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锥形掺镱光纤实现20 kW高光束质量激光输出 被引量:1
1
作者 肖虎 潘志勇 +15 位作者 陈子伦 马鹏飞 刘伟 杨欢 闫志平 王蒙 奚小明 李智贤 杨保来 杨林永 黄良金 黄值河 曹涧秋 王小林 王泽锋 陈金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4-96,共3页
锥形光纤能够有效兼顾非线性效应抑制和模式控制,具备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光纤激光的潜力。近期国防科技大学研制了锥形掺镱光纤,采用1 018 nm光纤激光后向级联泵浦实现了20.2 kW激光输出,光束质量β因子平均值优于2,拉曼抑制比为33... 锥形光纤能够有效兼顾非线性效应抑制和模式控制,具备实现高功率、高光束质量光纤激光的潜力。近期国防科技大学研制了锥形掺镱光纤,采用1 018 nm光纤激光后向级联泵浦实现了20.2 kW激光输出,光束质量β因子平均值优于2,拉曼抑制比为33 dB。研究结果展示了锥形光纤在实现万瓦级高光束质量激光方面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级联泵浦 锥形光纤 光束质量
下载PDF
长波段半导体激光泵浦光纤激光器实现2 kW功率输出
2
作者 王鹏 孟祥明 +11 位作者 吴函烁 叶云 杨保来 奚小明 史尘 张汉伟 王小林 习锋杰 王泽锋 许晓军 周朴 陈金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2-84,共3页
半导体激光(LD)泵浦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工业加工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泵浦光吸收率,传统光纤激光器常用915 nm和976 nm波段的LD作为激光的泵浦源。在该类LD泵浦的光纤激... 半导体激光(LD)泵浦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具有效率高、体积小、重量轻、稳定性好等优点,在工业加工等诸多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泵浦光吸收率,传统光纤激光器常用915 nm和976 nm波段的LD作为激光的泵浦源。在该类LD泵浦的光纤激光器中,由于量子亏损和泵浦吸收系数相对较高,光纤激光器的热致模式不稳定(TMI)阈值相对较低。为了提高量子效率和潜在的TMI阈值,提出采用大于1010 nm波段的LD直接泵浦光纤激光器,产生高量子效率激光。搭建了振荡放大一体化的全光纤激光器,采用总泵浦功率为2.56 kW的1010 nm波段LD泵浦,首次获得输出功率2.05 kW、光束质量M^(2)约1.7的激光。后续将通过进一步增大泵浦功率、优化光纤特性以实现更高功率、更优光束质量的光纤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量子亏损 振荡放大一体化 模式不稳定
下载PDF
大型抛物柱面天线展开动力学分析与展开过程控制
3
作者 陈金宝 宋志成 +3 位作者 陈传志 董家宇 王治易 张俞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96-508,共13页
为揭示大型抛物柱面天线在轨展开过程中各部件的动力学特性,保障可展天线在轨展开过程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组装的大型抛物柱面可展天线支撑机构动力学快速建模方法与非线性展开过程反馈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了... 为揭示大型抛物柱面天线在轨展开过程中各部件的动力学特性,保障可展天线在轨展开过程稳定性,提出了一种基于模块组装的大型抛物柱面可展天线支撑机构动力学快速建模方法与非线性展开过程反馈控制策略。首先,基于绝对节点坐标法建立了天线可展支撑机构基本模块的动力学方程集与约束方程集。然后,通过子模块组装的方式实现对超大型支撑机构的动力学快速建模,并进一步提出逐块缩聚与递归的动力学微分方程高效求解算法。最后,基于非线性展开过程反馈控制策略实现了抛物柱面可展支撑机构该类强非线性系统的展开稳定控制。结果表明,该控制方法能显著降低可展支撑机构展开过程中的速度峰值,有效提高了大型抛物柱面天线展开过程中的展开同步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物柱面天线 绝对节点坐标法 柔性多体系统 展开动力学 速度反馈控制
下载PDF
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桁架结构关键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郭崇岭 陈佳夷 +1 位作者 陈传志 陈金宝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43,共13页
