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图书在版编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1
作者 陈金建 《通讯世界》 2024年第4期160-162,共3页
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 CIP)是参照相关标准对正在出版的图书编制相应的书目数据,这项工作对出版、发行以及图书馆等行业均有着积极而重大的影响。为进一步发挥CIP的作用,推动我国图书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重视CI... 图书在版编目(cataloguing in publication, CIP)是参照相关标准对正在出版的图书编制相应的书目数据,这项工作对出版、发行以及图书馆等行业均有着积极而重大的影响。为进一步发挥CIP的作用,推动我国图书事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必须重视CIP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为此,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考察法等方法梳理当前CIP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互联网时代下提高CIP水平的对策,以期进一步提高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 图书 在版编目
下载PDF
基于EEM-PARAFAC的荧光示踪剂检测方法的研究
2
作者 高春雨 柳建新 +3 位作者 代吉建 陈金建 阮潇潇 刘航 《当代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38-43,共6页
在油田的注水开发中,利用化学示踪剂进行井间连通性测试是了解出水优势通道特征、制定提高采收率方案的必要前提。但常见的荧光示踪剂在现场应用中易受原油中荧光物质的干扰导致识别率和检测精度较低,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采用三... 在油田的注水开发中,利用化学示踪剂进行井间连通性测试是了解出水优势通道特征、制定提高采收率方案的必要前提。但常见的荧光示踪剂在现场应用中易受原油中荧光物质的干扰导致识别率和检测精度较低,严重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采用三维荧光光谱法与平行因子分析法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在多种荧光物质干扰下的模拟采出液中的荧光示踪剂进行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成功得出模拟采出液中荧光示踪剂浓度,经计算平均相对误差约为12.75%。该方法用三维荧光光谱的数据处理代替传统的荧光背景测试,去除模拟采出液中不同荧光物质对待检测示踪剂的干扰,具有操作简单、准确性高、成本低、检测速度快的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复杂背景条件下荧光示踪剂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间连通性 示踪剂 三维荧光光谱 平行因子
下载PDF
智能驾驶电动汽车横向稳定性鲁棒控制
3
作者 李斌 韩增文 +1 位作者 陈金建 王洪波 《交通节能与环保》 2024年第1期47-52,共6页
本文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提出了一种提高其横向动力学稳定性和操纵性能的控制策略。考虑车辆纵向速度的不确定性和控制器的饱和,采用双层控制方案。在上层,引入齐次多项式参数相关方法来跟踪不确定性问题,并设计了多目标控制器来... 本文针对四轮独立驱动电动汽车提出了一种提高其横向动力学稳定性和操纵性能的控制策略。考虑车辆纵向速度的不确定性和控制器的饱和,采用双层控制方案。在上层,引入齐次多项式参数相关方法来跟踪不确定性问题,并设计了多目标控制器来获得期望的外部偏航力矩。在下层,采用差动分配方法,将期望的外偏航力矩分配给四个轮毂电机的力。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智能驾驶 鲁棒控制 横向稳定 参数不确定性
下载PDF
平板热管散热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7
4
作者 陈金建 汪双凤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2105-2108,共4页
平板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热管技术,具有热导率高、均温性良好等优点,成为解决电子散热问题很有前途的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平板热管散热工作原理,并在综述国内外有关加工制作、毛细结构、热源布置及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平板热管... 平板热管作为一种新型的热管技术,具有热导率高、均温性良好等优点,成为解决电子散热问题很有前途的技术之一。本文介绍了平板热管散热工作原理,并在综述国内外有关加工制作、毛细结构、热源布置及数值模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平板热管下一步的研究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板热管 传热 电子冷却
下载PDF
功能热流体强化脉动热管的热输送特性 被引量:16
5
作者 林梓荣 汪双凤 +1 位作者 张伟保 陈金建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73-1379,共7页
考察了以水为工质,在不同的加热功率和不同的充液率情况下,脉动热管在不同加热方式(垂直底部加热和水平一侧加热)时的热输送特性。固定充液率,对比了脉动热管采用不同工质(微胶囊流体、氧化铝纳米流体、水)在不同加热功率、不同放置加... 考察了以水为工质,在不同的加热功率和不同的充液率情况下,脉动热管在不同加热方式(垂直底部加热和水平一侧加热)时的热输送特性。固定充液率,对比了脉动热管采用不同工质(微胶囊流体、氧化铝纳米流体、水)在不同加热功率、不同放置加热方式下的热输送特性。结果发现:功能热流体(微胶囊流体、氧化铝纳米流体)作为脉动热管的工质都起到强化热输送能力的作用,均优于水。垂直底部加热时,1%微胶囊流体作为工质的脉动热管的热输送能力较优,水平一侧加热时,0.1%氧化铝纳米流体较优,但微胶囊流体稳定性要比氧化铝纳米流体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动热管 纳米流体 微胶囊流体 热输送特性
