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3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名中医陈锋从“肝主筋、为罢极之本”论治腰椎间盘突出症经验
1
作者 李治 覃杰 +4 位作者 陈锋 闫乾 刘万祥 刘涛 杨元确 《陕西中医》 CAS 2024年第2期248-252,共5页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由椎间盘各部分(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受外力作用的因素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刺激或压迫相邻脊神经根,产生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 腰椎间盘突出症主要由椎间盘各部分(包括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出现不同程度的退行性改变,受外力作用的因素下,椎间盘的纤维环破裂,髓核组织从破裂处突出或脱出于后方或椎管内,刺激或压迫相邻脊神经根,产生腰部疼痛,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疼痛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中医学通常把本病归纳在“腰痛”范畴,病因病机以肾虚为本,兼有外感风寒湿热或瘀血邪阻。陈锋教授认为肝脏亦为本病的核心病机之一,提出从“肝主筋,为罢极之本”溯发病之源,以肝不束筋骨致椎间盘退变为始、肝疏泄失司经不络属致腰背筋脉失常为标、肝筋劳损过度罢极不复致腰部筋力涣散为变的核心病机,日久腰背部气血失调、筋骨失衡发为本病。临证善于抓主症、辨主因、守病机,专病专药随症加减化裁,采用补肝养血、行气祛瘀为遣方思路,同时中药内服与外敷结合,注重手法推拿、腰背肌功能锻炼,发挥中医中药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间盘突出症 肝主筋 罢极之本 养血荣筋汤 腰痛
下载PDF
陈锋教授从肺、脾、肾三脏论治筋骨痹经验
2
作者 闫乾 陈锋 +4 位作者 张驰 李枝发 吴晓飞 徐志为 刘万祥 《福建中医药》 2023年第12期36-39,共4页
筋骨痹是骨伤科常见病,历代医家多从六淫侵袭角度论治。陈锋教授临床治疗筋骨痹多年,从中医角度对筋骨痹病因病机做了新的阐述,强调“肺、脾、肾三脏虚损”是其发病的重要病机之一,认为肾气虚为筋骨痹致病之本,脾气虚是筋骨痹致病之源,... 筋骨痹是骨伤科常见病,历代医家多从六淫侵袭角度论治。陈锋教授临床治疗筋骨痹多年,从中医角度对筋骨痹病因病机做了新的阐述,强调“肺、脾、肾三脏虚损”是其发病的重要病机之一,认为肾气虚为筋骨痹致病之本,脾气虚是筋骨痹致病之源,肺气虚是筋骨痹致病之始,治疗上强调从调补肺、脾、肾三脏入手,并注重祛风除湿,化痰通络。本文就陈锋教授从肺、脾、肾三脏论治“筋骨痹”临床经验作一介绍,以供同道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筋骨痹 肺脾肾 陈锋 学术思想 经验
下载PDF
陈言务去锋发韵流-访著名经济史学家陈锋教授
3
作者 陈锋 张卫东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16,共12页
本刊历来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史问题,致力于刊发此类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众所周知,陈锋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问题研究,建树卓越.作为本刊的老作者,他也一直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由于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我们“名家访谈”这个栏目,承蒙... 本刊历来关注中国社会经济史问题,致力于刊发此类研究中的最新成果.众所周知,陈锋教授长期从事中国社会经济史问题研究,建树卓越.作为本刊的老作者,他也一直非常关心本刊的发展.由于长期的学术合作关系,我们“名家访谈”这个栏目,承蒙陈教授厚爱,在百忙之中拨冗接受了本刊记者的学术专访.在这里,我们向他表示由衷的感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经济史 陈言务去 教授 陈锋 史学家 最新成果 合作关系
下载PDF
陈锋教授治疗痰湿阻络型颈性眩晕的经验介绍 被引量:10
4
作者 汪磊 陈锋 +1 位作者 孙鹏 田聪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24期102-103,共2页
介绍陈锋教授治疗痰湿阻络型颈性眩晕的临床经验。陈锋教授认为颈性眩晕的病因既有颈椎病变,亦有全身机体失调。主张从整体出发,兼顾局部的方式治疗,临床上用温胆汤加味配合颈牵引的综合治疗方式,可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陈锋 痰湿阻络 颈性眩晕 温胆汤加味 颈牵引
下载PDF
陈锋[油画作品]
5
作者 陈锋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9-279,共1页
下载PDF
陈锋油画作品
6
作者 陈锋 《美术大观》 2009年第10期83-83,共1页
陈锋 江西萍乡市人,1965年出生。1989年7月毕业于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专业,1997年结业于江西师范大学和安徽师范大学联合开办的美术学硕士研究生班,2007-2008年任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访问学者。
关键词 油画作品 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 陈锋 江西师范大学 安徽师范大学 美术作品展览 研究生班 访问学者
下载PDF
陈锋:数学教学的“三大法宝”
7
作者 陈锋 《教育研究与评论(课堂观察)》 2018年第4期98-98,共1页
陈锋 江苏省无锡市太湖格致中学数学教师,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无锡市滨湖区数学学科带头人。曾获全国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江苏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江苏省教学研究先进个人称号。
关键词 数学教学 陈锋 中学数学教师 人才培养工程 技术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 优质课评比 江苏省
下载PDF
痛风基因表达谱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分析
8
作者 陈锋 李华南 +3 位作者 章晓云 黄慧莲 陈跃平 任国武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92-598,共7页