近年来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以高像质、宽波段、大幅宽等特点,在开展空间科学探索、精细化对地观测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大口径望远镜的主承力结构、大型光学组件的支撑结构往往采用桁架结构,本文围绕实现桁架结构的超轻、超稳特性,从构... 近年来大口径空间光学望远镜以高像质、宽波段、大幅宽等特点,在开展空间科学探索、精细化对地观测等方面越来越重要。大口径望远镜的主承力结构、大型光学组件的支撑结构往往采用桁架结构,本文围绕实现桁架结构的超轻、超稳特性,从构型优化设计、新型材料、先进制造工艺、精确测量标定方法等方面,系统性梳理了其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应用现状等,并探讨了空间桁架结构技术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光学望远镜 桁架结构 热稳定性 尺寸稳定性
下载PDF
大跨径钢箱梁桥施工控制研究
5
作者 陈金宝 《交通世界》 2023年第1期266-268,共3页
以某市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为例,采取MidasCivil软件进行成桥状态的模拟分析,以斜拉索无应力长度为施工控制参数,对目标成桥、施工成桥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斜拉索索力误差控制在2%以内,线形误差在6mm以内,成桥效果良好,可供同类... 以某市大跨径钢箱梁斜拉桥为例,采取MidasCivil软件进行成桥状态的模拟分析,以斜拉索无应力长度为施工控制参数,对目标成桥、施工成桥状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斜拉索索力误差控制在2%以内,线形误差在6mm以内,成桥效果良好,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跨径 斜拉桥 成桥状态分析
下载PDF
LD泵浦高亮度光纤激光器:设计、仿真与实现(特邀) 被引量:2
6
作者 王小林 王鹏 +12 位作者 吴函烁 叶云 曾令筏 杨保来 奚小明 张汉伟 史尘 习锋杰 王泽锋 韩凯 周朴 许晓军 陈金宝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3-131,共29页
LD泵浦掺镱光纤激光器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光束质量等优点,在工业、科研、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大部分实际应用中,由功率和光束质量决定的亮度是影响光纤激光器实际作用性能的核心指标。受到非线性效应(尤其是受激拉曼散射)... LD泵浦掺镱光纤激光器具有低成本、高效率、高光束质量等优点,在工业、科研、国防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大部分实际应用中,由功率和光束质量决定的亮度是影响光纤激光器实际作用性能的核心指标。受到非线性效应(尤其是受激拉曼散射)和模式不稳定效应的限制,当前高亮度掺镱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提升遭遇了明显的技术瓶颈。为了抑制非线性效应和模式不稳定效应,在传统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变纤芯直径光纤和优化泵浦波长等成体系的方法以提升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为了有效提高对光纤激光器的设计研发能力,提出并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光纤激光仿真软件SeeFiberLaser。首先,介绍了影响宽谱高功率掺镱光纤激光器亮度提升的主要限制因素,给出了各个限制因素的抑制方法;其次,利用自研光纤激光仿真软件SeeFiberLaser对提升光纤激光器功率的方法进行优化设计,并对工业常用的振荡器和高亮度光纤激光放大器进行仿真优化;然后,介绍课题组采用后向泵浦、变纤芯直径光纤和优化泵浦波长等方法提升激光功率,实现的6~10 kW高亮度功率光纤激光器;最后,对更高亮度光纤激光器的技术方案进行讨论和展望,提出了无源器件集成化、增益传能光纤一体化等思路,提出了基于变纤芯直径增益传能一体化光纤和集成化无源器件的新型高功率近单模光纤激光器技术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非线性效应 模式不稳定 激光亮度 仿真软件
原文传递
堆叠式多星分离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金宝 霍伟航 +2 位作者 陈传志 崔继云 江安澜 《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2023年第2期7-10,共4页
