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杉木组培苗增殖光环境优化 被引量:1
1
作者 陈美香 叶义全 +1 位作者 许珊珊 林开敏 《森林与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80-387,共8页
为获得杉木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增殖系数、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系数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作用大小... 为获得杉木组培苗增殖的最佳光照条件,采用3因素5水平的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对其增殖系数、生长量和光合特性参量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增殖系数和叶片光系统Ⅱ(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的作用大小均为蓝光>红光>绿光,蓝光和红光对增殖系数的影响显著(P<0.05),蓝光对F_(v)/F_(m)的影响显著(P<0.05);增殖系数随各光质的光强增大而增大,F_(v)/F_(m)随蓝光和红光光强增大而增大、随绿光光强增大而减小;红光和蓝光、红光和绿光的交互作用分别对增殖系数和F_(v)/F_(m)的影响达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水平;增殖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开放科学标识码(OSID码)红光20.0μmol·m^(-2)·s^(-1)、绿光2.1μmol·m^(-2)·s^(-1)、蓝光30.0μmol·m^(-2)·s^(-1),可获得最大增殖系数(3.57);Fv/Fm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红光20.0μmol·m^(-2)·s^(-1)、绿光2.0μmol·m^(-2)·s^(-1)、蓝光23.8μmol·m^(-2)·s^(-1),可获得最大Fv/Fm值(0.78)。光质主效应对鲜重的作用大小为绿光>红光>蓝光,红光对鲜重的影响显著(P<0.05),鲜重的最优光质光强组合为红光28.0μmol·m^(-2)·s^(-1)、绿光2.0μmol·m^(-2)·s^(-1)、蓝光30.0μmol·m^(-2)·s^(-1),可获得最大鲜重(0.21 g)。此外,各光质光强组合对株高和叶面积的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但对叶绿素(a+b)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红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生物量,蓝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的光合能力,红光和蓝光有利于提高杉木组培苗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光质对杉木组培苗不定芽的增殖系数和F_(v)/F_(m)的影响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暗示光质通过调控光合作用进而调控杉木不定芽的增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杉木 组培苗 不定芽 增殖系数 二次回归正交旋转试验设计 光质 光强 生理生化特性
下载PDF
基于单色光的植物光合响应曲线及其模型研究
2
作者 王洪 刘银春 +3 位作者 陈美香 邱雯婷 陈雄 郭建 《福建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53-760,共8页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幼苗在多种单色光条件下的光合响应曲线及其数学模型,为植物工厂作物栽培架等现代农业种植设施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植物特征光谱试验方法及其测试系统,获取10种植物幼苗的22种单色光的光合响应曲线;... 【目的】研究不同植物幼苗在多种单色光条件下的光合响应曲线及其数学模型,为植物工厂作物栽培架等现代农业种植设施的研发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植物特征光谱试验方法及其测试系统,获取10种植物幼苗的22种单色光的光合响应曲线;选择红椎与马褂木两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得出对应单色光光合响应曲线的数学模型;根据渐近线型单色光植物光合响应曲线的特点提出准饱和点光强的概念及计算方法,再依据所测定的植物幼苗22种单色光的饱和点光强,比较理论计算值与实际测定值的偏差程度,并以此为基础绘制植物光合作用饱和点曲线。【结果】植物幼苗的光合响应曲线可分为两类,以红椎为代表的一类植物光合响应曲线呈渐近线型,这类曲线没有极值;以马褂木为代表的一类植物光合响应曲线则有拐点,这类曲线有极值。模型计算得到的准饱和点光强与实际测定的饱和点光强具有较高的拟合度,经过对数据的综合处理,获得对应的饱和点曲线和补偿点曲线。【结论】采用植物特征光谱试验方法及其测试系统可以得到植物在单色光条件下的光合响应曲线,揭示了不同植物光合作用的规律及特点。由此提出的植物光合响应数学模型与实测值具有较高拟合度,可作为研究分析植物光合作用现象的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特征光谱 光合响应曲线 光合响应模型 饱和点光强 饱和点曲线
下载PDF
数字经济与新零售的耦合协调发展研究
3
作者 陈美香 朱文娟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7-59,共3页
