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李状元夺魁曲折
1
作者 陈胜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3-63,共1页
明朝浙江举人李旻,1484年进京参加进士考试,并一举夺魁,成为该科的状元,但是,他来京城参加这次考试,中间却经历了不少的曲折。 他离家赴京的时候,离考试时间还很早,他约了两个同伴,打算在路上好好地游玩一番,换换脑子,养足精神再去进场... 明朝浙江举人李旻,1484年进京参加进士考试,并一举夺魁,成为该科的状元,但是,他来京城参加这次考试,中间却经历了不少的曲折。 他离家赴京的时候,离考试时间还很早,他约了两个同伴,打算在路上好好地游玩一番,换换脑子,养足精神再去进场应试,他们走水路行到毘陵(今江苏武进县)时,一天,两个同伴为了一点小事争吵起来,后来由吵到骂,最后竟然动起刀来了,李旻见了前去劝阻,谁知却被误伤了肩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元 考试时间 江苏武进 李曼 心绪不宁 时间已过 说明情况 同伴 京城 考场
下载PDF
清代唯一的旗人状元
2
作者 陈胜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39-39,共1页
清朝建国之初,科举实行旗汉分榜制,每一科的进士考试,都产生一旗一汉二名状元。后来为了鼓励汉族知识分子参加科举,在实行了二科之后,就废除了这种制度,规定旗人若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与汉人一起考。由于旗人文化落后于汉人,所以历次进... 清朝建国之初,科举实行旗汉分榜制,每一科的进士考试,都产生一旗一汉二名状元。后来为了鼓励汉族知识分子参加科举,在实行了二科之后,就废除了这种制度,规定旗人若要参加科举考试,必须与汉人一起考。由于旗人文化落后于汉人,所以历次进士考试的状元都被汉族人夺得。 不料,同治四年乙丑科的进士考试,却爆出了个大冷门,状元被旗人祟绮从汉人手中意外地夺了去,一时成为当时的特大社会新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旗人文化 知识分子 科举考试 社会新闻 状元 《清稗类钞》 汉族人 汉人 慈禧 同治皇帝
下载PDF
周状元因才得佳偶
3
作者 陈胜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2-62,共1页
状元们一般都天赋极高,具有出众才华,有的自小就显露出异于常人之处。明末万历时中状元的周延儒,就属于这一类天才。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不仅凭才挣得了状元,而且还成就了自己的婚姻。 当时昆陵(今江苏武进县)有个吴姓望族,明末时中科举... 状元们一般都天赋极高,具有出众才华,有的自小就显露出异于常人之处。明末万历时中状元的周延儒,就属于这一类天才。与别人不同的是,他不仅凭才挣得了状元,而且还成就了自己的婚姻。 当时昆陵(今江苏武进县)有个吴姓望族,明末时中科举者不断,在朝中做官的也很多,其中最有名的是被称为“十三阁老”之一的吴宗达。吴宗达还是举人的时候,有一次租船到江阴去办事,途中,遇到一个十来岁的孩子请求搭船,吴宗达见这孩子长发披肩,眉清目秀,很是喜欢,就让他上了船。他问这孩子的住址姓名,这孩子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延儒 状元 江苏武进 突然衰落 梳洗打扮 岳母 天文图 宜兴县 未婚夫 科举
下载PDF
陈状元境遇悲苦
4
作者 陈胜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63-63,共1页
在清朝所有状元中,经历最为悲惨,遭受打击最大的莫过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状元陈倓了。他青少年时,家境比较平顺,他从六岁起开始开蒙,以后一直专心读书应考,打算走科举这条路,他16岁中秀才,26岁又考中举人,由于中举的试题答的出色,曾... 在清朝所有状元中,经历最为悲惨,遭受打击最大的莫过于雍正十一年(1733年)的状元陈倓了。他青少年时,家境比较平顺,他从六岁起开始开蒙,以后一直专心读书应考,打算走科举这条路,他16岁中秀才,26岁又考中举人,由于中举的试题答的出色,曾被当作范文广为传诵一时。正当他继续埋头用功,打算考取进士的,不幸却一件接一件地降临到他的头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元 雍正十一年 直到这时候 雍正癸丑 降临到 受打击 遭不幸 大打击 失去爱 身体不好
下载PDF
翁同和嗜古上当
5
作者 陈胜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56-56,共1页
清朝著名人物翁同和,也是由科举出身,他是咸丰六年(1856年)状元,后来当过光绪皇帝的教师。他的父亲翁心存是同治帝的教师。父子二人同为帝师,在清朝仅有他们一家。他中状元后七年。
关键词 翁同和 光绪皇帝 著名人物 诗书相传 状元 家学渊源 家庭影响 秦汉以前 教师 瓶的底
下载PDF
姚状元少年智偿债
6
作者 陈胜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62-62,共1页
