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孟加拉红染色检查在实验性动物白斑样损害和癌变过程中的动态观察 被引量:5
1
作者 陈汉正 陈作良 +2 位作者 徐学义 苏倩倩 陈新明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3期152-155,共4页
活检是目前诊断白斑癌变的主要手段,但在什么时候、仆么地方取活检最能反映整个病损的组织变化和最具有诊断价值呢?本文用盂加拉红染料对实验性动物白斑样损害和癌变过程进行了动态定量染色观察,发现染色值的变化与组织学的改变有明显关... 活检是目前诊断白斑癌变的主要手段,但在什么时候、仆么地方取活检最能反映整个病损的组织变化和最具有诊断价值呢?本文用盂加拉红染料对实验性动物白斑样损害和癌变过程进行了动态定量染色观察,发现染色值的变化与组织学的改变有明显关系,组织学上表现为单纯增生性白斑样损害的染色值在0.28左右,一旦发生癌变,其染色值明显升高,预计这一结果将成为我们指导手术活检和非手术监测口腔白斑癌变的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红 白斑样损害 癌变
下载PDF
转移因子治疗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的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8
2
作者 向晓明 李成章 +3 位作者 汪军 周刚 陈汉正 汪喻忠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4期257-258,共2页
目的 :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短期疗效。方法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患者 6 2例 ,随机分组 ,服药 3个月 ,随访 6个月 ,记录总间歇时间及总溃疡数目。结果 :转移因子组治疗后总间歇时间较治疗前延长 ,总溃疡数减少 ,... 目的 :观察转移因子口服液治疗轻型复发性阿弗它溃疡的短期疗效。方法 :复发性阿弗它溃疡患者 6 2例 ,随机分组 ,服药 3个月 ,随访 6个月 ,记录总间歇时间及总溃疡数目。结果 :转移因子组治疗后总间歇时间较治疗前延长 ,总溃疡数减少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1)。TF组总有效率为 76 .47% ,高于对照组 32 .14%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移因子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 短期疗效 RAU 口腔粘膜
下载PDF
病例导入式教学法在口腔黏膜病学实习中的应用 被引量:7
3
作者 杜格非 李成章 +3 位作者 尚姝环 徐学义 陈汉正 周刚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52-354,共3页
病例导入式教学是以一系列典型临床病例作为引导,学生在这些模拟临床医疗实践的场景中,合理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临床病例,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模式,为将来真正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本文分析了在口腔黏膜病学实习教学中,采用这... 病例导入式教学是以一系列典型临床病例作为引导,学生在这些模拟临床医疗实践的场景中,合理运用已掌握的理论知识分析临床病例,逐步学会临床思维模式,为将来真正走上临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本文分析了在口腔黏膜病学实习教学中,采用这种新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所具有的优势,探讨了推行病例导入式教学方法的关键环节,并列举了一个典型临床病例作为范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例导入式教学 口腔黏膜病学 教学模式
下载PDF
孟加拉红染色对口腔扁平苔癣癌变监测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4
作者 陈作良 熊金兰 +1 位作者 陈汉正 徐学义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5-7,共3页
利用孟加拉红染色对2组口腔扁平苔癣(OLP)进行了癌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38例初诊组OLP染色的深浅程度与组织病理的重轻呈一致性,染色值在0.25以下者为良性损害,染色值在0.75以上者为不良损害,染色值在0.5者为可疑损害。对复查组51例OL... 利用孟加拉红染色对2组口腔扁平苔癣(OLP)进行了癌变监测研究。结果表明,38例初诊组OLP染色的深浅程度与组织病理的重轻呈一致性,染色值在0.25以下者为良性损害,染色值在0.75以上者为不良损害,染色值在0.5者为可疑损害。对复查组51例OLP的染色结果表明,染色值的浅深与临床转归的好坏呈平行关系,可根据染色深浅制订不同的处理方案,而且通过染色检查,大大降低了复查时的活检率,提高了阳性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孟加拉红染色 口腔 扁平苔癣 癌变
下载PDF
实验性仓鼠颊囊白斑样损害与人口腔白斑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陈作良 宫玉芹 +1 位作者 陈汉正 李辉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2-35,T002,共5页