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零售业开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数字化升级。在数字经济和新零售的概念基础上,通过建立综合指标体系,评价二者的发展水平,并分析其耦合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新零售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由东... 在数字经济时代,传统零售业开始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实现数字化升级。在数字经济和新零售的概念基础上,通过建立综合指标体系,评价二者的发展水平,并分析其耦合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域数字经济与新零售发展的耦合协调度整体由东部向西部递减,其中数字经济与新零售中的物流效率具有较高的耦合协调程度,而与交易效率的耦合协调性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经济 新零售 耦合协调
下载PDF
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工程BIM技术的递进式教学模式探索
4
作者 杨洁 张蔚 +1 位作者 陈美香 王瑞彩 《大学教育》 2024年第1期69-73,共5页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河海大学针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工程BIM技术进行了“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实践。通过与海洋资源开发和防护工程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灵活的课题布... 为适应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河海大学针对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工程BIM技术进行了“课程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递进式教学模式的实践。通过与海洋资源开发和防护工程相结合,提高了学生触类旁通、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灵活的课题布置方式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方式和自由探索能力。思政元素的融入将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有效植入,并提升了学生的行业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递进式教学模式既提升了传统工程技术类课程的维度,也为BIM技术贯穿专业全过程培养的可行性探索提供了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海大学 海洋资源开发技术专业 递进式教学模式 思政融入 BIM技术 毕业设计
下载PDF
巴伦支海近40年来海洋热含量变化特征及影响机制
5
作者 赖颖 王雪竹 +2 位作者 葛志成 陈姣 陈美香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3-196,共14页
利用ORAS5海洋-海冰再分析数据集,研究发现1979—2018年间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且有持续上升趋势。海-气热通量是控制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北大西洋流的海洋热输运则影响其年际变化和上... 利用ORAS5海洋-海冰再分析数据集,研究发现1979—2018年间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存在显著的季节和年际变化特征,且有持续上升趋势。海-气热通量是控制巴伦支海海洋热含量季节变化的主要因素,而北大西洋流的海洋热输运则影响其年际变化和上升趋势。北大西洋流的温度和流速变化对其海洋热输运的年际变化均有贡献,而其海洋热输运的上升趋势则主要是来自于北大西洋流温度的增加。此外,巴伦支海开阔海域和冰区的海-气热交换呈现相反的趋势,在无海冰覆盖的开阔海域,海洋放热减少,海洋混合减弱;而在有海冰覆盖的海域,海洋放热则显著增加,海洋混合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伦支海 海洋热含量 海洋热输运 海-气热通量
下载PDF
利用非Bell基测量实现三粒子W态的隐形传送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美香 李洪才 +1 位作者 黄志平 杨榕灿 《量子电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研究非Bell基测量的未知三粒子W态的隐形传态方案。先利用原子和腔场的共振相互作用制备未知三原子W态。接着,利用两原子同时在强经典驱动场驱动下和单模腔场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态的演化,来制备EPR对量子信道。最后利用和制备量子信道同... 研究非Bell基测量的未知三粒子W态的隐形传态方案。先利用原子和腔场的共振相互作用制备未知三原子W态。接着,利用两原子同时在强经典驱动场驱动下和单模腔场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态的演化,来制备EPR对量子信道。最后利用和制备量子信道同样的方法来实现未知三原子W态的隐形传送。在传送过程中,可忽略腔场热作用和腔延迟作用的影响。传送成功的总几率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光学 隐形传态 三原子W态 EPR对 量子信道 BELL基测量
下载PDF
光质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和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美香 武礼宾 +3 位作者 曹立 王智杰 彭东辉 刘银春 《照明工程学报》 2016年第2期112-117,共6页
