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戊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衣壳蛋白与Huh-7细胞互作蛋白的筛选
1
作者 梁鹏 宋阳冉 +2 位作者 连瑞雅 陈轶霞 李慧 《现代畜牧兽医》 2023年第10期27-31,共5页
试验旨在筛选与戊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HEV)衣壳蛋白(ORF2)互作的宿主蛋白,构建ORF2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肝癌细胞(Huh-7)后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试验,将产物进行蛋白质谱分析,筛选与ORF2互作的细胞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 试验旨在筛选与戊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HEV)衣壳蛋白(ORF2)互作的宿主蛋白,构建ORF2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肝癌细胞(Huh-7)后进行免疫共沉淀(Co-IP)试验,将产物进行蛋白质谱分析,筛选与ORF2互作的细胞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质粒pCAGEN-Myc-ORF2在Huh-7中正确表达,据蛋白质谱分析获得了与ORF2互作的37个候选蛋白;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这些蛋白主要参与RNA剪接的调控、细胞质翻译等生物过程,同时也形式参与如钙黏蛋白结合、泛素-蛋白质连接酶等功能,并且影响核糖体合成途径、参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型肝炎病毒 衣壳蛋白 蛋白质谱分析 互作蛋白 生物信息学分析
下载PDF
羊痘病毒P32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表达及其免疫原性 被引量:13
2
作者 陈轶霞 才学鹏 +10 位作者 景志忠 丁军涛 王颖 蒙学莲 张燕 贾万忠 乔军 闫鸿斌 房永祥 陈国华 骆学农 《病毒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33-137,共5页
通过PCR方法扩增全长P32基因和截去跨膜区的P32基因(MP32),将其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已插入CpG序列的pcDNA3·1-CpG中,构建pcDNA3·1-P32、pcDNA3·1-CpG-P32和pcDNA3·1-CpG-MP32质粒;用脂质体法... 通过PCR方法扩增全长P32基因和截去跨膜区的P32基因(MP32),将其分别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和已插入CpG序列的pcDNA3·1-CpG中,构建pcDNA3·1-P32、pcDNA3·1-CpG-P32和pcDNA3·1-CpG-MP32质粒;用脂质体法转染BHK-21细胞,通过间接免疫荧光(IFA)试验验证其表达效果;经肌肉免疫注射健康BALB/c小鼠,用间接ELISA法检测抗体;在免疫后的第3、5周取免疫小鼠的脾细胞,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4+和CD8+T细胞亚群。结果所构建的真核表达载体在BHK-21细胞中都能表达P32蛋白;免疫小鼠血清在免疫第2周后均能检测到羊痘特异性IgG抗体;免疫组小鼠脾脏CD4+T细胞数目和CD4+/CD8+T细胞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所构建的真核载体可诱导小鼠产生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并能刺激小鼠产生较强的细胞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痘病毒 P32基因 真核表达载体 表达 免疫原性
下载PDF
羊痘病毒P32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18
3
作者 陈轶霞 郑亚东 +3 位作者 窦永喜 乔军 景志忠 才学鹏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7年第1期31-34,共4页
根据发表的羊痘病毒P32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P32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MD-P32。再将P32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栽体pGEX-4T-1,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GEX-P32,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后用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 根据发表的羊痘病毒P32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PCR扩增P32全长基因,将其克隆入pMD-18-T载体,获得重组质粒pMD-P32。再将P32基因亚克隆入原核表达栽体pGEX-4T-1,获得重组表达质粒pGEX-P32,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后用IPTG诱导,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P32全长基因在大肠埃希菌中以融合形式成功表达,分子质量为58ku左右,与预期大小相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痘病毒 P32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绵羊痘病毒多表位基因的构建及原核表达 被引量:3
