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5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NGS在检验与临床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李维 卓超 +3 位作者 许建成 余方友 陈茶 关鸿志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1-7,共7页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投入临床使用的时间并不算长,但近些年随着诊断分子微生物学的飞速发展,mNGS因具有耗时短、检测范围广等优势受到检验科和临床的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的临床微生物的检测方法,mNGS不仅有效提高了病原微生物的检出...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投入临床使用的时间并不算长,但近些年随着诊断分子微生物学的飞速发展,mNGS因具有耗时短、检测范围广等优势受到检验科和临床的广泛关注。相较于传统的临床微生物的检测方法,mNGS不仅有效提高了病原微生物的检出率,也弥补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特别是在某些疑难重症感染性疾病的精准诊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近年来mNGS相关应用规范及专家共识的相继出台[1-5],如何利用现有的新兴检测手段完善目前的临床诊疗路径,提高对疾病的诊断效率,是检验科和临床都亟待思考的问题。比如mNGS检测的基本流程和管理要求有哪些?mNGS在鉴别菌种方面的准确性如何?mNGS技术应用于感染性疾病的临床适应证有哪些?mNGS报告如何解读,解读应注意哪些问题?在什么场景或时机下使用mNGS可以最大化提高患者的预后?医院检验科可以依托mNGS平台开展哪些临床研究工作?检验科和临床对mNGS未来发展的期待是什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报告解读 感染性疾病 序列数 检验与临床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泛耐株”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被引量:26
2
作者 陈茶 黄彬 +2 位作者 蓝锴 庞雪云 糜祖煌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11-113,I0001,共4页
目的研究"泛耐"铜绿假单胞菌中多种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2株"泛耐"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基因(qacE... 目的研究"泛耐"铜绿假单胞菌中多种耐药基因的存在情况及耐药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22株"泛耐"铜绿假单胞菌的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和整合酶基因。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22株菌中oprD2、blaCARB、gyrA、aac(6')-Ⅰb、ant(2″)-Ⅰ和qacE△1-sul1基因均阳性;blaSHV、blaSPM、blaGIM、blaDHA、blaOXA-10、blaGES、blaPER、aac(3')-Ⅰ和aac(6')-Ⅱ基因均阴性;blaIMP、blaTEM、blaVEB、aac(3')-Ⅱ、ant(3″)-Ⅰ、intⅠ1和blaVIM阳性率分别为95.5%、77.3%、13.6%、4.5%、4.5%、4.5%和4.5%。结论oprD2基因阳性说明这些泛耐菌株中外膜蛋白并未缺失,多种耐药基因同时存在是本研究中铜绿假单胞菌"泛耐"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泛耐菌 耐药基因 耐药机制
下载PDF
不同检测系统促甲状腺激素测定结果的偏倚评价 被引量:10
3
作者 陈茶 黄彬 +1 位作者 丁海明 梁伟雄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193-195,202,共4页
目的评价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是否存在偏倚。方法分别选用拜尔、德普和自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应用4个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拜尔ACS180、拜尔CENTAUR、强生VITROSECI、德普Immulit... 目的评价不同检测系统测定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结果是否存在偏倚。方法分别选用拜尔、德普和自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应用4个不同的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拜尔ACS180、拜尔CENTAUR、强生VITROSECI、德普Immulite-1000化学发光免疫检测系统)检测TSH,并对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经随机区组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不同厂家、不同水平的质控物和不同浓度的患者新鲜血清的测定结果在各检测系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各检测系统间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75;可靠性分析信度系数α均接近1;以CEN-AUR作目标检测系统,对其他检测系统作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ACS180检测系统临床可接受,但另2个检测系统临床均部分接受。结论4个检测系统测定TSH结果精密度符合临床要求,但临床可接受性能评价部分存在不可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甲状腺素 实验室技术 方法 仪器 设备 质量控制
下载PDF
广州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 被引量:11
4
