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时期我国麻类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
1
作者 陈继康 赵浩含 朱爱国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1期60-64,共5页
麻类作物是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为高端纺织、食品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提供重要工业原料,持续加强麻类产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时期麻类产业发展承担的新职能,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我国麻类产业技术研发... 麻类作物是重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为高端纺织、食品医药、生物材料等领域提供重要工业原料,持续加强麻类产业科技创新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新时期麻类产业发展承担的新职能,文章梳理了近年来我国麻类产业技术研发重要进展,分析了麻类产业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并结合新兴技术研发态势,提出了我国麻类产业科技创新的重点任务。研究建议:新时期我国麻类产业科技创新应进一步夯实种质资源研究,推进现代生物育种技术应用;加快抗逆丰产技术创新,在盐旱渍涝污染等边际土地中拓展种植空间;研发全产业链绿色低碳技术,促进麻类生产高产高质高效;创新加强麻类新材料创制,带动麻类产业创新发展,赋能粮食安全与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类作物 绿色发展 边际土地 生物育种 生物材料
下载PDF
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湖南不同地区果蔬生长的影响
2
作者 陈坤梅 喻春明 +6 位作者 王晓飞 陈继康 高钢 赵亿嘉 周大鹏 朱爱国 陈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24年第1期24-31,46,共9页
针对塑料地膜使用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以白色/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塑料地膜为参试材料,在湖南省长沙市、沅江市、汉寿县等地区开展了西瓜、莴苣、秋葵等作物的覆膜试验,探究全生物降解地膜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品质、产量及... 针对塑料地膜使用造成土壤环境污染的问题,研究以白色/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和普通塑料地膜为参试材料,在湖南省长沙市、沅江市、汉寿县等地区开展了西瓜、莴苣、秋葵等作物的覆膜试验,探究全生物降解地膜对不同作物的生长、品质、产量及土壤性质等指标的影响,观察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情况。结果发现,两种全生物降解地膜对湖南各地区果蔬生产均起到提质增效的作用。沅江地区黑色降解地膜覆盖栽培西瓜,西瓜单瓜重增加25.8%,叶片数增加45.5%,显著高于未覆膜处理;覆盖白色降解地膜的秋葵叶片长度比对照高42.1%,叶片宽度比对照高55.9%,叶片数增加43.2%,产量增加55.5%。普通塑料地膜在作物收获后未能降解,白色和黑色全生物降解地膜的降解率分别为80.3%~90.7%和63.0%~80.3%。综合不同地区的试验结果,认为两种降解地膜均可作为普通塑料地膜的潜在替代品,具有较大的推广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生物降解地膜 果蔬生长 田间调查 降解率
下载PDF
林长制赋能 “两年行动”蹄疾步稳
3
作者 陈继康 《林业与生态》 2024年第2期13-13,共1页
2023年以来,江永县以《全省林火阻隔系统与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两年行动方案》为引领,以实施“林长制+森林防火”固本强基年活动为抓手,切实压实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将两年行动列入全县全年森林防火工作六大专项行动之一,与林长制工... 2023年以来,江永县以《全省林火阻隔系统与森林消防蓄水池建设两年行动方案》为引领,以实施“林长制+森林防火”固本强基年活动为抓手,切实压实县、乡、村三级林长责任,将两年行动列入全县全年森林防火工作六大专项行动之一,与林长制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督促、同落实,有力夯实了森林防火屏障,2023年实现了“零火灾、零火情、零热点”的成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消防 森林防火 固本强基 江永县 蓄水池 专项行动
