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评估荷人鼻咽癌裸鼠移植瘤乏氧及放疗效果
1
作者 郑祥 郑德春 +4 位作者 陈韵彬 王淋 陈加优 廖江 陈伟波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11,共6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评估鼻咽癌裸鼠移植瘤乏氧和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构建裸鼠CNE-1(放射不敏感)和CNE-2(放射敏感)系鼻咽癌移植瘤模型,并分组进行分割照射,对每组进行MRI-DKI扫描。检测移植瘤乏氧相关因子(...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DKI)参数评估鼻咽癌裸鼠移植瘤乏氧和放疗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构建裸鼠CNE-1(放射不敏感)和CNE-2(放射敏感)系鼻咽癌移植瘤模型,并分组进行分割照射,对每组进行MRI-DKI扫描。检测移植瘤乏氧相关因子(HIF-1α和VEGF)的表达,并测量DKI参数(D和K)值,观察并比较不同放射敏感性移植瘤放疗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以及DKI参数与乏氧相关因子之间的相关性。结果CNE-1和CNE-2移植瘤在放疗期间D值增高[(1.42±0.21)~(1.70±0.02)×10^(-3)mm^(2)/s、(1.32±0.07)~(2.24±0.10)×10^(-3)mm^(2)/s;F=4.647、162.360,均P<0.01],而K值降低(0.86±0.06~0.65±0.05、0.95±0.04~0.29±0.02;F=18.903、261.487,均P<0.001)。CNE-1系移植瘤中HIF-1α和VEGF的表达均增加(HIF-1α:1.0±0~5.79±2.35、60.52±4.55~166.20±24.55,VEGF:1.0±0~4.17±1.88、77.47±6.03~165.51±39.37;F=173.432、265.687、198.682、152.419,均P<0.001),CNE-2系移植瘤HIF-1α和VEGF表达先增加,中间下降,最后再增加。CNE-1中D值的变化与HIF-1α、VEGF呈正相关(r=0.598~0.618,均P<0.001);而CNE-2与HIF-1α和VEGF的相关性较弱(r=0.193~0.582);K值的变化与HIF-1α和VEGF水平呈负相关(r=-0.837~-0.477,均P<0.01)。CNE-2中仅K值与HIF-1α和VEGF相关。结论DKI具有早期检测肿瘤乏氧和放疗疗效的潜在能力,其中K值比D值的应用价值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磁共振成像 肿瘤乏氧 HIF-1α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放射治疗 移植瘤
下载PDF
假肿瘤性胰腺炎的CT表现 被引量:14
2
作者 陈韵彬 Hoeffel JC 李铭山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710-712,共3页
目的 提高对慢性假肿瘤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经临床、病理诊断的假肿瘤性胰腺炎的特点。结果  12例均见胰腺实质肿块形成 ,大多为类圆形 ,直径为 2 .5~ 4cm ,边缘规则 ,肿块较均质。如肿块较大 ... 目的 提高对慢性假肿瘤性胰腺炎的影像学特征的认识。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 12例经临床、病理诊断的假肿瘤性胰腺炎的特点。结果  12例均见胰腺实质肿块形成 ,大多为类圆形 ,直径为 2 .5~ 4cm ,边缘规则 ,肿块较均质。如肿块较大 ,则密度不均 ,中心坏死 ,边缘不规则。 8例肿块内有钙化。CT增强扫描肿块大多呈明显强化。 11例位于胰头部 ,1例位于胰体部。 7例B超呈低回声 ,5例为不均匀回声。结论 假肿瘤性胰腺炎与胰腺癌的鉴别极为困难 ,有时甚至是不可能的。但是结合临床过程 ,影像特征综合分析 ,可提高诊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假肿瘤 CT 诊断
下载PDF
氢质子磁共振波谱诊断鼻咽癌早期放射性脑损伤 被引量:9
3
作者 陈韵彬 刘征华 +1 位作者 鲍道亮 潘建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7年第3期222-224,228,共4页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对鼻咽癌(NPC)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颞叶脑组织代谢物的变化规律,间接推测电离辐射导致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1HMRS检测NPC患者放疗前后大脑颞叶照射野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 目的探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技术(1HMRS)对鼻咽癌(NPC)早期放射性脑损伤的诊断价值。分析颞叶脑组织代谢物的变化规律,间接推测电离辐射导致脑损伤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1HMRS检测NPC患者放疗前后大脑颞叶照射野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酸(Cr)、胆碱(Cho)的含量。