研究光质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在湿度、温度、CO2浓度和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都一致的条件下,以白光(荧光)为对照,测量7种单色光处理金线莲组培苗生长量和叶绿素、总黄酮、蛋白和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白光... 研究光质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和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影响。在湿度、温度、CO2浓度和光合光量子通量密度(PPFD)都一致的条件下,以白光(荧光)为对照,测量7种单色光处理金线莲组培苗生长量和叶绿素、总黄酮、蛋白和糖的含量。结果表明:白光处理比单色光处理更有利于金线莲组培苗鲜重、干重和叶绿素含量的积累,也更有利于茎粗的增长。和白光相比较,波长660nm红光处理能促进金线莲组培苗株高增长和蛋白的积累,但不利于叶绿素、总黄酮和糖含量的积累;波长442nm蓝光处理能促进叶面积的增长;波长452nm蓝光处理能促进总黄酮的积累。蓝光处理总黄酮含量均大于红光处理。绿光处理有利于糖的积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线莲 特征光谱 生长量 化学成分
下载PDF
基于多卫星融合数据的海平面特征分析 被引量:3
8
作者 陈美香 王蕾 +1 位作者 左军成 张国胜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325-331,共7页
利用1993—2008年法国空间局的AVISO多卫星融合高度计资料,采用随机动态、EOF等方法分析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长期趋势、变化幅度以及季节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1993—2008年间太平洋海平面呈西升东降的形态,印度洋绝大部分海区... 利用1993—2008年法国空间局的AVISO多卫星融合高度计资料,采用随机动态、EOF等方法分析全球海平面变化的长期趋势、变化幅度以及季节变化的空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a)1993—2008年间太平洋海平面呈西升东降的形态,印度洋绝大部分海区海平面呈上升趋势,大西洋除湾流流域外的其他海区海平面的长期趋势以上升为主;(b)全球海平面变化存在显著的年变化和半年变化等季节信号,无论是半球平均还是洋盆平均,北半球海平面季节变化的振幅明显大于南半球,中纬度海区季节变化的振幅最大;(c)北印度洋海平面季节变化的振幅高于同纬度带的北太平洋和北大西洋;(d)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三大洋受西边界流、赤道流系等强流影响的海域海平面变化幅度大于周围海域;(e)赤道海域各大洋东、西边界和大洋内区海平面变化不同步,可能受赤道海洋波动的影响较大;(f)厄尔尼诺年,西太平洋暖池和赤道太平洋中部海平面明显降低,赤道东太平洋海域海平面明显升高,赤道印度洋海域东、西边界的海平面变化与其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平面变化 T/P卫星高度计 随机动态方法 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下载PDF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临床研究
9
作者 陆道奎 陈美香 孙景 《蛇志》 2023年第1期77-80,共4页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与盐酸氟... 目的 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至2021年10月我院收治的88例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甲磺酸倍他司汀片与盐酸氟桂利嗪胶囊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氧化应激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及红细胞压积均低于对照组,椎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及基底动脉平均血流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一氧化氮、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丙二醛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减联合针灸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能有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状况和氧化应激程度,提高治疗效果,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循环缺血性眩晕 补阳还五汤 针灸 血液流变学指标 氧化应激程度
下载PDF
全球比容海平面低频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陈美香 常曼 +2 位作者 张雯皓 贾亚茹 左常圣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62-174,共13页
本文主要基于Ishii和EN3三维温盐数据估算了1945年以来全球大洋不同层次的比容海平面变化,利用随机动态分析方法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比较分析其低频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基于不同数据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上层1 500m和1 500m... 本文主要基于Ishii和EN3三维温盐数据估算了1945年以来全球大洋不同层次的比容海平面变化,利用随机动态分析方法和集成经验模态分解方法比较分析其低频变化特征。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基于不同数据的分析结果基本一致,上层1 500m和1 500m以下深层海水的比容海平面分别以1962年和1974年为分界,表现为先降后升的特征。最近几十年大西洋以及南极绕极流海域的比容海平面从上层到下层都表现为上升,全球深层水的主要生成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暖。集成经验模态分解发现长周期年代际信号会对长期趋势的转折点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比容变化 海平面 随机动态分析 EMD方法
