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8篇文章
< 1 2 2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文化是共同富裕美好社会最富魅力最吸引人最具辨识度的标识——访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陈立旭
1
作者 冯洁 陈立旭 《浙江经济》 2022年第6期6-11,共6页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框架、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而且需要相应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推行以精神富有为... 实现共同富裕不仅需要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框架、形成更富活力创新力竞争力的高质量发展模式,而且需要相应的思想保证、舆论支持、精神动力和文化条件。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要着力推进全域文化繁荣全民精神富有,推行以精神富有为标志的文化发展模式,增强先进文化凝聚力,在共同富裕中实现精神富有,在现代化先行中实现文化先行。文化在实现共同富裕中有何作用?浙江省已经形成了什么样的支撑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文化基础和文化优势?在推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有,浙江应从何处着力?围绕这些问题,近日,本刊专访了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副校长陈立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框架 文化凝聚力 副校长 人民精神生活 文化发展模式 浙江省委党校 共同富裕 精神富有
下载PDF
从古今中西之争到新的文化生命体
2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2-145,160,共15页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旧文化生命体濒临解体,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再造新的文化... 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作出了“我们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更有条件破解‘古今中西之争’”的论断。近代以来,面对西方冲击,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旧文化生命体濒临解体,如何处理中与西、古与今的关系,再造新的文化生命体,构筑文化自信赖以依托的文化主体性,找回并坚定文化意义上的自我,重构国家认同的文化基础,就成为一个摆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面前的重大课题。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以真理之光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推动了中华文明的生命更新和现代转型,发展出了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形态,“造就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新的文化生命体”,“巩固了文化主体性”。这就为破解“古今中西之争”创造了根本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今中西之争 新的文化生命体 文化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第二个结合”与中华民族主动精神力量
3
作者 陈立旭 《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 2024年第1期4-11,F0002,共9页
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精神上也陷入了被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但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 鸦片战争以来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精神上也陷入了被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既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积极主动的精神力量。“第二个结合”,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但激活了中华文明基因,发展出中华文明的现代形态,而且推动了中国人民精神的现代转型,焕发出了前所未有的历史主动精神、历史创造精神。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中国人民精神上从被动转向主动、中华民族积极主动精神力量不断提升的过程。可以说,基于“第二个结合”,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才不断地拥有了精神上复兴、思想上主动的标志性成果。这也意味着,我们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不仅有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而且也有了强大的、主动的精神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第二个结合”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文化主体性 精神力量
下载PDF
习近平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运用
4
作者 陈立旭 《文化艺术研究》 2024年第1期1-9,111,共10页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强化了道路自信、理... 通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掘和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飞跃;强化了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底气;推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和人类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相合相融相通,凝聚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精神力量;有效发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当今时代治国理政的借鉴、启迪作用;展现了中华文明的悠久历史和人文底蕴,促使世界读懂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了中国智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发掘和运用 文化自信
下载PDF
毛泽东与三线建设
5
作者 陈立旭 《湘潮》 2023年第3期8-11,共4页
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作出了搞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实行这个决策,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中国能有后来几十年的国家安全,其中就有三线建设的因素。回顾历史可以更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在核威... 毛泽东在20世纪60年代作出了搞三线建设的战略决策。实行这个决策,中国有了安全的战略后方,同时也形成了中国的威慑力。中国能有后来几十年的国家安全,其中就有三线建设的因素。回顾历史可以更深刻认识到,毛泽东是伟大的战略家。在核威胁下形成的新思路20世纪60年代,中国面临严重的国家安全威胁。首先威胁中国的是苏联。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苏联在中苏两国边境挑衅不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线建设 战略决策 深刻认识 核威胁 回顾历史 威慑力 新思路
下载PDF
毛泽东以坦荡宽广的胸怀用人待人
6
作者 陈立旭 《党史博采(上)》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毛泽东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高度评价说,毛泽东展现了“坦荡宽广的胸怀境界”。这在毛泽东用人待人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关键词 毛泽东诞辰 用人 胸怀 待人 坦荡 习近平总书记 宽广 重要讲话
下载PDF
毛泽东与镇压反革命运动
7
作者 陈立旭 《党史博采(上)》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领导了大规模镇压反革命运动,使新中国人民政权得以巩固。历史证明,毛泽东当年作出的决策是正确的。
关键词 新中国成立初期 人民政权 毛泽东
下载PDF
推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被引量:31