为研究卫星分离姿态的影响因素,运用动力学理论和虚拟样机技术,推导卫星姿态动力学,对比理论计算值与ADAMS仿真结果,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运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多星分离释放仿真,改变弹簧刚度系数与弹簧初始压缩量,对比理论计算值,... 为研究卫星分离姿态的影响因素,运用动力学理论和虚拟样机技术,推导卫星姿态动力学,对比理论计算值与ADAMS仿真结果,验证模型的正确性。运用ADAMS虚拟样机技术进行多星分离释放仿真,改变弹簧刚度系数与弹簧初始压缩量,对比理论计算值,分析不同因素对卫星分离后运动状态的影响;采用不同的分离释放方案,分析星间最小距离,验证卫星分离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箭多星 虚拟样机仿真 姿态动力学 分离安全性
下载PDF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的研究进展与发展趋势
8
作者 周朴 马鹏飞 +5 位作者 任帅 陈益沙 刘伟 姚天甫 潘志勇 陈金宝 《信息对抗技术》 2023年第4期16-36,共21页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好、结构紧凑等优点,在相干合成、光谱合成以及非线性频率变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窄线宽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光谱合成的激光系统性能指标已经超越单束激光的最高性能,基于窄线宽光纤激光... 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器具有光束质量好、结构紧凑等优点,在相干合成、光谱合成以及非线性频率变换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基于窄线宽光纤激光相干合成、光谱合成的激光系统性能指标已经超越单束激光的最高性能,基于窄线宽光纤激光非线性频率变换的激光也实现了同类波段激光的最高性能。分析窄线宽光纤激光功率提升同时保持光束质量过程中产生的物理机制和面临的技术挑战,详细介绍学校课题组在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方面取得的代表性成果,特别是高光束质量的7 kW级非线偏振窄线宽激光和5 kW级线偏振窄线宽激光,不仅是同类激光的最高功率值,也逼近了同等条件下非窄线宽光纤激光的功率极限。根据近年来理论研究和技术攻关结果,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对高功率窄线宽光纤激光未来几个发展趋势进行预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光纤激光 窄线宽 非线性效应 横向模式不稳定
下载PDF
万瓦级光纤激光双色镜合成技术
9
作者 奚小明 杨保来 +6 位作者 王鹏 张汉伟 王小林 韩凯 王泽锋 许晓军 陈金宝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66-273,共8页
高功率光纤激光具有光束质量好、转换效率高、热管理方便和柔性传输等优势,在工业加工和国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目前,受限于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和模式不稳定效应,单链路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提升遇到了巨大挑战.为突破单链路激光... 高功率光纤激光具有光束质量好、转换效率高、热管理方便和柔性传输等优势,在工业加工和国防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需求.目前,受限于光纤中的非线性效应和模式不稳定效应,单链路光纤激光器输出功率的提升遇到了巨大挑战.为突破单链路激光功率限制,本文基于双色镜合成技术,利用两路自研近单模宽谱光纤激光放大器实现了10 kW近单模合束激光输出,合成效率约为98.3%,光束质量因子M^(2)约为1.29.为进一步提升功率,采用三路宽谱激光实现了13.52 kW合束激光输出,合成效率约为96.8%,光束质量因子M~2约为1.61.本文首次在实验上验证了双色镜合成技术的对宽谱激光的功率提升潜力和光束质量保持能力,通过增加合成路数以及提高单路激光功率,有望在保持高光束质量的情况下实现更高功率激光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 光纤激光器 双色镜 色谱合成
下载PDF
新型可复用着陆缓冲装置设计与分析
10
作者 贾山 胡汝洁 +3 位作者 周向华 刘韶阳 吴明阳 陈金宝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18,共18页
