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1
作者 陈舒旗 赵芃 +2 位作者 尹革芬 肖霞 李燕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1年第10期45-50,共6页
目的One Heath视角下探讨昆明市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知识培训的医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多层次认知水平与使用行为。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线上调查昆明市2所高校医学、动物医学、药学及非医药学... 目的One Heath视角下探讨昆明市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知识培训的医学及相关专业的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多层次认知水平与使用行为。方法2020年2月至2021年3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法,线上调查昆明市2所高校医学、动物医学、药学及非医药学专业的1658名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及使用行为,分析抗生素不同层次认知、使用行为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结果本科生抗生素基本知识、专业知识及超级细菌知识平均正确率范围分别为88.4%、88.7%、89.7%、81.1%;40.4%、38.3%、45.8%、36.4%;62.1%、63.2%、65.7%、55.0%。医学及药学学生的抗生素基本知识和专业知识水平高于非医药学学生;医学、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专业知识水平高于动物医学学生(P<0.05)。医学、药学学生的抗生素合理使用行为得分高于动物医学及非医药学学生(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抗生素基本知识得分高,抗生素使用行为趋于更合理;动物医学、非医药学学生的抗生素使用行为不合理的风险约是医学生的1.7倍。结论已接受过药学或药理学专业课程教育的医药类高年级本科生的抗生素基本知识掌握尚好,但基于One Health角度的抗生素知识掌握不够全面;动物医学和非医药学学生对抗生素知识的掌握更次之;学生抗生素认知水平影响其抗生素的正确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ne Heath 抗生素 认知 行为
下载PDF
云南农村妇女不同孕期膳食模式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2
2
作者 李玉萍 肖霞 +6 位作者 蹇秀桂 齐志业 陈颖 陈舒旗 徐灵灵 宋肖肖 李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6期878-882,共5页
目的探讨云南农村妇女不同孕期膳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云南农村地区建立队列,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纳入816名孕妇,在孕早、中、晚期对孕妇进行食物频率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判断膳食模式,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 目的探讨云南农村妇女不同孕期膳食模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在云南农村地区建立队列,于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共纳入816名孕妇,在孕早、中、晚期对孕妇进行食物频率调查,采用主成分分析判断膳食模式,应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孕早、中、晚期及合并孕中晚期均得到3种膳食模式类型,分别为动物蛋白型、腌制型和传统型。动物蛋白型与年龄(β=0.269,P<0.05)和初中及以上学历呈正相关(初中:β=0.452,P<0.05;高中及以上:β=0.557,P<0.05),与家庭年收入呈负相关(β=-0.654,P<0.05)。腌制型与孕晚期处于夏季(β=0.228,P<0.05)和孕晚期高感知压力呈正相关(β=0.168,P<0.05),与初中及以上学历、家庭年收入、孕前BMI≤18.5kg/m2和呕吐呈负相关(β值分别为-0.427、-0.416、-0.489、-0.406、-0.240,P<0.05)。传统型与家庭年收入(β=0.544,P<0.05)和呕吐呈正相关(β=0.121,P<0.05),与胎次(β=-0.159,P<0.05)、孕前BMI≥24.0kg/m2(β=-0.253,P<0.05)呈负相关。结论低学历、低龄、低收入、高感知压力、孕前BMI正常的孕妇更倾向选择不合理的膳食模式。应对孕妇开展有针对性的营养教育,帮助她们选择合理健康的膳食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膳食模式 农村地区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母亲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对其婴儿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蹇秀桂 李丽菲 +4 位作者 李玉萍 陈舒旗 徐灵灵 陈颖 李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1年第4期499-503,共5页