下载PDF
一种新型环保、节能除湿技术——热电冷凝除湿 被引量:13
6
作者 梁廷安 奚红霞 +2 位作者 李忠 夏启斌 陈金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276-1283,共8页
回顾了传统除湿技术的发展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弊端。系统介绍了热电冷凝除湿技术的工作原理、理论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详细比较了热电冷凝除湿技术与传统除湿技术,表明随着热电技术的发展、热电冷凝装置性能的提高以及太阳能电池的成... 回顾了传统除湿技术的发展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弊端。系统介绍了热电冷凝除湿技术的工作原理、理论模型、国内外研究进展。详细比较了热电冷凝除湿技术与传统除湿技术,表明随着热电技术的发展、热电冷凝装置性能的提高以及太阳能电池的成本降低,热电冷凝除湿技术作为一种节能、环保的新型除湿技术,将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电冷凝除湿 冷却除湿 液体吸收除湿 转轮吸附除湿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65%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冷艳锋 赵辉 +1 位作者 张元 陈金建 《建筑节能》 CAS 2010年第7期78-80,共3页
以重庆为例,研究了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65%的实现途径。结果表明,在节能50%的基础上,加强春、秋过渡季通风和采暖空调系统采用四级能效比的居住建筑,将其围护结构热工性能适当提高即可达到节能65%的要求。
关键词 建筑节能 居住建筑 节能65% 夏热冬冷地区
下载PDF
专业型会展项目经理职能模式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蔡礼彬 陈金建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76-84,共9页
目前我国的会展业发展迅速,然而专业会展人才的缺乏却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通过与一些成熟研究的对比,在对专业型会展项目经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每项职能的因子... 目前我国的会展业发展迅速,然而专业会展人才的缺乏却成为制约我国会展业进一步发展的重要瓶颈。本文通过与一些成熟研究的对比,在对专业型会展项目经理进行问卷调查的基础上运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每项职能的因子负荷量,总结出专业型会展项目经理所需具备的职能。专业型会展项目经理必须从技术专长、组织管理、个人特质、市场公关等四个职能来实现快速成长;会展企业则可以根据职能模式的各项资格条件来筛选应聘者,实现人岗匹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型会展 会展项目经理 职能模式 职能要素
下载PDF
重庆地区外墙保温系统应用现状及防火对策 被引量:2
9
作者 杨修明 赵辉 +4 位作者 马蜀 莫天柱 廖中川 李清疆 陈金建 《重庆建筑》 2011年第10期4-7,共4页
本文介绍了常用外墙保温系统的种类及特点,统计分析了重庆市市管建筑节能工程项目外墙保温系统的应用现状,并结合外墙保温系统应用产生防火安全隐患的原因,提出了防火对策。
关键词 建筑节能 保温系统 现状 防火 对策
下载PDF
当前中国社会分层及变迁趋势——对四个本土化理论的述评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金建 《时代人物》 2008年第6期231-232,共2页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经历了一个剧烈的转型和变迁过程,成为社会学界的研究热点,形成了四种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主要理论观点,即"断裂化"理论、"中产化"理论、"结构化"理论、"碎片化&qu...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经历了一个剧烈的转型和变迁过程,成为社会学界的研究热点,形成了四种关于中国社会分层结构的主要理论观点,即"断裂化"理论、"中产化"理论、"结构化"理论、"碎片化"理论。本文旨在对这四个理论观点进行简单的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分层 断裂化 中产化 结构化 碎片化
下载PDF
智能汽车路径跟踪与横摆力矩协同模糊控制
11
作者 廖剑涛 韩增文 +2 位作者 陈金建 李斌 王洪波 《计算机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2期250-255,共6页
针对智能汽车提出一种基于二型模糊方法的路径跟踪与直接横摆力矩协同控制算法。首先,引入二型模糊模型,用于描述智能车辆系统的非线性横向动力学特性,以提高控制算法的精确性和适应性。其次,为了提高车辆的稳定性,设计一种主动转向和... 针对智能汽车提出一种基于二型模糊方法的路径跟踪与直接横摆力矩协同控制算法。首先,引入二型模糊模型,用于描述智能车辆系统的非线性横向动力学特性,以提高控制算法的精确性和适应性。其次,为了提高车辆的稳定性,设计一种主动转向和直接横摆力矩控制集成的分层控制系统。这两种控制方式相互协同作用,使智能汽车能更好地适应复杂路况和变化的驾驶需求。最后,基于硬件在环实验对所设计的控制系统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智能汽车路径跟踪与直接横摆力矩协同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对车辆轨迹进行跟踪,同时能提高车辆的操纵稳定性,为智能汽车的安全和稳定性能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汽车 路径跟踪 二型模糊方法 直接横摆力矩 协同控制
下载PDF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的模糊输出反馈协同控制