选取31例经病理证实的Ⅲ期NPC初诊患者,使用超导型磁共振成像仪,选择点分析波谱(PRES)序列采集,获得放疗前、放疗结束时、放疗后3,6,12个月时双侧大脑颞叶放射野内的波谱图像。测量NAA、Cr、Cho3个主要代谢物的峰下面积,计算NAA、Cr、Cho的相对半定量浓度和NAA/Cr、Cho/Cr、Cho/NAA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放疗结束时,NAA/Cr较放疗前显著下降;Cho/Cr、Cho/NAA较前显著上升;放疗后3个月上述代谢物比值异常达到高峰;放疗后6个月代谢物比值逐渐恢复,放疗后1年Cho/Cr恢复正常,NAA/Cr、Cho/NAA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1HMRS检查对NPC早期放射性脑损伤具有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波谱 鼻咽肿瘤 脑损伤
下载PDF
胸骨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7
4
作者 陈韵彬 卢涛 蔡林峰 《放射学实践》 2005年第6期511-513,共3页
目的:提高胸骨肿瘤的CT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骨肿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胸骨肿瘤具有膨胀性生长的倾向;良、恶性膨胀性破坏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硬化边,后者边缘模糊、血供丰富、生长迅速。瘤软骨、骨样物质、... 目的:提高胸骨肿瘤的CT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0例经病理证实的胸骨肿瘤患者的CT资料。结果:胸骨肿瘤具有膨胀性生长的倾向;良、恶性膨胀性破坏的区别在于前者有硬化边,后者边缘模糊、血供丰富、生长迅速。瘤软骨、骨样物质、骨质穿凿样破坏分别是软骨类肿瘤、骨肉瘤、多发性骨髓瘤的重要诊断依据。粒细胞肉瘤胸骨浸润CT不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若无白血病的临床背景,与淋巴瘤、肉芽肿等病变鉴别有困难。骨髓造血源性肿瘤相对好发于胸骨。乳癌胸骨转移骨质破坏以成骨为主伴溶骨,其它转移癌以溶骨为主。发现孤立膨胀性侵袭性胸骨破坏时,应常规检查肾脏、甲状腺、肝脏等部位。结论:MSCT是胸骨肿瘤的首选影像技术能提供胸骨病灶的微细改变,准确显示肿瘤的形态、体积及浸润范围,判断肿瘤的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骨 肿瘤 诊断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Askin瘤的影像诊断 被引量:5
5
作者 陈韵彬 陈英 包强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6年第4期244-247,共4页
分析8例Askin瘤的影像征象。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skin瘤的胸部平片、B超和CT资料。年龄13—62岁,平均29.8岁。全组均拍摄正侧位胸片和CT扫描,6例胸壁肿瘤行B超检查。全组均经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结果:6例原... 分析8例Askin瘤的影像征象。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Askin瘤的胸部平片、B超和CT资料。年龄13—62岁,平均29.8岁。全组均拍摄正侧位胸片和CT扫描,6例胸壁肿瘤行B超检查。全组均经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证实。结果:6例原发于胸壁软组织,肿瘤较小(平均大小3cm),术后半数近期复发,复发灶平均大小为5.5cm。2例原发于纵隔,肿瘤平均大小为7cm。瘤实质主要为软组织,散在液化、坏死或出血。CT增强后扫描呈不规则强化。5例受累胸膜表现为不规则状、结节状增厚。结论:Askin瘤典型影像表现为胸壁、胸膜和纵隔病灶相互融合成巨大肿块。因此,面对青少年患者的胸部软组织肿瘤,鉴别诊断时应考虑到Askin肿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SKIN瘤 外周性原始神经外胚层瘤 影像诊断
下载PDF
CT、MRI对桥小脑角肿瘤的鉴别诊断探讨 被引量:4
6
作者 陈韵彬 段青 潘建基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1年第S1期54-56,共3页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肿瘤患者的 CT、MR等影像学资料。 结果  12例桥小脑角肿块呈椭圆形或半球形 ,直径为 2 .5~ 5cm,3例肿块呈亚铃状横跨于颅中窝和颅后... 目的 探讨桥小脑角肿瘤的影像学特征及其鉴别诊断。 方法 回顾性分析 15例经病理证实的桥小脑角肿瘤患者的 CT、MR等影像学资料。 结果  12例桥小脑角肿块呈椭圆形或半球形 ,直径为 2 .5~ 5cm,3例肿块呈亚铃状横跨于颅中窝和颅后窝之间。纤维型脑膜瘤 MRI T2 呈等或低信号 ,雪旺细胞瘤 T2 呈高信号 ,转移瘤 MRI T2 呈略高信号。表皮样囊肿的 MRI征象不同于蛛网膜囊肿。 结论 综合分析肿块的形态学和强化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小脑角肿瘤 小脑肿瘤 小脑脑桥角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脂肪组织肿瘤的CT诊断 被引量:1
7
作者 陈韵彬 林海澜 +3 位作者 陈英 张振华 蔡林峰 林家豪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2年第1期99-101,共3页