作者 陈茶 黄彬 +1 位作者 蓝锴 庄俊华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329-331,共3页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3家医院2001~2003年间自尿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623株,用NCCLS规定的ESBLs初筛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B琼脂扩散... 目的了解本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耐药特征及其基因型分布。方法收集广州地区13家医院2001~2003年间自尿培养分离的大肠埃希菌623株,用NCCLS规定的ESBLs初筛和确证试验检测ESBLs,用K-B琼脂扩散法进行药物敏感试验,用PCR方法对分离的产ESBLs菌株进行SHV、CTX-M基因型检测。结果产ESBLs大肠埃希菌检出率为33.4%(208株),其中53.8%(112株)携带CTX—M基因,20.7%(43株)携带SHV型基因,并有2,8%(6株)同时携带CTX—M基因和SHV型基因。产酶株的耐药率显著高于非产酶株,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环丙沙星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耐药率较高(高达84.1%~97.6%),对加用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或他唑巴坦的耐药率较低。结论广州地区泌尿系统感染的产ESBLs大肠埃希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其中CTX—M型是流行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表型 耐药 基因分型
下载PDF
产ESBLs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特征和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7
5
作者 陈茶 黄彬 +1 位作者 罗强 庄俊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5期373-375,共3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耐药特点和基因型分布。方法对该院2001年7月至2003年8月间临床分离保存的208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B...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耐药特点和基因型分布。方法对该院2001年7月至2003年8月间临床分离保存的208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用K-B法进行药敏试验,用双纸片法进行ESBLs初筛,用NCCLS1999年推荐的确证方法进行ESBLs确证。并采用PCR扩增和PCR产物测序方法对产ESBLs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分离到产ESBLs细菌76株,总检出率为36.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41.9%(39/93)、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32.2%(37/115),产酶株的耐药率明显高于非产酶株,产ESBLs细菌对青霉素类、环丙沙星及头孢菌素类耐药率较高,加酶抑制剂克拉维酸或他唑巴坦后耐药率有明显下降;PCR初步分型结果表明:TEM型42株(55.3%),均为TEM-1型,CTX-M型27株(35.5%),SHV型33株(43.4%)。结论产ESBLs细菌具有多重耐药的特点;CTX-M型和SHV型是该院产ESBLs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流行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表型 耐药 基因分型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陈茶 黄彬 庄俊华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9-160,共2页
目的 :了解本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中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发生率和药敏情况 ,为防止这 3种细菌产ESBLs菌株的传播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用Vitek 32细菌鉴定仪 ,药敏试验用K B法 ,... 目的 :了解本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阴沟肠杆菌中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发生率和药敏情况 ,为防止这 3种细菌产ESBLs菌株的传播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用Vitek 32细菌鉴定仪 ,药敏试验用K B法 ,ESBLs初筛用双纸片法 ,ESBLs确证用NCCLS1999年推荐的确证方法。结果 :产ESBLs耐药菌占全部分离菌的 33 2 % ,其中各细菌ESBLs发生率大肠埃希菌为2 8 6 % ,肺炎克雷伯菌为 34 1% ,阴沟肠杆菌为 4 0 5 %。对实验所做抗生素 ,ESBLs阳性株比阴性株具有更高的耐药率和更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结论 :本院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ESBLs发生率较高 ,较往年有上升趋势 ,ESBLs菌感染的治疗仍以亚胺培南为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阴沟肠杆菌 Β-内酰胺酶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耐药特性 被引量:48
7
作者 陈茶 黄彬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73-74,共2页
目的 了解中医院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细菌的发生率和药敏情况 ,为防止产ESBL s细菌的传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产 ESBL s细菌用 VITEK- 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 ,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 K- B琼脂扩散法。结... 目的 了解中医院主要肠杆菌科细菌中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 s)细菌的发生率和药敏情况 ,为防止产ESBL s细菌的传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产 ESBL s细菌用 VITEK- 32全自动细菌分析系统检测 ,抗生素敏感测定采用 K- B琼脂扩散法。结果  174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共检出 4 8株产 ESBL s细菌 ,其中大肠埃希菌 2 7株 ,肺炎克雷伯菌 2 1株 ,总检出率为 2 7.6 % ;检出的产 ESBL s细菌对所有的青霉素类抗生素产生耐药 ,对三代头孢菌素、复方新诺明、喹诺酮类等其他抗生素有极高的耐药性 ,对头孢他啶、阿米卡星 (丁胺卡那 )耐药性较低 ,对亚胺培南 (亚胺硫霉素 )全部敏感。结论 在中医院产 ESBL s细菌的发生率也较高 ,产 ESBL s细菌有较高的交叉耐药性和多重耐药性 ,易引起区域性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类 抗药性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一种细胞免疫学新技术——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被引量:6
