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镰刀藻属与伪镰刀藻属的超微结构比较研究
1
作者 农群专 李朗 +2 位作者 高亚辉 陈长平 赖俊翔 《植物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共9页
利用扫描电镜对华南沿海及澳大利亚分布的镰刀藻属(Falcula)和伪镰刀藻属(Pseudofalcula)硅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硅藻,即中间镰刀藻(F.media Voigt);首次报道了半波镰刀藻(F.semiundulata Voigt)的超微形态结构;通过与... 利用扫描电镜对华南沿海及澳大利亚分布的镰刀藻属(Falcula)和伪镰刀藻属(Pseudofalcula)硅藻进行了形态学观察。发现一中国新记录硅藻,即中间镰刀藻(F.media Voigt);首次报道了半波镰刀藻(F.semiundulata Voigt)的超微形态结构;通过与透明伪镰刀藻(P.hyalina(Takano)Gómez,Wang&Lin)的比较进一步界定了两属的形态学差异。其中,二者顶纹区结构的差异最为显著:镰刀藻属的顶纹区由数条狭缝组成,而伪镰刀藻属的顶纹区为嵌入壳套的眼点且呈网格状结构。此外,明确了镰刀藻属物种多是大型海藻上的植表生硅藻,而伪镰刀藻属则为典型的动表生硅藻,其宿主为海洋桡足类。本文扩大了中间镰刀藻、半波镰刀藻和透明伪镰刀藻的地理分布区域,厘清了镰刀藻属和伪镰刀藻属的形态学划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镰刀藻属 伪镰刀藻属 超微结构 顶纹区
下载PDF
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及其生态学研究 被引量:16
2
作者 陈长平 高亚辉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B06期11-15,共5页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进行研究.共鉴定到浮游植物5门25属75种,其中硅藻门21属68种,蓝藻门1属1种,甲藻门1属1种,绿藻门1属3种,裸藻门1属3种.密度的季节变化范围为1.0×106~5.0×106个/L,平均密度为... 对深圳福田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季节变化进行研究.共鉴定到浮游植物5门25属75种,其中硅藻门21属68种,蓝藻门1属1种,甲藻门1属1种,绿藻门1属3种,裸藻门1属3种.密度的季节变化范围为1.0×106~5.0×106个/L,平均密度为2.7×106个/L.赤潮藻和耐污染特征的种类如威氏海链藻和微小小环藻等是浮游植物的主要成分.底栖性、附着性和淡水性的种类在浮游植物中经常出现.与以前的研究比较,福田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朝着种类个体变小、种类数减少、密度增加、耐污染种类增加的方向变化,这反映了该红树林区水体富营养化程度高,水质持续恶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群落 红树林保护区 季节变化 深圳福田 生态学研究 植物群落结构 富营养化程度 红树林区 平均密度 主要成分 污染特征 污染种类 蓝藻门 硅藻门 裸藻门 绿藻门 甲藻门 小环藻 海链藻 赤潮藻 附着性 种类数 水体
下载PDF
福建省福鼎市后屿湾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陈长平 高亚辉 林鹏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18-122,共5页
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福建省福鼎市后屿湾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季节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除了2001年1月是裸藻类的密盘裸藻(Euglena wangi)外,其余季节优势种均为硅藻类,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 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福建省福鼎市后屿湾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种类和数量的季节变化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的优势种除了2001年1月是裸藻类的密盘裸藻(Euglena wangi)外,其余季节优势种均为硅藻类,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 costatum)是常出现的优势种,还有一些甲藻和绿藻偶尔出现.本次调查共鉴定浮游植物32属77种(包括变种),其中硅藻门29属74种(包括变种),甲藻门1属1种,绿藻门1属1种,裸藻门1属1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1.14×104~1.16×106个/L,平均为3.21×105个/L,季节变化为单峰型.福鼎红树林区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以河口性种类为主,红树林潮间带底栖硅藻在浮游植物中占有较大的比例,与潮汐和风浪冲刷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红树林区 裸藻 硅藻 群落动态 绿藻门 优势种 变种 甲藻 水体
