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陈跃来运用温通针法治疗感冒后失嗅证1例 被引量:6
1
作者 王茜 陈跃来 《中医文献杂志》 2017年第3期50-51,共2页
通过临床医案1例介绍陈跃来运用温通针法治疗感冒后失嗅证的针刺要点。温通针操作要点在于押手和刺手的配合,押手施关闭法可以控制针感的传导方向,并通过押手指腹感应气至与否。气机已至,刺手补法守气,气至病所产生温润通畅的感觉,起到... 通过临床医案1例介绍陈跃来运用温通针法治疗感冒后失嗅证的针刺要点。温通针操作要点在于押手和刺手的配合,押手施关闭法可以控制针感的传导方向,并通过押手指腹感应气至与否。气机已至,刺手补法守气,气至病所产生温润通畅的感觉,起到驱寒通络开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跃来 郑魁山 失嗅证 嗅觉障碍 针灸 验案 名医经验
下载PDF
陈跃来针灸治疗压力性尿失禁经验辑要 被引量:7
2
作者 郑慧敏 陈跃来 +2 位作者 侯文光 尹平 靳琦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850-853,共4页
陈跃来教授师承著名针灸学家郑魁山先生,临床上擅长运用经络脏腑理论针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对压力性尿失禁有独到的见解且疗效显著,对该病在治疗上注重针刺守气及气至病所效应。操作要点为揣穴进针后必先候气,气已至再使用推弩守气的针... 陈跃来教授师承著名针灸学家郑魁山先生,临床上擅长运用经络脏腑理论针治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对压力性尿失禁有独到的见解且疗效显著,对该病在治疗上注重针刺守气及气至病所效应。操作要点为揣穴进针后必先候气,气已至再使用推弩守气的针刺手法催促针感循行经脉,从而达到气至病所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跃来 郑魁山 守气 压力性尿失禁 针灸 针刺手法
原文传递
古代肺系疫病的记载价值和意义剖析
3
作者 张晓东 陈跃来 宋秀玲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3-376,F0003,共5页
从人类发展史看,疫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息繁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疫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一旦发病,能够迅速传染给周围的人,会使许多人在很短时间内被感染。肺系疫病是疫病中发病率、流行性及传染性最高的一... 从人类发展史看,疫病一直伴随着人类的生息繁衍,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疫病起病急、传染性强,一旦发病,能够迅速传染给周围的人,会使许多人在很短时间内被感染。肺系疫病是疫病中发病率、流行性及传染性最高的一类疾病,其对经济社会发展乃至历史进程也会产生影响。概览中国古代文献,古代医家智慧对今天或者未来可能的相关工作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从梳理中医古籍中记载的经典理论出发,深入挖掘,重新认识,以期为临床诊治和公共卫生事业发展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系疫病 医学典籍 公共卫生 临床研究 临床实践
下载PDF
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张弢 罗建敏 +4 位作者 董伟 刘畅 兰家辉 郑荣华 陈跃来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28例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 目的探讨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将2021年10月—2022年9月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耳鼻喉科就诊的128例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耳周穴位注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进行认知行为疗法治疗,治疗4周,并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进行耳鸣严重程度评估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汉密顿焦虑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与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个月后的改善情况,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分析观察组的疗效的影响因素分析。结果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总有效率达到37.5%,与本组治疗前相比,在治疗结束时和治疗结束1个月后在耳鸣严重程度、PSQI、HAMA评分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是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疗效的影响因素之一。结论耳周穴位注射联合认知行为疗法能有效治疗老年慢性特发性耳鸣,但是高龄患者疗效有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认知行为疗法 特发性耳鸣 慢性 穴位注射
下载PDF
电针“会阳”、“中膂俞”对非细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尿流动力学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7
5