4
作者 陈轶霞 王明明 +2 位作者 龙玲 邵忠伟 刘俊林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86-90,共5页
通过计算机软件筛选出绵羊痘病毒基因组中心编码区的ORF90核蛋白、ORF112融合蛋白、ORF117糖蛋白、ORF55膜蛋白和基因组末端的ORF134宿主范围相关基因的6段T、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以柔性氨基酸(GPGPG)作为接头,串联合成1条全新的多表位... 通过计算机软件筛选出绵羊痘病毒基因组中心编码区的ORF90核蛋白、ORF112融合蛋白、ORF117糖蛋白、ORF55膜蛋白和基因组末端的ORF134宿主范围相关基因的6段T、B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以柔性氨基酸(GPGPG)作为接头,串联合成1条全新的多表位嵌合基因mE,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2中,采用酶切分析与序列测定方法筛选鉴定阳性重组质粒,构建pET32-mE质粒;用IPTG在不同条件下诱导表达,确定最佳表达条件,表达产物经SDS-PAGE分析。结果表明,重组蛋白是分子质量为41ku的融合蛋白。在IPTG浓度为0.5mmol/L,温度为37℃、诱导4h时目的蛋白的表达量最大,约占菌体的32%。Western-blotting试验表明,目的蛋白可被羊痘血清识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痘病毒 抗原表位 多表位 嵌合基因 原核表达
下载PDF
绵羊痘病毒甘肃流行株ORF121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陈轶霞 才学鹏 +3 位作者 郑亚东 张冬峰 骆学农 乔自林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61-63,共3页
从甘肃景泰疑似羊痘绵羊的皮肤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糖蛋白ORF12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由51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9 kua,序列中A+T含量占74.95%,G+C含量仅占25.05%。甘肃景泰株ORF121基因同绵羊痘病毒... 从甘肃景泰疑似羊痘绵羊的皮肤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糖蛋白ORF121基因。序列分析表明,该基因由519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2个氨基酸,分子量为19.9 kua,序列中A+T含量占74.95%,G+C含量仅占25.05%。甘肃景泰株ORF121基因同绵羊痘病毒参考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高达99%;与疙瘩皮肤病病毒和山羊痘病毒参考株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7%和95.6%。结构预测结果显示,ORF121蛋白具有两个N-糖基化位点和一个跨膜区,且具有极强的亲水性。以上结果表明,ORF121蛋白在不同的绵羊痘病毒流行株之间非常保守,具有潜在的疫苗或/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痘病毒 ORF121 糖蛋白 序列分析
下载PDF
痘病毒锚蛋白重复序列蛋白对NF-кB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陈轶霞 龙玲 骆学农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765-768,772,共5页
痘病毒科(Poxviridae)病毒是在细胞质中复制的双链DNA病毒,拥有130 kb~〉350 kb的基因组。分为两个亚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和昆虫痘病毒亚科(Entomopo-xvirinae)。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含10个属。痘病毒间... 痘病毒科(Poxviridae)病毒是在细胞质中复制的双链DNA病毒,拥有130 kb~〉350 kb的基因组。分为两个亚科: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Chordopoxvirinae)和昆虫痘病毒亚科(Entomopo-xvirinae)。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包含10个属。痘病毒间的基因组结构有很高的相似性,病毒DNA复制和转录所必需的基因以及涉及病毒粒子形态和结构的基因位于基因组高度保守的中间区域。基因组的末端区域在不同的属间呈现很大的多样性,包括一些属或种特异性基因以及感染和毒力相关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病毒科 锚蛋白重复序列 信号通路 基因组结构 双链DNA病毒 DNA复制 毒力相关基因 脊椎动物
下载PDF
