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髓内钻孔减压植骨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 被引量:4
1
作者 陈顺有 林清坚 +2 位作者 黄常红 王飚 冯阳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7年第2期28-29,共2页
目的探讨髓内钻孔减压植骨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经减压孔植骨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17例(18髋)。结果术后随访1~3年,17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 目的探讨髓内钻孔减压植骨强化股骨头力学结构,治疗早期股骨头坏死的疗效。方法采用小切口髓芯减压植骨、经减压孔植骨术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非创伤性早期股骨头坏死17例(18髋)。结果术后随访1~3年,17髋得到改善或无明显变化,仅1例塌陷较治疗前有轻度加重,有效率为94.4%。结论髓腔减压植骨对早期(FicatⅠ~Ⅱ期)股骨头坏死具有确切的治疗作用,中、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坏死 髓腔减压 骨移植
下载PDF
新西兰大白兔桡骨缺损性骨不连模型制作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陈顺有 林然 林清坚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5年第5期54-56,共3页
目的制备新西兰大白兔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为临床上治疗骨不连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缺损长度为10mm实验兔,分别在8、10、12周时摄X线片并且行病理切片组织学观察。结果截取兔桡骨中远段骨质长... 目的制备新西兰大白兔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为临床上治疗骨不连提供基础理论依据。方法将24只成年新西兰大白兔制成桡骨缺损长度为10mm实验兔,分别在8、10、12周时摄X线片并且行病理切片组织学观察。结果截取兔桡骨中远段骨质长度10mm,同时切除骨膜,术后12周时处死动物,桡骨标本可见缺损处无骨性连接,骨折断端髓腔封闭,硬化骨形成,纤维组织填充缺损区。病理切片光镜观察为纤维组织生长。结论新西兰大白兔的桡骨缺损性骨不连动物模型制备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大白兔 桡骨 骨不连 模型
下载PDF
带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黄立明 汪文涛 +3 位作者 潘源城 黄殿华 卢育南 陈顺有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124-129,共6页
目的目的比较经大转子外侧进带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由三明市第二医院和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9例青少年股骨干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带锁髓内... 目的目的比较经大转子外侧进带锁髓内钉和锁定钢板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由三明市第二医院和福州市第二医院收治的29例青少年股骨干骨折患儿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带锁髓内钉组(n=16)和钢板组(n=13)。记录并比较两组患儿的切口长度、出血量、早期下地负重时间和临床愈合时间。末次随访时,测量并比较双侧的颈干角及冠状位股骨干轴线成角。采用NAHS评分法评估两组患儿患侧的髋关节功能。结果髓内钉组的切口长度为(5.27±0.39)cm,钢板组(7.66±0.41)c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7,P=0.011);髓内钉组出血量和早期下地负重时间分别为(131.88±6.43)mL和(52.81±3.37)d,钢板组分别为(145.25±7.79)mL和(64.35±3.4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髓内钉组达到临床愈合的时间为(60.25±3.86)d,钢板组为(70.63±8.87)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94,P=0.028)。髓内钉组患侧颈干角、冠状位股骨干轴线成角分别为(150.11±1.62)°和(178.88±0.49)°,健侧分别为(150.20±1.01)°和(178.84±0.34)°,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钢板组患侧颈干角、冠状位股骨干轴线成角分别为(150.37±1.11)°和(178.88±1.09)°,健侧为(149.98±0.98)°和(179.12±0.4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髓内钉组和钢板组髋关节的NAHS评分分别为(94.19±2.37)分和(94.46±2.2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7,P=0.748)。末次随访时29例患儿均达到骨性愈合。钢板组有1例出现螺钉松动并延迟愈合,1例出现轻微股骨远端外翻畸形。结论相对于锁定钢板,带锁髓内钉治疗青少年股骨干骨折具有切口小,出血量少,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锁髓内钉 锁定钢板 青少年 股骨干骨折
下载PDF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羟基维生素D与关节疼痛及影像学表现的分析 被引量:5
4
