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9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茯苓多糖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
1
作者 孙恺婧 刘馨泽 +4 位作者 孙莹 金鑫 李琼 陈长宝 万茜淋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3,共8页
为评价茯苓(Poria cocos)多糖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用CCK-8法测定茯苓多糖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用DAPI染色法、AOEB双荧光染色法分析茯苓多糖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细胞划伤愈合实验测定茯苓多糖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 为评价茯苓(Poria cocos)多糖对非小细胞肺癌NCI-H460细胞的抑制作用,用CCK-8法测定茯苓多糖对细胞增殖的抑制率,用DAPI染色法、AOEB双荧光染色法分析茯苓多糖对细胞凋亡的影响,用细胞划伤愈合实验测定茯苓多糖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用蛋白免疫印迹实验检测茯苓多糖对细胞凋亡、迁移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表明:茯苓多糖具有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和迁移的能力,可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500、1000μg·mL^(-1)的茯苓多糖可使Bax和P53蛋白表达量升高,Bcl-2和MMP-2蛋白表达量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苓多糖 非小细胞肺癌 NCI-H460细胞 细胞增殖 细胞迁移
下载PDF
不同包装材料、储藏条件对防风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陈雨秋 徐哲丰 +3 位作者 俞萍 陈长宝 张涛 朱英豪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23-327,共5页
目的确定防风药材适宜的贮藏条件及包装材料。方法采用HPLC法对同一批药材12个月内在不同包装材料、储藏条件下含水量和4种色原酮(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含量变化进行测定,液质联用法对第12个月的药材进行... 目的确定防风药材适宜的贮藏条件及包装材料。方法采用HPLC法对同一批药材12个月内在不同包装材料、储藏条件下含水量和4种色原酮(升麻素苷、5-O-甲基维斯阿米醇苷、升麻素、亥茅酚苷)含量变化进行测定,液质联用法对第12个月的药材进行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元素含量的测定。结果含水量最低是纸箱阴凉避光,最高是纸箱低温避光;色原酮含量最高是纸箱低温避光,最低是聚乙烯塑料编织袋低温避光。相关性分析发现,储藏温度、时间、含水量是影响防风质量的重要因素。灰色关联度分析得出,纸箱包装与色原酮的保留关系最为紧密。主成分分析显示,纸箱包装较为稳定,其次是麻袋包装。AHP综合评价分析显示,纸箱低温避光包装的评分最高,麻袋低温避光包装次之。黄曲霉毒素、农药残留、重金属、有害元素均未检测出。结论在保证防风含水量符合规定的情况下,纸箱为较佳包装材料,建议低温储存,并且储藏时间不宜过久。但应用于防风大批量生产中时,建议采用麻袋低温避光储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风 包装材料 储藏条件 含水量 色原酮 黄曲霉毒素
下载PDF
基于响应面设计的北细辛抗炎镇痛成分超高压提取工艺优化研究 被引量:1
3
作者 程立业 杜连云 +5 位作者 李光 刘芳鑫 黄鑫 张涛 陈长宝 王恩鹏 《吉林中医药》 2023年第7期839-844,共6页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提取北细辛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压提取技术对北细辛中的甲基丁香酚进行提取。结果细辛中挥发油含量占比较高,其中甲基丁香酚是北细辛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结论以GC-MS检测的甲基丁香酚... 目的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提取北细辛的方法。方法采用超高压提取技术对北细辛中的甲基丁香酚进行提取。结果细辛中挥发油含量占比较高,其中甲基丁香酚是北细辛中主要的挥发性物质,具有明显的镇痛抗炎作用。结论以GC-MS检测的甲基丁香酚相对百分含量为指标,利用单因素实验方法考察提取压力、保压时间、料液比对甲基丁香酚气质相对百分含量的影响,并通过基于Box-Behnken设计的响应面法对北细辛超高压提取(ultrahighpressureextraction,UHPE)工艺进行优化,为北细辛解热镇痛作用产品原料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细辛 超高压 甲基丁香酚 响应面设计 抗炎镇痛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苓桂术甘汤治疗新冠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潜在作用机制研究