羊痘病毒分子特征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12
7
作者 陈轶霞 才学鹏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6-99,共4页
羊痘是以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高、病死率高、分布广泛的烈性羊病毒病,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羊痘的研究主要涉及病原学、诊断技术... 羊痘是以发热、全身性的皮肤损伤、痘疹和淋巴结病变为特征的一种传染性高、病死率高、分布广泛的烈性羊病毒病,是所有动物痘病毒中最为重要的一种,严重影响养羊业和国际贸易的发展。目前,国内外对羊痘的研究主要涉及病原学、诊断技术和基因工程疫苗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痘 病原学 快速诊断 基因工程疫苗
下载PDF
具有E3泛素连接酶功能的痘病毒蛋白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轶霞 邵忠伟 +1 位作者 李贵华 王聪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7-2134,共8页
泛素化是蛋白质的翻译后共价修饰过程,可以调节蛋白质的稳定性,涉及多种生理功能。痘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扰乱和操纵宿主细胞泛素系统的多种机制,包括编码多种能干扰宿主泛素系统的病毒蛋白质。近年的研究表明痘病毒编码许多具有泛... 泛素化是蛋白质的翻译后共价修饰过程,可以调节蛋白质的稳定性,涉及多种生理功能。痘病毒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扰乱和操纵宿主细胞泛素系统的多种机制,包括编码多种能干扰宿主泛素系统的病毒蛋白质。近年的研究表明痘病毒编码许多具有泛素连接酶活性的蛋白质,如膜相关RING-CH(MARCH)结构域蛋白、p28/Really Interesting New Gene(RING)finger蛋白、锚蛋白重复序列/F-box蛋白、Bric-a-Brac Tramtrack Broad complex(BTB)/Kelch蛋白及APC家族蛋白等。作者在本文着重阐述了痘病毒编码的E3泛素连接酶功能蛋白的研究概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痘病毒 E3泛素连接酶 功能蛋白
下载PDF
绵羊痘病毒ORF121基因的序列分析及其B细胞表位预测 被引量:1
9
作者 陈轶霞 乔自林 +4 位作者 刘俊林 王明明 陆会宁 郑亚东 陈智华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6-18,共3页
选取GenBank上4株不同绵羊痘毒株ORF121基因序列,采用DNASTAR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以B细胞表位分析参数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数据,综合预测ORF121蛋白B细胞表位。结果表明:4株不同绵羊痘毒株ORF12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 选取GenBank上4株不同绵羊痘毒株ORF121基因序列,采用DNASTAR软件对该基因序列进行同源性分析,并以B细胞表位分析参数及蛋白质二级结构分析数据,综合预测ORF121蛋白B细胞表位。结果表明:4株不同绵羊痘毒株ORF121基因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在ORF121蛋白的肽链中,35~46、76~82、160~167区段亲水性强,35~45、54~83、90~124、130~139、144~158和160~167区段柔韧性好,37~45、112~116、129~137和143~167区段抗原指数高,33~45、78~83和159~167区段表面可及性高,30~57和151~170区段可形成一定的空间构象。结果说明ORF121基因在不同的绵羊痘病毒流行株之间非常保守,ORF121蛋白35~45、160~167区段可能是B细胞表位优势区,具有潜在的疫苗或/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痘病毒 ORF121 序列分析 B细胞表位
下载PDF
羊痘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轶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4期15008-15009,共2页
从病原学方法、血清学方法和分子生物诊断方法几个方面阐述了羊痘的快速诊断与检测技术研究进展,并对羊痘诊断技术研究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羊痘 快速诊断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绵羊痘病毒甘肃流行株糖蛋白基因ORF117的克隆及其原核表达 被引量:8
11
作者 王晓 郑亚东 +5 位作者 骆学农 陈轶霞 李辉 侯俊玲 于三科 才学鹏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337-341,共5页