作者 潘源城 陈顺有 +2 位作者 张韬 林然 黄殿华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3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羟基维生素D与关节疼痛及影像学表现的分析。方法选取初次就诊我院的43例膝关节OA患者,行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影像学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探讨25-羟基维生素D与膝... 目的探讨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25-羟基维生素D与关节疼痛及影像学表现的分析。方法选取初次就诊我院的43例膝关节OA患者,行25-羟基维生素D检测、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及影像学Kellgren/Lawrence(K/L)分级评估,探讨25-羟基维生素D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疼痛及影像学表现的相关性。结果维生素D缺乏组的疼痛VAS评分均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充足组(均P<0.05)。25-羟基维生素D水平在K/L分级Ⅱ级组较Ⅲ级组高(P<0.01),但Ⅱ级组、Ⅲ级组均比IV级组低(均P>0.05)。结论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疼痛及影像学表现有关,可作为评估早中期OA病情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5-羟基维生素D水平 膝关节 骨性关节炎 疼痛 影像学表现
下载PDF
壮骨健膝方对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关节滑液细胞因子、NO的影响 被引量:13
5
作者 苏友新 陈顺有 +4 位作者 林清坚 郑良朴 熊慧夷 李炜明 许书亮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 2006年第2期38-40,共3页
为了探讨壮骨健膝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简称膝OA)的疗效机理,选取膝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壮骨健膝方组(试验组)和壮骨关节丸组(对照组),观察2组用药8周前后关节滑液细胞因子、NO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膝关节滑液细胞因子IL-1βI、L-6、T... 为了探讨壮骨健膝方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简称膝OA)的疗效机理,选取膝OA患者60例,随机分为壮骨健膝方组(试验组)和壮骨关节丸组(对照组),观察2组用药8周前后关节滑液细胞因子、NO变化。结果显示治疗后2组膝关节滑液细胞因子IL-1βI、L-6、TNF-а、NO比治疗前均非常显著降低(P<0.01);试验组治疗后的IL-1β和TNF-а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P<0.05)。表明壮骨健膝方可以减少关节内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阻止炎症因子对软骨细胞及其基质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关节炎 中医药疗法 白细胞介素-1Β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α 一氧化氮
下载PDF
Tübingen支具治疗早期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林然 陈顺有 +1 位作者 潘源城 林清坚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7-11,共5页
目的探讨Tübingen支具治疗早期GrafⅡb型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74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Tübingen支具治疗。至少随访至患儿2岁,... 目的探讨Tübingen支具治疗早期GrafⅡb型以上发育性髋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疗效的影响因素。方法对65例(74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例均采用Tübingen支具治疗。至少随访至患儿2岁,末次随访时拍摄骨盆正位X线片,并测量股骨近端干骺端中心边缘角(O point edge,OE)值及髋臼指数(acetabulum index,AI)值。对于治疗后的并发症,根据Tonnis标准判断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根据Salter标准判断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 74.3%的患儿经Tübingen支具复位成功。随访24~35个月,平均25.6个月,末次随访时,AI值平均(24.0±3.6)°,OE值平均(10.4±5.7)°,8髋(10.8%)存在残余髋臼发育不良,无股骨头坏死发生。本组55髋成功复位患儿中,男性复位成功率为76.9%(10/13),女性为69.2%(36/52),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初始治疗年龄成功复位患儿中,>7周复位成功率为72%(36/54),<7周为90.9%(10/11),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儿中单侧复位成功率为94.4%(51/54),双侧45.5%(5/1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超声分型中Ⅱb型复位成功率为100%(38/38),Ⅱc型为90%(9/10),Ⅲ型为35.7%(5/14),Ⅳ型为10%(1/10),各型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Tübingen支具早期治疗发育性髋关节脱位有效安全。在婴幼儿初始治疗年龄与性别间的复位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单侧与双侧、不同超声分型间的复位成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übingen支具适用于GrafⅢ型以下发育性髋关节脱位,对GrafⅢ型及Ⅳ型复位失败率高,对GrafⅣ型不建议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脱位 发育性 Tübingen支具 超声检查
下载PDF
经鹰嘴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7
