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背景下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杨华杰 王皓翔 +3 位作者 陈运聪 梁旭东 王家骥 黄翔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834-842,共9页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 背景自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简称新冠感染)疫情发生以来,身处防控一线的社区医务人员面临着直接接触病毒的风险,存在工作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心理压力大等问题,因此探究社区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内在联系对精准实施心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目的了解新冠感染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社区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2月,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法,选取296名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行编制的社区医务人员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调查问卷、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对其进行网络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及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结果中山市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高感知压力的检出率为10.1%(30/296);中度及以上焦虑和抑郁的检出率分别为7.1%(21/296)和9.5%(28/296);性别、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疫情期间从事日常诊疗工作情况、疫情期间从事“三人小组”上门排查工作情况、焦虑情绪状态存在情况和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是社区医务人员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的影响因素(P<0.05);焦虑、抑郁情绪状态存在情况是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感知压力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社区医务人员新冠感染疫情防控工作压力与焦虑和抑郁负性情绪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且疫情防控工作任务与人力资源的相对不足等因素加剧了社区医务人员负性情绪的叠加效应,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应结合疫情常态化防控阶段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发展特点及暴露出的突出问题,着力构建新形势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长效投入和发展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干预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社区卫生工作者 社区医务人员 心理健康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标记点的图像配准 被引量:1
2
作者 卢韶芳 费斌 +1 位作者 陈运聪 王海风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A01期66-69,共4页
针对图像在采集过程中会受到物体表面反射及噪声等影响所造成的图像特征提取效果不佳及用整幅图像的像素点进行计算导致的运算量大、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记点的配准方法.该方法利用链码的概念,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标... 针对图像在采集过程中会受到物体表面反射及噪声等影响所造成的图像特征提取效果不佳及用整幅图像的像素点进行计算导致的运算量大、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记点的配准方法.该方法利用链码的概念,首先对图像进行预处理,提取出标记点质心坐标并根据提取出的质心坐标形成链码;其次,将质心链码做一阶差分形成差分链码,通过差分链码的旋转和平移的不变性得到配准点对对链码进行配准;最后,通过点对坐标计算旋转角度和平移参数.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对于图像平移和旋转情况下配准精度高,有较强的抗噪声性能并能达到很好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配准 标记点 链码
下载PDF
OTSU和互信息熵在多阈值分割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张超 曹焱 陈运聪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1期57-60,共4页
对经典OTSU法进行改进,使其应用于多阈值图像的分割。考虑到原图像和分割图像的内在联系,提出了利用互信息熵作差的方法来确定分割类数的规则,使OTSU法和互信息熵差法很好地结合在一起。
关键词 阈值分割 OTSU 互信息熵
下载PDF
Roy适应模式护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评价 被引量:8
4
作者 乐俊 陈运聪 +4 位作者 黄翔 周志衡 关连英 林伟娜 杨华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5期86-89,共4页
目的:评价Roy适应模式护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Roy适应模式的护理方... 目的:评价Roy适应模式护理产后抑郁症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本院收治的产后抑郁症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组采用Roy适应模式的护理方法,使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对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两组干预12周前后的效果。结果:干预后,两组HAMD、SDS及PSQI评分均优于干预前,且干预组均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产后抑郁症患者中推行Roy适应模式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对于提高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Y适应模式 抑郁症 护理
下载PDF
中山市孕产妇自我保健服务现状调查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乐俊 陈运聪 +3 位作者 黄翔 周志衡 关连英 杨华杰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6年第17期73-76,共4页
目的:分析中山市孕产期及生育后1年内妇女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和完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以中山市某镇孕产期及生育后1年内妇女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 目的:分析中山市孕产期及生育后1年内妇女的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优化和完善孕产妇健康管理服务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两阶段整群抽样的方法,以中山市某镇孕产期及生育后1年内妇女为研究对象,使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其进行现场调查和妇科疾病检查,采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孕产妇平均年龄(27.86±3.88)岁;文化程度以初中(32.61%)和高中/技校(28.06%)为主;平均家庭月收入主要集中在1000~5000元(75.30%);仅77.99%的孕产妇未罹患妇科疾病;保健时选择的医疗机构主要以二级医院(综合性医院)(49.28%)和市妇幼保健院(14.35%)为主;仅65.80%的孕产妇近两年曾接受妇检,47.10%的孕产妇认为孕前应补充叶酸;孕产妇计划怀孕率仅为71.53%,接受孕期保健服务率为83.73%;影响孕产妇保健服务利用的主要因素有年龄(OR=1.070)、孕产妇患妇科疾病情况(OR=0.910)、家庭平均月收入水平(OR=0.246)及保健医疗机构选择(OR=2.464)。结论:应结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落实孕产妇保健服务工作,及时了解孕产妇的医疗保健需求,切实提高孕产妇的保健意识和对保健服务的利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自我保健 现状
下载PDF
某基层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陈运聪 《抗感染药学》 2019年第2期236-238,共3页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及用药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诊治的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患者280例患者资料,分析其病历资料中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如药物种类、具体用药情况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结... 目的:分析基层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使用的相关因素及用药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间诊治的使用抗高血压药物治疗患者280例患者资料,分析其病历资料中抗高血压药物使用情况(如药物种类、具体用药情况以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280例患者使用的药品种类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的使用率为最高占比21.07%,其后依次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利尿剂、α-/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血管扩张剂;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品种主要是呋塞米、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厄贝沙坦片、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酒石酸美托洛尔片、硝苯地平和缬沙坦胶囊等;联合用药情况中,单一用药占2.50%,二联用药占51.07%,三联用药占37.86%和四联用药占8.57%。结论:某基层医院门诊抗高血压药物的使用种类较多,以联合用药为主,基本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用药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医院 门诊 抗高血压药物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疗效及预后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陈运聪 黄翔 潘赞前 《慢性病学杂志》 2019年第2期177-180,共4页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中山市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初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7月中山市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9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观察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氯吡格雷联合阿司匹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阿托伐他汀治疗,均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和自理能力指数(Barthe),检测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以及预后情况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NIHSS和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而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清Hcy和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复发率、出血率、病死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氯吡格雷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疗效显著,有利于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阿托伐他汀 氯吡格雷 疗效 预后
原文传递
一体化管理在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陈运聪 黄翔 潘赞前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18年第12期18-20,共3页
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中山市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 目的探讨一体化管理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选取中山市三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90例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应用常规管理,观察组应用一体化管理,比较两种模式的管理效果。结果观察组管理后的GQOLi评分与PSP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与肇事率(15.6%、6.7%)均低于对照组(44.4%、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体化管理对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的病情控制具有积极影响,可明显改善其生活质量与社会功能,降低复发率与肇事率,值得推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体化管理 社区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生活质量 社会功能 改善作用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