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焦虑抑郁状况与艾森克人格特质分析
1
作者 林小洁 周以欣 +6 位作者 马化兵 曾启新 牙祖科 梅国城 苏娟秀 陈智佳 陶人川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7期1140-1145,共6页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疾病状态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4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 目的:分析口腔扁平苔藓(OLP)患者疾病状态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和人格特质的相关性,为该疾病的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34例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E-OLP)、46例非糜烂型口腔扁平苔藓患者(NE-OLP)及52例健康志愿者进行测评,结合患者疾病状态,分析OLP疾病状况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及人格某些特质的相关关系。结果:E-OLP组焦虑阳性率(47.06%)、抑郁阳性率(52.94%),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均P<0.05)。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OLP患者焦虑、抑郁阳性与否均与半定量网纹—糜烂—溃疡(REU)评分(OR=1.809,95%CI:1.072~3.054;OR=1.663,95%CI:1.068~2.589)、N维度评分(OR=1.233,95%CI:1.086~1.400;OR=1.211,95%CI:1.068~1.374)有关(均P<0.05)。通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SAS、SDS分值均与病程、N维度评分有关(均P<0.05)。OLP患者的多血质构成比小于健康对照组(P=0.009)。结论: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人格特征与焦虑/抑郁症状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OLP患者情绪不稳定,具有较为内向的人格特征。随着REU评分及艾森克神经质分数的增加,OLP患者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状态,尤其是糜烂型OLP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抑郁 焦虑 人格特质
下载PDF
线粒体质量控制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
作者 陈奕任 陶人川 梁韬 《山东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89-92,共4页
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参与者,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质量控制通过不断融合/分裂改变其形状及大小、生物合成新生线粒体补充线粒体池... 线粒体作为细胞能量代谢的核心参与者,参与了胰岛素抵抗和2型糖尿病发生机制。线粒体质量控制系统包括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动力学、线粒体自噬。线粒体质量控制通过不断融合/分裂改变其形状及大小、生物合成新生线粒体补充线粒体池和自噬将包裹受损的线粒体传递至溶酶体进行清除,维持相对稳定的线粒体数量和质量的动态过程,是保证线粒体健康和维持线粒体稳态的重要机制。糖尿病患者在线粒体自噬、动力学和生物合成方面存在缺陷,即线粒体质量控制失调,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诱发β细胞功能紊乱甚至死亡。深入了解线粒体质量控制与T2DM的关系,通过调节线粒体生物合成、线粒体融合/分裂和线粒体自噬等相关因子表达,影响线粒体质量控制,从而改善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葡萄糖刺激胰岛素分泌能力、促进白色脂肪褐变和减少脂肪异位沉积,达到降糖、降脂、治疗T2DM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质量控制 线粒体生物合成 线粒体动力学 线粒体自噬 2型糖尿病
下载PDF
miR-124a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陈奕任 陈铭 +2 位作者 徐小惠 陶人川 梁韬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493-1499,共7页
目的探讨miR-124a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小鼠的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C57BL/6和miR-124a低表达的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成2组:野生空白组(WT Con)、miR-124a^(+/-)空白组(miR-124a... 目的探讨miR-124a对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小鼠的胰腺组织氧化应激损伤和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将野生型C57BL/6和miR-124a低表达的C57BL/6小鼠分别随机分成2组:野生空白组(WT Con)、miR-124a^(+/-)空白组(miR-124a^(+/-)Con)、野生模型组(WT Mod)、miR-124a^(+/-)模型组(miR-124a^(+/-)Mod)。采用高脂高糖饮食联合尾静脉注射链脲佐菌素构建T2DM小鼠模型(空腹血糖≥11.1 mmol·L^(-1)),建模成功后继续高脂高糖饮食饲养8周。检测各组小鼠的体质量、FBG及INS变化。