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A2DS2-VASc评分、血清肌酐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介入术后发生院内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毛雨 沈童童 +2 位作者 费亮 王健 陈良余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2期61-64,共4页
目的 探讨CHA2DS2-VASc评分联合血清肌酐(Scr)在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不良事件(HAE)的价值。方法 选取因STEMI行直接PCI术患者189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HAE分为HAE组及非HAE组... 目的 探讨CHA2DS2-VASc评分联合血清肌酐(Scr)在预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发生院内不良事件(HAE)的价值。方法 选取因STEMI行直接PCI术患者189例,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HAE分为HAE组及非HAE组。比较两组临床病史、一般情况、PCI情况、血液学指标、GRACE评分及CHA2DS2-VASc评分。Logistic分析H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行单个及联合危险因素预测价值分析,采用ROC曲线下面积(AUC)比较不同指标的预测价值。结果 与非HAE组相比,HAE组年龄、Scr、超敏C反应蛋白、胸痛发作至球囊通过时间>240 min比例、前降支或左主干作为梗死相关动脉比例、使用氯吡格雷为负荷药物比例、肌钙蛋白阳性比例、CHA2DS2-VASc评分及GRACE评分更高,而收缩压、甘油三酯水平较低(P均<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CHA2DS2-VASc评分高(OR=1.882,95%CI:1.497~2.366,P<0.001)和Scr高(OR=1.017,95%CI:1.005~1.030,P=0.006)是HAE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CHA2DS2-VASc评分可较好预测HAE发生(AUC=0.769),以CHA2DS2-VASc评分4分为界值,预测HAE发生的灵敏度63.2%,特异度81%。与CHA2DS2-VASc相比,CHA2DS2-VASc评分联合Scr可进一步提高预测价值(AUC 0.803 vs. 0.769,P<0.05),与GRACE评分在预测HAE发生的价值相当(AUC 0.803 vs.0.852,P>0.05)。结论 CHA2DS2-VASc评分联合Scr可有效预测行PCI术STEMI患者HAE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肾功能 CHA2DS2-VASc评分 血清肌酐 风险评估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 被引量:16
2
作者 李银 黎敬锋 +5 位作者 李世光 王厚阳 王超 陈良余 陆明奎 蔡大炜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033-1037,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例、常规降脂组50例(阿托伐他汀20mg/d)、强化降脂组50例(阿托伐他汀40mg/d)。各组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降糖(药...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15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50例、常规降脂组50例(阿托伐他汀20mg/d)、强化降脂组50例(阿托伐他汀40mg/d)。各组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治疗和降糖(药物和/或胰岛素)治疗。均随访3年,观察各治疗组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评价治疗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常规降脂组和强化降脂治疗后组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显著下降(P<0.01),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显著升高(P<0.01)。常规降脂组与强化降脂组治疗后比较,TC、LDL-C下降程度和HDL-C升高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年内主要心血管并发症与对照组相比,强化降脂组与常规降脂组比例明显降低(P<0.05),且强化降脂组较常规降脂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比例明显降低(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能显著减少2型糖尿病患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且强化降脂治疗效果更佳,无明显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 2型糖尿病 心血管并发症 影响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与陈旧性心肌梗死患者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血测定含量对比 被引量:3
3
作者 李世光 蔡大炜 +3 位作者 陈良余 周阳 倪训业 严激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CAS 2008年第4期414-414,共1页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9例AMI和23例OMI的Fg和DD含量,进行Fg和DD比较。结果AMI组Fg、DD含量明显高OMI组(P<0.05)。结论Fg和DD的升高是AMI的...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在急性心肌梗死(AMI)和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9例AMI和23例OMI的Fg和DD含量,进行Fg和DD比较。结果AMI组Fg、DD含量明显高OMI组(P<0.05)。结论Fg和DD的升高是AMI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纤维蛋白原降解物
下载PDF
H型高血压患者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良余 毛雨 +6 位作者 周扬 费亮 王健 邓炳辉 王懿静 陈蒙蒙 虞路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8年第6期690-693,共4页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7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15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行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CC型、CT型... 目的探讨H型高血压患者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5年9月~2017年7月于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315例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行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CC型、CT型或TT型)检测。以血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试验对象分为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A组,n=159)和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B组,n=156)。