4
作者 王昱丹 李正祎 +5 位作者 杨凯丽 初梦瑶 韩路生 陈长宝 李光 王恩鹏 《吉林医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4-22,共9页
目的研究苓桂术甘汤治疗新型冠状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苓桂术甘汤主要活性有效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DisgNET等数据库获取新冠肺炎和支气管哮喘疾病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筛选核心靶... 目的研究苓桂术甘汤治疗新型冠状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潜在的作用机制。方法基于TCMSP数据库筛选苓桂术甘汤主要活性有效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DisgNET等数据库获取新冠肺炎和支气管哮喘疾病作用靶点。使用STRING数据库筛选核心靶点并构建蛋白网络互作分析,通过微生信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Cytoscape3.7.1软件构建主要活性成分-靶点-信号通路的可视化处理。最后通过Autodocking 1.5.7将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苓桂术甘汤中含主要活性成分121个,支气管哮喘靶点共2115个,新冠肺炎靶点1972个,交集靶点58个,GO分析涉及细胞组成、细胞间信号调控和分子间蛋白结合;KEGG信号通路注释到AMPK通路、NF-kappa B通路、PI3K-Akt通路等152条信号通路。其中靶点IL6与槲皮素呈现出最低的亲和力为-7kcal/mol,TNF、IL6与槲皮素、山奈酚、β-谷甾醇结合能均小于-5 kcal/mol。结论本研究揭示了苓桂术甘汤通过多成分作用、多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协同发挥对新冠肺炎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治疗作用,为苓桂术甘汤的进一步分子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苓桂术甘汤 新冠肺炎 哮喘
下载PDF
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与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相关性研究及量值传递分析
5
作者 任晶 刘俊潼 +4 位作者 鄢必新 白冰 展月 张庆贺 陈长宝 《中南药学》 CAS 2024年第1期129-133,共5页
目的 建立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并考察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7 nm,... 目的 建立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对其相关性进行评价并考察量值传递规律。方法 色谱柱为Agilent ZORBAX SB-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磷酸溶液为流动相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7 nm,柱温为30℃,流速为1.0 mL·min^(-1)。以特征图谱为对照,比较15批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特征图谱及相关性,分析其量值传递规律。结果 15批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HPLC特征图谱共确定了7个共有峰,并指认出芦丁、异槲皮苷、山柰酚-3-O-芸香糖苷、水仙苷、槲皮素、异鼠李素6种成分,经过相似度比较,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配方颗粒特征图谱相似度均大于0.90,主要化学成分组成基本相同,相关性较好。对生产过程中各关键环节样品测定指标成分含量及转移率,未出现离散的数据,有较好的传递性。结论 建立的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HPLC特征图谱,能较全面地反映槐米药材、饮片、标准汤剂及配方颗粒的多成分整体面貌,为槐米配方颗粒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槐米药材 饮片 标准汤剂 配方颗粒 HPLC 特征图谱 相关性
原文传递
灭菌方式对人参连作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战宇 苗馨月 +4 位作者 王二刚 周一 闫宁 陈长宝 李琼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5-244,共10页