关键词 脂肪组织瘤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CT
下载PDF
上颌骨肿瘤和瘤样病变的CT表现 被引量:1
8
作者 陈韵彬 段青 林海澜 《放射学实践》 2002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前述病变患者的CT资料。全组均行上颌骨轴、冠状位以5毫米层厚和层距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上颌骨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多为类圆形边界清... 目的:探讨上颌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41例经病理证实的前述病变患者的CT资料。全组均行上颌骨轴、冠状位以5毫米层厚和层距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上颌骨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多为类圆形边界清楚的骨质溶解,有硬化边,呈膨胀性生长,无邻近软组织肿块。相反原发性上颌骨恶性肿瘤则呈浸润性生长,骨质不规则破坏,大量瘤骨或瘤软骨形成、骨膜反应和软组织肿块等。上颌骨良性病变恶变征为体积迅速增大、病灶内出现新的肿瘤物质、边界不规则呈侵袭性。结论:CT能准确展示上颌骨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形态学和强化特点,结合临床多能做出正确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骨肿瘤 肿瘤样病变 CT 诊断
下载PDF
结直肠复发癌的CT、MRI诊断
9
作者 陈韵彬 段青 应敏刚 《中国肿瘤》 CAS 2001年第3期151-152,共2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局部复发癌CT、MRI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活检 ,再次手术病理证实 ,临床随访诊断的术后局部复发病例共67例的CT、MRI等资料。[结果]38例造瘘术后患者骶前手术床内软组织肿块形成 ,大多为团块状 ,边缘不规则。29例... [目的]探讨结直肠局部复发癌CT、MRI诊断要点。[方法]回顾分析经活检 ,再次手术病理证实 ,临床随访诊断的术后局部复发病例共67例的CT、MRI等资料。[结果]38例造瘘术后患者骶前手术床内软组织肿块形成 ,大多为团块状 ,边缘不规则。29例非造瘘术后患者吻合口处肠壁增厚 ,肠腔狭窄 ,肿块形成。直径为4cm~10cm ,较大肿块密度不均 ,中心坏死 ,边缘不规则 ,增强扫描肿块实质部分呈不规则强化。MRI表现为T1 低信号 ,T2 高信号 ,多数病例信号强度不均匀。邻近结构受累45例 ,其中合并区域淋巴结肿大21例 ,远处转移19例。[结论]CT、MRI检查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随访观察复发具有重要地位 ,它们能诊断具有典型形态特征的局部复发癌。但对小病灶的发现仍有一定的局限 ,对不典型复发灶的鉴别仍有困难。CT、MRI诊断关键在于区别局部纤维疤痕或可能合并的炎症组织与其内的复发灶。有否合并淋巴结肿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直肠肿瘤 计算机断层摄影术 磁共振成像 诊断 继原发性
下载PDF
儿童前臂良性骨肿瘤影像学诊断
10
作者 陈韵彬 潘建基 J.C.Hoeffel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1996年第2期35-37,共3页
前臂是儿童良性骨肿瘤的少发部位。我们回顾性分析了27年来就诊于法国南锡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26例的影像学表现。
关键词 儿童 骨肿瘤 前臂 影像学 诊断 骨纤维
下载PDF
多探测器计算机断层仪动态增强扫描对孤立性肺部肿块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陈韵彬 蔡林峰 +1 位作者 林孔起 林春浩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08年第2期127-130,共4页
目的比较良性和恶性孤立性肺部结节或肿块多探测器计算机断层动态增强扫描(MDCTDE)的特点。方法对98例直径<4 cm的肺部肿块患者行MDCTDE扫描;92例病理诊断,6例临床随访>1年诊断为良性。平扫后,以4 mL/s的速度静脉注入对比剂进行... 目的比较良性和恶性孤立性肺部结节或肿块多探测器计算机断层动态增强扫描(MDCTDE)的特点。方法对98例直径<4 cm的肺部肿块患者行MDCTDE扫描;92例病理诊断,6例临床随访>1年诊断为良性。平扫后,以4 mL/s的速度静脉注入对比剂进行动态增强扫描,连续扫描45 s后,每20 s扫描一次至205 s。测量平扫CT值、强化峰值、到达峰值时间、净强化值、最大相对强化率及强化斜率。结果肺癌的到达峰值时间(35.95±3.18)s短于肺部良性病变[(80.31±47.95)s,P<0.01];肺癌的净强化值(38.00±15.52)Hu小于肺部良性病变[(44.92±10.37)Hu,P<0.05]。将到达峰值时间43 s定为诊断肺癌的阈值,其敏感性100%,特异性80.77%,阴性预测值100%,阳性预测值93.51%,准确率94.90%。结论MDCTDE扫描对肺部孤立性肿块的定性诊断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肺肿瘤 诊断
下载PDF
上颌骨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CT诊断
