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3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大学110周年校庆(皮革系庆典)暨第三届张铨基金颁奖大会上的致辞——生物质与皮革工程系系主任陈武勇,2006年8月28日
1
作者 陈武勇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6年第5期75-76,共2页
关键词 皮革工程系 四川大学 基金 张铨 生物质 主任 重点实验室 庆典活动
下载PDF
毛杨梅栲胶重度亚硫酸化改性与应用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陈武勇 陈发奋 田金平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5-58,共4页
 在高温和铝化合物存在下,对毛杨梅(Myricaesculenta)栲胶进行重度亚硫酸化改性,将改性栲胶用作皮革中和剂。研究了影响改性产物性质的一些参数,如缓冲性、中和性能等,得出最佳改性方案,其质量配比为:毛杨梅栲胶100份,NaHSO330份,Na2SO...  在高温和铝化合物存在下,对毛杨梅(Myricaesculenta)栲胶进行重度亚硫酸化改性,将改性栲胶用作皮革中和剂。研究了影响改性产物性质的一些参数,如缓冲性、中和性能等,得出最佳改性方案,其质量配比为:毛杨梅栲胶100份,NaHSO330份,Na2SO336份,含铝化合物1份,在129℃、165kPa下反应10h得到改性栲胶产物。改性栲胶水溶性良好,5%溶液pH值为7.15,10%溶液pH值为7.0。分析表明,其单宁含量在20%到30%之间,符合皮革中和复鞣剂的要求。缓冲性实验表明,适量未反应的亚硫酸盐能与改性单宁组成缓冲体系,在pH值3.5~5.5之间具有良好的缓冲性。鞣性实验表明,经亚硫酸盐处理后,毛杨梅栲胶的鞣性显著下降,收敛性缓和,渗透迅速,用量以削匀蓝革计3%~5%为佳,视铬复鞣后pH值而定,1%的用量约可使pH值提高0.3。由于改性栲胶还保留着适当的鞣性和填充性,因此它具有中和与复鞣的双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亚硫酸化改性 毛杨梅栲胶 单宁 制革 复鞣 植物鞣剂
下载PDF
中性蛋白酶水解铬革屑的研究 被引量:35
3
作者 陈武勇 辜海兵 +1 位作者 秦涛 石碧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1期2-5,共4页
研究了用 13 98中性蛋白酶水解铬革屑提取水解蛋白质的各种影响因素 ,如酶的用量、反应温度和 p H值等对水解蛋白质收获率的影响。测定了水解蛋白质的灰分含量、铬含量等。综合各种影响参数 ,确定了制取水解蛋白质的最佳条件 ,在现有条... 研究了用 13 98中性蛋白酶水解铬革屑提取水解蛋白质的各种影响因素 ,如酶的用量、反应温度和 p H值等对水解蛋白质收获率的影响。测定了水解蛋白质的灰分含量、铬含量等。综合各种影响参数 ,确定了制取水解蛋白质的最佳条件 ,在现有条件下制定了用碱和 13 98蛋白酶两步法处理铬革屑的最佳方案。研究结果表明 :采用此方案 Cr2 O3在水解蛋白质中的含量仅为 10 -6 级 ;水解蛋白质的回收率为 4 5 %左右 ,蛋白质总回收率达到 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铬革屑 水解蛋白质 蛋白酶 回收率
原文传递
氧化镁和碱性蛋白酶两步法处理废铬革屑 被引量:22
4
作者 陈武勇 秦涛 +1 位作者 辜海兵 石碧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5期1-5,共5页
采用两步法处理铬鞣革屑。首先用氧化镁处理提取明胶 ,然后再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蛋白酶水解作用提取水解蛋白质。研究了各种因素 ,如反应液 p H值、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明胶和水解蛋白质质量及其回收率的影响 ,并分别测定了明胶和水解蛋白... 采用两步法处理铬鞣革屑。首先用氧化镁处理提取明胶 ,然后再在碱性条件下通过蛋白酶水解作用提取水解蛋白质。研究了各种因素 ,如反应液 p H值、温度及反应时间等对明胶和水解蛋白质质量及其回收率的影响 ,并分别测定了明胶和水解蛋白质的水分含量、灰分含量、铬含量、总固体含量及回收率 ,明胶的黏度和密度。研究结果表明 :Cr2 O3 在明胶和水解蛋白质中含量在 1- 10× 10 -6之间 ;明胶黏度可达16.2 813 CP,颜色为淡黄色 ,符合国家明胶 QB581- 1981标准中的一级标准 ;水解蛋白质可作饲料 ;蛋白质总回收率为 80 %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革 铬鞣革屑 明胶 水解蛋白质 蛋白酶 氧化镁 副产品
