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0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茂华作品
1
作者 陈茂华 《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陈茂华,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国画系,现为内江师范学院张大于美术学院讲师、国画教研室主任。出版个人专著《速写基础技法》,
关键词 四川美术学院 作品 内江师范学院 教研室主任 国画 毕业
下载PDF
苹果全爪螨抗药性研究进展
2
作者 黄宝剑 张继龙 +2 位作者 苏莎 张晓赫 陈茂华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30,共7页
苹果全爪螨是重要的蔷薇科果树害虫之一,具有体型小、繁殖快、世代周期短等生物学特点。该螨以若螨和成螨取食苹果叶片和嫩芽,影响果树生长发育,造成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其在我国果园的发生逐年加重。国内外对苹果全... 苹果全爪螨是重要的蔷薇科果树害虫之一,具有体型小、繁殖快、世代周期短等生物学特点。该螨以若螨和成螨取食苹果叶片和嫩芽,影响果树生长发育,造成果实品质和产量下降,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其在我国果园的发生逐年加重。国内外对苹果全爪螨的防治主要采用化学杀螨剂,由于化学杀螨剂长期不规范的使用,致使该螨对多种类型的化学杀螨剂产生了抗药性。本文总结了苹果全爪螨的发生、为害、抗药性现状及其抗性机理,同时结合国内外苹果全爪螨抗药性和防治相关研究,提出该螨抗药性治理策略,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全爪螨 抗药性 抗性机理 抗性治理
下载PDF
金头蜈蚣的本草考证及真伪鉴别研究
3
作者 陈茂华 徐谭芳 +3 位作者 刘军锋 李艳华 昝俊峰 田莉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7-51,共5页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蜈蚣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性、品质评价、采收时间、炮制方法、真伪鉴别等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蜈蚣药材的鉴别研究、炮制加工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蜈蚣的药用价值始载于《神农... 通过查阅历代本草、医籍、方书和近现代文献资料,对蜈蚣药材的名称、基原、道地性、品质评价、采收时间、炮制方法、真伪鉴别等进行系统梳理与考证,为蜈蚣药材的鉴别研究、炮制加工和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蜈蚣的药用价值始载于《神农本草经》。据考证,历代医家所用蜈蚣的主流基原均以红头红足蜈蚣(金头蜈蚣S.subspinipes mutilans L.Koch)作为优质蜈蚣药材的评价标准。蜈蚣资源分布广泛,主要产区为湖北、江苏、浙江,其中湖北产蜈蚣是市场上蜈蚣药材的主要来源。蜈蚣的采收加工通常在春夏二季,用竹片插入头尾,绷直,干燥,历代炮制方法主要“随病法制”,现代炮制方法以火炙为主。蜈蚣药材因其地域及品种原因长期存在混用、伪用现象,利用现代研究技术可弥补传统药材鉴别方面的不足。基于考证,建议选取金头蜈蚣为基原,对蜈蚣药材及其复方进行研究与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头蜈蚣 基原 道地 炮制 本草考证 真伪鉴别
下载PDF
三种递送体系对麝香草酚在致病菌胞内吸收的影响
4
作者 徐谭芳 刘军锋 +4 位作者 王平 昝俊峰 杨可 田代志 陈茂华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3期619-625,共7页
目的研究阳离子-β-环糊精(C-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及10%乙醇三种药物递送体系对麝香草酚(THY)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内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半稀释法确定C-β-CD-THY、HP-β-CD-THY包合物和THY 10%乙醇溶液的... 目的研究阳离子-β-环糊精(C-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及10%乙醇三种药物递送体系对麝香草酚(THY)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内吸收的影响。方法采用倍半稀释法确定C-β-CD-THY、HP-β-CD-THY包合物和THY 10%乙醇溶液的最低抑菌浓度(MIC),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其抑菌活性,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THY的测定方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C-β-CD-THY、HP-β-CD-THY包合物和THY 10%乙醇溶液的胞内吸收量。运用扫描电镜分析两种细菌经药物处理后的形态学变化。结果THY 10%乙醇溶液、C-β-CD-THY和HP-β-CD-THY对大肠埃希菌的MIC分别为1.66、1.66、2.13 mmol·L^(-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MIC依次为0.83、0.83、1.66 mmol·L^(-1)。大肠埃希菌对C-β-CD-THY和HP-β-CD-THY的胞内吸收量分别为THY水溶液组的2.2倍和1.6倍,金黄色葡萄球菌对C-β-CD-THY和HP-β-CD-THY的胞内吸收量分别为THY水溶液组的6.5倍和5.5倍。经C-β-CDTHY和HP-β-CD-THY处理后,菌体表面皱缩凹陷,细胞膜破坏严重,大量细胞丧失完整性。结论环糊精包合物能破坏细菌细胞膜,增加THY在大肠埃希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胞内浓度,提高其生物利用度,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可代替乙醇作为辅料,以发挥增溶、促透作用,并提高药物安全性。与HP-β-CD-THY相比,C-β-CD-THY包合物的抑菌效果更佳,可作为更高效的抑菌剂应用于食品药品等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β-环糊精 羟丙基-Β-环糊精 麝香草酚 包合物 递送体系
