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基因组酶切分析及质粒文库的构建 被引量:4
1
作者 陈绳亮 罗保君 +3 位作者 常国辉 李天宪 张忠 赵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303-306,共4页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法,估算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 基因组大小为131.09 kb;通过随机克隆,将EpNPV 基因组8 条BamH Ⅰ酶切片段中的6 条、13 条Pst Ⅰ酶切片段中的7 条、26 条EcoR... 应用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分析法,估算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 基因组大小为131.09 kb;通过随机克隆,将EpNPV 基因组8 条BamH Ⅰ酶切片段中的6 条、13 条Pst Ⅰ酶切片段中的7 条、26 条EcoR Ⅰ酶切片段中的7 条、21 条Hind Ⅲ酶切片段中的7 条、14 条Xba Ⅰ酶切片段中的9 条分别克隆至载体PTZ19R,构建了EpNPV基因组的部分质粒文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 核型多角体病毒 质粒文库 构建 EpNPV
下载PDF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大田防治条件的探索 被引量:3
2
作者 陈绳亮 刘明炎 +1 位作者 李天宪 王友平 《Vir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00年第S1期53-57,共5页
为了经济有效地在大田应用EgNPV防治灰茶尺蛾 ,在室内进行EgNPV的毒力测定 ,试验表明致死中量LC50 为 1.13× 10 6PIB/mL ,90 %的致死量为 1.83× 10 7PIB/mL ,在 95%置信范围内 ,上限为 1.96× 10 7PIB/mL ,下限为 1.7... 为了经济有效地在大田应用EgNPV防治灰茶尺蛾 ,在室内进行EgNPV的毒力测定 ,试验表明致死中量LC50 为 1.13× 10 6PIB/mL ,90 %的致死量为 1.83× 10 7PIB/mL ,在 95%置信范围内 ,上限为 1.96× 10 7PIB/mL ,下限为 1.7× 10 7PIB/mL。用 2× 10 7PIB/mL浓度对不同龄期幼虫的感染试验表明 ,1 2龄效果最好 ,达 90 %以上。不同世代感染试验表明 :第 2、3、4、7代防治效果较好 ,高达 90 %以上 ,而第 5、6代效果不好 ,因此病毒增殖与大田防治工作应尽量避免在高温 ,干旱季节进行。另外探讨了适用大田防治的病毒增殖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茶尺蛾核型多角体病毒 生物毒力测定 敏感性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病毒保藏及其对疫苗效果的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陈绳亮 李天宪 +1 位作者 张忠 杨宝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2年第5期86-88,共3页
将不同地区收集到的 8株兔病毒性出血症典型病料 ,放在 -3 0℃低温冰箱中分别保藏 5年和 1 0年 ,保藏期满后取样检测血凝效价 ;并用保藏 5年的 RHDV病料和 2 0 0 1年活化增殖的新鲜病料分别制成病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 RHDV以病料形式 ... 将不同地区收集到的 8株兔病毒性出血症典型病料 ,放在 -3 0℃低温冰箱中分别保藏 5年和 1 0年 ,保藏期满后取样检测血凝效价 ;并用保藏 5年的 RHDV病料和 2 0 0 1年活化增殖的新鲜病料分别制成病毒疫苗。试验结果表明 RHDV以病料形式 (主要是肝、肺等脏器 )保藏 ,在 -3 0℃低温冰箱中 ,经 5年后 ,病毒血凝效价稳定不变 ,保藏 1 0年后总下降率为2 5% ,但病毒效价仍大于 2 560 ,可用于疫苗生产 ;说明该病毒在上述条件下保藏 5~ 1 0年病毒是比较稳定的。不同保藏年限的病料批量生产疫苗 ,安全性和免疫保护率均达到 1 0 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出血症病毒 保藏 疫苗
下载PDF
猪脾细胞干扰素的研制和提高母猪繁殖力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陈绳亮 李天宪 +1 位作者 肖作焕 李绍珍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7-9,共3页
猪脾细胞干扰素 (PSIFN)即猪用增仔促孕素 ,是用猪脾脏细胞生产的 α-干扰素。本文简要介绍PSIFN的研制方法 ,其原料来源广、成本低 ,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PSIFN能促使母猪在妊娠识别期处于良好状态 ,能提高母猪子宫对胚胎附植的承载能... 猪脾细胞干扰素 (PSIFN)即猪用增仔促孕素 ,是用猪脾脏细胞生产的 α-干扰素。本文简要介绍PSIFN的研制方法 ,其原料来源广、成本低 ,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PSIFN能促使母猪在妊娠识别期处于良好状态 ,能提高母猪子宫对胚胎附植的承载能力 ,改善母猪的繁殖性能 ,提高母猪的窝平均产仔数。这种以PSIFN配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脾细胞干扰素 研制 母猪 繁殖性能