比较两组间一般临床资料、血脂、颈动脉IMT及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行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颈动脉IMT与其他变量的相关性。以颈动脉IMT为因变量进一步行多元线性回归逐步分析探索其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在年龄、性别构成、吸烟比、糖尿病发病率、体质指数、血压水平、血脂水平无显著差异(P均>0.05)。A组的颈动脉IMT值显著高于B组(P=0.016)。A组中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CT型、TT型)频率较B组高,而野生型(CC型)频率较B组低(P<0.01)。相关性分析提示颈动脉IMT与MTHFR基因C677T等位基因T频数、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相关(r分别为0.39、0.355,P均<0.01),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负相关(r=-0.27,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提示T频数、LDL-C与HDL-C是颈动脉IMT的独立影响因素(回归系数B分别为0.046、0.029和-0.067,P均<0.01)。结论 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颈动脉IMT密切相关。MTHFR基因C677T突变型的出现、LDL-C增加和HDL-C降低是颈动脉内中膜增厚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型高血压 动脉硬化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静脉注射伊布利特转复心房扑动或心房颤动14例疗效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王超 黎敬锋 +3 位作者 李世光 王厚阳 陆明奎 陈良余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9期1043-1044,共2页
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AFL)或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7例AFL或AF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4例,给予伊布利特注射液1 mg于10 min内静脉注射(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 mg静注。胺碘酮组13例... 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转复心房扑动(AFL)或心房颤动(AF)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7例AFL或AF患者随机分为伊布利特组14例,给予伊布利特注射液1 mg于10 min内静脉注射(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1 mg静注。胺碘酮组13例,给予胺碘酮注射液150 mg于15 min内静注;如无效10 min后再给予75 mg静注。观察转复为窦性心律的例数及时间。结果:伊布利特组转复为窦性心律的时间短于胺碘酮组(P<0.05);伊布利特组与胺碘酮组分别有11例与6例在给药后0~3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分别有3例与2例在给药后30~90 min内转复为窦性心律,总转复率分别为100.0%和61.54%。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7)。结论:伊布利特是一种快速、安全、有效的新型抗心律失常药物,为AFL或AF转复为窦性心律提供了新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扑动 心房颤动 伊布利特 胺碘酮
下载PDF
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BNP和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超 黎敬锋 +10 位作者 李世光 王厚阳 陆明奎 陈良余 蔡大炜 周扬 费亮 李银 牛杰 朱章进 倪训业 《吉林医学》 CAS 2011年第33期6981-6982,共2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中BNP的影响,并关注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诊治的12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心力衰竭的疗效及对血清中BNP的影响,并关注对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诊治的12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患者,依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1例)应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或β-受体阻滞剂及洋地黄类制剂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61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观察治疗的效果、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改变及对血清中BNP的影响。结果:观察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改善明显。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血清中BNP的表达明显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治疗前、后BNP的减少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厄贝沙坦联合倍他乐克进行治疗,临床效果明显,且能有效调节血清中的BNP水平,进而有效调节微环境,临床治疗中可以积极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 倍他乐克 心力衰竭 射血分数 临床观察
下载PDF
TRPC1/C4/C5通道调节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作用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良余 毛雨 +5 位作者 周扬 费亮 王健 周利民 范涛涛 沈兵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501-1505,共5页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平滑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C)家族C1/C4/C5三个亚型与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 Ca)蛋白相互作用差异,阐明TRPC1/C4/C5通道在激动剂引起的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瞬时转染小干扰RNA(siRNA)敲低昆明小... 目的研究胸主动脉平滑肌瞬时受体电位离子通道(TRPC)家族C1/C4/C5三个亚型与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BK Ca)蛋白相互作用差异,阐明TRPC1/C4/C5通道在激动剂引起的胸主动脉平滑肌收缩中的作用。方法采用瞬时转染小干扰RNA(siRNA)敲低昆明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组织中TRPC1、TRPC4、TRPC5蛋白表达并用免疫蛋白印迹实验检测其表达水平改变情况;通过离体血管实验检测内皮素1引起的血管收缩改变;采用免疫共沉淀实验检测TRPC1/C4/C5通道蛋白与BK Ca蛋白相互作用情况。结果瞬时转染特异性TRPC1/C4/C5 siRNA显著敲低昆明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中TRPC1/C4/C5蛋白表达;在内皮素1引起的胸主动脉环收缩中,TRPC1或TRPC5 siRNA处理组较对照组血管收缩显著增强,但TRPC4 siRNA处理组较对照组血管收缩显著减弱;免疫共沉淀结果显示,TRPC1可以共沉淀TRPC4、TRPC5和BKCa,同时,TRPC4可以共沉淀TRPC1,TRPC5可以共沉淀TRPC1、BKCa,但TRPC4不能共沉淀BKCa。结论TRPC1可以与TRPC4或TRPC5蛋白在小鼠胸主动脉平滑肌中组成异聚体通道,并且TRPC1-TRPC5两种蛋白组成的异聚体通道和BK Ca形成钙信号复合物调节血管平滑肌收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电导钙激活钾通道 瞬时受体电位通道 血管平滑肌 内皮素1 TRPC