原文传递
CPR和P450基因在昆虫抗药性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5
作者 乔宪凤 王康 +2 位作者 彭雄 张晓赫 陈茂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62-870,共9页
P450酶系在昆虫代谢农药中有重要作用,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NADPH-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CPR)和细胞色素P450(P450)在该酶系起核心作用。昆虫具有P450超基因家族,但只有一个单一的CPR基因,CPR是昆虫所有参与农药代谢的P450酶... P450酶系在昆虫代谢农药中有重要作用,NADPH-细胞色素P450还原酶(NADPH-cytochrome P450 reductase,CPR)和细胞色素P450(P450)在该酶系起核心作用。昆虫具有P450超基因家族,但只有一个单一的CPR基因,CPR是昆虫所有参与农药代谢的P450酶的唯一电子供体,其影响P450活性。P450基因的高水平表达在害虫抗药性中具有重要作用,P450基因介导的昆虫抗药性是最重要的代谢抗性类型。不同P450基因的高表达的调控机制不同,引起P450基因过量表达的原因可能有P450基因的编码区突变、顺式作用元件和反式作用因子变化、基因扩增等。细胞色素P450介导的抗药性存在一定程度的进化可塑性,即同种昆虫不同种群对相同的农药产生抗药性时,导致抗性产生的P450基因不同;同一昆虫品系在某种农药的抗性选择压力下,影响抗性的P450基因的种类和表达特性会随着持续的农药选择而发生变化。最近的研究显示,CPR的变异和昆虫抗药性相关,但是昆虫CPR基因介导抗药性的机制还缺乏深入研究。全面阐释P450酶系介导昆虫抗药性的机制、建立基于P450基因表达量变化与CPR突变的抗性分子标记,对于害虫抗药性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450 CPR 昆虫抗药性 表达调控 突变 过表达 进化可塑性
下载PDF
CSP介导的害虫抗药性新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
6
作者 乔宪凤 张晓赫 +1 位作者 彭雄 陈茂华 《环境昆虫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60-366,共7页
CSPs(Chemosensory proteins)即化学感受蛋白,其在昆虫体内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参与昆虫的多种生理过程,具有十分复杂的化学功能。CSPs基因介导昆虫抗药性是最新发现的害虫抗药性新机制,且近几年在几种昆虫中被报道。CSPs可以通过螯合作... CSPs(Chemosensory proteins)即化学感受蛋白,其在昆虫体内各个阶段均有表达,参与昆虫的多种生理过程,具有十分复杂的化学功能。CSPs基因介导昆虫抗药性是最新发现的害虫抗药性新机制,且近几年在几种昆虫中被报道。CSPs可以通过螯合作用大量结合农药,进而导致昆虫产生抗药性,但CSPs与杀虫剂的结合机理及其表达调控机制尚未被阐明。基于目前现状,本文系统综述了CSPs在昆虫抗药性中的功能以及抗药性相关酶的表达调控机制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其表达调控的可能机制,旨在为害虫抗药性机制研究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P 昆虫 抗药性 螯合作用 调控机制
下载PDF
禾谷缢管蚜羧酸酯酶基因cDNA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7
7
作者 陈茂华 蓝家样 +2 位作者 韩召军 乔宪凤 曲明静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145-148,共4页
为开展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设计简并引物并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长度分别为260、331、337bp的3个禾谷缢管蚜的羧酸酯酶cDNA片段,命名为Rp.est1、Rp.est2、Rp.est3;3个片段推导氨基酸残基分别... 为开展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innaeus)抗性的分子生物学研究,设计简并引物并采用RT-PCR技术,克隆了长度分别为260、331、337bp的3个禾谷缢管蚜的羧酸酯酶cDNA片段,命名为Rp.est1、Rp.est2、Rp.est3;3个片段推导氨基酸残基分别为87、110、112个;同源性分析表明,Rp.est1、Rp.est2、Rp.est3之间的相似性在40%左右,表明其分别代表不同基因;Rp.est1、Rp.est2、Rp.est3与其他昆虫羧酸酯酶基因序列具有较高的相似性,其GeneBank登录号分别为AY622997、AY869713、AY8697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 羧酸酯酶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烟蚜茧蜂蛹期耐冷藏性研究 被引量:20