下载PDF
一氧化氮缓解植物水分胁迫的机制及其在麻类抗逆生产中的应用展望
4
作者 陈宇 陈继康 +1 位作者 高钢 陈鹏 《中国麻业科学》 2023年第1期41-48,共8页
干旱和涝渍灾害是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常见的水分胁迫,对作物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等代谢反应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一种关键的信号分子,可调控植物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和发育过... 干旱和涝渍灾害是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常见的水分胁迫,对作物形态建成、生长发育及生理生化等代谢反应都会产生显著影响,最终导致农作物产量和品质下降。一氧化氮(NO)是植物体内一种关键的信号分子,可调控植物多种生理生化反应和发育过程,在应答植物水分胁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分胁迫是限制麻类生产的重要因素。文章结合文献报道,重点综述了水分胁迫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NO信号分子对植物水分胁迫的应答调控机制,并对NO在麻类作物水分胁迫应答和生产应用中的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麻类作物抗逆栽培与品种改良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NO) 水分胁迫 信号传导 调控机制 麻类作物
下载PDF
38份油用亚麻资源经济性状多样性分析与综合评价
5
作者 陈宇 守合热提·牙地卡尔 +7 位作者 祖勒胡玛尔·乌斯满江 阿里别里根·哈孜太 高钢 陈继康 邵德义 朱增芳 哈尼帕·哈再斯 张正 《中国麻业科学》 2023年第2期49-57,共9页
研究以4个不同产地的38份亚麻资源为供试材料,开展9项产量性状指标和6项品质性状指标检测,通过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等研究不同亚麻资源单株产量性状及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亚麻资源15项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为7.94%~4... 研究以4个不同产地的38份亚麻资源为供试材料,开展9项产量性状指标和6项品质性状指标检测,通过多样性、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等研究不同亚麻资源单株产量性状及籽粒品质性状的差异。结果发现:不同亚麻资源15项经济性状的变异幅度为7.94%~47.57%,棕榈酸的多样性指数达到最大;相关性分析得出,株果数和单株粒重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最大,为0.887;主成分分析得出5个主成分累计方差贡献率达80.01%,其中可以把单株粒重、株果数、千粒重、单株粒数、株高、工艺长度、硬脂酸、分枝数、棕榈酸和油酸作为38份亚麻资源经济性状的综合评价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出每个亚麻资源的D值,通过D值分析得出经济性状最佳的亚麻资源为陇亚5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麻 遗传多样性 产量性状 品质性状 综合评价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温度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 被引量:69
6
作者 陈继康 李素娟 +2 位作者 张宇 陈阜 张海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2592-2600,共9页
【目的】针对以往研究在土壤温度观测和不同耕作条件下土壤温度效应规律上的不足,研究了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方法】试验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 【目的】针对以往研究在土壤温度观测和不同耕作条件下土壤温度效应规律上的不足,研究了华北平原不同耕作方式冬小麦田土壤温度日变化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方法】试验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连续监测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和气温。