目的探讨母亲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s)暴露对其婴儿的该类农药暴露水平的影响。方法基于云南农村地区建立的出生队列,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间出生陆续满1岁的婴儿及其母亲227对纳入研究,在婴儿1岁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婴儿... 目的探讨母亲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s)暴露对其婴儿的该类农药暴露水平的影响。方法基于云南农村地区建立的出生队列,将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间出生陆续满1岁的婴儿及其母亲227对纳入研究,在婴儿1岁时对其母亲进行问卷调查,并采集婴儿和母亲的尿样,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检测尿样中PYRs代谢产物3-苯氧基苯甲酸(3-PBA)、4-氟-3-苯氧基苯甲酸(4-F-3-PBA)和二溴菊酸(DBCA)的水平,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分析母亲PYRs暴露对其婴儿的该类农药暴露水平的影响。结果母亲尿样中3-PBA、4-F-3PBA和DBCA的检出率分别为96.0%、96.9%和44.9%,经肌酐校正后的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39μg/g、0.32μg/g和0.09μg/g;婴儿尿样中3-PBA、4-F-3PBA和DBCA的检出率分别为87.2%、92.1%和35.7%,经肌酐校正后的浓度中位数分别为0.75μg/g、0.64μg/g和0.22μg/g。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尿样中PYRs代谢产物3-PBA、4-F-3PBA和DBCA暴露与其婴儿尿样中3-PBA、4-F-3PBA和DBCA暴露水平均呈正相关(b=0.391,95%CI:0.219~0.563,P<0.01;b=0.257,95%CI:0.103~0.411,P<0.01;b=0.132,95%CI:0.017~0.248,P=0.025)。结论母亲PYRs暴露与其婴儿的该类农药暴露水平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婴儿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暴露
下载PDF
农村妇女孕全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暴露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影响的队列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齐志业 宋肖肖 +7 位作者 肖霞 徐庆华 吴洁 郭光萍 陈舒旗 陈颖 徐灵灵 李燕 《中华预防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70-279,共10页
目的探讨孕期全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 pesticides,PYRs)暴露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关键窗口期。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云南省宣威市2个乡镇招募孕早期妇女建立出生队列。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482名... 目的探讨孕期全程拟除虫菊酯类农药(pyrethroid pesticides,PYRs)暴露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的影响及其关键窗口期。方法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云南省宣威市2个乡镇招募孕早期妇女建立出生队列。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482名妇女孕8~12^(+6)周、20~23^(+6)周和32~35^(+6)周尿PYRs代谢产物水平,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第3版评估2岁儿童神经发育水平。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模型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PYRs暴露与儿童神经发育之间的关联。结果共完成360个母子对孕期尿液PYRs代谢产物检测和儿童神经发育水平评估。孕早、中、晚期至少检出一种PYRs代谢产物的检出率分别为93.6%(337/360)、90.8%(327/360)和94.2%(339/360)。2岁儿童认知、语言、运动、社会情感和适应性行为得分分别为(102.3±18.9)、(100.2±16.3)、(102.0±20.3)、(107.8±23.3)和(85.8±18.6)分。调整其他混杂因素后,孕早期尿PYRs代谢产物4-氟-3-苯氧基苯甲酸暴露可降低2岁儿童运动(β=-5.02,95%CI:-9.08~-0.97)和适应性行为(β=-4.12,95%CI:-7.92~-0.32)得分,可增加2岁儿童适应性行为发育迟缓的风险(OR=2.07,95%CI:1.13~3.82)。结论农村妇女孕早期日常生活PYRs暴露可能会影响2岁儿童神经发育,孕早期可能是其关键窗口期。孕中、晚期同等水平PYRs暴露可能对2岁儿童神经发育影响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 拟除虫菊酯 儿童 神经发育 关键窗口期