作者 陈跃来 申鹏飞 +1 位作者 陈国美 张力君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会阳”、“中膂俞”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诱发膀胱功能亢进的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组并造成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电针“会阳”、“中膂俞” ,分别于针刺后 3天、1 0天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结果 :电针“会... 目的 :观察电针“会阳”、“中膂俞”对大鼠非细菌性前列腺炎诱发膀胱功能亢进的尿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分组并造成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电针“会阳”、“中膂俞” ,分别于针刺后 3天、1 0天进行尿流动力学测定。结果 :电针“会阳”、“中膂俞”可调整大鼠膀胱尿流动力学指标 ,降低较高的膀胱内压 ,使低顺应性膀胱改善 ,抑制膀胱功能活动亢进 (频率、幅度 ) ,提高尿流率。结论 :电针“会阳”、“中膂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会阳” “中膂俞” 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尿流动力学
下载PDF
针刺透穴法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跃来 马雪梅 +3 位作者 侯文光 岑珏 虞先敏 张丽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73-275,共3页
关键词 透针 2型糖尿病 周围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针刺调节膀胱功能的神经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62
7
作者 陈跃来 钟蕾 +1 位作者 刘光雯 钟晨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63-64,F003,共3页
从临床和实验研究角度 ,回顾总结了近 10多年来针刺对膀胱功能的调节效应及其神经作用机制。认为针刺可通过调节外周传入神经和中枢神经而改善膀胱的功能 ;针刺的这种调节作用具有双相性 。
关键词 针刺 膀胱功能 神经机制 膀胱疾病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不同穴位对尿道综合征尿道功能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跃来 申鹏飞 +2 位作者 陈国美 宗蕾 哈力甫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0期37-39,共3页
为研究不同穴位对尿道综合征的影响 ,5 4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俞穴组、募穴组和合穴组 ,每组各 18例 ,分别予以相应的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各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P &... 为研究不同穴位对尿道综合征的影响 ,5 4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俞穴组、募穴组和合穴组 ,每组各 18例 ,分别予以相应的治疗 ;观察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及尿动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各组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明显改善 ,P <0 .0 5 ,且俞穴组、募穴组优于合穴组 ;三组对尿动力学指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俞穴组和募穴组改善较为明显 ,但有各自的相对特异性。提示临床可以根据患者尿动力学结果选择相应的穴位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道综合征 尿动力学 针灸 背俞穴 募穴 合穴 女性
下载PDF
不同针刺方法对女性尿道综合征膀胱容量影响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9
9
作者 陈跃来 岑珏 +3 位作者 侯文光 高志强 虞先敏 马雪梅 《针刺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对不同针刺方法对尿道综合征患者膀胱容量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81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手法针刺组、手法针刺组,采用膀胱容量以及最大尿流率等指标评价,并于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膀胱容量... 目的:对不同针刺方法对尿道综合征患者膀胱容量的影响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81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手法针刺组、手法针刺组,采用膀胱容量以及最大尿流率等指标评价,并于1个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和最大尿流率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电针加手法针刺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增量较手法针刺组显著(P<0.05),而最大尿流率变化两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电针加手法针刺和手法针刺均可通过增加膀胱容量和尿流率而改善排尿状况。电针加手法针刺方法对膀胱功能的改善较手法针刺更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尿道综合征 膀胱容量 电针 手针
下载PDF
电针与手针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对比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陈跃来 哈力甫 +3 位作者 岑珏 黄俏蓉 侯文光 高志强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25-426,共2页