目的:研究痛风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寻找痛风发病的关键基因及免疫细胞,探究免疫细胞与痛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痛风的芯片GSE160170,借助R语言筛选差异基因,随后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并借助C... 目的:研究痛风患者的差异基因表达及免疫细胞浸润情况,寻找痛风发病的关键基因及免疫细胞,探究免疫细胞与痛风的关系。方法:从GEO数据库下载痛风的芯片GSE160170,借助R语言筛选差异基因,随后采用STRING数据库对差异基因进行分析,并借助Cytoscape软件筛选关键基因,再对其进行富集分析,同时对免疫细胞浸润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研究发现IL-6、IL-1β、TNF、CCL3、CXCL8和CXCL1为痛风发病的关键基因,主要通过IL-17、Toll样受体、NOD样受体、NF-κB等信号通路发挥细胞对脂多糖、细菌来源分子及生物刺激的反应等过程导致疾病发生;免疫浸润结果表明记忆性B细胞、活化的NK细胞、活化的树突状细胞、活化的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在痛风患者中表达显著;免疫细胞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滤泡辅助性T细胞与活化的肥大细胞表达呈正相关,未活化的NK细胞与单核细胞表达呈负相关。结论:关键基因和差异表达的免疫细胞与痛风发病机制密切相关,为痛风的免疫机制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单钠尿酸盐 生物信息学 免疫细胞 细胞浸润
下载PDF
烫疗药提取工艺及质量标准提升研究
9
作者 陈锋 黄蓓 +3 位作者 韦金彩 莫海涛 覃翔 梁国成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42-45,54,共5页
目的:优选烫疗药浸渍提取工艺,提升烫疗药质量标准。方法:以浸渍溶剂浓度、浸渍时间、浸渍温度、原料粉碎度为考察因素,以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烫疗药最佳浸渍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 目的:优选烫疗药浸渍提取工艺,提升烫疗药质量标准。方法:以浸渍溶剂浓度、浸渍时间、浸渍温度、原料粉碎度为考察因素,以川续断皂苷Ⅵ含量和醇溶性浸出物为评价指标,通过L9(34)正交试验优选烫疗药最佳浸渍提取工艺;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烫疗药中防风、大黄、姜黄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对川续断皂苷Ⅵ进行定量测定。结果:筛选的最佳浸提工艺为将烫疗药处方饮片粉碎成细粉碎度,以50%的乙醇为溶剂,室温下浸渍5 d;川续断皂苷Ⅵ在19.30715~154.45720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2.37%,RSD=1.48%(n=6);定性鉴别中防风、大黄、姜黄斑点清晰,分离效果较好,具有鉴别特征。结论:优选的浸提工艺稳定可行;所建立的质量控制方法稳定性及重现性良好,专属性较强,可作为烫疗药的质量控制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疗药 正交试验 高效液相色谱 薄层色谱
下载PDF
PKP治疗不同骨密度T值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
10
作者 陈锋 许勇 +2 位作者 贺弘 李永霞 景青玲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第4期101-106,共6页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不同骨密度T值(bone mineral density T value, BMD-T)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确认BMD-T在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 OSF)手术中潜在的指导作用...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 PKP)治疗不同骨密度T值(bone mineral density T value, BMD-T)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确认BMD-T在骨质疏松性骨折(osteoporotic fracture, OSF)手术中潜在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12月在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接受PKP治疗的162例OSF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BMD-T不同将患者分为轻度组(-4≤BMD-T≤-2.5,n=40)、中度组(-5≤BMD-T<-4,n=78)和重度组(BMD-T<-5,n=44)。比较手术前后椎体楔形角、后凸角度、椎体高度变化,并进行Oswestry残疾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 VAS)和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 BI)评分。随访6个月后,计算再骨折的发生率。结果 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VAS评分、ODI评分、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重度组患者的骨水泥注入量高于其他两组,手术前后椎体楔形角、后凸角、椎体高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发现,3组患者的再骨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骨水泥渗漏、BMD-T是影响OSF患者PKP术后再骨折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PKP治疗不同BMD-T骨质疏松症患者可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BMD-T越低,术后椎体高度和脊柱后凸的矫正越明显,但越容易发生骨水泥渗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性骨折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 骨密度T值
下载PDF
“下交群评”:迈向人民主体性的基层治理——以北京市平谷区接诉即办改革为例
11