下载PDF
利用非Bell基测量实现两粒子纠缠态的隐形传输 被引量:4
11
作者 陈美香 李洪才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0-43,共4页
研究无Bell基测量的未知两粒子纠缠态的隐形传态方案。Alice需传送未知两原子纠缠态给Bob,以她和Bob的原子组成的最大纠缠GHZ态作为量子信道,通过两原子同时在一个强经典驱动场驱动下和一个单模腔场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态的演化,从而实现... 研究无Bell基测量的未知两粒子纠缠态的隐形传态方案。Alice需传送未知两原子纠缠态给Bob,以她和Bob的原子组成的最大纠缠GHZ态作为量子信道,通过两原子同时在一个强经典驱动场驱动下和一个单模腔场发生相互作用,产生态的演化,从而实现隐形传态。本方案可忽略腔场热作用和腔延迟作用的影响,传送成功的总几率为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形传态 两粒子纠缠态 量子信道 腔QED
下载PDF
利用绝热过程制备W态(英文) 被引量:1
12
作者 陈美香 李洪才 +1 位作者 黄志平 杨榕灿 《量子光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1-165,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绝热过程制备多原子W态的方案.本方案可有效地抑制原子的自发辐射噪声。利用相似的方法可制备腔场W态。制备成功的几率约为1.0。
关键词 腔量子电动力学 W态 受激拉曼绝热过程 暗态
下载PDF
热带太平洋海平面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美香 左常圣 +2 位作者 张雯皓 贾亚茹 吕晓凤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49-255,共7页
回顾热带太平洋对海平面长期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海平面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相关研究,总结包括近期提出的中部型厄尔尼诺在内的2种类型厄尔尼诺对热带太平洋海平面年际变化的影响,揭示了热带太平洋海平面年代际变化与信风年代际变化之间的... 回顾热带太平洋对海平面长期趋势有重要影响的海平面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的相关研究,总结包括近期提出的中部型厄尔尼诺在内的2种类型厄尔尼诺对热带太平洋海平面年际变化的影响,揭示了热带太平洋海平面年代际变化与信风年代际变化之间的紧密联系。指出赤道信风的增强对近期热带太平洋海平面变化格局的形成有决定性作用,厄尔尼诺强度的减弱对这种格局有贡献,而拉尼娜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研究资料的局限性导致年代际变化的定量研究成果较少,在研究海平面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时应用的热通量评估模型有待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太平洋 海平面变化 厄尔尼诺 信风
下载PDF
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的观测和研究现状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美香 肖凯 +2 位作者 王雪竹 程旭华 李娟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52-259,共8页
回顾北冰洋海平面观测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特征和变化机制。北冰洋海平面季节变化受海冰生消、蒸发降水和陆地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由比容变化主导;年际到年代际海平面变化受北极涛动影响显著,可用风场异常导致的淡水分布... 回顾北冰洋海平面观测和研究现状,总结了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特征和变化机制。北冰洋海平面季节变化受海冰生消、蒸发降水和陆地径流季节变化的影响,由比容变化主导;年际到年代际海平面变化受北极涛动影响显著,可用风场异常导致的淡水分布来解释。盐比容变化是深水洋盆海平面变化的主导因素,由之引起的质量变化控制陆架海域和北冰洋平均的海平面变化。近期波弗特环流区域海平面上升极快,与波弗特高压持续增强及淡水积聚有关。气候变暖会导致北冰洋海平面持续上升。海冰快速减退和格陵兰岛冰川融化对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的影响有待深入研究。数据的短缺和观测的不确定性目前仍然制约北冰洋海平面变化的研究工作,高分辨率数值模拟有望成为未来研究的重要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冰洋 海平面变化 北极涛动 波弗特环流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利用绝热过程实现量子信息转移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美香 刘银春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295-1300,共6页
提出一种利用绝热过程实现量子信息转移的方案.Λ型原子和经典场、单模腔场发生相互作用,系统的绝热演化在暗态中进行.利用这种绝热演化可实现Λ型原子间的所有量子信息的转移.用相似的方法还可实现腔场间的量子信息转移.本方案可有效... 提出一种利用绝热过程实现量子信息转移的方案.Λ型原子和经典场、单模腔场发生相互作用,系统的绝热演化在暗态中进行.利用这种绝热演化可实现Λ型原子间的所有量子信息的转移.用相似的方法还可实现腔场间的量子信息转移.本方案可有效地抑制原子的自发辐射,成功地实现量子信息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信息转移 W态 GHZ态 受激拉曼绝热过程