强还原土壤灭菌和氯化苦土壤熏蒸是2种常用的农业措施,为了探寻2种灭菌方式对人参连作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加复合微生物菌肥(SFC_CB)、强还原土壤灭菌技术加复合微生物菌... 强还原土壤灭菌和氯化苦土壤熏蒸是2种常用的农业措施,为了探寻2种灭菌方式对人参连作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采用化学分析和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加复合微生物菌肥(SFC_CB)、强还原土壤灭菌技术加复合微生物菌肥(RSD_CB)和氯化苦土壤熏蒸技术加强还原土壤灭菌技术(SFC_RSD)对人参连作土壤养分及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SFC_CB处理组显著提高了土壤有机质(SOM)和全钾(TK)含量,RSD_CB处理组显著提高了土壤电导率(EC值)和速效钾(AK)、水解氮(AN)含量,SFC_RSD处理组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和有效磷(AP)含量;与RSD_CB处理组相比,SFC_CB、SFC_RSD处理组显著降低了土壤真菌群落丰富度、多样性和均匀度,提高了覆盖度;从不同处理土壤样本中共检测到5个真菌门、9个真菌纲、15个真菌目、19个真菌科和24个真菌属,其中共有OTU被划分为20个真菌属,有17个真菌属的相对丰度发生显著变化,特有OTU被划分为47个真菌属,SFC_CB、RSD_CB、SFC_RSD处理组分别包含15、29、18个属。此外,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养分密切相关,其中EC值、pH值、SOM含量、AK含量和AP含量是主要驱动因素。从不同处理土壤中共鉴定出12个真菌功能群,且各真菌功能群在不同处理中的相对丰度不同。综上,2种灭菌方式均可显著改善土壤结构,提高真菌多样性,重组核心微生物群,因此强还原土壤灭菌技术有望替代传统的化学熏蒸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连作障碍 强还原土壤灭菌 土壤养分 真菌群落
下载PDF
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技术和分子网络技术快速评价薤白的道地性
7
作者 王一凯 王瑞 +4 位作者 董金旭 黄鑫 陈长宝 刘侗 杨德辉 《中药材》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218-2223,共6页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rbitrap-HRMS)技术及分子网络技术联合应用的方法,快速鉴定薤白皂苷成分,进而对不同产地薤白药材的道地性进行评价。方法:在负离子模式下,根据质谱碎裂规律的... 目的:建立一种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联用(UPLC-Qrbitrap-HRMS)技术及分子网络技术联合应用的方法,快速鉴定薤白皂苷成分,进而对不同产地薤白药材的道地性进行评价。方法:在负离子模式下,根据质谱碎裂规律的相似性创建分子网络,总结薤白中呋甾型、螺甾型及四环三萜型皂苷的特征裂解规律。根据皂苷成分的保留时间、高分辨质谱精确质量数及多级串联质谱碎片等信息,对薤白皂苷成分进行归属和鉴定。应用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OPLS-DA)对吉林、山西、湖北、陕西、河南和江西的48批薤白药材的皂苷成分进行多元统计分析,根据VIP值及单向方差筛选道地性特征差异皂苷成分。结果:创建了呋甾型和螺甾型皂苷的分子网络,初步归属和鉴定薤白中33个皂苷成分,包括25个呋甾型、6个螺甾型、2个四环三萜型。经多元统计分析共筛选出道地性特征差异皂苷8个。结论:建立的UPLC-Orbitrap-HRMS联合分子网络方法,能够快速对薤白皂苷进行归类,快速识别薤白中皂苷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 分子网络 薤白 皂苷
原文传递
中药农残检测方法的应用-QuEChERS前处理和HRMS-UHPLC联用技术的优势分析
8
作者 谢昊臻 张哲 +7 位作者 陈光宇 王佳慧 陈雪松 孙天霞 姜英男 邹明强 陈长宝 张勋 《现代科学仪器》 2023年第1期5-10,共6页
全文就中药农药残留的检验分析技术做了详细说明,尤其是针对QuEChERS快速前处理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HRMS)联用技术做了综述。其中液质联用技术能够对离子或者分子进行多级裂解,检测灵敏度优异,一直以来都在我国中药农... 全文就中药农药残留的检验分析技术做了详细说明,尤其是针对QuEChERS快速前处理与超高效液相色谱—高分辨质谱(UHPLC-HRMS)联用技术做了综述。其中液质联用技术能够对离子或者分子进行多级裂解,检测灵敏度优异,一直以来都在我国中药农药残留量检测应用领域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并在今后仍有较大的开发空间。并以某些中药农药检测为例,阐述了QuEChERS快速前处理联合液质联用技术的优点和应用前景,并展望了该技术在中药农药残留量检测与分析中的具体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农药残留 QUECHERS 液质联用 快速筛查
下载PDF
人参根际化感作用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被引量:30
9