针对目前着陆缓冲装置对着陆地形要求较高且不可复用的缺点,参照自然界中的昆虫着陆腿结构的组成,提出一种可复用的基于仿生结构的四腿式着陆器。支撑腿采取“刚性体控制大腿结构+圆弧结构小腿”的组成方式,并采用摩擦制动器作为缓冲吸... 针对目前着陆缓冲装置对着陆地形要求较高且不可复用的缺点,参照自然界中的昆虫着陆腿结构的组成,提出一种可复用的基于仿生结构的四腿式着陆器。支撑腿采取“刚性体控制大腿结构+圆弧结构小腿”的组成方式,并采用摩擦制动器作为缓冲吸能装置的设计方法,通过摩擦力做功,使着陆冲击载荷以热能的形式耗散,实现缓冲吸能。应用D-H参数法推导支撑腿的齐次矩阵变换,对该仿生腿式缓降结构进行支撑腿的正逆运动学分析,建立支撑腿的理论模型并进行动力学仿真。进行了整机多工况落震仿真分析并建立了支撑腿小腿的有限元模型,分析飞行器在支撑腿所受冲击力最大情况下的支撑腿小腿应力应变,结果表明可复用着陆器具有良好的着陆缓冲性能,可为我国后续深空探测任务提供一种可行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复用 着陆器 动力学分析 摩擦制动 着陆缓冲
下载PDF
-50~50℃超宽温运行千瓦级光纤激光器
11
作者 李凤昌 王鹏 +5 位作者 王小林 奚小明 吴函烁 张汉伟 习锋杰 陈金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1-42,共2页
当前,光纤激光器工作温度范围一般较窄,如果能够扩展激光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则有望在更多的环境和领域得到应用。近期,国防科技大学基于风冷结构的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LD)泵浦的全光纤振荡器方案,在-50~50℃超宽温范围内实现了1 kW量... 当前,光纤激光器工作温度范围一般较窄,如果能够扩展激光器的工作温度范围,则有望在更多的环境和领域得到应用。近期,国防科技大学基于风冷结构的光纤耦合半导体激光器(LD)泵浦的全光纤振荡器方案,在-50~50℃超宽温范围内实现了1 kW量级的激光输出。通过优化系统设计,有望进一步提升宽温运行激光器的输出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激光器 光纤振荡器 宽温运行 风冷
下载PDF
构架天线四面体桁架单元精度分析与多目标优化设计
12
作者 吴迪 陈金宝 +2 位作者 陈传志 赵将 马小飞 《中国空间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35-143,共9页
为了减小加工装配误差对天线桁架精度的影响,解决含随机变量的优化问题,综合考虑了杆件加工装配误差正态分布特性对精度的影响,通过最小势能原理求解得到了含杆件误差的构架天线桁架单元的平衡状态,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杆件误差变化对型... 为了减小加工装配误差对天线桁架精度的影响,解决含随机变量的优化问题,综合考虑了杆件加工装配误差正态分布特性对精度的影响,通过最小势能原理求解得到了含杆件误差的构架天线桁架单元的平衡状态,采用蒙特卡洛方法对杆件误差变化对型面精度的影响开展了分析,得到杆件随机误差下的平均精度。为提高计算效率,建立了以杆件长度公差为设计变量、以桁架型面精度和加工成本为目标函数的代理模型,通过多目标遗传优化算法进行了公差优化设计,得到了代理模型误差小于8%的多组公差设计方案。其中平均精度最小达到了0.013 mm,并且分析结果显示腹杆影响显著大于底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公差 构架式天线 多目标优化 型面精度 径向基函数
下载PDF
可行走着陆器的牛顿-欧拉法动力学研究
13
作者 冯盖亚 贾山 +1 位作者 陈金宝 周向华 《航天返回与遥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4,共12页
基于一种具有串并联混合腿足机构的四足可行走着陆器,为摸清其行走过程中的关节能耗问题,采用牛顿-欧拉方法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研究。首先,采用D-H法建立串并联混合腿足机构的关节坐标系,进行正向运动学和逆向运动学的推导;然后在运动学... 基于一种具有串并联混合腿足机构的四足可行走着陆器,为摸清其行走过程中的关节能耗问题,采用牛顿-欧拉方法进行了动力学建模研究。首先,采用D-H法建立串并联混合腿足机构的关节坐标系,进行正向运动学和逆向运动学的推导;然后在运动学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牛顿-欧拉方法建立着陆器整机的全状态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足端相对轨迹为输入,获取着陆器在运动过程中各关节受力情况的变化曲线;最后,采用五次样条插值法规划一段运动轨迹,用ADAMS仿真软件进行着陆器虚拟样机仿真。经验证,该动力学模型理论计算数值和虚拟样机仿真数值具有相同的变化趋势,证明了模型的有效性,可以作为后续能耗模型建立和优化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行走着陆器 运动学 牛顿-欧拉动力学 足端轨迹规划