用SEM技术,对仓鼠颊囊的实验性白斑样损害和人口腔白斑的表面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定量观察了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皱襞的改变情况,结果显示正常的仓鼠颊囊粘膜与正常人的舌背及颊囊粘膜均有相似之处;仓鼠单纯增生性白斑和人... 用SEM技术,对仓鼠颊囊的实验性白斑样损害和人口腔白斑的表面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重点定量观察了上皮细胞表面的微皱襞的改变情况,结果显示正常的仓鼠颊囊粘膜与正常人的舌背及颊囊粘膜均有相似之处;仓鼠单纯增生性白斑和人舌背的单纯增生性白斑的表面超微结构极其一致,都以微皱襞间宽增宽为特征;仓鼠颊囊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的表面细胞微皱襞和人舌背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的表面细胞微皱襞进一步发生改变,前者以微皱襞宽增宽为主,后者以微皱襞间宽增宽更为显著。这些改变说明仓鼠颊囊白斑模型的可用性,也说明上皮细胞微皱襞会随着组织学上的改变而改变,暗示SEM可用于口腔白斑癌变的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斑 细胞微皱襞 超微结构
下载PDF
94例口腔粘膜结核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新明 陈作良 +1 位作者 陈汉正 徐学义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3年第3期150-151,共2页
作者对经病理确诊的94例口腔粘膜结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2.5:1),60%发生在50岁以上,仅10.6%的患者有肺结核史。病程半年内占87%.91%以上呈现粘膜溃疡,其部位以舌多见,其次为颊、腭、唇、牙龈.43%为多个溃疡... 作者对经病理确诊的94例口腔粘膜结核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病变男性明显多于女性(12.5:1),60%发生在50岁以上,仅10.6%的患者有肺结核史。病程半年内占87%.91%以上呈现粘膜溃疡,其部位以舌多见,其次为颊、腭、唇、牙龈.43%为多个溃疡损害。临床诊断与病理诊断符合者占38%,舌、牙龈、颊部结核极易误诊为癌。本文着重对误诊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病 口腔粘膜 临床分析
下载PDF
口腔粘膜盘状红斑狼疮——附37例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徐学义 陈汉正 王先念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0年第1期26-28,共3页
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DLE)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粘膜的结缔组织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在口腔科临床非属罕见,常发生于20~40岁左右的青壮年。病情进展缓慢,演变过程多为良性。由于本病仅表现在... 盘状红斑狼疮(discoid lupus erythematosus,简称DLE)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粘膜的结缔组织疾病。目前认为本病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病。在口腔科临床非属罕见,常发生于20~40岁左右的青壮年。病情进展缓慢,演变过程多为良性。由于本病仅表现在皮肤和粘膜上而少侵及内脏,故无全身症状和体征,往往不被患者所重视。加之病因不甚明了,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粘膜 盘状红斑狼疮
下载PDF
人工神经网络及其在口腔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杜格非 李成章 陈汉正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5期384-386,共3页
本文简要地介绍了人工神经网络的发展概况、构建过程,较为详细地说明了人工神经网络在口腔癌及癌前病变诊断中的过程、应用效果,以及在其他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最后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口腔癌 癌前病变 诊断 人工神经网络
下载PDF
人乳头瘤病毒16型在口腔癌及癌旁组织中的存在状态
9
作者 周刚 陈汉正 +2 位作者 李辉 杨平 谭云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118-119,共2页
采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25例口腔鳞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DNA,口腔癌HPV16DNA的阳性率为24.0%(6/25),癌旁组织为8.0%(2/25)。经BamHI、P... 采用斑点杂交和Southern印迹杂交检测25例口腔鳞癌及其相应癌旁组织中的人乳头瘤病毒(HPV)16型DNA,口腔癌HPV16DNA的阳性率为24.0%(6/25),癌旁组织为8.0%(2/25)。经BamHI、PstI酶切杂交后出现的阳性区带显示HPV16DNA在口腔癌及癌旁组织中均以游离状态存在。作者推测HPV16DNA在口腔癌的致癌机理中可能作为一个协作因子发生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肿瘤 癌旁组织 人乳头瘤病毒16
下载PDF
口腔白斑和扁平苔藓的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
10
作者 陈作良 陈汉正 李辉菶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35-137,共3页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单纯增生性白斑、不典型增生性白斑、口腔扁平苔藓以及正常的舌背和颊部粘膜的表面超微结构作了定量和定性观察,表明:(1)口腔内角化粘膜和非角化粘膜的表面超微结构有区别;(2)单纯增生性白斑和不典型增生... 本文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技术对单纯增生性白斑、不典型增生性白斑、口腔扁平苔藓以及正常的舌背和颊部粘膜的表面超微结构作了定量和定性观察,表明:(1)口腔内角化粘膜和非角化粘膜的表面超微结构有区别;(2)单纯增生性白斑和不典型增生性白斑的表面形态、超微结构有明显差异,皱襞宽和皱襞间宽发生明显改变,说明表层细胞的改变能反映深层组织的变化;(3)口腔扁平苔藓的表面形态完全不同于白斑,说明口腔扁平苔藓是一种比白斑较良性的损害,而且提示,导致两者白色外观的机理不尽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白斑 扁平苔藓 扫描电镜