HE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胰腺组织的病理学变化及超微结构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的氧化应激因子ROS、·OH的含量及抗氧化酶Mn-SOD、CAT的活性。ELISA法检测小鼠胰腺组织的ComplexⅡ、Ⅲ、Ⅳ的活性和ATP含量。结果与WT Con对比,miR-124a^(+/-)Con小鼠血清ROS、·OH和胰腺组织的ATP含量降低(P<0.05),miR-124a^(+/-)Mod小鼠的FBG升高,INS含量降低,血清Mn-SOD和CAT活性下降,胰腺组织的ATP含量和ComplexⅡ、Ⅲ和Ⅳ活性降低(P<0.05)。与WT Mod对比,miR-124a^(+/-)Mod小鼠的FBG和血清ROS、·OH降低(P<0.05),胰岛形态好转,INS含量、Mn-SOD、CAT活性和胰腺组织的ATP含量、Complex Ⅱ、Ⅲ和Ⅳ活性升高(P<0.05)。结论降低小鼠miR-124a表达可降低T2DM小鼠FBG,胰腺病理损伤得到缓解,其作用机理可能为提高胰腺组织的抗氧化能力,减少氧化应激对β细胞的损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氧化应激 miR-124a ROS MN-SOD CAT
下载PDF
广西地区64例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患者口腔病损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4
4
作者 陶人川 邓华颉 +3 位作者 牙祖科 郭素贞 梁树雄 刘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38-340,共3页
目的了解广西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HIV/AIDS)患者口腔病损状况,为我国HIV/AIDS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经广西区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HIV/AIDS患者64例为调查对象,由专业人员采集病史,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并将详细记... 目的了解广西人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艾滋病感染(HIV/AIDS)患者口腔病损状况,为我国HIV/AIDS人群口腔疾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以经广西区疾病控制中心确诊为HIV/AIDS患者64例为调查对象,由专业人员采集病史,进行口腔专科检查,并将详细记录的结果与世界卫生组织艾滋病感染口腔表征协作中心制定的艾滋病口腔表征分类及诊断标准相比较.结果64名HIV/AIDS患者,年龄范围为5月~64岁,平均年龄36.1岁,其中男53人,女11人.48名有口腔主诉,以口干、疼痛、吞咽困难为主;口腔表现为口腔念珠菌病39例、口干症20例、口腔溃疡11例、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病7例、单纯疱疹病毒感染口炎6例、带状疱疹3例、口腔毛状白斑2例、卡波济肉瘤和淋巴节炎各1例.结论口腔念珠菌病是HIV/AIDS患者最常见的口腔表征,多数患者伴有口干、唾液分泌减少.口腔溃疡患病率与正常群体相比没有提高,但是溃疡严重程度增加.提示HIV/AIDS患者常伴有口腔表征,并且部分口腔表征出现较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滋病 口腔表征 念珠菌病
下载PDF
TBL教学在牙周黏膜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估 被引量:21
5
作者 陶人川 马飞 曾启新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55-257,共3页
目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是目前国外推荐应用于临床前期或临床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本文就TBL教学在牙周黏膜病学理论学习末期的病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总结。方法:2006级口腔本科72名学生纳入本... 目的: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是目前国外推荐应用于临床前期或临床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法之一。本文就TBL教学在牙周黏膜病学理论学习末期的病例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索和总结。方法:2006级口腔本科72名学生纳入本研究,并按照前期考试成绩分为8个团队。利用TBL程序设计教学,具体流程为先行个别测试,,再将学生分为8个团队进行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讨论后再行测试,并汇报总结。分别统计TBL教学前后的成绩并进行分析。同时,设计问卷调查学生对TBL教学的看法和满意度等并进行分析。结果:个别测试平均分6.03分,团队学习后测试平均分9.24分(满分10分),分值较前提高32.1%,成绩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问卷调查表明:85%以上的同学认为TBL教学有助于提高其诊断技术和团队合作素质等,有必要在今后的课程中继续使用。98.5%的同学对本次课程表示满意。结论:TBL教学应用于牙周黏膜病教学,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加强团队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BL 牙周病学 口腔黏膜病学 教学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罹患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被引量:5
6