作者 高曦 陈顺有 +1 位作者 曾伟 陈天箫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目的评价经鹰嘴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采用经鹰嘴后入路,切开复位,人字形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共16例。结果对治疗病例术后随访4~18个月,其疗效良好。结论经鹰嘴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利于... 目的评价经鹰嘴入路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优缺点。方法采用经鹰嘴后入路,切开复位,人字形双钢板内固定手术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共16例。结果对治疗病例术后随访4~18个月,其疗效良好。结论经鹰嘴入路双钢板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利于充分暴露骨折部位,进行固定,对保留远断端血运有利,是一种疗效较好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髁间骨折 切开术 钢板固定 固定治疗
下载PDF
可溶性Jagged1/Fc对大鼠骨骺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林然 吴新武 +1 位作者 黄健 陈顺有 《福建医药杂志》 CAS 2022年第5期130-133,共4页
目的探究可溶性Jagged1/Fc对鼠骨骺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2周龄内SP大鼠离体培养获取大鼠骨骺干细胞,设置不同浓度(0.5μg/mL、1μg/mL、2μg/mL)的Jagged1/Fc对第3代骨骺干细胞进行干预诱导,体外培养,在... 目的探究可溶性Jagged1/Fc对鼠骨骺干细胞Notch信号通路的激活及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将2周龄内SP大鼠离体培养获取大鼠骨骺干细胞,设置不同浓度(0.5μg/mL、1μg/mL、2μg/mL)的Jagged1/Fc对第3代骨骺干细胞进行干预诱导,体外培养,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记录细胞贴壁情况及时间、细胞形态变化及增殖情况,采用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及使用Western印迹检测Jagged1/Fc对骨骺干细胞增殖分化影响.结果经可溶性Jagged1/Fc干预诱导后,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形态变化基本类似,但浓度为0.5μg/mL的Jagged1/Fc实验组细胞增殖速度显著加快,贴壁所需的时间较对照组缩短(P<0.05).CollagenⅡ蛋白表达明显增多,胶原蛋白X表达明显减少.结论单个Jagged1/Fc配体可激活Notch信号通路,促进骨骺干细胞增殖的最适浓度是0.5μ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骨骺干细胞 NOTCH信号通路 Jagged1/Fc
下载PDF
自噬相关因子LC3及Beclin1在大鼠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退变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9
作者 陈惠敏 陈顺有 +1 位作者 陈晋宸 潘源城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18年第6期386-393,共8页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因子LC3及Beclin1在大鼠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退变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8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40只)与对照组(40只),对模型组大鼠行双下肢并拢屈髋伸膝位固定以制造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模型。分别... 目的探讨自噬相关因子LC3及Beclin1在大鼠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早期退变关节软骨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将80只新生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40只)与对照组(40只),对模型组大鼠行双下肢并拢屈髋伸膝位固定以制造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模型。分别于2、4、6、8周龄时处死模型组和对照组大鼠,并测量这4个年龄段大鼠髋臼和股骨头的大小,通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改良番红O-固绿染色观察髋关节软骨病理组织学改变,采用免疫组化及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软骨退变指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13、Ⅹ型胶原及自噬相关因子LC3和Beclin1在髋关节软骨中的表达与分布。结果模型组关节囊增厚,股骨头扁平,髋臼深度变浅,股骨头及髋臼长径与横径较对照组小。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模型组股骨头及髋臼长径与横径仍呈增长趋势。6、8周龄时两组Mankin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周龄时模型组关节软骨中Ⅹ型胶原表达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4、6周龄时模型组Ⅹ型胶原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模型组关节软骨中MMP-13、LC3在各年龄段的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2、4和6周龄时模型组Beclin1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噬在早期髋关节发育不良的髋臼软骨退变中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发育不良 自噬因子 动物模型 软骨退变
