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3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芬太尼持续静脉泵入在PICU中的镇静作用 被引量:3
1
作者 陈简 郑铠军 +3 位作者 叶春华 陈国春 杨秀芳 陈敬国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06年第4期232-233,共2页
目的探讨芬太尼在PICU中的镇静效果。方法PICU患儿38例,用芬太尼1~4μg/(kg·h)持续静脉泵入,定期评价镇静程度,并根据需要调整用量,用药期间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结果38例危重患儿中,36例于用药2h内... 目的探讨芬太尼在PICU中的镇静效果。方法PICU患儿38例,用芬太尼1~4μg/(kg·h)持续静脉泵入,定期评价镇静程度,并根据需要调整用量,用药期间监测呼吸、心率、血压、经皮血氧饱和度等。结果38例危重患儿中,36例于用药2h内达到理想的镇静程度,有效率为94.7%;用药后患儿的血气分析各项指标及心率、呼吸、经皮血氧饱和度均明显改善;仅有5例患儿出现一过性轻微副作用,均于减量或停药后恢复正常。结论芬太尼的镇静、镇痛作用可减轻危重患儿的应激反应,利于安全有效地实施各种操作、治疗,且不良反应轻微.有利于提高危重患儿的抢救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 PICU 镇静
下载PDF
一种新型铕配合物的合成和发光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简 许慧侠 +4 位作者 杜洪 王艳丽 卜维亮 刘旭光 许并社 《中国稀土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9-243,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的β-二酮,1,5-二苯乙烯基乙酰丙酮(dsacac)并将其作为第一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铕三元配合物Eu(dsacac)3phen。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 合成了一种新的β-二酮,1,5-二苯乙烯基乙酰丙酮(dsacac)并将其作为第一配体,1,10-邻菲罗啉(Phen)作为第二配体合成了一种新型的铕三元配合物Eu(dsacac)3phen。对配合物进行了元素分析、核磁共振、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光致发光光谱以及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具有较好的热稳定性,起始分解温度为303℃。配合物中的有机配体dsacac和phen能够有效地的把吸收的能量传递给中心Eu3+离子,强烈敏化Eu3+发光,Eu3+发光的最强发射波长为615 nm,半峰宽为9.6 nm。材料的色纯度为0.9866,是一种高效的红色发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u(dsacac)3phen 三元配合物 稀土
下载PDF
误诊为消化系统疾病的过敏性紫癜86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陈简 刘盈 +3 位作者 郑铠军 夏荣华 杨秀芳 叶春华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6年第4期323-324,共2页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提高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结果86例误诊病例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占68.6%,肠梗阻和肠道蛔虫症各占9.3%,急性阑尾炎4.65%,坏死... 目的探讨过敏性紫癜误诊为消化道疾病的原因及确诊方法,提高对过敏性紫癜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86例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特点及误诊情况。结果86例误诊病例中,误诊为急性胃肠炎占68.6%,肠梗阻和肠道蛔虫症各占9.3%,急性阑尾炎4.65%,坏死性肠炎和肠套叠各占3.49%,克隆病占1.16%。结论提高对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表现的过敏性紫癜的认识,可降低其误诊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紫癜 误诊 消化系统疾病
下载PDF
床旁持续脑功能监测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救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简 郑铠军 林蔷 《广州医药》 2014年第4期49-51,共3页
目的分析床旁持续脑功能监测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47例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标记为对照组,另外47例采用床旁持续脑功能监测,标记为治疗组,两组均行MRI检测。结果两组患儿的分级与临... 目的分析床旁持续脑功能监测在重症手足口病患儿救治中的应用。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4例手足口病患儿,其中47例采用动态脑电图监测,标记为对照组,另外47例采用床旁持续脑功能监测,标记为治疗组,两组均行MRI检测。结果两组患儿的分级与临床预后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脑电图Ⅲ级14例,脑电图Ⅳ级7例,对照组脑电图Ⅲ级12例,脑电图Ⅳ级9例,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床旁持续脑电功能监测在脑电图Ⅲ级的监测上优于动态脑电图,MRI检查异常发现与脑电图检查异常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症手足口患儿行床旁脑功能持续监测能实时掌握患儿的脑功能病情改变,在脑电图Ⅲ级的监测上优于动态脑电图,能够指导临床救治,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功能监测 手足口病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基于质谱技术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尿代谢产物分析研究
5
作者 陈简 陈敬国 +1 位作者 郑铠军 李丽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2Z期179-180,共2页