下载PDF
盐度和pH对底栖硅藻胞外多聚物的影响 被引量:23
4
作者 陈长平 高亚辉 林鹏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23-129,共7页
研究了盐度和pH值对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Ehr.)Reimann etLewin)增殖、蛋白质含量和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月筒柱藻最适生长的盐度和pH值分别是15和8,属半咸水... 研究了盐度和pH值对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Ehr.)Reimann etLewin)增殖、蛋白质含量和胞外多聚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结果表明新月筒柱藻最适生长的盐度和pH值分别是15和8,属半咸水性生活.高盐度(>15)和低pH值(<pH8)的胁迫促进了胞外多聚物(EPS)的积累,说明EPS的存在可能有利于缓解外界的不利条件.胶体EPS和附着EPS对盐度和pH值的响应不同,反应了两种EPS功能上的差异.盐度和pH值对新月筒柱藻胞内碳水化合物的影响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底栖硅藻 胞外多聚物 盐度 PH
下载PDF
福建漳江口红树林保护区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研究 被引量:13
5
作者 陈长平 高亚辉 林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25-31,共7页
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区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种类为主,优势种为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菱形藻(Nitzschia sp.1)等,同时出现多种裸藻、绿... 于2001年1月~2003年1月对福建省漳江口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的季节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漳江口红树林区浮游植物以硅藻门种类为主,优势种为长菱形藻(Nitzschia longissima)和菱形藻(Nitzschia sp.1)等,同时出现多种裸藻、绿藻和甲藻。本次调查共鉴定到浮游植物31属87种(包括变种),其中硅藻门23属75种(包括变种),蓝藻门3属3种,绿藻门1属4种,金藻门1属1种,甲藻门2属2种,裸藻门1属2种。浮游植物密度变化范围为2.78×104~1.14×106个/L,平均为3.51×105个/L,季节变化为双峰型。出现大量的底栖硅藻和淡水性藻类是该水域浮游植物的一个特点。浮游植物的组成和结构表明该水域水质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树林 浮游植物 硅藻 漳江口
下载PDF
红树林区硅藻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长平 高亚辉 林鹏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19,共3页
关键词 红树林区 硅藻 群落组成 环境因子
下载PDF
镉离子对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胞外多糖的影响 被引量:4
7
作者 陈长平 徐华林 +1 位作者 梁君荣 高亚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22-126,共5页
重金属镉在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易对底栖硅藻造成慢性毒害.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的细胞生长、蛋白质含量及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镉离... 重金属镉在沉积物中普遍存在,易对底栖硅藻造成慢性毒害.研究了不同浓度的镉离子对红树林底栖硅藻新月筒柱藻的细胞生长、蛋白质含量及胞外多糖(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不同浓度的镉离子显著抑制了细胞的生长和蛋白质含量;0.001、0.01和0.1μg/mL实验组均显著抑制了EPS含量(p<0.05),浓度越高,抑制越强.但新月筒柱藻在不同生长阶段分泌附着胞外多糖(attached EPS,AEPS)和胶体胞外多糖(colloidal EPS,CEPS)不一样,在培养的前4d,CEPS含量高于AEPS含量10倍以上,4d后则AEPS含量高于CEPS.与0.001μg/mL的镉离子实验组相比,0.1μg/mL的镉离子促进CEPS的积累,而抑制AEPS的产生,特别是在生长前期.这说明细胞倾向于向培养基中分泌大量的CEPS,而不是在细胞周围形成大量的AEPS来缓解高浓度镉离子的胁迫.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镉离子在底栖硅藻集群的时空分布和沉积物的稳定性等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硅藻 胞外多糖 镉离子 胁迫