8
作者 陈茂华 韩召军 王瑞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1-43,共3页
在(25±1)℃、RH 85%、光照∥黑暗=16h∥8h条件下僵化1~5d的僵蚜,置5℃冰箱中保存,结果显示:僵化3d蚜虫中烟蚜茧蜂平均羽化率最高(72.33%~85.33%),僵化2d蚜虫中烟蚜茧蜂羽化率次之(65.67%~81.33%),僵化4d、5d蚜虫中的烟蚜茧蜂羽... 在(25±1)℃、RH 85%、光照∥黑暗=16h∥8h条件下僵化1~5d的僵蚜,置5℃冰箱中保存,结果显示:僵化3d蚜虫中烟蚜茧蜂平均羽化率最高(72.33%~85.33%),僵化2d蚜虫中烟蚜茧蜂羽化率次之(65.67%~81.33%),僵化4d、5d蚜虫中的烟蚜茧蜂羽化率最低(<70%);僵蚜低温冷藏对羽化出的烟蚜茧峰雌蜂寄生能力无显著影响,各处理中羽化出的雌蜂平均寿命减少皆小于1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生物生物防治 烟蚜茧蜂 低温冷藏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残存癌41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6
9
作者 陈茂华 韩学德 +1 位作者 孟祥诚 郑庆林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48-149,共2页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残存癌41例临床分析陈茂华韩学德孟祥诚郑庆林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外科手术残存癌中图号R735.1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残存癌,在临床上仍时有发生。本院近十年来共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手术851例,发...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残存癌41例临床分析陈茂华韩学德孟祥诚郑庆林关键词食管肿瘤贲门肿瘤外科手术残存癌中图号R735.1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后残存癌,在临床上仍时有发生。本院近十年来共施行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手术851例,发生残存癌41例,阳性率为4.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贲门癌 外科手术 残存癌
下载PDF
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残端阳性22例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茂华 韩学德 +1 位作者 孟祥诚 郑庆林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03-204,共2页
本文报告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311例,残端癌的阳性率为7.1%(22/311),其中食管癌为5.4%(12/221),贲门癌为11.1%(10/90)。并分析了残端癌发生的相关因素。认为断端癌组织阳性与胃、食管切除的长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的组织类型... 本文报告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311例,残端癌的阳性率为7.1%(22/311),其中食管癌为5.4%(12/221),贲门癌为11.1%(10/90)。并分析了残端癌发生的相关因素。认为断端癌组织阳性与胃、食管切除的长度、是否有淋巴结转移。肿瘤的组织类型有关。3年随访结果表明断端癌组织阳性者的预后明显低于阴性患者,但断端癌组织并不影响局部吻合口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贲门癌 残端癌
下载PDF
党参与人参部分作用替换使用的考证及药理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陈茂华 李艳华 +1 位作者 周继刚 胡卫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5期110-112,共3页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自古为补气生津之佳品,属贵重药材.而另一药材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从古代的文献记载和现代药理作用分析两方面,都体现了与人参在某些方面可以替换使... 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 C.A.Mey),自古为补气生津之佳品,属贵重药材.而另一药材桔梗科植物党参(Codonopsis pilosula(Franch.)Nannf.),从古代的文献记载和现代药理作用分析两方面,都体现了与人参在某些方面可以替换使用的关系,从而为二者的替换使用找到了依据.对中药临床应用中减少资源浪费,体现中医药价廉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党参 人参 部分替代 文献考证 药理分析
