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抗D人免疫球蛋白使用对Rh阴性产妇抗D抗体产生及新生儿溶血病的影响
1
作者 邱启东 陈维媚 +2 位作者 阙庆和 钟昌瑞 邱小兰 《基层医学论坛》 2023年第28期92-94,97,共4页
目的 分析抗D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对Rh阴性产妇抗D抗体产生及新生儿溶血病(hemd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Rh阴性产妇及其孩子在该院的免疫血... 目的 分析抗D人免疫球蛋白的使用对Rh阴性产妇抗D抗体产生及新生儿溶血病(hemdytic disease of newborn,HDN)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0年7月收治的78例Rh阴性产妇及其孩子在该院的免疫血液学和HDN检测结果的病例资料,按产妇是否使用抗D人免疫球蛋白分为使用组(21例)与未使用组(57例)进行分析。结果 78例Rh阴性产妇中检出A型20例,B型15例,O型36例,AB型7例。Rh阴性确认实验为D阴性达75例(96.2%),其中A型20例(100%),B型14例(93.3%),O型35例(97.2%),AB型6例(85.7%);D变异型占3例(3.8%)。75例D阴性中ccee型31例(41.3%、)Ccee型29例(38.7%)、CCee型8例(10.7%)、CcEe型4例(5.3%)、cc Ee表现型3例(4%)。2组共检测出抗D抗体10例(12.8%),其中使用组检出1例(4.8%),未使用组9例(15.8%);使用抗D人免疫球蛋白组HDN共检出2例(25%)低于未使用组10例(43.4%)。结论 Rh阴性产妇以O型居多,Rh分型以ccee型和Ccee型为主;使用抗D人免疫球蛋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抗D抗体的产生及降低HDN检出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D人免疫球蛋白 Rh阴性产妇 新生儿溶血病(HDN)
下载PDF
2010~2013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7
2
作者 陈维媚 黄浩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5年第2期217-218,220,共3页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有效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出1 038株鲍曼不动杆菌,痰液标本占... 目的了解鲍曼不动杆菌的感染分布特征及耐药性,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有效的实验室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2013年临床分离的鲍曼不动杆菌的分布和耐药情况,采用Whonet 5.6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共检出1 038株鲍曼不动杆菌,痰液标本占81.5%;主要分布在重症加强护理病房(ICU);该菌对多粘菌素B的耐药率最低,为0.6%,对头孢哌酮/舒巴坦、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6.4%、35.5%和35.9%。对亚胺培南敏感的菌株对多粘菌素B、美洛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和氨苄西林/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0.5%、2.1%、3.2%和9.9%,对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的敏感度低于30%,对其他药物的敏感度大于70%。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对多粘菌素B和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分别为0.8%和65.5%,对其他药物的耐药率均在86%以上;耐药株主要分布于ICU和神经外科。结论碳青霉烯类和头孢哌酮/舒巴坦是治疗鲍曼不动杆菌的首选药物,对碳青霉烯类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治疗应联合用药,加强ICU和神经外科的消毒隔离措施和耐药性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下载PDF
127株肺炎链球菌分布及耐药性监测
3
作者 陈维媚 《现代诊断与治疗》 CAS 2008年第6期365-366,共2页
对各种标本分离培养出的127株肺炎链球菌(SP)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SP的标本主要为痰,科室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心外科、放疗科,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79株SP对万古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低,对达福普汀、左氧氟沙星相对稳定... 对各种标本分离培养出的127株肺炎链球菌(SP)进行分析。结果分离出SP的标本主要为痰,科室主要分布在呼吸科、心外科、放疗科,血培养及脑脊液培养以儿童和老年人为主;79株SP对万古霉素、头孢噻肟耐药率低,对达福普汀、左氧氟沙星相对稳定,青霉素的耐药率约50.0%,红霉素、四环素、林可霉素、复方新诺明在6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链球菌 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新生儿肺炎病原学检测及耐药性分析
4
