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侧刺蝽对草地贪夜蛾的捕食行为和捕食能力 被引量:2
1
作者 王燕 李向永 +6 位作者 张红梅 赵雪晴 尹艳琼 刘莹 谌爱东 陈斌 陈福寿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78-486,共9页
为明确侧刺蝽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研究测定了侧刺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及其功能反应,观察并总结了其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侧刺蝽4龄和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5龄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侧刺蝽5龄... 为明确侧刺蝽对重大入侵害虫草地贪夜蛾的控害潜能,本研究测定了侧刺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的捕食能力及其功能反应,观察并总结了其捕食行为特点。结果表明,侧刺蝽4龄和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5龄幼虫均具有较强的捕食能力。侧刺蝽5龄若虫日均捕食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8.30头,4龄幼虫6.33头,5龄幼虫3.80头,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的捕食量最高;侧刺蝽4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3龄和4龄幼虫日均捕食量分别为4.67头和2.93头;侧刺蝽3龄若虫仅对草地贪夜蛾3龄幼虫有较强的捕食能力,日均捕食量为3.50头。侧刺蝽若虫对草地贪夜蛾幼虫不同龄期的捕食量随猎物密度增加逐渐升高后趋于稳定,符合HollingⅡ功能反应模型。侧刺蝽5龄若虫对草地贪夜蛾的搜寻能力、处理时间及日最大捕食量均显著优于3龄若虫,控害效能更强。本研究结果为利用侧刺蝽控制草地贪夜蛾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刺蝽 草地贪夜蛾 捕食能力
下载PDF
温度对益蝽生长发育的影响
2
作者 王燕 张红梅 +6 位作者 刘莹 李向永 尹艳琼 赵雪晴 谌爱东 陈福寿 陈斌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11-215,223,共6页
为明确温度对益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设置18、20、22、25℃和28℃温度条件,开展了以草地贪夜蛾为食物的益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寿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8~28℃范围内,益蝽若虫在25℃条件下存活率最高(92.20%),生长... 为明确温度对益蝽生长发育和繁殖的影响,在室内设置18、20、22、25℃和28℃温度条件,开展了以草地贪夜蛾为食物的益蝽若虫存活率、发育历期以及成虫寿命的研究。结果表明:在18~28℃范围内,益蝽若虫在25℃条件下存活率最高(92.20%),生长速度最快,18℃下存活率最低(49.60%)。28℃条件下,卵发育历期为5.5 d,而18℃条件下,卵发育历期为15.5 d。18℃条件下,益蝽从卵发育至成虫需要85.0 d,而在28℃条件下,益蝽卵发育至成虫只需要29.8 d。22~28℃为益蝽适生温区,在18~28℃条件下,益蝽发育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各虫态的发育历期、成虫寿命均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在18~28℃内,益蝽各个虫态的发育速率与温度符合线性函数模型。益蝽卵、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4.20℃和13.13℃,有效积温分别为74.90日·度和427.57日·度。在18、20、22、25、28℃条件下,雄虫和雌虫的寿命分别为10.0 d和12.8 d、27.2 d和31.8 d、41.8 d和56.8 d、35.2 d和50.0 d、28.8 d和31.8 d。其中在22℃条件下,雄虫和雌虫寿命最长,分别为41.8 d和56.8 d。该研究结果为益蝽的生长发育和群体饲养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蝽 温度 草地贪夜蛾 发育历期 发育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云南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防控方法研究
3
作者 赵雪晴 张浩 +8 位作者 刘莹 尹艳琼 马娇 李向永 贾笛迩 陈福寿 张红梅 王燕 谌爱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23年第S01期26-30,共5页
为筛选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周年高效灭除方法。本试验通过覆防草膜、揭防草膜、无防草膜3种处理方式和覆防草膜药液滴灌给药方式,选用不同剂量饵剂全域撒施和13125 kg·hm^(-2)药液滴灌(1500倍液)处理,评价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 为筛选标准化种植果园红火蚁周年高效灭除方法。本试验通过覆防草膜、揭防草膜、无防草膜3种处理方式和覆防草膜药液滴灌给药方式,选用不同剂量饵剂全域撒施和13125 kg·hm^(-2)药液滴灌(1500倍液)处理,评价各处理的可行性。结果表明:春季连续2次用药,果园覆膜与否对饵剂短期防效影响较小;饵剂全域撒施按7.5 kg·hm^(-2)的量能有效防控红火蚁活动工蚁,明显降低处理区的发生级别,可作为最佳使用剂量推荐使用;在进行红火蚁防控时,应向处理区外延伸施药至少5 m以上,才能确保防除彻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火蚁 防控方法 报告 标准化种植 果园