下载PDF
骨片钉内固定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9例
10
作者 王飙 黄常红 陈顺有 《岭南现代临床外科》 2006年第6期452-453,共2页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骨片钉内固定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本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入住院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9例,先采用麻醉下手法整复,然后对移位>2~3mm的病例行切开复位骨片钉内固定。结果19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均经切开... 目的探讨儿童肱骨外髁骨折骨片钉内固定的适应症及疗效。方法本院2002年1月~2005年12月收入住院的儿童肱骨外髁骨折19例,先采用麻醉下手法整复,然后对移位>2~3mm的病例行切开复位骨片钉内固定。结果19例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均经切开复位骨片钉内固定,术后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6个月,全部骨性愈合,除1例术后6周X线检查发现骨片折断外,未有其它并发症发生,优良率达94.7%。结论骨片钉内固定法对治疗儿童肱骨外髁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固定可靠,骨折愈合率高,对骨骺影响小,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外髁骨折 内固定 骨片钉
下载PDF
低龄DDH患儿初次开放复位术中股骨截骨必要性的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方案 被引量:2
11
作者 何金鹏 郑晨 +11 位作者 梅海波 徐宏文 郭跃明 唐盛平 蒋飞 陈顺有 李进 沈先涛 李明 南国新 康晓鹏 邵景范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282-287,共6页
回顾性研究发现,股骨截骨术并非低龄DDH患儿手术治疗所必须的,而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对于18个月至3岁DDH患儿是否要行股骨截骨术。FSODDH项目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研... 回顾性研究发现,股骨截骨术并非低龄DDH患儿手术治疗所必须的,而应根据患儿具体情况合理选择;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前瞻性研究进一步探讨对于18个月至3岁DDH患儿是否要行股骨截骨术。FSODDH项目为一项多中心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研究设计拟招募200名单侧低龄DDH患儿,随机分成股骨截骨组(n=100)和股骨不截骨组(n=100)。股骨截骨组患儿全部采取髋关节开放复位术、骨盆截骨术及股骨截骨术治疗;股骨不截骨组患儿全部采取髋关节开放复位术及骨盆截骨术治疗;术后定期随访至少2年。收集术前、术后1周、术后1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术后1年及术后2年的髋关节正位X线影像资料,比较两组患儿的髋臼指数、股骨头坏死率、再脱位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和住院天数等临床指标。这一多中心前瞻性研究将能为低龄DDH患儿是否需行股骨截骨术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股骨 截骨术/方法 前瞻性研究 随机对照试验 研究设计
下载PDF
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骨肉瘤的长期效果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陈辉 陈嵩 +2 位作者 陈培生 陈顺有 林建华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第23期6-9,共4页
目的:通过平均10年随访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骨肉瘤(osteosarcoma,OS)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诊断为OS的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外科分期、病理分型、影像学资料等。纳入病理... 目的:通过平均10年随访分析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骨肉瘤(osteosarcoma,OS)的临床预后。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0年4月在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被诊断为OS的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外科分期、病理分型、影像学资料等。纳入病理确诊骨肉瘤,采用多柔比星(ADM)、顺铂(DDP)和异环磷酰胺(IFO)联合化疗(术前1+术后6疗程),随访资料完整的患者。结果:纳入44例患者,男25例,女19例,年龄12~74岁,中位年龄18岁,平均(23.68±12.82)岁。目前随访时间97~162个月,平均(121.36±15.46)个月,超过10年。总的来说,生存率为43.19%(19/44),中位生存期为27个月,平均生存期为(64.07±52.36)个月(6~162个月)。总体死亡25例,发生在初诊1、3、5、10年内的分别占44%(11/25)、88%(22/25)、96%(24/25)和100%(25/25)。病程中发生转移高达65.91%(29/44),发生在初诊即刻、1、3、5、10年内的分别为13.79%(4/29)、75.86%(22/29)、96.55%(28/29)、100%(29/29)和100%(29/29)。转移型和非转移型患者10年生存率分别为31.03%(9/29)和66.7%(10/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后,OS患者平均随访10年生存率较短期随访显著降低,而转移率无明显变化;转移和死亡的发生主要集中在初诊的3年内,转移型患者的死亡率显著高于非转移型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肉瘤 新辅助化疗 长期疗效