下载PDF
盐度对无瓣海桑幼苗的生长和某些生理生态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44
8
作者 陈长平 王文卿 林鹏 《植物学通报》 CSCD 2000年第5期457-461,共5页
本文研究了盐度 (0‰~ 50‰ )对无瓣海桑幼苗生长的影响。盐度对无瓣海桑幼苗长叶数、茎长、植株鲜重、主根长、根系鲜重等方面起抑制作用 ;随盐度的提高 ,无瓣海桑幼苗成活率下降 ;但盐度对无瓣海桑幼苗叶片面积存在一个低盐 (0‰~ ... 本文研究了盐度 (0‰~ 50‰ )对无瓣海桑幼苗生长的影响。盐度对无瓣海桑幼苗长叶数、茎长、植株鲜重、主根长、根系鲜重等方面起抑制作用 ;随盐度的提高 ,无瓣海桑幼苗成活率下降 ;但盐度对无瓣海桑幼苗叶片面积存在一个低盐 (0‰~ 1 0‰ )促进、高盐 (1 5‰~ 40‰ )抑制的过程 ;盐度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总趋势是随盐度提高 ,低盐时叶绿素含量下降 ,而当盐度超过 1 0‰时上升。因此认为 :1 )无瓣海桑幼苗在无盐存在下 ,也可正常生长 ;2 )无瓣海桑具有较高的耐盐能力 ,在盐度 0‰~ 2 5‰内可正常生长 ,超过 2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瓣海桑 盐胁迫 滩涂造林 幼苗生长 生理生态
下载PDF
红树林下中国新记录的四种硅藻(英文) 被引量:2
9
作者 陈长平 高亚辉 林鹏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95-99,共5页
报道了来自福建和深圳红树林下中国首次记录的4种硅藻,即瓜形桥弯藻CymbellacucumisA.Schmidt、拟优美舟形藻NaviculaelegantoidesHustedt、侧偏舟形藻N.platyventrisMeister和柔弱舟形藻N.teneraHustedt,同时描述了每个种类的细胞形态... 报道了来自福建和深圳红树林下中国首次记录的4种硅藻,即瓜形桥弯藻CymbellacucumisA.Schmidt、拟优美舟形藻NaviculaelegantoidesHustedt、侧偏舟形藻N.platyventrisMeister和柔弱舟形藻N.teneraHustedt,同时描述了每个种类的细胞形态特征和生态分布特点。作者认为淡水硅藻瓜形桥弯藻C.cucumis在半咸水和海水的环境中也有分布(盐度>15),应属于淡水和半咸水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红树林 新记录 中国
下载PDF
老年文化权益及其实现——基于湖北的调查与思考 被引量:1
10
作者 陈长平 夏国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3年第2期137-141,共5页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深入,可以有效地实现老年文化权益,最大限度地改善老年群体的"精神空心化"问题。基于湖北的调查,发现因供给模式、制度缺失、文化服务组织的虚化、老年主体地位的忽视、认识观念的落后等原因,致使在老... 随着公共文化服务的不断深入,可以有效地实现老年文化权益,最大限度地改善老年群体的"精神空心化"问题。基于湖北的调查,发现因供给模式、制度缺失、文化服务组织的虚化、老年主体地位的忽视、认识观念的落后等原因,致使在老年人群的文化权益保障上还存在诸多的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创新运作机制,实行多元化支持模式;减少人为因素的渗透,保证制度的有效供给;积极培育文化服务组织,增强老年文化权益的承载能力;更新社会观念,构建合理的文化建设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权益
下载PDF
"文化义工"在公共文化服务中的运作及其功能性分析——基于浙江省邱隘镇文化站的调查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长平 《理论与改革》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8-111,共4页
通过深入地访谈,发现"文化义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新的力量,它的有效运作能够更加深入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现实与历史的原因促使了文化义工的形成,通过其运作可以看出其能够缓解供需矛盾、减少社会成本、增进社... 通过深入地访谈,发现"文化义工"作为公共文化服务过程中新的力量,它的有效运作能够更加深入地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现实与历史的原因促使了文化义工的形成,通过其运作可以看出其能够缓解供需矛盾、减少社会成本、增进社会和谐、培育社会资本等社会影响,以及有着鲜明的特色。但是,对于它的探讨,还需要深入的挖掘才能增强其社会效应,从而促进公共文化服务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文化服务 文化义工 邱隘文化站 运作机制 社会影响
下载PDF
长江口附近海域春季浮游硅藻的种类组成和生态分布 被引量:55
12
作者 高亚辉 虞秋波 +4 位作者 齐雨藻 邹景忠 陆斗定 李扬 陈长平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7期1044-1048,共5页