原文传递
废革屑提取胶原蛋白的研究 被引量:25
5
作者 陈武勇 黄瓒 +1 位作者 林亮 冯海柯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3期1-5,共5页
现有的提取铬革屑中胶原蛋白的方法很多 ,在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是使用石灰 (有效成分为 Ca O)作为碱性试剂处理铬革屑提取胶原蛋白。用石灰提取胶原蛋白的缺陷 ,主要在于胶原蛋白产品的灰分、铬含量过高 ,达不到食用产品的标准。针对这... 现有的提取铬革屑中胶原蛋白的方法很多 ,在工业生产中最常见的是使用石灰 (有效成分为 Ca O)作为碱性试剂处理铬革屑提取胶原蛋白。用石灰提取胶原蛋白的缺陷 ,主要在于胶原蛋白产品的灰分、铬含量过高 ,达不到食用产品的标准。针对这些问题 ,以氧化钙提取胶原蛋白及其产品的纯化、脱铬为主要的研究内容 ,对氧化钙提取铬鞣废料中的胶原蛋白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采用通二氧化碳气体除去产品中的钙离子 ,以降低灰分 ;用离子交换树脂处理 ,减低铬含量。通过综合平衡各种影响因素 ,确定了氧化钙提取胶原蛋白 ,并用二氧化碳气体和混合离子交换树脂纯化的最佳条件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革屑 提取 胶原蛋白 氧化钙 二氧化碳 离子交换树脂 工艺条件
原文传递
脂肪酶Greasex50L在猪皮制革中的应用研究(I)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武勇 陈占光 +4 位作者 陈敏 程海明 廖隆理 于志淼 胡坚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3期23-26,共4页
Greasex 5 0 L是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碱性脂肪酶。已在皮革工业中广泛使用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种酶制剂 ,我们对 Greasex 5 0 L在猪皮方面的应用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 ,用脂肪去除率和皮革的质量作为评价标准 ,研究结果表明 :( ... Greasex 5 0 L是诺和诺德公司生产的碱性脂肪酶。已在皮革工业中广泛使用 ,为了更好地应用这种酶制剂 ,我们对 Greasex 5 0 L在猪皮方面的应用条件进行了研究。采用对比的方法 ,用脂肪去除率和皮革的质量作为评价标准 ,研究结果表明 :( 1 )适量的浸灰酶 NUE0 .6 MPX可使 Greasex5 0 L 的脱脂率增大 ,同时可改善皮革的起绒状况和革身柔软性 ;( 2 )一定量的表面活性剂与 Greasex5 0 L 配合使用 ,有利于脂肪的去除 ,用量为平平加的 0 .0 5 %~ 0 .1 % ;( 3)经 Greasex5 0 L 脱脂的裸皮在鞣制后油脂含量也较低 ,有利于后续工序进行 ,从而使成革粒面平细、革身柔软 ,臀部起绒得到改善 ,染色均匀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酶 猪皮 脱脂 制革 成革质量
原文传递
植物单宁与铁盐和氧化剂反应的变色规律 被引量:27
7
作者 陈武勇 刘波 +2 位作者 刘进 田金平 和廷军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11-14,共4页
植物单宁属多元酚类物质 ,与铁盐反应能产生以黑色调为主的显色变化。对在不同pH条件下 ,厚皮香、橡、木麻黄、杨梅、冷杉 5种植物单宁与不同氧化剂、铁盐作用的颜色变化规律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选择厚皮香单宁与铁盐作... 植物单宁属多元酚类物质 ,与铁盐反应能产生以黑色调为主的显色变化。对在不同pH条件下 ,厚皮香、橡、木麻黄、杨梅、冷杉 5种植物单宁与不同氧化剂、铁盐作用的颜色变化规律 ,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在此基础上 ,选择厚皮香单宁与铁盐作用 ,得到带有副色的单宁染料。通过配色反应 ,获得了一种能够直接应用于制革染色的黑色单宁染料。染料吸收情况基本符合朗格缪尔吸附理论。试验表明 :植物单宁与氧化剂、铁盐反应 ,颜色向棕黑、蓝绿变化 ,且随pH值的升高 ,颜色逐渐加深 ,但反应产物均带有不同的副色 ,通过配色可以消除副色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单宁 染料 染色 皮革 铁盐
