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和甘薯褪绿矮化病毒检测方法的建立
1
作者 陈涛 薛婷 +3 位作者 杨志坚 陈选阳 陈由强 陈建楠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6期11-21,共11页
为了建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矮化褪绿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结果的可视化。根据SPFMV外壳蛋白... 为了建立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weet potato feathery mottle virus,SPFMV)和甘薯矮化褪绿病毒(Sweet potato chlorotic stunt virus,SPCSV)的逆转录环介导等温扩增(RT-LAMP)检测方法,提高检测灵敏度,实现结果的可视化。根据SPFMV外壳蛋白基因(CP)的核苷酸序列和SPCSV的热休克蛋白基因(Hsp 70)的核苷酸序列设计4条RT-LAMP特异性引物,采取单因素优化试验,对RT-LAMP反应体系中的多个因素包括时间、温度、BST聚合酶、Mg^(2+)、RNase抑制剂、dNTPs和Betaine浓度优化,恒温扩增60 min。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分析,SYBR Green I可视化显色,结果表明:SPFMV的优化反应体系为:FIP/BIP 2μL、F3/B30.5μL、BST聚合酶1.0μL、dNTPs 0.6μL、MgSO 41.5μL、RNase抑制剂1.0μL、Betaine 7μL,62℃60 min。SPCSV的优化反应体系为:FIP/BIP 2μL、F3/B30.5μL、BST聚合酶1.0μL、dNTPs 0.6μL、MgSO 41.5μL、RNase抑制剂1.2μL、Betaine 7μL,64℃60 min。进一步利用SPFMV全基因组的4个片段(SPFMV-1、SPFMV-2、SPFMV-3、SPFMV-4)、SPCSV-Hsp 70和RGNNV进行特异性检验,分别建立了SPFMV和SPCSV的特异性RT-LAMP检测方法,扩增出了具有RT-LAMP的典型瀑布状条带,与凝胶电泳和SYBR Green I显色结果一致,SPFMV和SPCSV的灵敏度检测下限分别为:1×10^(-6)、1×10^(-3)ng·μL^(-1),该方法检测灵敏度高,实现了结果的可视化。对田间甘薯苗和离体组织培养甘薯苗进行检测验证,SPFMV-RT-LAMP检测方法成功率为100%,SPCSV-RT-LAMP检测方法的成功率为95%,表明研发的SPFMV和SPCSV的RT-LAMP检测方法适用于SPFMV和SPCSV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甘薯羽状斑驳病毒(SPFMV) 甘薯矮化褪绿病毒(SPCSV)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RT-LAMP) 建立
下载PDF
薯圆加工专用型甘薯种质资源筛选及工艺优化
2
作者 吴紫钰 杨鸿 +3 位作者 杨志坚 陈选阳 陈凌华 许桦榕 《福建农业科技》 CAS 2023年第5期58-63,共6页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以甘薯为主要原料的薯圆,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以筛选适合薯圆加工专用型甘薯种质资源和研究薯圆加工专用型甘薯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目的,采用福建农林大学洋中科教基地种植的145份甘薯种质为原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观念转变,以甘薯为主要原料的薯圆,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喜欢。以筛选适合薯圆加工专用型甘薯种质资源和研究薯圆加工专用型甘薯的最佳工艺配方为目的,采用福建农林大学洋中科教基地种植的145份甘薯种质为原料进行薯圆加工,根据感官综合评分,筛选出适合薯圆加工的专用型甘薯种质,并对筛选到的种质开展工艺优化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从145份甘薯种质资源中筛选出薯圆加工感官评价分数大于80分的甘薯种质5份,分别为SP1、SP4、SP35、SP70、SP87,以得分较高的SP1开展薯圆最佳工艺研究,其最佳工艺配方为木薯粉20 g、水6 mL、甜叶菊0.10 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薯圆 加工专用型 种质资源 工艺优化
下载PDF
水培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1 位作者 郑佳伟 林羽立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3736-3742,共7页