作者 陈锋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9-39,共11页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日益成为主导基层治理的逻辑,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平谷区“下交群评”工作为例,探索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并重点关注如何引导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研究发现,...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日益成为主导基层治理的逻辑,在北京市接诉即办工作不断深化改革的基础上,以北京市平谷区“下交群评”工作为例,探索党建引领多元主体参与社会治理的机制,并重点关注如何引导群众成为基层治理的主体。研究发现,“下交群评”通过治理主体的组织嵌入化、治理单元的熟人社会化、治理规则的崇公抑私化、治理机制的交互整体化形塑了新时代“三治融合”的实践机制,为系统治理和源头治理提供了重要保障;从接诉即办的倒逼式治理到主动性治理,再到自主性治理,人民群众真正成为治理问题的发起者、治理过程的参与者、治理成效的获得者、治理情况的监督者。这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体现了基层正在从被动的市民诉求驱动迈向人民主体性的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诉即办 “下交群评” 基层治理 三治融合 人民主体性 全过程人民民主
下载PDF
技术重塑治理关系与数字治理“内卷化”——以“12345”热线驱动市域治理为例
12
作者 陈锋 王泽林 《探索》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5-128,共14页
目前,推动来自数据资源的技术驱动与政府行政体系融合,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数字治理对民众和政府具有双向赋能意义,但需要有效协同数字技术与科层体制之间的关系、平衡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 目前,推动来自数据资源的技术驱动与政府行政体系融合,已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应有之义。数字治理对民众和政府具有双向赋能意义,但需要有效协同数字技术与科层体制之间的关系、平衡多元治理主体之间的关系,避免陷入数字治理“内卷化”的困境。以A市“12345”热线驱动市域治理为例,数字治理的“内卷化”生发于数字信息在行政体制内运行的不同阶段。在诉求信息输入阶段,信息传播的跨时空性使群众从逐级传递变为直接面对上级政府,上级政府实现对诉求处理全流程的监督和考核,形塑了去中间化治理主体关系,导致治理内容、数量和成本不断增长,同时基层政府自主治理的空间减少。在诉求信息筛选阶段,现实诉求以简化和标准化的信息形式在热线数字系统中闭环流转,治理实践中诉求解决的情境关系出现脱域。原先可以在治理情境中被识别的不合理诉求和反复提交的诉求,伪装成单一诉求从而突破原有治理结构的抑制,挤占了大量的治理注意力和治理资源,破坏原有的治理传统与治理规则,造成“无理”诉求工单在热线系统中的空转。在诉求信息处理或执行阶段,受到科层压力与信息传递的乘数效应影响,诉求治理的责任关系发生改变,基层组织由于压力过载产生目标替代行为。数字治理“内卷化”是数字技术逻辑对治理逻辑与治理关系的改造,使数字技术从辅助治理的工具手段转变为主导基层工作的关键变量。数字技术对治理的反噬后果,不仅表现为治理效能的低效增长,还体现在工具理性思维对人本思维的侵蚀与替代。破解数字治理的“内卷化”问题,需要审视数字技术引发的治理关系变革,发挥数字信息在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支撑作用,在市域层面重点发挥数据挖掘的决策辅助功能,厘清各个治理主体关系责权利边界,避免数字化的过度监督。数字治理要辅助场景式治理,重点激发基层组织和群众的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治理 市域治理 内卷化 “12345”热线
下载PDF
国家力量的双重进入与村规民约的重塑——基于215份优秀村规民约的文本分析
13
作者 陈锋 徐悦鑫 《学习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4-35,共12页
国家权力主要通过国家的“村规民约化”和村规民约的“国家化”两种方式进入到乡土社会中。国家力量与地方非正式规范的遭遇中,嵌入地方知识的同时将其纳入到国家的规则体系之下规范化地运行。当代村规民约在承担更多的国家政策的转译... 国家权力主要通过国家的“村规民约化”和村规民约的“国家化”两种方式进入到乡土社会中。国家力量与地方非正式规范的遭遇中,嵌入地方知识的同时将其纳入到国家的规则体系之下规范化地运行。当代村规民约在承担更多的国家政策的转译与国家规范化要求的同时也面临着治理资源不足的困境,因此当代村规民约需要以治理有效为目标引入多元复合的治理手段,以交错配置的方式来完成其治理内容。村规民约的性质也从传统时期的非正式制度转向“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制度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村规民约 国家化 三治融合
原文传递
“大智移云”教学平台在职业教育中的实践运用——以职业院校会计基础课程为例
14
作者 陈锋 詹朝阳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6-100,共5页
“大智移云”教学平台尝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运用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以《教师数字素养》为行业标准,以学生学习目的为出发点,探索会计基础教学平台及教学评价模型建设,解决职业教育全过程... “大智移云”教学平台尝试将大数据、人工智能、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人工智能技术综合运用在职业教育课堂教学中。以《教师数字素养》为行业标准,以学生学习目的为出发点,探索会计基础教学平台及教学评价模型建设,解决职业教育全过程评价的现实难题,促进专业教师数字运用,赋能学生深度学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智移云” 数字素养 教学评价 赋能学习
下载PDF
益肾固疏方干预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变化及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5
作者 章晓云 刘桦 +4 位作者 柴源 陈锋 曾浩 高振罡 黄有荣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55-1160,共6页