下载PDF
兔出血症病毒两种提纯方法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陈绳亮 赵林 《湖北农业科学》 1992年第8期36-37,共2页
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1984年在江苏无锡首次发现的兔烈性传染病,此病传染性强,严重威胁养兔业的发展。几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该病的病毒(RHDV)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我们于1985年在武汉第二制药厂动物房死亡家... 兔出血症(Rabbit Hemorrhagic Disease—RHD)是1984年在江苏无锡首次发现的兔烈性传染病,此病传染性强,严重威胁养兔业的发展。几年来,我国许多学者对该病的病毒(RHDV)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我们于1985年在武汉第二制药厂动物房死亡家兔中分离到RHDV武汉株,并开展了该毒株形态结构、某些理化特性以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发现RHDV提纯工作难度较大。由于难以得到纯度较高的病毒制剂,所以对病毒多肽与核酸性质的认识有不同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症 病毒 提纯
下载PDF
兔巴氏杆菌菌株WD_(92)的分离及菌苗研制
6
作者 陈绳亮 薛翠峰 夏萍 《湖北农业科学》 1994年第6期64-65,73,共3页
武汉市郊等地1993年度兔巴氏杆菌病有不同程度流行,调查8个单位,10710只家兔,平均发病率为8.6%,从病兔体内分离出巴氏杆菌WD_(92)(暂定名),经镜检与动物接种试验,证明WD_(92)毒株能使家兔感染巴氏... 武汉市郊等地1993年度兔巴氏杆菌病有不同程度流行,调查8个单位,10710只家兔,平均发病率为8.6%,从病兔体内分离出巴氏杆菌WD_(92)(暂定名),经镜检与动物接种试验,证明WD_(92)毒株能使家兔感染巴氏杆菌病而发病致死。用此毒株制成甲醛灭活菌苗,使用安全有效,其预防率在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氏杆菌 分离 菌苗 兔病
下载PDF
狂犬病毒的增殖及保藏效果的初步研究
7
作者 陈绳亮 赵林 李天宪 《湖北畜牧兽医》 1997年第4期14-16,共3页
狂犬病是人和家畜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严重地威胁人类和家畜的生命.狂犬病街毒的收集、增殖及对这些毒株进行妥当的保藏,有利于人们充分保护这些病毒资源,并为今后利用该病毒开展治病防病工作提供实验材料.将狂犬病街毒和北... 狂犬病是人和家畜的一种急性中枢神经系统的疾病,严重地威胁人类和家畜的生命.狂犬病街毒的收集、增殖及对这些毒株进行妥当的保藏,有利于人们充分保护这些病毒资源,并为今后利用该病毒开展治病防病工作提供实验材料.将狂犬病街毒和北京株固定毒适应株(aG)分别接种豚鼠,收集有典型狂犬病症状并死亡的豚鼠脑毒,在-30℃低温冰箱中保藏9个月.实验结果表明,对照组(aG)经保藏后病毒存活率达100%,而7株狂犬病街毒病毒存活率仅达70%左右,因此对狂犬病街毒的增殖和保藏方法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狂犬病毒 增殖 保藏
下载PDF
猪甲型流感病毒效价稳定性的初步研究
8
作者 陈绳亮 赵林 《湖北畜牧兽医》 1992年第2期7-8,共2页
动物病毒通常采用冷冻干燥法,病料低温保存法,液氮保存法以及低温冰箱直接保存病毒液等方法保存毒种。对于猪流感病毒,鸭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一般取鸡胚接种,收集尿囊液,然后经冷冻干燥或低温(-20℃)冰箱直接保存病毒液,其病毒效价... 动物病毒通常采用冷冻干燥法,病料低温保存法,液氮保存法以及低温冰箱直接保存病毒液等方法保存毒种。对于猪流感病毒,鸭流感病毒、鸡新城疫病毒一般取鸡胚接种,收集尿囊液,然后经冷冻干燥或低温(-20℃)冰箱直接保存病毒液,其病毒效价在两年内比较稳定。随着这些病毒的深入研究和资源开发利用,需在4℃左右保存一段较长时间,国内外这方面工作报道较少。本文主要以核糖核酸酶(RNase)作为保护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病毒 甲型 效价稳定性
下载PDF
人巨细胞病毒小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22
9
作者 李天宪 赵林 +2 位作者 冯锋 陈绳亮 夏萍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292-294,共3页
采用HCMV-AD_(169)株实验感染昆明系和BALB/C系小鼠,攻毒后感染急性期BALB/C系小鼠的死亡率(28.57%)高于昆明系小鼠(5.26%)。两种不同品系小鼠的临床症状和HCMV导致的病理损害脑钙化无明显差异。昆明小鼠的发病率(94.74%)高于BALB/C... 采用HCMV-AD_(169)株实验感染昆明系和BALB/C系小鼠,攻毒后感染急性期BALB/C系小鼠的死亡率(28.57%)高于昆明系小鼠(5.26%)。两种不同品系小鼠的临床症状和HCMV导致的病理损害脑钙化无明显差异。昆明小鼠的发病率(94.74%)高于BALB/C小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巨细胞病毒 动物模型 小鼠