【结果】各层次土壤温度日变化随气温呈正弦函数变化;土壤温度日变化随土壤深度呈"锥形";2.5~80cm土壤深度每增加5cm,土壤温度随气温的变化滞后1.2h左右;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日最高和最低温度均具有显著差异,秸秆覆盖度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免耕在冬小麦活动期,显著降低了2.5cm土层土壤最高温度0.66~4.85℃,而在越冬期提高最低温度0.64~0.87℃;冬小麦生长前期(出苗-拔节)免耕较其他处理显著降低了2.5cm土层土壤温度日变化幅度,其中较翻耕降低0.65~5.21℃,较旋耕降低0.48~3.89℃。【结论】不同耕作方式各层次土壤温度均极显著响应气温变化;耕作方式主要影响土壤温度的变化幅度而且主要表现在冬小麦生长前期;免耕在冬小麦活动期表现为降温效应,究其原因是由于较大程度地降低高温而较小程度地提高低温;越冬期表现增温效应是由于显著提高了各个时刻的土壤温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 土壤温度 气温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麦田土壤温度及其对气温的响应特征——土壤温度特征及热特性 被引量:22
7
作者 陈继康 张宇 +2 位作者 陈军胜 陈阜 张海林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2747-2753,共7页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温度和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监测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热特性,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温度效应。... 【目的】研究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温度和热特性的影响规律。【方法】于河北省栾城县设置翻耕、旋耕和秸秆覆盖免耕处理,采用热脉冲-时域反射技术监测2004-2005年冬小麦生育期土壤温度及热特性,探讨了不同耕作方式下的土壤温度效应。【结果】耕作方式对土壤温度主要集中在冬小麦拔节前。相对于其它处理,免耕在气温降低阶段表现"增温效应",在升温阶段表现"降温效应",且达到极显著水平;免耕在播种-分蘖期降低土壤日均温0.69~1.02℃,推迟了冬小麦出苗2d、分蘖7d,缩短了冬前分蘖时间7d,分蘖活动积温减少54.12~55.55℃.d;免耕越冬期具有较高土壤平均温度0.02~0.09℃和耕层土壤负积温0.87~2.25℃.d,但在越冬期稳定通过0℃以上晚7d,低温持续时间长2~3d,并推迟返青2~6d;免耕完成返青消耗了更多活动积温21.54~29.15℃,造成拔节推迟5d;免耕在冬小麦营养生长阶段降低累积温差123.43~148.62℃和日平均温差1.17~1.42℃。旋耕相对于翻耕推迟了返青4d,减少活动积温8.55℃,增加累积温差25.19℃。不同耕作方式农田土壤容积热容量、热导率和热扩散系数无明显差异。【结论】从冬小麦生育进程上来说,热量资源利用效率以翻耕最高、旋耕居中、免耕最低;免耕缩小温度变化幅度不利于冬小麦生长发育,但有利于冬小麦保苗。免耕表现增降温效应的主要原因是秸秆覆盖而不是土壤物理性质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土壤温度 积温 温差 热特性
下载PDF
县域视角下的党建引领科技创新支撑农业发展研究
8
作者 赵浩含 王真栋 陈继康 《办公室业务》 2023年第1期30-32,共3页
本文阐述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为指导,高举思想旗帜,凝聚发展共识,实现党委联动共建,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性,分析“党建”“科技”的融合实例,实现搭建基层“党建链”,精准助力“产业链”,明晰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党建引领下坚... 本文阐述以“党建红”引领“科技蓝”为指导,高举思想旗帜,凝聚发展共识,实现党委联动共建,凝聚发展合力的重要性,分析“党建”“科技”的融合实例,实现搭建基层“党建链”,精准助力“产业链”,明晰县域经济的发展应建立在党建引领下坚实的科技创新基础之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建联动 科技融合 县域经济 农业发展 乡村振兴
下载PDF
不同氮素水平对饲用苎麻氮代谢关键酶的影响 被引量:11
9
作者 陈继康 谭龙涛 +5 位作者 喻春明 朱爱国 陈平 王延周 朱涛涛 熊和平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207-218,共12页