原文传递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在鞣制化学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被引量:7
8
作者 陈武勇 滕博 +2 位作者 李国英 田振华 唐秋月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15年第1期73-77,共5页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是结合国外高校教学方法,近几年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鞣制化学"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包括:"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网上答疑"、"小班演讲"、"...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是结合国外高校教学方法,近几年推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鞣制化学"大班授课-小班讨论"包括:"大班授课"、"小班讨论"、"网上答疑"、"小班演讲"、"课程实验"、"专家讲座"六个部分。经过2012、2013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充分训练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授课教师课业压力有所降低,能够全面提高学生对教材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与传统教学法相比,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可为"大班授课-小班讨论"教学模式在本科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学 教学模式 大班授课-小班讨论 鞣制化学
原文传递
皮胶原—TiO_2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9
9
作者 陈武勇 周南 +1 位作者 李立新 张丽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4年第4期13-16,共4页
以盐酸为催化剂,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在制革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加强复灰处理,制备了山羊皮酸皮作为复合材料的皮胶原来源。皮胶原直接浸入前驱体溶液,水浴振荡,制备了皮胶原———TiO2纳米复合材料。原子力... 以盐酸为催化剂,钛酸丁酯为前驱体,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TiO2。在制革常规工艺的基础上加强复灰处理,制备了山羊皮酸皮作为复合材料的皮胶原来源。皮胶原直接浸入前驱体溶液,水浴振荡,制备了皮胶原———TiO2纳米复合材料。原子力显微镜的测试结果表明,纳米TiO2已经均匀渗透到皮胶原纤维当中;复合材料表面电性测定表明,此种复合材料带强正电性;抗菌防霉实验表明,所得复合材料有一定的抗菌防霉性能;收缩温度和抗张撕裂强度的测试表明,纳米材料与胶原的化学结合较弱,TiO2与皮胶原可能是物理吸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材料 二氧化钛 皮胶原 溶胶——凝胶法
下载PDF
铬—橡椀复鞣剂的制备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10
10
作者 陈武勇 王应红 陈继平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7期20-22,29,共4页
水解类植物鞣质在酸性条件下能降解,其降解产物可起到还原、蒙囿以及与金属盐络合的作用.利用这些性质,制备铬--橡椀复鞣剂.按常规铬鞣剂制备方法,先配制红矾钠-硫酸溶液,硫酸用量按理论碱度40%加入,一次性加入红矾钠质量43%的橡椀栲胶... 水解类植物鞣质在酸性条件下能降解,其降解产物可起到还原、蒙囿以及与金属盐络合的作用.利用这些性质,制备铬--橡椀复鞣剂.按常规铬鞣剂制备方法,先配制红矾钠-硫酸溶液,硫酸用量按理论碱度40%加入,一次性加入红矾钠质量43%的橡椀栲胶,然后在75~80℃条件下保温4h,经喷雾干燥得到粉状铬--橡椀复鞣剂.复鞣试验结果表明:该复鞣剂具有铬和栲胶复鞣的优点,成革柔软、丰满、粒面细致;缺点是对油脂吸收有影响,加入氯化稀土,可以改善复鞣革的加油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鞣质 橡椀 鞣制 复鞣剂