作者 陈长宝 刘继永 +3 位作者 王艳艳 焉石 许世泉 张连学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34-537,541,共5页
试验以人参根际土壤提取物处理新森林土,研究了根际化感作用及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参地土壤中含有促进人参病害发生和抑制人参生长的自毒性物质,造成人参发芽率、种子酶活性、根系生活力降低,发病率提高,从而形成人参生长障碍。
关键词 人参 根际土壤 化感作用
下载PDF
分子印迹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9
10
作者 陈长宝 周杰 吴春辉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896-902,共7页
分子印迹是制备具有分子特异识别功能聚合物的一种技术。本文从分子印迹聚合物的识别机理、分子印迹聚合制备条件和制备技术三个方面综述了分子印迹的研究进展,最后展望了分子印迹发展前景。引用文献66篇。
关键词 分子印迹聚合物 印迹分子 综述
下载PDF
人参化感物质对人参愈伤组织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7
11
作者 陈长宝 许世泉 +3 位作者 刘继永 李昌禹 王英平 张连学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6年第5期37-38,45,共3页
目的 探讨人参连作障碍的内外在因素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添加人参提取物和根际土壤物质培养愈伤组织方法研究人参化感作用,通过酶联免疫法分析生长激素(IAA)探讨对抑制生长的机制。结果 生晒参和根际土提取物均显著抑制愈伤组织发育... 目的 探讨人参连作障碍的内外在因素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添加人参提取物和根际土壤物质培养愈伤组织方法研究人参化感作用,通过酶联免疫法分析生长激素(IAA)探讨对抑制生长的机制。结果 生晒参和根际土提取物均显著抑制愈伤组织发育,根基土壤提取物抑制高于人参提取物。各种人参愈伤组织内源IAA的含量各处理变化趋势差别明显,根际土壤提取物两部分处理与对照及生晒参处理区别各异,根基土壤处理内源IAA的含量0~20d呈下降形式,对照和生晒参处理,0~7d呈上升趋势,7~20d又逐渐降低。结论 通过生晒参和根际土提取物均显著抑制愈伤组织发育,显示人参植株及其根基土壤提取物均有抑制效应的化感作用,根际土壤抑制高于参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化感作用 根际土壤 愈伤组织 生长素
下载PDF
小剂量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老年患者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长宝 王爱忠 江伟 《上海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93-96,共4页
目的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5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麻黄碱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芬太尼和丙泊酚... 目的观察小剂量肾上腺素和麻黄碱对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期顺式阿曲库铵起效时间和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75例择期在全身麻醉下行膝关节或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肾上腺素组、麻黄碱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在芬太尼和丙泊酚诱导后,分别予肾上腺素0.06μg/kg、麻黄碱70μg/kg或0.9%氯化钠溶液5mL,然后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mg/kg。记录肌松起效时间及气管插管评级,监测心排量、血压和心率的变化。结果 肾上腺素组和麻黄碱组的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值分别<0.01、0.05),气管插管评级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与本组基础值比较,麻醉诱导后对照组的心排量和血压显著下降(P值分别<0.05、0.01);麻醉诱导后肾上腺素组和麻黄碱组的血压显著下降(P值分别<0.05、0.01),但心排量无明显变化(P值均>0.05)。麻醉诱导后肾上腺素组和麻黄碱组的血压和心排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值分别<0.05、0.01),麻黄碱组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高于肾上腺素组(P值均<0.05)。气管插管后麻黄碱组的血压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肾上腺素组(P值分别<0.05、0.01)。麻醉诱导后气管插管前即刻3组的心率均较本组基础值显著下降(P值分别<0.01、0.05),但3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0.06μg/kg肾上腺素和70μg/kg麻黄碱都可缓解老年患者全身麻醉诱导时的循环抑制,缩短顺式阿曲库铵的起效时间,改善气管插管条件。