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减压热脱附技术处理油基钻屑
1
作者 马树奎 叶绮彤 +3 位作者 杨严 冯永存 陈进富 孔繁鑫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3,共7页
采用减压热脱附技术处理油基钻屑,考察了热脱附温度、热脱附时间和系统真空压力对脱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各因素与脱油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脱附温度350~450℃、系统真空压... 采用减压热脱附技术处理油基钻屑,考察了热脱附温度、热脱附时间和系统真空压力对脱油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采用响应面分析法建立了各因素与脱油率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优化了工艺参数。实验结果表明,在热脱附温度350~450℃、系统真空压力-0.07~-0.09 MPa、热脱附时间60~90 min的条件下,脱油率可达98%以上。各因素对脱油率的影响依次为热脱附温度>系统真空压力>热脱附时间;在热脱附温度420℃、系统真空压力-0.08 MPa、热脱附时间80 min的最佳工艺条件下,平均脱油率为98.67%,与模型计算值(100%)仅相差1.33%,剩余固体的平均含油率为0.37%。回收油的组分与0号柴油基本一致,可用于配制钻井液。剩余固体中未发现重金属元素和放射性元素,能够满足《页岩气勘探开发油基岩屑处理方法及控制指标》(GB/T 41518—2022)中“可用于油气田建设基础材料”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减压热脱附 响应面分析法 回收油
下载PDF
油气田采出水锂资源回收可行性、技术现状及展望 被引量:1
2
作者 赵紫伊 周雪 +6 位作者 王铁夫 李承琛 孙广东 孔繁鑫 杨德敏 陈进富 张颖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434-1443,共10页
锂资源高需求低产量的供需矛盾使得开发新的锂资源刻不容缓,而油气田采出水中锂资源丰富,是潜在的液体锂资源,因此分析油气田采出水提锂可行性并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油气田采出水的组成进行分析,明确了油气... 锂资源高需求低产量的供需矛盾使得开发新的锂资源刻不容缓,而油气田采出水中锂资源丰富,是潜在的液体锂资源,因此分析油气田采出水提锂可行性并提出可行技术路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通过对油气田采出水的组成进行分析,明确了油气田采出水的水质特性;然后对国内主要盆地锂资源禀赋进行分析,强调其复杂的有机-无机高度混杂体系中有机物浓度高且离子组成丰富对提锂的挑战;最后从水质特性、水处理技术和油气田采出水锂资源高效回收技术出发,阐述盐湖提锂技术如沉淀法、膜分离、吸附法、溶剂萃取法和耦合技术对于油气田采出水提锂的适用性。结合提锂实践和产业现状,认为“预处理+富集浓缩(吸附/萃取-膜分离)+沉淀”是可行的提锂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资源提取 油气田采出水 可行性分析 耦合技术
下载PDF
天然气吸附剂的开发及其储气性能的研究——Ⅰ-吸附剂制备与体积法评定吸附剂的储气性能 被引量:22
3
作者 陈进富 娄世松 陆绍信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99-402,共4页
报道了天然气吸附剂的基本制备技术,并采用体积法评定了吸附剂的储气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作者开发的吸附剂制备工艺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天然气吸附剂。以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的粉状吸附剂,其比表面积可达2912m2/g,微孔体积可达1... 报道了天然气吸附剂的基本制备技术,并采用体积法评定了吸附剂的储气性能。结果表明,采用作者开发的吸附剂制备工艺可获得性能优良的天然气吸附剂。以木质素为原料制备的粉状吸附剂,其比表面积可达2912m2/g,微孔体积可达1-48cm3/g,平均孔径为1-48nm ,堆密度为0-30g/cm3 。在6-0MPa、25 ℃下,天然气的吸附储存量可达到140V/V。天然气吸附剂的储气性能与其比表面、微孔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吸附剂 吸附剂 制备 体积法 储气
下载PDF
天然气吸附剂的开发及其储气性能的研究Ⅲ——制备条件对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4
