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2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PLC法测定美罗培南血药浓度及在个体化给药中的应用
1
作者 石鹤坤 李红娜 +2 位作者 曾莉莉 梁雯 陈锦珊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411-414,共4页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人血清中美罗培南的浓度,并用于重症患者抗感染个体化用药。方法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法对血样进行处理,以茶碱为内标物,色谱条件:HypersilBDS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5mol·L-...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人血清中美罗培南的浓度,并用于重症患者抗感染个体化用药。方法采用甲醇沉淀蛋白法对血样进行处理,以茶碱为内标物,色谱条件:HypersilBDSC18(250mm×4.6mm,5μm)色谱柱,以甲醇-乙腈-0.05mol·L-1磷酸二氢钠缓冲液(11.5∶3.5∶85)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98nm;柱温:35℃;进样量:10μl。根据美罗培南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合患者病情个体化调整给药方案,并对比静脉滴注与静脉泵入两种不同输注给药方式患者的美罗培南谷浓度。结果美罗培南在1~100μg·ml-1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7),定量下限为1μg·ml-1,日内、日间准确度平均值为90.06%~101.55%(RSD<8%,n=5),提取回收率平均值为86.53%~91.01%(RSD<8%,n=5),稳定性试验实测与理论值结果的偏差在±15%内。共纳入36例重症患者(静脉滴注组16例、静脉泵入组20例)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与静脉滴注组相比,静脉泵入组患者的美罗培南谷浓度显著升高(P<0.01)。结论该高效液相色谱法专属性较好,灵敏度较高,可用于准确、快速、稳定测定美罗培南的血药浓度。临床采用3h静脉泵入美罗培南可显著提高其谷浓度,有利于增强重症患者抗感染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罗培南 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 个体化给药
原文传递
外科药师参与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管理的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芳芳 林雪玉 +2 位作者 张涛 钱小容 陈锦珊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7-72,76,共7页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并实施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外科临床药师团队根据国内外指南和临床治疗经验,建立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路径,并介绍3例基于上述治疗路径开展临床药学服... 目的探讨临床药师参与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并实施药学服务的方法。方法外科临床药师团队根据国内外指南和临床治疗经验,建立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抗凝治疗路径,并介绍3例基于上述治疗路径开展临床药学服务的典型案例。结果基于指南并结合疾病特点建立的药物治疗路径,有利于规范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抗凝治疗,提升医疗质量安全。结论该路径是外科临床药师对骨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开展有针对性药学服务的有效模式,可供外科药师同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凝血治疗 临床药师 骨科围手术期 深静脉血栓 药学服务
原文传递
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治疗COVID-19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及预测模型构建
3
作者 黄文辉 许燕玉 +4 位作者 郝晓伟 林冠 欧阳山丹 王佳坤 陈锦珊 《药学实践与服务》 CAS 2023年第11期700-704,共5页
目的探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期为提高该类患者的救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闽南地区3家军队三甲医院使用Paxlovi... 目的探讨奈玛特韦片/利托那韦片(Paxlovid)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患者早期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以期为提高该类患者的救治效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1月至2023年3月于闽南地区3家军队三甲医院使用Paxlovid治疗的COVID-19住院患者92例,收集临床指标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筛选出Paxlovid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对Logistic模型方程进行转换建立联合预测因子,采用ROC曲线确定联合预测因子的曲线下面积(AUC)及最佳临界值。结果92例患者中,早期预后不良者31例(33.70%),其中,死亡11例(35.48%),危重型17例(54.84%),重型3例(9.6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天数、淋巴细胞计数、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C反应蛋白(CRP)和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使用Paxlovid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因子(Y)的计算公式,Y联合预测因子=7.875X_(发病天数)+126.188X_(淋巴细胞计数)+1.438X_(AST)+X_(CRP)+220.500X_(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绘制ROC曲线,联合预测因子的ROC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39,预测价值最优,约登指数(Youden)最大时(0.756)对应ROC曲线最佳临界值为447.920,模型的理论准确度为89.10%。结论发病天数、淋巴细胞计数、AST、CRP和联合呼吸机辅助通气是使用Paxlovid早期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用药前可通过上述各危险因素计算联合预测因子,当预测结果大于447.920时,应采取更积极的治疗措施包括联合其他抗COVID-19药物等,以提高患者的救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奈玛特韦/利托那韦 新冠病毒感染 预后不良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下载PDF