以甘肃景泰疑似羊痘(SP)患病绵羊的皮肤组织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SP病毒(SPV)ORF117基因。测序后分析表明,该基因由59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96个氨基酸;将该基因克隆于pET32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ORF117,用IPTG在不同... 以甘肃景泰疑似羊痘(SP)患病绵羊的皮肤组织中提取的总DNA为模板,经PCR扩增获得SP病毒(SPV)ORF117基因。测序后分析表明,该基因由591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96个氨基酸;将该基因克隆于pET32载体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ORF117,用IPTG在不同条件下诱导表达,确定其最佳表达条件。SDS-PAGE电泳分析表明,表达的融合蛋白分子质量为42 ku,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在IPTG浓度为0.1 mM、温度为37℃、诱导6 h时表达量最大,约占菌体蛋白的30%。Western blot试验表明,融合蛋白可被羊痘阳性血清识别,这为研究其在新型疫苗和诊断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痘病毒 ORF117基因 克隆 原核表达
下载PDF
动物肠道菌群结构分析方法进展 被引量:13
12
作者 周雪雁 刘翊中 +3 位作者 陈轶霞 李倬 冯玉萍 杨具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5期81-86,共6页
动物肠道菌群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平衡系统,在维持胃肠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营养、屏障和免疫等功能,其科研价值极大。本文就分析动物肠道菌群结构所采用的传统纯培养法、ERICPCR分子杂交技术、16S rDNA分子测序技术、荧... 动物肠道菌群形成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微生态平衡系统,在维持胃肠道健康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具有营养、屏障和免疫等功能,其科研价值极大。本文就分析动物肠道菌群结构所采用的传统纯培养法、ERICPCR分子杂交技术、16S rDNA分子测序技术、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及宏基因组学技术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对动物肠道微生物研究选择有效合理的分析方法,研究各种动物肠道菌群的组成分布、结构功能、影响因素及其与疾病的关系等提供可行性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肠道菌群 分析方法
下载PDF
牦牛肠道粪肠球菌的分离和鉴定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雪雁 刘翊中 +2 位作者 陈轶霞 李倬 刘俊林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3年第6期65-69,共5页
试验为获得1株与牦牛肠道共生的粪肠球菌,通过对健康牦牛粪样中的肠球菌进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等生物学鉴定,初步证实该分离菌株为粪肠球菌。此试验为进一步分析牦牛肠道菌群结构,探索牦牛耐饥、耐渴... 试验为获得1株与牦牛肠道共生的粪肠球菌,通过对健康牦牛粪样中的肠球菌进行分离培养、革兰染色、生化试验、16S rRNA基因测序比对等生物学鉴定,初步证实该分离菌株为粪肠球菌。此试验为进一步分析牦牛肠道菌群结构,探索牦牛耐饥、耐渴、耐粗饲、对高山草原极强适应性与其肠道菌群的关系,进一步研究与牦牛共生的粪肠球菌的生物学特性、生理特性、对宿主危害性等提供一些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粪肠球菌 生物学鉴定
下载PDF
绵羊痘病毒甘肃流行株糖蛋白基因orf118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张冬峰 郑亚东 +9 位作者 骆学农 王晓 陈轶霞 李辉 侯俊玲 潘晓梅 刘琼 景志忠 岳城 才学鹏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00-203,共4页
从甘肃景泰疑似羊痘患病绵羊的皮肤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克隆糖蛋白orf118基因.比较分析表明,该基因由51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9500,其碱基组成极不平衡,其中A+T含量占72.48%,G+C含量仅占27.52%.... 从甘肃景泰疑似羊痘患病绵羊的皮肤组织中提取基因组DNA,利用PCR技术,克隆糖蛋白orf118基因.比较分析表明,该基因由516个核苷酸组成,编码17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19500,其碱基组成极不平衡,其中A+T含量占72.48%,G+C含量仅占27.52%.甘肃景泰株orf118基因同绵羊痘病毒TU-V02127株之间的核苷酸同源性最高达99.8%,氨基酸的同源性为100%;与疙瘩皮肤病病毒肯尼亚株和山羊痘病毒G20-LKV株之间的同源性分别为96.5%和94.8%.结构预测结果显示,orf118蛋白为分泌蛋白,具有2个N键连结糖基化位点和1个跨膜区.以上结果表明,orf118蛋白在不同的绵羊痘病毒流行株之间非常保守,具有潜在的疫苗和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绵羊痘病毒 orf118基因 糖蛋白 PCR
下载PDF
牦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的诊断和防制 被引量:9