作者 陈进富 易小晖 +1 位作者 瞿梅 徐文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6-128,共3页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为活化剂 ,讨论了吸附剂的主要制备条件对吸附剂样品储存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石油焦的碳、灰分、挥发分和硫含量与吸附剂的性能相关 ,低灰分、挥发分和低硫高碳含量的石油焦对制备理想的天然气吸附剂有利。... 以石油焦为原料、KOH为活化剂 ,讨论了吸附剂的主要制备条件对吸附剂样品储存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石油焦的碳、灰分、挥发分和硫含量与吸附剂的性能相关 ,低灰分、挥发分和低硫高碳含量的石油焦对制备理想的天然气吸附剂有利。原料的粒度会影响物料的混合均匀度及活化反应的程度。在原料组成、粒度等一定时 ,活化温度、活化时间、活化剂用量存在着最佳值。单独的KOH活化法存在着高温下均匀混合效果差、活化产物中残留钾、活化剂用量大、腐蚀明显等问题 ,强化物料在高温活化时的混合均匀性是关键 ,而采用HJ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性能 天然气吸附剂 储气性能 天然气储存 活化 石油焦 氢氧化钾
下载PDF
Li_2O对Pt-Sn/γ-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与MCH脱氢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5
作者 陈进富 俞英 蔡卫权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782-785,共4页
利用吡啶吸附 IR、NH3吸附 脱附、原位热重积碳等技术并结合MCH的脱氢活性试验 ,研究了Li2 O对工业Pt Sn/γ Al2 O3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MCH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Li2 O能有效地调变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降低其表面酸中心特别是强酸中... 利用吡啶吸附 IR、NH3吸附 脱附、原位热重积碳等技术并结合MCH的脱氢活性试验 ,研究了Li2 O对工业Pt Sn/γ Al2 O3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MCH脱氢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Li2 O能有效地调变催化剂的表面酸性 ,降低其表面酸中心特别是强酸中心的数目 ;MCH脱氢反应的积炭量随Li2 O含量的增加而减少 ,当Li2 O含量为 0 .4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2O Pt-Sn/γ-Al2O3 表面酸性 MCH 储氢 甲基环己烷 脱氢催化剂 脱氢稳定性 氧化锂
下载PDF
石油焦活化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24
6
作者 陈进富 李兴存 李术元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8,共5页
研究了石油焦在高温、碱性条件下的活化机理。扫描电镜和低温N2吸附法测定孔结构结果表明,石油焦在750℃~800℃下活化得到的产品,比表面达2900m2/g,微孔率到90%,吸附甲烷的体积比为115∶1,是较理想的活化反应温度范围。气相色谱分析结... 研究了石油焦在高温、碱性条件下的活化机理。扫描电镜和低温N2吸附法测定孔结构结果表明,石油焦在750℃~800℃下活化得到的产品,比表面达2900m2/g,微孔率到90%,吸附甲烷的体积比为115∶1,是较理想的活化反应温度范围。气相色谱分析结果证明,在活化过程中产生的气体为H2,CO2,CO,CH4。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吸附剂产物属于部分石墨化的无定形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焦 活化 机理
下载PDF
我国天然气吸附储存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进富 瞿梅 徐文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95-97,共3页
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以气代煤、以气代油将成为解决我国东部城市环境污染和缓解石油资源紧张问题的有效措施。由于天然气体积能量密度低 ,因此 ,天然气的有效储存是推广使用天然气 ,特别是天然气汽车的重要方面。介绍了天然气... 随着“西气东输工程”的实施 ,以气代煤、以气代油将成为解决我国东部城市环境污染和缓解石油资源紧张问题的有效措施。由于天然气体积能量密度低 ,因此 ,天然气的有效储存是推广使用天然气 ,特别是天然气汽车的重要方面。介绍了天然气吸附储存技术在我国的研发现状及部分研究成果 ,包括 :天然气吸附储存的原理与特点 ,天然气吸附剂的结构与性能 ,吸附天然气汽车试验等 ,展望了天然气吸附储存技术的应用前景。研究表明 ,吸附储存技术在天然气汽车、天然气储存替代LPG民用、天然气储存调峰、天然气无管网运输、环保、国防等领域均具有较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天然气 吸附储存技术 研究进展 吸附剂 吸附量 储存装置
下载PDF
粘接剂对天然气型炭吸附剂的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进富 刘晓君 冯英明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08-110,共3页