12
作者 陈韵彬 林海澜 段青 《医学新知》 CAS 2001年第4期197-198,201,共3页
根据 3 2例经病理证实的上颌骨肿瘤及肿瘤样病患者的CT资料 ,分析CT展示上颌骨良性肿瘤和肿瘤样病变的形态学和强化特点 ,证实了良性此类病变具有病变边界清楚、有硬化边、无邻近软组织肿块等共同特征 ,并以此区别恶性病变 ;
关键词 上颌骨肿瘤 肿瘤样病变 CT 诊断
下载PDF
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影响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建武 潘建基 +6 位作者 柏鹏刚 郑威 张春 陈韵彬 蔡述华 林少俊 吴君心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1-64,共4页
目的:探讨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价值。方法:本院2006年2月—5月接受调强三维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治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6例,CT及MRI扫描后行MRI/CT影像融合,由3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放疗科医师(... 目的:探讨MRI/CT影像融合对鼻咽癌靶区勾画的价值。方法:本院2006年2月—5月接受调强三维适形放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治疗的初诊鼻咽癌患者6例,CT及MRI扫描后行MRI/CT影像融合,由3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放疗科医师(命名为医师1、2、3)勾画鼻咽部肿瘤靶区(grosstumor volume,GTV),每位医生针对CT图像(参照MRI片)及MRI/CT融合图像先后各勾画1个GTV,共生成18个CT图像的GTV(CT靶区)及18个MRI/CT融合图像的GTV(MRI靶区),研究影像融合对靶区勾画的影响。结果:CT靶区的平均体积为51.4cm3,大于MRI靶区的43.4cm3,大多数(66.7%)MRI靶区比CT靶区小,2种靶区在三维空间各个方向上都有差异。不同观察者所勾画的靶区有一定的差异,他们之间所勾画的CT靶区最大与最小的差异为12cm3,而MRI靶区最大与最小之间差异为7cm3,而且医师1与3之间以及2与3之间在靶区勾画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配对t检验P分别为0.002及0.006)。由于主观认识上的差异,不同医师根据MRI/CT融合图像勾画的靶区(MRI靶区)之间的差异小于根据CT图像勾画的靶区(CT靶区)之间的差异(t检验,P=0.000)。结论:MRI/CT影像融合影响鼻咽癌靶区的勾画,不同医师勾画的靶区常因主观认识上的差别而存在一定的差异,MRI/CT影像融合可以缩小医师之间靶区勾画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诊断显像 放射疗法
下载PDF
经肝动脉导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治疗肝癌动静脉瘘 被引量:9
14
作者 郝明志 林海澜 +6 位作者 余文昌 郑建雄 张孔志 陈建彬 陈起忠 陈韵彬 郑伟生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06年第6期432-435,共4页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导管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癌动静脉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肝癌动静脉瘘血管分别行超选择性插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造影观察动静脉瘘闭塞情况及肿瘤的栓塞情况。结果22例肝癌动静脉... 目的评价经肝动脉导管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栓塞治疗肝癌动静脉瘘的可行性及临床疗效。方法对22例肝癌动静脉瘘血管分别行超选择性插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造影观察动静脉瘘闭塞情况及肿瘤的栓塞情况。结果22例肝癌动静脉瘘经肝动脉导管血管内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2~15ml,对分流量大的动静脉瘘配合明胶海绵栓塞。造影显示瘘口全部闭塞,未见明显不良反应,肿瘤栓塞密实。结论经肝动脉导管注射无水乙醇碘化油乳剂治疗肝癌动静脉瘘,疗效可靠,不影响对肿瘤的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细胞 动静脉瘘 化学栓塞 治疗性 乙醇 碘化油
下载PDF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的MRI与病理学评估对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余文昌 杨建勇 +2 位作者 庄文权 陈韵彬 郑石芳 《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468-470,共3页
关键词 腰椎 椎间盘 磁共振成像 病理学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0
16