8
作者 陈茶 黄彬 姜傥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43-246,共4页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是利用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的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的一种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可从单细胞水平评价机体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近年来ELISPOT技术以其简便、特异、敏感的优点...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ELISPOT)是利用ELISA技术的基本原理从单细胞水平检测分泌抗体的细胞或分泌细胞因子的细胞的一种细胞免疫学检测技术,可从单细胞水平评价机体的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功能。近年来ELISPOT技术以其简便、特异、敏感的优点,被广泛用于肿瘤疫苗评价试验、免疫监测和结核杆菌感染的诊断等方面。现综述ELISPOT技术的原理、基本操作步骤、优缺点和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联免疫吸附测定 T淋巴细胞 B淋巴细胞 酶联免疫斑点技术
下载PDF
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的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茶 林冬玲 +5 位作者 李有强 张妮 袁慧 曾建明 张伟铮 黄彬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1期2427-2428,2432,共3页
目的探讨广东省中医院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对3类或3类... 目的探讨广东省中医院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分子流行病学情况。方法采用纸片扩散法检测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对12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并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子分型和同源性分析。结果 72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均对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耐药,脉冲场凝胶电泳图谱可分成17基因型(A~Q),其中A型40株。结论本地区虽未发生暴发流行,但仍存在流行优势克隆株,应积极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耐药性监测,防止医院感染和暴发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假单胞菌 铜绿 抗药性 多药 流行病学 分子 电泳 凝胶 脉冲场
下载PDF
产ESBLs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基因分型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茶 黄彬 张文 《广东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86-687,共2页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耐药基因型分布。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2001年7月至2003年8月间临床分离保存的208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用... 目的了解广东省中医院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的大肠埃希菌及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耐药基因型分布。方法对广东省中医院2001年7月至2003年8月间临床分离保存的208株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用Vitek-32细菌鉴定仪进行细菌鉴定,用双纸片法进行ESBLs初筛,用NCCLS 1999年推荐的确证方法进行ESBLs确证。并采用PCR扩增和PCR产物测序方法对产ESBLs菌株进行基因分型。结果分离到产ESBLs细菌76株,总检出率为36.5%,其中肺炎克雷伯菌阳性率为41.9%(39/93)、大肠埃希菌阳性率为32.2%(37/115),PCR初步分型结果表明:TEM型42株(55.3%),均为TEM-1型、CTX-M型27株(35.5%),SHV型33株(43.4%)。结论CTX-M型和SHV型是我院产ESBL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中流行的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表型 基因分型 肺炎克雷伯菌 大肠埃希菌
下载PDF
自身淬灭探针荧光定量PCR检测淋病奈瑟菌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茶 黄彬 +1 位作者 罗进勇 尹一兵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13-314,320,共3页
