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0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沸石止血剂放热和抗菌活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绍宗 蒋立 +5 位作者 李靖 吕小星 李跃军 李学拥 李金清 李望舟 《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CAS 2009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研发放热温度低并有抗菌活性的沸石止血剂。方法:用猪股动、静脉半横断出血模型,比较本室制备的Ag.Zn沸石和复合沸石与QC(Quikclot)的止血效果、放热、抗菌和血凝块强度。结果:QC止血效果好,但放热最高(75℃),组织有热损伤,无抗菌... 目的:研发放热温度低并有抗菌活性的沸石止血剂。方法:用猪股动、静脉半横断出血模型,比较本室制备的Ag.Zn沸石和复合沸石与QC(Quikclot)的止血效果、放热、抗菌和血凝块强度。结果:QC止血效果好,但放热最高(75℃),组织有热损伤,无抗菌活性;复合沸石止血效果佳,放热显著降低,无热损伤,动物失血量和死亡率最低,有较强抗菌活性,血凝块强度大。结论:复合沸石止血高效,放热低并具有抗感染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沸石 放热温度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感觉神经植入皮瓣后再生末梢的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绍宗 李跃军 李荟元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4期293-294,T004,共3页
以免耳大神经植入颈肩部失神经皮瓣模型,用抗神经丝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再生末梢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密度。结果证明,植入皮下组织层的神经可发出纤维束上行到真皮层,形成网丛,最后以毛囊器和游离末梢形式终止于真皮内接近表皮处... 以免耳大神经植入颈肩部失神经皮瓣模型,用抗神经丝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技术观察再生末梢的形态结构、分布和密度。结果证明,植入皮下组织层的神经可发出纤维束上行到真皮层,形成网丛,最后以毛囊器和游离末梢形式终止于真皮内接近表皮处,形态结构与正常皮肤者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瓣 神经植入 末梢再生 抗体
下载PDF
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的功能(英文) 被引量:2
3
作者 陈绍宗 李望舟 +1 位作者 李学拥 李跃军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23期3176-3177,共2页
目的:应用两种电生理技术,评价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功能。方法:取兔(新西兰兔15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每组5只)耳大神经移植体作为受神经,与对侧耳大神经端侧吻合并植入皮瓣。用神经单纤维放电引导电生... 目的:应用两种电生理技术,评价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功能。方法:取兔(新西兰兔15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和正常组,每组5只)耳大神经移植体作为受神经,与对侧耳大神经端侧吻合并植入皮瓣。用神经单纤维放电引导电生理技术检测皮瓣内再生放电纤维数量、分布、感觉类型。同时以免(新西兰兔16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10,20,30周实验组和正常对照组,每组4只)2条耳大神经作端侧吻合模型,用RM-6280多道智能生理记录及分析处理系统测定再生纤维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植入皮瓣的受神经在术后4个月可再生触、压、痛、温冷觉末梢,使皮瓣初步建立神经再支配。受神经内再生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10,20,30周时分别为(53.0±3.7)%,(66.8±5.5)%,(88.8±2.3)%;神经传导速度10,20,30周时分别为(42.4±1.6),(55.6±1.2),(57.2±1.6)m/s,随时间延长逐步增加。术后30周受神经近端再生纤维幅值恢复率和传导速度分别达到正常的88.8%和94.38%。结论: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能再生有功能的神经纤维,再生速度稍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神经 端侧吻合术 再生纤维 功能 神经再生
下载PDF
端侧神经吻合后供神经节内cAMP含量和超微结构变化 被引量:2
4
作者 陈绍宗 曹祖峰 程飚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861-862,共2页
