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公立中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研究
1
作者 李晖 蔡宏坤 +2 位作者 何前方 陈炟 赵文杰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96-700,共5页
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公立中医院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公立中医院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指引。公立中医院要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完善制度机制,明晰议事决策边界;... 全面贯彻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公立中医院改革发展的根本保证,是新时代公立中医院改革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方向指引。公立中医院要全面落实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必须强化理论武装,凝聚思想共识;完善制度机制,明晰议事决策边界;规范章程建设,强化章程落实保障;优化领导者绩效考核体系,统筹班子与队伍建设;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立中医院 领导体制 党委领导 院长负责制
下载PDF
FeNPs对苗期棉花根系生长及其对干旱响应的影响
2
作者 陈炟 巨吉生 +6 位作者 马麒 徐守振 刘娟娟 袁文敏 李吉莲 王彩香 宿俊吉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49-57,共9页
纳米铁(FeNPs)作为一种新型纳米金属肥料,其在棉花生长发育和抗逆调节中的研究很少。设置4个FeNPs处理水平(0、1.0、2.5、5.0 mg·L^(-1))研究其对水培棉苗根系生长和干旱胁迫(PEG)下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5.0 mg·L^(-1)Fe... 纳米铁(FeNPs)作为一种新型纳米金属肥料,其在棉花生长发育和抗逆调节中的研究很少。设置4个FeNPs处理水平(0、1.0、2.5、5.0 mg·L^(-1))研究其对水培棉苗根系生长和干旱胁迫(PEG)下生理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5.0 mg·L^(-1)FeNPs培养的棉苗总根系长度、总根表面积、投影面积、根尖数目及根、茎、叶的鲜重和干重均显著高于对照和1.0、2.5 mg·L^(-1)FeNPs。棉花在0和5.0 mg·L^(-1)FeNPs的Hogland营养液中培养至四叶期,分别施加10%(质量体积分数)PEG-6000,结果发现,无FeNPs处理较5.0 mg·L^(-1)FeNPs处理的植株更萎蔫,其根、茎、叶鲜重显著小于FeNPs处理棉苗;在胁迫6 h内,FeNPs促进棉叶SOD、POD和CAT活性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而9 h后,SOD和CAT活性出现大幅下降、MDA含量显著上升。综上所述,适当水平FeNPs有助于棉苗根系生长、干物质积累和抗氧化酶活性增强,进而增强棉苗抗旱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FeNPs 根系 生理指标 抗逆性
下载PDF
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的综合评价及育种演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彩香 袁文敏 +7 位作者 刘娟娟 谢晓宇 马麒 巨吉生 陈炟 王宁 冯克云 宿俊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6,I0001-I0005,共21页
【目的】综合评价近30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阐述该区域育成品种主要性状的育种演变规律,为西北内陆棉花新品种选育和主栽品种推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和2021年分别在甘肃敦煌和新疆石河子对110个1988-2021年西... 【目的】综合评价近30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阐述该区域育成品种主要性状的育种演变规律,为西北内陆棉花新品种选育和主栽品种推荐提供参考依据。【方法】2020年和2021年分别在甘肃敦煌和新疆石河子对110个1988-2021年西北内陆棉区审定的早熟陆地棉品种与早熟、产量、纤维品质和株型相关的12个主要性状的表型进行鉴定;利用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品种表型特征进行综合评分,筛选优良品种,并对其主要性状进行育种演化分析。【结果】110个早熟陆地棉参试品种的12个主要性状表型值分布范围较大,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果枝长度>单株结铃数>吐絮率>单铃重>马克隆值>纤维强度>衣分>纤维长度>开花时间>果枝夹角>伸长率>整齐度。通过聚类分析将110个早熟陆地棉品种分为Ⅰ、Ⅱ、Ⅲ和Ⅳ4个类群,它们分别为优良纤维品质、早熟、松散株型和高产的品种类群。相关性分析表明,早熟性与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均呈负相关,产量构成性状与纤维品质性状呈正相关,且多数性状之间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利用主成分分析将12个主要性状简化为4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达66.92%;并对110份早熟陆地棉品种进行综合评分,评分排名第一的品种为中棉113(0.67),该品种具有早熟、高产、纤维品质优良和株型相对松散等特征。进一步分析发现,甘肃审定品种的早熟性显著优于西北内陆和新疆审定品种,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显著低于西北内陆和新疆审定品种。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在30多年的演化过程中,多数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性状呈显著上升的变化趋势,株型向更为紧凑的趋势演变;早期育成品种的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强度呈负相关,而近期育成品种单株结铃数与单铃重、衣分、纤维长度和强度呈正相关。【结论】西北内陆早熟陆地棉品种在育种改良过程中,与产量和纤维品质相关的主要性状指标分布广泛,逐年呈显著提升的演变趋势;近期育成品种已实现了单株结铃数与纤维长度和强度的协同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地棉 早熟 产量 纤维品质 株型 西北内陆棉区 育种演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