目的利用自身淬灭探针技术建立敏感、特异、快速、价廉且能广泛应用的淋病奈瑟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EM-11Zf-CPPB作为标准品,自行设计自身淬灭探针,建立、优化定量PCR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结果所建... 目的利用自身淬灭探针技术建立敏感、特异、快速、价廉且能广泛应用的淋病奈瑟菌荧光定量PCR检测方法。方法构建重组质粒pGEM-11Zf-CPPB作为标准品,自行设计自身淬灭探针,建立、优化定量PCR体系,并进行方法学评价及临床应用。结果所建立方法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01~109拷贝/μL,灵敏度为10拷贝/μL,特异性为100%。天间变异系数(CV)为2.38%,批内CV为1.32%,批间CV为2.75%。该方法比培养方法更快速、灵敏。结论以自身淬灭探针技术为平台的淋病奈瑟菌荧光定量PCR方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对淋病的早期快速诊断有较高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自身淬灭探针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应用FITC系统建立非均衡竞争雌二醇(E2)化学发光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茶 孔海霞 +3 位作者 雷鹏 辛志勇 张影 刘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76-678,共3页
目的建立能广泛应用于雌二醇(E2)检测的方法。方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兔抗人E2多克隆抗体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E2类似物。以抗FITC抗体包被发光板,FITC-E2类似物与抗FITC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固相抗原与血清中E2竞争结... 目的建立能广泛应用于雌二醇(E2)检测的方法。方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兔抗人E2多克隆抗体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E2类似物。以抗FITC抗体包被发光板,FITC-E2类似物与抗FITC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固相抗原与血清中E2竞争结合抗E2抗体-HRP,建立化学发光法(CLIA)血清E2检测系统(FITC系统),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E2-牛血清清蛋白直接包被系统(非FITC系统)和罗氏公司Elecsys2010系统进行比较。结果 FITC系统检测线性范围为10~3000pg/mL,灵敏度为10p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优于非FITC系统;与Elecsys2010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780,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基于FITC系统的非均衡竞争E2检测CLIA系统,精密度、灵敏度等指标均符合临床要求,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荧光素 非均衡竞争 雌二醇 多克隆抗体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下载PDF
对一株铜绿假单胞菌22种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陈茶 黄彬 +2 位作者 蓝锴 庞雪云 糜祖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40-342,共3页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一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和整合酶基因检测,并对VIM基... 目的研究铜绿假单胞菌多重耐药情况和相关机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法对一株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进行β-内酰胺酶基因、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MEs)基因、喹诺酮类耐药基因、耐消毒剂基因(qacE△1-sul1)和整合酶基因检测,并对VIM基因进行了测序。结果PCR扩增结果显示该菌株aac(6′)-Ⅰb、blaCARB、gyrA、oprD2、ant(2″)-Ⅰ、qacE△1-sul1、blaIMP-I、blaTEM、blaVEB、aac(3)-Ⅱ、ant(3″)-Ⅰ、intⅠ1、blaVIM基因均为阳性,而aac(3)-Ⅰ、aac(6′)-Ⅱ、blaGES、blaGIM、blaOXA-10群、blaPER、blaSPM、blaSHV、blaDHA基因均为阴性,VIM基因扩增产物测序后经BLAST同源性分析表明为VIM-2型。结论铜绿假单胞菌存在多重耐药基因。管壁涂有季胺类、双胍类消毒剂和磺胺的II代导管的抑菌效果需重新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多重耐药 基因
下载PDF
应用FITC系统建立非均衡竞争睾酮(T)化学发光法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茶 孔海霞 +2 位作者 雷鹏 宋启超 刘萍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6期668-670,共3页
目的建立可广泛应用于睾酮(T)检测的方法。方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兔抗人T多克隆抗体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T-类似物。以抗FITC抗体包被发光板,FITC-T类似物与抗FITC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固相抗原与血清中T竞争结合抗T抗... 目的建立可广泛应用于睾酮(T)检测的方法。方法制备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兔抗人T多克隆抗体及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T-类似物。以抗FITC抗体包被发光板,FITC-T类似物与抗FITC抗体结合形成固相抗原,固相抗原与血清中T竞争结合抗T抗体-HRP,建立化学发光法(CLIA)血清T检测系统(FITC系统),进行方法学评价,并与直接用T-牛血清清蛋白包被系统(非FITC系统)和罗氏公司Elecsys2010系统进行比较。结果 FITC系统检测线性范围为0.05~20ng/mL,灵敏度为0.05ng/mL;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优于非FITC系统;与Elecsys2010系统检测结果的相关系数为0.9732,测定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成功建立基于FITC系统的非均衡竞争T检测CLIA系统,精密度、灵敏度等指标均符合临床要求,可用于临床标本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硫氰酸荧光素 非均衡竞争 睾酮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下载PDF
