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杀菌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初探
1
作者 陈镓豪 吴聪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油菜在浙江省兰溪市粮油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严重阻碍了当地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具有增产效果的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组合,特于2022年-2023年研究了不同杀菌剂组合对油菜菌核病的防... 油菜在浙江省兰溪市粮油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油菜菌核病的发生严重阻碍了当地油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具有增产效果的油菜菌核病防治药剂组合,特于2022年-2023年研究了不同杀菌剂组合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及对油菜籽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每667 m^(2)用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 mL+25%咪鲜胺水乳剂50 mL+益施多妙(有机水溶肥料)100 mL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效果较好,病指防效为91.49%,且油菜籽产量表现较好,每667 m^(2)产量(鲜重)为119.90 k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 油菜菌核病 杀菌剂 产量 防效 兰溪市
下载PDF
不同杀菌剂防治油菜菌核病及茄子灰霉病田间药效试验 被引量:2
2
作者 吴聪 邵庭 +2 位作者 陈镓豪 裘桢 廖璇刚 《现代农业科技》 2023年第8期100-102,105,共4页
油菜和茄子种植是兰溪市粮油和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油菜菌核病和茄子灰霉病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本文采用新型菌剂(4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与常规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 油菜和茄子种植是兰溪市粮油和蔬菜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油菜菌核病和茄子灰霉病严重阻碍了其发展。为筛选出高效、低毒、低残留的防治药剂,本文采用新型菌剂(4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与常规药剂(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40%嘧霉胺悬浮剂)开展了油菜菌核病和茄子灰霉病田间防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和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对油菜菌核病的防效极显著优于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其中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处理的效果最好,病指防效为90.93%;50%啶酰菌胺水分散粒剂对大棚茄子灰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为86.7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菜菌核病 茄子灰霉病 杀菌剂 防效
下载PDF
溴虫氟苯双酰胺悬浮剂对黄曲条跳甲和小菜蛾的田间试验
3
作者 吴聪 廖璇刚 +2 位作者 邵庭 吴美娟 陈镓豪 《浙江农业科学》 2023年第12期2916-2919,共4页
为解决氟虫腈、毒死蜱在蔬菜中被禁限用,而黄曲条跳甲和小菜蛾在兰溪市蔬菜上为害逐年加重的问题,采用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SC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和用量范围内,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试验青菜和... 为解决氟虫腈、毒死蜱在蔬菜中被禁限用,而黄曲条跳甲和小菜蛾在兰溪市蔬菜上为害逐年加重的问题,采用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SC进行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和用量范围内,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试验青菜和花椰菜安全。每667 m^(2)防治1次使用10、15 g 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黄曲条跳甲成虫最高防效在药后3 d均为100.0%,极显著优于80 mL当前常用药剂5%啶虫脒ME处理,且速效性好,可以在生产上进行推广。每667 m^(2)防治1次使用量为7、10、13 g 100 g·L^(-1)溴虫氟苯双酰胺SC对小菜蛾幼虫的防治效果较好,极显著优于20 mL当前常用药剂10%溴氰虫酰胺OD处理。从总体防治效果看,生产上使用该药剂防治黄曲条跳甲成虫和小菜蛾幼虫一般每667 m^(2)使用量均以10 g为宜,每隔7~10 d防治一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虫氟苯双酰胺SC 防治 黄曲条跳甲 小菜蛾
下载PDF
金华市柑橘种苗检疫监管模式探讨
4