背景:随着疾病治疗模式的改变及近年来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在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方面的效果显著。目的:探讨益肾固疏方对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 背景:随着疾病治疗模式的改变及近年来对老年性骨质疏松症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研究证实中医药在防治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方面的效果显著。目的:探讨益肾固疏方对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代谢标志物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7月至2022年3月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收治的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102例,其中男32例,女70例,年龄71-93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碳酸钙D3颗粒+阿仑磷酸钠片治疗,治疗组给予碳酸钙D3颗粒+阿仑磷酸钠片+益肾固疏方治疗,连续治疗3个月。治疗前及治疗3个月后,检测两组患者L_(1-4)椎体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评估目测类比评分,检测血清骨钙素、骨桥素、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评估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有效率。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L1-4椎体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L1-4椎体与左侧股骨颈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②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目测类比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目测类比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③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骨钙素、骨桥素、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血清骨钙素、骨桥素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Ⅰ型胶原交联C-末端肽及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④两组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总评分均低于治疗前,试验组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证候总评分低于对照组;治疗3个月后,两组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试验组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88.2%,70.6%,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显示,益肾固疏方联合抗骨质疏松药物可通过调节骨代谢、提高骨密度、减轻患者病痛来显著改善肾虚血瘀型老年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阻止疾病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骨代谢标志物 益肾固疏方 中医药 临床疗效 随机对照试验
下载PDF
中国东部木犀科一新种--陈氏女贞
16
作者 谢文远 梅旭东 +2 位作者 刘西 何海荣 陈锋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65-269,共5页
描述了采自中国东部木犀科Oleaceae女贞属Ligustrum L.一新种--陈氏女贞L.chenii W.Y.Xie,X.D.Mei et F.Chen,并附有线描图.新种形态与台湾地区特有种阿里山女贞L.pricei Hayata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或尾... 描述了采自中国东部木犀科Oleaceae女贞属Ligustrum L.一新种--陈氏女贞L.chenii W.Y.Xie,X.D.Mei et F.Chen,并附有线描图.新种形态与台湾地区特有种阿里山女贞L.pricei Hayata相似,不同之处在于叶片卵形至卵状披针形,先端长渐尖或尾状渐尖,基部楔形至近圆形,上面中脉隆起,连同侧脉密被微柔毛,叶柄长3~5 mm,密被微柔毛;花序梗长0~1.4 cm,花梗长1.5~2 mm,花萼长1.1~1.6 mm,花冠淡黄绿色,外面有时带紫色,稀白色,花药长约4 mm;果实顶端常具宿存花柱,长1~2 mm,喙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犀科 陈氏女贞 新种 浙江 中国东部
下载PDF
山奈酚活性单体治疗骨质疏松症的相关信号通路 被引量:2
17
作者 杨启培 陈锋 +4 位作者 崔伟 张驰 武瑞骐 宋振恒 孟鑫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242-4249,共8页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预防常集中在细胞分子学水平,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是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医药已被证实在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山奈酚作为新兴的中草药提取物,其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及...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预防常集中在细胞分子学水平,相关信号通路的作用机制是深入了解骨质疏松症的重要途径。目前,中医药已被证实在抗骨质疏松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山奈酚作为新兴的中草药提取物,其抗骨质疏松的有效性及作用机制逐渐得到学者们认可,其临床与基础研究逐渐被大家重视。目的:分析、整理国内外文献,进一步了解山奈酚活性单体通过调控相关信号通路发挥抗骨质疏松作用的机制。