苎麻是适于中国南方种植的优质植物蛋白质饲料作物,但缺乏氮素利用的生理基础研究。为了明确氮素水平对饲用苎麻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本研究以氮高效基因型苎麻H2000-03和氮低效基因型苎麻册亨家麻为材料进行了盆栽试验,设置0、6、9、12... 苎麻是适于中国南方种植的优质植物蛋白质饲料作物,但缺乏氮素利用的生理基础研究。为了明确氮素水平对饲用苎麻氮代谢相关酶的影响,本研究以氮高效基因型苎麻H2000-03和氮低效基因型苎麻册亨家麻为材料进行了盆栽试验,设置0、6、9、12、15mmol/L氮素处理水平,分析了苎麻幼苗期(15d)、旺长期(40d)和成熟期(54d)氮代谢及抗性关键酶活性的动态变化特征及相关关系,并采用模糊隶属函数法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随着氮素处理浓度的增加,两个苎麻品种的株高、鲜重及叶片蛋白质含量呈先增加后下降或趋于平稳的趋势,表明苎麻对氮素需求存在最适量,低于或高于最适水平将导致显著的产量降低或报酬递减现象。H2000-03在不同氮素水平下的株高和鲜产均显著高于册亨家麻,在适宜氮素水平下(9~12 mmol/L)叶片蛋白质含量也显著较高,并在高氮胁迫下可维持鲜产,整体表现出较高的生产力和稳产性。(2)在不同生长时期,两个苎麻品种NR活性随氮素浓度的提高逐渐升高,而GS、GOGAT、GLDH、CAT、SOD和POD等酶活呈单峰变化趋势。H2000-03的NR、GS、GOGAT、CAT活性及高氮水平下的SOD、POD活性均高于册亨家麻,而GLDH和低氮水平下的SOD和POD活性较低,整体表现出较高的生理响应和适应能力。(3)苎麻氮代谢与抗性关键酶与其产量和品质变化特征一致,可用于监测、表征苎麻基因型间氮素利用的差异。本研究认为:相对于持续提高氮素用量,苎麻可在适宜的氮素水平下达到生理特性与生产性能的契合,旺长期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可作为饲用苎麻品种选育的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饲用苎麻 氮效率 氮代谢 抗性 酶活性
下载PDF
苎麻与水稻/玉米秸秆混合青贮饲用价值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陈继康 董国云 +5 位作者 喻春明 陈平 高钢 陈坤梅 王晓飞 朱爱国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3期583-591,共9页
以青刈苎麻(Boehmeria nivea)与玉米(Zea mays)、水稻(Oryza sativa)秸秆为原料,调制鲜苎麻∶玉米秸∶水稻秸重量比分别为1∶1∶0(ZY)、1∶0∶1(ZD)、2∶1∶1(ZH)、1∶1∶1(ZL)及苎麻∶蔗糖重量比为99∶1(ZT)的混合青贮饲料,并以全苎麻... 以青刈苎麻(Boehmeria nivea)与玉米(Zea mays)、水稻(Oryza sativa)秸秆为原料,调制鲜苎麻∶玉米秸∶水稻秸重量比分别为1∶1∶0(ZY)、1∶0∶1(ZD)、2∶1∶1(ZH)、1∶1∶1(ZL)及苎麻∶蔗糖重量比为99∶1(ZT)的混合青贮饲料,并以全苎麻青贮为对照(ZQ),通过感官评定和营养品质分析,探讨苎麻混合青贮的可行性及其饲用价值。结果表明:1)苎麻可单独调制青贮饲料,并可降低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含量,显著提高干物质摄入量(dry matter intake,DMI)和相对饲料价值(relative feed value,RFV),但造成23.6%的粗蛋白(crude protein,CP)损失,且因pH高、饲料质地差,导致发酵品质较低;2)单独添加外源糖分(蔗糖)可减少CP损失但整体饲用价值下降;3)添加玉米、水稻秸秆可显著减少CP损失、提高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均衡养分结构,但提高NDF、ADF含量,整体降低饲用价值;4)苎麻与水稻秸秆混贮饲用价值优于与玉米秸秆混贮,但苎麻与玉米秸秆混贮对保存CP效果更为明显;5)苎麻、水稻秸秆和玉米秸秆三类原料混合青贮劣于苎麻与其中一类秸秆混合效果。本研究认为与鲜苎麻混合青贮是挖掘南方青粗草料饲用价值的有效途径,但需针对NDF、ADF含量调控进行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水稻秸秆 玉米秸秆 混合青贮 饲用价值
下载PDF
氮素水平对不同氮效率基因型苎麻根系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继康 谭龙涛 +5 位作者 喻春明 朱爱国 陈平 王延周 朱涛涛 熊和平 《草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2316-2324,共9页