20 0 2年春季 ,在长江口附近海域典型赤潮高发区 2 8个大面站位采集了 5 3个样品 ,从中共鉴定出隶属于 31个硅藻属的 80个种和变种 ;其中种类多样性较高的属为圆筛藻属 (Coscinodiscus) ,有 17个种 ,斜纹藻属 (Pleurosigma) ,有 8个种... 20 0 2年春季 ,在长江口附近海域典型赤潮高发区 2 8个大面站位采集了 5 3个样品 ,从中共鉴定出隶属于 31个硅藻属的 80个种和变种 ;其中种类多样性较高的属为圆筛藻属 (Coscinodiscus) ,有 17个种 ,斜纹藻属 (Pleurosigma) ,有 8个种和变种 ;数量上较优势的种为柔弱拟菱形藻 (Pseudo nitzschiadeli catissma) ,为 3.4 8× 10 3 cells·L-1,占 2 8.5 4 % ;具槽直链藻 (Melosirasulcata) ,为 1.4 3× 10 3 cells·L-1,占16 .98% ;尖刺拟菱形藻 (Pseudo nitzschiapungens) ,为 0 .71× 10 3 cells·L-1,占 9.85 % .它们在大部分站位中都有出现 ;柔弱拟菱形藻和尖刺拟菱形藻的高细胞密度区主要出现在 12 30E断面的站位 ,而具槽直链藻则主要出现在长江口的 31~ 32°N断面的站位 .浮游硅藻总细胞丰度变化于 0 .4 3× 10 3 ~ 2 3.3× 10 3 cells·L-1,平均 4 .6 1× 10 3 cells·L-1;在 12 3°E、30 .5°N的DD15站位 ,无论表层还是中层 ,浮游硅藻总细胞丰度均最高 (表层 ,1.85× 10 4cells·L-1;中层 ,2 .33× 10 4cells·L-1) .从水平分布看 ,浮游硅藻呈不均匀分布态势 ,从垂直分布看 ,大部分站位的表层浮游硅藻丰度高于中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藻 种类组成 生态分布 长江口
下载PDF
海洋硅藻多样性与生态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13
作者 高亚辉 梁君荣 +3 位作者 陈长平 李雪松 彭兴跃 刘广发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455-464,共10页
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海洋硅藻多样性和生态作用的认识还很有限.在叙述海洋硅藻多样性、生态作用及硅藻分类学与系统学... 硅藻是海洋浮游植物的主要类群,也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初级生产者,在海洋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人们对海洋硅藻多样性和生态作用的认识还很有限.在叙述海洋硅藻多样性、生态作用及硅藻分类学与系统学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和最新进展的基础上,概述了厦门大学硅藻课题组近年来在海洋硅藻分类学与系统学、多样性与生态分布、硅藻数据库与计算机自动识别、微型硅藻与硅藻隐形种、硅藻遗传地理差异、硅藻对环境和气候变化的响应机制、硅藻细胞硅吸收与硅质壁形成机制等方面的主要研究进展和取得的主要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硅藻 多样性 生态 综述
下载PDF
利用藻类去除电镀废水中重金属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4
作者 骆巧琦 陈长平 +1 位作者 梁君荣 杨军霞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77-280,共4页
用正交实验分析温度、金属浓度等因素对3种藻粉(小球藻粉、螺旋藻粉、海带粉)吸附电镀废水中重金属(Pb2+、Cu2+、Zn2+)的影响,同时比较活藻和藻粉对重金属的吸附量.研究结果表明:藻粉和活藻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量顺序均为Pb2+>Cu2+>... 用正交实验分析温度、金属浓度等因素对3种藻粉(小球藻粉、螺旋藻粉、海带粉)吸附电镀废水中重金属(Pb2+、Cu2+、Zn2+)的影响,同时比较活藻和藻粉对重金属的吸附量.研究结果表明:藻粉和活藻对3种重金属的吸附量顺序均为Pb2+>Cu2+>Zn2+,3种藻粉在温度为40℃,浓度为6 mmol/L时均达到最大吸附量,每种藻粉对金属的吸附量与重金属溶液浓度呈正相关.死藻对重金属的吸附量明显大于活藻,死藻在工业上运用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藻 小球藻 海带 重金属 电镀废水
下载PDF
海洋浮游植物自动分析和识别技术 被引量:21
15
作者 高亚辉 杨军霞 +5 位作者 骆巧琦 高华 杨晨辉 李雪松 梁君荣 陈长平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A02期40-45,共6页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其种类的分类鉴定和定量分析是海洋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显微镜下的人工鉴定和定量计数.为了适应海洋科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快速检测的需要,解决目前显微镜人工鉴定中... 浮游植物是海洋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对其种类的分类鉴定和定量分析是海洋科学研究和应用的基础性工作.传统的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显微镜下的人工鉴定和定量计数.