骨科那屈肝素药物利用评价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4
作者 王芳芳 陈锦珊 +1 位作者 陈国权 张进华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3期325-328,338,共5页
目的:建立骨科那屈肝素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并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为骨科合理使用那屈肝素提供参考。方法:以那屈肝素的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通过专家咨询法制订那屈肝素DUE标准,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21年... 目的:建立骨科那屈肝素药物利用评价(DUE)标准,并对其临床使用情况进行评价,为骨科合理使用那屈肝素提供参考。方法:以那屈肝素的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通过专家咨询法制订那屈肝素DUE标准,并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2021年9月至2022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骨科病区使用那屈肝素的住院患者进行用药合理性评价。结果:共纳入439例使用那屈肝素的住院患者,用药指征总体符合率为91.12%(400例),给药途径、配伍禁忌符合率为100%(439例)。373例使用那屈肝素预防静脉血栓栓塞症且符合用药指征的患者中,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符合率为21.98%(82例);61例使用那屈肝素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患者中,给药剂量和给药频次符合率为13.11%(8例);402例具有用药指征的患者中,首次给药时机总体符合标准率为70.40%(283例);171例术前抗凝患者中,围手术期停药时机符合标准率为97.08%(166例);402例术后抗凝患者中,重启时机符合标准率为98.26%(395例);93例存在那屈肝素与其他抗凝血药相互转换的患者中,药物转换总体符合标准率为95.70%(89例)。结论:应用建立的那屈肝素DUE标准进行回顾性分析,发现骨科应用那屈肝素治疗过程中存在给药剂量和频次不合理、首次给药时机不适宜、用药监护不到位等问题,可为进一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那屈肝素 骨科 药物利用评价 合理用药 专家咨询法
下载PDF
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严重感染风险的系统评价 被引量:2
5
作者 郑建平 俞惠翻 +2 位作者 杨丽 王立芳 陈锦珊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3年第5期606-609,共4页
目的:评估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严重感染的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Ovid 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1日),搜索... 目的:评估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出现严重感染的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Ovid Embase、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库等数据库(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7月1日),搜索贝利尤单抗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合本研究制定的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算出现严重感染风险的相对危险度(RD)及其95%CI。结果:共纳入9篇临床RCT文献,涉及517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贝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组与安慰剂联合标准治疗组患者出现严重感染风险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D=-0.00,95%CI=-0.01~0.01,P=0.89)。结论:对于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贝利尤单抗联合标准治疗出现严重感染的风险与安慰剂联合标准治疗相当;在标准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贝利尤单抗并未增加严重感染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利尤单抗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严重感染 META分析
下载PDF
藏药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6
作者 陈锦珊 杨钦磊 +2 位作者 刘晓玲 李红娜 林小凤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8期3945-3948,共4页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藏药镰形棘豆提供参考。方法:以"镰形棘豆""莪达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学""Oxytropis""Oxytropis falcata""Oxytropis...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藏药镰形棘豆提供参考。方法:以"镰形棘豆""莪达夏""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学""Oxytropis""Oxytropis falcata""Oxytropis falcata Bunge""Chemical constituents""Chemical composition""Pharmacologic actions""Toxicology"等为关键词,组合查询2010年1月-2016年2月在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中的相关文献,对镰形棘豆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毒理学研究及临床应用进行综述。结果与结论:共检索到相关文献81篇,其中有效文献46篇。目前从镰形棘豆中分离鉴定的化学成分主要包括黄酮类、生物碱类、甾体及萜类等化合物,其具有抗炎镇痛、抗脓毒症、抗氧化、防紫外线损伤、抗缺血缺氧性损伤、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纤维化、促凝止血、抑菌、止咳祛痰等广泛的药理作用;毒性研究报道并不多见;镰形棘豆除在藏医中常被用来治疗疫疠、麻风、感冒、便血、骨伤、刀伤等之外,现已有一些以镰形棘豆为主要组成的上市药品和医院制剂应用于临床。今后应加强其药理、药效、作用机制和毒理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毒理学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丙戊酸钠治疗小儿癫痫血药浓度监测与合理用药 被引量:32