下载PDF
老年人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的多因素分析
11
作者 陈作良 陈汉正 熊金兰 《口腔医学纵横》 CSCD 1992年第1期16-18,15,共4页
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CFPS)是最近命名的一种新的老年性疾病。本文收集了58例,CFPS的病例,对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6例继发于器质性疾病之后;48例有心理情绪障碍;40例有精神神经症状;19例有潜在的牙源性刺激因素,... 慢性面部疼痛综合征(CFPS)是最近命名的一种新的老年性疾病。本文收集了58例,CFPS的病例,对其发病机理和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6例继发于器质性疾病之后;48例有心理情绪障碍;40例有精神神经症状;19例有潜在的牙源性刺激因素,暗示焦虑、忧郁、紧张等心理情结的异常导致脑干部位内源性镇痛物质(脑啡肽,内啡肽)下降是CFPS发病的内在因素,而潜在的创伤因素、口腔器质性疾病是CFPS发病的诱因、针对这一点.作者提出了对CFPS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口腔病 面部疼痛 综合征
下载PDF
实验性动物癌前损害和癌的凝集素受体变化研究
12
作者 陈作良 官玉芹 +3 位作者 陈新明 陈汉正 周刚 周新华 《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67-69,共3页
本文用6种生物素化的凝集素对仓鼠颊囊正常上皮和实验性癌前损害和癌进行了组织化学研究.其结果表明:正常的仓鼠颊囊上皮有5种凝集素染色阳性,但在上皮各层的染色不同;对5种病变组织的染色发现,过度角化的凝集素染色同正常组织... 本文用6种生物素化的凝集素对仓鼠颊囊正常上皮和实验性癌前损害和癌进行了组织化学研究.其结果表明:正常的仓鼠颊囊上皮有5种凝集素染色阳性,但在上皮各层的染色不同;对5种病变组织的染色发现,过度角化的凝集素染色同正常组织.不典型增生的凝集素染色有明显差异,尤其是重度不典型增生的染色改变,在多数情况下同癌的改变.WGA的染色在正常仓鼠颊囊上皮与正常人的口腔上皮相似,WGA在不同病变组织中呈现不同的染色图像,说明WGA可作为口腔癌前损害监测和癌的恶性程度分级指标:RCA、UEA、DBA和BSL在不同病变组织中的动态变化均说明,凝集素受体的异常表达是组织不良增生的一个指征;凝集素受体的消失是癌变的一个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凝集素 癌前损害 口腔粘膜肿瘤
下载PDF
32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刘剑波 陈汉正 +1 位作者 裴传道 任铁冠 《广东牙病防治》 1999年第3期183-183,共1页
扁平苔藓(LichenPlanus,LP)是一种常常累及口腔粘膜的皮肤—粘膜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0~50岁。该病的治疗也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本研究的目的是试图阐明糜烂型OLP患者的临床特征... 扁平苔藓(LichenPlanus,LP)是一种常常累及口腔粘膜的皮肤—粘膜疾病,好发于中年女性,平均发病年龄为40~50岁。该病的治疗也随着疾病的发展变化而有所不同。本研究的目的是试图阐明糜烂型OLP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差别。材料和方法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糜烂型 临床特征
下载PDF
复方苔癣糖浆磷酸氯喹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汉正 周刚 +1 位作者 徐学义 陈作良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7年第2期117-118,共2页
把125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服用复方苔癣糖浆和磷酸氯喹,另一组服用磷酸氯喹,用药2~3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复方苔癣糖浆磷酸氯喹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磷酸氯喹组(P<0.05)。复方苔癣糖浆和磷酸氯喹的联合用药... 把125例口腔扁平苔癣患者随机分为二组,一组服用复方苔癣糖浆和磷酸氯喹,另一组服用磷酸氯喹,用药2~3月后观察临床疗效。结果发现复方苔癣糖浆磷酸氯喹组的治疗效果优于磷酸氯喹组(P<0.05)。复方苔癣糖浆和磷酸氯喹的联合用药是一种更为有效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苔癣糖浆 口腔扁平苔癣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1023合剂对实验性口腔癌的抑瘤及阻癌的正交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陈作良 官玉芹 +1 位作者 陈汉正 陈新民 《中华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寻找一种防止口腔癌前损害癌变的药物。方法用1023合剂(由黄芪、绞股蓝、川芎和含硒绿茶组成)对仓鼠颊囊的实验性口腔癌前损害和癌进行了抑瘤、阻癌研究,在对动物涂擦二甲基苯蒽(DMBA)的同时,用1023中药合剂灌胃... 目的寻找一种防止口腔癌前损害癌变的药物。方法用1023合剂(由黄芪、绞股蓝、川芎和含硒绿茶组成)对仓鼠颊囊的实验性口腔癌前损害和癌进行了抑瘤、阻癌研究,在对动物涂擦二甲基苯蒽(DMBA)的同时,用1023中药合剂灌胃。结果1023合剂用药组的仓鼠肿瘤的发生比对照组推迟了12天;其异常增生和癌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1023合剂确有抑瘤、阻癌功效。通过正交实验分析发现,其抑瘤、阻癌的最佳配方为A2B2C2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023合剂 口腔癌 抑癌试验 中医药疗法