下载PDF
胺碘酮联用缬沙坦治疗阵发性房颤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李世光 陈良余 +3 位作者 王超 周杨 倪训业 严激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50-51,共2页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方法:将145例阵发性房颤分为胺碘酮组(I组,n=72),胺碘酮加缬沙坦组(II组,n=73),疗效观察24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 目的:观察口服胺碘酮联合应用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缬沙坦在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律后维持窦律的疗效。方法:将145例阵发性房颤分为胺碘酮组(I组,n=72),胺碘酮加缬沙坦组(II组,n=73),疗效观察24个月。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左心房内径无显著差异,但12个月后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窦性心律维持12个月后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胺碘酮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阵发性房颤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并能延缓左心房扩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胺碘酮 缬沙坦
下载PDF
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含量对比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李世光 蔡大炜 +3 位作者 陈良余 周阳 倪训业 严激 《安徽医学》 2008年第5期612-613,共2页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在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2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的FG和DD含量,进行FG和DD比较。结果AMI组FG、DD含量明显高于OMI组(P<0.01)。结... 目的研究血浆纤维蛋白原(FG)和D-二聚体(DD)在急性心肌梗死和陈旧性心肌梗死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测定2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和23例陈旧性心肌梗死(OMI)的FG和DD含量,进行FG和DD比较。结果AMI组FG、DD含量明显高于OMI组(P<0.01)。结论血浆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的升高是急性心肌梗死的重要依据,在陈旧性心肌梗死中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死 纤维蛋白原 D-二聚体
下载PDF
伊布利特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1例报告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银 黎敬锋 +11 位作者 李世光 王厚阳 王超 陈良余 陆明奎 张素明 蔡大炜 周扬 费亮 牛杰 朱章进 倪训业 《吉林医学》 CAS 2013年第14期2844-2845,共2页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以上更为明显。房颤降低心脏功能,且并发症多,是栓塞性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对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是显而易见的... 心房颤动(房颤)是常见的快速房性心律失常,发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加,60岁以上更为明显。房颤降低心脏功能,且并发症多,是栓塞性卒中和外周动脉栓塞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之一[1]。恢复和维持窦性心律对患者带来的临床获益是显而易见的。目前临床常用的复律方法有药物复律和电复律两种,其中药物复律因操作简单、患者易于接受而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性心动过速 伊布利特
下载PDF
滁菊降血压改善临床症状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李世光 龚建国 +4 位作者 张涛 黎敬锋 王超 陈良余 陆明奎 《中医临床研究》 2013年第7期22-23,共2页
目的:观察滁菊和降压药物合用对高血压I级和II级的血压改变和临床症状改善。方法:选择76例病人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滁菊和降压药物合用,对照组单独使用降压药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 目的:观察滁菊和降压药物合用对高血压I级和II级的血压改变和临床症状改善。方法:选择76例病人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为滁菊和降压药物合用,对照组单独使用降压药物。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有显著差异(P<0.05),而总有效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临床症状有显著改善。结论:滁菊有显著降血压作用,但必须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对高血压合并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滁菊 高血压
下载PDF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扬 陈良余 《安徽医学》 2017年第11期1413-1416,共4页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钠肽(BNP)、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1例CHF患者(慢性心衰组)和36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 目的分析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Hcy)与脑钠肽(BNP)、心功能及心脏结构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6年7月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内科住院的71例CHF患者(慢性心衰组)和36例心功能正常的心脏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慢性心衰组按照心功能诊断和分级标准(NYHA分级)分Ⅱ级(n=24)、Ⅲ级(n=31)、IV级(n=16)3个亚组。分别测量各组血浆Hcy、BNP水平、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析各组血浆Hcy水平的差异及其与心脏功能和结构改变的相关性。结果 (1)慢性心衰组血浆Hcy和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随着心功能级别升高,Hcy、BNP水平升高,不同心功能级别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慢性心衰组内,血浆Hcy水平与BNP和LVEDD呈正相关(r=0.394、0.449,P<0.05),与LVEF呈负相关(r=-0.383,P<0.05)。结论 CHF患者血浆Hcy水平高于心脏病心功能正常者,且与BNP、LVEDD、LVEF密切相关,是影响心脏功能和结构的重要因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慢性心衰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慢性心力衰竭 脑钠肽