为了适应海洋科学和环境监测中的快速检测的需要,解决目前显微镜人工鉴定中存在的专业水平要求高、分类人员断层、耗时等问题,至今已有不少学者对各种浮游植物自动分析和识别方法进行了研究,包括基于藻细胞形态的与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图像法,基于藻类色素组成的吸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和高压液相色谱法,基于藻细胞大小、色素组成、DNA等的流式细胞仪法,基于细胞基因系列的分子探针法等.本文对这些方法的原理、发展动态、优缺点等进行了综述.认为基于藻细胞形态的浮游植物显微图像自动识别技术,由于其综合了现代仪器自动分析和传统显微分类方法的优点,是浮游植物自动识别的一种理想和实用的方法,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分类 自动识别
下载PDF
泉州湾虾池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21
16
作者 李雪松 梁君荣 +2 位作者 陈长平 谢文玲 高亚辉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5期234-239,共6页
2003年11月~2004年5月对福建泉州湾东海虾池进行定点采样,并分析其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泉州湾虾池共有浮游植物42属166种,硅藻为优势种群,共35属154种;甲藻3属6种.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 2003年11月~2004年5月对福建泉州湾东海虾池进行定点采样,并分析其浮游植物的种类多样性和种群动态.结果表明,泉州湾虾池共有浮游植物42属166种,硅藻为优势种群,共35属154种;甲藻3属6种.新月筒柱藻Cylindrotheca closterium、微小小环藻Cyclotella caspia、狭窄双眉藻Amphora angusta、菱形藻属Nitzschia为主要优势种,它们在浮游植物群落总细胞数中的百分比平均高达34.8%.通过对水温、营养盐、浮游植物种群密度及群落的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的分析,发现虾池高强度的排污排废所引起的富营养化已很大程度影响了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和时空分布,使生物多样性和均匀度下降,少数优势种类大量繁殖.硅藻和甲藻赤潮的发生机会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虾池养殖 浮游植物 种类组成
下载PDF
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外轮压舱水生物的调查 被引量:11
17
作者 杨清良 蔡良候 +11 位作者 高亚辉 苏展 陈长平 林更铭 黄美珍 李炳乾 项鹏 许翠娅 郑惠东 梁君荣 邢小丽 方民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8,共7页
随机选取东南沿海港口的17艘外来船舶(含8条集装箱船和9条散货船)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压舱水浮游植物及动物的物种鉴定和丰度测定,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出分属于7个浮游植物门类和5个动物门类的309种外来压舱水生物(包括60种赤... 随机选取东南沿海港口的17艘外来船舶(含8条集装箱船和9条散货船)作为监测对象,进行压舱水浮游植物及动物的物种鉴定和丰度测定,并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出分属于7个浮游植物门类和5个动物门类的309种外来压舱水生物(包括60种赤潮生物)。外轮压舱水生物的分布及生存状态与水样的水龄和盐度相关。船舶压舱水排放是大家熟知的外来水生生物入侵的主要媒介。本调查结果表明,中国东南沿海外来散货船的压舱水排放所具的潜在生物入侵风险比集装箱船更应受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舱水 浮游生物 外来物种 赤潮 东南沿海
下载PDF
福建外来船舶压舱水中浮游植物种类组成与丰度及其影响因素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李炳乾 陈长平 +10 位作者 杨清良 蔡良候 高亚辉 梁君荣 苏展 邢小丽 许翠娅 郑惠东 林更铭 项鹏 方民杰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8-237,共10页
2006~2008年间对进入福建沿海4个主要港口的12艘国际航船所携带的压舱水进行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的调查.此调查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个门86属239种(含变种和变型),77μm孔径网滤样和20μm孔径网滤样的平均藻类丰度分别为1.2×... 2006~2008年间对进入福建沿海4个主要港口的12艘国际航船所携带的压舱水进行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和丰度分布的调查.此调查共检测出浮游植物7个门86属239种(含变种和变型),77μm孔径网滤样和20μm孔径网滤样的平均藻类丰度分别为1.2×10^2cells/dm^3(变动在0~9.1×10^2cells/dm^3间)和3.4×10^3cells/dm^3(变动在0~3.0×10^4cells/dm^3间).同时对其中6艘船舶的压舱水样品用f/2培养基培养,共有13种硅藻和1种甲藻被成功培养.文中还分析了压舱水中浮游植物丰度与盐度、水龄的关系,并结合历史资料讨论了压舱水里各类浮游植物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舱水 生物入侵 浮游植物 培养 盐度 水龄