目的:对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89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排尿障碍症状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均可使排尿异... 目的:对不同针刺方法治疗尿道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客观评价。方法:将89例女性尿道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手针组,采用国际尿控协会排尿障碍症状评价、生活质量评分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评价,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两组均可使排尿异常症状缓解(P<0.05);电针组近期痊愈率为51.8%,高于手针组的17.1%(P<0.05)。结论:电针疗法治疗女性尿道综合征疗效优于手针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 神经原性/针灸疗法 针刺疗法/方法 电针
下载PDF
电针对大鼠不稳定膀胱逼尿肌及膀胱颈氮能神经递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跃来 岑珏 +3 位作者 侯文光 高志强 虞先敏 马雪梅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6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不稳定膀胱模型下尿路组织氮能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不稳定膀胱模型,电针会阳、中膂俞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膀胱逼尿肌、膀胱颈平滑肌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对大鼠不稳定膀胱模型下尿路组织氮能神经递质的影响。方法:制作大鼠不稳定膀胱模型,电针会阳、中膂俞7d后,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大鼠膀胱逼尿肌、膀胱颈平滑肌神经源性一氧化氮合酶(neuronal nitric oxide synthase,nNOS)、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l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阳性细胞并计数。结果:不稳定膀胱模型其膀胱逼尿肌、膀胱颈平滑肌中氮能神经递质明显下降,而电针治疗则可促进氮能神经递质的生成和分泌。结论:电针促进膀胱组织中氮能神经递质的生成和分泌可能是电针治疗改善不稳定膀胱功能的主要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不稳定膀胱 氮能神经递质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电针对不稳定膀胱影响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陈跃来 侯文光 +3 位作者 虞先敏 马雪梅 张丽 岑珏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8年第1期52-54,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穴位电针治疗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改变及其特异性。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肾俞组、会阳组、肾俞加会阳组、药物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并给予相应处理;治疗12h后观察各组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的变化。结果:... 目的:研究不同穴位电针治疗不稳定膀胱的尿动力学改变及其特异性。方法:将60只大鼠随机分为肾俞组、会阳组、肾俞加会阳组、药物组、模型组、假手术组,并给予相应处理;治疗12h后观察各组逼尿肌压力、膀胱顺应性、膀胱容量的变化。结果:各治疗方法均可改善USB大鼠的尿动力学状态;各治疗组尿动力改善情况较模型组显著(P<0.05),且各穴位组尿动力改善与药物组相似;会阳组、肾俞加会阳组对不稳定膀胱大鼠尿动力学改善优于药物组、肾俞组(P<0.05);会阳组与肾俞加会阳组之间无明显差异。结论:会阳穴、会阳加肾俞穴可特异性地改善USB尿动力状态,抑制逼尿肌不稳定收缩,增加膀胱容量和膀胱顺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膀胱 电针疗法 穴位特异性 会阳穴 肾俞穴 尿动力学
下载PDF
腰骶段穴位对不稳定膀胱调节的穴位特异性研究 被引量:10
13
作者 陈跃来 岑珏 +2 位作者 侯文光 虞先敏 马雪梅 《上海针灸杂志》 2007年第12期6-8,共3页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针刺肾俞、会阳、肾俞加会阳对不稳定膀胱(USB)主要症状的影响,探索针刺不同穴位治疗USB的穴位特异性。方法将89例USB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以I-PSS积分为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 目的通过临床随机对照研究,观察针刺肾俞、会阳、肾俞加会阳对不稳定膀胱(USB)主要症状的影响,探索针刺不同穴位治疗USB的穴位特异性。方法将89例USB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即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以I-PSS积分为观察指标,分别在治疗3次、治疗6次后进行疗效评定和组间比较。结果(1)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均能明显改善USB患者I-PSS总积分(P<0.05),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疗效优于肾俞组(P<0.05)。(2)肾俞组、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的有效率分别为50.0%、82.8%和90.0%。但会阳组和肾俞加会阳组要明显高于肾俞组(P<0.05)。结论会阳穴、肾俞穴、肾俞加会阳穴均能调节USB患者排尿紊乱症状,改善生活质量。并且以肾俞加会阳穴治疗效应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疾病 针刺 肾俞 会阳 I—PSS量表
下载PDF
电针对无菌性前列腺炎大鼠膀胱及前列腺组织病理学的影响 被引量:8
14
作者 陈跃来 申鹏飞 +3 位作者 陈国美 哈力甫 宗蕾 吴晨力 《上海针灸杂志》 2003年第7期6-9,共4页