作者 陈维媚 黄浩南 《实用医技杂志》 2014年第9期951-953,共3页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是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探讨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新生儿进行... 新生儿肺炎是新生儿的常见病,是新生儿发生医院感染、病情加重,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1]。因此,探讨新生儿肺炎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有效控制感染有重要意义。我们对本院2010-2013年收治的新生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来源于我院2010-2013年新生儿科送检的下呼吸道分泌物标本,全部标本均在严格的无菌操作下用无菌吸痰管吸取下呼吸道分泌物或痰液送检。同一患者多次分离到的菌株不重复计入。 1.2菌株鉴定和药敏试验: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采用美国BD Phoenix10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的配套试剂操作,药敏纸片采用OXOID公司产品,试剂在有效期内,药敏试验判断标准参照美国实验室质量标准(CLSI)20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肺炎 耐药性分析 病原学检测 下呼吸道分泌物 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 无菌操作 分泌物标本 临床合理用药
下载PDF
352株真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4
5
作者 方晓霞 邓懋清 +2 位作者 陈维媚 黄超林 高建平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55-155,共1页
目的 调查我院 1998~ 1999年各类真菌对常用抗真菌剂的耐药率。方法 用 VITEK- 32细菌仪专用 YBC卡鉴定 ,用 ATB- Fungus药敏试验盒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35 2株真菌分为 11种 ,痰标本真菌检出率最高 ,其次是阴道分泌物标本 ,白色念... 目的 调查我院 1998~ 1999年各类真菌对常用抗真菌剂的耐药率。方法 用 VITEK- 32细菌仪专用 YBC卡鉴定 ,用 ATB- Fungus药敏试验盒进行药敏分析。结果  35 2株真菌分为 11种 ,痰标本真菌检出率最高 ,其次是阴道分泌物标本 ,白色念珠菌 78.7% ,热带念珠菌 13.9% ;其中 5 -氟胞嘧啶耐药 6株 ,占 1.7% ,咪康唑耐药 3株 ,占 0 .85 %。结论 送检标本应及时进行真菌培养和药敏试验 ,合理使用抗生素和抗真菌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菌感染 医院内感染 病原菌
下载PDF
我院嗜血杆菌分离率和耐药性监测 被引量:15
6
作者 方晓霞 陈维媚 +2 位作者 王文天 梁秀圆 李俭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2期892-894,共3页
目的 调查我院 2 0 0 0~ 2 0 0 1年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并对其耐药进行分析。方法 标本接种于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 ,对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进行鉴定、β 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  2 0 0 0年... 目的 调查我院 2 0 0 0~ 2 0 0 1年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并对其耐药进行分析。方法 标本接种于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 ,对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进行鉴定、β 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  2 0 0 0年 974份呼吸道标本检出流感嗜血杆菌 8株 ,产 β 内酰胺酶株 0 % ,副流感嗜血杆菌 13株 ,产 β 内酰胺酶株 7.6 9% ;2 0 0 1年 84 5份呼吸道标本检出流感嗜血杆菌 2 5株 ,产 β 内酰胺酶 2 4 % ,副流感嗜血杆菌12 0株 ,产 β 内酰胺酶 17.5 % ;检出 1株 β 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 结论 嗜血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 ,培养基质量是提高嗜血杆菌分离率的一个重要条件 ,流感嗜血杆菌产 β 内酰胺酶 2 0 0 1年达 2 4 % ,但多重耐药的嗜血杆菌并不常见 ,加酶抑制剂的 β 内酰胺类抗生素仍然是目前治疗嗜血杆菌感染有效抗生素 ,但副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比流感嗜血杆菌复杂 ,且存在有β 内酰胺酶以外的耐药机制 ,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 ,加强嗜血杆菌耐药谱监测 ,合理谨慎使用抗生素是延缓耐药菌株快速上升的最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药性 流感嗜血杆菌 副流感嗜血杆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率
下载PDF
2004年至2005年MRSA调查分析 被引量:8
7
作者 方晓霞 陈维媚 +1 位作者 王文天 邓懋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5期457-458,共2页
