压开始显著上升,多巴胺输注速度减少,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维持在正常水平,氧合指数(PO2/FiO2)显著上升,血浆乳酸、IL-1β、IL-6、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0.01),GCS和APACHEⅡ评分显著改善。三周后生存率比较,HV-CVVH组10例(10/12,83.3%),对照组5例(5/13,38.5%)。结论 高容量静脉静脉血液滤过(HV-CVVH)治疗MODS合并严重脑水肿有良好效果,这与其能较好地调节内环境、清除体内细胞因子和乳酸等炎性介质,改善的血流动力学、氧合功能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滤过 脑水肿 多器官功能障碍 细胞因子 治疗 HV-CVVH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