下载PDF
半闭弯尾姬蜂羽化、交配及产卵行为观察 被引量:12
4
作者 陈福寿 王燕 +2 位作者 郭九惠 陈宗麒 李向永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2-135,共4页
在22℃,相对度60%~70%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的羽化、交配与产卵行为。结果表明:半闭弯尾姬蜂蜂蛹从开始羽化到羽化结束历经4d,羽化高峰期出现在羽化的第3d,羽化数量为25头,占全部羽化数量的58.82%;... 在22℃,相对度60%~70%的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的羽化、交配与产卵行为。结果表明:半闭弯尾姬蜂蜂蛹从开始羽化到羽化结束历经4d,羽化高峰期出现在羽化的第3d,羽化数量为25头,占全部羽化数量的58.82%;第3d中羽化高峰出现在8:00~13:00,羽化数量为16.5头,占全天羽化数量的66.00%。半闭弯尾姬蜂交配过程大致分为3个阶段:准备阶段、交配阶段、结束阶段;交配后开始产卵,产卵过程大致分为寄主寻找和确定、穿刺和产卵、产卵结束和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闭弯尾姬蜂 羽化 交配 产卵 行为
下载PDF
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发育和性比的影响 被引量:5
5
作者 陈福寿 王燕 +3 位作者 李志敏 侯燕萍 郭九惠 陈宗麒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57-260,共4页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en发育历期和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7℃的范围内,半闭弯尾姬蜂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完成一个世代在15℃时需要35.97d;20℃时需要21.75d;22℃时需要18.5... 在室内条件下,研究温度对半闭弯尾姬蜂Diadegma semiclausum Hellen发育历期和性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27℃的范围内,半闭弯尾姬蜂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完成一个世代在15℃时需要35.97d;20℃时需要21.75d;22℃时需要18.57d;25℃时需要14.92d;27℃时需要14.29d。半闭弯尾姬蜂由产卵至羽化完成一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为7.53℃,有效积温为269.07日度。在15~25℃的范围内,20℃时雌蜂比例最大,雌雄(♀:♂)性比为0.95,温度超过25℃,雌蜂比例明显降低,温度为27℃时,性比仅为0.25。综合温度对发育历期和性比的影响,室内繁殖半闭弯尾姬蜂以22℃为最适合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 半闭弯尾姬蜂 发育历期 性比
下载PDF
日光蜂寄生功能反应及寻找效应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陈福寿 谭挺 +1 位作者 陈宗麒 谌爱东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6期1082-1085,共4页
日光蜂对苹果绵蚜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其数学模型为:Na=0.1246No/(1+0.1246×0.0127No)。日光蜂寄生苹果绵蚜的数量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日光蜂寻找效应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1246/(1+0... 日光蜂对苹果绵蚜的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Ⅱ型模型,其数学模型为:Na=0.1246No/(1+0.1246×0.0127No)。日光蜂寄生苹果绵蚜的数量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日光蜂寻找效应随苹果绵蚜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1246/(1+0.1246×0.0127No)。日光蜂的最大寄生量和最佳寻找密度分别为50.40和194.46头。日光蜂寻找效应随其自身密度的增加而降低,其数学模型为:E=0.1698P-1.0639。不同温度条件下日光蜂对苹果绵蚜的寄生量有差异,在22℃时寄生量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光蜂 苹果绵蚜 功能反应 寻找效应
下载PDF
远缘杂交芙蓉红麻86-369的选育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陈福寿 肖瑞芝 +4 位作者 李美珍 吕良芽 程新奇 郭安平 洪建基 《福建省农科院学报》 CAS 1994年第4期11-17,共7页
用红麻(Hibiscuscannabinus)722(♀.2N=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i-datus)(♀,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杂种F12N=54=51+3SA... 用红麻(Hibiscuscannabinus)722(♀.2N=36+32+4SAt)与金钱吊芙蓉(Hibiscusrai-datus)(♀,2N=72=70+2SAt)进行种间杂交,杂种F12N=54=51+3SAt,并育成86-369(F142N=36=30+6SAt)。1987-1992年在全国与青皮三号28点次的对比,平均每公顷产原麻5353.5k8,增产17.02%,达极显著水平。与红麻722计22点次的对比,平均每公顷产原麻4918.5kg,增产16.9%也达极显著。86-369的花瓣淡紫蓝色,经济性状优良,抗病力强于青皮三号。1991~1992年在安徽省进行生产示范表现较好,受到麻农欢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麻 种间杂交 芙蓉红麻 性状 产量 远缘杂交