下载PDF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手工与器械吻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茂华 孟祥诚 +1 位作者 郑庆林 张庆广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63-64,共2页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手工与器械吻合的对比分析陈茂华孟祥诚郑庆林张庆广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手术吻合方法中图号R735.1本文总结1983年至1993年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手术,就采取手工缝线吻合和吻合器吻合的术中处理、术... 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术中手工与器械吻合的对比分析陈茂华孟祥诚郑庆林张庆广关键词食管癌贲门癌外科手术吻合方法中图号R735.1本文总结1983年至1993年食管癌贲门癌切除手术,就采取手工缝线吻合和吻合器吻合的术中处理、术后并发症及残留癌的发生情况作一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贲门癌 外科手术 吻合术 食管肿瘤
下载PDF
食管癌根治术后吻合口瘘的外科治疗(附9例报告)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茂华 张庆广 +2 位作者 王玉玖 王哲 马明玺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39-40,共2页
对9例发生吻合口瘘的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采用空肠造瘘行肠道内营养,同时胃窦部切口逆行置入胃管行胃减压引流后,经口服亚甲蓝证实吻合口均愈合。认为逆行置管胃减压引流同时肠内营养是治疗食管癌根治术后食管胃吻合口瘘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消化道肿瘤 吻合口瘘 营养支持 胃造口术
下载PDF
烟草甲对贮存烟叶选择危害的系统聚类分析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茂华 孟国玲 龚信文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1-42,共2页
研究了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在8个级别的烤烟烟叶和2个级别的白肋烟烟叶上的卵量分布数、成虫分布数、子代成虫平均寿命、子代雌虫平均卵量、子代成虫前期平均历期、子代总虫数,利用这6个指标对10种烟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 研究了烟草甲Lasioderma serricorne(F.)在8个级别的烤烟烟叶和2个级别的白肋烟烟叶上的卵量分布数、成虫分布数、子代成虫平均寿命、子代雌虫平均卵量、子代成虫前期平均历期、子代总虫数,利用这6个指标对10种烟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显示,供试烟叶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档烤烟烟叶和中部中档烤烟烟叶,第二类为白肋烟叶,第三类为中、下部中、低档烟叶,其中烟草甲对第一类烟叶选择性最强,其次为第三类,再次为第二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草甲 选择性 系统聚类分析 烟草仓储害虫 烟叶化学成分
下载PDF
禾谷缢管蚜、麦长管蚜乙酰胆碱酯酶基因片段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11
15
作者 陈茂华 韩召军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35-39,共5页
采用RT-PCR技术,设计简并上、下游引物,从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 innaeus))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 ius))中均克隆出2种不同乙酰胆碱酯酶的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Rp.ace1、Rp.ace2和Sa.ace1、Sa.ace2。同源性分析... 采用RT-PCR技术,设计简并上、下游引物,从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L innaeus))和麦长管蚜(Sito-bion avenae(Fabric ius))中均克隆出2种不同乙酰胆碱酯酶的cDNA片段,分别命名为Rp.ace1、Rp.ace2和Sa.ace1、Sa.ace2。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Rp.ace1、Sa.ace1与棉蚜(Aphis gossypii)和桃蚜(Myzus persicae)的Ⅰ型乙酰胆碱酯酶(Ace1)基因序列具有96%以上的相似性,Rp.ace2和Sa.ace2与棉蚜和桃蚜的Ⅱ型乙酰胆碱酯酶(Ace2)以及从麦二叉蚜(Schizaphis gram inum)中克隆出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序列具有95%以上的相似性。说明禾谷缢管蚜和麦长管蚜体内都存在2种乙酰胆碱酯酶基因,而且预示蚜虫体内可能普遍存在2种不同的乙酰胆碱酯酶基因,这2种基因都具有相应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禾谷缢管蚜 麦长管蚜 乙酰胆碱酯酶 序列分析
下载PDF
止嗽方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临床疗效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陈茂华 赵云 +1 位作者 杜虎城 李艳华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9年第5期53-55,共3页