下载PDF
广西四川金矿床区土壤样品中蜡状芽孢杆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6
10
作者 汤显春 陈绳亮 +3 位作者 罗勤 熊克娟 谢树成 周修高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71-277,共7页
从广西金芽、四川阿西所属的三个金矿区采集了土壤样品55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10^(-2)稀释度的平皿中分离到阳性菌739株,从中挑取11株,其分出率为1.5%,并对分离株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其大小为1~1.4×2.5~3.5μ... 从广西金芽、四川阿西所属的三个金矿区采集了土壤样品55份,采用选择性培养基从10^(-2)稀释度的平皿中分离到阳性菌739株,从中挑取11株,其分出率为1.5%,并对分离株进行了光镜和电镜形态学观察,其大小为1~1.4×2.5~3.5μm;芽孢椭圆形.中生,没有孢囊和伴孢晶体,并对11株分离株的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除C_(17)分离株V、P反应阴性有待进一步分析外,其余10株都与标准株完全相同,因此,应归属芽孢杆菌属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区 土壤样品 蜡状芽孢杆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金矿床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与金矿化关系 被引量:8
11
作者 汤显春 陈绳亮 +1 位作者 周修高 王红梅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7-21,共5页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 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Bacilluscereus)孢子数目是寻找隐伏金矿床的一种较理想的探矿法。利用此法对我国2个金矿床区的土壤样品进行了该菌的分离鉴定。从55份样品中分离到阳性菌对9株,从739林中挑取11株进行了生理生化特性鉴定,结果证明,该分离株均为典型的蜡质芽孢杆菌。分析矿区每克土壤中蜡质芽孢杆菌数量最高可达19000余个,与背景矿区比较要高达几百倍至几千倍。同时对55份土壤也进行了金含量的分析;结果发现,该菌孢子异常与金异常有一空间上的分离。依据这些研究,作者认为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是指示金矿床区金含量多少的一项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样品 蜡质芽孢杆菌孢子数 金矿化 金矿床
下载PDF
常见植物病毒冷冻干燥方法的改进与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熊克娟 李天宪 +2 位作者 陈绳亮 张忠 刘汉新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51-153,共3页
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病毒毒源的保藏是很重要的一环。保藏的目的不仅要维持病毒的侵染性,还要使病毒不产生变异和污染混杂[1]。在国外对植物病毒的保存方法和效果的研究较多[2,3],而国内则少见报道。本试验采用冷冻干燥法对我... 在植物病毒研究中,病毒毒源的保藏是很重要的一环。保藏的目的不仅要维持病毒的侵染性,还要使病毒不产生变异和污染混杂[1]。在国外对植物病毒的保存方法和效果的研究较多[2,3],而国内则少见报道。本试验采用冷冻干燥法对我国常见20多种植物病毒长期保存的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病毒 保藏 氯化钙 冷冻干燥
下载PDF
兔病毒性出血症疫苗毒株的保存及免疫效力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天宪 熊克娟 +2 位作者 陈绳亮 陈为民 赵林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6期416-418,共3页
采用1985年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一株RHDV(武汉分离株),制备RHDV灭活疫苗和RHDV-抗血清治疗剂,推广应用12年均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长期保存,反复活化的RHDV肝组织血凝效价在1:640-1:2560;疫苗保护率约99%;RHDV-抗血清治愈率80%... 采用1985年本实验室分离鉴定的一株RHDV(武汉分离株),制备RHDV灭活疫苗和RHDV-抗血清治疗剂,推广应用12年均获得较好的防治效果。长期保存,反复活化的RHDV肝组织血凝效价在1:640-1:2560;疫苗保护率约99%;RHDV-抗血清治愈率80%。结果显示该株RHDV的免疫原性稳定,同时亦表明近12年在武汉周边地区RHDV的抗原性变异不大。此研究可为RHDV流行病学研究和防治提供具有应用价值的试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血症病毒 保护率 血凝效价 免疫效力
