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自我实现与自性成佛
被引量:6
- 1
-
-
作者
陈重晖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5-12,共8页
-
文摘
被梁漱溟先生称为"心理主义"的佛学,的确以如实认识自心为全部教理行果之基础,可谓以心理学为本.早在两千多年前,佛教心理学便已高度成熟,其宏深精密,较之近现代科学心理学,不仅毫无逊色,而且包涵着许多超越近现代心理学的卓识睿智,形成人类历史上一种奇异的文化早熟现象.
-
关键词
自性
成佛
佛教心理学
教理
自我实现
科学心理学
无上菩提
心理主义
明心见性
大乘佛教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佛法与现代医学
被引量:3
- 2
-
-
作者
陈重晖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5-8,共4页
-
文摘
佛教以疾病为人生诸苦中之荦荦大者,彻底根绝包括病苦在内的诸苦,引导众生皆悉达于永恒安乐的涅槃彼岸,是佛教的根本宗旨.以佛眼观来,众生本性本来涅槃,本性健康,纯净、常乐、至善,超越一切痛苦烦恼.现前诸苦俱备、百病丛生的存在状态,从违自本性的意义上来讲,可以说是十足的病态,而诸病之根,终归在于众生自心妄起的无明烦恼.佛陀称大医王,以疗治众生心病为己任.就此而言,佛教所提供的医治众生心病的方案——全部佛法的教理行果体系,都可以看作广义的、深义的医学.
-
关键词
佛眼
教理
悉达
大医王
病苦
四大不调
现代医学
阿赖耶识
大乘佛教
瑜伽师地论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法印论
- 3
-
-
作者
陈重晖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3期11-18,共8页
-
文摘
佛法心髓,就教下言,总摄于佛法印;就宗下言,总摄于佛心印.印,梵语曰穆德罗(Mudra),义为印玺、标志.法印,即佛教正法的标志,为鉴别是否佛说的衡准,乃佛法与外道法的根本区别点.言印者,喻此法如印玺,真实决定,不容移改,不可能被驳倒、证伪.又印者印定义,佛法印意谓法王佛陀印证确定的佛法正旨.《大智度论》卷22云:"得佛法印,故通达无碍。
-
关键词
法印
实相
大智度论
缘起法
一实相印
诸行无常
空宗
阿赖耶识
有为法
一切法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大圆心髓略识
- 4
-
-
作者
陈重晖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8,共5页
-
文摘
大圆满心髓(心中心),为藏传佛教宁玛派所传密法中的最上法门,其见地行持,与汉地禅宗颇多相近,而又别具修身修气,修力修语的多种方便,及不共显密诸宗的密义密诀,洵为佛教法藏中的瑰宝.本世纪三十年代以来,大圆心髓传入内地,有郭元兴、陈健民、根造.密显等诸大德先后撰文介绍弘扬.
-
关键词
大圆满
宁玛派
法藏
自性
明点
大幻化网导引法
宁玛教
金刚界
显教
如来藏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佛教与智力潜能开发
- 5
-
-
作者
陈重晖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5-20,共6页
-
文摘
人类文明发展至现代,突飞猛进,科技日新月异,知识爆炸性增长,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深感小小的头脑无法容纳不断膨胀的文化信息.现代社会分工所造成的专业化的狭隘知识结构,歪曲了人们应有的全面发展的形象,使人在浩瀚的知识海洋中迷惘惶愧.科学从分析时代走向系统整合的趋势,要求开创性的科学家具有跨门类的全面知识,而精通百科,在文化不发达的古代尚属可能,在现代,若非变人为智力"超人",或开发人可能有的内在潜能而大大提高人的智力,则莫由实现.人的头脑是否还有潜力可挖?脑科学的研究结果回答:据人体定位说,在人脑的约1000亿神经元中,目前被利用的仅占百分之几。
-
关键词
出世间
禅定
智力潜能
一切种智
止观
大乘佛教
一切智
现代社会分工
一行三昧
定位说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智顗大师对禅定医疗说的贡献
- 6
-
-
作者
陈重晖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9期4-9,共6页
-
文摘
佛教虽以根除生老病死等苦为主旨,大乘更发愿“于诸病苦,为作良医”(《华严经普贤行愿品》),但着眼于众生无明烦恼之心病的根治,而非舍本逐末,把疗治身病的医药学作为主攻方向,在三学六度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禅定,虽有治病之效,但佛陀以之为得智慧断烦恼的必由之径,而未从医用气功的角度予以倡导。印度佛典中,说治病多主医药,兼以密咒,个别佛典如《杂阿含·治禅病秘要经》所言,也只限于坐禅中所起弹病的针治。
-
关键词
禅定
智顗
普贤行愿品
禅病
摩诃止观
六度
华严经
病苦
数息观
系缘止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止观与气功
- 7
-
-
作者
陈重晖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26-29,共4页
-
文摘
早在本世纪初,蒋维乔居士在其《因是子静坐法》及《续编》中,把佛教六妙门、天台止观等作为一种身心锻炼之道,介绍给社会人士,开佛教禅法进入医疗气功园地之端。近几年来的气功热中,佛教禅定从气功、人体科学的角度,被重新认识,气功界把佛教禅定从客观上看做气功,尊佛家禅功为中国传统气功六大家(道、佛、儒、医、
-
关键词
止观
气功学
六妙门
因是子静坐法
出世间
佛教禅定
禅法
修观
轻安
密宗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
-
题名从释尊成道看佛教止观的特质
- 8
-
-
作者
陈重晖
-
出处
《法音》
北大核心
1989年第8期27-29,共3页
-
文摘
佛教禅定、止观的特质,佛陀以他出家修行成佛之道,做了最好的说明。释迦牟尼佛诞生的古印度,是东方瑜伽、气功的发祥地。据印度传说,早在距今七千年前,就有希瓦(Sadshiva)发明属于密乘(Tatra)的瑜伽,流传于喜玛拉雅山区。考古发掘资料,起码能提供公元前三千年印度河流域的土著人中流行瑜伽的证据。入主印度的白种雅利安人,大概吸取了土著民族的瑜伽术,将其摄入以祈祷祭祀为主事的古婆罗门教义中。最古的婆罗门教典《梨俱吠陀》便提到瑜伽。
-
关键词
止观
释迦牟尼佛
成佛
佛教禅定
密乘
梨俱吠陀
雅利安人
瑜伽术
教典
修观
-
分类号
B9
[哲学宗教—宗教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