原文传递
氧化还原法处理黄栌叶废液制取鞣剂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陈武勇 杨兵 田金平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2年第2期32-35,40,共5页
为使从黄栌叶中提取酸工业化 ,充分利用其剩余废液 ,减少污染。提出利用其剩余废液中的糖以及其它非鞣质成分和H2 SO4,将K2 Cr2 O7中的Cr6+ 还原成Cr3 + 而制成铬鞣剂 ,用于制革。实验结果表明 ,当用其剩余废液固含量为红矾钾重的 6 .6 ... 为使从黄栌叶中提取酸工业化 ,充分利用其剩余废液 ,减少污染。提出利用其剩余废液中的糖以及其它非鞣质成分和H2 SO4,将K2 Cr2 O7中的Cr6+ 还原成Cr3 + 而制成铬鞣剂 ,用于制革。实验结果表明 ,当用其剩余废液固含量为红矾钾重的 6 .6 % ,H2 SO4为 73.6 % ,反应温度为 6 0℃时 ,配得的鞣液具有良好的鞣性。它具有渗透快、不需另加隐匿剂、对边肷部有一定填充作用等优点。另外 ,还对所配鞣液的碱度 ,成革的性能 ,以及其剩余废液的酸量 ,总还原物 ,总固含量作了分析。从理论上和实际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法 黄栌叶 废液 制取 鞣剂 鞣质 铬鞣液
下载PDF
不浸酸铬鞣剂C-2000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2
12
作者 陈武勇 叶述文 +1 位作者 陈占光 吴建军 《皮革化工》 CAS 2000年第6期5-10,19,共7页
本文所试验的C - 2 0 0 0铬鞣剂是一种专为浸酸鞣制而研制的新型铬鞣剂 ,它适合于各种鞋面革在软化后直接进行鞣制。本文在研究鞣剂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C - 2 0 0 0鞣剂不浸酸鞣制和常规的鞣制方法 ,分析了两种方法所得革的性能... 本文所试验的C - 2 0 0 0铬鞣剂是一种专为浸酸鞣制而研制的新型铬鞣剂 ,它适合于各种鞋面革在软化后直接进行鞣制。本文在研究鞣剂一般性质的基础上对比研究了C - 2 0 0 0鞣剂不浸酸鞣制和常规的鞣制方法 ,分析了两种方法所得革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C - 2 0 0 0鞣剂在鞣制开始、pH值较高的情况下 ,也能顺利渗透 ,整个鞣制系统的pH值在很短的时间内降至 3.5~ 4.0 ,并且保持稳定。与常规的鞣制方法相比 ,C - 2 0 0 0鞣剂不浸酸鞣制革中铬含量高 ,分布更均匀。该鞣剂鞣出的革的丰满性、弹性比常规工艺鞣的革好 ,尤其边腹部的松面情况得到很好的改善 ,铬的吸收率也得到明显的提高。用C - 2 0 0 0鞣剂实施不浸酸鞣制不但简化了工艺操作 (去掉浸酸工序提碱操作 ) ,而且降低了成本 ,彻底解决了制革过程中的盐污染问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浸酸鞣制 鞣制 浸酸 C-2000铬鞣剂
下载PDF
脂肪酶Greasex 50L在猪皮制革中的应用研究(2)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武勇 陈占光 +4 位作者 廖隆理 陈敏 程海明 于志淼 胡坚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7期29-31,共3页
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对脂肪酶 Greasex5 0 L 在猪皮软化工序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 ,对皮或革在软化后续工序 ,直至成革的一系列变化作了跟踪观察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 ,1 .脂肪酶 Greasex5 0 L在软化中的应用 ,其去除脂肪的作用已降... 本文采用对比试验的方法 ,对脂肪酶 Greasex5 0 L 在猪皮软化工序中的应用进行了试验 ,对皮或革在软化后续工序 ,直至成革的一系列变化作了跟踪观察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 ,1 .脂肪酶 Greasex5 0 L在软化中的应用 ,其去除脂肪的作用已降为次要 ,而其最大的特点是可以使软化效果更好 ,从而有利于后续工序进行 ,使成革柔软 ;2 .与对比样相比 ,经 Greasex 5 0 L处理的皮革有较好的匀染性 ,染黑色时可以减少染料 1 0 %~ 30 % ;3.由于 Greasex5 0 L与胰酶协同软化处理的皮革绒头均匀、细致、丝绸感强 ,因而更有利于绒面革制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纺酶 猪皮 软化 制革 绒面革 匀染性