下载PDF
■型三能级原子纠缠态的制备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美香 李洪才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41-43,52,共4页
研究在热腔场中制备Ξ型三能级原子最大纠缠态的方案.利用多个全同三能级原子同时和一个单模腔场的大失谐相互作用来制备三能级原子最大纠缠态,可忽略腔场热作用和腔延迟作用的影响.文中还研究在热腔场中制备四能级原子最大纠缠态的方案.
关键词 三粒子W态 最大纠缠态 大失谐相互作用
下载PDF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干预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美香 《糖尿病新世界》 2018年第18期94-95,共2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该院神经内科于2012年12月—2018年5月接收的83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8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为对照组。对比...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危险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以该院神经内科于2012年12月—2018年5月接收的83例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并设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该院治疗的83例单纯2型糖尿病患者为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病程、血压、甘油三酯、血同型半胱氨酸、体重指数、吸烟指数、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指标等8项独立危险因素情况,并总结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患者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在上述8项独立危险因素方面有明显区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观察组患者的病程、血压、甘油三酯、血同型半胱氨酸、体重指数、吸烟指数等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糖化血红蛋白和餐后2 h血糖水平则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病程、血压、甘油三酯、血同型半胱氨酸、体重指数、吸烟指数;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塞的患者,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能够帮助延缓脑梗塞的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脑梗塞 危险因素 针对性护理干预
下载PDF
《工程光学设计》教学方法探索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美香 刘银春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07年第25期34-34,共1页
为适应光电信息科学飞速发展对光电人才、光学设计知识的要求,文章对本科《工程光学设计》课的教学方法进行探讨,提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结合光学设计软件来辅助课堂教学以提高本课程教学质量的方法。
关键词 工程光学设计 光学设计软件 多媒体教学 演示实验
下载PDF
海洋科学本科生科研素质全面提升的探索与实践——以河海大学课程实践教学为例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美香 杨洁 +2 位作者 王雪竹 冯涛 程旭华 《大学教育》 2023年第2期124-126,共3页
针对海洋科学本科生在数据分析和科研创新方面的不足,河海大学尝试依托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本科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践训练,通过建立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方案、鼓励学生参与教材编修、结合热点前沿科学问题进行探索等举措,有效提高... 针对海洋科学本科生在数据分析和科研创新方面的不足,河海大学尝试依托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加强本科生数据处理和分析的实践训练,通过建立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方案、鼓励学生参与教材编修、结合热点前沿科学问题进行探索等举措,有效提高了学生动手编程、动脑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建立了学生对专业知识迭代更新的深层觉悟和对科研探索的浓厚兴趣。该方案实施以来,学校海洋科学专业本科生的科研产出和毕业深造率都有了显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科学 数据分析能力 科研素质 科研拓展训练 教材修订
下载PDF
利用绝热过程制备GHZ态(英文)
20
作者 陈美香 刘银春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63-867,共5页
提出一种利用绝热过程制备多原子GHZ态的方案.本方案可有效地抑制原子的自发辐射噪声.利用相似的方法可制备腔场GHZ态.制备成功的几率约为1.0.
关键词 腔量子电动力学 GHZ态 受激拉曼绝热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