方法:以“山奈酚,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信号通路”等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kaempferol,Osteoporosis、Osteoblasts,Osteoclasts,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Signal pathway”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WebofScience、Embase数据库,选择各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2月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①山奈酚通过参与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和凋亡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进展。山奈酚通过对多种信号通路的调控来防治骨质疏松症。②山奈酚通过干预Wnt/β-catenin信号通路调控β-catenin数量以及β-catenin-TCF/LEF复合体形成过程来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形成。③山奈酚通过干预RANKL/RANK通路维持成骨/破骨细胞动态平衡和骨稳态。④山奈酚通过干预PI3K/Akt信号通路上调相关成骨因子Runx2、Osterix水平及促骨细胞钙化促进成骨。⑤山奈酚通过调控ER/ERK通路干预雌激素缺失导致的破骨分化并抑制活性氧的活性。⑥山奈酚通过干预MAPK通路抑制ERK、JNK、p38/MAPK的表达及降低活性氧生成而保护成骨。⑦山奈酚通过BMP/samd通路增强成骨因子骨形态发生蛋白2、p-Smad1/5/8、β-catenin和Runx2的表达并抑制过氧化物酶体增殖激活受体表达而促进成骨细胞分化、增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奈酚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下载PDF
Notch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及中医药防治 被引量:2
18
作者 韦沅汛 陈锋 +3 位作者 林宗汉 张驰 潘成镇 韦宗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87-593,共7页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入该方向的研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药以其多角度、多层次和不良反应小的明显优势在缓解骨质疏松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重点。目... 背景:近年研究表明,Notch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入该方向的研究对骨质疏松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前,中医药以其多角度、多层次和不良反应小的明显优势在缓解骨质疏松方面发挥显著作用,已成为当今社会研究的重点。目的:分析、整理国内外文献,进一步了解Notch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联系,阐明中医药调控Notch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Notch、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信号通路、中药、丸、实验”等为中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数据库;以“Notch、osteoporosis、Osteoblasts、Osteoclasts、Mesenchymal stem cells、Signal pathway、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ill、experiment”等为英文检索词,检索PubMed、Nature、Embase数据库,选择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Notch信号通路通过参与调控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分化、增殖,从而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和进展;Notch信号通路通过直接或间接调控Notch1、Jagged1、Hes、Hey、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等关键细胞因子调节间充质干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对骨形成起到促进或抑制的作用,最终对骨质疏松症起到一定的防治效果。中药活性成分大多从补肾类中药提取,如淫羊藿、杜仲、补骨脂、刺五加、女贞子等,且中药复方及制剂都具有补肾强骨的功效,这为后续研究Notch信号通路向防治骨质疏松症提供更多的中药选择和方向。目前中药的研究多为活性成分和单味药提取物,中药复方及制剂的临床实验研究相对较少;关于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等疗法调控Notch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较少,未来还需继续探索中医技术类疗法及中西医结合等疗法对Notch信号通路的调控和对骨质疏松治疗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信号通路 中药
下载PDF
萜类中药单体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机制
19
作者 潘成镇 陈锋 +4 位作者 林宗汉 莫坚 张驰 韦沅汛 韦宗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34-2241,共8页
背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可以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细胞的分化,从而降低骨吸收并增加骨形成,对骨质疏松... 背景: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在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表明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可以通过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抑制骨吸收细胞的活性,促进骨形成细胞的分化,从而降低骨吸收并增加骨形成,对骨质疏松症具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目的: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和总结,深入研究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与骨质疏松症的关系,并对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进行阐明,同时对靶向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的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进行系统性归纳。