下载PDF
黄麻、红麻种间杂交初步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福寿 李美珍 沈正熙 《中国麻作》 1981年第4期15-19,共5页
植物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物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关于黄麻长果种与圆果种,红麻与木槿属某些种的种间杂交,国内外已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我所于1978-1980年先后对黄麻属的长果种与圆果种,木槿的红麻与金钱吊芙蓉、玫... 植物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物种和培育新品种的重要途径之一。关于黄麻长果种与圆果种,红麻与木槿属某些种的种间杂交,国内外已开展了研究,并取得一些进展。我所于1978-1980年先后对黄麻属的长果种与圆果种,木槿的红麻与金钱吊芙蓉、玫瑰麻等的种间杂交进行了一些探索试验,目的是为选育适应性广、抗逆性强、高产优质的黄麻、红麻新品种,创造新的杂交亲本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间杂交 红麻 木槿 新品种 黄麻 高产优质 杂交亲本 材料 金钱 玫瑰
下载PDF
半闭弯尾姬蜂在云南省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 被引量:4
9
作者 陈福寿 张红梅 +1 位作者 王燕 陈宗麒 《云南农业科技》 2018年第A01期21-24,共4页
半闭弯尾姬蜂是小菜蛾的优势天敌昆虫,对小菜蛾的种群数量具有明显的生态调控和自然控制作用。文章对半闭弯尾姬蜂在云南的研究进展及应用进行了阐述,为半闭弯尾姬蜂的田间大量释放提供参考。
关键词 半闭弯尾姬蜂 研究进展 应用展望
下载PDF
黄麻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福寿 李美珍 《中国麻作》 1982年第4期18-22,共5页
本研究采用广义法、回归相关法及利用回交一代和杂种二代群体估算了黄麻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在三种估算法中,各组合的各性状遗传力位次有相似的趋势。估算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分叉高的遗传力是高的,茎粗、麻皮厚的遗传力不高,而单... 本研究采用广义法、回归相关法及利用回交一代和杂种二代群体估算了黄麻主要经济性状遗传力,在三种估算法中,各组合的各性状遗传力位次有相似的趋势。估算结果表明:生育期、株高、分叉高的遗传力是高的,茎粗、麻皮厚的遗传力不高,而单株重遗传力很低。各性状遗传力位次大体为生育期、株高→分叉高→茎粗→麻皮厚→单株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状遗传 遗传力 单株 皮厚 茎粗 株高 生育期 主要经济 位次 趋势
下载PDF
探析中国地方政府的对外事务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福寿 《行政与法》 2003年第12期27-29,共3页
党的十六大对地方政府的对外事务提出了更重任务和更高要求,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文章对中国地方政府对外事务概念、特点以及面临的挑战作了系统的分析。
关键词 地方政府 对外事务 特点 挑战
下载PDF
论行政机关内部职务晋升的激励作用与公正性评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福寿 《行政与法》 2004年第11期41-43,共3页
行政机关内部职务晋升具有激励作用,但也存在缺陷和弊端,为使积极作用最大化,把消极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坚持晋升公正性是关键。西方组织理论认为,公正性理论包括:结果公正性,晋升过程公正性和交往公正性三个方面要求,由此所引发出一... 行政机关内部职务晋升具有激励作用,但也存在缺陷和弊端,为使积极作用最大化,把消极负面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坚持晋升公正性是关键。西方组织理论认为,公正性理论包括:结果公正性,晋升过程公正性和交往公正性三个方面要求,由此所引发出一些思考,文中建议中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与完善需对职位的设计做出调整和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政机关 职务晋升 公正性评析
下载PDF
红麻春播留种与夏播留种对后代的影响
13
作者 陈福寿 李美珍 吕良芽 《中国麻作》 1987年第2期4-6,共3页
红麻夏播留种目前已成为华南地区普遍采用的留种方法之一。它既可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缩短留种占地时间,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克服春播留种麻株高大因台风造成倒伏而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但夏播留种是否会引... 红麻夏播留种目前已成为华南地区普遍采用的留种方法之一。它既可利用优越的气候条件,缩短留种占地时间,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经济效益。又可以克服春播留种麻株高大因台风造成倒伏而影响种子产量与质量。但夏播留种是否会引起种性退化?这一问题正如短光照制种一样,曾有过争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留种方法 夏播 春播 红麻 后代 倒伏 种子产量 增加 影响 经济效益