作者 陶人川 陈波 +1 位作者 李雅灵 马飞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1-44,共4页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密切相关的指标,建立预测方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空腹血糖值及系统并发症(包... 目的通过多因素分析,筛选出与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密切相关的指标,建立预测方程,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方法选择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记录性别,年龄,病程,吸烟史,空腹血糖值及系统并发症(包括肾病、神经病变和高血压);并对患者进行口腔检查,记录口腔卫生状况、口腔黏膜情况及义齿修复情况。运用标准含漱浓缩法检测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的检出率和负载量,并采用CHROMagar显色培养基进行初步生物分型。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与上述11项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14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有69例检出口腔假丝酵母菌,检出率为49.3%,检出的假丝酵母菌菌种以白假丝酵母菌为主。以上述11项临床指标作为自变量,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发生与否作为因变量,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方程的总判断率为82.1%。经回归分析,空腹血糖值、口腔卫生状况和黏膜干燥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空腹血糖值、口腔卫生状况、黏膜干燥是2型糖尿病患者伴发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危险因素;通过回归方程得出的概率值可为2型糖尿病患者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的预测及口腔护理保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口腔假丝酵母菌感染 危险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
下载PDF
口腔癌前病变、口腔鳞癌3p、9p染色体微卫星位点杂合性缺失研究 被引量:9
7
作者 陶人川 张艳 +2 位作者 辛军平 李秉琦 曾光明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10-113,共4页
目的 探讨 3p、9p微卫星分析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改变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PCR为基础的微卫星分析技术 ,选取人正常口腔粘膜 (8例 )、口腔白斑 (31例 )及口腔鳞状细胞癌 (2 2例 )标本 ,分析分别位于3p(D3S6 5 9)、9p(D9S16 1、D9... 目的 探讨 3p、9p微卫星分析在口腔粘膜癌前病变中的改变及应用价值。 方法 应用PCR为基础的微卫星分析技术 ,选取人正常口腔粘膜 (8例 )、口腔白斑 (31例 )及口腔鳞状细胞癌 (2 2例 )标本 ,分析分别位于3p(D3S6 5 9)、9p(D9S16 1、D9S15 7、D9S171)上四位点微卫星的改变。 结果 在正常口腔粘膜 (NOM )及单纯上皮增生组均未见等位基因的改变。在口腔鳞癌 (OSCC)组中 12 / 2 2 (5 4.5 % )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杂合性缺失 (LOH) ,异常增生组中 6 / 2 3(2 5 .1% )存在至少一个位点的LOH。还观察到这几个位点均存在一定频率的微卫星不稳定性(MI)。OSCC组 9/ 2 2观察到MI,达 40 .9% ,异常增生组中达 2 1.9%。结论  3p、9p上可能存在与口腔鳞癌相关的抑癌基因。 3p、9p上这四位点的改变可能系口腔鳞癌发生的早期分子事件。本研究提示该四位点微卫星不稳定性在一部分口腔癌发生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前病变 口腔癌 口腔鳞癌 3p 9p 染色体 杂合性缺失
下载PDF
增殖细胞核抗原及Ki-67在口腔白斑和鳞癌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 被引量:3
8
作者 陶人川 周敏 +2 位作者 李秉琦 何志秀 曾光明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7-210,共4页
目的 :比较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Ki 67在口腔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人正常口腔粘膜 (NOM ) (8例 )、口腔白斑 (LK) (3 1例 )及口腔鳞状细胞癌 (OSCC) (2 2例 )标本 ,同时用LSAB法染色PCNA和Ki 67表达 ,分析增殖活性。用SP... 目的 :比较研究增殖细胞核抗原 (PCNA)和Ki 67在口腔癌前病变中的表达。方法 :选取人正常口腔粘膜 (NOM ) (8例 )、口腔白斑 (LK) (3 1例 )及口腔鳞状细胞癌 (OSCC) (2 2例 )标本 ,同时用LSAB法染色PCNA和Ki 67表达 ,分析增殖活性。用SPSS 9.0统计软件分析各组间各指标的差异、PCNA指数和Ki 67指数的相关性。结果 :在NOM上皮及单纯增生上皮内 ,PCNA阳性细胞散在分布于上皮基底层细胞 ,统计学分析二者无差异。在异常增生上皮各组中 ,随着增生程度的病理分级的增加 ,PCNA阳性细胞数增加 ,分布从基底层向表层增加。且不同增生程度各组间统计学上有显著性差异。在高分化鳞癌中 ,主要分布在癌巢周围及肿瘤浸润前沿区域。Ki 67与PCNA分布特征类似 ,但其指数普遍低于PCNA指数。Pearson相关系数r =0 .79,二者呈线性正相关。结论 :PCNA及Ki 67与口腔粘膜增殖异常有关 ,其增殖指数与增生程度平行 ,且二者本身呈线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殖细胞核抗原 KI-67 口腔白斑 鳞癌 口腔癌前病变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患者唾液中亚硝酸根的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陶人川 李秉琦 周敏 《口腔医学纵横》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90-192,共3页