根系是苎麻(Boehmeria nivea)吸收氮素的主要器官,开展苎麻根系对不同氮素水平的响应研究对其品种改良和农艺调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设置了0、6、9、12和15 mmol·L^(-1)氮素水平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 根系是苎麻(Boehmeria nivea)吸收氮素的主要器官,开展苎麻根系对不同氮素水平的响应研究对其品种改良和农艺调控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本研究设置了0、6、9、12和15 mmol·L^(-1)氮素水平处理进行盆栽试验,分析了不同氮效率苎麻根系性状对氮素水平的响应特征,及其与氮素利用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增施氮素可显著提高苎麻根系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及比表面积(P<0.05),但对根长影响不显著(P>0.05)。增施氮肥可显著促进苎麻根系体积与活力的增长,其中氮高效基因型苎麻H2000-03根系体积在12mmol·L^(-1)处理时达到最大,为未施处理的3.06倍,氮低效基因型苎麻册亨家麻根系体积在9mmol·L^(-1)时达到最大,为未施处理的2.38倍;而过量施氮则会导致指标下降,其中旺长期册亨家麻根系活力下降达67.5%。各性状的综合表现导致苎麻氮素回收率在9mmol·L^(-1)时达到最大值。氮高效苎麻H2000-03较氮低效苎麻册亨家麻具有显著较高的根长、根系体积、总吸收面积、活跃吸收面积,且能够随生长发育维持较高水平。但二者根系比表面积和根系活力没有显著差异,是其根系性状改良的重点。影响苎麻氮素回收率、地上部氮素累积量的关键时期为生长中后期,且关键因素为根量及根系表面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氮素水平 氮素回收率 根系形态 根系活力
下载PDF
施氮水平对不同氮效率苎麻渗透调节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继康 高钢 +4 位作者 喻春明 陈平 陈坤梅 王晓飞 朱爱国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9年第6期14-21,27,共9页
苎麻是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也是优质的生物质资源。前期研究表明,常规农作物中苎麻氮农学效率低下(NAE=23.2%~27.8%),且普遍存在过量施氮的问题。植物渗透调节对环境胁迫积极响应并对植物抗性改进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复杂的植物-环境互... 苎麻是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也是优质的生物质资源。前期研究表明,常规农作物中苎麻氮农学效率低下(NAE=23.2%~27.8%),且普遍存在过量施氮的问题。植物渗透调节对环境胁迫积极响应并对植物抗性改进发挥重要作用,但由于复杂的植物-环境互作关系及对特定物种的深入分析,研究结论并不一致。通过改良渗透调节提高苎麻产量,该研究以氮高效基因型苎麻H2000-03和氮低效基因型苎麻册亨家麻为材料,设置5个施氮水平(N0-0 mmol/L、N6-6 mmol/L、N9-9 mmol/L、N12-12 mmol/L和N15-15 mmol/L),探讨了施氮和渗透调节在增进苎麻生长和产量中的作用。结果表明:苎麻通过渗透调节适应不同施氮水平,而渗透调节物质含量仅在特定的生长阶段表现出显著差异。两个基因型苎麻的产量、游离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SP)、可溶性糖(SS)、丙二醛(MDA)等渗透调节物质含量、氮敏感指数(NSI)和综合评价值随氮素水平提高,其变化曲线均出现明显的拐点。该研究认为,在较低的氮水平和适当的生长阶段全面提高苎麻的渗透调节能力是提高苎麻的氮农学效率的合理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氮效率 叶绿素 渗透调节 氮敏感指数
下载PDF
中国苎麻农作学的成就与发展对策 被引量:7
13
作者 陈继康 朱爱国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20年第1期43-48,共6页
本文将中国苎麻农作学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初创阶段、20世纪下半叶的技术体系拓展与深化阶段和新世纪的农作系统建立阶段。总结了苎麻农作由经验性学科向实验性学科转变、由单一的作物研究向构建农作系统转变过程中取得的... 本文将中国苎麻农作学科的发展历程划分为新中国成立前的初创阶段、20世纪下半叶的技术体系拓展与深化阶段和新世纪的农作系统建立阶段。总结了苎麻农作由经验性学科向实验性学科转变、由单一的作物研究向构建农作系统转变过程中取得的主要成就。从国家农业发展战略要求和产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等角度梳理了苎麻农作学科发展的机遇,提出了应对获取外部资源、吸纳人才队伍、协调研发需求、突破关键技术等挑战的任务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农作学 多用途 技术体系
下载PDF
苎麻嫩梢水培育苗技术参数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继康 朱娟娟 +5 位作者 喻春明 朱爱国 陈平 高钢 陈坤梅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8年第4期169-174,191,共7页