下载PDF
依拉普利联合安体舒通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脑钠肽影响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良余 黎敬锋 +12 位作者 李世光 王厚阳 陆明奎 谢瑞玉 王超 蔡大炜 张素明 周扬 李银 费亮 牛杰 朱章进 倪训业 《吉林医学》 CAS 2010年第7期885-887,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加用依拉普利治疗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拉普利组35例,依拉普利加安体舒通组33例,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 目的:探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在常规加用依拉普利治疗基础上联合安体舒通治疗对血浆脑钠肽(BNP)的影响。方法:将CHF患者68例随机分为两组:依拉普利组35例,依拉普利加安体舒通组33例,治疗观察时间均为24周。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血压、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等。结果:治疗24周后,两组患者血浆BNP水平、超声心动图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间血浆BNP水平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拉普利与安体舒通均能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血浆BNP水平,两药联合治疗更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力衰竭 B型脑钠肽 依拉普利 安体舒通
下载PDF
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器患者5年临床随访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黎敬锋 倪训业 +9 位作者 王厚阳 李世光 陈良余 陆明奎 王超 蔡大炜 张素明 周扬 李银 费亮 《吉林医学》 CAS 2009年第22期2735-2737,共3页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趋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和5年常规随访资料,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起搏器... 目的:探讨永久性起搏器植入术后的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原因,以减少其发生率。方法:回顾分析51例植入永久性起搏趋患者的术后临床资料和5年常规随访资料,了解术后并发症及起搏功能异常的发生情况。结果:51例患者中共有6例发生起搏器功能异常:起搏电极导管脱位、电极断裂、电极绝缘层破裂起搏器介导的心动过速(PMT)各1例(1.9%),感知功能障碍4例(7.8%),通过程控或更换起搏器和起搏电极导管后,起搏功能恢复正常。5年随访中,囊袋血肿、囊袋破溃者3例(5.9%),经局部抽出积血,抗生素冲洗,严重者重新手术后取得很好疗效;2例患者出现起搏器综合征,13例患者出现心功能不全,8例患者并发脑梗死。结论:采取相关措施,加强起搏器术后随访工作,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永久起搏器 起搏功能异常 起搏器综合征 随访
下载PDF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动脉顺应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黎敬锋 倪训业 +11 位作者 王厚阳 李世光 陈良余 陆明奎 王超 蔡大炜 张素明 周扬 李银 费亮 牛杰 朱章进 《河北医学》 CAS 2010年第5期519-521,共3页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入选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d,并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使其达到目标血压,疗程12个月。治疗前后用... 目的:探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对高血压患者左心室肥厚、动脉顺应性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前后对照试验,对确诊原发性高血压的入选患者,给予口服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1片/d,并调整剂量或联合用药使其达到目标血压,疗程12个月。治疗前后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测左室相关数据及颈动脉顺应性相关数据,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血压明显下降,并达到目标血压,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室后壁与室间隔厚度显著下降(P≤0.05),动脉顺应性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使用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治疗12个月,可以逆转左心室肥厚,改善左室舒张功能,并能改善动脉的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厄贝沙坦氢氯噻嗪片 原发性高血压 左心室肥厚 动脉顺应性
下载PDF
经桡动脉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临床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黎敬锋 倪训业 +8 位作者 王厚阳 李世光 陈良余 陆明奎 蔡大炜 王超 张素明 李银 费亮 《河北医学》 CAS 2009年第3期258-260,共3页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12例,经股动脉途径109例。结果:两种冠脉介入途径患者临床及冠状... 目的:评价经桡动脉途径行急性冠脉综合征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从2005年5月至2008年12月共对22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行PCI治疗,其中经桡动脉途径112例,经股动脉途径109例。结果:两种冠脉介入途径患者临床及冠状动脉造影特征具有可比性。血管穿刺时间桡动脉组为(4.5±3.4)m in,股动脉组为(3.8±3.6)m in(P>0.05)。导管室支架置入时间桡动脉组为(41±20.7)m in,股动脉组为(38±19)m in(P>0.05)。冠脉介入治疗成功率桡动脉组为94.3%,股动脉组为95.1%。桡动脉组有1例桡动脉闭塞,1例肱动脉损伤渗血前臂肿胀,无其他严重局部并发症发生,股动脉组有2例假性动脉瘤形成,应用不同方法治愈,11例有出血并发症,其中2例有严重出血并发症。桡动脉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股动脉组(P<0.01)。结论:桡动脉途径可以作为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治疗的优选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桡动脉 急性冠脉综合征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7