目的:利用尿素酶预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正常足月儿尿代谢产物,探讨新生儿尿代谢产物差异在纠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代谢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正常足月儿的尿液标本,经去尿素、加... 目的:利用尿素酶预处理-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正常足月儿尿代谢产物,探讨新生儿尿代谢产物差异在纠正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代谢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正常足月儿的尿液标本,经去尿素、加内标(正十七酸)、除蛋白、真空干燥处理,残余物进行三甲基硅烷化衍生后进行,对生成的175种代谢产物数据库中重要氨基酸、糖、脂肪代谢产物进行分析,数据经过1g(x+5)正态转换。结果: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尿液中乳糖(0.70±0.05)、乳酸(O.72±0.01)水平明显低于足月儿(1.22±0.25、0.81±0.08,P〈0.01);与正常足月儿组相比,先天性心脏病患儿氨基酸浓度显著降低(P〈0.05);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尿中未检测出甘油和软脂酸。结论:与正常足月几相比,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糖代谢、重要氨基酸代谢水平较正常足月儿明显下降.脂肪酸代谢水平极低.尿代谢产物检测在评估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内代谢状况中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相色谱-质谱 先天性心脏病患儿
下载PDF
脑电图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预后的评估
6
作者 陈简 郑铠军 林蔷 《当代医学》 2015年第30期15-16,共2页
目的分析脑电图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脑白质损伤早产儿,在其出生24 h内行床旁持续脑电图监测,监测时间不少于3 h,第1次监测结果异常者,第2、3个24 h每天监测1次,所有观察对象住院期间每周监测1次至出院,判... 目的分析脑电图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预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100例脑白质损伤早产儿,在其出生24 h内行床旁持续脑电图监测,监测时间不少于3 h,第1次监测结果异常者,第2、3个24 h每天监测1次,所有观察对象住院期间每周监测1次至出院,判断床旁持续脑功能监测对早产儿脑损害的早期诊断作用,及对预后的评估作用。结果 21例PVEⅠ度中,脑电图异常轻度14例,中度7例;41例PVEⅡ度中,脑电图异常轻度10例,中度28例,重度3例;38例PVEⅢ度中,脑电图异常中度5例,重度33例,PVEⅠ度、PVEⅡ度、PVEⅢ在脑电图改变上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58例一过性病变中,脑电图异常轻度23例,中度35例;42例持续性病变中,轻度1例,中度5例,重度36例,脑白质损伤一过性与持续性病变在脑电图改变上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电图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电图 早产儿脑白质损伤 评估
下载PDF
常乐康治疗婴儿湿疹临床观察
7
作者 陈简 郑铠军 +3 位作者 叶春华 夏荣华 杨秀芳 陈国春 《青岛医药卫生》 2006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观察肠道微生态制剂常乐康治疗湿疹的效果。方法使用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常乐康(酪酸梭菌和双歧杆菌双联活菌)治疗婴儿湿疹。结果常乐康治疗婴儿湿疹有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常乐康... 目的观察肠道微生态制剂常乐康治疗湿疹的效果。方法使用山东科兴生物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常乐康(酪酸梭菌和双歧杆菌双联活菌)治疗婴儿湿疹。结果常乐康治疗婴儿湿疹有效,治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比较,经统计学处理P<0.05。结论常乐康治疗婴儿湿疹有确切疗效,同时安全无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湿疹 常乐康
下载PDF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肝硬化患者的肾功能及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8
作者 刘颖 樊蓉 +6 位作者 陈简 郑志丹 廖宝林 梁携儿 尹军花 周秋根 孙剑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472-476,共5页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成年初治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日呗胜收集860名于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成年肝硬化且既往未接受过抗乙肝病毒治疗... 目的调查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成年初治肝硬化患者肾功能情况,并探讨其危险因素。方法日呗胜收集860名于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在南方医院肝病中心住院治疗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相关成年肝硬化且既往未接受过抗乙肝病毒治疗的患者资料,应用child.Pugh评分系统对患者进行肝功能分级、采用美国肾脏病基金会组织推荐的MDRD公式计算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FiltrationRate,GFR),评估目标人群肾功能受损(eGFR〈60m№耐1.73衍)的发生率,同时分析影响肾功能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有296名患者被纳入分析,结果显示肝硬化患者肾功能受损的发生率为8.45%(25,296),child.PughC级患者肾功能受损发生率显著高于child-PughB级和child-PughA级(17.2%[17/99]vs6.67%[7/105]vs1.09%[1/92],P〈0.001);年龄、高尿酸血症、child.Pugh评分均为肾功能受损的危险因素。结论随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的恶化,肾功能受损发生率显著上升,应密切监测肾功能,以指导患者临床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child-Pllgh评分 肾小球滤过率 肾功能受损 乙型肝炎