下载PDF
我国一株鹦鹉病毒的鉴定及其生化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夏苇 冯锋 +2 位作者 李天宪 陈绳亮 赵林 《中国病毒学》 CSCD 1999年第3期265-272,共8页
 1995 年作者从湖北濒死鹦鹉体内分离到一株新病毒,经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四代过渡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再传至第五代出现细胞病变。适应细胞的病毒纯化后,经 S D S P A G E 分析,发现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由8 条多肽组成...  1995 年作者从湖北濒死鹦鹉体内分离到一株新病毒,经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四代过渡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再传至第五代出现细胞病变。适应细胞的病毒纯化后,经 S D S P A G E 分析,发现病毒粒子结构蛋白由8 条多肽组成,分子量范围在14 .5 ~60 k D 之间。病毒的酸碱氨基酸之比为2 .51 ,富含 Asp 、 Clu 和 Leu ,而 Arg 和 Met 含量较少。病毒核酸为双链 D N A,存在超螺旋型、环型和线型三种形态, G+ C 的含量为45 % 。经限制性内切酶分析,核酸的分子量为3 .3 ×106 D。根据病毒分类的标准确认为澳州长尾小鹦鹉幼雏病病毒,应归属于乳多空病毒科多瘤病毒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澳州长尾小鹦鹉 鹦鹉 幼雏病病毒 多瘤病毒属
下载PDF
α-淀粉酶抑制剂的分离纯化、特性及其分布规律 被引量:7
15
作者 严哲 陈绳亮 毛孙忠 《温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1-2,共2页
目的 :研究α 淀粉酶抑制剂 (α AI)的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多种高淀粉植物果实通过选择性热变性、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分离提纯α 淀粉酶 (EC ,3.2 .1.1)的抑制剂 ,并对抑制剂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经透析确认α AI主... 目的 :研究α 淀粉酶抑制剂 (α AI)的特性及其分布规律。方法 :多种高淀粉植物果实通过选择性热变性、离子交换层析、亲和层析等分离提纯α 淀粉酶 (EC ,3.2 .1.1)的抑制剂 ,并对抑制剂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 :经透析确认α AI主要成分为蛋白 ,其含量分布的规律是与淀粉的含量成正相关 :Y∧ =3.90 +0 .43X ,r=0 .93,P <0 .0 1,认为这是植物进行自我保护的一种高度生存适应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淀粉酶抑制剂 分离 提纯 特性 分布规律
下载PDF
2002年余姚市榨菜病毒病危害严重 被引量:3
16
作者 熊克娟 张森土 +3 位作者 朱佳甫 冯新军 陈绳亮 李天宪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58,共2页
关键词 2002年 余姚市 榨菜 病毒病 危害
下载PDF
我国1株鹦鹉幼稚病毒的细胞培养特性 被引量:2
17
作者 李天宪 冯锋 +2 位作者 夏苇 陈绳亮 赵林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8-140,共3页
为进一步研究鹦鹉幼稚病病毒 ( BF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 ,对 BFDV湖北分离株进行了 2种原代细胞的适应性培养。首先在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至第 5代后再过渡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建立了BFDV的适应细胞培养体系。观察了 3种不... 为进一步研究鹦鹉幼稚病病毒 ( BFDV)的分子生物学特性奠定基础 ,对 BFDV湖北分离株进行了 2种原代细胞的适应性培养。首先在鹦鹉胚成纤维细胞盲传至第 5代后再过渡到鸡胚成纤维细胞培养 ,建立了BFDV的适应细胞培养体系。观察了 3种不同温度对细胞病变 ( CPE)的影响 ,结果表明 ,BFDV在 3 8.5℃培养 4 8~ 96h可产生明显的 CPE。再将该培养液做免疫扩散试验结果出现明显的免疫复合物沉淀线 ,抗体中和试验显示 CPE消失 ,进一步证实此 CPE是由 BFDV增殖而产生的。研究证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幼稚病病毒 鸡胚成纤维细胞 细胞病变
下载PDF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EpNPV)多角体蛋白基因的定位及克隆 被引量:7
18
作者 常国辉 陈绳亮 +1 位作者 罗保君 李天宪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1年第4期390-392,共3页