原文传递
黑色单宁染料的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武勇 田金平 +1 位作者 刘进 张文德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14-16,共3页
本文以单宁和铁盐的显色反应为基础,对栲胶改性做黑色染料进行了研究。在亚硫酸钠改性栲胶的基础上,利用铁盐和单宁显色,通过改变与铁盐配位的配体种类和数量,对栲胶改性作黑色染料的可能性及方法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单宁 栲胶 染料 配合物 制革材料
原文传递
预处理对不浸酸鞣革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5
作者 陈武勇 兰方阳 +2 位作者 尹洪雷 廖华 黄瓒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4,共4页
针对 C- 2 0 0 0铬鞣剂的不浸酸鞣革柔软性欠佳和颜色略深等问题 ,进行不浸酸鞣前预处理 ,以期达到优化工艺 ,使不浸酸鞣法适应生产不同性能革的要求。试验中采用对比的方法 ,在不浸酸鞣前 ,用 H2 O2 、Na2 SO4、Na2 S2 O3 和不同用量... 针对 C- 2 0 0 0铬鞣剂的不浸酸鞣革柔软性欠佳和颜色略深等问题 ,进行不浸酸鞣前预处理 ,以期达到优化工艺 ,使不浸酸鞣法适应生产不同性能革的要求。试验中采用对比的方法 ,在不浸酸鞣前 ,用 H2 O2 、Na2 SO4、Na2 S2 O3 和不同用量的丙烯酸树脂预处理 ,分析和对比了成革的柔软性、铬含量分布及物理强度等。试验结果表明 :几种预处理方法均能使成革的颜色浅淡 ,机械强度略有降低 ;无水硫酸钠和硫代硫酸钠预处理 ,能提高成革的柔软性 ,对边腹部填充 ,使之紧实 ;丙烯酸树脂预处理 ,使成革中铬含量分布均匀性变差 ,但能增加铬的吸收率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 不浸酸鞣制 预处理 C-2000铬鞣剂
原文传递
二氧化氯水溶液氧化脱毛法的研究与实践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武勇 张洋 +3 位作者 戚建国 田金平 姜永化 颜晓丹 《中国皮革》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9期4-5,28,共3页
对二氧化氯水溶液氧化脱毛法进行研究与实践,包括制备二氧化氯水溶液、确定二氧化氯水溶液氧化脱毛工艺和将此工艺用于制革试验。研究及实践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水溶液氧化脱毛法可行,并且具备其它脱毛方法不可替代的优点。如若能解决... 对二氧化氯水溶液氧化脱毛法进行研究与实践,包括制备二氧化氯水溶液、确定二氧化氯水溶液氧化脱毛工艺和将此工艺用于制革试验。研究及实践结果表明:二氧化氯水溶液氧化脱毛法可行,并且具备其它脱毛方法不可替代的优点。如若能解决大气污染和特殊设备问题,则可应用于大生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革 氧化脱毛 二氧化氯 脱毛
原文传递
重度亚硫酸化改性栲胶鞣质分析方法 被引量:3
17
作者 陈武勇 陈发奋 王应红 《皮革科学与工程》 CAS 2003年第4期12-15,共4页
应用鞣质测定的标准方法对重度亚硫酸化改性栲胶进行分析 ,其鞣质含量仅为 3 .2 %,而鞣质的定性试验却表明滤液中仍存在大量的鞣质。说明需对此方法进行改进以适合此类产品的分析。在鞣质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作了适当改进 ,对测定时的pH值... 应用鞣质测定的标准方法对重度亚硫酸化改性栲胶进行分析 ,其鞣质含量仅为 3 .2 %,而鞣质的定性试验却表明滤液中仍存在大量的鞣质。说明需对此方法进行改进以适合此类产品的分析。在鞣质测定方法的基础上作了适当改进 ,对测定时的pH值、振荡时间及称样量对鞣质含量测定的影响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称样量为 10 10 .5 g/ 10 0 0ml、测定 pH值为 4.0± 0 .1、振荡时间为 10min时 ,鞣质吸收完全 ,并且平行实验的相对误差小 ,重现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度亚硫酸化 改性栲胶 鞣质 测定方法 生产控制 产品质量 制革 复鞣剂
下载PDF