AIM: To study the relations of cAMP level and ultrastructure’s variation to initiation of axon regeneration in donor nerve ganglion after end to side neurorrhaphy. METHODS: The two Greater Auricular Nerve of Rabbits ... AIM: To study the relations of cAMP level and ultrastructure’s variation to initiation of axon regeneration in donor nerve ganglion after end to side neurorrhaphy. METHODS: The two Greater Auricular Nerve of Rabbits were anastomosed by end to side neurorrhaphy. The nerve on the left side was designated as Donor nerve, and the right one, the receptive nerve. At various postoperative time, the sumple of donor nerve ganglion C2 was taken to make camp assaying and observe the ultrastructure’s variation using transmitted electron microscope. RESULTS: In normal C2 ganglion, the cAMP level was (1.62±0.12) μmol·kg -1 . In donor nerve C2 ganglion, the cAMP level was lower than normal in early time(2 days), but it rosed rapidly in 4 days, and reachedclimax in 7 days after operation. Then it fell gradually and restored basically to normal in 60 days, so the ultrastructure did. CONCLUSION: cAMP level and ultrsastructure of donor nerve ganglion have changed immediately after end to side Neurorrhaphy. cAMP was a signal of axon regeneration and the ultrastructre’s variation was a reversible course. They are closely correlated with axon regene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侧神经吻合 供神经 神经节 环磷酸腺苷 超微结构
下载PDF
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纤维的功能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绍宗 李望舟 +1 位作者 李学拥 李跃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5期343-345,共3页
目的 评价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功能。方法 取兔耳大神经移植体作为受神经 ,与对侧耳大神经端侧吻合并植入皮瓣。用神经单纤维放电引导电生理技术检测皮瓣内再生放电纤维数量、分布、感觉类型。同时以兔 2条耳大神经端侧吻合... 目的 评价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再生神经的功能。方法 取兔耳大神经移植体作为受神经 ,与对侧耳大神经端侧吻合并植入皮瓣。用神经单纤维放电引导电生理技术检测皮瓣内再生放电纤维数量、分布、感觉类型。同时以兔 2条耳大神经端侧吻合模型 ,用RM 6 2 80多道智能生理记录及分析处理系统测定再生纤维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和神经传导速度。结果 植入皮瓣的受神经在术后 4个月可再生触、压、痛、温冷觉末梢 ,使皮瓣初步建立神经再支配。受神经内再生纤维的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及神经传导速度随时间延长逐步增加 ,术后 30周受神经近端再生纤维幅值恢复率和传导速度分别达到正常的 88 8%和 94 38%。结论 感觉神经端侧吻合后能再生有功能的神经纤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端侧吻合 感觉神经节 神经移植 神经再生 神经功能 神经传导速度 动作电位幅值恢复率
下载PDF
端侧吻合法感觉神经移植后轴突长入神经移植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陈绍宗 曲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7年第6期592-593,共2页
关键词 神经移植 端侧吻合 神经再生
下载PDF
扩张神经法修复前臂神经缺损 被引量:1
7
作者 陈绍宗 李学拥 +2 位作者 刘宏伟 吴学军 陈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33-235,共3页
用皮肤扩张器扩张神经,对2例前臂正中或尺神经缺损的患者进行了修复。神经被扩张以后,肉眼观其结构完整,可延长2~2.5cm。术后9.5~11个月复查时,见所有经过扩张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慢,但临床上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均较满意。本文对术中所... 用皮肤扩张器扩张神经,对2例前臂正中或尺神经缺损的患者进行了修复。神经被扩张以后,肉眼观其结构完整,可延长2~2.5cm。术后9.5~11个月复查时,见所有经过扩张的神经传导速度较慢,但临床上感觉和运动功能恢复均较满意。本文对术中所见和改善修复效果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 缺损 扩张
下载PDF
猴失神经支配皮肤植入神经后感觉小体的再生 被引量:1
8
作者 陈绍宗 王珍祥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1994年第3期223-224,共2页
猴失神经支配皮肤植入神经后感觉小体的再生陈绍宗,王珍祥(唐都医院整形烧伤科)关键词感觉末梢;感觉小体;再生中图法分类号R622,R651.2感觉神经植入术是我国近年开展的重建皮肤感觉功能的方法,临床效果肯定.神经植入... 猴失神经支配皮肤植入神经后感觉小体的再生陈绍宗,王珍祥(唐都医院整形烧伤科)关键词感觉末梢;感觉小体;再生中图法分类号R622,R651.2感觉神经植入术是我国近年开展的重建皮肤感觉功能的方法,临床效果肯定.神经植入皮肤后的再生规律,虽有一些报告,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觉末梢 感觉小体 再生 皮肤移植