【目的】研究水培及不同营养液配方、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Hoagland配方(1/2 HL)、4种通用营养液、10种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的营养液水培叶菜型甘薯,研究水培对其茎尖叶片、... 【目的】研究水培及不同营养液配方、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对叶菜型甘薯茎尖营养品质与硝酸盐含量的影响。【方法】以1/2Hoagland配方(1/2 HL)、4种通用营养液、10种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的营养液水培叶菜型甘薯,研究水培对其茎尖叶片、嫩茎和叶柄的营养品质及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1)与土壤栽培相比,1/2 HL水培提高了叶菜型甘薯VC、黄酮和硝酸盐含量,对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影响。(2)叶菜型甘薯不同部位硝酸盐含量差异显著,其中嫩茎最高,叶片居中,叶柄最低。(3)不同营养液配方显著影响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营养液华南B与1/2HL培养的硝酸盐含量显著高于华南A;园氏配方与土壤栽培相当,二者均极显著低于1/2HL、华南A和华南B。(4)营养液中不同N素形态及其比例对叶菜型甘薯叶片硝酸盐含量影响显著。硝态N提高了硝酸盐含量,而氨态N会减缓水培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的增加;酰氨态氮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结论】与土壤栽培相比,水培提高了叶菜型甘薯VC、黄酮和硝酸盐含量,对蛋白质含量没有显著影响。水培营养液中增加硝态N会提高叶菜型甘薯硝酸盐含量,适量氨态N可减缓硝酸盐含量的增加。营养液中酰氨态氮可以降低硝酸盐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菜型甘薯 水培 品质 硝酸盐含量
下载PDF
甘薯脱毒对一些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选阳 陈凤翔 +2 位作者 袁照年 庄宝华 翁定河 《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49-453,共5页
甘薯脱毒苗增产极显著 .脱毒苗的一些生理指标明显改善 :(1)具有较强的光合效率 ,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较高 ,叶绿素含量增加 ,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 ;(2 ) N代谢活跃 ,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 ,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增强 ,总 N含量提高 ;(3)... 甘薯脱毒苗增产极显著 .脱毒苗的一些生理指标明显改善 :(1)具有较强的光合效率 ,各生育期叶面积指数较高 ,叶绿素含量增加 ,净光合速率明显提高 ;(2 ) N代谢活跃 ,叶片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 ,硝酸还原酶活性明显增强 ,总 N含量提高 ;(3)光合物质的形成与积累增多 ,块根淀粉磷酸化酶活性明显增强 ,净同化率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脱毒 生理指标 脱毒苗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金山630的选育及其生理特性 被引量:9
5
作者 陈选阳 陈凤翔 +1 位作者 袁照年 张招娟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47-350,共4页
用集团杂交的方法,选育加工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金山630,该品种表现高产,加工红心薯干食品品质优良。研究该品种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金山630早生快发,在各生育时期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库容大,块根接纳同化物质能力强,经济系数高,抗旱性... 用集团杂交的方法,选育加工专用型甘薯新品种金山630,该品种表现高产,加工红心薯干食品品质优良。研究该品种生理特性,结果表明:金山630早生快发,在各生育时期维持较高的光合生产能力;库容大,块根接纳同化物质能力强,经济系数高,抗旱性强,形成了高产的生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金山630 新品种选育 高产生理
下载PDF
甘薯块根总RNA提取与psy基因保守序列的克隆 被引量:7
6
作者 陈选阳 袁照年 +2 位作者 张招娟 郑亚凤 郑金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7-69,共3页
甘薯块根富含的次生物质严重干扰了总RNA的提取.本试验采用 4种方法对甘薯块根总RNA进行提取,筛选出 1种最佳的改进方法,排除了甘薯块根中淀粉、多糖、多酚以及纤维等次生物质的干扰,提取到了高质量的甘薯块根总RNA.所提取的RNA得率较高... 甘薯块根富含的次生物质严重干扰了总RNA的提取.本试验采用 4种方法对甘薯块根总RNA进行提取,筛选出 1种最佳的改进方法,排除了甘薯块根中淀粉、多糖、多酚以及纤维等次生物质的干扰,提取到了高质量的甘薯块根总RNA.所提取的RNA得率较高,完整性好,纯度高,以其逆转录的cDNA为模板,克隆出了甘薯psy基因 422bp的保守序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薯块 块根 甘薯 保守序列 总RNA提取 次生物质 克隆 基因 逆转录 多糖
下载PDF
甘薯番茄红素β-环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转化烟草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陈选阳 袁照年 +2 位作者 张招娟 王松良 郑金贵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724-1728,共5页