肾上腺素作用短暂,不会加剧气管插管所致的高血压,因而更适合老年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素 麻黄碱 顺式阿曲库铵 起效时间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及临床应用进展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长宝 张晓林 马信龙 《天津医药》 CAS 2015年第1期106-109,共4页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是颈椎生物力学上最稳定的内固定,能有效恢复颈椎矢状序列、提供坚强内固定及更高融合率。由于下颈椎椎弓根、椎动脉及神经根等结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术前评估应个体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包括徒手置钉和近...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是颈椎生物力学上最稳定的内固定,能有效恢复颈椎矢状序列、提供坚强内固定及更高融合率。由于下颈椎椎弓根、椎动脉及神经根等结构存在较大的个体差异,术前评估应个体化。下颈椎椎弓根螺钉的置钉技术包括徒手置钉和近年来发展的计算机导航辅助置钉技术。尽管与椎弓根螺钉相关的神经血管并发症不能完全避免,但只要进行充分的术前个性化评估和术中精准的置钉技术,就可将神经血管并发症降至最低。下颈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已经应用于治疗各种颈椎疾患,并发症少,临床疗效良好,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内固定器 综述 下颈椎椎弓根螺钉 内固定 置钉技术
下载PDF
人参根际土壤中化感物质鉴定 被引量:37
14
作者 陈长宝 王艳艳 +3 位作者 刘继永 焉石 许世泉 张连学 《特产研究》 2006年第2期12-14,共3页
通过甲醇提取人参根际土壤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人参土壤化感物质分布Ⅰ、Ⅱ和Ⅳ组分。利用GC-MS对甲醇洗脱部分进行物质组成分析,初步确定人参部分化感物质组成为:棕榈酸甲酯等酯类、9,12-十八(烷)酸(Z,Z)-、十五(烷)基酸等酸类、双环(1... 通过甲醇提取人参根际土壤的生物活性实验,表明人参土壤化感物质分布Ⅰ、Ⅱ和Ⅳ组分。利用GC-MS对甲醇洗脱部分进行物质组成分析,初步确定人参部分化感物质组成为:棕榈酸甲酯等酯类、9,12-十八(烷)酸(Z,Z)-、十五(烷)基酸等酸类、双环(10,8,0)二十烷,(Z)、二十三烷、5,6,-四亚甲基四氢-1,3-嗪-2-硫-4-环己烷和二十五烷等烷类18种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化感物质 生物活性 GC—MS
下载PDF
改良CTAB法提取成熟肥城桃果实的总RNA 被引量:26
15
作者 陈长宝 朱树华 周杰 《山东农业科学》 2009年第5期102-104,共3页
为了从成熟的肥城桃果实中提取纯净完整的RNA,本试验在原CTAB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对RNA的完整性、产率和纯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所得RNA完整性好,条带清晰,无明显降解,28S和18S rRNA的亮度比约为2∶1,A260/A28... 为了从成熟的肥城桃果实中提取纯净完整的RNA,本试验在原CTAB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并对RNA的完整性、产率和纯度等方面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采用改良CTAB法所得RNA完整性好,条带清晰,无明显降解,28S和18S rRNA的亮度比约为2∶1,A260/A280达1.89,且产率较高,为356.21μg/g,经RT-PCR后得到一特异条带,表明该RNA可用于后续分子生物学操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城桃果实 总RNA 改良CTAB法
下载PDF
加速非去极化肌松药起效时间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6
作者 陈长宝 王爱忠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07-309,共3页
全身麻醉诱导后抑制保护性反射和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和误吸等并发症。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起效时间是从注射肌松药结束到TOF的T1达到最大抑制程度的时间。以往去极... 全身麻醉诱导后抑制保护性反射和获得满意气管插管条件这段时间是麻醉危险期。全麻诱导期间容易发生缺氧和误吸等并发症。诱导期的长短取决于肌松药的起效时间,起效时间是从注射肌松药结束到TOF的T1达到最大抑制程度的时间。以往去极化肌松药琥珀胆碱是气管插管常用的肌松药,起效最快,静注1mg/kg后60s可行气管插管,但因其可引起高钾血症、胃内压升高、恶性高热等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去极化肌松药 起效时间 气管插管条件 全身麻醉诱导 诱导期间 保护性反射 琥珀胆碱 高钾血症