下载PDF
肇庆市直幼儿园儿童小儿包茎情况调查及干预效果评估 被引量:2
9
作者 陈绍宗 冯连滔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4期1815-1816,共2页
目的:对肇庆市直幼儿园在托儿童的小儿包茎发生率进行调查及实施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幼儿园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了解小儿包茎的发生率,并采取卫生宣教、“推移扩张包皮口”手法指导及“血管钳扩张包皮口”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 目的:对肇庆市直幼儿园在托儿童的小儿包茎发生率进行调查及实施干预,并评估干预效果。方法:通过幼儿园每年一次的体格检查了解小儿包茎的发生率,并采取卫生宣教、“推移扩张包皮口”手法指导及“血管钳扩张包皮口”治疗等方法进行干预。结果:自2001年采取干预措施后,2002年和2003年在托儿童小儿包茎发生率比干预前(2000年、2001年)下降,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结论:加强健康教育,普及卫生知识,积极干预可减少小儿后天性包茎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 包茎 调查 干预
下载PDF
急诊处理梗阻性肾功能衰竭体会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绍宗 吴保忠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2005年第3期48-49,共2页
目的 总结急诊处理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4年 6月收治的 10 2例上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 ,其中急诊开放手术 2 8例 ,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 12例 ,经皮肾穿刺造口 2 0例 ,输... 目的 总结急诊处理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与教训。方法 回顾分析 1990年 1月~ 2 0 0 4年 6月收治的 10 2例上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 ,其中急诊开放手术 2 8例 ,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 12例 ,经皮肾穿刺造口 2 0例 ,输尿管镜 (URS)气压弹道碎石或置双J管 2 6例 ,微创经皮肾镜取石 16例。结果 开放手术患者中 ,术后死亡 1例 ,肾功能未能恢复 5例 ;经输尿管逆行插管、经皮肾穿刺造口和输尿管镜、微创经皮肾镜处理的 74例 ,行尿液引流后 ,血尿素氮、血肌酐都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或恢复正常 ,为后期的病因治疗增加了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对此患者要先判断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还是慢性肾功能衰竭基础上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 ,然后采取不同的急诊处理方法。先予以引流尿液是急诊处理上尿路结石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有效安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诊处理 患者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 逆行插管 经皮肾穿刺 开放手术 造口 结论 安全方法 体会
下载PDF
外伤性男性尿道损伤91例报告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绍宗 《医师进修杂志(外科版)》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29-30,54,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尿道损伤的急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91例不同的尿道损伤的急诊处理资料。结果 对Ⅰ类尿道损伤 ,无需手术治疗 ,根据有否排尿困难分别采取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或留置导尿管 ;对Ⅱ类尿道损伤 ,根据损伤程度分别... 目的 探讨不同类型尿道损伤的急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 91例不同的尿道损伤的急诊处理资料。结果 对Ⅰ类尿道损伤 ,无需手术治疗 ,根据有否排尿困难分别采取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或留置导尿管 ;对Ⅱ类尿道损伤 ,根据损伤程度分别采取腔内处理或尿道修补术 ;对Ⅲ类尿道损伤则争取早期行尿道修补吻合术 ;对Ⅳ类尿道损伤 ,采用尿道会师牵引术。结论 急诊处理尿道损伤应根据尿道损伤的程度和患者的全身状况采取适当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损伤 尿道吻合术
下载PDF
瘢痕疙瘩注射治疗之浅见及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绍宗 《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6年第2期130-130,共1页
关键词 瘢痕疙瘩 注射治疗 皮质类固醇类药物 综合治疗措施 手术切除 治疗方法 瘢痕内注射 康宁克通 不同部位 理论认识
下载PDF
神经原性血浆外渗法测量皮肤的神经再支配
13
作者 陈绍宗 杨帆 李跃军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66-67,共2页