作者 黎敬锋 倪训业 +9 位作者 李世光 王厚阳 陈良余 陆明奎 王超 蔡大炜 张素明 周扬 李银 费亮 《河北医药》 CAS 2009年第15期1899-1900,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24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3组均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辛伐他汀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1组在常规治...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治疗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的临床疗效。方法241例ACS患者随机分为3组:治疗1组、治疗2组及对照组,3组均常规应用抗心绞痛药物治疗(包括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硝酸酯类、辛伐他汀及β受体阻滞剂等);治疗1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mg,口服,继之以75mg1次/d,口服,出院后停服氯吡格雷;治疗2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首次给予负荷剂量的氯吡格雷,300mg,口服,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继之以氯吡格雷75mg,1次/d,口服,出院后继续服用氯吡格雷1年;均随访1年,观察3组心绞痛发作频率、程度、心电图改变、心脏超声改变、运动耐量,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1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为80.2%(69/86),但1年后的心脏超声EF值及运动耐量有所下降;治疗2组症状和心电图有很明显的改善,总有效率90.4%(75/83),1年后的心脏超声EF值无明显差别,但运动耐量较前提高;对照组症状和心电图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66.7%(48/72),1年内有反复发作,1年后心脏超声EF值及运动耐量均下降。结论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辛伐他汀联合应用于ACS疗效更佳,远期可增加运动耐量,提高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氯吡格雷 阿司匹林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肾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毛雨 卢鑫 +1 位作者 陈良余 周利民 《海南医学》 CAS 2018年第7期910-913,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94例糖尿病合并心绞痛并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计算以肌酐评价的...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与肾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连续收集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在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的394例糖尿病合并心绞痛并经冠脉造影证实为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分别计算以肌酐评价的肾小球滤过率(e GFRScr)及以胱抑素C评价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_(CysC))。按eGFR_(CysC)大小分为A组(eGFR_(CysC)<30 m L/min,n=23)、B组(30 m L/min≤eGFR_(CysC)<60 m L/min,n=125)、C组(60 m L/min≤eGFR_(CysC)<90 m L/min,n=199)及D组(eGFR_(CysC)≥90 m L/min,n=47)四组。每例患者使用Gensini评分(GS)评价冠脉病变程度。使用Pearson相关方法分析GS和肾功能指标间的相关性。以GS为因变量,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自变量之间的独立相关性,并探索影响G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各组患者间的年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清肌酐(Scr)、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eGFR_(CysC)越低组年龄、LDL-C、TG、高血压患病率越高,HDL-C越低;GS与胱抑素C和肌酐均呈正相关(r=0.702、0.205,P<0.01),GS评分与eGFR_(CysC)和e GFRscr均呈负相关(-0.685、-0.202,P<0.01);高龄(β=0.156,P<0.01)、低HDL-C(β=-0.105,P<0.05)、低eGFR_(CysC)(β=-0.707,P<0.01)是GS较强的危险预测因子。结论 eGFR_(CysC)对预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严重程度可能有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合并冠心病 动脉粥样硬化 肾功能不全 相关性
下载PDF
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9
作者 黎敬锋 倪训业 +1 位作者 陈良余 谢瑞玉 《河北医药》 CAS 2005年第7期527-528,共2页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与甲状腺素的关系并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及29例健康者的血清三碘原氨酸(T3)、四碘原氨酸(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原氨酸(F... 目的探讨顽固性心力衰竭与甲状腺素的关系并探讨小剂量甲状腺素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治疗效果。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法检测32例顽固性心力衰竭住院患者及29例健康者的血清三碘原氨酸(T3)、四碘原氨酸(T4)、促甲状腺素(TSH)、游离三碘原氨酸(FT3)、游离四碘氨酸(FT4);同期入选低T4综合征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强心、利尿、醛固酮拮抗剂、ACEI、β-受体阻滞剂等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治疗组另加用小剂量甲状腺素片20mg口服,连续服用2周后,检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并用超声心动图评价治疗前后心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甲状腺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并有心衰越重,T3越低趋势。经2周甲状腺素治疗后,两组患者甲状腺素均有所增高,但治疗组较对照组增高明显(P<0.05),两组心功能均有改善但治疗组改善明显,治疗组LVEF改善差异显著(P<0.05),生活质量改善明显。结论小剂量甲状腺素片可作为顽固性心力衰竭合并低T3综合征者的辅助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剂量 甲状腺素 治疗 顽固性心力衰竭 疗效观察
下载PDF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38例临床观察
20
作者 黎敬锋 倪训业 +10 位作者 李世光 王厚阳 陆明奎 陈良余 王超 蔡大炜 张素明 周扬 朱惠 潘学恒 何丽丽 《河北医药》 CAS 2008年第9期1324-1325,共2页
关键词 经桡动脉冠状动脉造影 临床观察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经桡动脉途径 股动脉途径 金指标 小型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