方法:由2名研究员根据拟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以“NF-κB,骨质疏松症,成骨细胞,破骨细胞,血管生成,中药,萜类化合物”等为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以“NF-κB,osteoporosis,Osteoblasts,Osteoclasts,Angiogenesi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erpenoid”等为检索词检索PubMed数据库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2年12月,再通过第3名研究员对文献进行汇总和整理,最终纳入75篇文献进行系统性综述。结果与结论:①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能通过调控成骨细胞、破骨细胞的分化和增殖,以及血管生成,介导骨质疏松症的发病与进展。②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对成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具有负调控的作用,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能增强破骨细胞的活性,抑制成骨细胞的生长,进而抑制代偿骨的生成保持骨稳态,但是过度激活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则会导致骨质疏松症。③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通过上调血管生成素1、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BB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促进骨内血管生长,参与“血管生成-成骨”偶联。④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在组织工程领域中具有促进骨细胞的增殖和分化,进而促进骨组织生长和修复的作用。⑤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核转录因子κB抑制蛋白降解,阻断核转录因子κB/P65蛋白磷酸化及核转位等过程,进而减弱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的传导,促进成骨细胞分化,抑制破骨细胞形成,起到防治骨质疏松的作用。⑥目前,萜类中药单体化合物调控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防治骨质疏松症的研究主要是基于体外细胞实验和动物模型,对于人体内复杂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尚缺乏相关研究,未来需要开展更多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明确核转录因子κB信号通路参与干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症 成骨细胞 破骨细胞 血管生成 核转录因子ΚB NF-κB 信号通路 萜类化合物 中药
下载PDF
基于小班尺度的北京市密云区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
20
作者 李维伟 杨雪清 +5 位作者 张一鸣 冯昕 王博 杜建华 陈锋 刘晓东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5-86,共12页
【目的】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是实现科学林火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小班尺度开展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可为林火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密云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森林可燃... 【目的】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是实现科学林火管理工作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基于小班尺度开展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及其空间特征分析,可为林火精细化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以密云区为研究对象,基于2019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小班数据、森林可燃物数据、气象数据、重要火源点等数据,构建密云区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体系,应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相结合的主客观赋权法确定评价体系中各指标权重,根据评价体系中最终权重采用加权综合评价法计算各小班的危险性指数,依据自然断点分级法划分为高、中高、中低、低4个等级;采用全域和局域莫兰指数判断各小班之间的空间自相关性和聚集分布特征。【结果】(1)基于小班尺度综合4类因子构建体系,权重分布比例合理,可较好地开展火灾危险性评价;(2)研究区内高等级、中高等级、中低等级、低等级危险性的小班面积占比分别为12.75%,19.01%,41.70%,26.54%。其中,高等级危险性小班以灌木林、侧柏林、油松林为主,小班面积占比分别为38.40%、25.76%、24.13%;(3)高等级危险性小班分布在研究区范围的东部以及中南部区域,从乡镇尺度分析,呈片状分布于巨各庄镇、高岭镇和新城子镇;(4)小班危险性的全域莫兰指数为0.2413(大于0),说明密云区各小班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即小班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征,采用局域莫兰指数分析发现火灾危险性等级为高-高聚集型小班的面积达34637.77 hm^(2),占密云区面积的15.56%。【结论】(1)构建的森林火灾危险性评价体系中,野外火源所占权重最大,是影响森林火灾危险性的主要因素;(2)高等级危险性小班区域灌木林占比较高,且聚集分布特征明显,根据权重结果,建议增强对野外火源和重点人群的监督和管理;另一方面,制定可燃物清理的标准和要求,定期在农林交错地区和火源点周围进行可燃物清理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云区 森林火灾 小班尺度 危险性评价 空间分布 自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