下载PDF
红麻与金钱吊芙蓉种间杂交初步研究
14
作者 陈福寿 李美珍 《中国麻作》 1983年第1期10-12,18,共4页
植物远缘杂交是创造新类型,培育新品种的途径之一。为创造和培育纤维产量高、品质好、抗性强、适应性广的红麻新品种,进行了红麻与木槿属的种间杂交探索研究。
关键词 种间杂交 红麻 新品种 培育 远缘杂交 木槿 纤维产量 初步研究 金钱 创造
下载PDF
云南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调查初报
15
作者 陈福寿 王燕 +8 位作者 张红梅 李向永 赵雪晴 尹艳琼 张礼生 太一梅 李志敏 刘萍 谢爱东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第S01期22-25,共4页
为了明确云南本地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并筛选优势的天敌昆虫对草地贪夜蛾起到持续有效的控制作用,2019年4-8月在云南省的普洱、版纳、临沧、保山、德宏、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文山、玉溪、红河等地开展了草地贪夜蛾寄... 为了明确云南本地草地贪夜蛾的寄生性天敌昆虫资源,并筛选优势的天敌昆虫对草地贪夜蛾起到持续有效的控制作用,2019年4-8月在云南省的普洱、版纳、临沧、保山、德宏、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文山、玉溪、红河等地开展了草地贪夜蛾寄生性天敌资源的调查采集。结果表明,在短短的半年时间,调查和收集到1种卵寄生性天敌昆虫Trichogrammatid sp.,4种幼虫寄生性天敌昆虫分别为Microplitis sp.、Cotesia sp.Ⅰ、Cotesia sp.Ⅱ、Campo0etis sp.,说明云南草地贪夜蛾天敌资源利用潜能较大。Trichogrammatid sp.隶属于膜翅目赤眼蜂科赤眼蜂属,Microplitis sp.隶属于膜翅目马蜂科侧沟茧蜂属、Cotesiasp.隶属于膜翅目茧蜂科盘绒茧蜂属、Campoletis sp.隶属于膜翅目姬蜂科齿唇姬蜂属。田间Campoletis sp.数量明显多于其他的寄生性天敌昆虫,Microplitis sp.的数量最少。调查结果将对云南草地贪夜蛾的绿色防控、持续防控、有效防控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生物 天敌 调查
下载PDF
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被引量:71
16
作者 王燕 张红梅 +7 位作者 尹艳琼 李向永 赵雪晴 唐艺婷 王孟卿 谌爱东 陈福寿 张礼生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42-46,共5页
为了探究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9.... 为了探究蠋蝽Arma chinensis(Fallou)对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J.E.Smith)的生防潜力,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结果表明: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9.7、23.4、9.0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81±0.133、1.247±0.116、0.984±0.159;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1)、(0.043±0.002)、(0.111±0.014)d。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8.9、22.5、8.3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64±0.118、1.248±0.095、1.025±0.183;处理时间分别为(0.017±0.002)、(0.044±0.002)、(0.121±0.015)d。蠋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雌雄成虫都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试验证实蠋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控害效果,可用于对草地贪夜蛾的防控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蠋蝽成虫 草地贪夜蛾 捕食 生物防治
下载PDF
2019年云南省草地贪夜蛾春夏季发生特征 被引量:53
17
作者 赵雪晴 屈天尧 +7 位作者 李亚红 尹艳琼 张红梅 王燕 李向永 陈福寿 李永川 谌爱东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84-90,共7页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11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首次被发现以来,截至6月24日,全省已发生16个州(市)128个县(区、市),累计发生面积达11.72万hm^2,总体呈现由滇西南、滇南、滇西向滇东南、滇中、滇东北和西北迁飞... 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自2019年1月11日在云南省普洱市江城县首次被发现以来,截至6月24日,全省已发生16个州(市)128个县(区、市),累计发生面积达11.72万hm^2,总体呈现由滇西南、滇南、滇西向滇东南、滇中、滇东北和西北迁飞扩散的趋势。4-5月,实地调查受害株率4.00%~97.00%,平均单株虫量0.02~2.72头。同时,世代重叠现象突出,田间可见各种虫态。到6月下旬,随着西南季风加强和玉米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云南草地贪夜蛾发生特征已经从初期的零星发生、区域间有较大差异、以境外虫源为主向全境普遍性发生、发生程度高及境外虫源与本地虫源混合发生为害转变。同时,值得注意的是,云南玉米周年种植及播期的复杂化也为草地贪夜蛾的发生为害提供了连续不断的丰富食料,成为其为害严重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发生特征 云南 春夏季