为了提高单位体积吸附剂的天然气储存量 ,对由含碳原料制备的高表面富微孔粉体吸附剂进行块体化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 ,粘接压缩成型是一种实现粉体天然气吸附剂块体化的较好技术 ,但粘接剂对块体吸附剂的微观结构影响还鲜见报... 为了提高单位体积吸附剂的天然气储存量 ,对由含碳原料制备的高表面富微孔粉体吸附剂进行块体化被认为是有效的方法。研究表明 ,粘接压缩成型是一种实现粉体天然气吸附剂块体化的较好技术 ,但粘接剂对块体吸附剂的微观结构影响还鲜见报道。文章利用比表面—孔分布和扫描电子显微镜测定了粘接成型型炭的微观结构 ,研究了粘接剂对型炭微观结构的影响并对型炭吸附剂的构性关系 ,并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表明 ,粘结剂种类及其含量决定了型炭的微观结构 ,Cx - 3型炭具有缠绕联接的体型结构 ,其表面存在明显的褶皱、棱翅 ,具有丰富的微孔结构 ;粘接型炭的单位质量比表面和微孔容积下降 ,比表面和微孔孔容的损失主要与粘接剂的含量有关 ,但单位体积型炭的微孔容积和比表面积均明显增大 ;粘接剂对吸附剂微孔的堵塞主要是一种表面或孔口的涂敷作用 ,其对不同尺度的微孔具有相同的涂敷几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附剂 粘接剂 孔容 粉体 孔分布 微孔 比表面 几率 块体 体积
下载PDF
采油废水的有机构成及其COD的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陈进富 李忠涛 +2 位作者 李海平 郑珂 闫建勇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47-49,共3页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辽河、绥中某油田采油废水的有机组成 ,并结合炼油厂工艺废水的有机构成 ,分析了采油废水的主要特点 ,探讨了采油废水COD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 ,采油废水中主要含有酚、醛、酮、醇、酯、酸、含氮化合物、烷烃、卤代... 采用GC/MS技术分析了辽河、绥中某油田采油废水的有机组成 ,并结合炼油厂工艺废水的有机构成 ,分析了采油废水的主要特点 ,探讨了采油废水COD的处理方法。结果表明 ,采油废水中主要含有酚、醛、酮、醇、酯、酸、含氮化合物、烷烃、卤代烃等 ;其有机物的碳原子数分布相对于炼油废水要宽一些 ,有机物的碳数变化更为复杂 ,而有机物的分子量分布主要集中在 10 0~ 140之间 ,并占其总有机组成的 70 %~ 90 %。由于采油废水的有机组份中含生物难降解的成分多 ,采用生化技术处理采油废水将面临如何提高废水可生化性和高效优势菌群的培养与驯化问题。对于这种难生物降解的废水 ,化学混凝、吸附臭氧氧化等方法处理COD是较为有效的。采用化学混凝—气浮—吸附臭氧氧化—过滤工艺处理绥中某油田采油废水 ,其COD可由 62 8.1mg/L降到 150mg/L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采油废水处理 COD GC/MS技术 吸附 臭氧氧化 有机物构成
下载PDF
油田采油污水的COD_(Cr)构成分析 被引量:13
10
作者 陈进富 黄军荣 吴芳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2002年第8期29-31,共3页
实验研究了某油田联合站稠油采出水的CODCr构成 ,初步探明了CODCr难以处理的原因 ,并提出了降低CODCr的对策。结果表明 ,该联合站污水CODCr主要由油和水中残留的各种化学药剂构成 ,对于新鲜污水 ,二者对CODCr的贡献分别为 6 0 .7%和 39.... 实验研究了某油田联合站稠油采出水的CODCr构成 ,初步探明了CODCr难以处理的原因 ,并提出了降低CODCr的对策。结果表明 ,该联合站污水CODCr主要由油和水中残留的各种化学药剂构成 ,对于新鲜污水 ,二者对CODCr的贡献分别为 6 0 .7%和 39.3% ;油对CODCr的贡献可采用方程CODCr=4 .3912X +0 .6 171(X为油含量 ,mg/L)来定量表征 ;污水中残留的在采油作业或地面作业时使用的各种化学药剂是其CODCr难以达标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田 CODCR 含油污水 污水处理 废水监测 废水处理
下载PDF
吸附法储存天然气汽车燃料技术的研究 被引量:29
11
作者 陈进富 陆绍信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81-84,共4页
ANG是一种新型的储气技术,它具有储气压力低、储气设备材质要求不高、储气瓶制备工艺简单、储瓶自重轻、充气站建站费用低且设备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关键在于高储气能力的天然气吸附剂。近十几年来国外为开发这种储气技术在天然气... ANG是一种新型的储气技术,它具有储气压力低、储气设备材质要求不高、储气瓶制备工艺简单、储瓶自重轻、充气站建站费用低且设备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其关键在于高储气能力的天然气吸附剂。近十几年来国外为开发这种储气技术在天然气吸附剂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国内近几年的研究也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果。作者以木质素和石油焦为原料,已经开发出性能优异的天然气吸附剂。其中粉状吸附剂的吸附量(6.0MPa、25℃)可达24%以上,甚至高达30%,比表面达2500m2/g;成型的块状吸附剂吸附量可达21.9%,比表面达2000m2/g。由于成型后吸附剂的密度有明显的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汽车 储存 燃料 吸附法