8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4-7,共4页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 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必须坚持政府主导,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这就不仅明确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地位和任务,而且也明确了政府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责任以及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的原则和方向。近年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成效显著,城乡公共文化服务设施逐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理念和方式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内容逐渐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服务均等化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政府主导 六中全会 服务网络 服务设施
下载PDF
区域工商文化传统与当代经济发展——对传统浙商晋商徽商的一种比较分析 被引量:35
9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12,共10页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浙江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商文化传统底蕴。当代浙江经济与历史上的区域民间工商文化传统,具有一种清晰的继承关系,而当代安徽和山西经济与徽商或晋商文化传...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之所以取得了经济的高速发展,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浙江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工商文化传统底蕴。当代浙江经济与历史上的区域民间工商文化传统,具有一种清晰的继承关系,而当代安徽和山西经济与徽商或晋商文化传统之间则基本上没有多少关联。文章通过对浙商、晋商、徽商文化传统的差异及其与当代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的比较和分析,指出,浙商“工”与“商”相结合的“艺商”区域文化传统,使之与改革开放以来宏观社会背景具有一种亲和性,而晋商和徽商文化传统则不具有这种亲和性,这正是浙商、晋商和徽商文化传统在当代延续或不延续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文化 经济发展 工商文化传统 比较分析 浙江 中国 创业意识
下载PDF
论特色小镇建设的文化支撑 被引量:154
10
作者 陈立旭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14-20,共7页
实现特色小镇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既要破解"人才"、"技术"、"资本"、"环境"等瓶颈,也要破解"文... 实现特色小镇产业上"特而强"、功能上"有机合"、形态上"小而美"、机制上"新而活",既要破解"人才"、"技术"、"资本"、"环境"等瓶颈,也要破解"文化"瓶颈,既要集聚人才、技术、资本等高端要素,也要提升文化软实力。在推动特色小镇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新文化凝聚力的培育、维系成员的共同精神纽带的重构,发挥文化的引领、渗透、感召、辐射和凝聚作用;需要把强化文化特色、彰显独特文化魅力贯穿于特色小镇建设全过程,提升特色小镇的文化形象、文化品位;需要通过培育和发展创业创新文化,强化"镇民"创业创新动机、热情和意志,增强特色小镇对创业创新者的吸引力、向心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色小镇 文化凝聚力 文化特色 创业创新文化
下载PDF
和合文化的内涵与时代价值 被引量:30
11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83-92,158,共10页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围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这一主题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理论,为继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不仅如此,在创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过程中,习近平还系统地梳理了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的中华和合文化历史脉络,从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等四个方面阐发了中华和合文化的丰富内涵和当代价值,将中华和合文化运用于新时代治国理政的实践中,传承、弘扬和发展了中华和合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 和合文化 和而不同 天人合一 协和万邦
下载PDF
以全新理念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于浙江实践经验的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9,共8页
改革开放以来,原先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文化发展模式遭遇到市场化浪潮的冲击,文化领域曾一度陷于无序状态,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许多地方政府通常的做法,是不加区分地将文化发展任务推向市场。作为一个"走在... 改革开放以来,原先由政府"大包大揽"的计划经济文化发展模式遭遇到市场化浪潮的冲击,文化领域曾一度陷于无序状态,在财政捉襟见肘的情况下,许多地方政府通常的做法,是不加区分地将文化发展任务推向市场。作为一个"走在全国前列"的省份,浙江较早地把"经营性文化产业"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从计划经济下"大包大揽"的"文化事业"中剥离出来,并采取分类指导原则。不仅如此,浙江省在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以全新理念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理论和实践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浙江的实践表明,当市场经济已经成为一种基本的经济制度时,不仅文化产业必须围绕市场的优势和缺陷发挥自身的功能,而且具有公益性质的公共文化事业也要围绕市场的优势和缺陷发挥自身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市场经济 改革开放 全新理念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浙江
下载PDF
公共文化服务的均等化与效率 被引量:24
13
作者 陈立旭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9-25,共7页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着重解决均等化以及生产与供给效率这两大问题。这两者具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实施主体总量不足、产品和服务种类单一、供给面窄、结构不合理、不均衡等问题,很大程... 市场经济大背景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必须着重解决均等化以及生产与供给效率这两大问题。这两者具有着相辅相成的关系。长期以来我国公共文化服务实施主体总量不足、产品和服务种类单一、供给面窄、结构不合理、不均衡等问题,很大程度上与传统财政投入方式以及管理和运作机制等密切相关。实践表明,由政府"大包大揽"的传统"文化事业"发展模式,既是低效率的,也无助于有效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在市场经济大背景下,破解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和"效率"这两大难题,必须通过创新发展方式的途径来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均等化 效率 创新
下载PDF
现代治理与传统的创新性发展--“枫桥经验”的启示 被引量:15
14
作者 陈立旭 《治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1-18,共8页