目的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 (OLP)患者唾液中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示波极谱法测定了 6 0例OLP患者 (糜烂型 30例、光滑型 30例 )唾液中NO2 -浓度 ,按性别及年龄 2∶1配对 ,同期收集 30例健康志愿者唾液为对照组。并以浓度... 目的 :探讨口腔扁平苔藓 (OLP)患者唾液中一氧化氮 (NO)水平的变化。方法 :采用示波极谱法测定了 6 0例OLP患者 (糜烂型 30例、光滑型 30例 )唾液中NO2 -浓度 ,按性别及年龄 2∶1配对 ,同期收集 30例健康志愿者唾液为对照组。并以浓度Χ唾液流量计算唾液NO2 -产出。结果 :所得数据表明 :糜烂型OLP组唾液NO2 -浓度 2 2 .6 9± 15 .0 3μmol/L ,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 (10 .74± 7.98μmol/L) (P <0 .0 5 )与光滑型OLP组 (11.5 5± 6 .5 2 μmol/L) ,P <0 .0 0 2。结论 :本研究中发现OLP患者唾液NO2 -水平上调 ,这种差异主要在于糜烂型OLP患者。推论NO可能在OLP发病及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唾液 一氧化氮 示波极谱法 测定
下载PDF
LL37多肽及其mRNA在口腔扁平苔藓病损表达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陶人川 邹杰 +1 位作者 杨亦萍 曾启新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0-63,共4页
目的:探讨LL37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病损中的表达及在OLP疾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技术(RT-PCR)检测25例OLP患者的病变黏膜组织和7例健康对照黏膜组织中LL37蛋白及其mRNA... 目的:探讨LL37在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病损中的表达及在OLP疾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技术(RT-PCR)检测25例OLP患者的病变黏膜组织和7例健康对照黏膜组织中LL37蛋白及其mRNA的表达。结果:IHC结果显示,LL37在所有样本中均呈阳性胞质染色,主要表达于棘层和淋巴细胞。25例OLP组口腔病损黏膜均呈强阳性染色,较之健康口腔黏膜组中LL37为弱阳性染色,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RT-PCR检测结果显示,所有样本均检测出LL37的cDNA电泳条带,健康口腔黏膜组中仅呈微弱表达,而OLP组病损黏膜上皮LL37表达明显增强。结论:LL37可能因炎性诱导呈上调表达而参与OLP的发生发展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LL37 先天性免疫
下载PDF
乌饭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11
作者 陈奕任 梁韬 陶人川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6期0001-0004,共4页
探讨乌饭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乌饭树叶总黄酮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热量饮食+链脲佐菌素(STZ)为手段,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并将T2D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二甲双胍、乌饭树叶黄酮组。各组小... 探讨乌饭树叶总黄酮对2型糖尿病小鼠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及乌饭树叶总黄酮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 以高热量饮食+链脲佐菌素(STZ)为手段,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T2DM)小鼠模型,并将T2DM小鼠随机分为模型、二甲双胍、乌饭树叶黄酮组。各组小鼠连续灌胃干预相应药物14 d。另设空白对照组,灌胃予等体积生理盐水。末次给药2 h后,测其空腹血糖(FBG)水平;取血分离血清,放免法测定血清中胰岛素(FNS)含量,并计算其胰岛素敏感指数(ISI);酶联免疫法测定小鼠血清中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脂肪因子瘦素(Leptin)、脂联素(APN)、游离脂肪酸(FFA)的含量。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较,乌饭树叶黄酮组小鼠FBG下降,ISI、APN含量上升(P<0.05);血清中TNF-α、IL-6、Leptin、FFA的含量均有所下降。结论 乌饭树叶总黄酮能明显调节T2DM的高血糖状态,提高胰腺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功能及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同时能降低血清中脂肪因子和炎症因子的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调节血清中的炎症因子及脂肪因子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饭树叶黄酮 2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小鼠