目的:研究自制止嗽方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患者给予支气管舒张药等西医对症治疗,同时加用自制的止嗽方穴位敷贴治疗(... 目的:研究自制止嗽方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4例患者给予支气管舒张药等西医对症治疗,同时加用自制的止嗽方穴位敷贴治疗(穴位贴采用桔梗、炒芥子、蜜款冬花等8味药,将上述中药研细成粉并过80目筛,再用生姜汁调制,做成药饼装入空白敷贴中即成)。于夏季进入“三伏”时开始,每伏敷贴3次,直至伏期结束;对照组32例患者给予西医对症治疗。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并统计疗效,测定患者肺功能指标的变化,即第1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呼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第1秒呼气容积占用力呼气量百分比(FEV1/FVC%)。结果:治疗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9.41%,高于对照组(53.13%),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明显改善,FEV1%、FEV1/FVC%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 P <0.05)。结论:止嗽方穴位敷贴制备工艺简便,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改善肺功能,有力诠释了中医“冬病夏治”穴位敷贴的临床意义和内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止嗽方 穴位敷贴 冬病夏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喘证 肺胀 咳嗽 稳定期 外治法
下载PDF
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微量白蛋白尿患者动态血压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茂华 羊镇宇 吴小庆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7-389,共3页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与动态血压的特征性改变,包括血压变异指数(ABPVs、ABPVd)、血压负荷(BPload)及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确诊的1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和24h尿微量白蛋... 目的了解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微量白蛋白尿(micro-albuminuria,MAU)与动态血压的特征性改变,包括血压变异指数(ABPVs、ABPVd)、血压负荷(BPload)及血压昼夜节律的相关性。方法确诊的14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和24h尿微量白蛋白检查,分为微量白蛋白尿(MAU)组及尿微量白蛋白正常组(NAU)。结果MAU组血压变异指数及血压负荷较NAU组增大(P<0.05),合并MAU的患者血压昼夜节律不明显。结论微量白蛋白尿的发生与血压变异指数、血压负荷和血压昼夜节律密切相关,有无微量白蛋白尿可一定程度上反映血压控制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白蛋白尿 原发性高血压 血压变异 血压负荷 血压昼夜节律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被引量:12
18
作者 陈茂华 《图书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4-66,共3页
本文阐述了高校重点学科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性以及高校图书馆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的内容、方式与手段等。
关键词 重点学科 文献信息资源 高校图书馆 网络环境 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重点学科建设
下载PDF
食管、胃重复癌(附7例报告)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茂华 韩学德 +2 位作者 孟祥诚 郑庆林 王胜昌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3-24,共2页
重复癌是指同一患者的单个或多个器官组织同时或异时发生的两种以上的原发性癌,也称为多发性癌。此病较少见。
关键词 食管肿瘤 胃肿瘤 重复肿瘤
下载PDF
网络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信息组织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茂华 《情报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3-45,共3页
阐述了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的方式,探讨了数字图书馆信息组织方式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网络环境 数字图书馆 信息组织 数据库 主题树 超媒体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