"枫桥经验"既植根于枫桥乡村治理实践,也源自于枫桥独特地域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现代法治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与传统纠纷解决体系、地方乡治体系、道德教化体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传统文化底蕴中发掘现代社... "枫桥经验"既植根于枫桥乡村治理实践,也源自于枫桥独特地域文化传统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把现代法治体系、社会治理体系与传统纠纷解决体系、地方乡治体系、道德教化体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传统文化底蕴中发掘现代社会治理的源头活水,这正是"枫桥经验"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发展、历久而弥新的重要原因。不仅如此,"枫桥经验"也浸润于中华民族共享的"独特文化传统、独特历史命运、独特基本国情"之中。所以,枫桥经验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在全国具有普遍的意义,它既是枫桥的、诸暨的、浙江的,也是全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枫桥经验 文化传统 创造性转化 社会治理
下载PDF
论社会管理创新的文化精神基础 被引量:16
15
作者 陈立旭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5-13,共9页
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任何一种社会管理体制,都是信念、价值和习惯等文化精神的表达方式。任何一种社会管理体制都需要一种内在精神的支撑,需要社会管理各方对于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深厚的、持久的承诺。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不仅是一套... 作为一种正式制度安排,任何一种社会管理体制,都是信念、价值和习惯等文化精神的表达方式。任何一种社会管理体制都需要一种内在精神的支撑,需要社会管理各方对于社会管理体制的一种深厚的、持久的承诺。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不仅是一套与"指令性"计划经济体制相匹配的社会管理体制,而且也是一种社会文化建构。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新社会管理体制,客观上要求文化精神的重构。其中,尤其重要的是主体意识和公共精神的孕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体制创新 文化精神 主体意识 公共精神
原文传递
信任模式、关系网络与当代经济行为——基于浙江区域文化传统的研究 被引量:14
16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54-59,53,共7页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浙江区域经济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特殊主义的信任文化传统模式,即建立在亲缘或亲缘式的个人关系上的、凭借血缘共同体的家族优势和宗族纽带而形成和维续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特殊信... 本文认为,改革开放以来,影响浙江区域经济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特殊主义的信任文化传统模式,即建立在亲缘或亲缘式的个人关系上的、凭借血缘共同体的家族优势和宗族纽带而形成和维续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特殊信任模式。它不仅给浙江企业组织尤其是民营经济组织打上了深刻的烙印,而且也对遍布全国各地的浙江村、浙江街以及省内专业化特色产业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任 社会网络 经济行为
下载PDF
公共文化发展模式: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重构 被引量:17
17
作者 陈立旭 《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6-41,共6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领域经历了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事业",到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实行分类发展的变化。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又进一步把"公益性文化事业"表述为"公共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领域经历了由政府"大包大揽"的"文化事业",到把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区分开实行分类发展的变化。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央又进一步把"公益性文化事业"表述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从"文化事业"到"公益性文化事业",再到"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仅仅是名称上的一种变化,更重要的是文化发展理念上的转变和公共文化发展模式的重构。这一重构过程乃是与经济体制转换、市场与政府各自"优势"和"失灵"的显示或暴露过程相伴随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事业 公益性文化事业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下载PDF
当代文化的一种走向:地域性的消融 被引量:6
18
作者 陈立旭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3-128,共6页
文章认为 ,在城市化、市场化以及现代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反映“地域性所产生的共同关心”的地域文化 ,正在逐渐地失去“本地生活在场的有效性” ,也即失去原先的作为一定地域居民适应特定环境生活手段的功能 ,开始解除与特定地... 文章认为 ,在城市化、市场化以及现代大众传媒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反映“地域性所产生的共同关心”的地域文化 ,正在逐渐地失去“本地生活在场的有效性” ,也即失去原先的作为一定地域居民适应特定环境生活手段的功能 ,开始解除与特定地域共同体的固有的联结 ,并从中游离出来成为不具有“在场有效性”的其他主体的文化消费品 ,文化的“流动空间”正在取代从前的文化“区域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文化 城市文化 城市化 市场化 传播媒介 地域文化
下载PDF
试析阿尔都塞对马克思历史观的解释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立旭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9年第1期4-7,共4页
阿尔都塞主张用“征兆阅读法”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从中发现“文本”深处的理论框架。阿尔都塞认为:在马克思的早晚期著作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断裂”;马克思用多元决定论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取代了黑格尔的一元决定论的辩证法和历史观... 阿尔都塞主张用“征兆阅读法”研究马克思的著作,从中发现“文本”深处的理论框架。阿尔都塞认为:在马克思的早晚期著作之间存在着一个“认识论断裂”;马克思用多元决定论的辩证法和历史观取代了黑格尔的一元决定论的辩证法和历史观。阿尔都塞的理论虽然并非没有合理之处,但在总体上他对马克思的理论作了许多误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都塞 马克思 结构主义 认识论断裂 历史观
下载PDF
法兰克福学派与英国文化研究:对中国大众文化研究的启示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立旭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38-46,共9页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是伴随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萌芽、发展而起步的,从一开始就存在本土理论准备先天不足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大量移植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这种做法,首先... 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研究,是伴随改革开放以来大众文化萌芽、发展而起步的,从一开始就存在本土理论准备先天不足的现象。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众文化研究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就是大量移植了法兰克福学派文化工业批判理论。这种做法,首先就会遭遇分析和批判的中西"语境错位"问题。同时,仅仅以法兰克福学派社会批判理论资源,来审视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现象,至少也是失之偏颇的。如果要建构更广阔的中国大众文化现象分析视野,就应当实现伯明翰学派或文化研究理论资源和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资源的结合,并将之导入中国地方性语境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兰克福学派 文化研究 大众文化研究 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