下载PDF
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调查及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蔡兴东 胡成平 +2 位作者 钟有清 刘素君 陈简 《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特点,以及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湘雅医院2007年1月~12月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病例2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83... 目的了解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的特点,以及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对湘雅医院2007年1月~12月院内下呼吸道非发酵菌感染病例22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记录致病菌分布和药物敏感性。其中多重耐药菌感染183例,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的危险因素。结果菌株分离率排前四位的分别是铜绿假单胞菌(47.6%)、鲍曼不动杆菌(36.3%)、不动杆菌属某种(8.6%)及嗜麦芽窄食单胞菌(5.1%);神经外科(25.7%)和中心ICU(22.9%)分离率较高。非发酵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除外)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美洛培南保持较好敏感性外,对其他抗生素均严重耐药。入住ICU(OR=23.77,P〈0.001)、气管切开或插管(OR=4.16,P=0.001)、前期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使用(OR=2.77,P=0.032)是独立的院内多重耐药非发酵菌下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结论非发酵菌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的重要致病菌,大部分耐药严重。严格把握入住ICU、气管切开及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使用指征对防止多重耐药非发酵菌感染极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院内感染 下呼吸道 非发酵菌 多重耐药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早产儿血MDR3基因mRNA表达 被引量:9
10
作者 杨秀芳 柳国胜 +4 位作者 陈玉兰 陈简 林蔷 黄惠娟 郑铠军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25-130,共6页
目的研究MDR3基因表达与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行胃肠外营养超过14 d且未合并PNAC的早产儿80例为非PNAC组,患有PNAC的早产儿76例为PNA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别于生后1... 目的研究MDR3基因表达与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NAC)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2011年6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行胃肠外营养超过14 d且未合并PNAC的早产儿80例为非PNAC组,患有PNAC的早产儿76例为PNAC组,所有研究对象均分别于生后1、14、30、60、90 d动态观察血清肝胆生化(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和γ-谷氨酰转肽酶)及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层黏连蛋白、Ⅲ型前胶原N端肽、Ⅳ型胶原)变化,以及临床表现;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两组MDR3 mRNA水平的相对表达量;分析MDR3 mRNA表达水平与血清肝胆生化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PNAC组早产儿血清肝胆生化及纤维化指标水平在生后14 d上升,至生后30 d达最高峰,生后60 d下降,且PNAC组生后第14、30、60、90天的血清肝胆生化及纤维化指标均高于非PNAC组(P<0.05)。PNAC组早产儿外周血细胞MDR3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高于非PNAC组(P<0.05)。PNAC组患儿外周血细胞MDR3 mRNA的相对表达量与血清肝胆生化指标水平(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汁酸和γ-谷氨酰转肽酶)均呈负相关(P<0.001)。结论 MDR3 mRNA高表达可能与早产儿PNAC发病有关,但具体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汁淤积症 胃肠外营养 MDR3基因 基因表达 早产儿
下载PDF
脑白质病变早产儿神经节苷脂治疗前后血清IL-6、NSE和颅脑超声的变化及意义 被引量:8
11
作者 陆俊秀 陈敬国 +4 位作者 陈海燕 林蔷 叶春华 陈简 程敏婷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6期2410-2412,共3页