下载PDF
厦门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的变化趋势 被引量:11
19
作者 宝红 林辉 +7 位作者 张春华 暨卫东 周秋麟 林力斌 卢美鸾 黄海宁 陈长平 高亚辉 《台湾海峡》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14-319,共6页
根据2003~2008年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于厦门海域开展的海洋环境调查的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区域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该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都较高,分别为0.50、0.031 m... 根据2003~2008年每年丰水期、枯水期和平水期于厦门海域开展的海洋环境调查的资料,研究了该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区域分布和时间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调查期间该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平均含量都较高,分别为0.50、0.031 mg/dm3.其营养盐含量的区域分布相差较大,其中九龙江口水体无机氮含量最高,年均含量为0.52~1.37 mg/dm3;厦门西港水体活性磷酸盐含量最高,年均含量为0.039~0.061 mg/dm3;而大嶝海域水体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最低,年均含量分别为0.06~0.22、0.007~0.016 mg/dm3.调查期间全海域水体无机氮含量呈逐年增加趋势,活性磷酸盐含量在2003~2005年间呈上升趋势,而2005~2008年则有小幅度的下降.厦门海域水体N/P原子比较高,调查期间全海域年均值为27.4~47.5,且呈逐年增加趋势.无机氮含量的明显增加趋势及越来越严重的N/P比失衡,势必对该海域海洋生态系统尤其是浮游植物群落演替产生不良影响.此外,研究还发现厦门海域水体无机氮含量与盐度呈高度负相关(r=-0.96,n=30).这有力地证明了九龙江径流输入是厦门海域无机氮的最主要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化学 无机氮 活性磷酸盐 变化趋势 厦门海域
下载PDF
厦门海域营养盐含量和比率变化及其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1
20
作者 宝红 陈长平 +5 位作者 金民 高宇 林辉 黄海宁 暨卫东 高亚辉 《台湾海峡》 CAS CSCD 2012年第2期246-253,共8页
于2010年8月和10月对厦门海域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等开展了两个航次的调查,目的在于研究该海域营养盐含量和比率变化及其对水采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各化学和生物要素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按照《海洋调查规范》或《海洋监测规范》的相关方法进... 于2010年8月和10月对厦门海域营养盐和浮游植物等开展了两个航次的调查,目的在于研究该海域营养盐含量和比率变化及其对水采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各化学和生物要素的采集、保存和分析按照《海洋调查规范》或《海洋监测规范》的相关方法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厦门海域浮游植物生长的营养盐限制性因子与1998年的研究结果比较,依然为PO4-P,而SiO3-Si含量和DIN含量相对充足.各项营养盐含量与盐度都有较明显的负相关性,其中保守性最明显的是DIN,而PO4-P与盐度的相关性相对最低.此外,8月份鉴定到的甲藻门种类和生物量明显高于10月份.本文认为,目前厦门海域营养盐比率变化的主要压力为N/P摩尔比率失衡.随着人为输入氮源的增加,在富氮的九龙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极易发生中肋骨条藻赤潮,该藻的生物量与NO3-N和SiO3-Si含量的相关性十分明显.研究发现,厦门甲藻/硅藻生物量的比值与NO3-N和N/P摩尔比率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可能预示着该海域无机氮含量的增加及其引起的N/P摩尔比率增大会促进甲藻门种类的生长.并且浮游植物Shannon生物多样性指数可作为反映厦门海域富营养化较好的生物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科学 营养盐 N/P摩尔比率 浮游植物 中肋骨条藻 厦门海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