下载PDF
贮氢技术及其发展现状 被引量:19
12
作者 陈进富 赵永丰 朱亚杰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1997年第1期10-15,共6页
系统介绍了几种贮氢技术及它们的最新发展状况,提出了国内今后的发展重点。
关键词 氢能 贮氢技术 贮氢材料
下载PDF
有机液态氢化物可逆储放氢技术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8
13
作者 陈进富 蔡卫权 俞英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528-532,共5页
以甲基环己烷 甲苯 氢 (MTH系统 )与环己烷 苯 氢 (CBH系统 )为例介绍了有机物可逆储放氢技术的特点与研究现状。研究表明 ,该技术作为大规模、长期性的氢能储存和运输手段 ,作为随车脱氢为汽车提供氢燃料或为氢燃料电池提供氢源 ,... 以甲基环己烷 甲苯 氢 (MTH系统 )与环己烷 苯 氢 (CBH系统 )为例介绍了有机物可逆储放氢技术的特点与研究现状。研究表明 ,该技术作为大规模、长期性的氢能储存和运输手段 ,作为随车脱氢为汽车提供氢燃料或为氢燃料电池提供氢源 ,以及用于化学热泵等在技术上都是可行的 ,但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提高过程的释氢效率 ,特别是低温下的释氢效率。开发低温高效脱氢催化剂和采用膜催化反应分离技术是提高释氢过程效率的可行方法。水电解—有机氢载体电化学加氢—氢载体膜催化脱氢技术路线有望改善系统储氢效能 ,实现氢的高能量密度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液态氢化物 可逆储放氢技术 现状 远景 氢能储存 膜反应器
下载PDF
天然气吸附剂的开发及其储气性能的研究Ⅱ——助剂对KOH活化吸附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4
作者 陈进富 瞿梅 徐文东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123-125,共3页
KOH是制备天然气吸附剂的优质活化剂 ,但目前尚存在使用量大并在活化后的样品中有部分金属钾残留的问题。对比了几种助活化剂 (ZnCl2 、FeCl3、HJ)与KOH复合活化对石油焦吸附剂储存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助剂ZnCl2 、FeCl3与KOH的... KOH是制备天然气吸附剂的优质活化剂 ,但目前尚存在使用量大并在活化后的样品中有部分金属钾残留的问题。对比了几种助活化剂 (ZnCl2 、FeCl3、HJ)与KOH复合活化对石油焦吸附剂储存甲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助剂ZnCl2 、FeCl3与KOH的协同作用效果较差 ,难以提高KOH活化石油焦吸附剂的甲烷储存性能 ;但助剂FeCl3与KOH复合可减少 ,甚至消除活化反应后产生的金属钾 ;助剂HJ与KOH复合活化对减少KOH的用量 ,提高KOH的活化效果有利 ,并能有效控制活化反应后金属钾的残留。WKOH WC 为 3∶1~ 4∶1时 ,HJ KOH复合体系即可获得性能优异的甲烷吸附剂 ,其中WKOH WC 为 4∶1的粉状吸附剂在 3.5MPa、2 5℃下的甲烷质量吸附量可达 17.7% ,有效体积储气量达 92 .6 (体积比 ) ,5 .0MPa下的有效体积储气量达 111.5 (体积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储存 氢氧化钾 吸附剂 助剂 甲烷 吸附量 KOH 活化剂 活化反应
下载PDF
基于COD构成的油田含油污水升级达标处理技术探讨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进富 刘如意 +2 位作者 赵立军 刘杰 宋启辉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2,共3页
结合稠油污水处理试验工艺对COD构成进行了分析,将CCl4萃余物视为表观化学药剂,提出稠油污水COD主要由石油类和表观化学药剂二者构成,后者主要包括石油中可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油田开发添加的各种可溶性有机物。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 结合稠油污水处理试验工艺对COD构成进行了分析,将CCl4萃余物视为表观化学药剂,提出稠油污水COD主要由石油类和表观化学药剂二者构成,后者主要包括石油中可溶于水的有机物和油田开发添加的各种可溶性有机物。采用水解酸化-接触氧化工艺的COD去除结果表明,表观化学药剂虽具有一定的生物降解性,但其贡献的COD比例随流程而逐渐增大。生化处理后,低成本的COD去除技术应是关注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COD构成 化学添加剂 处理工艺
下载PDF
基于汽车氢燃料的有机液体氢化物贮氢技术──Ⅱ . MCH 的随车脱氢反应及其催化剂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陈进富 吴芳云 朱亚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360-364,共5页