目的 观察电针对无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和膀胱组织病理学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组并造成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电针会阳、中膂俞 ,于第 1 0日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膀胱平滑肌的重量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电针后 ,无菌性前... 目的 观察电针对无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和膀胱组织病理学的改善作用。方法 将大鼠分组并造成非细菌性前列腺炎 ,电针会阳、中膂俞 ,于第 1 0日观察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膀胱平滑肌的重量和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 电针后 ,无菌性前列腺炎大鼠前列腺和膀胱湿重明显降低 ,前列腺炎性反应减轻和消失 ,膀胱平滑肌肌纤维肿胀及粘膜充血等减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菌性前列腺炎 电针疗法 前列腺 膀胱 组织病理学
下载PDF
穴法新探 接气通经针法运用举例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跃来 郑魁山 +1 位作者 张天嵩 董洪涛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24-25,共2页
接气通经针法是传统针刺方法之一 ,主要为催促或加强针感以达病所。本法可通过“催而运之”和“上接下引”两种操作手法 ,使经气或针感循经传导 ,以疏通经络、畅行气血 ,恢复生机而取得疗效。
关键词 接气通经 穴位 针法 针感 遵经感传
下载PDF
不同针刺方法对肾虚型不稳定膀胱排尿状况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陈跃来 岑珏 +3 位作者 侯文光 高志强 王翔宇 彭海东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43-44,共2页
为研究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肾虚型不稳定膀胱患者膀胱容量及排尿状况,将161例不稳定膀胱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手法针刺组(观察组)、手法针刺组(对照组)。治疗10次后,观察2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I PSS主要症状积分等。结果:2组治疗后膀胱... 为研究不同针刺方法治疗肾虚型不稳定膀胱患者膀胱容量及排尿状况,将161例不稳定膀胱患者随机分为电针加手法针刺组(观察组)、手法针刺组(对照组)。治疗10次后,观察2组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I PSS主要症状积分等。结果:2组治疗后膀胱容量、最大尿流率、I PSS主要症状积分等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观察组治疗后膀胱容量增量、I PSS症状积分较对照组显著(P<0.05),而最大尿流率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电针加手法针刺和手法针刺均可改善肾虚型不稳定膀胱状况,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膀胱 针刺方法 肾虚
下载PDF
风池穴临床应用举例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跃来 张天嵩 郑魁山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9年第7期31-32,共2页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颈项外侧凹陷处。一般认为此穴为风邪外侵汇聚之所在,故名为风池,针灸学将其列为搜风要穴。本穴具有清头明目、祛风通窍作用,主治范围广,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五官科病症及外感疾病等。穴位浅层组织... 风池穴属足少阳胆经,位于颈项外侧凹陷处。一般认为此穴为风邪外侵汇聚之所在,故名为风池,针灸学将其列为搜风要穴。本穴具有清头明目、祛风通窍作用,主治范围广,临床常用于治疗脑血管疾病、五官科病症及外感疾病等。穴位浅层组织有枕小神经和枕大神经分布,深层的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池穴 眼睑下垂 嗅觉障碍 偏头痛伴低血症
下载PDF
针刺对28例不稳定膀胱尿流动力学影响的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陈跃来 宗蕾 +1 位作者 陈国美 申鹏飞 《浙江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490-491,共2页
关键词 针刺 不稳定膀胱 尿流动力学 USB
下载PDF
天宗穴临床应用及功能探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跃来 郑魁山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77-678,共2页
关键词 天宗 关节周围炎/针灸疗法 肩关节
下载PDF
郑魁山教授治疗面瘫特色 被引量:5
20
作者 陈跃来 郑俊江 《针灸临床杂志》 1995年第3期3-4,共2页
郑魁山教授治疗面瘫特色730000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陈跃来,郑俊江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学又称为“口眼歪斜”、“口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辨证属气血虚弱,营卫失调,风寒袭络所致。针灸治疗本病历史... 郑魁山教授治疗面瘫特色730000甘肃中医学院针灸系陈跃来,郑俊江面瘫,即面神经麻痹。中医学又称为“口眼歪斜”、“口僻”。其主要临床表现为:病侧面部表情肌瘫痪。辨证属气血虚弱,营卫失调,风寒袭络所致。针灸治疗本病历史悠久,疗效肯定。郑老从事针灸临床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瘫 针灸疗法 针刺手法 穴位 郑魁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