目的了解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颅脑超声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疗效。方法脑白质病变早产儿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 目的了解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以及颅脑超声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早期诊断价值,探讨神经节苷脂(GM-1)对早产儿脑白质损伤的疗效。方法脑白质病变早产儿71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观察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出生后第1天应用GM-1 20 mg+50 g/L葡萄糖溶液20 mL静脉滴注,1次/d,14 d为1个疗程。分别于生后1、7、14 d采用ELISA方法监测血清IL-6、NSE,并采用颅脑超声动态观察脑室周围白质。结果经治疗,观察组生后第7、14天血清NSE、IL-6水平及均颅脑超声灰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清NSE、IL-6水平及颅脑超声可作为脑白质病变早产儿的早期监测指标,GM-1治疗早产儿脑白质病变有脑神经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脑白质病变 神经节苷脂 白细胞介素-6 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 超声
下载PDF
颅内感染患儿血及脑脊液β-内啡肽及C-反应蛋白的变化 被引量:8
12
作者 邓向红 林茹珠 +5 位作者 赖文英 刘迪辉 李明 阮兢 梁锦胜 陈简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855-857,共3页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患儿联合检测血及脑脊液(CSF)β-内啡肽(-βEP)及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确诊颅内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病毒性脑炎组(病脑组)48例,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12例,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5例,用放射免疫法... 目的探讨颅内感染患儿联合检测血及脑脊液(CSF)β-内啡肽(-βEP)及C-反应蛋白(CRP)的临床意义。方法65例确诊颅内感染患儿为观察组,其中病毒性脑炎组(病脑组)48例,化脓性脑膜炎组(化脑组)12例,结核性脑膜炎组(结脑组)5例,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测定急性期及恢复期血及CSF中-βEP及CRP含量;另外24例有神经系统表现但非颅内感染患儿作为对照组。结果感染早期观察组血及CSF中-βEP含量均明显升高,高于对照组;恢复期上述指标明显下降。化脑组与病脑组、结脑组及对照组比较,血清CRP浓度在急性期明显升高,恢复期明显下降;而病脑组和结脑组始终在正常范围;各组CSFCRP浓度在急性期及恢复期无明显变化。结论测定血及CSF中-βEP含量有助于早期诊断颅内感染,同时检测血清CRP有助于早期鉴别化脓性及非化脓性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感染 脑脊液 C-反应蛋白 Β-内啡肽
下载PDF
两种宽谱带蓝光发射材料的制备、表征及光学特性 被引量:6
13
作者 许慧侠 陈柳青 +3 位作者 陈简 王华 刘旭光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32-36,共5页
合成了两种以钙为中心金属离子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钙Ca(BTZ)2和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1,10-邻菲罗啉)合钙Ca(BTZ)2phen。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曲线、原子力显微镜以及光致发光光谱表... 合成了两种以钙为中心金属离子的有机电致发光材料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钙Ca(BTZ)2和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1,10-邻菲罗啉)合钙Ca(BTZ)2phen。通过红外光谱、紫外-可见光吸收光谱、循环伏安曲线、原子力显微镜以及光致发光光谱表征了材料的结构、光学带隙、能带结构、成膜性以及光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DMSO溶液中,Ca(BTZ)2的紫外吸收峰主要为290,330,422nm;Ca(BTZ)2phen的紫外吸收峰主要为292,330,428nm。Ca(BTZ)2的荧光发射峰为458nm和500nm,色坐标为x=0.2176,y=0.3223;Ca(BTZ)2phen的荧光发射峰主要为465nm和514nm,色坐标为x=0.2418,y=0.3817。利用真空热蒸镀法可以得到均匀致密的Ca(BTZ)2phen的薄膜,其粗糙度为1.56。Ca(BTZ)2薄膜也有望通过旋涂制备。实验发现Ca(BTZ)2与Ca(BTZ)2phen的荧光光谱几乎覆盖整个可见光区域,为宽谱带发光材料,有望设计成合理的器件结构实现白光发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钙 2-(2-羟基苯基)苯并噻唑-(1 10-邻菲罗邻)合钙 光学性能 白光发射
下载PDF
2,6-双(2-苯并咪唑)吡啶-乙酸锌的合成和光谱性能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艳丽 陈柳青 +4 位作者 许慧侠 陈简 杜洪 刘旭光 许并社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46-50,共5页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蓝光发射材料2,6-双(2-苯并咪唑)吡啶-乙酸锌,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UV-Vis吸收谱、荧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其结构、光学特性、能级结构和发光机理。结果表明,2,6-双(2-苯并咪唑)吡啶-乙酸锌是一种三齿... 合成了一种新型的蓝光发射材料2,6-双(2-苯并咪唑)吡啶-乙酸锌,并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UV-Vis吸收谱、荧光激发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其结构、光学特性、能级结构和发光机理。结果表明,2,6-双(2-苯并咪唑)吡啶-乙酸锌是一种三齿配体的发光材料。在N,N-二甲基甲酰胺(DMF)溶液体系中测定了材料的紫外吸收光谱,2,6-双(2-苯并咪唑)吡啶的吸收峰波长主要为330,344nm;2,6-双(2-苯并咪唑)吡啶-乙酸锌的吸收峰波长主要为346,366nm。禁带宽度为3.01eV,在紫外光激发下,在DMF溶液体系中的荧光发射峰在458nm处,固态荧光发射峰在475nm,均为蓝色荧光,色纯度高,荧光量子效率高,其荧光发射主要来源于长波吸收带,最大波长吸收带对荧光发射贡献最大。有望通过合理的设计运用到有机电致发光器件中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咪唑吡啶 结构 光学性能