下载PDF
草地贪夜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长发育特性 被引量:31
18
作者 张红梅 尹艳琼 +5 位作者 赵雪晴 李向永 王燕 刘莹 陈福寿 谌爱东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52-59,共8页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本文在5个恒温条件下:20℃、25℃、28℃、32℃和35℃,采用玉米苗作为饲料,测定了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20~35℃温度条件下,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 为掌握草地贪夜蛾的主要生物学特性,本文在5个恒温条件下:20℃、25℃、28℃、32℃和35℃,采用玉米苗作为饲料,测定了不同虫态的发育历期、繁殖力、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20~35℃温度条件下,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完成一个世代发育历期在23.0~48.3 d;其中,卵、幼虫、蛹、成虫和世代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2.70℃、11.11℃、11.01℃、5.65℃和9.21℃,有效积温分别为:39.40日·度、201.25日·度、134.12日·度、171.06日·度和636.53日·度;20~32℃是卵、幼虫、蛹和成虫产卵的适宜温度,15℃、35℃恒温条件下不适宜草地贪夜蛾的生长发育。根据本试验测定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推测草地贪夜蛾在滇中、滇西、滇南、滇东南、滇西南、滇东北、滇西北年发生世代分别为2.18~8.59代、2.28~10.15代、3.43~12.13代、3.15~8.46代、2.75~9.39代、1.38~6.87代、1.11~6.72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地贪夜蛾 温度 发育历期 起点温度 有效积温
下载PDF
大百合中微量元素测定的研究 被引量:44
19
作者 王元忠 李淑斌 +4 位作者 郭华春 番华彩 沙本才 陈福寿 王靖华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854-1857,共4页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大百合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条件,测定了在不同生长时期大百合中K,Ca,Na,Mg,Fe,Zn,Mn,Cu和Cr等九种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2%-2.1%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7.8%-104.9%之间,分析结果满意。结果表明... 研究了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同时测定大百合中多种微量元素的条件,测定了在不同生长时期大百合中K,Ca,Na,Mg,Fe,Zn,Mn,Cu和Cr等九种元素的含量,方法的相对标准偏差介于0.2%-2.1%之间,平均回收率在97.8%-104.9%之间,分析结果满意。结果表明,大百合中Zn,K,Ca,Mg和Mn等人体必须的生命元素含量较高,提示了大百合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百合 微量元素 FAAS法
下载PDF
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能力 被引量:36
20
作者 王燕 王孟卿 +7 位作者 张红梅 赵雪晴 尹艳琼 李向永 唐艺婷 陈斌 陈福寿 张礼生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691-697,共7页
为了评估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 为了评估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捕食潜力,本试验在室内条件下开展了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能力试验。结果表明:益蝽雌性和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的捕食功能反应均符合HollingⅡ模型,雌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61.013、30.057、10.251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1.093、1.441、0.964;处理时间分别为0.384、0.792、2.352 h。雄性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的日最大捕食量分别为58.824、24.522、9.302头;瞬时攻击率分别为0.996、1.365、1.210;处理时间分别为0.408、0.984、3.072 h。益蝽成虫对草地贪夜蛾3、4、5龄幼虫都能捕食,对3龄幼虫捕食量最大,最喜欢捕食4~5龄幼虫,对4龄幼虫的瞬时攻击率最高,益蝽对草地贪夜蛾具有较好的捕食能力,为草地贪夜蛾的可持续防控提供了新的方法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蝽 草地贪夜蛾 捕食 生物防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