目的调查龙岩市第一医院2004年至2005年各病区各类标本MRSA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方法用VITEK 32细菌仪GPI卡鉴定及Slidex Staph-k it、MRSA胶乳凝集试验确认,用VITEK 32细菌仪GPS101做药敏,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229株SA,其中2... 目的调查龙岩市第一医院2004年至2005年各病区各类标本MRSA分离率及对常用抗生素耐药率。方法用VITEK 32细菌仪GPI卡鉴定及Slidex Staph-k it、MRSA胶乳凝集试验确认,用VITEK 32细菌仪GPS101做药敏,并统计分析。结果共检查229株SA,其中2004年MRSA为56.6%,耐药率苯唑西林、青霉素G为100%,优力新、头孢噻吩为100%,红霉素79%,四环素73%,环丙沙星71%,氯洁霉素36%,万古霉素0%;2005年MRSA为59.4%,耐药率苯唑西林、青霉素G、优力新、头孢唑啉为100%,红霉素94%,环丙沙星89%,氧氟沙星88%,四环素76%,氯洁霉素50%,利福平43%,万古霉素0%。结论该院SA耐药性监测显示临床分离SA的耐药性和交叉耐药性已相当严重,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严密监测、控制和预防MRSA感染,严格执行院内消毒隔离制度,防止MRSA扩散,定期对临床分离菌株的耐药性进行分析,避免万古霉素过度使用,防止耐万古霉素SA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SA 抗生素 耐药率
下载PDF
Slidex Staph-kit和血浆凝固酶试验在金葡菌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8
作者 方晓霞 陈维媚 +1 位作者 王文天 邓懋清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4期393-393,共1页
关键词 血浆凝固酶试验 金黄色葡萄球菌 鉴定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脑部损害 被引量:2
9
作者 谢艺青 陈维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1999年第12期1991-1992,共2页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HES 脑部损害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马红球菌致败血症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邱付兰 陈维媚 林卫 《江西医学检验》 2003年第2期123-123,共1页
马红球菌曾称马棒状杆菌,该菌为马、猪、牛等动物致病菌.过去引起人类致病极为罕见,近年来马红球菌所致各种感染的报道呈上升趋势,被认为是人类条件致病菌.但有关马红球菌所致小儿败血症的报道甚少,我院于1998~2001年3年间从小儿血液... 马红球菌曾称马棒状杆菌,该菌为马、猪、牛等动物致病菌.过去引起人类致病极为罕见,近年来马红球菌所致各种感染的报道呈上升趋势,被认为是人类条件致病菌.但有关马红球菌所致小儿败血症的报道甚少,我院于1998~2001年3年间从小儿血液标本中分离出5株马红球菌,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红球菌 败血症 药敏试验 细菌鉴定 抗生素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抗体IgM早期快速检测分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方晓霞 陈维媚 +1 位作者 林晶华 汤琼健 《世界感染杂志》 2008年第3期244-244,共1页
我们采用酶联免疫法早期快速检测肺炎支原体抗体IgM,对2005年1月至2006年7月间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状况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
关键词 肺炎支原体 感染 抗-IgM
下载PDF
临床180株真菌鉴定及药敏结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谢艺青 方晓霞 +4 位作者 邓懋清 宋建芳 卢永芳 陈维媚 杨月霞 《江西医学检验》 2000年第2期123-124,共2页
关键词 真菌 抗生素 药敏试验 鉴定
下载PDF
42例产EXBL_s细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应用分析
13
作者 郭丽珍 杨月霞 +1 位作者 陈维媚 林月霞 《海峡药学》 2001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目的 了解产EX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提请医生正确选用抗感染药物,防止由EXBLs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 1999~2000年,住院感染产EX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42例病人 进行临床调... 目的 了解产EX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离前后抗感染药物的应用情况,提请医生正确选用抗感染药物,防止由EXBLs引起的医院感染暴发流行。方法 1999~2000年,住院感染产EX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42例病人 进行临床调查分析。结果 本组产EXBLs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呈多重耐药,对头孢噻肟钠耐药率分别为95.74%和98.08%:住院期间共使用三代头孢菌素135个疗程,EXBLs分离前二周使用第三代头孢菌素占76.19%,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占19.05%;鉴定EXBLs阳性后两周选用三代头孢菌素有20例,占47.62%,使用2种三代头孢菌素的占16.67%。抗感染药的使用都是联合用药,品种更换频繁,同一抗感染药静脉连续使用时间长,并发真菌感染21例,占50%。结论 第三代头孢菌素在临床上的大量使用导致了EXBLs的产生,且对多种抗生素高度耐药,治疗最佳的药物是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滥用抗感染药物易产生耐药 菌株及真菌二重感染,临床应加强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ESBLS 抗感染药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嗜血杆菌分离率和耐药性监测报告