作者 童远和 倪晓雷 +3 位作者 王敏 肖友平 廖江 陈韵彬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5年第1期58-60,F0003,共4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单纯放疗宫颈癌初诊患者,外照射前、20GY以及结束时分别进行1.5T磁共振常规系列及DWI扫描,测量各时间点宫颈癌原发灶ADC值,分析差异性以及与肿瘤退缩...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技术在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25例单纯放疗宫颈癌初诊患者,外照射前、20GY以及结束时分别进行1.5T磁共振常规系列及DWI扫描,测量各时间点宫颈癌原发灶ADC值,分析差异性以及与肿瘤退缩率的相关性。结果外照射前、20GY及结束时ADC值分别为(0.93±0.14)×10-3、(1.25±0.17)×10-3s及(1.55±0.13)×10-3mm2/s,两两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0.01);外照射前与20GY的ADC值差值(R值)为(0.33±0.16)×10-3mm2/s。外照射前后肿瘤退缩率为(0.86±0.11)。外照射前、20GY以及结束时各ADC值与肿瘤退缩率均无相关性(P值>0.05),R值与肿瘤退缩率有正相关性(r=0.423,P=0.035)。结论宫颈癌原发灶ADC值放疗后升高;放疗后ADC值的早期变化与肿瘤退缩率具有正相关性,可作为预测宫颈癌放射敏感性的潜在性功能影像学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放射敏感性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下载PDF
探讨DCE-MRI早期预测鼻咽癌新辅助化疗和调强放疗疗效的价值 被引量:7
17
作者 郑德春 刘萌 +5 位作者 岳秋圆 林浩 张潇潇 赖国静 刘向一 陈韵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3期196-203,共8页
目的探讨DCE-MRI早期预测鼻咽癌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CRT)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入组87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AC)前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1周后... 目的探讨DCE-MRI早期预测鼻咽癌放化疗(chemoradiotherapy,CRT)疗效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前瞻性入组87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患者,在新辅助化疗(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AC)前和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1周后(即分割照射5次)分别进行动态增强MRI(dynamic contrast-enhance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DCE-MRI)扫描。获得各时间点原发肿瘤的DCE-MRI参数值(K^(trans)、K_(ep)、V_e和V_p)。比较放疗早期和放疗后的不同疗效组之间DCE-MRI参数在治疗前后变化的差异。结果在放疗早期和放疗后,有效组的K^(trans)和K_(ep)参数在放疗早期发生了明显下降。调强放疗结束后,治愈组的治疗前K^(trans)以及与放疗后早期的数学差值(△K^(trans)和△K_(ep))和变化百分比(K^(trans)_((Perc))和K_(ep(Perc)))、放疗早期的肿瘤退缩率均显著大于残留组(P<0.05),上述各DCE-MRI参数早期预测IMRT的诊断效用介于0.655~0.829,联合肿瘤退缩率后的诊断效用最高,高达0.832。结论 DCE-MRI具有潜在早期预测局部中晚期鼻咽癌CRT近期疗效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磁共振成像 图像增强 疗效比较研究
下载PDF
ADC值及相对ADC值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 被引量:5
18
作者 钟婧 陈翠芳 +3 位作者 陈英 林家豪 鲍道亮 陈韵彬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846-849,共4页
目的探讨ADC值和相对ADC值(rADC值)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对69例淋巴瘤累及颈部淋巴结患者(淋巴瘤组)及6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转移组)行MR检查,测量淋巴结及咬肌的ADC值,并计算淋巴结rADC值。分析观察者间测... 目的探讨ADC值和相对ADC值(rADC值)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的价值。方法对69例淋巴瘤累及颈部淋巴结患者(淋巴瘤组)及66例颈部淋巴结转移患者(转移组)行MR检查,测量淋巴结及咬肌的ADC值,并计算淋巴结rADC值。分析观察者间测量的一致性,比较2组ADC值及rADC值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价ADC和rADC值鉴别诊断淋巴瘤与转移淋巴结的效能。结果2名医师测量淋巴结及咬肌ADC值的一致性好(ICC均>0.9),淋巴瘤组ADC值及rADC值均明显低于转移组(P均<0.05)。ADC阈值取0.702×10^(-3) mm^2/s时,其鉴别诊断淋巴瘤与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98.48%及76.81%;rADC阈值取0.584时,其鉴别诊断淋巴瘤与转移淋巴结的敏感度及特异度为89.39%及84.06%。结论 ADC值及rADC值均能有效鉴别诊断颈部淋巴瘤与转移性淋巴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淋巴瘤 表观扩散系数 淋巴转移