目的:观察皮瓣埋入神经后不同时间获得神经再支配的范围。方法:兔耳大神经埋入转移到耳背的颈肩部失神经皮瓣,用神经原性血浆外渗和图像分析法测量皮瓣的染色面积。结果:3 .0 cm 直径圆形皮瓣下埋入1 .5 cm 长神经,术后... 目的:观察皮瓣埋入神经后不同时间获得神经再支配的范围。方法:兔耳大神经埋入转移到耳背的颈肩部失神经皮瓣,用神经原性血浆外渗和图像分析法测量皮瓣的染色面积。结果:3 .0 cm 直径圆形皮瓣下埋入1 .5 cm 长神经,术后1 个月为103 .5 m m2 ,3 个月为312 .3 m m 2,5 个月为459 .0 m m 2,8 个月为585 .5 m m 2,分别占皮瓣总面积的16 .8 % 、50 .7 % 、74 .6 % 和95 .0 % 。结论:兔3 .0 cm 直径圆形皮瓣埋入1 .5 cm 长皮神经后8 个月可完全获得神经再支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原性 血浆外渗法 失神经皮瓣 神经再支配
下载PDF
去表皮皮瓣修复颈前气管瘘
14
作者 陈绍宗 陈文弦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3年第1期27-27,共1页
1985年8月~1986年1月,对3例颈前气管瘘的患者用去表皮皮瓣(或加软骨移植)进行修复,随访结果满意。报道如下。 例1 男,68岁。住院号170650。于1963年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放疗20次。
关键词 皮瓣 去表皮皮瓣 颈前气管瘘
下载PDF
双侧上尿路结石并尿毒症的手术治疗
15
作者 陈绍宗 《实用医学杂志》 CAS 1998年第9期702-703,共2页
关键词 上尿路结石 并发症 尿毒症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创周组织水肿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 被引量:214
16
作者 吕小星 陈绍宗 +3 位作者 李学拥 李望舟 胡昭华 曹大勇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3年第8期1244-1245,共2页
目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尚未清楚,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对创周组织水肿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以兔耳背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右耳用创面多孔闭合敷料,并给予负压引流,为治疗组;左耳创面不作封闭负压引流,其... 目的创面封闭负压引流技术促进创面愈合的机制尚未清楚,探讨封闭负压引流对创周组织水肿及血管通透性的影响。方法以兔耳背全层皮肤缺损的急性创面为模型,右耳用创面多孔闭合敷料,并给予负压引流,为治疗组;左耳创面不作封闭负压引流,其余处理同治疗组,为对照组。在治疗后第2,4,6,8天分别利用干湿法检测对照组和治疗组创周组织的含水量,同时用伊文氏蓝渗出法检测创周组织的血管通透性。结果封闭负压引流组创周组织含水量在2,4,6,8d均低于对照组(P<0.05);伊文氏蓝含量在第2天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在4,6,8d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可以有效的减轻创周水肿、降低血管通透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水肿 血管通透性 创面 皮肤缺损 右耳 创周组织 愈合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加速慢性创面愈合的机制 被引量:160
17
作者 李金清 陈绍宗 +2 位作者 李学拥 许龙顺 石冰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4期520-521,共2页
摘要: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活性MMP-2、活性MMP-9)的影响。方法对5例慢性创面患者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120mmHg压力)150d,分别于吸引前和吸引后24h、3、5、10、15d收集创面渗出液。另以10例乳腺癌... 摘要:目的研究封闭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活性MMP-2、活性MMP-9)的影响。方法对5例慢性创面患者给予创面封闭负压引流(-120mmHg压力)150d,分别于吸引前和吸引后24h、3、5、10、15d收集创面渗出液。另以10例乳腺癌切除术后第3天的创面引流液为急性创面对照。用Zymography法测明胶酶活性,并用薄层分析仪分析试验结果。结果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前,1例的活性MMP-2和另1例的活性MMP-9较对照组高,两例的活性形式明胶酶总活性(两种酶活性之和)较对照组活性高。封闭负压引流治疗后,慢性创面渗出液中活性MMP-2、活性MMP-9及活性形式明胶酶总活性与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人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的活性过低或活性过高均可能是慢性创面长期不愈的原因,封闭负压引流能调节慢性创面中活性形式明胶酶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慢性创面 创面愈合 基质金属蛋白酶 MMPS 明胶酶
下载PDF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对人慢性创面血管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154
18