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状元姚涞,自小聪明过人,五岁开蒙,读书过目不忘,在同龄学童中成绩异常突出,而且机敏果敢,遇事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在当地被称作‘奇童’。 他的父亲早年经商。有一次,他向几个人借了钱做本,打算做一笔大生意,谁知由... 明朝嘉靖二年(1523年)状元姚涞,自小聪明过人,五岁开蒙,读书过目不忘,在同龄学童中成绩异常突出,而且机敏果敢,遇事常有出人意料之举,在当地被称作‘奇童’。 他的父亲早年经商。有一次,他向几个人借了钱做本,打算做一笔大生意,谁知由于经营不善,最后血本无归。到了腊月,债主们纷纷找上门来要债,其中有一个还住到了他家里,天天讨要催逼。姚涞的父亲无钱归还,只好整天陪着笑脸,向人家说好话请求宽限时日。 姚涞这一年刚刚九岁。得知家里欠帐的情形后,他很替父亲难过,他知道,数千两银子的债,短期内根本无法归还,而债主已经言明,不归还就要一直在他家住下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元 少年 戏子 小聪明 笑眯眯 短期内 也是如此 小孩子 嘉靖 学童
下载PDF
明清状元轶事
7
作者 陈胜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1-31,共1页
乾隆十年状元钱维城,字幼安,号稼轩,与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字号完全相同。他从六岁起开始读书,由于聪明机敏,颖悟异于常人,10岁就能写诗,13岁已经能作古文和骚体赋,19岁他就考中了举人。1745年赴京会试,又以绝对优势力挫各省考生,一... 乾隆十年状元钱维城,字幼安,号稼轩,与南宋著名爱国词人辛弃疾字号完全相同。他从六岁起开始读书,由于聪明机敏,颖悟异于常人,10岁就能写诗,13岁已经能作古文和骚体赋,19岁他就考中了举人。1745年赴京会试,又以绝对优势力挫各省考生,一举夺得状元,这年他刚好25岁。 钱维城少年得志,中状元后直接进入翰林院,做了满文翰林。可他对满文一窍不通,需要从头学起。本来以他过人的聪明,学习满文并不算难事,但是他却很不喜欢满文,不想花时间去学。遇到用满文写的文书,他就先请人译成汉文,然后再进行处理,后来翰林院有了满文译员,专门翻译所有满文公文,钱维城见不看满文也耽误不了事,就干脆不学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状元 翰林院 明清 爱国词人 骚体赋 乾隆皇帝 辛弃疾 汉文 绝对优势 行处理
下载PDF
贝勒照明助夺魁
8
作者 陈胜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1期59-59,共1页
在过去科举时代,读书人考中状元极具荣耀,不仅可以一举成名,而且立即被授以高官。然而,要在万千的应试者中夺得第一名,也决非是件容易的事,要具有相当的学问功底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除此之外,考场上的一些偶然因素也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 在过去科举时代,读书人考中状元极具荣耀,不仅可以一举成名,而且立即被授以高官。然而,要在万千的应试者中夺得第一名,也决非是件容易的事,要具有相当的学问功底以及临场应变的能力,除此之外,考场上的一些偶然因素也往往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促成了一些幸运的读书人在险中取胜,从而夺魁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照明 读书人 偶然因素 贡士 容易的事 应试者 光绪皇帝 纸煤 光绪年 关键性
下载PDF
考场火灾助夺魁
9
作者 陈胜河 《中国人才》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2期57-57,共1页
明朝天顺七年(1463年)的进士考试,可以说是自有科举以来最为悲惨的一次。 这次考试本来组织得很好,考生们到齐后,即发放试卷开始做题,考官们在考场按照规定进行巡视。大约考了一个小时左右,一个考官突然觉得空气很是灼热,而且带有一股... 明朝天顺七年(1463年)的进士考试,可以说是自有科举以来最为悲惨的一次。 这次考试本来组织得很好,考生们到齐后,即发放试卷开始做题,考官们在考场按照规定进行巡视。大约考了一个小时左右,一个考官突然觉得空气很是灼热,而且带有一股呛人的霉糊味,他向窗外一看,不禁惊吓出了一身的冷汗,原来外面浓烟滚滚,烟雾中夹杂着呼呼的火苗,已经把大考房包围了起来。此时,外面“劈劈啪啪”燃着木头的声音已经清晰可闻,考官惊得大叫了一声:“考房着火了,快逃出去!”考生们猛听见这一声叫喊,纷纷从沉思中惊愕地抬起头,见到眼前这种情景,也一个个都吓得魂飞天外,惊恐地叫喊着向房门奔过去。可是考场大门是从外面锁住的,急切间根本撞不开。这时整个考房已经都着了起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考场 考试结果 水平超出 抬起头 大火 开始做 进行考试 竞争对手 科举 状元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