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B)催化番茄红素形成β-胡萝卜素,是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从甘薯块根总RNA逆转录的cDNA中扩增出lyc-b的保守序列后,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RACE)获得了该基因全长cDNA,共1844bp,开放阅读框1503bp,编... 番茄红素β-环化酶(LYC-B)催化番茄红素形成β-胡萝卜素,是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的关键酶之一。从甘薯块根总RNA逆转录的cDNA中扩增出lyc-b的保守序列后,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方法(RACE)获得了该基因全长cDNA,共1844bp,开放阅读框1503bp,编码501个氨基酸。构建了lyc-b植物表达载体p23-lyc-b,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经PCR及Southern杂交表明该基因已整合到烟草的基因组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lyc-b 基因克隆 载体构建 转化
下载PDF
甘薯zds基因的克隆与植物表达载体构建 被引量:8
8
作者 陈选阳 林世强 +2 位作者 袁照年 张招娟 郑金贵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73-477,共5页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可降低多种癌症特别是肺癌的发病率.ζ-胡萝卜素脱氢酶是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其它植物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甘薯块根总RNA逆转录... β-胡萝卜素是维生素A原,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可降低多种癌症特别是肺癌的发病率.ζ-胡萝卜素脱氢酶是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之一.根据其它植物ζ-胡萝卜素脱氢酶基因(zds)的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从甘薯块根总RNA逆转录的cDNA中扩增出608 bp的zds保守序列,然后用RACE技术扩增出该基因的全长cDNA.zds全长cDNA共2057 bp,有一1773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591个氨基酸,相对分子质量为65 ku.并成功构建了zds植物表达载体p2300-zds,可进一步用于提高作物β-胡萝卜素含量的遗传转化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ξ-胡萝卜素脱氢酶 基因克隆 载体构建
下载PDF
类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代谢工程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9
作者 陈选阳 郑金贵 袁照年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48-352,共5页
综述了植物和微生物利用代谢工程改变类胡萝卜素组成与含量的方法及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类胡萝卜素 生物合成 代谢工程 植物 微生物 外源基因 反馈调节
下载PDF
甘薯薯圆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效
10
作者 杨鸿 孔茗瑾 +3 位作者 卢千柔 黄秋杰 杨志坚 陈选阳 《安徽农学通报》 2023年第22期122-124,共3页
为推动甘薯薯圆的开发和利用,本文分析了薯圆的营养成分,并探究了其保健功能,研究表明薯圆中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具有抗氧化、调节血糖和血脂等功能,为薯圆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 甘薯 薯圆 营养成分 保健功能
下载PDF
高淀粉能源甘薯新品种“金山208”的选育及特性鉴定 被引量:5
11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570-575,共6页
以配合力高的高淀粉和高产的甘薯品种为亲本,聚合了高淀粉、高产等基因,育成高淀粉能源型甘薯新品种"金山208",鉴定该品种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金山208"平均鲜薯产量达31891.5 kg.hm-2,出粉率22.3%,淀粉产量7422.0... 以配合力高的高淀粉和高产的甘薯品种为亲本,聚合了高淀粉、高产等基因,育成高淀粉能源型甘薯新品种"金山208",鉴定该品种的生育特性.结果表明,"金山208"平均鲜薯产量达31891.5 kg.hm-2,出粉率22.3%,淀粉产量7422.0kg.hm-2,食味品质较好.鉴定其产量形成特性,表明"金山208"植株早生快发,在整个生育期中具有较合理的叶面积动态,各生育时期维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库容接纳同化物质能力强,形成高生物产量的生理基础,结果淀粉产量显著高于对照"金山57".经鉴定,"金山208"耐寒性好,抗旱性一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高淀粉 品种 特性