12
作者 李凯 韩增文 +2 位作者 陈金建 李斌 王洪波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95-98,102,共5页
为提高四轮驱动智能汽车的车道保持性能,提出了一种速度相关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考虑车辆存在纵向速度与轮胎侧偏刚度等不确定因素,采用鲁棒增益调度方法来处理系统的非线性问题;然后,针对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可测的状态变量,将主动... 为提高四轮驱动智能汽车的车道保持性能,提出了一种速度相关的静态输出反馈控制方法。考虑车辆存在纵向速度与轮胎侧偏刚度等不确定因素,采用鲁棒增益调度方法来处理系统的非线性问题;然后,针对实际应用中存在不可测的状态变量,将主动前轮转向与横摆力矩控制算法结合,设计一种模糊输出反馈的鲁棒协同控制策略;最后,基于李雅普诺夫函数将鲁棒控制问题转化为线性矩阵不等式求解控制增益问题,再通过差动分配策略对力矩进行分配。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道保持 协同控制 输出反馈 参数不确定性
下载PDF
纳米材料在含油污水净化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金建 柳建新 +4 位作者 董沅武 颜回香 陈舒 王果 李景泽 《精细石油化工进展》 CAS 2020年第5期44-49,共6页
讨论了油田含油污水的组成及处理难点以及国内外常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从膜材料、光催化纳米材料、吸附型纳米材料三方面系统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提出纳米材料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讨论了油田含油污水的组成及处理难点以及国内外常规含油污水处理方法及其优缺点,并从膜材料、光催化纳米材料、吸附型纳米材料三方面系统介绍了纳米材料在含油污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提出纳米材料在含油污水处理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应重点关注提高处理效率、降低处理成本,并适应油田矿场应用的特殊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纳米材料 光催化 吸附 油田污水
下载PDF
非线性效应的多元meta分析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陈金建 杨军 +2 位作者 陈仁超 刘起勇 欧春泉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851-853,856,共4页
目的介绍多元meta随机效应模型评价多个城市暴露-反应非线性关系的理论,并通过实例加以详细阐述。方法多元meta随机效应模型广泛应用于处理多重相关参数的复杂效应研究,本文基于该方法评估多个地区逐日气温对人群非意外死亡人数的非线... 目的介绍多元meta随机效应模型评价多个城市暴露-反应非线性关系的理论,并通过实例加以详细阐述。方法多元meta随机效应模型广泛应用于处理多重相关参数的复杂效应研究,本文基于该方法评估多个地区逐日气温对人群非意外死亡人数的非线性影响。建模过程主要基于二阶段策略,首先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构建气温-死亡-滞后效应的二维交叉基,分别估计各个城市气温与死亡的非线性暴露-反应关系,并提取各城市回归系数与协方差矩阵;然后,应用多元meta随机效应模型对各城市估计的参数进行合并,得到气温对人群非意外死亡的综合效应。结果我国16个城市的气温对人群非意外死亡人数存在滞后影响,总体效应关系呈现U形,提示低温与高温对人群健康影响较大,且低温效应大于高温效应。结论多元随机效应meta模型可拟合不同研究间多个复杂的相关参数,非常适合于暴露-反应呈现非线性的效应综合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meta分析 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 非线性效应
下载PDF
闽台“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项目的实施与思考 被引量:6
15
作者 陈金建 《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第1期1-4,共4页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闽台"五缘"独特优势,深入推进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抓住两岸关系利好转变的良好...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精神,充分发挥闽台"五缘"独特优势,深入推进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先行先试,海峡两岸职业教育交流合作中心自2009年成立以来,抓住两岸关系利好转变的良好机遇,着力先行先试,在福建省推出了"校校企"(即福建高校、台湾高校、台资企业)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该项目实施三年多来,取得显著成绩,同时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和深入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台高校 “校校企”联合培养人才 项目 思考
下载PDF
平煤集团十三矿实施全面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做法与体会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金建 刘怀连 王志坚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73-75,共3页
论述了煤矿实施全面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必要性,介绍了平顶山煤业集团十三矿实施全面安全质量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做法和取得的成效,对同类矿井搞好安全质量标准化工作有一定借鉴。