下载PDF
基于治疗前磁共振成像列线图预测鼻咽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郑德春 许淑桂 +3 位作者 赖国静 陈加优 任旺 陈韵彬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3-29,共7页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磁共振成像列线图早期预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初步研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191例NPC患者。在治疗前MRI的T2WIFS和T1WICE勾画鼻咽癌原发灶的容... 目的探讨基于治疗前磁共振成像列线图早期预测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 chemotherapy,NAC)疗效的初步研究。材料与方法回顾性收集191例NPC患者。在治疗前MRI的T2WIFS和T1WICE勾画鼻咽癌原发灶的容积感兴趣区(volume of interest,VOI),然后提取纹理特征。收集年龄、性别、病理类型、TNM分期、病灶大小作为临床因素纳入数据分析。序贯采用最大相关最小冗余(maximum relevance minimum redundancy,mRMR)算法和LASSO算法对纹理特征进行降维分析来获得Radscore,采用多变量Logistic回归构建预测模型。绘制ROC曲线评价和比较3个不同模型的预测能力,采用Hosmer-Lemeshow检验获得校准曲线,绘制决策曲线。结果本组研究新辅助化疗有效率为52.9%(101/191),T分期在不同疗效组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6)。列线图模型和影像组学模型在区分有效组和无效组患者的整体诊断效能适中,在训练组二者的AUC均为0.72(95%CI:0.63~0.81);在验证组,二者的AUC分别为0.72(95%CI:0.59~0.85)和0.77(95%CI:0.74~0.89)。在训练组中,列线图模型预测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准确度高于临床模型(0.687 vs.0.604),列线图模型较影像组学模型在预测NAC治疗反应的诊断准确度也略有提高(0.687 vs.0.679)。结论基于治疗前MRI的列线图模型具有预测鼻咽癌新辅助化疗疗效的应用能力,其准确度优于临床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肿瘤 影像组学 磁共振成像 新辅助化疗 疗效反应
下载PDF
肺磨玻璃结节的形态特征及病理分型间对照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卢涛 陈韵彬 刘向一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7年第11期2098-2101,2195,共5页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形态特征及其相对应病理结果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CT扫描的78例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术前CT图像。所有病灶按病理结果分为:14例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4例微浸润腺癌(MIA)和40例浸... 目的探讨肺部磨玻璃结节的形态特征及其相对应病理结果的联系。方法回顾性分析CT扫描的78例肺部磨玻璃结节的术前CT图像。所有病灶按病理结果分为:14例浸润前病变(不典型腺瘤样增生(AAH)和原位腺癌(AIS))、24例微浸润腺癌(MIA)和40例浸润性腺癌(IAC)。对3组病灶的大小、体积、实性成分的比例进行对比分析,并通过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来分析诊断浸润性腺癌的界值。结果浸润前病变与IAC间比较:体积、实性成分的大小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A与IAC间比较:体积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浸润组与无或微浸润组的磨玻璃结节大小、体积及实性成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以结节最大径≥14.5mm作为诊断IAC的阈值,其特异性为89.5%,敏感性为40.0%;以结节体积≥1.45cm3作为诊断浸润性腺癌的阈值,其特异性为94.7%,敏感性为55.0%;以结节实性成分的比例≥35%作为诊断浸润性腺癌的阈值,其特异性为73.7%,敏感性为45.0%。结论肺磨玻璃结节的大小、体积和实性成分比例与病理结果有一定的相关性,分析上述影像征象有助于对术前肺部磨玻璃结节浸润性进行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癌 磨玻璃结节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