研发苎麻水培工厂化育苗技术对实现苎麻育苗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缺少适于工厂化培育条件下苎麻水培技术参数体系的问题,系统分析了液流状态、营养液配方及添加方式、促根方法及扦插方法对水培苎麻扦插苗生根及生... 研发苎麻水培工厂化育苗技术对实现苎麻育苗专业化、标准化和规模化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缺少适于工厂化培育条件下苎麻水培技术参数体系的问题,系统分析了液流状态、营养液配方及添加方式、促根方法及扦插方法对水培苎麻扦插苗生根及生长的影响,提出了一整套水培技术参数体系。主要包括:采集嫩梢长10~15 cm,顶部留叶4~5片;800倍多菌灵浸泡嫩梢中下部30 s;采用循环液流培养;培养环境温度20~25℃;全光谱光源(日光灯)补光;扦插密度为160株/平方米,在扦插后第4天添加营养液,营养液NPK浓度分别为60、15、90 m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嫩梢 水培 工厂化育苗
下载PDF
不同品种及取材来源苎麻嫩梢水培生根特性比较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继康 朱娟娟 +3 位作者 喻春明 朱爱国 陈平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8年第6期258-263,共6页
生根是苎麻水生驯化与水培工厂化育苗的第一步。针对以往研究缺乏对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取材来源苎麻嫩梢水培生根特性的探讨,且嫩梢扦插繁殖系数难以提高的问题,研究以9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基因型苎麻嫩梢水培生根效果,进而分析不... 生根是苎麻水生驯化与水培工厂化育苗的第一步。针对以往研究缺乏对不同基因型及不同取材来源苎麻嫩梢水培生根特性的探讨,且嫩梢扦插繁殖系数难以提高的问题,研究以96个品种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基因型苎麻嫩梢水培生根效果,进而分析不同来源扦插材料的生根特性差异,以期为苎麻水培工厂化育苗提供依据。研究发现,不同品种苎麻嫩梢在水生环境中生根率存在显著差异,变异范围为26. 7%~100. 0%,其中生根率90%以上的品种占49. 0%,低于80%的品种占31. 2%;大田来源的苎麻侧枝与水培苎麻种苗主茎的水培生根率(93. 3%)没有显著差异,但均显著高于大田苎麻主茎(67. 7%)。研究认为不同基因型苎麻水培生根率变异丰富,具有较强的水培驯化和改良潜力,而水培种苗主茎做水培扦插新材料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水培 生根 嫩梢 工厂化育苗
下载PDF
2001—2016年中国苎麻生产格局变化与产量差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继康 熊和平 《农学学报》 2019年第10期6-12,共7页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对40个主产县的调研数据,研究2001-2016年中国苎麻种植分布、产量分布和单产变化,比较产量差,并分析驱动因素,以期为应对苎麻产量不足和消减产量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1-2016年中国苎麻生产... 根据国家统计数据和国家麻类产业技术体系对40个主产县的调研数据,研究2001-2016年中国苎麻种植分布、产量分布和单产变化,比较产量差,并分析驱动因素,以期为应对苎麻产量不足和消减产量差提供依据。结果表明,2001-2016年中国苎麻生产面积下降、布局优化,苎麻生产由长江中游区域向上游区域转移、由平原湖区向丘陵山地转移;单产提高、产量差加大,苎麻单产提升依赖人工和农资投入的问题依然严重。消除农田实际产量与潜在农田产量之间的产量差,可提升全国苎麻产量29.1%;区域发展模式各具特色,政策仍为重要驱动力。为推动苎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笔者建议促进多用途产业发展应对苎麻种植面积下降,着力研发和实施轻简化种植技术消除产量差,将大幅度减少人工与农资投入作为苎麻种植技术研发的重点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生产格局 产量差 产业驱动
下载PDF
不同苎麻基因型氮素累积与利用效率差异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继康 谭龙涛 +3 位作者 喻春明 陈平 朱爱国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7年第1期30-36,共7页