14
作者 方晓霞 陈维媚 +3 位作者 王文天 宋建芳 梁秀圆 李俭 《浙江检验医学》 2004年第1期36-37,45,共3页
目的调查我院2000年~2001年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并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标本接种于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对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进行鉴定、β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2000年974份呼吸道标... 目的调查我院2000年~2001年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的分离率并对其耐药情况进行分析。方法标本接种于嗜血杆菌巧克力平板,对分离到的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进行鉴定、β内酰胺酶试验和药敏试验。结果2000年974份呼吸道标本检出流感嗜血杆菌8株,产β内酰胺酶株0%,副流感嗜血杆菌13株,产β内酰胺酶株7.69%;2001年845份呼吸道标本检出流感嗜血杆菌25侏,产β内酰胺酶24%,副流感嗜血杆菌120株,产β内酰胺酶17.5%,检出1株β内酰胺酶阴性氨苄西林耐药株。结论嗜血杆菌是呼吸道感染的主要致病菌,培养基质量是提高嗜血杆菌分离率的一个重要条件,2001年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达24%,但多重耐药的嗜血杆菌并不常见,加酶抑制剂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仍然是目前治疗嗜血杆菌感染有效抗生素,但副流感嗜血杆菌耐药性比流感嗜血杆菌复杂,且存在有β内酰胺酶以外的耐药机制,给临床治疗带来困难,加强嗜血杆菌耐药谱监测,合理谨慎使用抗生素是延缓耐药菌株快速上升的最好办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嗜血杆菌 副流感嗜血杆菌 Β-内酰胺酶 耐药率
下载PDF
罕见抗-Jk3抗体的检测分析
15
作者 邱启东 苏晓晶 +2 位作者 梁冬香 陈维媚 罗秀芬 《基层医学论坛》 2021年第7期975-977,共3页
Kidd血型系统在ISBT命名符号中为Jk,数字为009。该系统有3个抗原,分别是Jk^(a),Jk^(b)和Jk3,有4种表型:Jk(a+b-)、Jk(a-b+)、Jk(a+b+)和Jk(a-b-),其中Jk(a-b-)是十分罕见的稀有表型。该表型红细胞表面缺乏Jk^(a),Jk^(b)和Jk3抗原,个体... Kidd血型系统在ISBT命名符号中为Jk,数字为009。该系统有3个抗原,分别是Jk^(a),Jk^(b)和Jk3,有4种表型:Jk(a+b-)、Jk(a-b+)、Jk(a+b+)和Jk(a-b-),其中Jk(a-b-)是十分罕见的稀有表型。该表型红细胞表面缺乏Jk^(a),Jk^(b)和Jk3抗原,个体免疫后产生的抗-Jk3抗体,对Jk(a-b-)表型外的所有红细胞凝集,当此类表型患者需输血时,只能输注Jk(a-b-)的匹配血液,如果当地未建立Jk(a-b-)表型献血者资料库,很难找到合适的血液输注。本文就1例疑难交叉配血时发现抗-Jk3抗体进行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配血 KIDD血型系统 红细胞凝集 资料库 献血者 血液输注 检测分析 抗原
下载PDF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的脑部损害
16
作者 谢艺青 陈维媚 《江西医学检验》 2000年第4期282-283,共2页
关键词 嗜酸粒细胞增多综合征 脑部损害 并发症
下载PDF
尿路感染患者检出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俭 李锦玲 +3 位作者 罗素华 方晓霞 陈维媚 蒋素莹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 2010年第2期139-142,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与住院治疗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门诊及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尿培养检测的病原菌,采用Vitek32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与住院治疗泌尿系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门诊及住院泌尿系感染患者尿培养检测的病原菌,采用Vitek32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检出869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224株(25.78%),革兰阴性菌645株(74.22%)。检出病原菌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31株(49.60%),真菌91株(10.48%),肺炎克雷伯菌80株(9.21%),葡萄球菌属61株(7.02%),肠球菌属61株(7.02%)。还有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1株(3.57%),奇异变形杆菌25株(2.88%),阴沟肠杆菌21株(2.42%),醋酸钙不动杆菌19株(2.19%)。其它菌49株(5.61%),除真菌外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阴性菌较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