下载PDF
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对股骨近端的影响 被引量:9
13
作者 卢育南 汪文涛 +1 位作者 潘源城 陈顺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4322-4326,共5页
背景:目前青少年股骨干骨折治疗方式存在争议,国内外对选用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报道较少。目的:评估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对青少年股骨近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 背景:目前青少年股骨干骨折治疗方式存在争议,国内外对选用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的报道较少。目的:评估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对青少年股骨近端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2月至2016年8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收治的因股骨干骨折接受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共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健侧为对照,分析末次随访的影像学资料以观察是否出现股骨头坏死、髋外翻畸形、股骨颈狭窄等并发症,应用影像学处理软件测量双侧股骨近端的几何结构参数,并进行健侧及患侧对比。另外,采用非关节炎髋关节功能评分法评估末次随访时患者的髋关节功能。结果与结论:(1)术后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6-46个月,均达到骨性愈合,且未出现股骨头坏死、髋外翻畸形、股骨颈狭窄等并发症;(2)患侧的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髋关节功能评分与健侧的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均>0.05);(3)结果显示,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短期内对股骨近端不会造成影响,可获得满意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型带锁髓内钉 青少年 股骨干骨折 股骨近端 骨科植入物 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参数 髋关节功能 非关节炎髋关节功能评分 临床治疗
下载PDF
三种染色方法观察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8
14
作者 潘源城 张信照 陈顺有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3649-3653,共5页
背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种染色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探究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形态学表现。目前对于多种染色法探究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表现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Masson染色3种染色方法观... 背景:国内外的研究表明,多种染色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探究骨与软骨组织疾病的形态学表现。目前对于多种染色法探究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表现研究较少。目的: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Masson染色3种染色方法观察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表现。方法:SD大鼠40只由福建中医药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实验方案经福建中医药大学动物实验伦理委员会批准。随机将40只SD大鼠分为2组:对照组不做处理;模型组建立胫骨近端骨骺损伤模型。分别于造模后1,7,28d拍摄X射线片和7,28d行MRI扫描;于造模后1,7,14,28d麻醉大鼠后取胫骨损伤区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番红O-固绿染色、Masson染色,观察术后不同时间点生长板损伤区的组织形态表现。结果与结论:①X射线片显示:造模后1d,胫骨干骺端骨骺损伤,软骨膜周围生长板间隙增宽;第7天,骨骺损伤处骨膜反应明显;第28天,骨膜反应消失,干骺端与生长板间隙关系基本恢复正常;MRI显示:造模后第28天MRI T2WI示骺板模糊,并可见一黑色线条形低信号影,提示骨桥形成;②造模后第1天,3种染色均可显示入侵的血管,Masson染色更为清晰;第7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较番红固绿染色及Masson染色显示了损伤区软骨细胞的形态变化更加明显;第14天,番红O-固绿染色生长板与骨桥对比鲜明,Masson染色可观察到骨桥内尚未骨化的纤维血管组织;第28天,苏木精-伊红染色软骨细胞的周期性形态变化较明显,番红O-固绿染色骨桥和生长板形态分明,可清晰的表现损伤区生长板的压缩性改变;③结果说明,3种染色方法的联合应用能够全面、客观地探究骨骺损伤后骨桥形成过程的组织形态学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染色方法 骨骺损伤 骨桥 骨膜 组织学 苏木精-伊红染色 翻红O-固绿染色 MASSON染色
下载PDF
高中数学试卷评讲课有效性初探
15
作者 陈顺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3年第1期142-142,共1页
试卷评讲课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课型,它的目的是纠正错误、分析得失、巩固提高,直接影响到教学质量的提高.因而,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试卷评讲课,全面提高讲评课的质量.怎样才能取得好的试卷评讲课效果呢?