品种改良是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最有效的途径。当前苎麻生产过量施氮造成严重浪费,但尚未见针对不同基因型苎麻氮素累积与利用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循环营养液培养法,对30份苎麻资源苗期氮素累积与利用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苎麻遗传... 品种改良是提高作物氮素利用效率最有效的途径。当前苎麻生产过量施氮造成严重浪费,但尚未见针对不同基因型苎麻氮素累积与利用特征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循环营养液培养法,对30份苎麻资源苗期氮素累积与利用特征进行分析,以期为苎麻遗传改良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不同基因型苎麻间氮素累积量、分布及组成均具有显著差异。苎麻植株氮素更易向地上部累积,且铵态氮含量高于硝态氮。地上部硝态氮累积量是检验不同基因型苎麻氮素利用效率最敏感的指标。不同基因型苎麻间氮素利用效率具有显著差异,变异丰富,具有通过遗传改良显著提高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苗期 氮素利用效率 氮素累积
下载PDF
苎麻氮肥利用研究现状与建议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继康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6年第5期229-236,共8页
苎麻饲料化等产业模式地兴起,对苎麻园施氮技术提出了新要求。以往研究在苎麻氮肥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苎麻高效生产机理及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由于苎麻对氮肥的利用及苎麻-土壤-大气系统的复杂性,该领域还有诸多科技问题亟... 苎麻饲料化等产业模式地兴起,对苎麻园施氮技术提出了新要求。以往研究在苎麻氮肥利用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为苎麻高效生产机理及技术提供了重要依据。然而由于苎麻对氮肥的利用及苎麻-土壤-大气系统的复杂性,该领域还有诸多科技问题亟待解决。本文从苎麻氮肥来源、消耗与需求规律、苎麻氮素利用效率及其控制因子等方面进行总结和分析,并提出苎麻氮素利用效率提升策略。分析表明,提高氮素利用效率和充分利用地上部生物量是苎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这对指导苎麻氮高效利用机理及技术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氮肥 氮素利用效率 苎麻饲料化
下载PDF
苎麻栽培与耕作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继康 熊和平 《中国麻业科学》 2015年第4期216-222,共7页
栽培与耕作研究仍然是苎麻科研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总结该领域研究进展,发掘不足,对提升苎麻栽培与耕作研究水平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苎麻栽培技术、作物生理生态和耕作制度入手,总结了苎麻繁殖、丰产管理、抗逆栽培、... 栽培与耕作研究仍然是苎麻科研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总结该领域研究进展,发掘不足,对提升苎麻栽培与耕作研究水平和提高作物产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苎麻栽培技术、作物生理生态和耕作制度入手,总结了苎麻繁殖、丰产管理、抗逆栽培、生态修复、逆境响应与调控、种植制度变革、养地制度研究以及作物布局规划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问题,并探讨了今后的研究重点。针对当前研究方法落后、切入点多但不深入不系统、机理研究无法满足技术创新需求、国际热点问题涉及少等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栽培 耕作
下载PDF
我国苎麻生产的问题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8
20
作者 陈继康 《中国麻业科学》 2012年第1期34-37,共4页
本文从环境保护、生产成本、技术研发、行业联系及政策扶持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当前苎麻生产的形势与问题,从天然纤维需求、苎麻特性及农业资源区划等角度分析了苎麻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从种植区域布局、机械化生产、清洁化脱胶、多用途及政... 本文从环境保护、生产成本、技术研发、行业联系及政策扶持等方面探讨了我国当前苎麻生产的形势与问题,从天然纤维需求、苎麻特性及农业资源区划等角度分析了苎麻产业的发展前景,并从种植区域布局、机械化生产、清洁化脱胶、多用途及政策等方面重点提出了推动该产业发展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苎麻 生产 天然纤维 多用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