The polyhedrin gene of EpNPV was located on Hin d III E, Xba I B, Eco RI J, Kpn I A, Pst I F, Bam H I G fragments under stringent condition(68℃,in water),by using the DIG labeled Bam H I F fragment of AcMNPV DNA as t... The polyhedrin gene of EpNPV was located on Hin d III E, Xba I B, Eco RI J, Kpn I A, Pst I F, Bam H I G fragments under stringent condition(68℃,in water),by using the DIG labeled Bam H I F fragment of AcMNPV DNA as the probe.In order to sequence the EpNPV polyhedrin gene,the Bam H I G fragment was cloned into pTZ19R vector.Then the fragment was digested by Xba I? Hin d III,and subcloned into pTZ19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 多角体蛋白基因定位 克隆
下载PDF
IBDVvp2基因高变区序列测定与进化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闫笑 李天宪 +2 位作者 范兆军 寇铮 陈绳亮 《中国病毒学》 CSCD 2004年第6期620-623,共4页
本实验采用来源于江苏地区的六株不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毒株,应用 RT-PCR 法对 vp2 基因高变区进行了扩增,构建重组质粒 pMD18T- vp2,测序。与有代表性的 IBDV 毒株 VP2 基因高变区序列进行... 本实验采用来源于江苏地区的六株不同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毒株,应用 RT-PCR 法对 vp2 基因高变区进行了扩增,构建重组质粒 pMD18T- vp2,测序。与有代表性的 IBDV 毒株 VP2 基因高变区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以 ClustalX 软件进行序列比对,得到基因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同源性,IBDVY3、P2G、P8G、SZ、Y5 和 W04(6 株)IBDV 与 D6984(荷兰)的同源性达到 99.0%以上,与其它一些超强毒株(very virulent IBDV,vvIBDV)的同源性也达到了 97.8%以上,并在关键氨基酸位点符合 vvIBDV 特征,采用Phylip3.5 软件分析作出进化树,其结果从分子水平说明六个毒株均为 vvIBDV,与欧洲和日本的超强毒株有较近的亲缘关系,而与美洲株的较远,从而为 IBDV 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和疫苗的研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VP2基因 高变区 超强毒株
下载PDF
鹦鹉幼雏病毒结构蛋白VP1基因的克隆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1
20
作者 寇铮 陈绳亮 +2 位作者 钟靖 李天宪 喻子牛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593-596,共4页
采用湖北省云梦县患鹦鹉幼雏病死亡的虎皮鹦鹉体内分离得到的鹦鹉幼雏病毒 (budgerigarfledglingdiseasevirus,BFDV) ,应用PCR方法获得BFDV主要结构蛋白基因 (VP1) ,克隆到 pMD18 T载体 ,构建重组质粒 pMD18T VP1并进行测序 ,结果显示 ... 采用湖北省云梦县患鹦鹉幼雏病死亡的虎皮鹦鹉体内分离得到的鹦鹉幼雏病毒 (budgerigarfledglingdiseasevirus,BFDV) ,应用PCR方法获得BFDV主要结构蛋白基因 (VP1) ,克隆到 pMD18 T载体 ,构建重组质粒 pMD18T VP1并进行测序 ,结果显示 ,结构蛋白基因 (VP1)与BFDV欧美分离株的同源性为 96 %~ 99% ,表明VP1是BFDV保守基因 ;将VP1亚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 (+)b ,构建重组质粒 pET32 (+)b VP1,转化菌株BL2 1(DE3) ,诱导表达 ,经SDS PAGE和Western blot分析 ,克隆在his tag下游的结构蛋白基因获得了高效融合表达 ,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量约为 5 5kD。为建立快速、灵敏的鹦鹉幼雏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以及研制基因工程疫苗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鹦鹉幼雏病病毒(BFDV) 结构蛋白(VP1) 克隆与原核表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