关键词 评讲 基本不等式 变式 通项公式 数形结合 二次函数 思维方法 评课 巩固练习 学习动机
下载PDF
发展求异思维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16
作者 陈顺有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08年第1期71-72,共2页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几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要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抓起.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适当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 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是当前教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素质的基本内涵包括创新意识、创造性思维、创造能力等几方面.对于中学生来说,要从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抓起.对于一个问题所要求的适当答案,往往不与他人相同,总有新想法、新设计,表现独特,这是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基本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生创新意识 求异思维培养 中学生 创新素质 创造性思维 教学研究 创造能力
下载PDF
螺钉置入深度对DelbetⅡ型、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陈晋宸 陈顺有 潘源城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7期573-578,共6页
目的探讨螺钉置入深度对DelbetⅡ型、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使用螺钉固定的DelbetⅡ型、Ⅲ型股骨颈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将股骨近端分成6个区域,内固定跨度的定... 目的探讨螺钉置入深度对DelbetⅡ型、Ⅲ型儿童股骨颈骨折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至2019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使用螺钉固定的DelbetⅡ型、Ⅲ型股骨颈骨折患儿临床资料。将股骨近端分成6个区域,内固定跨度的定义为内固定末端的分区数值减去骨折线的分区数值。记录年龄、复位方式、复位质量、骨折线分区位置、内固定末端位置、内固定跨度、末次随访是否出现骨折移位、骨折不愈合、股骨头坏死、髋内翻畸形及股骨颈短缩情况。结果共37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9例,女18例,年龄4~16岁,平均10.5岁,平均随访时间23.4个月。12例骨折线位于1区,20例位于2区,5例位于3区,4区和5区无骨折发生,骨折线位于3区的患儿年龄明显大于骨折线位于1区和2区的患儿(P<0.05)。所有内固定跨度至少为2个分区,通常为3个分区。有6例(16.2%)出现股骨头缺血坏死,股骨头缺血坏死的发生与内固定末端的分区位置没有关联性(P>0.05)。其他并发症(如骨折端移位、骨不连、髋内翻、股骨颈短缩)均伴随股骨头坏死的发生。结论大部分儿童DelbetⅡ型、Ⅲ型股骨颈骨折骨折线位于1区和2区,且年龄相对较小。至少2个区域的内固定跨度即可实现骨折的稳定性。螺钉是否通过骺板与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发生并无因果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骨折固定术 治疗结果 儿童
下载PDF
关节造影对发育性髋关节脱位闭合复位治疗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卢晓坤 林然 陈顺有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0年第1期57-60,共4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造影指导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小儿骨科诊治的DDH患儿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①年龄<18个月的DDH患儿;②Pavlik吊带治疗失败或未经... 目的探讨髋关节造影指导发育性髋关节脱位(DDH)患儿复位治疗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厦门大学附属福州第二医院小儿骨科诊治的DDH患儿的病例资料。纳入标准:①年龄<18个月的DDH患儿;②Pavlik吊带治疗失败或未经过治疗者;③随访时间≥2年;④术前、术后及术中髋关节造影资料完整。排除标准:神经肌肉性、创伤性、畸形性髋关节脱位。共57例患者(61髋)纳入研究,其中对照组27例(28髋)采用单纯闭合复位,造影组30例(33髋)采用闭合复位联合髋关节造影。比较两组髋臼指数(AI)、中心边缘角(CE)、髋关节再脱位率、切开复位率及股骨头坏死发生率。结果造影组随访24~30个月,平均(26.2±4.2)个月,对照组随访24~37个月,平均(33.6±7.9)个月。造影组CE角为12.14°±5.03°,小于对照组(17.84°±7.44°)(P=0.001)。造影组AI为26.09°±4.62°,与对照组(26.62°±4.41°)无差异(P=0.592)。造影组14髋(42.4%)出现坏死(Ⅰ型5髋,Ⅱ型9髋),对照组12髋(42.9%)坏死(Ⅰ型6髋,Ⅱ型6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73)。造影组7髋(21.2%)出现再脱位,对照组3髋(10.7%)出现再脱位,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49)。造影组6髋切开复位,对照组则无,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结论小于18个月的DDH患儿,闭合复位时行髋关节造影有助于了解髋关节脱位的真实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性髋关节脱位 闭合复位 关节造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