下载PDF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检测联合无创心排血量监测在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7
15
作者 郑铠军 杨秀芳 +1 位作者 陈简 林蔷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6年第21期4-6,13,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联合无创心排血量监测(USCOM)在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6例,根据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判断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其中合并心肌损伤的38例... 目的探讨血清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检测联合无创心排血量监测(USCOM)在新生儿败血症心肌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本研究纳入新生儿败血症患儿66例,根据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判断是否合并心肌损伤,其中合并心肌损伤的38例设为观察组,无合并心肌损伤的28例设为对照组。分别于发病后第1天、第5天、第10天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FABP及CK-MB水平;采用USCOM行床边动态监测并记录患儿发病后第1天、第3天、第7天左心室输出量(CO)和全身外周血管阻力(SVR)。结果 2组发病后第1天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发病后第5天和第10天(P<0.05),且观察组发病后第1天血清H-FAB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发病后第3天和第7天时左心室CO较发病第1天时显著升高(P<0.05),SVR显著降低(P<0.05);相关性分析显示,观察组发病后第1天血清H-FABP水平与左心室CO呈负相关(r=-0.446,P<0.05),与SVR(r=0.781,P<0.05)和CK-MB呈正相关(r=0.664,P<0.05)。结论血清H-FABP水平能反映新生儿败血症患儿心肌损害的严重程度,联合USCOM动态监测对评估患儿病情及预后具有潜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败血症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超声心排血量监测 心肌损害 心输出量
下载PDF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中血清炎症介质变化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铠军 杨秀芳 +2 位作者 陈简 黄惠娟 陈敬国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1年第3期51-53,共3页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是否可成为预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及进展的指标。方法将2004年6月~2010年6月收住本院NICU需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252例,分为2组:实验组为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共90例;对照组为无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 目的探讨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是否可成为预测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及进展的指标。方法将2004年6月~2010年6月收住本院NICU需呼吸机治疗的新生儿252例,分为2组:实验组为患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共90例;对照组为无合并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组共162例。动态观察2组外周血中炎症介质在呼吸机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对照组随着病情的好转,血浆炎症介质水平逐渐降低;而实验组随着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炎症介质水平有不同程度的升高,随着感染的控制,水平逐渐下降。结论 外周血炎症介质水平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及病情的进展密切相关,可成为VAP发生及病情进展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新生儿 血清炎症介质
下载PDF
Amplatzer堵闭器与外科手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的比较 被引量:7
17
作者 阮兢 邓向红 +4 位作者 陈简 蔡仕俊 李明 林茹珠 胡丹丹 《广西医学》 CAS 2006年第2期190-191,共2页