7
作者 陈锦珊 杜青云 黄惠丽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424-426,共3页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 (VPA)治疗小儿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PA的血药浓度谷值 ,并分析结果。结果 :血药浓度在 5 0~ 10 0mg·L-1治疗窗内、低于 5 0mg·L-1和高于 10 0mg... 目的 :分析丙戊酸钠 (VPA)治疗小儿癫痫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 ,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VPA的血药浓度谷值 ,并分析结果。结果 :血药浓度在 5 0~ 10 0mg·L-1治疗窗内、低于 5 0mg·L-1和高于 10 0mg·L-1的例次百分比 ,分别为 5 2 .5 5 % ,36 .2 2 % ,11.2 2 %。结论 :VPA在患儿中的药动学和药效学个体差异较大 ,及时监测其血药浓度 ,实施个体化给药对提高疗效和确保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戊酸钠 抗癫痫药 血药浓度监测 合理用药
下载PDF
单步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全血中环孢素A的浓度 被引量:10
8
作者 陈锦珊 杜青云 +2 位作者 黄惠丽 张勇 张铭穷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189-191,共3页
目的 建立单步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罗通定为内标 ,YWG -C18色谱柱 ,乙腈 -甲醇 -水 -异丙醇 (30∶10∶6 0∶1.5 )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 ,柱温 70℃ ,检测波长 2 1... 目的 建立单步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全血中环孢素A(CsA)浓度。方法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罗通定为内标 ,YWG -C18色谱柱 ,乙腈 -甲醇 -水 -异丙醇 (30∶10∶6 0∶1.5 )为流动相 ,流速 1.0ml/min ,柱温 70℃ ,检测波长 2 10nm。结果 CsA全血浓度在 5 2 .6 0~ 10 5 2 .0 0n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0 .9996 ,最低检测浓度为 2 0ng·ml-1,平均回收率96 .33% ,日内和日间RSD均低于 5 %。结论 本法简便灵敏、准确可靠、经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步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 测定 全血 环孢素A 血药浓度 免疫抑制剂
下载PDF
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对紫外线辐射引起的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锦珊 洪佳妮 +1 位作者 杜青云 李茂星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289-292,295,共5页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对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人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系,以60、90、12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加入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干预处理,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受损程度,以MTT... 目的探讨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对中波紫外线照射所致人角质形成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角质形成细胞系,以60、90、120 mJ/cm2中波紫外线照射,加入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进行干预处理,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受损程度,以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ELISA检测上清液TNF-α、IL-10分泌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TNF-αmRNA、IL-10 mRNA表达。结果中波紫外线照射后,细胞形态受损,随着照射剂量增加,细胞增殖活性下降,损伤程度加重,TNF-α、IL-10分泌量增加,TNF-αmRNA、IL-10 mRNA表达水平增加。加入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干预后,细胞活性有所恢复,TNF-α、IL-10分泌量降低,TNF-αmRNA、IL-10 mRNA表达水平下调,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镰形棘豆黄酮类化合物具有一定的光保护作用,抑制炎症细胞因子分泌可能是其减轻紫外线辐射损伤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形棘豆 黄酮类化合物 紫外线 角质形成细胞 光保护
下载PDF
建立规范化药历,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陈锦珊 杜青云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3期156-158,共3页
目的 :探讨药历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类型、适用范围、临床意义及规范化药历的建立。 方法 :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实践中 ,借鉴国内外建立药历的经验 ,探索并建立规范化药历。结果 :初步建立了较为实用的、规范化的 ,并具有自身特... 目的 :探讨药历的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类型、适用范围、临床意义及规范化药历的建立。 方法 :在开展临床药学服务实践中 ,借鉴国内外建立药历的经验 ,探索并建立规范化药历。结果 :初步建立了较为实用的、规范化的 ,并具有自身特色的药历。 结论 :建立规范化药历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历 合理用药 药学服务
下载PDF