丽江云杉鞣质级分的分子量测定及鞣革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武勇 李英 张文德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57-63,共7页
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Pritz.]树皮粉碎后,经丙酮水浸提、石油醚去脂,依次用乙醚、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醚级分、乙酸乙酯级分和水级分。用蒸汽压渗透法测定各级分的数均分子量((?)n)。鞣革试验结果表明:1.乙醚级分的(?)n... 丽江云杉[Picea likiangensis(Franch.)Pritz.]树皮粉碎后,经丙酮水浸提、石油醚去脂,依次用乙醚、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醚级分、乙酸乙酯级分和水级分。用蒸汽压渗透法测定各级分的数均分子量((?)n)。鞣革试验结果表明:1.乙醚级分的(?)n=350,主要由鞣性小的小分子非鞣质组成;乙酸乙酯级分的(?)n=860,具有显著的鞣性;水级分的(?)n=1550,主要由大分子的鞣质组成。2.各级分与皮蛋白质结合的顺序依次为:水级分>乙酸乙酯级分>乙醚级分;而渗透性顺序依次为;乙醚级分>乙酸乙酯级分>水级分.3.丽江云杉栲胶鞣性差的原因,除了树皮单宁含量低(8.91%)外,其中脂类物质(二氯甲烷萃取物)含量高(2.44%),可能也是其渗透极慢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丽江 云杉植物鞣质 分子量测定
下载PDF
冷杉单宁级分鞣革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武勇 钟凯军 《林产化学与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59-64,共6页
冷杉(Abies fabri)树皮丙酮浸提物,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醚级分、乙酸乙酯级分和水级分。用三种级分作了皮粉和皮块的鞣制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渗透速度依次为乙醚级分、乙酸乙酯级分、水级分;收缩温度和结合鞣质依次为,... 冷杉(Abies fabri)树皮丙酮浸提物,用石油醚、乙醚、乙酸乙酯萃取,得到乙醚级分、乙酸乙酯级分和水级分。用三种级分作了皮粉和皮块的鞣制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渗透速度依次为乙醚级分、乙酸乙酯级分、水级分;收缩温度和结合鞣质依次为,水级分、乙酸乙酯级分、乙醚级分。对比试验表明:商品冷杉栲胶的收缩温度、结合鞣质介于水级分和乙酸乙酯级分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杉 植物鞣料 栲胶 单宁
下载PDF
水解蛋白质化学改性(英文)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武勇 Brown E M +2 位作者 Taylor M M Cooke P H Marmer W N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2年第6期1-8,共8页
从含铬废弃物提取的水解蛋白质与不同量的戊二醛 ,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用聚酰胺凝胶电泳法 (SDS -PAGE)分析了改性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用CanonManning粘度法测定了改性产物的粘度。实验表明改性产物的分子量随戊二醛的用量增... 从含铬废弃物提取的水解蛋白质与不同量的戊二醛 ,在不同的温度下反应。用聚酰胺凝胶电泳法 (SDS -PAGE)分析了改性蛋白质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用CanonManning粘度法测定了改性产物的粘度。实验表明改性产物的分子量随戊二醛的用量增加而增加。最佳的戊二醛用量约为水解胶原质量的 12 % ,反应温度大于 6 0℃。同时 ,用改性产物做了皮革的填充实验 ,用萤光标记改性胶原 ,通过扫描电镜研究了填充皮革的纤维结构。研究结果表明 ,改性产物具有较好的填充性能 ,采用适当的应用工艺 ,改性产物可能用作皮革填充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改性 填充性能 戊二醛 水解蛋白质 聚酰胺凝胶电泳法 分子量 粘度 皮革填充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