下载PDF
人参化感作用及其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7
作者 陈长宝 张瑞 +2 位作者 王恩鹏 许永华 王英平 《特产研究》 2018年第1期54-58,共5页
随着人参栽培理论、技术的提高和新型投入品的使用,人参化感作用成为了人参连作障碍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人参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物质来源,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检测方法,作用机理和化感作... 随着人参栽培理论、技术的提高和新型投入品的使用,人参化感作用成为了人参连作障碍的最主要的影响因素,相关研究成为热点。本文综述了人参化感作用的研究方法,物质来源,化感物质的提取、分离、纯化、鉴定和检测方法,作用机理和化感作用种质资源评价研究,并结合人参产业发展的现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需关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 化感作用 研究方法 化感物质
下载PDF
固液吸附法测定活性炭比表面积实验条件的探索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长宝 尚鹏鹏 +4 位作者 朱树华 汪建民 尹延斌 张丽丽 尹旭升 《广州化工》 CAS 2018年第13期116-117,138,共3页
通过考察温度、振荡时间和醋酸浓度对活性炭吸附醋酸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温度下的最佳醋酸浓度范围和振荡时间等实验条件,并分析了该法产生测试误差的原因,从而降低了温度、溶液浓度及振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该实验既有物理化学实验中的... 通过考察温度、振荡时间和醋酸浓度对活性炭吸附醋酸的影响,确定了不同温度下的最佳醋酸浓度范围和振荡时间等实验条件,并分析了该法产生测试误差的原因,从而降低了温度、溶液浓度及振荡时间等因素的影响。该实验既有物理化学实验中的固液吸附理论知识和实验操作,也涉及到了仪器分析实验中的氮吸附比表面积测定仪的使用,所以本实验可以作为化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综合化学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吸附法 活性炭 比表面积 蜂蜜
下载PDF
脊柱肿瘤的评分系统及外科治疗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陈长宝 张晓林 马信龙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885-890,共6页
近年来脊柱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高,随着肿瘤学、脊柱外科的治疗理念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脊柱肿瘤的外科分期、评分系统及综合治疗决策框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规范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脊柱肿瘤对经典的放化疗不敏感,甚至是... 近年来脊柱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高,随着肿瘤学、脊柱外科的治疗理念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变革,脊柱肿瘤的外科分期、评分系统及综合治疗决策框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规范化治疗提供了重要的临床价值。脊柱肿瘤对经典的放化疗不敏感,甚至是抵抗的,外科手术愈来愈成为目前主要的治疗手段。深入把握外科治疗的原则与切除边界,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延长寿命。但在制定手术方案时,需要进一步考量手术策略(全脊椎、矢状或椎体切除)、切除方式(整块或分块)以及手术入路(单纯后路或前后联合入路等)。未来的研究趋势应权衡全脊椎整块切除术的风险与收益,制定更为合理的手术指征,从而改善脊柱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并降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椎肿瘤 外科分期 评分系统 外科治疗原则
下载PDF
“葡萄糖酸钙的合成实验”的改进 被引量:2
20
作者 陈长宝 尚鹏鹏 +2 位作者 朱树华 张丽丽 汪建民 《广东化工》 CAS 2017年第12期49-50,共2页
介绍了实验教学中对葡萄糖酸钙合成实验的一些探索和经验,通过反应温度、反应时间、氧化剂的用量、碳酸钙的添加时间和催化剂的用量等实验条件的优化,提高了葡萄糖酸钙的产率和纯度,有益于该实验教学效果的提高和推广。
关键词 葡萄糖 过氯化氢 MN^2+ 葡萄糖酸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