革兰阴性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检测及药敏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茶 黄彬 庄俊华 《广东医学》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73-275,共3页
目的 了解本院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中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发生率和药敏情况 ,为防止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用Vitek - 32细菌鉴定仪 ,药敏试验用K -B法 ,ESBLs初筛用双纸片法 ,ESBL... 目的 了解本院常见的革兰阴性杆菌中超广谱 β -内酰胺酶 (ESBLs)细菌的发生率和药敏情况 ,为防止产ESBLs细菌的传播和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细菌鉴定用Vitek - 32细菌鉴定仪 ,药敏试验用K -B法 ,ESBLs初筛用双纸片法 ,ESBLs确证用NCCLS 1 999年推荐的确证方法。结果 产ESBLs耐药菌占全部分离菌的 2 8 9% ,其中各细菌ESBLs发生率大肠埃希菌为 2 8 6 % ,肺炎克雷伯菌为 34 1 % ,阴沟肠杆菌为 4 0 5 %。另外有 1例铜绿假单胞菌、2例弗劳地枸橼酸杆菌、2例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产ESBLs。对试验所做抗生素 ,ESBLs阳性株比阴性株具有更高的耐药率和更严重的交叉耐药现象。结论 本院产ESBLs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多见 ,ESBLs的发生率和菌种分布有上升趋势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革兰阴性杆菌 Β-内酰胺酶 检测 药敏分析 微生物
下载PDF
淋病奈瑟菌自身猝灭荧光定量PCR方法的临床应用
16
作者 陈茶 黄彬 +1 位作者 罗进勇 尹一兵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433-434,共2页
目的评价自身猝灭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病奈瑟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培养法和FQ-PCR法分别检测59份疑为淋病奈瑟菌感染病人的分泌物标本。结果两者特异性均为100%(28/28),而FQ-PCR敏感性100%(38/38),高于培养法81.6%(31... 目的评价自身猝灭荧光定量PCR(FQ-PCR)检测临床标本中淋病奈瑟菌的应用价值。方法应用培养法和FQ-PCR法分别检测59份疑为淋病奈瑟菌感染病人的分泌物标本。结果两者特异性均为100%(28/28),而FQ-PCR敏感性100%(38/38),高于培养法81.6%(31/38)(P<0.05)。对其中32例经正规治疗,症状、体征消失2~3周的患者进行追踪检测,培养法均转阴,FQ-PCR检测仍有5例为阳性。结论自身猝灭荧光定量PCR方法具有快捷、敏感、特异、价格低廉和稳定性较好的特点,是辅助诊断淋病的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病奈瑟菌 自身猝灭探针 荧光定量PCR
下载PDF
Vitek-AMS系统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评价
17
作者 陈茶 黄彬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4期231-232,共2页
目的 :评价 Vitek- AMS系统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Vitek- 32仪器法、双纸片协同试验法检测 45株 ESBLS阳性和 45株 ESBLS阴性菌株 ,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itek- 32仪器法检出 45株 ESBL s阳... 目的 :评价 Vitek- AMS系统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方法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方法 :用Vitek- 32仪器法、双纸片协同试验法检测 45株 ESBLS阳性和 45株 ESBLS阴性菌株 ,并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Vitek- 32仪器法检出 45株 ESBL s阳性株中的 43株 ,而双纸片协同试验法仅检出 38株 ,45株 ES-BLS 阴性株用两法检测均为阴性。 Vitek- AMS仪器法检测 ESBL s的方法敏感性为 95 .5 % ,特异性为10 0 % ,而双纸片协同试验法分别为 84.4%和 10 0 %。结论 :Vitek- AMS系统检测 ESBLS的方法敏感性和特异性均优于双纸片协同试验法 ,且操作简便 ,有条件的实验室可将其作为初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内酰胺酶类 抗药性 微生物 Vitek-AMS系统 检测
下载PDF
实时PCR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8
作者 陈茶 尹一兵 康格非 《中国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4年第1期11-13,15,共4页
以荧光能量传递技术为基础的荧光定量PCR技术,自从1995年建立以来,无论从技术上和应用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就荧光定量PCR的各种探针技术及其在肿瘤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实时PCR 肿瘤 诊断 荧光定量PCR技术 分子灯塔 杂交探针
下载PDF
实时PCR在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19
作者 陈茶 尹一兵 康格非 《国外医学(临床生物化学与检验学分册)》 2004年第2期119-121,124,共4页
以荧光能量传递技术为基础的荧光定量PCR技术 ,自 1 995年建立以来 ,无论从技术和应用上都得到了快速发展。本文就荧光定量PCR的各种探针技术及其在肿瘤检测方面的应用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实时PCR 肿瘤诊断学 探针技术 多药耐药 化疗
下载PDF
端粒、端粒酶与肿瘤
20
作者 陈茶 黄彬 俞纯山 《江西医学检验》 2000年第1期44-46,共3页
关键词 肿瘤 端粒 端粒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