下载PDF
基因工程改良甘薯的研究与展望 被引量:4
12
作者 陈选阳 袁照年 张招娟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1期21-25,共5页
综述了利用基因工程改良甘薯的研究进展,包括甘薯的再生系统,外源基因转化方法,以及利用基因工程提高甘薯块根蛋白质含量、改善氨基酸组成,改善淀粉组成和含量,提高甘薯抗病、抗虫与抗病毒能力所取得的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的潜力等。
关键词 甘薯 基因工程 改良
下载PDF
甘薯生长期间块根β-胡萝卜素合成基因的表达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2011年第10期1838-1842,共5页
以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优质红心甘薯金山72和高产优质的黄心甘薯金山57为材料,栽后60~120 d4个生长时期提取块根总RNA和β-胡萝卜素,用RT-PCR分析psy、pds、zds、lyc-b 4个酶基因的表达,用HPLC测定同一时期块根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 以β-胡萝卜素含量高的优质红心甘薯金山72和高产优质的黄心甘薯金山57为材料,栽后60~120 d4个生长时期提取块根总RNA和β-胡萝卜素,用RT-PCR分析psy、pds、zds、lyc-b 4个酶基因的表达,用HPLC测定同一时期块根β-胡萝卜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在金山57中,随着块根的生长,4个基因表达逐渐减弱,相应地,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逐渐降低;在金山72中,4个基因的表达随着块根生长总体呈现逐渐增强趋势,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相应地逐渐提高。整体而言,在块根生长过程中,4个基因在金山72中表达比在金山57中强。该合成途径的4个基因中,lyc-b的表达相对稳定,其表达强弱与块根β-胡萝卜素含量关系密切。表明甘薯块根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与积累受基因调控,其含量与不同品种及不同块根膨大时期4个酶基因的表达密切相关,lyc-b是甘薯块根β-胡萝卜素生物合成途径的关键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Β-胡萝卜素 基因表达 HPLC
下载PDF
有机酸对甘薯紫色素热稳定性与抗氧化性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陈选阳 张招娟 +2 位作者 叶德炼 张燕媮 陈晓容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412-1417,共6页
甘薯紫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稳定的红色,可作为天然红色素。优化了甘薯紫色素提取条件,研究4种有机酸不同浓度对甘薯紫色素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乙酸和乙二酸可显著提高甘薯紫色素的热稳定性,程度依不同浓度而异,... 甘薯紫色素在酸性条件下呈稳定的红色,可作为天然红色素。优化了甘薯紫色素提取条件,研究4种有机酸不同浓度对甘薯紫色素热稳定性及抗氧化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苯甲酸、乙酸和乙二酸可显著提高甘薯紫色素的热稳定性,程度依不同浓度而异,而抗坏血酸则显著降低其热稳定性。苯甲酸、乙酸、乙二酸和抗坏血酸可以显著提高甘薯紫色素加热后的抗氧化性,程度依不同浓度而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紫色素 有机酸 稳定性 抗氧化性
下载PDF
甘薯新品种金山584的特征特性与栽培要点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选阳 袁照年 +1 位作者 陈凤翔 庄宝华 《福建农业科技》 2001年第2期28-28,共1页
关键词 金山584甘薯 选育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PDF
甘薯金山1255产量形成特性与栽培技术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选阳 《福建农业科技》 1999年第6期30-31,共2页
关键词 甘薯 品种 金山1255 产量 栽培技术
下载PDF
不同栽培方式冬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特性及产量品质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张招娟 翁定河 +2 位作者 谢向誉 陈选阳 郭玉春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628-632,共5页