15
作者 舒展 卢旺银 陈轶霞 《中国兽医科技》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牦牛 病毒性腹泻-粘膜病 症状 病理剖检 诊断 防制
下载PDF
截去跨膜区对羊痘病毒P32基因免疫原性的影响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智华 陈轶霞 +3 位作者 刘俊林 乔自林 王明明 霍生东 《中兽医医药杂志》 2009年第4期30-32,共3页
关键词 山羊痘病毒 免疫原性 P32 跨膜区 基因 世界动物卫生组织 重组真核表达质粒 结构蛋白
下载PDF
甘肃省猪衣原体病的血清学调查 被引量:5
17
作者 高生智 魏润生 +5 位作者 史永年 舒展 韩庆彦 何虎成 陈轶霞 杨小玲 《动物科学与动物医学》 2001年第1期42-42,共1页
对全省未进行过猪衣原体病免疫的 11个地市的 86 8份猪血清应用间接血凝 (IHA)试验进行抗体检测 ,结果在 11个地市中均检出抗体阳性猪血清 ,阳性检出率平均为 34 .91%
关键词 衣原体病 抗体检测 血清学调查 间接血凝试验 鹦鹉衣原体 甘肃
下载PDF
甘肃省集约化养猪场猪伪狂犬病的调查 被引量:6
18
作者 韩庆彦 高生智 +7 位作者 魏润生 陈轶霞 史永年 舒展 董晓琴 杨小玲 杨瑞梅 何虎成 《甘肃畜牧兽医》 2001年第1期1-3,共3页
经血清学调查 ,目前甘肃省 89 74 % ( 35/39)的集约化养猪场和 61 9% ( 13/2 1)的养猪专业户的猪群感染过猪伪狂犬病 ;集约化养猪场和养猪专业户的猪血清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9 0 6%( 10 75/2 752 )和 13 1% ( 34 /2 4 9)。结合生产... 经血清学调查 ,目前甘肃省 89 74 % ( 35/39)的集约化养猪场和 61 9% ( 13/2 1)的养猪专业户的猪群感染过猪伪狂犬病 ;集约化养猪场和养猪专业户的猪血清平均抗体阳性率分别为 39 0 6%( 10 75/2 752 )和 13 1% ( 34 /2 4 9)。结合生产现场调查和实验室诊断证实 ,甘肃省猪伪狂犬病流行已相当广泛和严重 ,是造成该省近几年母猪繁殖障碍和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疫病之一 ,应积极采取措施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 集约化养猪场 伪狂犬病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牛海绵状脑病研究概况 被引量:1
19
作者 康文彪 李元新 +1 位作者 董碧兰 陈轶霞 《甘肃畜牧兽医》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8-30,共3页
牛海绵状脑病研究概况康文彪李元新董碧兰陈轶霞(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744000)(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牛海绵状脑病(BSE)是一种与不明可传播媒介有关的疾病。因其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主,故俗称“疯牛病”。又因该... 牛海绵状脑病研究概况康文彪李元新董碧兰陈轶霞(甘肃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平凉744000)(甘肃省兽医技术推广总站)牛海绵状脑病(BSE)是一种与不明可传播媒介有关的疾病。因其临床上以神经症状为主,故俗称“疯牛病”。又因该病与羊的瘙痒病相似,曾经有人称之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病 海绵状脑病 疯牛病 诊断 防治
下载PDF
不同浓度葡萄糖对小鼠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霍生东 卢建雄 +6 位作者 杨具田 王广 龙玲 阿依木古丽 陈轶霞 刘俊林 张涛杰 《西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3期61-64,共4页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每只小鼠经注射1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6-48h后,采用机械切割法获取完整卵丘卵母细胞,采用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进行培养,低浓度(2.8mmol/L)、... 目的:为了探讨不同浓度葡萄糖溶液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的影响;方法:每只小鼠经注射10IU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46-48h后,采用机械切割法获取完整卵丘卵母细胞,采用不同葡萄糖浓度的培养液进行培养,低浓度(2.8mmol/L)、中浓度(5.6mmol/L)、高浓度(11.2mmol/L)和无葡萄糖培养液四种处理方法进行体外培养.结果:经24h的成熟培养,其中5.6mmd/L组乱母细胞成熟率显著高于2.8mmd/L、11.2mmol/L组和对照组(P〈0.05);2.8mmol/L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8mmol/L组显著高于11.2mmol/L组(P〈0.05).结论:高浓度葡萄糖对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母细胞 葡萄糖 体外成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