MCH随车脱氢作为一种非稳态的、反应条件苛刻的过程,要求其脱氢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现有的脱氢催化剂尚难满足其要求。对碱改性工业3861催化剂的研究表明:碱性氧化物能有效地改善催化剂的脱氢性能,Pt-... MCH随车脱氢作为一种非稳态的、反应条件苛刻的过程,要求其脱氢催化剂具有良好的低温活性和高温稳定性,现有的脱氢催化剂尚难满足其要求。对碱改性工业3861催化剂的研究表明:碱性氧化物能有效地改善催化剂的脱氢性能,Pt-Sn-K(0.4%)/r-Al2O3催化剂的稳定性较工业3861催化剂可提高8倍以上,但低温活性尚需继续提高;在常压、WHSV=6h-1、300—400℃、纯MCH进料时,MCH的有效贮氢量为2.78%—6.12%;空速与催化剂脱氢活性无明显依赖关系,这为实现随车脱氢反应器的小型化提供了可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随车脱氢 有机液体氢化物 催化剂 氢燃料
下载PDF
汽车替代燃料及其发展前景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进富 陆绍信 朱亚杰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5期13-16,共4页
介绍了目前国内外研究开发的几种汽车替代燃料,包括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甲醇、乙醇、氢能、太阳能、电等。评述了各种替代燃料的特点、研究与应用现状及其发展前景。
关键词 汽车 燃料 化石燃料 氢能 发展前景 天然气
下载PDF
有机液体氢化物贮氢新技术研究 I. Ni/Al_2O_3 催化剂甲苯气相加氢反应及其动力学 被引量:4
18
作者 陈进富 陆绍信 +1 位作者 赵永丰 朱亚杰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09-414,共6页
应用工业三叶草型Ni/Al2O3催化剂对甲苯的贮氢反应及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Ni/Al2O3催化剂是性能优良的甲苯贮氢催化剂;在压力0.12MPa(绝),温度90—150℃,甲苯转化率0—100%的... 应用工业三叶草型Ni/Al2O3催化剂对甲苯的贮氢反应及其动力学模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业Ni/Al2O3催化剂是性能优良的甲苯贮氢催化剂;在压力0.12MPa(绝),温度90—150℃,甲苯转化率0—100%的实验条件下,该反应呈零级反应,其反应活化能为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贮氢技术 有机液体氢化物 催化剂 反应动力学
下载PDF
K_2O对PtSn/Al_2O_3催化剂表面酸性及MCH脱氢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进富 陆绍信 朱亚杰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43-547,共5页
利用吡啶吸附IR、NH3吸附脱附、原位热重积炭、DSC等技术并结合甲基环己烷(MCH)脱氢活性试验,研究了K2O对工业PtSn/Al2O3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MCH脱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2O能有效地调变催化剂的... 利用吡啶吸附IR、NH3吸附脱附、原位热重积炭、DSC等技术并结合甲基环己烷(MCH)脱氢活性试验,研究了K2O对工业PtSn/Al2O3催化剂的表面酸性及MCH脱氢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K2O能有效地调变催化剂的表面酸性,降低其表面酸中心特别是强酸中心的数目;MCH脱氢反应的积炭量随K2O含量的增加而减少,但催化剂的高温脱氢稳定性与K2O含量并不完全呈顺变关系,K2O含量应严格控制,当K2O含量为0.4w%时催化剂的高温稳定性可取得较满意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氢催化剂 氢燃料 甲基环己烷 MTH 储氢技术
下载PDF
富微孔炭质吸附剂吸附天然气的热效应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进富 李兴存 李术元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4,共4页
为了确定吸附天然气汽车的储气罐在充放气时的热效应及其对储气量的影响,实验室利用自行设计的天然气吸附评价装置,研究了富微孔炭质吸附剂吸附天然气的热效应。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充气时最高温度可超过 75℃,放气时最低温度可低于-5℃... 为了确定吸附天然气汽车的储气罐在充放气时的热效应及其对储气量的影响,实验室利用自行设计的天然气吸附评价装置,研究了富微孔炭质吸附剂吸附天然气的热效应。结果表明,在室温下充气时最高温度可超过 75℃,放气时最低温度可低于-5℃。充气时最高温度随充气速度的增大而升高,放气时最低温度随放气速度的增大而降低,但当充放气超过一定时间后,这种因热效应带来的吸附床层的温度变化明显减缓。快速充气时,因热效应的影响,吸附剂的天然气储气量体积分数大约有 16%—23%的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 吸附 脱附 热效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