目的对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开胸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1例PDA患儿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堵闭器封堵PDA,术后30min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后24h、1月、3月、6月及1年、2年、3年,... 目的对Amplatzer堵闭器(ADO)与开胸结扎术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对21例PDA患儿在透视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堵闭器封堵PDA,术后30min行主动脉弓降部造影,术后24h、1月、3月、6月及1年、2年、3年,分别行彩色超声心动图、胸片、心电图等随访观察;与行开胸结扎术的18例PDA患儿做比较。结果ADO介入组与开胸组治疗成功率均达100%。ADO介入组住院时间、术中失血量与开胸组比较均有显著减少,ADO介入组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开胸组。结论介入组痛苦更少、恢复更快、并发症更少且无需输血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的ADO介入治疗在有适应症的范围内可替代外科手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PLATZER堵闭器 心脏外科手术 动脉导管未闭
下载PDF
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的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8
作者 陈简 方林 施瑞华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5年第12期1903-1909,共7页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一种食管动力学功能障碍性疾病,以食管体部正常蠕动消失、吞咽时食管下段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松弛不良为特征.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治疗AC的一种新... 贲门失弛缓症(achalasia,AC)是一种食管动力学功能障碍性疾病,以食管体部正常蠕动消失、吞咽时食管下段括约肌(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LES)松弛不良为特征.经口内镜下肌切开术(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治疗AC的一种新兴方法,其主要是通过经口的内镜,在食管黏膜层与固有肌层之间建立一条隧道,通过该隧道对LES进行切开,以缓解患者症状.POEM因近期疗效确切及创伤小等特点,目前受到广泛关注.本文就POEM手术最新的进展情况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口内镜下肌层切开术 贲门失弛缓症 临床应用
下载PDF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松 方放 +4 位作者 叶蕾 陈简 陆恒 杨妙芳 汪芳裕 《胃肠病学》 2018年第2期75-77,共3页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其与结直肠息肉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NAFLD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无症状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NAFLD、结直肠息肉的检... 背景: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代谢综合征的肝脏表现,其与结直肠息肉发病可能存在相关性,但仍缺乏足够的认识。目的:探讨NAFLD与结直肠息肉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130例无症状体检患者的临床资料,评估NAFLD、结直肠息肉的检出率,并分析其与体重指数(BMI)、hs-CRP、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等的相关性。结果:与非NAFLD患者相比,NAFLD患者的结直肠息肉检出率显著升高(66.3%对40.0%,P=0.003 9),BMI、三酰甘油、ALT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两组hsCRP、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GGT无明显差异(P>0.05)。与非结直肠息肉患者相比,结直肠息肉患者的平均年龄显著升高(P=0.013),NAFLD检出率显著升高(72.6%对47.4%,P=0.003 9),而两组BMI、hs-CRP、三酰甘油、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ALT、GGT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NAFLD与结直肠息肉的发病可能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肠息肉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神经生长因子早期干预对HIE患儿IL-18的影响 被引量:3
20
作者 黄惠娟 陈敬国 +5 位作者 郑铠军 夏荣华 陈简 杨秀芳 叶春华 林蔷 《广东药学院学报》 CAS 2007年第2期203-204,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外周血清IL-18的动态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HIE的干预治疗作用以及有关分子机制。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新生儿90例分正常对照组、中重度HIE组、神经生长因子干预组。采用ELISA方...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HIE)外周血清IL-18的动态变化及神经生长因子对新生儿HIE的干预治疗作用以及有关分子机制。方法将2004年1月~2006年10月我院新生儿90例分正常对照组、中重度HIE组、神经生长因子干预组。采用ELISA方法检测1d,2d及7d的血清IL-18的水平。结果正常对照组、中重度HIE组、神经生长因子干预组的IL-18水平1d分别为(210.2±32.3)pg/mL,(940.2±36.6)pg/mL,(842.1±35.5)pg/mL;3d分别为(294.2±33.2)pg/mL,(1287.6±39.8)pg/mL,(701.2±34.7)pg/mL;7d分别为(116.1±30.5)pg/mL,(937.2±36.2)pg/mL,(352.7±33.8)pg/mL。结论HIE患儿血IL-18水平升高,神经生长因子能平衡IL-18的水平,调节免疫功能,保护神经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脑损伤 神经生长因子 白介素-18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