作者 曹大勇 陈绍宗 +3 位作者 汤苏阳 胡昭华 宋玫 吕晓星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4年第2期264-265,共2页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对人慢性创面治疗前后血管生成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CD34犦的影响。方法:对5例慢性创面患者给予持续性VAC治疗(-15.96kPa压力),分... 目的:研究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Vacuum-AssistedClosure,VAC)对人慢性创面治疗前后血管生成犤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endothelialgrowthfactor,VEGF),CD34犦的影响。方法:对5例慢性创面患者给予持续性VAC治疗(-15.96kPa压力),分别于吸引前以及吸引后1,3,5,7d切取创缘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CD34表达及其标记指数、微血管密度的变化。结果:负压吸引前,VEGF在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中偶见阳性表达,随VAC时间的延长,真皮层中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出现VEGF阳性表达,标记指数增加(F=41.819,P<0.05)。CD34在VAC治疗后表达的微血管密度,明显增强(F=21.691,P<0.05)。结论:VAC能明显增强在创缘组织真皮浅层血管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和微血管密度,促进慢性创面肉芽组织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 创面 血管生成 VAC 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封闭负压引流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 被引量:33
19
作者 李金清 陈绍宗 +3 位作者 付小兵 李学拥 许龙顺 李望舟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690-693,共4页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5~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 72h内不做任何处理 ,... 目的 观察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VAC)对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的影响。方法 用电雷管在 4只 15~2 0kg的小白家猪双侧肩胛及双侧臀部造成 16个爆炸伤创面 ,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组创面伤后 72h内不做任何处理 ,以造成创面感染。伤后第 3天起 ,对照组油纱布换药 ,治疗组用 - 15kPa的VAC治疗。于治疗前和治疗后 1、3、6、9、14、19、2 4天测量创面深度 ,并取创面中心的活组织进行HE染色和免疫组化染色 ,观察血管内皮细胞和增殖细胞的数目 ,计算增殖指数。结果 治疗后 1~ 19天 ,治疗组创面深度较对照组浅 (P <0 0 1) ;治疗后 1~ 6天 ,治疗组创面中血管内皮细胞数较对照组显著增高 (P <0 0 1) ;治疗后 1~ 3天 ,治疗组创面的增殖指数较对照组高 (P <0 0 1)。结论 与常规治疗相比 ,VAC能快速启动猪皮肤软组织爆炸伤感染创面肉芽组织生成 ,缩短肉芽组织填平伤口的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伤 创面愈合 封闭负压引流技术 感染
下载PDF
异种神经基膜管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李跃军 陈绍宗 +3 位作者 曲辉 李学拥 李望舟 程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61-165,共5页
目的 探索经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支架用于异种移植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5组 ,分别制作预溃变 2周 (溃变支架桥接组 )和新鲜的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 ,形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支架 (异体支架桥接... 目的 探索经化学萃取的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支架用于异种移植桥接周围神经缺损的可行性。方法 SD大鼠 30只 ,随机分为 5组 ,分别制作预溃变 2周 (溃变支架桥接组 )和新鲜的兔胫神经进行化学萃取 ,形成去细胞神经基膜管支架 (异体支架桥接组 ) ,兔新鲜胫神经束 (异种神经移植组 ) ;切取自体神经 15 mm原位移植 (自体神经移植组 ) ,修复大鼠坐骨神经长 15 mm的缺损。坐骨神经切断后不作移植修复 ,为对照组。术后 6个月行坐骨神经功能指数 (SFI)测定和疼痛试验 ,用美蓝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透射电镜等方法对吻合口、移植体中央和远侧神经段的再生神经纤维进行形态学观察 ,并对再生有髓纤维的数量、直径及髓鞘厚度等进行量化分析。结果 术后 3个月 ,仅有溃变支架桥接组、支架桥接组和自体神经移植组动物患肢行走逐渐恢复。 6个月时 ,针刺患足可引起背部肌肉收缩和下肢屈曲反应 ;术后 6个月行 SFI检测 ,溃变支架桥接组为 - 36 .2 %± 9.7% ,支架桥接组为 - 30 .7%± 6 .8% ,自体神经移植组为 - 33.9%±11.3% ,各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P>0 .0 5 )。组织学观察见溃变支架桥接组与支架桥接组移植体中央横切面再生神经呈微束状分布。透射电镜观察见再生神经纤维具有正常的形态和结构。图像分析结果显示溃变支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神经缺损 异种移植 去细胞神经基膜管 神经再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