下载PDF
双通道在线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总磷和磷酸盐
14
作者 肖细炼 陈燕波 +6 位作者 魏立 邵鑫 刘金 陈金宝 张春林 王宁涛 杨红梅 《中国无机分析化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21-529,共9页
准确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总磷和磷酸盐含量,对于评价水体的环境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消解试剂及浓度、加热温度、泵速等条件进行考察,将样品和总磷、磷酸盐试剂分别通过自动进样器和蠕动泵在线载入各自管路,... 准确测定环境水样中的总磷和磷酸盐含量,对于评价水体的环境污染程度和富营养化程度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消解试剂及浓度、加热温度、泵速等条件进行考察,将样品和总磷、磷酸盐试剂分别通过自动进样器和蠕动泵在线载入各自管路,再进入各自的化学分析模块进行化学反应,之后进入各自的比色计在波长为660 nm条件下完成检测,建立了双通道在线连续流动分析法同时测定环境水样中总磷和磷酸盐的分析方法。以空白介质溶液配制校准系列,使得校准系列与试样基体匹配,消除了基体效应干扰影响。结果表明:在最佳的实验条件下,校准曲线的线性相关性较好;总磷和磷酸盐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0%~2.6%,精密度较好;总磷和磷酸盐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10 mg/L和0.022 mg/L;经国家水样标准物质验证,方法相对误差(RE)均在±5%以内,测定值与标准值相吻合,方法准确度较好;应用建立的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分析,并与传统国家标准方法进行比对,测定值的相对偏差(RD)均小于5%,更进一步验证了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能够满足大批量环境水样中总磷和磷酸盐的分析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流动分析法 环境水样 总磷 磷酸盐
下载PDF
绳控多模块固面天线展开动力学分析与优化
15
作者 朴丽花 秦远田 +2 位作者 张子昊 陈金宝 李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9期301-308,共8页
针对一种扭簧驱动的双绳控固面天线,建立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的天线展开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绳索张力对天线展开运动参数的影响。对绳控天线反射面系统的完整展开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仿真中的展开情况与数值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 针对一种扭簧驱动的双绳控固面天线,建立了基于欧拉-拉格朗日方程的天线展开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绳索张力对天线展开运动参数的影响。对绳控天线反射面系统的完整展开过程进行动力学仿真,得到仿真中的展开情况与数值计算结果相符,验证了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为了使天线反射面充分展开,采用序列二次规划算法(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SQP)分别在无绳和有绳控制系统中,对驱动扭簧进行优化设计,通过优化使得展开更为合理并减少了反射面的展开包络空间。研究表明,通过引入绳索系统能够提高天线展开过程的稳定性,有效降低了各铰链关节处的负载峰值。研究结果可为绳控固面天线的展开过程设计提供理论指导,并具有实际工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面天线 多体动力学 可展开天线 绳索机构 优化设计
下载PDF
CW CO_2激光对PV型InSb探测器的破坏效应 被引量:11
16
作者 陈金宝 陆启生 +2 位作者 舒柏宏 李文煜 许晓军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7-49,共3页