原文传递
农村妇女孕全程PM_(2.5)暴露对儿童1岁时神经发育影响队列研究
5
作者 陈颖 宋肖肖 +6 位作者 肖霞 吴洁 齐志业 陈舒旗 徐灵灵 张燕 李燕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118-1123,共6页
目的 探讨农村妇女孕全程细颗粒物(PM_(2.5))个体暴露与儿童1岁时神经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基于2014-2017年在云南省开展的“农村孕妇PM_(2.5)暴露与妊娠结局及儿童糖脂代谢的队列研究”,从出生起追踪至满1岁,共318对母婴纳入研... 目的 探讨农村妇女孕全程细颗粒物(PM_(2.5))个体暴露与儿童1岁时神经发育之间的关系。方法 本研究基于2014-2017年在云南省开展的“农村孕妇PM_(2.5)暴露与妊娠结局及儿童糖脂代谢的队列研究”,从出生起追踪至满1岁,共318对母婴纳入研究。从该队列收集妇女孕早、中、晚期个体PM的暴露数据,并在儿童1岁时使用贝利婴幼儿发育量表第3版评估其认知、语言、运动发育水平,运用Stata软件、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孕早、中、晚期PM_(2.5)暴露日均值和瞬时暴露峰值与儿童1岁时神经发育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母亲孕早、中、晚期PM_(2.5)日均暴露M(P25,P75)分别为26.13(22.68,31.57)、25.57(21.54,30.99)和25.43(22.81,32.09)μg/m^(3),最高日均值为71.86μg/m^(3)。孕早、中、晚期每日瞬时暴露峰值M(P_(25),P_(75))分别为334.63(181.02,426.86)、321.27(185.54,414.97)和318.56(198.74,425.63)μg/m^(3)。儿童1岁时认知、语言和运动领域得分为(100.52±16.91)、(94.03±14.94)和(94.32±15.04)分。认知、语言、运动发育落后比例分别占7.52%、20.69%和15.04%。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孕早、中、晚期PM暴露与儿童认知、语言和运动得分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妇女孕中期PM日均暴露水平每增加1μg/m^(3),儿童1岁时运动发育落后发生风险增加3.9%(OR=1.039,95%CI=1.001~1.077),妇女孕早、中、晚期PM_(2.5)日均暴露与儿童1岁时认知和语言发育落后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孕早、中、晚期PM_(2.5)瞬时暴露峰值与儿童1岁时认知、语言和运动发育落后发生风险的关联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PM_(2.5)暴露在国标范围内,母亲孕中期PM_(2.5)日均暴露是儿童1岁时运动发育落后的危险因素;未发现孕期PM_(2.5)高水平瞬时暴露对儿童1岁时认知、语言、运动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PM_(2.5)) 孕期 1岁儿童 神经心理发育 队列研究
原文传递
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李玉萍 陈颖 +3 位作者 陈舒旗 肖霞 齐志业 李燕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44-248,共5页
目的探讨云南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DP)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为促进婴儿认知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云南农村出生队列,建立双向性队列,收集孕期膳食资料,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追踪获得228对母子对。随访婴儿既往健康状况、辅... 目的探讨云南农村妇女孕期膳食模式(DP)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为促进婴儿认知发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托云南农村出生队列,建立双向性队列,收集孕期膳食资料,自2018年1月-2019年12月共追踪获得228对母子对。随访婴儿既往健康状况、辅食添加种类和主要照护者学历等信息。运用BSID-Ⅲ对婴儿满1岁时进行认知发育评估。采用主成分分析提取孕期DP,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孕期DP对婴儿认知发育的影响。结果孕早中晚期及合并孕中晚期均得到3种DP:腌制型、动物蛋白型、传统型。腌制型包括腌菜/酸菜、火腿/腌肉;动物蛋白型包括动物内脏、畜肉、禽肉、鱼虾;传统型包括土豆/红薯、米面及制品、蔬菜。228名婴儿认知发育平均得分为98.84±16.66,发育落后20人(8.8%)。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妇女孕期越偏向选择传统型DP,婴儿认知得分越低(β=-12.272,P=0.002)。主要照护者学历越高,婴儿认知得分越高(β=12.476,P=0.035)。结论云南农村地区婴儿认知发育水平略低于其他地区,有待提高,孕期传统型DP会延缓婴儿认知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膳食模式 农村地区 婴儿 认知发育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