下载PDF
金黄色葡萄球菌59株的再鉴定
18
作者 李俭 方晓霞 +2 位作者 陈维媚 王文天 邓懋清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1期39-40,共2页
目的 了解玻片法凝固酶试验在GPI卡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中的影响。方法 收集玻片法凝固酶试验阳性经Vitek 32细菌仪鉴定为SA的59株菌,用Slidex Staph-kit、试管法凝固酶和玻片法凝固酶3种方法进行详细再鉴定。结果 玻片法凝固酶试验... 目的 了解玻片法凝固酶试验在GPI卡鉴定金黄色葡萄球菌(SA)中的影响。方法 收集玻片法凝固酶试验阳性经Vitek 32细菌仪鉴定为SA的59株菌,用Slidex Staph-kit、试管法凝固酶和玻片法凝固酶3种方法进行详细再鉴定。结果 玻片法凝固酶试验阳性59株中,Slidex Staph-kit鉴定SA 31株,试管法凝固酶29株阳性,2株阴性,以玻片法凝固酶结果GPI卡鉴定准确率为52.5%。以试管法凝固酶结果GPI卡鉴定准确率为93.6%。结论 玻片法凝固酶试验容易出现假阳性,试管法凝固酶结果与Slidex Staph-kit结果相关性较高,葡萄球菌鉴定应做试管法凝固酶,有条件的医院可开展Slidex Staph-kit,提高SA鉴定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片法凝固酶 试管法凝固酶 金黄色葡萄球菌
下载PDF
血栓弹力图分析仪在不同孕周健康孕妇检查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赖婷婷 涂彩琼 +3 位作者 杨汉华 曾志 郭梅 陈维媚 《医疗装备》 2023年第20期55-57,共3页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分析仪在龙岩地区不同孕周孕妇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113名健康孕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孕妇孕周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比较3组孕妇TEG指标(R值、K值、Angle角、MA... 目的探讨血栓弹力图(TEG)分析仪在龙岩地区不同孕周孕妇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113名健康孕妇的病历资料,根据孕妇孕周分为早期组、中期组和晚期组,比较3组孕妇TEG指标(R值、K值、Angle角、MA值)、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差异,以及TEG指标、凝血指标与孕周的相关性。同时根据是否出现不良事件分为异常组与正常组。比较两组TEG指标差异,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EG对孕妇妊娠不良事件发生的预测效能。结果不同孕周组R值、K值、PT、APTT、T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P<0.05);不同孕周组Angle角、MA值、FIB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期组<中期组<晚期组(P<0.05);Pearson检验显示,R值、K值、PT、APTT、TT与孕周均呈负相关,Angle角、MA值与孕周均呈正相关;异常组R值、K值低于正常组,Angle角、MA值高于正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R值、K值、MA值均显著大于参考线(P<0.05)。结论TEG指标与凝血指标与孕周均具有一定相关性,在孕妇不良妊娠事件中具有较高预测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弹力图分析仪 龙岩地区 不同孕周 不良妊娠事件 预测价值
下载PDF
尿路感染病人尿培养检出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分析
20
作者 李俭 李锦玲 +3 位作者 罗素华 方晓霞 陈维媚 蒋素莹 《世界感染杂志》 2010年第1期35-38,共4页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与住院治疗泌尿系感染病人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门诊及住院泌尿系感染病人尿培养检测的病原菌,采用Vitek32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与住院治疗泌尿系感染病人病原菌分布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05~2007年门诊及住院泌尿系感染病人尿培养检测的病原菌,采用Vitek32细菌分析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检出869株病原菌中,革兰阳性菌224株(25.78%),革兰阴性菌645株(74.22%)。检出病原菌前5位的依次为大肠埃希菌431株(49.60%),真菌91株(10.48%),肺炎克雷伯菌80株(9.21%),葡萄球菌属61株(7.02%),肠球菌属61株(7.02%)。还有的病原菌依次为铜绿假单胞菌31株(3.57%),奇异变形杆菌25株(2.88%),阴沟肠杆菌21株(2.42%),醋酸钙不动杆菌19株(2.19%)。其它菌49株(5.61%),除真菌外革兰阳性菌对万古霉素最敏感,革兰阴性菌较敏感药物为亚胺培南。结论临床应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感染 病原菌 耐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