原文传递
抗菌肽与口腔健康 被引量:1
12
作者 陶人川 黄光武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2期1967-1969,共3页
关键词 口腔健康 抗菌肽 口腔粘膜上皮 天然免疫系统 口腔环境 牙龈上皮 牙齿硬组织 口腔内 机械刺激 健康状况
下载PDF
口腔内科生产实习的分阶段指导 被引量:1
13
作者 陶人川 邓华颉 《广西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1879-1880,共2页
关键词 生产实习 口腔内科 实习教学 教学方法 内科实习 指导作用 理论学习 循序渐进 教学实践 实习前
下载PDF
口腔扁平苔藓癌前状态及癌变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陶人川 李秉琦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1年第4期234-236,共3页
口腔扁平苔藓(OLP)癌前性质引起广泛关注,WHO已将其列入癌前状态。本文就OLP癌前状态及癌变相关研究及可能的分子病理机制、治疗等作一简要综述。
关键词 口腔扁平苔藓 癌前病变 流行病学 病理学 治疗
下载PDF
口腔颌面部深部真菌感染 被引量:3
15
作者 陶人川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CAS 2000年第3期148-150,共3页
口腔颌面部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球孢子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毛霉菌病。有的是地方性,部分是机会性感染。它们往往是免疫受损的早期表征。目前,国内外报道尚不多见,部分原因在于临床医生对其... 口腔颌面部深部真菌感染主要有组织胞浆菌病、芽生菌病、副球孢子菌病、球孢子菌病、曲霉病、隐球菌病、毛霉菌病。有的是地方性,部分是机会性感染。它们往往是免疫受损的早期表征。目前,国内外报道尚不多见,部分原因在于临床医生对其认识不够,但是其早期正确诊断治疗对患者全身情况及预后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这些深部真菌感染的微生物学、主要临床表现及治疗作一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颌面部真菌病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口腔疾病中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3
16
作者 陶人川 《广东牙病防治》 1999年第3期236-237,共2页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空气污染物质闻名已久,近十年来它在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方面的作用使它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已知多种组织细胞可以产生NO[1,2],包括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皮肤[3]、粘膜[4]等组织细胞。NO... 一氧化氮(NO)作为一种空气污染物质闻名已久,近十年来它在生物学和病理生理学方面的作用使它受到广大学者的关注。目前已知多种组织细胞可以产生NO[1,2],包括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皮肤[3]、粘膜[4]等组织细胞。NO在口腔疾病中的作用的研究尚集中在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氮 口腔疾病 唾液分泌 口腔颌面部肿瘤
下载PDF
根向复位瓣在附着龈宽度不足患牙的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7
作者 林桂兰 牙祖科 +1 位作者 陶人川 林小洁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796-798,共3页
目的:评价根向复位瓣在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牙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需行牙冠延长术但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牙17颗,术中采用根向复位瓣法对牙龈瓣进行复位,记录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龈缘到牙体断端的距离、附着龈的宽度等指标并... 目的:评价根向复位瓣在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牙牙冠延长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需行牙冠延长术但附着龈宽度不足的患牙17颗,术中采用根向复位瓣法对牙龈瓣进行复位,记录手术前和术后6个月龈缘到牙体断端的距离、附着龈的宽度等指标并进行比较和评价。结果:术前17颗患牙牙体缺损边缘均位于龈下,术后6个月16例(94.11%)缺损边缘均暴露在龈缘冠方,龈缘根向位移距离(3.88±0.49)mm;17颗患牙附着龈宽度术前为(2.35±0.61)mm,术后6个月为(2.65±0.49)mm(P>0.05)。结论:牙冠延长术可以有效暴露牙体缺损边缘,为牙体缺损创造修复条件,避免切除过多角化龈导致附着龈宽度变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冠延长术 根向复位瓣 附着龈 效果
下载PDF
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慢性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β-防御素2及白细胞介素-1β表达水平的变化研究 被引量:17
18