关键词 煤矿 安全质量标准化 体会
下载PDF
压裂返排液中残余硼的清除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董沅武 柳建新 +2 位作者 颜回香 陈金建 龙远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364-2369,2376,共7页
对国内外现有主要除硼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如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并分析将其应用于压裂返排液中残余硼处理上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压裂返排液回用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认为吸附法较为适合处理压裂返排液中... 对国内外现有主要除硼技术的原理及其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如化学沉淀法、膜分离法、吸附法等,并分析将其应用于压裂返排液中残余硼处理上的可行性。综合考虑压裂返排液回用技术经济指标的要求,认为吸附法较为适合处理压裂返排液中残余硼,而有效改善现有硼吸附剂的可再生性、提高官能团的负载率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裂返排液 残余硼 除硼 吸附法
下载PDF
核壳型荧光纳米示踪剂的油藏适应性评价 被引量:1
18
作者 姜红瑶 秦世群 +6 位作者 陈金建 代吉建 林波 高春雨 阮潇潇 杨雨晴 柳建新 《当代化工》 CAS 2022年第7期1572-1576,共5页
研究了一种用于油田开发的新型荧光纳米示踪剂的性能,该示踪剂由亲水层-隔离层-荧光物质三层核壳结构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示踪剂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5×10^(-3)~0.5 mg·L^(-1))和较高的检测精度(10^(-9)数量级);在矿化度105 ... 研究了一种用于油田开发的新型荧光纳米示踪剂的性能,该示踪剂由亲水层-隔离层-荧光物质三层核壳结构构成。研究结果表明:该示踪剂具有较宽的检测范围(5×10^(-3)~0.5 mg·L^(-1))和较高的检测精度(10^(-9)数量级);在矿化度105 mg·L^(-1)、二价离子质量浓度500 mg·L^(-1)、pH值5~9、温度75℃以内具有较小的测量误差;由于示踪剂亲水层的特性,该示踪剂在石英砂表面吸附率仅为5%,静态吸附量为0.25μg·g^(-1),且在油相中基本不溶解。因此该类型示踪剂具有油藏条件适应性好、成本低廉、施工简单、检测便利快速等特点,可实现示踪剂浓度的在线快速检测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示踪剂 荧光 纳米 核壳结构
下载PDF
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表面功能化改性及在油气田开发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董沅武 柳建新 +2 位作者 陈金建 邓俊辉 刘航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1953-1957,1961,共6页
对国内外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油气田开发领域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按照其表面功能化改性材料划分为无机材料改性、有机小分子材料改性、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功能化改性后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在油气田开... 对国内外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的表面改性方法及其油气田开发领域应用现状进行了系统调研,按照其表面功能化改性材料划分为无机材料改性、有机小分子材料改性、有机高分子材料改性。功能化改性后Fe_(3)O_(4)磁性纳米颗粒在油气田开发领域中应用时包括在提高采收率、污水处理、石油机械保护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并对其在油气田开发领域应用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开发出具备特异性功能的磁性纳米颗粒,进一步改善其表面性质、负载功能基团的吸附量和稳定性,降低生产成本是该领域的主要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_(3)O_(4) 磁性纳米颗粒 表面改性 油气田开发
下载PDF
硬石膏胶结的低渗透砂岩油藏水敏性伤害的微观机理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沅武 柳建新 +2 位作者 牟莎莎 陈金建 刘航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3992-3998,共7页
为准确认识江汉油田硬石膏胶结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压裂过程中水敏性伤害的原因,结合储层地质资料,并通过原位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薄片分析等方法对目标油藏进行储层伤害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中作为胶结物的硬石膏导致的水化膨胀... 为准确认识江汉油田硬石膏胶结的低渗透砂岩油藏压裂过程中水敏性伤害的原因,结合储层地质资料,并通过原位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薄片分析等方法对目标油藏进行储层伤害微观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储层中作为胶结物的硬石膏导致的水化膨胀和溶解再沉淀,砂粒脱落是引起压裂过程中水敏伤害的主要原因。因此可以在压裂液中加入合适的阻垢剂,防治石膏引起的储层伤害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渗透 硬石膏 储层伤害 微观机理 水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