81例临床药物不良反应监测报告统计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锦珊 张勇 杜青云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6期426-427,共2页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和减少ADR发生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81例临床ADR监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发生率男性略高于女性;成年组比老年组高;药物涉及15大类63个品种,抗感染药物(33.33%)和中... 目的: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探讨预防和减少ADR发生的措施。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81例临床ADR监测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发生率男性略高于女性;成年组比老年组高;药物涉及15大类63个品种,抗感染药物(33.33%)和中药制剂(12.70%)占前2位;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为常见(41.38%);ADR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70例,使病程延长10例,致死亡1例。结论:应加强对抗感染药物、中药制剂和小儿、老年特殊人群的重点监测;积极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或减少ADR发生,以保障患者的安全用药与身体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不良反应 监测 分析
下载PDF
全血中环孢素A药物浓度监测方法评价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1
12
作者 陈锦珊 杜青云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486-487,共2页
目的 :对全血中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进行评价 ,为临床开展CsA血药浓度监测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测定方法进行归纳、综述。结果 :目前用于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浓度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 目的 :对全血中环孢素A的血药浓度监测方法进行评价 ,为临床开展CsA血药浓度监测和科研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报道的测定方法进行归纳、综述。结果 :目前用于测定全血中环孢素A浓度的方法主要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高效毛细管电泳法、放射免疫法、荧光偏振免疫法和受体结合法等 5种。其中以高效液相色谱法和荧光偏振免疫法应用最为广泛。结论 :各种监测方法各具优缺点 ,监测值对指导临床鉴别器官移植术后排异与中毒反应以及个体化给药具有重要意义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测定的需求 ,结合实验室仪器设备的配备情况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血药浓度监测 评价
下载PDF
某军队三甲综合性医院制剂发展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陈锦珊 曾棋平 +3 位作者 李杰 王艺红 陈根光 夏挺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CSCD 2017年第6期574-576,共3页
某军队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结合国家医改、军队改革以及学科建设的情况,采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评估模型综合分析医院制剂的发展。通过评价模型评估分析,将医院制剂发展战略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以准确的战略定位进行... 某军队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结合国家医改、军队改革以及学科建设的情况,采用优势、劣势、机遇、挑战评估模型综合分析医院制剂的发展。通过评价模型评估分析,将医院制剂发展战略与内部资源、外部环境有机结合起来,以准确的战略定位进行系统的战略规划,明确学科发展方向,提出切合实际的发展建议和策略,以期促进其保障能力与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医院制剂 发展策略
原文传递
某军队三甲综合性医院制剂质量管理 被引量:5
14
作者 陈锦珊 郑绍忠 +2 位作者 杨丽娜 李杰 林锦标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9年第2期197-198,共2页
某军队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坚持姓军为兵服务方向,以法规要求和技术准则为依据,采取规范化管理制剂文件、常态化组织人员培训、全生命周期管理设施设备、精细化管理业务工作及大力提升技术能力等多种举措持续加强探索与实践,实现制剂质... 某军队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坚持姓军为兵服务方向,以法规要求和技术准则为依据,采取规范化管理制剂文件、常态化组织人员培训、全生命周期管理设施设备、精细化管理业务工作及大力提升技术能力等多种举措持续加强探索与实践,实现制剂质量管理的显著提升,发挥制剂的军事效益,可供同行借鉴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医院制剂 质量管理
下载PDF
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 被引量:5
15
作者 陈锦珊 陈尚瑜 杨建锋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14年第6期493-494,共2页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目前,根据药理作用机制,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可分为7类:磺酰脲类、非磺酰脲... 糖尿病是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一组异质性代谢性疾病,由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胰岛素作用缺陷所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伴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代谢障碍为特征。目前,根据药理作用机制,常见的口服降糖药可分为7类:磺酰脲类、非磺酰脲类胰岛素促泌剂、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噻唑烷二酮类、双胍类、胰高糖素样肽1(GLP-1)相关降糖药及还原酶抑制剂[1]。本文主要就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的研究进展及临床评价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噻唑烷二酮类 口服降糖药 临床评价 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 胰岛素分泌不足 慢性高血糖 药理作用机制 胰岛素促泌剂