作者 刘贞敏 李雅灵 +1 位作者 牙祖科 陶人川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2期200-20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β-防御素2(HBD-2)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0例为慢性牙周炎组,按纳入标准选取20位点分别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收... 目的:探讨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GCF)中β-防御素2(HBD-2)及其与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的关系。方法:选择慢性牙周炎患者10例为慢性牙周炎组,按纳入标准选取20位点分别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分别收集GCF并记录临床指标。以牙周健康者12例的24位点GCF为健康对照组。GCF采集后记录采集点出血指数(BI)和探诊深度(PD)。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GCF中HBD-2及IL-1β含量。结果:健康对照组GCF中HBD-2表达水平高于慢性牙周炎组(P<0.05);慢性牙周炎组牙周基础治疗前、后HBD-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牙周基础治疗前,慢性牙周炎组IL-1β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P<0.001),慢性牙周炎组牙周基础治疗后IL-1β表达水平低于治疗前。牙周基础治疗后,BI、PD均较治疗前小(P<0.001)。与HBD-2、IL-1β表达水平无关(P>0.05)。结论:慢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GCF中IL-1β的表达水平较治疗前低,GCF中HBD-2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表达水平无差异;与GCF中的HBD-2、IL-1β表达水平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牙周炎 人类β-防御素-2 白细胞介素1-Β 龈沟液 INTERLEUKIN-1Β
下载PDF
牙周炎患者基础治疗前后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7
19
作者 牙祖科 林桂兰 +3 位作者 陶人川 曾启新 林小洁 吴佳璇 《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 CAS 2018年第2期83-86,共4页
目的:检测分析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的变化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ELSIA法检测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分析褪黑素、IL-1β与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C... 目的:检测分析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的变化与牙周临床指标的关系。方法:用ELSIA法检测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6周后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分析褪黑素、IL-1β与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BOP)、附着丧失(CAL)的相关性。结果:牙周基础治疗前,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IL-1β水平均高于治疗后(P<0.05)。治疗前褪黑素水平与PD、BOP均呈正相关(r=0.465,r=0.736),IL-1β水平与PD、BOP也均呈正相关(r=0.350,r=0.541),褪黑素水平与IL-1β水平呈正相关(r=0.442);治疗后褪黑素、IL-1β水平与各项牙周指标无相关性(P>0.05)。结论:牙周炎患者龈沟液中褪黑素水平与牙周炎症严重程度具有相关性。牙周治疗对龈沟液中褪黑素表达水平有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炎 褪黑素 基础治疗 龈沟液 IL-1Β
下载PDF
402名南宁民办幼儿园学龄前儿童龋病状况调查 被引量:13
20
作者 马飞 陶人川 +1 位作者 陈波 刘梅玲 《口腔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167-169,共3页
目的了解南宁市民办幼儿园3~7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3所民办幼儿园402名3~7岁儿童为对象,其中男214名,女188名,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后,提取龋病情况资料,包括患龋... 目的了解南宁市民办幼儿园3~7岁学龄前儿童乳牙龋患病及治疗情况。方法随机抽取南宁市3所民办幼儿园402名3~7岁儿童为对象,其中男214名,女188名,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诊断标准进行口腔检查后,提取龋病情况资料,包括患龋率、龋均、龋面均、龋坏充填率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受检儿童中,261例发现明确龋坏,总患龋率为64.93%,龋均3.56,龋面均6.11,龋坏充填率0.84%。其中3~、4~、5~、6~7岁年龄段人数分别为111、133、108、50例,患龋人数(率)分别为53(47.75%)、89(66.92%)、80(74.07%)和39(78.00%);龋均分别为2.23、3.17、4.86和4.7。统计分析表明患龋率随年龄增大而增高,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2.34,P<0.001)。结论南宁市民办幼儿园3~7岁儿童乳牙患龋状况严峻,患龋率高,龋坏充填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龄前儿童 乳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