原文传递
女性灼口综合征的性激素水平检测 被引量:6
16
作者 汪喻忠 徐学义 +2 位作者 周刚 陈汉正 陈军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02年第2期142-143,共2页
目的 探讨女性灼口综合征 (BMS)患者体内性激素和皮质激素水平的改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对 60例女性BMS患者血清中的 8种性激素及皮质激素水平进行测定 ,并以2 0例正常女性对照。结果 BMS组睾酮、雄... 目的 探讨女性灼口综合征 (BMS)患者体内性激素和皮质激素水平的改变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 ,对 60例女性BMS患者血清中的 8种性激素及皮质激素水平进行测定 ,并以2 0例正常女性对照。结果 BMS组睾酮、雄烯二酮、硫酸脱氢表雄酮均高于对照组 (P <0 .0 1) ;雌二醇、孕酮、泌乳素、卵泡刺激素、黄体生成素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睾酮 /雌二醇的比值明显升高。结论 睾酮 /雌二醇的比值明显升高表明雄激素的相对升高或者是雌激素的相对减少。提示在临床考虑BMS的治疗方案时可以给患者服用一定量的雌激素以维持睾酮 /雌二醇比值平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灼口综合征 性激素 皮质激素 病理 女性
原文传递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17
作者 周刚 陈汉正 李辉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8年第2期103-103,共1页
关键词 口腔溃疡 复发性 药物疗法 BFGF
原文传递
一种可以早期防治的口腔癌——唇癌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作良 陈汉正 +1 位作者 李宏礼 李辉菶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1年第1期31-32,共2页
本文对50例唇癌的发病病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唇癌的发病病程较长,有缓慢发展和明显发展阶段,发病6个月内就诊的患者中,位于缓慢发展阶段者16例,无1例诊断为唇癌,经病理证实为白斑,扁平苔藓,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慢性唇炎等癌前损害,说明大部... 本文对50例唇癌的发病病程进行了分析,发现唇癌的发病病程较长,有缓慢发展和明显发展阶段,发病6个月内就诊的患者中,位于缓慢发展阶段者16例,无1例诊断为唇癌,经病理证实为白斑,扁平苔藓,慢性盘状红斑狼疮,慢性唇炎等癌前损害,说明大部分唇癌均由癌前损害发展而来的,并且发现,50%的唇癌是60岁以上的老人,70%是从事户外劳动,说明唇癌的发生是以老年人的免疫功能降低为其内因,而紫外线等局部刺激因素为其外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癌 早期防治 口腔癌
原文传递
Fractalkine在糜烂-萎缩型及斑纹型OLP中表达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杜格非 李成章 +3 位作者 周刚 陈新明 徐学义 陈汉正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0年第7期394-397,共4页
目的:探讨fractalkine(FKN)在OL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KN在34例OLP中表达情况,分析FKN阳性着色与OLP临床类型、年龄、性别及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FKN在OLP角质形成细胞中高表达,FKN阳性细胞率为(45.4±... 目的:探讨fractalkine(FKN)在OLP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FKN在34例OLP中表达情况,分析FKN阳性着色与OLP临床类型、年龄、性别及发病部位的关系。结果:FKN在OLP角质形成细胞中高表达,FKN阳性细胞率为(45.4±16.2)%;在糜烂-萎缩型OLP中,角质形成细胞FKN染色分值(2.8±0.7)较斑纹型OLP染色分值(1.9±0.8)高,有显著性差异(P<0.05)。OLP黏膜下层血管内皮细胞也发现FKN高表达。结论:FKN在角质形成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高表达,可与T淋巴细胞相互作用,可能通过一种旁分泌反馈机制参与OLP发病机制,加重炎症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CTALKINE 口腔扁平苔藓 免疫组织化学
原文传递
Sjgren′s Syndrome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徐学义 陈作良 +1 位作者 陈汉正 熊金兰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1992年第2期79-81,共3页
临床资料 本报告诊治的34例Sjgren's Syndrome (SS)患者系我室1985年至1990年间收集整理的门诊病例。 1.性别,年龄:34例患者中男6例,女28例,女性占82.35%(28/34),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62岁,平均45.8岁。40岁以上者29例,占本组病例的... 临床资料 本报告诊治的34例Sjgren's Syndrome (SS)患者系我室1985年至1990年间收集整理的门诊病例。 1.性别,年龄:34例患者中男6例,女28例,女性占82.35%(28/34),年龄最小者28岁,最大62岁,平均45.8岁。40岁以上者29例,占本组病例的85.3%,与一般文献中40岁以上多见,绝大多数为女性的结论相符(表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JOGREN 综合征 诊断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