下载PDF
新形势下加强军队医院科室文化建设的思考 被引量:8
16
作者 陈锦珊 林秀丽 +1 位作者 张亚坤 赵学东 《东南国防医药》 2012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科室作为医院的基本构成单位,其文化的塑造与培养,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层和科室领导的重视。新形势下,军队医院科室文化建设,应当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执行力文化、技术文化、人才文化、服务文化、安全文化等不同层次、全方... 科室作为医院的基本构成单位,其文化的塑造与培养,越来越受到医院管理层和科室领导的重视。新形势下,军队医院科室文化建设,应当从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执行力文化、技术文化、人才文化、服务文化、安全文化等不同层次、全方位去谋划。同时,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发展,保持科室文化强大的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科室文化
下载PDF
卡马西平治疗小儿癫癎的血药浓度监测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锦珊 杜青云 黄惠丽 《医药导报》 CAS 2004年第5期303-304,共2页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CBZ)治疗小儿癫痢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IE)法测定癫痢患儿使用CBZ的血药浓度谷值,并分析结果。结果:血药浓度在4~12μg·mL^(-1)治疗范围内、<4μg·mL^(-1)和... 目的:分析卡马西平(CBZ)治疗小儿癫痢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探讨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IE)法测定癫痢患儿使用CBZ的血药浓度谷值,并分析结果。结果:血药浓度在4~12μg·mL^(-1)治疗范围内、<4μg·mL^(-1)和>12μg·mL^(-1)的例次百分比分别为59.22%,40.29%和0.49%。结论:癫癎患儿服用CBZ后的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及时监测其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对提高疗效和确保用药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马西平 抗癫痫药 血药浓度监测 合理用药
下载PDF
《中国新药杂志》1998~2002年药物不良反应报道综合分析 被引量:23
18
作者 陈锦珊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1046-1047,共2页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临床用药品种数量的激增,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报告率呈上升趋势,为反映ADRs发生的重性和给患者带来的危害,进一步了解ADRs相关知识,笔者对《中国新药杂志》1998年~2002... 近年来,随着新药的不断出现以及临床用药品种数量的激增,药物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s,ADRs)的报告率呈上升趋势,为反映ADRs发生的重性和给患者带来的危害,进一步了解ADRs相关知识,笔者对《中国新药杂志》1998年~2002年刊登的有关ADRs个例113篇148例做一回顾性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新药杂志 药物不良反应 综合分析
下载PDF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多索茶碱浓度 被引量:4
19
作者 陈锦珊 杜青云 +1 位作者 黄惠丽 张家祥 《海峡药学》 2003年第4期28-30,共3页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多索茶碱浓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巴比妥为内标 ,YWG-C1 8色谱柱 ,甲醇∶水 ( 3 0∶ 70 )为流动相 ,流速 1.0 ml·min- 1 ,柱温 3 5℃ ,检测波长 2 10 nm。 结果  多索茶碱在...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清中多索茶碱浓度。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 ,苯巴比妥为内标 ,YWG-C1 8色谱柱 ,甲醇∶水 ( 3 0∶ 70 )为流动相 ,流速 1.0 ml·min- 1 ,柱温 3 5℃ ,检测波长 2 10 nm。 结果  多索茶碱在 0 .40~ 2 4.0 0 μg· m L- 1浓度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 ,r=0 .9997;血清最低检测限为 10 0 mg·m L- 1 ;平均回收率为 98.71%;日内和日间 RSD分别为 2 .2 9%和 3 .3 7%。 结论  本法灵敏简便、准确可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索茶碱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血药浓度监测
下载PDF
40家军队医院治疗药物监测情况调查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锦珊 张涛 +1 位作者 杨丽娜 胡晋红 《药学服务与研究》 CAS 2019年第3期175-179,共5页
目的:调查和了解军队医院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情况。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移动网络平台设计、传送、提交、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0份,涉及总医院14份、军医大学附属医院7份... 目的:调查和了解军队医院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的情况。方法:利用互联网技术,借助移动网络平台设计、传送、提交、回收问卷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回收有效问卷40份,涉及总医院14份、军医大学附属医院7份、中心医院19份,分布于中国大陆2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80%的军队医院开展了药物浓度检测,以免疫抑制剂、抗感染药物、抗癫药物等为主。单品种检测量较多的是他克莫司、吗替麦考酚酸、雷帕霉素、环孢素、丙戊酸钠和万古霉素。60%的军队医院开展了药物基因检测,检测量较多的是CYP2C19、CYP2C9、VKORC1、CYP3A5、CYP2D6、HLA-B*1502、MTHFR及UGT等相关基因。22.5%的军队医院开展了药物代谢检测,其中一半以上于2010年以后才开展。结论:本次问卷调查客观反映了当前军队医院TDM工作的开展现状,为今后更好地开展TDM工作、明确学科发展方向以及制定政策规范提供了有意义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军队医院 治疗药物监测 问卷调查 药学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