以福建冬种马铃薯主栽品种紫花851为供试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5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裸地上添加覆盖物均能提高产量,其产量表现依次为草+膜>膜+草>盖膜>... 以福建冬种马铃薯主栽品种紫花851为供试材料,进行冬种马铃薯5种不同栽培方式的比较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对其生长发育特性、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裸地上添加覆盖物均能提高产量,其产量表现依次为草+膜>膜+草>盖膜>盖草>裸地(CK),其高产优势源于单株薯块重、薯块数和合理的物质分配。此外,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淀粉、还原糖、维生素C、蛋白质、商品薯率和土壤微生物类群等均有较大的影响,而对其干物质和出粉率影响不大。不同栽培方式各有优缺点,因此生产上应根据不同环境采取相应的栽培方式以获得高产和最佳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种马铃薯 栽培方式 产量 生长发育特性 土壤微生物类群
下载PDF
甘薯基因组NBS-LRR类抗病家族基因挖掘与分析 被引量:13
18
作者 黄小芳 毕楚韵 +7 位作者 石媛媛 胡韵卓 周丽香 梁才晓 黄碧芳 许明 林世强 陈选阳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195-1207,共13页
NBS-LRR类基因家族是植物抗病R基因(Resistance gene)数量最多的一类,具有NBS(Nucleotide-binding site)和LRR(Leucine-leucine-repeat)结构域。甘薯(Ipomoea batatas)栽培种基因组已完成测序,但尚未注释,本研究对甘薯基因组序列进行外... NBS-LRR类基因家族是植物抗病R基因(Resistance gene)数量最多的一类,具有NBS(Nucleotide-binding site)和LRR(Leucine-leucine-repeat)结构域。甘薯(Ipomoea batatas)栽培种基因组已完成测序,但尚未注释,本研究对甘薯基因组序列进行外显子预测,得到甘薯染色体组全基因组蛋白序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NBS-LRR家族基因鉴定和分析表明,甘薯基因组中含有379个NBS-LRR家族基因,占全基因组基因总数的0.212%,其中N型亚家族120个,NL型103个,CNL型133个,TNL型22个,PN型1个。所有染色体上均有NBS-LRR家族基因分布,但数量明显不同,其中有60.9%的NBS-LRR基因序列呈簇状分布。NBS-LRR基因序列有15个保守结构域,在N端较为保守。研究结果为甘薯进一步开展NBS-LRR家族基因的功能研究和抗性育种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NBS-LRR R基因 基因家族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小白菜镉耐性形成的生理生化机理研究 被引量:17
19
作者 王松良 陈选阳 +5 位作者 陈辉 陈冬梅 王峰吉 高文霞 张志坚 王建明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5期120-124,共5页
以50μmol/L Cd胁迫培养13个品种的小白菜,通过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其Cd耐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应答机制。结果表明:Cd胁迫下,供试材料生长和生理生化代谢均不同程度受到抑制,但与其茎叶Cd累积量无直接关系,且不同品种小白菜... 以50μmol/L Cd胁迫培养13个品种的小白菜,通过形态指标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其Cd耐性形成的生理生化应答机制。结果表明:Cd胁迫下,供试材料生长和生理生化代谢均不同程度受到抑制,但与其茎叶Cd累积量无直接关系,且不同品种小白菜对Cd耐性不同。对供试材料Cd耐性指数(Tolerance index,TI)分析表明,基于植株干物质累积的耐性指数(TI-P)与基于茎叶生长的耐性指数(TI-S)极显著相关(R2=0.686),而前者与基于根系生长的耐性指数(TI-R)的显著相关(R2=0.349)。可见,以基于茎叶生长的耐性指数比基于根系生长的更能反映小白菜的Cd耐性。Cd胁迫条件下,供试材料体内脯氨酸(Pro)、丙二醛(MDA)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sA-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Cd胁迫下,各品种叶片脯氨酸增量、SOD活性增量均与供试小白菜Cd耐性正相关,二者可作为供试材料Cd耐性的生化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胁迫 小白菜 重金属耐性指数 细胞保护酶体系 生理生化应答
下载PDF
脱毒甘薯增产的生理特性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张招娟 庄宝华 +2 位作者 袁照年 陈选阳 陈凤翔 《农业现代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68-71,共4页
研究了三个甘薯品种(金山57,金山1255和岩薯5号)生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表明,不同品种甘薯脱毒后均有显著增产效益,脱毒苗栽后表现茎叶生长,干物质积累多,结薯早,T/R值低,同化物同地下部分配,上述特征在生长前期表现更为突出。分析认为前... 研究了三个甘薯品种(金山57,金山1255和岩薯5号)生育过程中的生理特性表明,不同品种甘薯脱毒后均有显著增产效益,脱毒苗栽后表现茎叶生长,干物质积累多,结薯早,T/R值低,同化物同地下部分配,上述特征在生长前期表现更为突出。分析认为前期块根形成早,膨大快是脱毒甘薯增产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脱毒甘薯 生理特性 增产机理 生长前期 块根形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