通过测量光伏型锑化铟探测器在不同功率密度、不同辐照时间的CWCO2 激光辐照时性能的变化 ,得到其破坏阈值区间。理论上用一维热模型计算了探测器在激光辐照过程中的温升 ,结果表明 ,PV型InSb探测器的破坏效应源于连续波激光辐照过程中... 通过测量光伏型锑化铟探测器在不同功率密度、不同辐照时间的CWCO2 激光辐照时性能的变化 ,得到其破坏阈值区间。理论上用一维热模型计算了探测器在激光辐照过程中的温升 ,结果表明 ,PV型InSb探测器的破坏效应源于连续波激光辐照过程中温升达到InSb材料熔点时其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电探测器 CW CO2激光 破坏效应 PV型 锑化铟探测器 光电探测器
下载PDF
非稳腔DF激光窗口热效应及其对远场光斑的影响 被引量:19
17
作者 陈金宝 刘泽金 +3 位作者 蒋志平 陆启生 张正文 赵伊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1994年第2期243-249,共7页
以非稳腔DF激光器CaF_2输出窗口为例计算了不同输出功率情况下,窗口材料的温升、相应的波前位相变化以及有扩束系统和无扩束系统两种情况下,远场光斑所受的影响,给出了数值计算结果。
关键词 热效应 远场光斑 激光窗口 氟化氘
下载PDF
缓冲机构柔性变形对月球探测器着陆稳定性能影响分析(英文) 被引量:15
18
作者 陈金宝 聂宏 +1 位作者 张明 汪岸柳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SCIE EI CAS CSCD 2008年第1期43-47,共5页
月球探测器着陆过程动力学分析是探测器总体设计中重要一步,论文以国际较为流行的四腿悬架式探测器模型为例,针对缓冲机构柔性变形对探测器着陆稳定性能影响利用子系统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其着陆过程进行了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结果表... 月球探测器着陆过程动力学分析是探测器总体设计中重要一步,论文以国际较为流行的四腿悬架式探测器模型为例,针对缓冲机构柔性变形对探测器着陆稳定性能影响利用子系统法进行了理论,推导并对其着陆过程进行了刚柔耦合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探测器缓冲机构柔性变形对着陆器过载系数产生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月球着陆器 超载体系 柔韧性 变形设计
下载PDF
月球探测器着陆性能若干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金宝 万峻麟 +2 位作者 李立春 张则梅 聂宏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9-673,共5页
软着陆缓冲装置是月球探测器的核心组成,对其着陆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是着陆器设计的重要环节。论文以四腿悬架式着陆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综合考虑月面非线性变形、反推火箭残余应力、姿态控制力等基础上建立了探测器倾斜月面着陆过程动... 软着陆缓冲装置是月球探测器的核心组成,对其着陆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是着陆器设计的重要环节。论文以四腿悬架式着陆器为研究对象,首先在综合考虑月面非线性变形、反推火箭残余应力、姿态控制力等基础上建立了探测器倾斜月面着陆过程动力学方程。其次,研究了月面摩擦系数、月面着陆倾斜角度、反推火箭残余应力、着陆速度对探测器着陆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探测器着陆稳定性能伴随着月球表面土壤摩擦系数、月面倾斜角度、着陆速度的升高而急速降低;探测器反推火箭残余应力虽能较大地减缓月面对着陆器的冲击,但过大却容易导致探测器在月面反弹甚至翻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着陆 缓冲 月面 残余应力 稳定性
下载PDF
连续波氧碘激光对光伏型锑化铟探测器的破坏阈值 被引量:7
20
作者 陈金宝 陆启生 +2 位作者 钟海荣 蒋志平 刘泽金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21-224,共4页
通过测量光伏型锑化铟探测器在不同功率密度的连续波氧碘激光辐照下性能的变化,得到其破坏阈值范围为26(0.89s)~113(1.4s)W/cm2。理论上用一维热模型计算了探测器在激光辐照过程中温升和输出信号的变化过程,... 通过测量光伏型锑化铟探测器在不同功率密度的连续波氧碘激光辐照下性能的变化,得到其破坏阈值范围为26(0.89s)~113(1.4s)W/cm2。理论上用一维热模型计算了探测器在激光辐照过程中温升和输出信号的变化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波 氧碘激光 破坏阈值 红外探测器 锑化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