作者 李月红 何春玲 +1 位作者 胡官军 陈镓豪 《浙江柑橘》 2021年第1期16-18,共3页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是影响世界柑橘产业最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常被称为柑橘上的“癌症”[1]。柑橘黄龙病在自然条件下可通过嫁接和柑橘木虱传播,其中,带菌苗木和接穗的调运是该病害扩展蔓延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2... 柑橘黄龙病(Citrus huanglongbing)是影响世界柑橘产业最严重的一种毁灭性病害,通常被称为柑橘上的“癌症”[1]。柑橘黄龙病在自然条件下可通过嫁接和柑橘木虱传播,其中,带菌苗木和接穗的调运是该病害扩展蔓延和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2]。金华是浙江省最大的柑橘种苗生产基地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柑橘黄龙病 远距离传播 种苗生产 柑橘木虱 柑橘产业 监管模式 金华市
下载PDF
6种杀虫剂对二化螟抗药性监测与田间防效初探
5
作者 吴聪 郑伟康 +1 位作者 陈镓豪 刘亚慧 《农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44-848,共5页
[目的]为了及时了解我省主要稻区二化螟对常规药剂的抗药性发展,同时筛选出高效、安全和低毒二化螟防控代替药剂。[方法]采用了稻苗浸渍法和大田试验,分别比较了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环丙氟虫胺、四唑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和... [目的]为了及时了解我省主要稻区二化螟对常规药剂的抗药性发展,同时筛选出高效、安全和低毒二化螟防控代替药剂。[方法]采用了稻苗浸渍法和大田试验,分别比较了氯虫苯甲酰胺、乙基多杀菌素、环丙氟虫胺、四唑虫酰胺、溴虫氟苯双酰胺和硫虫酰胺对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和防效。[结果]6种供试药剂对二化螟2龄幼虫的生物活性存在差异,其中10%环丙氟虫胺SC对二化螟幼虫保持相对较高的生物活性,尤其对水亭乡二化螟幼虫生物活性最高,其LC50为0.13 mg/L;二化螟对20%氯虫苯甲酰胺SC已产生高水平抗药性。田间试验结果表明,10%环丙氟虫胺SC在不同施药次数和方式下,均表现出较好的保苗效果和杀虫效果,在2次施药后20 d的保苗效果为93.47%~99.46%杀虫效果为88.98%~98.73%;20%氯虫苯甲酰胺SC保苗效果和杀虫效果相对较差,分别为22.34%和24.58%。[结论]6种杀虫剂对3个乡镇二化螟幼虫的生物活性及田间试验防效差异较大,乙基多杀菌素和环丙氟虫胺对二化螟具有较高的生物活性和防治效果,待环丙氟虫胺登记上市后,与乙基多杀菌素成为防治二化螟的轮换药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化螟 杀虫剂 生物活性 抗药性 防效
原文传递
兰溪市不同复配杀菌剂防治小麦赤霉病的药效初探
6
作者 陈镓豪 吴聪 +3 位作者 汪暖 朱思怡 张亚男 应由之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25-127,共3页
为筛选出可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且低毒、低残留的复配杀菌剂,特开展了不同复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复配杀菌剂均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均对小麦生长安全,其中每667m^(2)施用20%氟唑菌... 为筛选出可高效防治小麦赤霉病且低毒、低残留的复配杀菌剂,特开展了不同复配杀菌剂对小麦赤霉病的田间防治效果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复配杀菌剂均对小麦赤霉病有一定的防治效果,且均对小麦生长安全,其中每667m^(2)施用20%氟唑菌酰羟胺悬浮剂50 mL+25%丙环唑乳油35 mL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最好,病穗防效、病指防效分别为88.80%、89.16%,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且该处理的小麦每穗质量、每667 m2穗数、每穗粒数、千粒质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每667 m^(2)实际产量较空白对照增产25.33%。每667 m^(2)施用42%戊唑·多菌灵悬浮剂100 mL、每667 m^(2)施用40%唑醚·咪鲜胺水乳剂35 mL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治效果较差,病指防效分别为67.01%、69.54%,均显著低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赤霉病 病指防效 产量 安全性
下载PDF
不同杀虫剂对大棚杨梅柏牡蛎蚧的防治效果初探
7
作者 吴聪 陈镓豪 +2 位作者 汪暖 朱思怡 应由之 《上海农业科技》 2024年第3期133-134,共2页
为探明不同杀虫剂对大棚杨梅柏牡蛎蚧的防治效果,特于2023年在浙江省兰溪市大棚杨梅主产区进行了登记药剂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松脂酸钠可溶性粉剂200倍液在施药后15 d、30 d对大棚杨梅柏牡蛎蚧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1.77%、66.22%... 为探明不同杀虫剂对大棚杨梅柏牡蛎蚧的防治效果,特于2023年在浙江省兰溪市大棚杨梅主产区进行了登记药剂的药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松脂酸钠可溶性粉剂200倍液在施药后15 d、30 d对大棚杨梅柏牡蛎蚧的校正防效分别为71.77%、66.22%,防治效果较好;95%矿物油乳油50倍液、20%松脂酸钠可溶性粉剂250倍液在施药后15 d、30 d对大棚杨梅柏牡蛎蚧的校正防效均在60.00%上,显著高于6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 500倍液、3 000倍液。目前登记防治杨梅树介壳虫的杀虫剂中,松脂酸钠和矿物油对大棚杨梅柏牡蛎蚧若蚧的防治效果均较好,建议在第2代柏牡蛎蚧的卵孵高峰期,喷施20%松脂酸钠可溶性粉剂200倍液或95%矿物油乳油50倍液进行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棚杨梅 柏牡蛎蚧 杀虫剂 药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